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6-09 19:42:00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9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9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本設計圍繞“春天”這一主題,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的熱情,在自主合作體驗、學習中培養學生讀、思、說、想象等語文學習能力,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感受語文大課堂的魅力。

      教學目標:

      1、在復習學過的生字詞中,鞏固漢語拼音,說好普通話,區別形近字。

      2、在朗讀詞語、背誦古詩中,積累優美詞句,培養良好的語感。

      3、發揮想象,練習說話,發展思維。

      4、在自主識字中,激發識字興趣,培養識字能力。

      教學重點:

      1、鞏固漢語拼音。

      2、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發展思維,運用語言。

      教學準備:

      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誦諺語,引入新課引背本單元《諺語三則》。

      師:春色多么美好,時光多么寶貴,讓我們在這美好的時光中去積累與運用吧!

      二、掌握字音,積累詞語

      1、完成第一題。

      (1)自讀詞語。

      小兔子給我們帶來了春天的禮物,你能讀準這些詞語嗎?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2)同桌互讀,“試當播音員”。

      “播音”要求:聲音洪亮,字音準確,態度大方、自然。

      (3)匯報檢查,“現場播音”。

      播音員們毛遂自薦,評出最佳播音員。

      2、完成第二題。

      (1)自讀詞語。

      春天總會有新的變化,瞧,生字朋友走到一起又組成了新的詞語,趕緊去和它們打打招呼!不會讀的請教老師、同學。

      (2)男女生分讀詞語。

      (3)齊讀。

      3、完成第三題。

      (1)辨析字形。

      看看下面的幾組字,你發現了什么?

      (2)口頭組詞語。

      (3)自由填寫。

      把你喜歡的詞語漂亮地填寫在書上。

      三、說話練習,激活思維

      1、齊讀句子。

      亮晶晶的星星像珍珠。

      2、抽生回答,感悟體會。

      亮晶晶的星星為什么像珍珠?

      師總結:因為它們之間有相似的特點。

      3、拓展想象。

      (1)抓住月亮的特點,說說你觀察到的月亮像什么。填寫:彎彎的月亮像。

      (2)你還發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什么?照樣子說一說,細心的你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說一說:像。

      四、讀背古詩,積累語言

      1、自讀古詩。

      春天的腳步匆匆,它給我們帶來一首古詩《惜時》。自己借助拼音讀讀古詩,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感知大意。

      讀給你的同桌聽聽,說說古詩告訴了我們什么。

      3、全班交流。

      4、練習背誦,開展“背誦擂臺”活動。

      五、自主識字,培養識字興趣

      1、自主識字讀字。

      看啊,美麗的蝴蝶也趕來了,為美麗的春天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讓我們一起去跟蝴蝶玩耍,看看你能和多少只蝴蝶交上朋友。

      2、小組內互讀。

      展示你的`才能,把你認識的字跟小組同學分享,在交流中學會更多的生字。

      3、介紹方法,鼓勵自主識字。

      小組內推薦識字最多的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和途徑。

      師總結: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做個留心生活的孩子,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緋紅、鑲嵌、按捺不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兒子那顆充滿想象的童心。

      3.抓住重點句子“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陽光是可以活潑的,就像孩子的一顆童心”,理解課文內容。

      4.體會文中比喻句和擬人句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1.體會兒子那顆充滿想象的童心。

      2.體會文中比喻句和擬人句的作用。

      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幻燈片(文字、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疑問設置,導入課文

      教師:同學們能來嘗試著補充一個句子嗎?

      1.出示:冰融化以后是——(水)

      2.抽生回答。

      教師:有一個孩子是這樣補充的,請你幫忙評價一下這個句子對不對?(出示:冰融化以后是春天。)

      教師:是的,冰融化以后一定是春天!世界千變萬化,答案一定豐富多彩,就像這個孩子的童心一樣。讓我們用一顆童心去看世界,陽光也會很活潑。(板書課題:陽光很活潑)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來讀讀課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本課的生字,指名學生朗讀。

      2.辨析生字,組詞并理解詞義。

      3.出示下列詞語,指名學生朗讀。緋紅鑲嵌震撼起伏蕩漾公正蔚藍開闊按捺不住

      四、緊扣重點句,展開學習

      1.出示重點句:“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陽光是可以活潑的,就像孩子的一顆童心。”

      2.自由朗讀重點句(指名讀、齊讀),思考為什么爸爸說“陽光也可以很活潑”,從哪幾段可以感受到陽光很活潑?

      五、合作學習,熟讀課文

      1.再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陽光很活潑的地方,并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邊讀邊體會。

      2.小組交流:把你找到的這些段落或句子讀給小伙伴聽,把你最深的感受與組內同學分享。

      六、觀看日出,結合課文理解“陽光很活潑”

      1.播放課件欣賞日出,真實感受陽光。

      ①觀看“日出”。

      ②討論:此時的陽光讓你有怎樣的感受?

      ③學生發言,結合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理解并讀好有關句子。

      2.重點句子的理解,課件出示。

      ①他看見太陽微微露出一點。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閃了回去。

      a?聯系剛剛觀看的日出課件,說說作者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b?再讀句子,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c?注意帶點的詞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本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來突出陽光的活潑,特別是“閃”很有動感,也很有童趣。)

      d?理解以后再讀句子,融入自己的體會讀。

      ②太陽像個頑皮的小孩一樣跳躍著,終于躍出了海平面,那太陽光也隨著起伏蕩漾。

      a?聯系剛剛觀看的日出課件,說說作者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b?再讀句子,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c?注意帶點的詞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本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來突出陽光的活潑,特別是“起伏蕩漾”很有動感。)

      d?理解以后再讀句子,融入自己的體會讀。

      ③那陽光真的很美,很活潑,像頑皮的小孩子,像五線譜,像風吹楊柳……

      a?聯系剛剛觀看的日出課件,想象一下你眼中、心中的陽光像什么?

      b?再讀句子,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c?注意帶點的詞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本句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來突出陽光的活潑與美麗)

      d?理解以后再讀句子,融入自己的體會讀。

      3.選擇自己喜歡的有關描寫陽光的段落或句子,帶著自己的體會與想象大聲朗讀。(賽讀)

      七、再讀全文,體會插敘的作用

      1.默讀課文,為什么爸爸要給老師寫這樣一封信?想想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2.師:這篇文章為什么不在一開始就說明爸爸看日出的起因?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①把插敘部分提前,再自己讀讀,談談自己的想法。

      ②介紹這種寫作方法叫做插敘。

      八、再讀重點句,理解含義,拓展延伸

      1.出示重點句:“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陽光是可以活潑的,就像孩子的一顆童心。”

      2.齊讀,說說對這句話的新的理解。

      3.想象老師第二天收到畫和信后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九、總結

      教師:“陽光很活潑”在老師眼中看起來是一個病句,可在親眼看過日出的父親眼中卻是最美妙最靈動的句子,我們要珍視對美的感受,對美的熱愛。學著尊重他人的獨特感受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再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并積累詞語。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想象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象。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入手”學課文。

      揭示操作步驟: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

      (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劃出中心句。)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抓關鍵詞理解句意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了解內容,理清思路。

      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步寫的?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理清思路,先總寫桂林山水“甲天下”,接著分述漓江的水和桂林山的特點,最后總結總體感受。

      三、熟讀課文

      1。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內容引入新課

      學生自由談上節課的收獲

      二、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1。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漓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

      讀后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1)文中運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漓江水“甲天下”。

      (2)漓江水的特點:靜、清、綠。

      (3)運用多種方式,讀出感情。

      2。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的方法自學第三節

      思考: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

      自學后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并進行朗讀指導。

      三、學習重點句,領會意思和作用。

      1。生讀第四節找出重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2。了解句子的作用。

      四、展開朗讀比賽,再次領略意境,領會作者的情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齊天大圣大戰天兵天將的故事,體會齊天大圣的神通廣大。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自瀆,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進行品讀,體會人物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象,激發學生閱讀《西游記》的興趣。

      重點:

      了解齊天大圣與眾仙作戰的經過。

      難點:

      體會作者對人物形象生動、具體、富有個性的描寫。

      教具:

      錄音 幻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幻燈出示圖片,揭示課題。

      1.教師問: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大家都喜歡的客人。(孫悟空)

      2.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介紹孫悟空。

      3.教師小結。

      4.展示資料,介紹吳承恩和《西游記》。

      5.教師導入:今天,我們就到花果山去看看這個神通廣大的“齊天大圣”。(板書課題)

      二、學生自瀆,學習生字。

      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瀆課文。

      (1)畫出生字新詞,認一認,讀一讀,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3)思考:孫悟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檢查生字,積累詞語。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齊讀后指名讀。

      3.出示詞語卡片,集體讀一讀,讀中積累詞語。

      不慌不忙 垂頭喪氣 神通廣大 風煙滾滾 氣勢洶洶

      疾似流星 不分勝負 眼明手快 大驚失色 三頭六臂

      三、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指名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起因;孫悟空嫌官職小,返回花果山。玉皇大地派天兵天將下界擒拿孫悟空。

      經過:孫悟空戰敗巨靈神和哪吒三太子。

      結果:玉皇大帝只得封孫悟空為“齊天大圣”

      2.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第一部分:第一段

      第二部分:第2~~10段

      第三部分:第11段

      3.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小組討論后,指名反饋。

      四、引導合作,再讀課文。

      教師出示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讀文。

      1.畫出你覺得作者描寫精彩的部分,把你的閱讀感受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2.思考:孫悟空是怎樣打敗哪吒三太子的。

      3.討論:吳承恩的筆下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孫悟空象?

      第二課時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四字詞語卡片,學生在讀中積累。

      2.聽寫詞語

      掄起 盔甲 幼小 抵擋 渾身

      疾似流星 不分勝負 眼明手快 大驚失色 三頭六臂

      3.通過上節課的自瀆和小組讀,孫悟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幻燈出示:(正義 神通廣大 勇敢 機智)

      二、品析語句,體會人物形象。

      1.教師:課文的第二部分是最精彩的部分,但是篇幅太長,請同學們根據孫悟空作戰對象的不同把這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

      2.指名反饋。

      第一部分:第2~6段 第二部分:第7~9段

      3.要求學生自瀆這兩部分,分別說說孫悟空和巨靈神、哪吒三太子的作戰經過。

      4.指名說說,進行復述課文內容的訓練。

      5.重點讓學生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打敗哪吒三太子的。

      再讀這兩部分,畫出描寫孫悟空語言和動作的語句。

      6.集體反饋。(關鍵詞:聽了,說 答道 大怒 笑道 喝道)

      7.學生自由讀這些語句,小組交流對這些語句的體會。

      三、總結拓展,激發學生閱讀《西游記》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閱讀《西游記》。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這首詞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詩人、畫家張志和。詞中描繪了一片畫意詩情。色彩明麗,畫面清新,加上斜風細雨,顯得寧靜而美好。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學生分析:

      學生初次接觸詞,對詞的特點不熟悉,這首詞內容淺顯,指導學生先自學,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感悟,體會詩中意境。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背誦《漁歌子》。

      2.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詞中有畫,詞中有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感情,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資料卡、彩筆。

      教學過程:

      一、班級詩詞大會

      1.詩詞比賽:老師說前一句,學生答后一句。

      2.圖中有詩:根據圖片回答詩句。

      二、初步感知

      1.出示《漁歌子》和《江雪》。學生根據課本注音讀一讀,找找它們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引出詞的特點。

      2.介紹詞和作者: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詞,又叫長短句,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詞可以歌唱,每一首詞根據格律,都有一個曲調名,成為詞牌。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詞調是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有的詞牌就是詞的題目,比如今天我們學習的《漁歌子》。

      張志和:唐代詩人、畫家,今流傳《漁歌子》五首。

      3.自學

      (1)根據注音自讀兩遍,讀準字音。

      (2)同桌檢查讀。

      (3)齊讀,欣賞配樂朗讀,學生再讀。

      (4)學習生字生詞。借助圖片認識白鷺、鱖魚、箬笠、蓑衣。

      (5)對照詩詞后的注釋,想一想詩詞中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小組合作學習,不懂的可以討論可以問老師。

      (6)全班交流詩詞大意。

      (7)詞講究韻律,讓我們一起雙手擊掌,打出節拍,隨節拍讀。

      三、品味詞中畫,畫中情

      1.思考,詞中介紹了幾種景物?你能看出是什么季節的嗎?

      2.在作者的描述中,不僅有景還有人,不僅有色彩還有聲音,不僅有動態描寫還有靜態描寫,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一寫或畫一畫。

      3.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體會出詞中有畫。

      4.作者寫的這些景物給你的印象怎么樣?這色彩明麗的“畫”在表達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哪位同學能把作者這種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出來呢?

      5.面對垂釣者,你有什么想問的嗎?誰能回答這個問題?指名學生回答。

      我們只有了解作者是在怎么樣的心境中寫下的'這首詞,才會對詩詞所折射出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閱讀資料,思考,指名學生說一說“不須歸”還有什么含義。

      6.作者的大哥張松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1)師生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2)志和啊,你為何不歸?指學生回答。

      (3)讓我們一起讀出張志和的心聲吧。

      四、有感情朗讀、吟唱。

      1.郁郁蔥蔥的西塞山附近,桃花盛開,白鷺飛翔,碧波粼粼,鱖魚跳躍,好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光,頭戴青斗笠,身披綠蓑衣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不想回家。同學們,讓我們伴隨優美的音樂,把作者悠閑愉悅的心情讀出來吧!

      2.一首優美的詞也是一首優美的歌,這首傳唱千年的詞也改編成了一首歌,我們一起唱起來吧!

      五、把這首詞畫成一幅畫,積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詞。

      板書設計:

      漁 歌 子

      唐 張志和

      景 美麗如畫

      不須歸

      人 悠閑自在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學生看到的聽到的或者經歷過的感動的事,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并感受人與人之間令人感動的真情。

      2、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的習慣,做到表達時有條理、有感情;在聽他人說話要認真,有耐心。

      3、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一件令人感動的小事記下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感情要真實。

      教學重點:

      在口語交際中理清思路,學會表達,完整清楚的敘述出這件感動或難忘的事。

      教學難點:

      善于表達,說話有順序,條理清楚,有重點。

      課時安排:3課時

      課前準備:

      有條件的可組織學生觀看《背起父親上學》電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激發情趣

      感動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我們的心湖會不斷地因一些人和事而蕩起陣陣漣漪。志愿軍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令人潸然淚下,草地上的老班長為小戰士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關頭,無私無畏、舍生忘死的老支書形象讓人久久揮之不去,而6歲的小瑞恩為夢想不懈努力的決心讓我們每個人為之動容。

      我們的身邊,時時會發生許多令人感動的事,它讓我們感到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你們看,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用他稚嫩的雙手顫巍巍地打來一盆洗腳水,要給媽媽洗腳。(觀看電視公益廣告)再看,一個窮苦的學生為了完成學業,背著病患的父親去上學。(投影書中圖片)當我們被一幕幕感動著,我們的心靈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滌。

      二、拓展思路

      1、像電視廣告中這樣的令人感動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古今中外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2、指名回答,并說說自己為什么而感動。

      3、小結: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觸動我們的心弦,讓我們為之震顫。

      三、互動交流

      1、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經歷過讓自己感動的事呢?想一想曾經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觸動過你的心靈,令自己特別感動,難以忘記。從這些事情中選出一件最使你感動的事情,認真回顧事情的經過,要把事情的經過想清楚、想具體,然后再想一想應該怎樣講述,才會打動別人。(學生自由練說)

      2、指名回答,其他同學當記者,現場進行“答記者問”。教師引導學生說說最令自己感動的地方,說清楚受感動的原因。(請個別同學講述,教師作指導,屬指導性講述)

      3、在小組里說說感動的故事,然后推選其中說得最好的一位同學參與集體交流,評選出最讓人感動的小故事。評選條件:把感動的事件說清楚,說具體;表達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語句通暢。

      4、集體交流,注意評價

      四、教師總結。

      第二、三課時(習作)

      一、談話揭題

      從同學們上一節課的講述中,老師知道你們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經歷過一些讓自己深受感動的事情,可是我無法完全分享咱們班的每一位同學記憶中精彩紛呈的感人故事。這樣吧,把你們那精彩而具體的,最令人感動、難忘的事寫下來,老師就全知道了。我們今天就來進行一次習作《記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板書課題)

      二、明確要求

      1、看了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么?

      (①這是一篇記事的文章;②應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寫具體)

      2、課文中又告訴我們本次習作有什么要求呢?

      (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選擇生活中所發生的令人感動的事,包括難忘的事。要求做到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

      三、指導構思

      1、回憶從這組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2、想一想自己準備怎樣寫,才能把事情寫清楚,寫具體,寫得打動人心。

      (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

      四、獨立試寫

      學生獨立習作,教師巡視,重點幫助習作有困難的學生。

      五、講評修改

      1、按這次習作的重點講評。

      請學生把自己寫的片斷展示出來,讀后請同學評一評,哪里寫得好?哪里還可以改進?

      2、自評自改,小組互評互改。

      六、布置作業

      將修改好的習作認真謄抄到作文本上。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三,五下口語交際習作四,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詠 柳

      知識目標

      1、學會讀寫“碧、垂、絲、裁、剪”五字。會讀“詠、妝、絳”三個字。

      2、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詩歌初知詩意。

      3、體會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之情。

      能力目標

      通過課前觀察和學習詩歌、練習用兩三句話描寫春天。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學會讀寫”碧、垂、絲、裁、剪”這五生字。

      2、有感晴朗讀背誦這首詩。

      教學難點

      了解本詩的大意。

      教學方法

      課前觀察,圖文結合,反復朗讀。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觀察“詠柳”的插圖或幻燈片

      1、圖上畫的是什么?(長滿綠葉的柳樹。)

      2、從圖上能看出這是什么季節嗎?(春天。)

      3、教師介紹《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把春景描寫得那么美好,是憑借自然景物——柳樹,歌頌了春天。美好的新春,充滿了勃勃生機,激起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4、把你看到的春天柳樹的樣子說—說。(激情引趣)

      5、板書課躇。“詠柳”是贊美柳樹的意思。

      二、讀詩歌

      1、出示生寧卡片,指名讀。

      2、借助拼音自讀詩歌,要求讀通順。

      3、檢查讀的情況:指名讀、小組齊讀、互相推薦讀。

      4、教師范讀。

      三、初步了解詩文

      1、看插圖或幻燈片,讀課文,想一想每句詩說的意思是什么?

      2、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然后提出不懂的詞語。

      3、互相討論解釋不懂的詞語:“碧”,綠的意思。“妝”,打扮的意思。“垂”,東西的一頭掛下來。

      四、邊讀詩文邊體會詩中說的是什么

      五、識記字形、寫字

      引導學生識記字形。

      形近字:“載”和“裁”,進行區別;“剪”和“碧”可通過熟字組合加以識記。“碧”,先寫上半部的兩個部件,要緊湊,下邊的石字居中。“垂”可以通過教筆順識記。“垂”字寫法: 。“絲”字要注意字形結構,兩個“ ”并排寫,千萬不要加點,下面一長橫把兩個“ ”托住。

      第二課時

      一、熟讀課文

      二、了解詩句

      1、理解第一、二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1) 通過看圖,看柳樹的整體和它的枝條。了解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像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從樹上垂下來無數的.綠色柳條就像綠色絲帶一樣。

      其中幫助學生弄懂:“碧玉”是綠色的玉石;“一樹”是滿樹;“絲絳”一種絲織的帶子。

      (1) 指導用欣賞贊美的語氣讀這句話。

      2、了解第三、四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先理解“細葉”、“裁”的意思。

      (2)再理解全句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來的呀!

      3、朗讀全詩。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體會春日柳樹的美景。

      4、背誦全詩。

      三、完成練習第3題,進行談話、寫話練習

      1、觀察春天的柳樹。(可在上本課之前領學生去附近有柳樹的地方進行觀察或看掛圖)

      2、說一說春天的柳樹是什么樣的。

      (1) 說柳樹的顏色。

      (2) 說柳枝和柳葉的樣子。

      3、寫春天的柳樹。

      (1)先寫在什么地方看到了柳樹。

      (2)寫柳樹的顏色、柳枝、柳葉的樣子怎么美。

      4、學生寫話后教師進行評議。優秀的可在全體同學面前朗讀或展出。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4個新字:蔚 弋 頻 茵。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3、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詩歌,聯系上下詩節的意思來理解詩句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2、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課前準備:

      收集世界上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入新課

      (關于目前仍處于戰火中的兒童圖片。)

      1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說些什么?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歌-《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

      二、明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想一想詩歌主要講了什么意思?

      3、詩中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請幾位學生逐節讀詩歌,注意正音。注意:“茵”的.讀法。

      2、詩歌主要講了孩子們呼喚和平的心聲,希望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有潔白的教室,平穩的課桌,都能在鮮花中讀書,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達了人們對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學習一至四小節

      1、自由讀第一小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想象大海本來是怎樣的?現在是什么情景?詩中“這究竟是為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注意讀出節奏。

      4、默讀二、三、四小節,學生讀后交流:

      課文中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指導朗讀一至四小節。用你喜歡的方式去讀讀詩句

      五、學習第五小節

      學生自由讀第五小節,討論交流:作者的心聲是什么?

      六、總結課文

      1、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讀出韻律和節奏。

      六、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組織學生讀課后閱讀鏈接,感受呼喚和平這是世界人們的共同心愿。

      2、走進資料城,了解更多關于人民渴望和平的文章。

      七、拓展寫作,回顧主題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戰爭里的小朋友說些什么?給與他們怎樣的鼓勵和安慰?請把它寫下來。

      2、對比戰亂中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呢?請寫出你的具體做法。

      板書設計:

      16﹡ 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

      有潔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 平穩的課桌

      鮮花中讀書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導入

      1.上課前請同學讀兩段話(課件出示第一、二小節)

      2.那么廬山云霧底有什么魅力吸引了這無數學者,詩人的呢?

      (板書:廬山云霧 )

      二、初步感知美

      1. 現在同學們就開始欣賞這篇美文吧!特別對描寫云霧見風姿的句段,細細地讀一讀。想一想你感受到的廬山云霧是怎樣的?

      2. 自由朗讀課文

      4.淺談感受 、朗讀了廬山云霧之美文,你感受到的廬山云霧是怎樣的呢?

      5.讀課題 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不同的感受讀一讀課題

      三、品味美

      (一) 教學第三自然段 多么令人神往的.廬山云霧啊!它的一大特點即是————(瞬息萬變,趣味無窮)

      1. 就這兩個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是不是真得如此呢?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細細品味,看誰能真切感受其中的真味。

      3. 出示黑板,指名讀

      4. 哪些地方體現了廬山云霧這一特點呢 剛剛……轉眼間

      ① 霧來時…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

      霧來時,好壯觀;霧去時,好輕悠;霧濃時,遮住萬般秀色;霧稀時,給山川披上外衣。

      將原文改成這一段話,你認為怎么樣?

      (什么東西也飄飄悠悠的)

      5. 指名讀

      6. 老師請大家欣賞云霧那迥異的風格,相信觀后你會讀得更好

      7. 齊讀:怪不得老舍爺爺在觀賞完廬山云霧寫下了這樣幾句話,瞬息萬變萬萬變,忽隱忽顯,或濃或淡,勝似夢境之迷離。現在讓我們溶入這多變的云霧里,一起來享受這份無窮的趣味!

      (二)感受云霧的多情

      1. 過渡:這奇異的云霧,特別喜歡光臨牯嶺,一年365天,就有197天與它朝夕相處,說起牯嶺也有個故事:有位英國游客在炎熱的夏天來到廬山觀賞云霧住在牯嶺,清涼的霧氣沁入肌膚,老外連聲說coll,coll,山民雖不知其意,但猜出可定是贊美,于是就將這coll變為岵嶺。這令老外也連聲說“涼快”的廬山霧,能引起你哪些豐富的聯想嗎

      ?認真讀,你腦中一定會出現別具韻味的岵嶺云霧圖。

      2. 生自由讀 1`

      3. 指名說聯想(解決冉冉升起、團團相徹、浮游蕩漾)

      4. 導說

      是啊!這多情的云霧,怎能讓住在岵嶺的人感到單調呢?

      他時而————時而————時而————時而————(仿照第三自然段)

      5. 齊讀: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通過朗讀將在場的所有老師帶入這牯嶺云霧之中?

      (三)欣賞云海的多彩

      猶如仙境的山鎮古嶺真令人流連忘返,但這不是最壯觀的。 因為最壯觀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瞧!這就是云海的兩張畫。

      1. 出示圖畫(根據第五自然段內容所畫的二幅畫)

      你能從第五自然段中找出與每幅畫對應的內容嗎?指名讀

      第一幅 每當雨過天晴……變成了云海上的小島

      第二幅 特別是太陽……競相開放

      2. 你喜歡哪個景觀,就選讀那個片段,再看看老師的畫你認為與課文內容比起來哪兒

      還不夠美的。

      3. 討論交流

      重點體會“俯瞰、萬頃白云、絢麗動人、銀濤要浪、斑斕”等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4. 對比讀兩個片段

      四、深化美 1`

      1.讀了這么美的課文,老師忍不住寫了一首小詩 配樂讀詩

      風起如濤靜如紗,來去濃稀各不同。

      青峰秀嶺云中裹,恍若身在仙境中。

      2.齊讀

      3.導讀課題

      這就是叫人神往的——————也令所有人著迷的——————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8-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亚洲午夜天堂 | 亚洲区少妇熟女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亚洲午夜aⅴ视频 |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