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6-10 08:24:1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課題:

      十幾減9。

      教學內容: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理解算理,學會“破+法”“連減法”,掌握“想加算減法”,感悟算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匯報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樣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鼓勵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或在直觀圖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想加算減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連減法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破+法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連減法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

      [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 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

      [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2.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教學本課時引導學生從情景入手收集信息,發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理解+幾減9的不同算法,在比較中發現想加算減法是計算又快又對的一種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做了鋪墊。

      第二課時

      教學課題: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字卡片表示得數,這樣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

      第一組植樹8棵,第二組植樹9棵,兩個小組一共植樹多少棵?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你能根據列出的加法算式說出一個減法算式呢?說說這個減法算式中被減數、減數和差表示的意義嗎?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二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二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練習二的第9題。

      2、完成第12頁思考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第三課時

      教學課題:

      十幾減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2、做一做及練習三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9+( )=16 8+( )=13 9+( )=15 8+( )=17

      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容。

      一共有12個風車,我們要買8個,還剩幾個?

      (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

      12-8=4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幾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

      2、補充練習:擺一擺,算一算。

      讓學生在書桌上擺出8個紅圓片,再擺出5個黃圓片,然后再擺上大圓圈。提問

      (1)這種擺法表示什么意思?(8個紅圓片,5個黃圓片,一共有13個圓片。)

      (2)再用虛線套住7個紅圓片,這種擺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列式?(13—8=5或13—5=8)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3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鞏固破十法)]

      2、完成P15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計算并說出上下兩行之間的關系?(鞏固“想加法算減法”)

      3、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學反思:

      本節課有了十幾減9一課作基礎,學習十幾減8就減低了難度。孩子們在探究算法的過程中,圈一圈,擺一擺,從而使學生建立了減法的模型。為今后學習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個別同學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有待提高,平時要加強口算訓練。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學會把總數看作1,運用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當堂檢測

      1.紅山小學校園里有一個花園,其中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鵑花的面積占1/3。月季花和杜鵑花的面積一共占花園的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你能提一個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月季花占的面積比杜鵑花少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二、交流共享

      1. 教學例2。

      (1)出示例2。

      指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嘗試完成計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嗎?

      指出: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小括號,從左往右,依次運算;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頁試一試。

      談話:先想一想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再在小組內交流。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展示部分學生的.答案,并在班級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并說說: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樣想到用1表示全國人口的?

      3.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并獨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訂正。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鵑花的面積占1/3,都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板書:1)

      3.你會列式求草坪的面積占幾分之幾嗎?

      你是怎樣想的?

      交流計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算法預測

      (1)先把前兩個分數相加,再和第三個分數相加;

      (2)三個分數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

      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十七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的'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理解分數的意義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5/8。

      2、一代面粉吃了3/10

      3、一批貨物已經運走了4/7。

      4、挖一條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長的1/20,第二天挖了全長的2/35。

      填空題:把()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份,()占其中的()份。

      二、口算。

      三、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四、文字題

      1、1減去1/3的差,再減去1/2,等于多少?

      2、3/10與3/5的和,再加上3/4,等于多少?

      五、應用題

      1、地球表面積約7/10是海洋,其余是陸地,陸地約占地球表面積的幾分之幾?

      2、一件工程,甲隊單獨做需要20天,乙隊單獨做需要15天,丙隊單獨做需要18天,三隊合作一天可完成這件工程的幾分之幾?

      六、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2、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直觀的、文字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抽象思維的能力。

      3、創設情景,在樂學中感知數學,在用數學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難點:是文字信息的處理。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題

      小朋友們,這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許多數學知識,會用數學知識來解決身邊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用數學

      二、情景導入正題

      1、出示停車場情景圖,一個小朋友說:又開來了6輛。

      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同桌討論匯報。

      3、教師指導。要求現在有幾輛車?,就是把停著的汽車和開來的汽車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

      [進一步開放教學活動,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問題可回答,激發學習興趣,并為逐步形成抽象思維搭橋鋪路。]

      三、操作演示新題

      1、元旦那天,幼兒園的'小明分到了又香又甜的巧克力餅干,后來老師又分給他,小明一共有幾塊餅干?

      問:這道題能算嗎?為什么?

      教師把9個圓片貼在黑板上,圓片右邊貼上又分給他----塊和小明一共有幾塊餅干?的卡片,誰來把條件補上去?

      [通過操作演示、補條件等學習活動,加深了對文字信息的理解,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逐步形成應用題雛形意識。]

      四、鞏固練習新題

      1、出示堆雪人圖(第121頁第11題)

      (1)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誰來說說圖中提出了什么問題?

      (2)請把你的解答填在書上。(指名反饋)

      2、出示對話圖(第121頁第12題)

      (1)圖中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根據對話,提一個問題。

      (3)反饋。

      五、回顧總結課題

      從你們身邊的事物找一找,根據9+5的算式,提出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來。想一想,怎么編?可以與同伴討論,可以與老師、與爸爸媽媽討論,看誰編的問題好。

      [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應用數學的能力,通過編題練習,深化所學知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1、喝過可樂嗎?知道可樂的來歷嗎?

      2、今天我們帶來了一組飲料,一種是蘋果汁、一種是蜜糖水,來配一種飲料。

      出示配制表。并要求:不要太貪,配起來之后不要喝完,每個人品一點,再留下一點樣品,作好記錄。(板書:配 記 品)

      學生小組工具:蘋果汁、蜜糖水、量杯、配制表、紙杯若干。

      飲料配制記錄表

      類型 數量 品評

      第一款 蘋果汁 ml

      蜜糖水 ml 味道最好的是第 款

      蘋果汁 ml

      蜜糖水 ml

      第二款 蘋果汁 ml

      蜜糖水 ml

      第三款 蘋果汁 ml

      蜜糖水 ml

      請代表向大家推薦自己配的飲料

      師記錄: 蘋果汁 蜜糖水

      (1)20ml 20

      (2)30ml 20

      (3)20ml 10ml

      (4)30 30

      (5)30 30

      (6)30 30 ——看來30:30還是最受歡迎的

      (7)30 20

      選一個研究一下:

      用質量代表蘋果汁,用水量代表蜜糖水

      按20、10的配法,總量是30。如果要配60的話,怎么配?

      (我認為總共是3份,質量占2份,水量占1份。現在是6份,一個占4份,一個占2份,實質還是2份1份)

      (兩個30合為一個60)

      要配90的話,怎么配呢?

      假如要配少一點,配15的話,怎么配?

      假如要生產的話,怎么告訴廠家配制的方法?

      生1:告訴他,如果水是1,汁是2。

      生2:告訴他,汁是水的2倍。

      生3:告訴他,汁與水的比是2:1

      生4:告訴他,水占汁的1/2

      生5:告訴他,汁的量比水的量多1倍。

      生6:水量是汁的百分之五十。(板書到生4邊)

      生7:水量比汁的量少一倍

      生8:汁是總量的2/3。水是總量的1/3。

      師:汁的量是水量的2倍,你怎么看出來的?

      ……

      師:都在變,就是倍數關系沒變

      再問:2/3、1/2是怎么來的?

      再問:汁量和水量的比是2:1,是什么意思?

      汁量是2份,水量就是1份。

      你能不能解釋一下,具體怎么變?

      把10看作1份,20就是2份。………………

      60和40的配法是不是按剛剛的方法配的?為什么?

      變的過程中關系不能變。

      那么60和40按生3的寫法就是幾比幾啊?

      3:2 怎么想的?

      把這些叫配方。

      2比1通常寫成2:1,這個號和冒號不一樣,叫比號。前面叫前項,后面叫后項。

      比可以用多種寫法寫,可以寫成2/1。指著說各項。

      寫3:2,再改寫,再說各項。

      把自己配方寫成幾比幾。再按這個配方去配。

      走出自己的位置,去品嘗一下其它組的飲料,猜猜他們的蘋果汁與蜜糖水的量的比是幾比幾?

      了解生活中的比

      出示(有圖):

      (1)桌子與椅子的.數量比是1:4

      (2)嬰兒頭長與身高的比是1:4

      (3)這種棉麻混紡布中棉與麻的重量比是1:4

      選一個比向同伴解釋它的意思。

      (1)生用倍數關系、份數、分率去解釋,師即時理出頭緒,小結方法。

      (2)假如嬰兒的頭長是…………厘米,身高多少厘米?

      如果是4米呢?生疑,師指出不切合實際

      再請一個學生上臺,看看是不是1:4

      又指出1:4不能隨便用。

      出示劃船圖:

      看劃船圖你能寫出哪些比?

      1:6 1只船,6個人

      1:1 男生與女生的比是1:1

      1:1 西湖與船的比是1:1

      1:2 劃船的人與坐船的人的比1:2

      4:6 劃船漿的支數與人數

      1:1 左右兩邊劃船人的比

      1:4 讓同學猜一猜 1 船與船漿的關系 船與坐船人的比

      所寫學生揭示答案

      在生活中有哪些(比如衣食住行、家里、學校里……)地方有比?

      手與頭 2:1

      衣與褲 1:1

      砌房時水與泥土 1:2

      爸爸與媽媽 1:1

      手與腳 1:1

      師引:黑板長與寬的比大概是多少?(2:1、3:2)

      倒底哪個對,量一量看。

      拉一學生,你們看我和這個同學體重的比是多少?

      (3:1、4:1、)

      哪個對呢?我是60千克,生是25千克,幾比幾?

      晚上睡覺時,床和我的比是1:1

      ……

      生活中的比是無所不在的。

      出示:我國有悠久的青銅器鑄造史,先秦古籍《考工記》記載了各種器物鑄造的器物——

      火藥 ——配制黑色火藥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它們重量的比是15:2:3。

      看看我們今天學的是什么?

      板書:生活中的比

      有什么感受。

      (好幾個學生提到比例,師問:你們頭腦中的比例到底是什么意思?指出生活中的比例和數學中的比例不一樣)

      還想了解些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復習關于表內乘、除法、角、方向與位置,統計與分類等內容。

      2、讓學生學會整理知識點。

      3、熱鬧、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學會從圖中讀取信息,發現知識點。

      教學難點:

      靈活利用情景圖結合所學內容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電教設備或掛圖、多媒體課件、正方體等李具。

      學具準備:學具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本學期的數學知識已經學完了。上節課我們對照所學內容從情景圖中發現了許多數學信息。現在我們一起來或故這些知識點。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探究新知。

      1、出示左上角的圖片。引導學生對方位知識進行整理。

      (1)師:今天刮的是西風,那么明天刮什么風呢?對于明天刮什么風我們不能確定,只能猜測,這就是我們前面學到的關于可能性的問題。

      (2)師:房子的東面有條河,從真個信息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3)出示不同角度的汽車,讓學生體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深刻體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著的位置。

      2、出示課本102頁的圖。

      (1)讓學生算一算“有多少玉米”?讓學生說一說師怎樣算的。

      用加法算:8+8+8+8+8=40(個)

      用乘法算:8×5=40(個)

      (2)讓學生算一算“樹上有多少只小鳥”,引導學生復習混合運算。

      (3)讓學生算一算鴨和鵝的只數,發現它們的倍數關系

      3、復習“角的認識”。

      引導學生回憶。

      (1)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2)角分為直角、銳角、鈍角

      (3)簡單畫一些角,讓學生比一比大小。

      4、復習統計的有關知識。

      再次出示課本108-109頁的情境圖引入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整理

      三、回顧整理,拓展應用

      自主練習

      計算。

      20—3×6 6×5+20 80—5×6 7×5—20 90—4×9 42—3×8 7×5—20 90—4 x9 42—3×8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又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08-29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7-24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9-28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12-30

    【熱】小學數學教案12-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国产福利97野狼第一精品 | 亚洲人成一区在线网站 | 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