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6-19 13:31:1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六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比的意義這節課是開啟課。是比和比例這一單元的知識核心,對以后的學習有深遠的影響。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冊第47~48頁,是該單元的開端。講好本節課,可以影響一大面,使教師一開始就掌握教學的主動。比的意義是由除法發展而來的,與除法,分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正因為如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比的意義。

      教學難點:把兩種量組成比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求比值。

      教學關鍵: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針對上述教學目標,可對教材做如下處理:

      一、復舊遷移,導題定向復舊遷移。

      主要抓住新舊知識的最佳連結點。即:復習了用除法計算的應用題,為知識的遷移。為學習比的意義平坡架橋。然后由除法轉化為另外一種比較兩種數量的方法,自然導題定向,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是:

     。保卮穑

     。ǎ保┓謹岛统ㄓ惺裁搓P系?

      (2)除數能否為零?分數的分母能否為零?

     。玻惺浇獯穑海ㄉ谑觯瑤煱逖荩

     。ǎ保┮幻婕t旗,長3分米,寬2分米。長是寬的幾倍?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ǎ玻┮惠v汽車,2小時行駛10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ǎ常┮胄抡n剛才復習的這兩道題(指板演),都是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都是用除法進行計算的,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兩種數量進行比較,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比)這節課我們要懂得比的意義,會求比值。(板書比的意義)

      二、探索發現,總結規律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重講輕練為邊講邊練,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實現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比如,教學比的意義的時候,要分如下三個層次進行:

     。保虒W比的意義,比的讀寫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稱。

     。ǎ保┍鹊囊饬x同學們準確地回答了復習題2中的第1題,用32求出了長是寬的幾倍,這是用除法表示長和寬的`關系。32也可以寫成3比2(板書3比2),表示長和寬的比。問:誰和誰的比是3比2?(長和寬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示幾比幾?(2比3),表示誰和誰的比呢?(表示寬和長的比)。結合第2題,問:1002可以表示為幾比幾?

      表示誰和誰的比?(100比2,表示汽車所行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同學們注意觀察這兩個例子,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比?(答略)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出: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板書)指名讀、齊讀比的意義。

     。ǎ玻┍鹊淖x寫方法除法的運算符號是除號,表示比的符號是什么呢?是比號,寫作:(板書),讀作比。3比2可以寫作3∶2(板書)讀作3比2。問:2比3,100比2同學們會寫嗎?讓一名同學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動手在桌子上寫。

     。ǎ常┍鹊母鞑糠置Q∶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書如下)3......前項∶......比號2......后項=32=1......比值12

      (4)練習(看幻燈銀幕)

     、僬f出比的前項、后項和比值。4∶7=47=479∶5=95=14513∶9=139=14915∶29=1529=1529②填空。a.把80本書,分給4個班級,平均每班分到()本書;圖書的本數和班級數的比是()。b.學校開運動會,六年一班有10人參加賽跑,7人參加跳高比賽。這個班參加賽跑和跳高的人數的比是()。(5)通過上面兩道題的練習,你知道寫比時要注意什么嗎?小結:寫比時,要注意誰比誰,誰是比的前項,誰是比的后項,次序不能顛倒。

     。玻虒W求比值的方法。

      (1)問:什么叫比值?(略)比值的定義掌握了,那應該怎樣求比值呢?(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同學們知道了比值的求法,下面就練習求比值。

     。ǎ玻┣蟊戎担⒄f明算理。32∶85∶2512∶150.8∶37(3)小結:比值是一個數,可用整數、小數和分數表示。

      3.教學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

     。ǎ保场茫玻剑常部梢姳群统ㄓ兄芮械年P系,比的各部分相當于除法的什么?(略)(2)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在復習時同學們回答得很準確,從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可以得出比和分數有什么關系呢?(略)結合學生說的比、除法、分數三者的關系,形成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表。

     。ǎ常└鶕群头謹档年P系,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3∶2可寫作32,仍讀作3比2,不能讀作二分之三。

      2∶3、100∶2讓學生寫。

     。ǎ矗﹩枺罕鹊暮箜椖芊駷榱?為什么?

      三、反饋矯正,貫徹始終

      是指把系統的某一部分輸出的信息回到輸入部分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把信息輸送給教師,供教師檢查教學效果外,更是學生自我調控的過程。

      那么,反饋矯正,貫徹始終,本節課是指在邊講邊練之后,還要進行綜合練習。綜合練習的內容做到由淺入深。先練習寫比,又練習判斷題,通過正確,錯誤的對比,使學生明確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區別,最后安排發展性練習,寫出比并求比值。不但要求寫出兩個直接量的,還要寫出兩個間接量的比,如寫出速度的比。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讓全班同學吃得好,還讓尖子學生吃得飽。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復習利息、成數等概念

      1.做整理和復習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加以回答,教師補充完整。

      提問:同學們準備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讓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及時表揚那些準備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的學生,適時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2.做整理和復習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義是什么?

      利息是怎樣計算的?

      讓幾名學生回答.然后將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用幻燈顯示,請學生齊讀一遍。板書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3.做整理和復習第4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分別對兩個問題加以回答。

      4.做練習三的第3、4題。

      把全體學生分或兩組.一組做第3題,另一組做第4題,答案直接寫在課堂練習

      本上: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中間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二、復習有關利息、成數的應用題

      1.做整理和復習第3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要求利息,必須知道哪些數據?(引導學生在題中找出本金、利率、時間 各是多少。)

      計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讓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一邊巡視,一邊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的錯誤。最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三的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教師無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讓學生計算利息。教師行間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小結:我們國家還有許多貧困地區的兒童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許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樣把零用錢節省下來存入銀行,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可以把利息捐獻給希望工程。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平時勤儉節約,不亂花錢,為貧困地區的兒童獻一份愛心。

      3.做練習三的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說明:購買建設債券是支援國家建設的另一種方式,和儲蓄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債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儲蓄。

      抽取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等全體學生做完以后,集體訂正。尤其要提醒學生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到期時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記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復習第5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一成五是多少?

      這道題里單位1是誰?

      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哪種方法更簡便?(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

      分別請兩名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

      請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分別用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進行解答,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邊巡視,邊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5.做練習三的第5題。

      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2、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感受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

      2、學會化簡比的方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導情趣(搶答式復習)

      1、 60÷10 = 600÷( )= ( )÷1 = 0.6÷( )

      說一說:解答這兩道題你用的是什么知識?

      (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

      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是什么?分數的基本性質又是什么?

      2、比與除法、分數有什么關系?

      (用字母表示:a:b=a÷b=a/b)

      (二)導目標

      除法中有商不變的性質,分數中有分數的基本性質,那么比有什么性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的化簡。(板書:比的化簡)

      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看一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課件出示目標)

      學習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感受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2、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

      二、分組自學目標1

      (出示情景圖)

      淘氣調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的水。笑笑也調制了一杯蜂蜜水,用了2小杯蜂蜜、18小杯水。同學們想一想哪杯水更甜?

      1、導學法

      估一估、想一想、算一算

      2、小組互相討論,發表看法。

      40 :360 2:18

      3、質疑問難

      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制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的,那么你能不能聯系比與除法和分數的關系,來想辦法解決呢?小組討論一下,該如何來計算并比較呢?

      4、各組自學,交流匯報。

      你們運用了什么好方法?都學會了什么?

      學生邊匯報,老師邊板書。

      40:360=40/360=1/9=1:9

      2:18=2/18=1/9=1:9

      5、小結:比較的結果一樣甜,由此可見,比的化簡對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有很大幫助的,從中我們也體會到了化簡比是有必要的。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比才是最簡單的整數比呢?我們來看大屏幕。

      6、導入“最簡單整數比”的概念。

      比的前項與后項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整數比就是最簡整數比。也就是說,

      最簡單的整數比就是比的前項、后項是互質數,像6∶5就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你能列舉出幾個最簡整數比嗎?(指名回答)

      7、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些最簡單的整數比是用什么方法化簡得到的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二個目標。(出示目標)

      三、分組自學目標2

      1、出示問題:化簡比

      24:42 0.7:0.8 2/5:1/4

      2、導學法

      學法指導:

      每組任選一題、分析比的類型、個人獨立解答、交流解題依據、組內總結方法

      3、各小組自學,交流討論。

      4、匯報交流

      你們組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是怎樣學的?都學會了什么?

      (指名板書計算過程)

      5、指導總結化簡比的方法

      (1)化簡整數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數,再約分成最簡分數,最后把最簡分數轉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變的性質)

      (2)怎樣把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先轉化成除法,再用最簡分數表示結果,最后把最簡分數轉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數比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先化成整數比,再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6、智力大比拼:總結比的基本性質

      你能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質嗎?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利用比的基本性質也可以化簡比:

      14:21 = (14÷7) :(21÷7) =2:3

      7、老師小結:看來,化簡比的方法不,不過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那么化簡比與求比值有什么區別呢?(課件)

      四、練習(課件)

      1、化簡比:

      15:21 0.12:0.4 2/3:1/2 1:2/3

      2、連一連

      3、判斷

      4、寫出各杯中糖與水的質量比。

      5、解決問題

      五、回顧學習目標,進行本課總結

      回顧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利用所學的比,你能解決生活中什么樣的問題?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需要通過化簡比來解決,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比。

      板書:

      比的化簡

      a:b=a÷b=a/b

      40:36=40/360=1/9=1:9

      2:18=2/18=1/9=1:9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6、7題,“拓展與實踐”,“反思”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系統地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的體積公式,理解這些體積公式之間的內在聯系。

      2、熟練地針對不同的情況運用不同的公式進行計算,使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

      3、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提問,引導學生討論:

     。1)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的體積公式各是什么?它們的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2)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的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它們的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3),板書關系.

      2、基本練習:

      將一個正方體木料加工成最大的圓柱體木料、圓柱體與正方體有那些相等的關系?如果將一個正方體木料加工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木料、正方體木料和圓錐體木料又有那些相等的關系?

      通過上述兩題的比較,讓學生理解底面積相等、高相等與底面直徑相等高相等之間的區別。

      3、公式推導的深化理解。

      (1)提問:在圓柱體的推導過程中,圓柱體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和圓柱體的表面積相比是如何變化的?如果圓柱體的高為4分米、拼成長方體以后表面積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來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2)學生交流發言。

     。3)教師引導:回憶推導過程,有什么收獲?

      二、實踐應用

      1、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知識的合理搭配。

     。1)一個圓柱體的罐頭盒外面貼商標紙,求商標紙的`面積是求什么?你還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地方是求物體的側面積的?

     。2)要做一個圓柱底面油桶現在已經有了一塊長25.12分米,寬5分米的鐵皮,現在要給它配上合適的底和蓋,需要邊長幾分米的正方形幾塊?做成的圓柱體的容積是多少?

      2、先實際測量,再運用所學的知識計算。

      分小組測量并計算。

     。1)每組先出示一個茶杯,量出有關的數據,算出茶杯的容積。

     。2)給每組一個土豆,利用剛才的茶杯讓學生想辦法測量出土豆的體積。

      3、解決問題。

      討論解決第6題。

      根據學生的解答教師質疑:

      除了題目中畫圖的擺的方法外有沒有其它方法?你能算一算其他方法擺時紙箱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嗎?

      題目中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紙板最少?

      學生交流

      討論解決第7題。

      評議、交流

      4、完成探索與實踐

      探討、交流

      三、

      你有何收獲?反思

      學生交流

      四、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與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材依據

      本節課所講的《圓錐的體積》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實驗版,第十二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

      二.設計思想

      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新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甘做學生的朋友,引導其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小組活動”、“合作探究”全面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自主探究所學的內容,完全改變過去被動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本節教材我想通過向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中倒水或沙的實驗,得到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1/3sh.即就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例2是已知圓錐形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沙子的體積。這是一個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這個例子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解決一些與計算圓錐形物體的體積有關的實際問題。前面學生對圓錐、圓柱立體圖形的特征已進行了學習,對其特征也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可以熟練地計算圓柱的體積、表面積、側面積。這是學習本節課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 識 技能: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公式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實踐操作中掌握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情 感 態度:培養學生樂于學習,熱愛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圓錐的體積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能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難點: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六、教法選擇

      利用多媒體、觀察法、實驗法、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

      七、學法指導

      觀察實驗 —合作探究—達標反饋— 歸納總結

      八.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同樣的圓柱形容器若干、與圓柱等底等高的圓錐形容器若干、水和沙土。

      九.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 課件展示圓柱和圓錐的立體圖形,并請學生說出圖形各部分的名稱。

      2. 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創設情境,引發猜想】

      1.多媒體課件呈現出動畫情景故事(配音樂):

      盛夏的一天,森林里悶熱極了,小動物們熱得喘不過氣來,都想吃點解暑的東西。漂亮的小白兔去冷飲店買了一塊圓柱形的冰麒麟,聰明的狐貍拿著一塊圓錐形的冰麒麟想和它交換…… (多媒體課件展示兩塊冰麒麟等底等高)

      2.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一:小白兔上當了嗎?

      問題二:狐貍和小白兔怎樣交換才算公平?

      3.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同學們,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來學習《圓錐的體積》這一節課,然后幫幫小白兔好嗎?

      【自主探索,動手實驗】

      出示思考題:通過實驗,你們發現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你們小組是怎樣實驗的?

      1. 小組實驗。按照實驗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項(多媒體課件展示)

      每四人為一小組,各小組長帶領三個成員動手操作實驗,教師在教室巡回指導。

      2. 全班交流。

      組織收集信息 —— 引導整理信息 —— 參與處理信息

      3. 引導反思。實驗過程讓學生積極發散思維,各抒己見。

      4. 公式推導。

      全班同學集體觀看多媒體課件的實驗過程,并結合自己的實驗活動試著推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圓柱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或者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1/3。

      用字母表示為: V=1/3sh

      5.思考:如果要計算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那些條件?

      6.問題解決。

      故事中的小白兔和狐貍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條件?(課件出示:等底等高)

      【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例2:建筑工地上有許多沙子,堆起來近似一個圓錐,這堆沙子大約

      有多少立方米?(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具體解題過程讓同學們自己大顯身手,個別學生可以上講臺板演,然后教師作最后講評。

      【練習鞏固】課件出示,師生共同完成。

      一.判斷。

      1、圓柱體的體積一定比圓錐體的體積大。 ( )

      2、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 ( ) 3、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 ) 。

      4、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如果圓柱體的體積是27立方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9立方米。( )

      二.填表。

      已 知 條 件 體積

      圓錐底面半徑2厘米,高9厘米

      圓錐底面直徑6厘米,高3厘米

      圓錐底面周長6.28分米,高6分米

      【拓展延伸】:

      有一根底面直徑是6厘米,長是15厘米的圓柱形鋼材,要把它削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零件。要削去鋼材多少立方厘米?

      【質疑問難,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對圓錐的體積有哪些新的認識?請談談自己的感想和收獲。

      【作業布置】

      課本25頁第3、5、8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進一步弄清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乘法應用題和相應的列方程解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之間的內在聯系,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聯系和區別.

      2.能正確熟練地解答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明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難點

      明確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在前邊,我們已經學習了稍復雜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這兩類應用題在分析解答

      時易混淆.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對這兩類應用題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弄清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二、學習新知

     。ㄒ唬┏鍪纠8的4個小題.

      1.學校有20個足球,籃球比足球多 ,籃球有多少個?

      2.學校有20個足球,足球比籃球多 ,籃球有多少個?

      3.學校有20個足球,籃球比足球少 ,籃球有多少個?

      4.學校有20個足球,足球比籃球少 ,籃球有多少個?

      (二)學生試做.

      1.第一題

      解法(一)

      解法(二)

      2.第二題

      解:設籃球有 個.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3.第三題

      解法(一)

      解法(二)

      4.第四題

      解:設籃球 個.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三)比較區別

      1.比較1、3題.

      教師提問:這兩道題中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有什么不同?解題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觀察討論.

      (2)全班交流.

      (3)師生歸納.

      這兩道題都是把足球看作單位1,單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籃球有多少個?

      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不同的是(1)題籃球比足球多 ,而第(3)題是籃球比足球少 ,計算進一個要加上多的數,一個要減去少的個數.

      2.比較2、4題

      教師提問:這兩道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有什么不同?解題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觀察討論.

     。2)全班交流.

      (3)師生歸納.

      這兩道題都是把籃球看作單位1,而且單位1的量者是未知的,因此要設單位1的量為 ,根據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熟練之后也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1-02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12-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中文有码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 亚洲蜜芽AV中文在线 | 亚洲最大AV免费专区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