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

    時間:2023-07-06 10:25:3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1

      教學內容:完成第21頁練習四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熟練地計算不同梯形的面積。

      教學過程:

      練習四

      一、第2題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說說怎樣找出面積相等的梯形。由于這4個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較它們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這幾個梯形中,除左起第3個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積都是相等的。

      二、第3題右圖是直角梯形,可以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直角梯形中與上、下底垂直的那條腰的長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題要注意兩個問題:1、統一面積單位;2、講清楚數量關系。

      四、第6題先搞清楚水渠和攔水壩的橫截面積分別是指圖中的哪個部分,分別是什么形狀,圖中標出的條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分別進行計算。

      五、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適當的進行補充和強化。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2

      教學內容:p.21練習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熟練地計算不同梯形的面積。

      2,培養靈活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梯形面積的概念,能較熟練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畫圖(圖:一直角)

      問:你看到什么兩條邊上分別標上長度:4厘米,2厘米

      你能聯想到什么圖形面積是多少

      (1)長方形,長是4厘米,寬是2厘米。面積:4×2=8平方厘米

      (2)三角形,底4厘米,高2厘米,面積:4×2÷2=4平方厘米

      (3)梯形,補充算式”(4+3)×2÷2“,指名畫完該圖形。

      關注細節:(1)在計算時,最后的單位名稱不要漏寫

      (2)畫圖時,要把關鍵長度的`數據標出來。

      (3)題目中,最后問題帶” “的要寫答句。

      二,檢查預習作業:

      1,看圖計算梯形的面積。要讓學生明確互相平行的兩條邊分別為上底和下底,并不是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確定了上底和下底之后再確定高。

      2,學生有困難的題:用58米長的籬笆,在靠墻的地方圍一塊菜地(圖略),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先指名說說梯形的面積,師板書。

      對照公式,找已知條件和所缺條件。

      明確:還缺上底和下底的和,通常可以用上底加下底,但這題中要用三條邊的長度減去高。

      算式:(58-10)×10÷2=240平方米

      三,完成書上的練習四:

      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已知每個梯形的面積是24平方分米,拼成的三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指名讀題,比畫該題。學生列式交流。

      2,下面圖中哪幾個梯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觀察,問:這些梯形有什么共同點(高相等)

      利用這個特點,你覺得可以怎么找面積相等的梯形為什么

      (方法一:分別算出四個梯形的面積。

      方法二:只要看上底與下底的和是否相等。)

      學生數一數,算一算,交流最后結果。

      3,量出下面每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它們的面積。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銀蘇號"滑翔機模型的尾翼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組成的,它的面積是多少

      觀察圖后說說自己準備怎么算

      交流方法:方法一,梯形面積乘2.方法二,移動后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5,第5題,學生讀題后解決。講評時要注意(1)計算方法的指導;(2)單位的轉換。

      6,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校對。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3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小學制數學第九冊第74—75頁。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梯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旋轉和平移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學生探索合作,讓學生在實驗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美,體驗創新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會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

      學具準備:

      各小組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對。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cai出示已學過的平面圖形,說出它們的面積公式并計算出它們的面積。

      (學生回答,依次出現相應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提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為什么是用底×高÷2?

      2.教師設疑:出示一個梯形,想一想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把梯形也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二、教學新課:

      (一)、引入課題:那我們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來做實驗,共同研究“梯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梯形面積的計算)

      (二)、實驗探究:

      1.猜一猜:

      ①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能拼成什么圖形?

      ②梯形的面積會跟梯形的什么有關呢?

      2.小組合作實驗,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1)教師談話:利用手里的學具(標出上底、下底和高),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試著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思考:

      ①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已學過的什么圖形?怎么拼?

      ②拼成的這個圖形的面積跟梯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③你覺得梯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

      (3)小組合作,學生實驗。

      3.實驗匯報。

      4.引導學生看圖并提問:這個梯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

      現在給你一個任意梯形,你都能求出它的面積嗎?怎么求?為什么?

      5.概括總結、歸納公式。

      教師提問:

      ①為什么計算梯形的面積要用(上底+下底)×高÷2?

      ②要求梯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三、練習:

      (一).基本練習:

      (二)解決問題: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能詳細的說說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嗎?

      五、鞏固提高。

      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的計算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 = (a+b)×h÷2

      教學反思: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只做教材忠實的實施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教材的教育價值和智力價值能否得到充分發揮,關鍵在與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梯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探索、驗證,從而獲得新知,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表現、創造的機會,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培養學生自我探究和實踐能力。

      一、動手操作培養探索能力

      在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時,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首先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圖形,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梯形與你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聯系?引導學生發現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然后再讓學生用一個梯形,想辦法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通過兩次實踐活動,學生親自參與了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維能力、空間感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二、發散驗證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時,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說促思,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對學生的五花八門的想法不急于評價,應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說一說,議一議,互相交流,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一理,歸納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拼、移”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散,在活動中發展,學得主動、扎實,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求異思維、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本課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動手操作以及推理歸納的學習過程中,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關知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推導驗證的過程中,學生表達得不夠清晰,對于推導的過程理解得還不夠透徹。如果讓他們充分地操作體會,時間又不允許。如何解決這樣的矛盾,也是我需要反思的問題。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4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掌握“轉化”的思想和方法,進一步明白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可以轉化的。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投影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

      這是一個三角形,怎樣求它的面積?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得到的?學生回答后,指名學生操作演示轉化的方法。

      (2)展示臺出示梯形,讓學生說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3)教師導語:我們已學會了用轉化的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怎樣計算梯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梯形面積的計算)

      2.新課展開

      第一層次,推導公式

      (1)操作學具

      ①啟發學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辦法,把梯形也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②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③指名學生操作演示。

      ④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操作:梯形(重疊) 旋轉 平移 平形四邊形。

      (2)觀察思考

      ①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

      a.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b. 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形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反饋交流,推導公式。

      ①學生回答上述問題。

      ②師生共同總結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板書: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師敘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樣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S=(a+b)h÷2”。

      第二層次,深化認識。

      (1)啟發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①提問:想一想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得到的`?

      ②學生回答,教師在展示臺再現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2)引導操作。

      ①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們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把一個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②學生動手操作、探究、討論,教師作適當指導。

      (3)信息反饋,擴展思路。

      說一說你是怎樣割補的?教師展示各種割補方法。

      第三層次,公式應用。

      (1)出示課本第89頁的例題,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橫截面”。

      (2)學生嘗試解答。

      (3)展示臺出示例題的解答,反饋矯正。

      (4)完成例題下面的“做一做”。

      3.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七第1、2和3題。

      (2)討論完成練習十七第4和6題。

      以上就是數學網小編分享《梯形面積的計算》數學教案的全部內容,教材中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有教師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置。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5

      一、復習準備。

      1、出示平行四邊形圖。

      2、提問:這是什么圖形?知道底和高會求面積嗎?如果剪去這個平行四邊形的一角,剩下的會得到什么圖形呢?哪個圖形的面積你會直接計算?梯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

      3、揭題。

      二、新授。

      1、出示梯形圖。

      (1)提問:這是什么圖形?說說梯形各部分的名稱。提示:求梯形的面積能不能像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一樣,把它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計算它的面積?

      (2)操作實驗。

      反饋:你拼成了什么圖形?指名拼一拼。

      指導拼法。

      ①重合。

      ②旋轉。哪個梯形旋轉?一般可以怎樣移動一個梯形?旋轉到兩下底成一條直線為止。

      ③平移。

      思考:通過重合、旋轉、平移的`方法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反過來還可以怎么說?

      2、出示直角梯形圖。

      (1)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又能拼成一個怎樣的圖形,動手拼一拼。

      (2)提問:拼成了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有什么關系?

      (3)觀察:每個直角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小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經過重合、旋轉、平移的方法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并且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一半。

      3、觀察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思考:(1)比較梯形的上底下底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關系?

      (2)比較梯形的高與拼成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6

      第九冊梯形面積計算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九冊8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發現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理解公式的形成,并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實踐能力。

      2、通過對面積公式的探索,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教學內容,滲透“轉化”的教學思想,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發現、理解和應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計算機軟、硬件一套;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的長方形;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標有上、下底和高及數據的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各一個。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剪刀。

      教學過程:

      一、遷移誘導,激發參與興趣

      1、啟發學生回憶三角形的面積推導公式。

      2、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二、實驗操作,引導參與探究

      1、轉化

      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學習。

      獨立拿出準備好的各種梯形,拼成學過的圖形。

      學生拼擺,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及時給予點撥和鼓勵。

      2、觀察

      學生分組,結合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觀察、討論。教師巡視,注意點撥。

      板書如下:梯形面積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是上底+下底

      平行四邊形的高梯形的高

      3、推導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注意點撥。

      學生反饋,教師注意用規范的語言進行調控。

      板書如下: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提問:計算梯形的面積為什么除以2?

      三、反饋調節,鞏固參與成果

      1、引導實際應用,鞏固梯形面積公式

      2、分層訓練,培養能力

      3、發展提高,深化知識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7

      一、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二、重點難點

      重點: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難點: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相等梯形若干個、小剪刀、掛圖

      四、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鋪墊引導

      1、前面我們推導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還記得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嗎?(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2、把不知道的轉化成知道的從而得出結論,是我們常用的探究新知的方法。

      (二)揭示課題,探索新知

      1、出示主題圖:這是一個堤壩的橫截面,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橫截面是梯形,上底是20米,下底是80米,高是40米)

      2、今天我們就一起動手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板書:梯形的面積)

      3、下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梯形,通過轉化的方法,自己動手拼一拼或剪一剪,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組內交流方法。

      5、學生匯報,教師總結。

      (1)平移法

      用兩個大小完全一致的梯形。經過旋轉、平移組成平行四邊形。

      (2)分割法

      將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

      (3)割補法

      取兩條邊的中點(中位線)剪開,經過旋轉、平移組成平行四邊形。

      得出結論: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

      (三)鞏固練習

      1、 P28試一試。(在練習中,針對錯誤比較多的,進行集體講解,少的則個別講解)

      2、 P28練一練1題,繼續鞏固練習。

      (四)總結全文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五、板書設計

      梯形的面積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我是采取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踐來得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但在學生探索的時候,學生的思維大多只停留在平行四邊形上,也就是書中的第一個例子。在課堂練習的時候,由于公式記得不牢,在求面積的時候經常忘了除2。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8

      教學目標

      1.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3.繼續滲透旋轉、平移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公式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一)求出下面圖形的面積.

      (二)回憶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演示課件:拼擺三角形)

      二、設疑引入

      教師出示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已標出底和高).這個梯形比三角形的面積大還

      是小?相差多少呢?要想得到準確地結果該怎么辦?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9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七冊74—75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的計算梯形的面積,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

      2、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積時的運用,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并能應用公式正確的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1、指名讓學生說說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課件出示公式)并講講怎樣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

      2、練習(出示)

      口答下面各圖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二)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前不久,我們學校開展“植樹護綠”活動,四年級同學要在勞動實踐基地的一塊空地里種桃樹,你們看看這塊地的形狀近似于那種平面圖形呢?(課件顯示圖)

      師:誰能指出這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指名回答)

      師:如果每棵桔樹占地4平方米,那么這塊地里能種多少棵桔樹呢?(讓學生思考一下)你認為應該先求什么?(指名說說,引入新課。)

      (三)小組學習,解決問題。

      師:梯形面積怎么計算呢?它是不是也有公式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想辦法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看一下合作要求:(課件出示)

      合作要求:

      (1)想一想:我們已經學過哪幾種圖形的面積公式?

      (2)試一試: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任選一種)

      (3)比一比:轉化成的圖形的各部分跟梯形的各部分有什么關系?

      (4)寫一寫:把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寫下來。學生分組討論。

      全班交流時,教師根據學生說的方法用課件演示轉化及推導過程。

      教師板書: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并讓學生講講為什么要“÷2”。)

      師: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a表示梯形的.上底,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該怎樣表示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S=(a+b)h÷2)

      師:梯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來了,我們就可以幫助四年級同學解決問題了。

      課件出示:四年級同學要在一塊梯形地里種樹,如圖,如果每棵樹占地4平方米,那么這塊地里能種多少棵樹?

      讓學生獨立計算,在集體訂正。

      師: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出色,你們幫助四年級同學解決了這個難題,我代表他們感謝你們。

      (四)應用拓展,鞏固知識。

      師:下面我們來做練習吧。

      1、一☆練習

      a.課件出示:P75例1,指名讀題,教師出示渠道模型說明“橫截面”的意思,再由學生解答,完成后集體訂正。

      b.課件出示:P75做一做,由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c.課件出示:判斷

      1)兩個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

      讓學生獨立判斷,并說明理由。

      2、二☆練習

      a.課件出示:

      一個梯形的上底是9厘米,比下底短3厘米,高是1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小組計算,集體交流。

      b.課件出示:

      我們經常見到圓木,鋼管等堆成如圖的形狀,通常用下面的算法求總根數:

      (頂層根數+底層根數)×層數÷2

      想一想是什么道理,并算出圖中圓木的總根數。

      3、三☆練習

      課件出示:用籬笆圍成一塊養雞場(如圖),一邊靠墻,籬笆總長65米,求養雞場的面積。

      學生獨立解答,再交流。

      (五)小結全課,結束教學

      讓學生講講這節課的收獲,并布置作業。

      有時間的話做“思考”

      在下圖的梯形中,剪下一個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剩下的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數學教案梯形面積計算】相關文章:

    “梯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04-14

    《梯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02-09

    梯形的面積計算教案(精選11篇)05-30

    《梯形的面積》說課稿12-15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3-24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13

    數學教案:計算組合圖形面積01-19

    五年級數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教案02-09

    數學教案:長方形面積的計算02-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精品免费网站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我要色综合色鬼久久 | 日本免费性色密月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