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數學教案范文集合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認識球體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探究精神。
2發展幼兒觀察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3通過觀察比較在操作活動中認識球體的特征。
活動準備:
圓圓世界(內有圓圓的會滾動的.物體)白紙 籃子 膠泥 表格40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帶領幼兒復習圓的特征,并請幼兒進入圓圓世界。
(二)展開活動
1幼兒第一次嘗試。
2教師引導幼兒相互觀察,比較所拿物品特征,逐步歸納,提煉球體特征,并用記錄的方法展現球體特征。
3教師小結球體特征。
4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再次選擇所拿物品。
5教師指導幼兒再次感知球體特征,并幫助個別幼兒分析所選物品是否球體。
6請幼兒想一想,并說出生活中的球體 。
活動結束
請幼兒用橡皮泥給圓形娃娃做一份是球體的禮物。
活動延伸
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表格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內容與要求:
1.學會看整點、半點,知道時鐘與幼兒園生活的關系。
2.懂得時間的重要性,愿意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課件《整點探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認一認
1、引導語:我們小朋友以前認識過時鐘,時鐘上有三個朋友,他們是誰呀?
2、看整點、半點。(加密狗:練一練)
2、游戲:我是小時鐘。
引導語:今天我們就來當小時鐘,你們扮演時針、分針。我說幾點,就請相關的兩個小朋友躺下。
玩法:教師在地上鋪好墊子,擺上1——12的數字,請12名幼兒沿著鐘的方向走,然后,老師說7:30,兩名幼兒分別當時針和分針倒下,指向7:30。游戲繼續。
二、情境展開:說一說
1、提問:時鐘對我們生活可重要了,他能告訴我們幾點鐘該做什么?
2、提問:我們先來看看幼兒園的一日生活。
平時我們幾點起床?幾點上學?幾點學本領?幾點吃飯?幾點午睡?
3、提問:到了小學,我們又該幾點起床呢?幾點到學校?幾點吃飯?如果10點鐘下課了,那么幾點鐘上課鈴聲會響呢?幾點放學?
小結:我們時時處處都需要時間,它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規律。
三、感受體驗:一分鐘能做什么
(1)靜坐一分鐘。
請幼兒坐一分鐘不動,教師看時間。
提問:這一分鐘你們感覺怎么樣?
(2)一分鐘畫自己。
請幼兒在一分鐘里畫自己。
小結:同樣是一分鐘,給我們的感覺完全不同。時間一瞬既逝,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3)一分鐘能做什么?
教師出示課件:一分鐘能跑很長一段路,一分鐘能念完一首詩,一分鐘能。。。。。。所以,我們要抓住每一分鐘,不能浪費時間。
四、延伸活動:
在區角中投放相關游戲材料,支持幼兒開展"看看撥撥(看時間,撥鐘點)""的時鐘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田鼠太太的項鏈》PPT;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經驗準備:幼兒已學習過7以內數的分合。
活動目標
能根據故事的情節運用減法算式題表示糧食遞減的過程。
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換購物品,從而體驗到換購物品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列算式
1、故事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鼠太太的`項鏈》。
2、分段講述故事,解決問題:
(1)講述故事的開頭部分:
師:秋天快要過去的時候,田鼠太太就開始為過冬準備糧食了。現在,先來數數田鼠太太有多少袋稻子呢?
重點提問:
①你是怎么數出來的?(兩個兩個數、目測接數等等。)
②那誰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袋稻子?(6+1=7)
③誰能根據這道加法題編出另一道加法題?(1+6=7)
小結:原來一道加法算式,當等號前的兩個數字互相交換位置,兩個數的和不變。
師:那玉米有多少根呢?
重點提問:
①誰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根玉米嗎?(2+5=7)
②你是根據什么來列式的?(根據玉米的大小不一樣,2根大的玉米和5根小的玉米。)
③用加法交換律來列另一道算式。(5+2=7)
師:花生仁有幾瓶?
重點提問:
①你們來列一道式題告訴田鼠太太它的倉庫里現在有幾瓶花生仁了?(4+3=7)
②用加法交換律列另一道7的加法題。(3+4=7)
(2)講述故事中間部分,嘗試用減法來解決問題:
第一次交換:
重點提問:
①誰能幫田鼠寶寶算一算還剩多少糧食呢?
7袋稻子拿走1袋還剩幾袋?(7-1=6)7根玉米拿走2根還剩幾根?(7-2=5)7瓶花生仁拿走3瓶還剩幾瓶?(7-3=4)
小結:原來,一些物品去掉一部分,要知道還剩多少,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第二次交換:
重點提問:
①你們能幫田鼠媽媽算一算嗎?
第三次交換:
重點提問:
①你們說田鼠太太會不會再用糧食去換新鞋子呢?
②怎樣列算式? (4-4=0、2-2=0)
(3)講述故事結尾:冬天到了,呼呼的刮著北風,天氣冷極了,田鼠寶寶餓得直哭,田鼠太太沒辦法,只好戴著高貴的項鏈,穿著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尋找吃的東西,她又累又餓,什么東西都找不到,暈倒在雪地里。
3、想想說說:
重點提問:我們怎樣改編一下故事,既能讓田鼠太太變漂亮,又不至于到最后餓肚子呢?
二、改故事,列算式
1、討論改編故事:
重點提問:根據我改編的故事,你們怎樣列算式來表示呢?
2、幼兒嘗試操作練習列減法算式。
3、分享交流各自的列式并用語言表達列式的過程。
三、延伸活動
其實這樣一些物品連續減兩次剩下一部分的方法還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列式。(列連減的算式。)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目標: 在贏糖果的游戲中,體驗和運用7以內數的組成經驗,嘗試從顏色和數
量兩個緯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體驗游戲樂趣。
準備: 紅、黃、藍三色糖果若干; 紅黃藍三色圈各一個;
幼兒人手一個小籃子; 數字卡片3-7;
骰子1個(六面的數字可以插片更改);
過程:
一、 導入游戲情境,引發興趣:
l 引導觀察游戲材料,推理游戲玩法:
主要提問: 這里有些什么材料?
根據這些材料想想,游戲可能是怎么玩的?為什么?
骰子和數字卡片有什么用?
l 梳理討論的游戲規則:
A 骰子擲出數字幾,就拿幾粒糖(顏色不限),放到相應圈內;
B 一個圈里相同顏色的糖數量正好為數字卡上的數字時,就能取走糖,放到自己的籃子里。
二、 嘗試游戲,體驗數的'組成
l 骰子(三面為“1”、三面為“2”),了解幼兒是否有目的地挑選糖果。
主要提問: 你想扔到數字幾?想拿什么顏色的糖?為什么?
l 熟悉游戲規則后,進一步引導幼兒想辦法拿更多的糖。
主要提問:他扔到這個數字,有什么辦法可以一下子拿到 * 顆糖?
l 根據幼兒游戲情況,變換骰子上的數字,以及贏到糖需要的數量。
(第一次贏到糖的數量變為“5”,第二次出示“6”、“7”兩張數字卡,讓幼兒選擇)
三、 延伸活動:
l 請每個幼兒數一數,自己盒子里有幾粒糖,比比誰最多;
l 提示幼兒想到與另一半同伴分享,并提醒幼兒不要一下子吃太多糖果。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重難點】
重點:復習5以內數的加減;
難點:根據數字列出相關的加減法算式。
【活動過程】
提前給每個孩子發一張數字卡片,告訴他們都是數字寶寶,這是他們的幸運數字,要記清楚自己的數字是幾。
一、情景導入
教師創設情境:“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數字王國里來個三個小客人,看看它們是誰?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要和我們數字寶寶一起去給寶寶兔過生日,你們想不想去啊?(播放歡快的音樂)
二、創設情境,設置問題,引起興趣。(播放課件)
1。師生一起開著小汽車出發吧!
師:“寶寶們,前面一條河擋住了去路!為了不被鱷魚吃掉,我們得踩著荷葉走過去。荷葉也不是那么好走的,得按照荷葉上得數為“2、3、4、5”的順序走,要是走錯了,就會從荷葉上掉下來被鱷魚吃掉的。因此,你們要小心呦!我先找一個小朋友去前面探探路。
2。走過小河,開車繼續走。
播放課件,出現大老虎。“此洞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回答問題來。請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聽音樂走,找到與你身上的`數字加起來是4的小伙伴。噔噔噔噔……開始!”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找到朋友了嗎?讓我們一起來檢查檢查看看找的對不對啊?大家都找對了,數字符號要給我們小朋友變一個魔術:教授加法算式。
3。來到寶寶兔的家。游戲:誰藏起來了
師:“寶寶兔給我們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糖果,但是有一個要求,需要小朋友開動自己小腦筋來贏得糖果。我這盤子里有5塊糖果,你們喊“一、三、藏!”我就隨便拿幾塊把它給藏起來,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我藏了幾塊。那現在符號寶寶又要和我們變魔術了,這次我想請小朋友當小魔術師,把它變到黑板上來。”
4。幼兒自己配對,自由操作。
教師給每位幼兒準備一張記錄表,兩個孩子一組,一個藏,一個猜。把藏對的結果用加減算式在記錄表上記錄下來。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師:“符號寶寶今天和我們小朋友玩得很開心,你們開心嗎?那我們把我們贏得的糖果帶回教室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學會比較大小并且知道大和小的概念。
活動準備
彩色絨線球,棉布,膠水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做手指操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展開]
1、研究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比較一下寬度。
這個是什么?
大人的衣服和小孩兒的衣服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兩件衣服的寬度有什么不同呢?
2、比較其他物品的寬度。
①準備好各種不同大小的物品。
②把物品摞在一起比較一下大小。
③把物品按大小排列出來。
④比較老師的手和我的`手的大小。
⑤在圖畫紙上畫出我的手。
⑥把畫上的手剪下來,和其他人的“手”互相比較一下大小。
3、觀察活動紙。
這是誰的衣服?
大小有什么不同嗎?
4、用活動紙上的材料畫出條紋。
①比較爸爸的衣服和我的衣服,說說誰的衣服大。
②用絨線球蘸上顏料在爸爸的衣服上印出條紋。
③用棉布蘸上顏料在我的衣服上印出條紋。
④通過在大的衣服上印出大的條紋,在小的衣服上印出小的條紋比較出大小。
[結尾]
1、讓孩子們把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并懂得運算。
2、培養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數學的魅力。
活動準備:
1、10以內加減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5張。
2、統計牌一個,唐老鴨、米老鼠、小熊圖片各一張。
3、水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今天我們來數學PK賽,這里有三個方隊,米老鼠隊,唐老鴨隊,小熊隊,米老鼠、唐老鴨、小熊都很喜歡吃蘋果,今天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蘋果,你們想要得到蘋果嗎?那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三個方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道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萍果。答錯不獎勵也不懲罰。但要自己獨立回答。答對了,我會在你的隊上貼一個蘋果,最后的'時候看那一隊的水果個數最多。現在請各隊的選手答題。
2、師:答題開始。請聽題3+3=?(教師請三位選手輪流回答)幼兒:3+3=6師:(出示正確答案)回答正確,某某和某某得到水果獎勵。
3、師:現在請各隊的二號選手答題。(依次進行)小結:第一關六輪必答題結束,我們來關注各隊的水果得數,某某隊得到幾個水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貼數字)小朋友看哪個隊的水果個數最多?現在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二個環節——快樂數學,第二關。!
三、快樂數學第二關。
1、師:第二關“我說你來算”。今天我帶來了一張圖片,我給它編了一段話,請你算一算,我的圖上有幾只小動物?(樹上有四只小鳥,又飛來三只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小朋友請你算一算。4+3=7
2、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片,誰能象我一樣給它編一段話,讓你們來算一算。
(1)、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口述。
(2)、教師完整講述,并板書:3+1=4
3、我這里有三張圖片,每個方隊一張,請你們把圖片編成一段話,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先給第一隊看圖,并編應用題,并說出算式。講對的可以得到兩個蘋果。以此類推。
5、小結:
四、快樂數學,第三關。
1、第三關,搶答題。我出示圖片,你們用數字算出來。比如:這張圖片你回怎么算:(2+3=5)對!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算。
2、教師說題,幼兒說算式。
3、小結:
五、統計。
1、三關過后,我們來看各隊的水果得數。(幼兒唱數,教師統計)說出PK賽結果。
2、結束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時間對我們的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大班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開始發展,充滿探究欲望,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時鐘正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之一,他們已經有了認識時鐘的經驗,但對于如何記錄時間并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記錄,此時開展一個數學活動讓孩子們學習記錄時間是比較適合的。對于記錄時間,孩子們必須先學會認識時鐘,而認識時鐘包含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有認識整點、半點,有認識時針、分針、秒針,有讓幼兒知道15分鐘等于一刻鐘的……只有在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夠學習記錄。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他們到底應該掌握哪些,我們的教師有點迷茫;對于如何讓孩子認識時鐘、記錄時間,教師也不是很清晰,所以,我們策劃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明確大班幼兒認識時鐘的目標,研討記錄時間的教學策略。
2.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參與研討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樣品;有關認識時鐘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拋出問題。
主持人:大家認為認識時鐘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在幼兒園階段,在哪個年齡段學習比較好?
答:
1.認識時鐘包括認識整點、半點;認識時針、分針、秒針;知道15分鐘等于一刻鐘;鐘面上有12個數字,兩個數字之間的間隔代表5分鐘……
2.大班的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開始發展,充滿探究欲望,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時鐘正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之一,而認識時鐘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主持人:那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認識時鐘可以到哪個程度?
答: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可以從認識整點、半點,逐漸過渡到認識15分、45分,知道一刻鐘是15分鐘,半小時有2個15分鐘,一小時有4個15分鐘。
二、如何記錄時間
主持人:在孩子們能夠準確認識時間后,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們學會記錄時間呢?
答:
1.首先要認識符號“:”,知道這是記錄時間的關鍵,“:”之前記錄的是幾點,“:”之后記錄的是幾分。
2.教師應該先進行示范,讓幼兒了解。
主持人:你們覺得我們可以選擇哪些內容讓幼兒學習記錄時間?
答:
1.看時鐘記錄時間
2.看時間畫時鐘
3.看畫記錄時間
三、具體課例研討
1.目標是否合適?
2.環節設計是否層層遞進?
3.材料準備是否既簡單又為完成目標服務?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征,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一個較大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么啊?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么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現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大膽地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為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一數,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整理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 具,請你幫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并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
4、游戲:制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后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 能?
2、共同總結: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著已有的半圓,從眾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大小的半圓,并拼一 拼看看能否成為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束課程。
活動反思:
本活動能遵循“教師為主導,孩子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幼兒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關健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1.初步認識半圓形
在認識半圓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圓形給幼兒認識,讓他們明白,半圓形和圓形的
演變是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的。待他們知道了這一點,再下面的認識過程做了相應的鋪墊。
2.以幼兒為主體,在操作中探索發現、獲得知識
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在活動特別注重幼兒自主操作的指導。以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為主線,在認識半圓形特征時,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幼兒借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先幼兒自主的嘗試想方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他們都會只是隨手把圓形剪成半圓形。待他們自主的嘗試過后,教師講解正確如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并示范后,讓幼兒再一次按照教師說的步驟去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當他們發現特征后,在老師的啟發下,能用語言表達出來,還能依照教師的正確步驟去動手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培養幼兒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3. 最后借助圖形快樂拼,給幼兒一個全面的認識各種圖形的平臺,并能利用各種圖形演變成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物體,在我巡回的觀察中,我發現了幼兒利用半圓形變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頂,等等。幼兒從動手中與圖形們做“游戲”既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動手創意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產生背景:
游戲,是幼兒最愛的活動;動手操作,是幼兒最愿意干得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游戲、動手操作的恰當運用,將會收到不同凡響的效果。我班幼兒對于自己身邊的事物特別關注,總愿意把自己覺得新奇的事物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生活中的夾子,也是孩子們關注的物體,在收集的過程中,孩子們把自己收集的夾子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中發現了我們身邊的夾子千姿百態、各有所用。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戲、動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絢麗的花兒圖卡、形象地故事情節,讓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來達到我的.教學目標,使整個過程緊緊相扣、環環相連。
目標:
⒈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復習9以內的加減。
⒉探索有規律地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⒊通過“玩夾子”游戲,激發幼兒對感知、分類、排序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能關注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感受其中的奧秘。準備:各種夾子若干、花蕊圖卡若干、動物卡人手一份(動物卡上面分別貼有9以內的加減算式),規律圖表卡、數字卡一套。
過程:
一、觀察夾子,說說夾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夾子游戲,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游戲:花兒變變變。(看算式,算得數,夾夾子。)教師任意出示一個10以內的加減,幼兒按得數在花蕊圖卡上夾相同數量的夾子寶寶。
三、給夾子排隊,探索有規律地排序。
⒈幼兒自由給夾子寶寶排隊,感受探索的樂趣。
⒉請幼兒按要求給夾子寶寶有規律的排隊,并說一說是按什么規律給夾子寶寶排序的。
四、幼兒游戲,復習9以內的加減,練習分類、按數排序。
游戲1:“找花” 請幼兒手持動物卡,(卡上有9以內的加減算式),算一算算式,把得數用夾子寶寶夾在花蕊圖卡上,使得數跟夾子數量相同。
游戲2:“郊游”⑴排排隊。⑵開火車出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薦】01-04
大班數學教案【精】01-04
大班數學教案【熱】01-04
【熱】大班數學教案01-02
關于大班數學教案01-02
大班數學教案加減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