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優選)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隨音樂,有節奏地做搟餃子皮、包餃子的動作。
2、創編表現餃子沸騰的動作,初步表現出音樂歡快的情緒。
3、發揮孩子的主體性,充分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及小朋友之間的交往合作能力。
4、發展幼兒的動手包餃子能力。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生活經驗準備:熟悉包餃子的過程,注意觀察餃子沸騰時的`樣子。
2、場地上貼一個能容納全體幼兒的橢圓形(輪廓線)表示“大盤子”
3、游戲時用的“大漏勺”一個。廚師帽及衣服一套。
4、Flash動畫:餃子在鍋里跳舞的樣子
三、活動重點:創編包餃子和餃子沸騰時的動作。
四、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隨《喜洋洋》樂曲拍手入場坐好。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Flash,請小朋友來欣賞。”
提問:“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怎么包餃子?”
“餃子包好了,要放到鍋里煮,煮的時候,餃子會是什么樣的?”
2、分段欣賞音樂并創編動作。
(1)教師:“小朋友說的很好,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包餃子。”
第一步:搟皮。請小朋友說說搟皮的各種動作。
單手搟、雙手搟、將身體各部位想象成面團在上面搟、將其他小朋友想象成面團在上面搟。
教師和幼兒一起聽A段音樂做搟皮的動作。
(2)第二步:包餃子。先放餡再包。請小朋友討論包餃子的動作。
單手捏、雙手捏、雙手攥。
師幼一起聽B段音樂做包餃子的動作。
(3)第三步:煮餃子。請小朋友討論餃子放入鍋里煮,沸騰時的動作。
師幼一起聽C段音樂并邊做動作邊游戲。
玩法:教師:“小朋友,我們來玩一個《包餃子》的游戲。自己就是一個小面團,把自己包成一個小餃子。當餃子煮熟關上火以后,做一個動作表示停下來。老師會扮演大廚師,手持大漏勺去撈你們這些餃子。凡是被大漏勺碰到的小朋友,就請來到這個大盤子里。”
第一遍:幼兒自己來玩游戲。
第二、三、四、五遍:幼兒分組來游戲。
最后,引導全體幼兒變成一個大面團來包一個最大的餃子,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2
一、游戲玩法建議
第一段:炒豆豆單圈變雙圈兩個合作炒豆子游戲,在游戲的最后包剪錘游戲中,根據輸贏,分為雙圈。
第二段:拾豆豆雙圈變單圈分為兩個角色進行互動游戲,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聽音樂變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現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間奏出變回單圈,開始循環游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學玩游戲《拾豆豆》。
2、通過討論、同伴學習、經驗遷移等嘗試創編與理解音樂規則。
3、在游戲“包剪錘”和“拾豆子”游戲中體驗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復習拾豆子游戲。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玩拾豆豆的游戲
和第二個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戲?
2、學習幼兒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間的互動游戲。
指導語:妞妞很喜歡玩拾豆豆的游戲。
(1)觀看示范
誰是豆豆?誰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
妞妞是什么時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現的時候)
(2)教師做豆子,幼兒做妞妞,練習拾的動作。
指導語:我來做豆豆,你們來做妞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什么時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現的時候就開始拾。
(3)幼兒之間分角色練習。
指導語:兩個人玩游戲,怎樣很快的.確定誰是妞妞、誰是豆豆呢?我們剛才第一段完了一個什么輸贏游戲?贏的人?輸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么辦呢?(快速商量)
3、掌握雙圈游戲的玩法。
(1)站單圈,練習單圈到雙圈的轉換。
指導語:猜拳游戲結束后,誰到里圈當妞妞?(在間奏的時候,妞妞定進來和豆豆面對面站好,變成雙圈)。
(2)完整玩游戲一、二段,練習間奏出由雙圈變成單圈。
指導語:馬上我們又要站成單圈重新開始游戲了,怎樣變成單圈呢?
(3)完整游戲3-4遍,討論交換朋友的方法。
指導語:怎樣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個)什么時候交換朋友?
4、完整進行游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性質。
2、使幼兒能根據不同的節奏選擇樂器,并初步學會識圖譜演奏。
3、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熱愛音樂的情感。
教學準備
節奏譜、音樂磁帶、小手小腳標記、樂器標記以及雙響筒、沙球、鈴鼓。
教學內容
一、欣賞樂曲,熟悉旋律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曲,請你們來聽一聽,聽完之后,哪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放磁帶2遍)
小結:這首歌是我國一個少數民族的歌曲,歌里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時候看到草兒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別高興,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這首歌給你什么感覺?
這首歡快活潑的歌名字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識譜選擇身體動作
1、它還可以用好聽的樂器來演奏呢!看,這是它的'節奏譜。
(教師出示節奏譜)
⑴瞧,你在圖譜上找到了幾種不同的顏色?
⑵為什么是四種顏色?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用跺腳,“×× ××”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合作)
⑶還有沒有發現特別的地方?(講合奏)
2、教師清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打節奏。
總結:每小結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輕,跺腳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別注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注意在那一小結×的地方拍。
3、教師清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打節奏。
師:這一遍果然進步很大,有輕有重之后好聽很多呢!可是,還有沒有發現什么地方打的不是太好?
(重點練習一下合奏的部分)
4、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演奏一下。
5、真好聽,還想再聽你們來一遍,行嗎?
三、用樂器來演奏
1、瞧你們的椅子下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認識它嗎?誰來介紹一下你椅子下面的它?
(主要介紹樂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注意點)
2、輕輕拿起你的樂器寶寶,我們來用它來演奏。
準備好了嗎?
3、交換樂器演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
1、 學習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準附點音符和跳音。
2、 在教師的提問和動作的幫助下記憶歌詞。
3、 感受歌曲帶來的`愉悅體驗。
教學重點:
教幼兒學會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教幼兒準確唱附點音符和跳音
教學方法:
愉快教學法、情景表演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準備:
配套CD、鋼琴、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 師幼問好,組織教學
2、 談話引題。
二、 基本部分
1、 發聲練習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 節奏練習
3、 教師范唱歌曲一遍,引導幼兒認真聽。
4、 教師提問:
歌曲里唱了誰?她去干什么了?結果怎樣?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像袋鼠媽媽一樣?
5、 朗誦歌詞一遍,加深對歌詞的記憶。
6、 教唱歌曲
教師先分句教幼兒唱歌,后分段教唱。
7、 師幼集體唱歌,激發幼兒興趣。
8、 幼兒集體唱歌,教師彈琴。
三、 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總結課情。
教學效果分析:
1、 幼兒對所學內容掌握好,課堂效果明顯。
2、 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3、 在課堂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最炫常州風》,初步感受說唱形式。
2.通過常州特色圖譜和節奏型,掌握PAP節奏,嘗試創編歌曲PAP部分。
3.體驗說唱常州特色所帶來的樂趣,熱愛家鄉常州。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歌曲旋律《最炫民族風》,了解常州特色。
2.歌曲《最炫常州風》、常州特色圖譜和節奏譜。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跟隨《最炫常州風》音樂入場,激發幼兒興趣。
指導語:我是城市宣傳員,今天要帶你們去一座城市游玩,請跟著我一起出發吧。
(背景圖:運河)這是哪座城市?請你來聽一聽是不是常州?
二、學習歌曲,掌握說唱節奏。
1.欣賞歌曲第一段,學唱歌曲。
指導語:我剛剛唱的是常州嗎?我都唱了什么內容?你能跟我一起唱一唱嗎?
2.完整欣賞,感受說唱。
指導語:這回有什么不同?歌不但可以唱,還可以說,有說有唱的方式叫做說唱。
3.出示節奏譜,根據節奏說歌詞。
指導語:你能打節奏嗎?你能根據節奏來說歌詞嗎?
4.完整學唱歌曲。
指導語:讓我們一起來邊打節奏邊唱吧!
三、根據常州特色圖譜,運用節奏型仿編歌曲。
1.談話討論常州特色,爭做城市宣傳員。
(1)你們真的很棒,我決定招收一些城市宣傳員,和我一起來傳揚常州文化。你們愿意嗎?
(2)我來考考你們,你們了解常州嗎?你們知道常州最有名的是什么?
2.運用節奏型表現常州特色,嘗試創編歌曲PAP部分。
你能夠以"什么樣的什么怎么樣來說一說嗎?
3.結合常州特色圖譜和節奏型,嘗試仿編說唱。
分為3組,選擇4種特產討論后進行說唱。
第一組:特色風景組:紅梅公園、天寧寺、東坡公園、恐龍園、嬉戲谷第二組:民俗風情組:梳篦、BRT、月季花、廣玉蘭第三組:小吃組:蘿卜干、大麻糕、加蟹小籠包、銀絲面、酒釀元宵
4.評選最佳城市宣傳組,激發說唱樂趣。
分組跟隨音樂進行說唱,其余組打節奏。
5.完整演唱仿編歌曲,感受改編歌曲的樂趣。
四、延伸活動:
指導語:通過今天的旅行,了解了那么多常州的文化,常州美麗嗎?你們喜歡常州嗎?我宣布:身為一名常州人,都能從我做起,做城市的宣傳員!走,讓我們唱著歌,吸引更多的.客人來常州吧!
歌詞:
美麗的常州是我的家,彎彎的運河邊上花正開。
我這樣的歌聲是最呀最搖擺,我這樣的節奏才是最開懷。
美麗的常州是我的家,彎彎的運河邊上花正開。
我這樣的歌聲是最呀最搖擺,我這樣的節奏才是最開懷。
一路邊走邊唱最炫常州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欣賞活動和參與音樂欣賞的樂趣。
2、借助故事感受音樂的節奏。
3、培養幼兒創編蜜蜂在花園高興愉快的動作。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單簧管《波爾卡》音樂 花,樹的道具 蜜蜂掛飾 大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孩子們!今天我們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上課你們高興嗎?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帶幼兒欣賞音樂第一遍讓幼兒體會音樂的愉快之情)
2。 鼓勵幼兒自由表達對樂曲初步的理解,教師進行啟發引導
提問:音樂聽完了,你們聽就這段音樂后,你有什么感覺?
(愉快,高興,開心,活潑。興奮)
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小兔子在跳,自己在跳繩,開心的跑步。快樂的小鳥)
二:基本部分:
1、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在這段音樂里聽到了什么?
(以故事的形式把音樂中的內容復述給幼兒聽)
講完故事在提問:
故事里有沒有老師說的蜜蜂在跳舞采蜜啊!
2、欣賞音樂第二遍 ,出示圖譜把音樂中的內容表述出來。
(這一遍重點是引導幼兒在聽完第一遍音樂的基礎上,對音樂再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初步進入音樂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發展的前后順序,為下一步的分段做鋪墊。老師會啟發幼兒用與音樂故事情境相符的動作進行表現, 但肢體表現在這一環節中不是我設計的教學重點,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點是讓幼兒再次感受輕松快樂的音樂情緒。)
提問:音樂里有沒有老師說的蜜蜂在跳舞啊?
那你覺得這首曲子分了幾個樂段。
(有的孩子能說出有三段,但多數孩子不會很明白,老師在這兒并不告訴孩子們答案)
3、分段欣賞音樂讓幼兒說出音樂中的內容并創編簡單的'動作
(1)提問:我們再一起聽一聽音樂的第一段說了些什么?
欣賞音樂第一 段,老師在圖譜上演示,小蜜蜂飛過樹林。
提問:小朋友們第一段里你覺得發生了什么事?
(感受每棵樹x x x x的4個節奏)
(2)欣賞音樂第二段,老師在圖譜上演示,小蜜蜂飛到花園里。
提問:小蜜蜂在花園里做了些什么?
你要是小蜜蜂你會在花園里做什么?
(拍四下手,點四下頭,跺四下腳)
(表演每朵花x x x x的4個節奏,用自己的動作表現出來)
聽著音樂快樂的做動作(教師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動作,大家模仿, 教師指導。
(3)欣賞音樂第三段,老師自由的舞蹈
提問:小蜜蜂在花園里做了些什么 ?
啟發幼兒加上身體的肢體動作,聽著音樂站起來表現
教師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動作,大家模仿,教師指導。
(自由的表演)
4、帶幼兒一起隨音樂表演小蜜蜂在花園玩樂的動作。
小朋友們跳的可真好,小朋友跳的這么好老師要開始變魔術了,把小眼睛閉緊了,1,2,3,睜開眼睛看看,(老師戴上蜜蜂頭飾)小朋友們
你們好,看看我是誰呀!
我是小蜜蜂,今天我想邀請你們到我家的花園里去玩,小蜜蜂也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掛飾,請小朋友自己把蜜蜂掛飾戴在你的脖子上。
哇!你們都變長了小蜜蜂了,可真好看啊!小蜜蜂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來,到我這來,我們一起到花園里去看看吧!
看看我們的花園里有什么,大樹和花,我們一起去和大樹和花做游戲吧!
三、結束部分:
( 隨音樂進行完整的音樂故事情境表現)
幼兒隨音樂表現,教師和幼兒自由的演示自己的動作,大家模仿,教師指導。
小結:
小蜜蜂們你們玩的高不高興,開不開心,那現在我們飛出教室到外面去跳跳舞,采采蜜吧!再見!
活動反思:
《小蜜蜂》這首歌曲非常簡單,因此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孩子輕松愉快地學習這首歌曲。 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孩子音樂學習行為的動力,興趣是產生情感的基礎,因此我將激發孩子的興趣作為主線。對于激發孩子興趣,采用了歌唱、游戲表演、等各種方法。 激發孩子的興趣。用角色表演,讓學生通過表演去熟悉音樂,感知音樂,并通過肢體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對音樂的理解。在角色表演過程中,孩子們可隨著音樂舉手投足,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動中感受體驗、表現美。活動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7
設計意圖:
《數高樓》是一首一段體的分節歌曲,其音樂流暢、動聽、節奏鮮明,具有動作性和故事性,富有情趣,音樂歡快、幽默,深受幼兒喜歡。
我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首先帶領幼兒伴隨著歌曲的音樂邊跳恰恰舞邊進入活動室,讓幼兒通過律動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第二設計了既有靜聽也有動態的充滿趣味性的學唱歌曲的活動環節:讓幼兒觀察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么游戲,并用體現歌曲節奏的說兒歌方式熟悉歌曲主要的節奏脈絡。進而引出哩哩哩哩,恰恰恰的旋律和節奏,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緒以及節奏的變化,為后面學習歌曲做好鋪墊;這首歌曲中多處出現襯詞,又有附點音符,幼兒在學唱上有一定難度,我用紅燈和小尾巴這樣的形容詞來幫助幼兒分解知識點,學唱歌曲便是水到渠成了。
第三在《數高樓》的音樂中,啟發幼兒合作并創造性的玩搭高樓的游戲,用演唱與合作表演的完美結合幫助幼兒鞏固歌曲,同時讓幼兒體會到合作表演的樂趣。
第四是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歌詞,借以更深層次的鞏固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培養幼兒的自主創造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最后隨著《恰恰恰》的音樂一起舞蹈,通過舞蹈讓幼兒鞏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節奏,并結束本次活動。
理論依據:
歌唱是音樂教學中感受、體驗審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德國音樂理論家舒巴爾特指出:“人聲是自然地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聲音,只是這個原音的遙遠的回聲。人的喉嚨是創造的第一個最純潔的,最卓越的樂器。”歌唱可以使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養他們的樂感和美感,可以豐富他們的音樂表現力,可以終生保持他們對音樂的熱忱。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看不見摸不著,幼兒對于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等抽象概念,是較難理解的,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音樂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游戲當中去,同時在音樂教學中,切實改變只聽不動的教學模式,使抽象的音樂語言借助孩子的肢體語言——動作表現出來,實現音樂聽覺與動覺的互補。
《綱要》中指出:激發興趣需要貫穿于藝術活動的始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因而在教學活動中,我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愉快、自由的活動氛圍,為幼兒搭建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通過游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體現游戲是孩子基本活動的特點,這樣幼兒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才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實施策略:
為提高幼兒對歌曲的的理解和表現力,我采用了突破重點難點的節奏圖譜以及對唱等不同形式的演唱方式為教學策略,整個活動,我注重強調讓幼兒主動的學習,在濃厚的音樂氛圍中,通過團體的情感互動,激發孩子的表現欲望。
教法:
圖譜教學法、情境創設法、視聽結合法等;
學法:
練習法、比較法、游戲法等。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根據樂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高樓。
2、激發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3、以說唱結合的形式體驗歌唱的快樂,并能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
活動準備:
課件,鋼琴。
活動重點:
學會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的旋律、節奏和歌詞內容。
活動難點:
附點音符和空拍的`節奏掌握
活動過程:
1、伴隨著歌曲音樂邊跳恰恰舞邊進入活動室。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2、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通過玩游戲的方式,感知并熟悉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旋律,學習歌曲中的附點和空拍的節奏。
你們看,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么游戲呢?
想不想和他們一起到草地上玩玩呢?弟弟妹妹在草地上玩的時候唱了一首好聽的歌,剛才你們聽到我唱了嗎? 她們怎么唱的呢?你們聽這兩句一樣嗎?小朋友們看,這個和前面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一個小點點,這個小點點后面要說的很短,就像是個小尾巴,我們來試試。這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這個紅點點就好像是紅燈,紅燈亮了要怎樣?對停一停,那我們試試看。
(2)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變化來表現高樓,看,小弟弟小妹妹發現了什么?(出示高樓大廈的圖片)
你會用身體搭一座高樓嗎?啟發幼兒隨著音樂嘗試用身體來表現樓樓房,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曲的節奏及旋律。
(3)引導幼兒學說念白部分的節奏。
臧老師也搭了一座樓房,小朋友數數看,老師搭得樓房有幾層?這是我們諸城小學的教學樓,我們一起數數是不是有五層好吧。按照節奏數樓
(4)引導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教師進行前示范,用優美的聲音、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
啟發幼兒用恰當的語氣表現樂曲中的襯詞,引導幼兒唱襯詞的時候,聲音要象小皮球一樣跳起來。
用對唱的形式讓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提醒幼兒注意看教師指揮演唱歌曲。
3、鼓勵幼兒一起合作表演歌曲。引導幼兒用身體來搭高樓,用歌聲來數高樓,讓幼兒在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同時,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是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歌詞,借以更深層次的鞏固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培養幼兒的自主創造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美麗的夏天來了,臧老師看到好多的的鮮花都開放了,我就想來數數到底有多花?好聽嗎?你們想不想也來編一首歌曲呢,那我們到院子里看看有什么美麗的景色,也來編一首好聽的歌曲,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
5、隨著《恰恰恰》的音樂一起舞蹈,通過舞蹈讓幼兒再次鞏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節奏,并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感受民歌歡快、上揚的風格。
2、嘗試用唱念來表現歌曲,在圖卡的幫助下,有節奏的唱念部分歌詞,表現小貨郎送貨時的樣子。
3、在活動中大膽表現,做個神氣、自信的小貨郎。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創設小貨郎賣貨的情境。
2、圖卡、音樂《小貨郎》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小貨郎的.吆喝聲。
1、情境表演,引出小貨郎。師:我是誰啊?現在我要變了,(穿上花衣)現在我是從東北來的了。我要去工作了,猜猜我是做什么的。(挑擔吆喝:唉~賣冰糖葫蘆了嘍,賣風車嘍,誰來買呀!)我是做什么的呀?在東北我們稱賣東西的叫小貨郎。
2、師幼共同討論,理解吆喝聲的特點。師:我剛才是怎么說的呀?聲音怎么樣?再來聽一次,(師表演)聲音怎么樣?我們來學一學。賣東西的這聲音我們叫做吆喝。
二、欣賞歌曲,嘗試用歌聲、動作表現歌曲。
1、完整欣賞,初步感受民歌的風格。師:今天我請來了一位我們東北有名的小貨郎,我們來聽聽。(幼兒欣賞)你聽了有什么感覺。
2、教師小結:這是一首東北民歌,名叫《小貨郎》。
3、再次完整欣賞,提煉歌詞。師:剛才的小貨郎是怎么賣貨的,又買了些什么呢?我們來仔細聽聽。(再次欣賞)他是怎么賣貨的呀?又是怎么送貨的呢?他賣了些什么呢?
4、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圖片,有意的按次序貼放。師:小花布,運動鞋,煙袋嘴,小奶瓶,這些貨是誰喜歡的呀?
5、姑娘喜歡的小花布,小伙兒喜歡的運動鞋,娃娃喜歡的小奶瓶,爺爺喜歡的煙袋嘴。
三、學唱歌曲,學習用吆喝聲表現歌曲。
a)教師范唱,幼兒嘗試學唱。師:小貨郎賣的東西可真多啊,我也要來做小貨郎了。我還請來了幫手伴奏。
b)師幼共同表現歌曲。師:你們想做小貨郎嗎?我們一起來做吧,看看有沒有人來買?唉呀,怎么沒人來買呀?我們要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才會有人來買呀?最后我們再加上有個吆喝"快來買呀"看看有沒有人來買?
四、遷移經驗,嘗試替換部分歌詞。
1、幼兒創編新的叫賣詞。師:東西都賣光了,怎么辦?師出示進來的貨的圖片:鮮花,足球,兔子燈,老花鏡。這些貨誰喜歡呀?
2、教師帶領幼兒再次進行叫賣游戲。
活動反思:
1、在第一環節時間上略長,感受音樂、演唱歌曲部分時間太短。導致孩子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2、在學唱過程中,一直采用與幼兒集體輪唱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演唱方法進行練習。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熟悉三拍節奏,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2、學習休止符的停頓以及旋律的連貫性。
3、愛護鳥類和愛大自然的情感。
4、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圖譜、小鳥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發聲練習:12345-54321-(啊、嘰……)
2、你們喜歡小鳥嗎?出示圖片,小鳥在樹上做什么,它為什么喜歡這里?
3、 一起聽歌曲。
(二)基本部分:小鳥落落
1、從歌曲中聽到了什么?自由發表言論。
這里有山有樹有河,有愛護它們的人, 難怪小鳥不愿走。
2、出示圖譜,練習節奏。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聽樂曲有什么感覺?
拍一拍音樂的節拍,感知3/4拍特點。
3、著重唱好休止符的停頓和連音的.流暢。
4、根據音樂內容重點表現小鳥快樂的情緒。
a、邊學小鳥飛飛落落的動作邊演唱
b、小椅子當大樹學繞樹飛
c、邊繞樹飛邊演唱,也可結伴表演
5、為歌取名。《小鳥落落》
(三)結束部分:我是快樂鳥
1、分段演唱、合唱。
2、鼓勵、表揚積極參與的幼兒。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很抒情的歌曲,歌曲中的休止和;連音是學習的重點,通過幾次欣賞旋律,幼兒對這首樂曲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孩子們一起用動作表演歌曲,即帶著孩子們一起演唱,一邊用動作來表達歌曲的內容。體驗愛護鳥類的情感,幼兒在歌表演中,大膽嘗試很多不同的動作、神態與表情,在氣氛活躍的課堂中再一次鞏固歌曲的內容,體驗了快樂音樂的情感。活動中基本上每一個幼兒都參與了,動作也非常漂亮。
不足之處:
整個活動的把握上雖然比較完整,但是每一個環節時間安排不充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的基礎上,能感知AB兩段音樂的不同,并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美的音樂。
2、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
3、產生熱愛音樂、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錄音機、磁帶等。
2、 經驗準備:談話活動: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對郊游的活動產生向往。 活動過程:
一、 激發
興趣,游戲導入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郊游的快樂,
二、學唱歌曲,體會情緒
1、教師范唱或放歌曲錄音
2、歌唱:《郊游》
(1)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郊游的快樂,引導幼兒說唱歌詞。
(2)放錄音帶《郊游》,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3)學唱歌曲,教師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4)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奏地進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們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樣的?春風吹拂在身上是怎樣的.感覺?在這樣美好的季節我們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歌唱? 重點提示幼兒注意:白云飄飄,春風柔柔…….的唱法,要求聲音輕柔、甜美。
4、教師用琴反復教唱,指導幼兒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隨音樂伴奏帶演唱歌曲
三、創編表演,提高音樂的表現力
1、 剛才我們高興的唱著歌,來到了這么美麗的地方,此時此刻你們想干什么?(游戲)
2、聽音樂即興表演:劃船、鉆山洞、拍手、過小橋……等等,教師適時指導
3、分組邊唱邊表演郊游動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動作。
四/結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開心,可是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乘火車回家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風格,學習用堅定、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
2、理解歌詞內容,體驗長大的自豪,增強自信心。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磁帶以及錄音機圖譜(畫有陽光雨露、新樹枝、小松樹等)
活動過程
(一)、熟悉旋律
1、 播放歌曲磁帶,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歌曲旋律,說說對樂曲的初步印象(豐富:歡快、活潑等詞語)
2、繼續欣賞旋律,鼓勵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打身體的各個部分。(多遍)
3、教師選取幼兒拍打動作,編成小組合,集體共同隨音樂游戲。
鼓勵幼兒隨節奏拍打身體,拍出聲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樂曲的歡快。
(二)、理解歌詞
1、教師清唱歌曲多遍,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復唱該句,以表示肯定。
2、重點理解陽光雨露、哺育、新枝葉等詞,并出示圖譜以幫助幼兒理解。
(三)、學習歌詞。
1、教師朗誦歌詞,幼兒欣賞。
2、教師帶領幼兒用堅定、自豪的情感跟誦歌詞。
(四)、學唱歌曲
1、教師用全曲帶唱的方方,帶幼兒學唱歌曲二三遍。
2、幼兒自由結伴歌表演請幼兒自由找一同伴,分別扮演小松樹和小朋友進行表演,然后互換角色。
活動反思:
在歌唱活動中如何始終抓住幼兒的興趣呢,如果從頭到尾沒有變換方式,讓幼兒進行多次演唱,幼兒肯定會失去興趣,我在這次歌唱活動中為了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喜歡隨機變換多種演唱方式。在這周的歌唱教學《小松樹》中,我隨機用了一些有趣的方法,結果幼兒的演唱興趣高昂,能按不同的要求順利又愉快地完成了我教學活動。
歌唱活動《小松樹》我分成了二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們班幼兒已經學會歌曲還能用簡單的動作進行匹配。第二部分的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學唱歌曲,學習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活動的難點就是讓幼兒能跟著節奏連貫的唱歌曲,重點是啟發幼兒唱出快樂的感覺。
小百科:松樹,(學名:Pines):是松科、松屬植物。世界上的松樹種類有八十余種,松樹主要分為馬尾松、油松、白皮松、羅漢松、華山松、大別山五針松、紅松、赤松、黑松、黃山松、云南松、金錢松、樟子松、雪松等。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新歌,感受四分休止符,能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休止符。
2、創意性地對圓形進行添畫,并根據畫的內容對部分歌詞進行改編。
3、體驗合作的樂趣和自編歌曲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圖畫紙,畫板每人一份,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拍手進活動室。
2、教師引導幼兒擴散思維,想出很多圓的東西來,并用蠟筆把各種圓的東西畫出來。
指導語:在我們的身邊有那么多圓的東西,你能把它們畫出來嗎?
指導語:有些什么東西是圓的呢?
3、利用幼兒的畫,教師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指導語:小朋友畫出了許多與圓有關的東西,真棒!李老師在小朋友畫畫的時候編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聽!
指導語:李老師唱得好不好?你聽到李老師都唱了些什么啊?
4、幼兒學唱歌曲,重點掌握休止符。
(1) 學習歌詞,并能跟著鋼琴的速度有節奏地念出來。
指導語:他說得真好,我們和他一起跟著音樂有節奏地念出來。
(2)初次嘗試跟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指導語:現在,跟著老師小聲地唱一唱這首歌。
(3)幼兒創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休止符,同時以邊唱邊游戲的`方式來感受休止。
指導語:剛才老師在唱歌的時候有一個動作,誰發現了?為什么要做那個動作呢?你能用其它的動作來告訴我這里要休止嗎?
(4)幼兒邊唱邊拉圓圈,在休止的地方蹲一下。
(5)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唱一句,并在樂句末休止的地方造型。
指導語:剛才我們唱了這么多圓的歌,現在,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快樂的圓圈舞》吧!在休止的地方做圓的造型。
7、活動結束。
指導語:大圓圈變變變,變出了這么多的東西來,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們幼兒園里還有些什么圓的東西!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3
活動設計背景
考慮到大班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設計了豐富的內容,強調幼兒參與,重在激發和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在《粉刷匠》音樂聲中,讓幼兒動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讓其充分表現自我。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歡快、活潑的`歌聲和動作來表達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學唱歌曲,體驗粉刷匠勞動的快樂。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
3、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歌唱形式演唱。
4、學會歌唱本首歌曲。
5、感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充分的感受音樂的美,引發幼兒對音樂的想象和聯想。培養良好的音樂習慣,使幼兒逐步積累起感受和欣賞音樂的經驗。
2、難點:認識語詞節奏。演唱時吐字清晰。
活動準備
1、音樂:《小貓咪》《粉刷匠》、《再見歌》
2、節奏普
3、舊報紙坐的帽子、絲巾、
活動過程
導入:發聲練習(讓幼兒注意呼吸、坐姿、發聲方面)吐字正確清晰
準備:小律動《小貓咪》
1、 猜謎語:
師: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我說一個謎語你們猜一猜,仔細聽好了“兩棵樹,十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手)
說說你們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師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掃地、洗衣服、刷牙、洗臉、粉刷)
2、 師:小朋友們一看就知道老師的手在做什么,我們一起來坐一坐,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3、 師:小朋友,老師把剛才粉刷墻壁的動作編成了一首小兒歌,你們仔細聽(邊念邊拍語詞節奏)
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頂又刷墻,刷子飛一樣。 哎呀我的小鼻子,變呀變了樣。
4、 認識語詞節奏, ××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秧歌步跳綢帶舞,表現綢帶舞歡樂、熱烈的氣氛,基本做到舞蹈動作協調、合拍。
2、借助兒歌,初步掌握秧歌十字步的動作。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人手兩根綢帶,錄音機、磁帶, 巧虎布偶一個,巧虎笑臉小貼紙若干、老師扮巧虎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巧虎手偶,與小朋友打招呼。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巧虎。很高興見到你們,我最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唱歌跳舞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唱唱跳跳吧!
一、復習唱游《巧虎之歌》
二、學習韻律活動:《擁軍秧歌》
今天巧虎我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禮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出示磁帶:這里面會是什么呢?豎起小耳朵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地聽一聽。
2、欣賞《擁軍秧歌》音樂一遍。
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怎樣?(很熱鬧、高興)
我還會聽著這段音樂跳舞呢!你們想看嗎?(想)
三、學習舞步:秧歌十字步
(1)巧虎示范舞步:左腳向前跨一步,右腳向前交叉,左腳再向后分開踏一步,右腳向后收回。
(2)這種舞步叫做“秧歌十字步”,你們想不想也來跳一跳?(想)
四、幼兒學跳秧歌十字步
(1)組織幼兒站在凳子前面跟著老師的兒歌進行練習(向前交叉,向后分開)
(2)教師提出舞步姿態要求:腳跨出時要輕,兩手在身體兩側自由擺動。
(3)組織幼兒分組反復練習。(熟練后聽著巧虎哼的音樂有節奏地跳秧歌十字步)
(4)巧虎哼音樂,幼兒拿著綢帶練習跳秧歌十字步
(5)聽錄音機里的音樂練習跳秧歌十字步
五、幼兒表演
請舞步動作優美的小朋友到臺前來進行表演,其他幼兒欣賞,并評選出姿態最優美的幼兒進行獎勵。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學習小樹葉勇敢、關愛媽媽的精神。
2、感受樂曲2拍子和附點的節奏性。
3、理解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小樹葉》、鼓一個。
2、經驗準備: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樹葉被風吹落飄動的樣子,傾聽樹葉發出的“沙沙”聲,與幼兒共同討論小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心情。
活動過程
一、入室活動。
1、節奏游戲。
——教師用鼓敲出歌曲《小樹葉》的節奏性,重點是歌曲中第二和第七小節的節奏性。
——請幼兒跟著教師的節奏一起做拍手、跺腳等不同的表現形式。
2、請幼兒說一說它和學習過的節奏游戲有什么不一樣。
二、歌曲學習。
1、欣賞音樂《小樹葉》,感受音樂節奏。
——請幼兒說一說聽過歌曲后的感受。
——請幼兒聽一聽歌曲《小樹葉》的節奏,說一說它是幾拍子的?
——邊聽邊拍手,重點感受歌曲中的附點和短音節奏性。
——請幼兒說一說,歌曲中的節奏性除了可以用鼓、拍手表示,還可以用什么樣的`形式表現。
——教師播放音樂,大家一起來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中節奏性。
2、理解歌詞。
——歌里面都唱了些什么內容?
——小樹葉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小樹葉離開媽媽之后說了什么?
——教師出示電子大書,引導幼兒一起有節奏地朗讀歌詞內容。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唱歌曲。
——歌曲的第一段大樹媽媽難過的心情,我們應該用什么聲音來唱?第二段小樹葉用什么聲音來唱?引導幼兒分別用輕柔,響亮的聲音唱兩段歌曲。
3、音樂游戲。
——教師根據幼兒們喜歡的歌唱形式進行反復演唱,提示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
三、音樂游戲。
播放音樂,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樹葉蹲在大樹旁邊,然后請幾個幼兒扮演大風。唱到“秋風起來了”時,就讓大風慢慢跑向大樹,用手摸小樹葉的頭,被摸到的小樹葉跟大風一起做各種飄的動作向四周散開。第二段音樂,小樹葉隨音樂舞蹈,最后回到大樹媽媽身邊。
活動應變
活動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活動學習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第二次活動創編動作和游戲。
活動延伸
可以進行樹葉拓印、樹葉拼貼畫等活動。
區角活動
音樂區:投放音樂和樹葉、大風的頭飾,讓幼兒邊唱邊跳,來感受歌曲的美妙,激發幼兒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科學區:收集各種樹葉供幼兒觀察、實驗。如用放大鏡觀察葉脈,將各種葉子進行分類,記錄樹葉枯萎、腐爛的過程等。
環境創設
戶外活動時請幼兒撿一些樹葉,制作樹葉拓印畫或樹葉拼貼畫裝飾主題墻。
家園同步
1、組織家庭成員玩一玩《小樹葉》游戲。
2、和幼兒一起動手,把撿回來的樹葉,制作成不同形態的動物拼貼畫。
隨機教育
教育幼兒外出時,如果跟爸爸媽媽走散了,一定要勇敢學會請求幫助,找相關的服務人員等。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教案08-0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2-28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07-06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7-06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7-0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07-0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07-0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