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詞語12個,會寫“幽、衰、華僑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錄讓自己感動的詞句。
學習重點:會寫“幽、衰、華僑等”16個詞語;結合重點詞句體會老人思念祖國的情感。
學習難點:領會梅花魂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喜歡花嗎?來,看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么花?(出示雪壓梅花圖片)(板書:梅花)──怎么知道是梅花?(冬天,不怕冷,開的仍然很美麗)觀察真仔細。不怕寒冷,艷麗,我們就可以說它是冷艷(點擊圖片),一朵?(生齊讀)兩朵?(冷艷)千多萬多她都(冷艷),我們便稱他(朵朵冷艷)。如果你就站在梅花旁邊,猜猜還會聞到什么味兒?是像桂花一樣很濃郁的,能香飄十里的香氣嗎?北風吹來,這朵朵冷艷的梅花便會散發出叫縷縷幽芳(課件)這是多么清新淡雅的香氣呀。▽W習“幽”:查字典記偏旁,筆順)梅花美嗎?怎么美?(朵朵冷艷)梅花香嗎?怎么香?(縷縷幽芳)來,讓我們一起讀出她的美,她的香。
二、通過檢查預習,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出示導學提綱)
1、我會搜集:自古以來,人們就用各種形式表達對梅花的喜愛,比如畫梅花,寫梅花,唱梅花。上課前,各小組同學也交流了你搜集到的有關梅花的詩、詞、或者名言。老師選取了大家曾經學過的一首宋代詩人王安石的一首《梅花》,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下。誰愿意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2、真有詩詞的韻味兒。詞語掌握的又怎么樣呢?來,拿出導學提綱,同桌兩人交換對照大屏幕看看第二題“我會拼寫”寫的是否正確,如果又對又漂亮,獎同桌一顆星星,不正確的就改過來并在一旁訂正三遍。誰會讀?一人朗讀兩個詞語。重點講解“衰(與哀比較學習,了解偏旁)、華僑(什么是華僑?這篇文章中主要講述的華僑是誰?)
3、今天啊,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老華僑與梅花之間的動人故事,拿出筆,和老師一起寫一寫。(補充板書:魂)
4、課文圍繞梅花魂,寫了那幾個小故事?誰來試著說一說?能把這樣一篇長長的文章用五句話表達出來,真是不可思議,沒有掌聲就更不可思議了。齊讀五件事,了解“概括”的含義。
5、讀完課文后說說你有什么感受?老華僑也打動了你的心嗎?
三、品讀賞析,感悟老華僑眷戀祖國的心
1、哪件事打動了你?現在就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交流之前,再看溫馨提示。(溫馨提示: 1、小組合作學習一個小故事,先讀令你感動的句子,再談感動的理由,或者你的體會。 2、有不同想法的同學,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2、生交流體會:
A對墨梅的喜愛:我五歲那年……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
外祖父的哪些表現讓你感受到了他“分外愛惜”這幅墨梅圖?
a神態:你是通過外祖父的神態體會出來的。哪個詞語最能表現出來呢?(頓時)這是一個表示什么的詞語?(時間短暫)還有哪些詞語也表示時間短暫?(瞬間、霎時、剎那、馬上、立刻)這是一個短到來不及思考的時間,心里不愿意,臉上立刻變現出來。那位同學能讀出外祖父的心情?
B語言:
“第一次”
什么叫第一次?因為“我”打破了一個古玩,外祖父訓斥過媽媽嗎?因為鶯兒背不下唐詩宋詞,訓斥過媽媽嗎?因為鶯兒在墨梅圖上留下個臟手印,外祖父卻?(訓斥了我媽),這個“第一次”的確能看出外祖父十分珍愛墨梅圖。外祖父是怎么訓斥的?(生讀出訓斥的語氣)的確夠氣憤。
到底能不能玷污?那我們就可以說(點擊課件)哪位同學愿意和老師合作讀一讀這兩句?其他同學聽完后,說說哪句效果更好?為什么?(反問句表達語氣更強烈)那我們就帶著這種強烈的語氣讀一讀外祖父訓斥我媽的話。
C動作:
“輕輕刮去、慢慢抹凈”為什么要輕輕地,慢慢地呢?誰能讀出外祖父的小心謹慎?
這段話中還有一個反問句你發現了嗎?試試不改變句子意思,將它換一種說法。
理解“稀罕”: 稀有、少見、罕見的意思,外祖父稀罕的是什么?梅花代表著中華民族。你是從哪段話中體會出來的?你愿意讀一讀嗎?
B出示外祖父的話:這梅花,……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⑴ 花的內容:
讀出內容:“大抵”可換成什么詞?(大多)你還能像這樣不改變句子的意思將四個“愈”可換成別的字嗎?(越)讀一讀這句話,意思變了嗎?老師真是對你刮目相看。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面對寒冷,面對風欺雪壓,如果梅花能說話,她會說什么?
是。∶坊ú粌H僅只是“顏色好,姿態美”的花,所以,老人才說他是最有品格、最有靈魂、最有骨氣的。
、 人的內容:
“他們就想著梅花一樣”剛才我們說,梅花是“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彼麄冇质鞘裁礃拥哪?“他們不管……不管……都……”他們和梅花的確是一樣的。那“他們”指的是誰? 根據你了解到的“中華民族有氣節的人物”都有哪些?為什么?這就是他們歷經的磨難,受到的欺凌。
老師這兒也搜集到了一些有氣節的人物,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同學們有興趣課后可以搜一搜他們的小故事看一看。他們受到的欺凌之多,歷經的磨難之多是我們所無法想象的,可是他們有沒有就此屈服?而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這是什么精神?(板書:百折不撓)
這些人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中國人,他們都是外祖父心中的梅花啊。(抗震救災的英雄們,千手觀音的姑娘們,殘奧會上的運動員們他們不也是這一朵朵梅花嗎?)外祖父愛梅花,其實更愛著這些中國人,愛著我們的.中華民族呢!梅花的魂已經不僅僅是梅花的精神,梅花的魂代表的更是中華民族的魂,是中華兒女百折不撓的精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怎樣?讓我們滿懷崇敬之情,齊讀這段話。
四、拓展
現在回想上一個小故事,慈祥的外祖父為什么因為鶯兒不小心在墨梅圖上留了個臟手印,就大發脾氣呢?(點擊課件)
在外祖父心中,梅花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而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祖國是不容輕視的。所以,外公才說梅花是清白的,是不能玷污的。
此時此刻,我們都在為老人這顆眷戀祖國的心感動著,讓我們一起伴著激昂的旋律,在《我的中國心》的歌聲中,再來誦讀這段話。(珍愛墨梅圖)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梅花見識到了一位海外華僑眷戀祖國的情懷,下節課,讓我們通過其他小故事,再次認識這位老人。
六、做檢測題
板書: 梅花魂
民族魂
百折不撓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1.速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2.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正確對待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教學重點:
1.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魯濱遜的內心活動。
課時安排:
一課時課前準備:閱讀名著導讀 P251P261
教學設計:
(導入 )人,最大的困難,莫過于面臨生死抉擇。當我們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來到了一個死寂的荒島上,沒有人言,沒有食物,沒有我們平時所熟悉的一切,我們應該怎么辦?在西方,就有這么一本小說,它就是《魯濱遜漂流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魯濱遜落難荒島是怎樣活下去的?板書:《荒島余生》(出示教學目標 )
檢查預習:
學生連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魯濱遜在荒島的思考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每個階段的`側重點是什么?
(3)這幾個階段的前后聯系是什么?
(4)文中能給我們啟示的前后銜接的兩句話是什么?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參與。
教師小結:從文中,我們看到,一個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觀絕望,而要努力看到積極的因素,從而從主觀上改變自己的被動局面。魯濱遜在逆境中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探究學習:教師設題:邊讀邊思考,魯濱遜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他的心理變化。按下面思考題思考:
(1)身陷絕境的魯濱遜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樣看待魯濱遜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魯濱遜能夠克服自己堅強的生活下去,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可見他是個非常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人。
體驗反思:生活中,有的同學悲天尤人,說苦嫌累,只看到生活中的壞處,而看不到另一方面。試仿照課文中的借方和貸方的格式,把好處和壞處排列出來。
小組討論交流,推選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我們要正確、辯證的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時間是治愈一切創傷的良藥,要積極、樂觀的對待人生。
推薦導讀:笛!遏敒I遜漂流記》、卡耐基《人性的優點》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會認3個生字,會用“是……不是……”說一句話。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像狼一樣兇惡的敵人,想干壞事,總是能找到借口的。
3.分角色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敢于、善于和壞人、壞事做斗爭的精神和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增強學生對壞人壞事的憎惡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狼的三次借口為什么都是在“故意找茬”。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小黑板、放大的插圖或投影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人新課
這節課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是一個寓言故事,題目是《狼和小羊》。(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小聲讀課文。讀準每個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看看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認讀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字音識記效果。
3.指名分段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多讀幾遍。
三、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狼找了幾次碴兒?為什么說它是故意找碴兒?
2.指名讀全文。
3.理解課文。
(1)狼第一次找的什么碴兒?讀讀第二自然段。
為什么說狼是故意找碴兒?讀讀第三自然段小羊說的話。
出示放大插圖,讓學生觀察清楚狼和小羊所在的位置,幫助學生理解:溪水并不屬于誰專有,小羊先到,狼又在它的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臟,根本流不到狼那里去。可見狼是故意找碴兒。
(2)狼第二次找小羊什么碴兒?讀讀第四自然段。
為什么說狼又是故意在找碴兒?讀瀆第五自然段小羊說的話。
通過讀讓學生理解:去年小羊還沒有生下來,怎么能在背地里說狼的壞話呢?可見狼在故意找碴兒。
(3)讀第六自然段。
講:第三次狼不再“爭辯”。因為它自知理虧,不管小羊說過它的壞話沒有,它最終還是暴露出它兇殘的本性,齜著牙逼近小羊,往小羊身上撲去。
四、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1.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想:應該用什么樣的浯氣讀狼和小羊的對話。
2.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后,老師告訴學生:狼十分兇惡,讀狼說的話,聲調可適當高些,速度適當快些,表現出它氣沖沖、蠻不講理的樣子。小羊溫和、善良,讀小羊說的話,聲調可適當弱些、低些。
3.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狼撲向小羊,可能有幾種結果?先說一說,再寫出一種。
小結:讀了這篇寓言故事,我們知道了像狼一樣兇惡的敵人,想干壞事,總是能找到借口的。
第二課時
一、識字、寫字
1.出示生詞卡片。讀一讀帶點的字,再讀讀詞語。
狼,弄臟,背地里,可憐,爭辯
2.出示小黑板。讀一讀,比一比,說說帶點的字怎樣記。
莊一臟,糧——狼,辨——辯,冷——憐
“臟、背”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
“狼、憐、辯、撲”用熟字換一部分的方法記。
3.出示生字卡片(狼、溪、臟、憐、爭、辯、撲),再說一說字形怎樣記,并組成詞語。
4.書寫練習。
重點指導:“辯”。
其他生字,認真觀察范字,照范字臨寫。
5.聽寫生字新詞。
二、讀一讀,用帶點的詞說句子。
水是從您那兒流到我這兒來的,不是從我這兒流到您那兒去的。
開始,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用“是……不是……”說句子。
如:蘋果是蔬菜嗎?(蘋果是水果,不是蔬菜。)
這個小輪船模型是哥哥做的嗎?(這個小輪船模型是我做的,不是哥哥做的。)之后,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用“是……不是……”練習說句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
2.會寫院子、樹枝、淺綠色等8個詞語。
3.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小棗樹寬廣的胸懷,謙虛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識記生字,會寫詞語,是重點。
難點是體會小棗樹寬廣的胸懷,謙和的品格。
教學方法: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前準備:放大的教學掛圖或CAI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樹和一棵小棗樹,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將生字畫上記號,看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2.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文中生字組成的詞和讀讀抄抄中的詞語。
3.同桌互相檢查認讀生字的情況和朗讀情況。
4.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講了小柳樹和小棗樹的什么故事?
三、識記生字。
1.我讀你找。師讀生字,生在我會認中迅速找出這個字。讀準棗、忍、雖、乘、思。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選自己熟悉的字組詞。
四、自讀課文。
1.學生高聲朗讀課文。
2.相互交流讀懂了什么?
3.找出與插圖相應的.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自主觀察書上的范字,說說字形特點。
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
穿:上下結構,上部分為穴字頭,下半部是牙。
彎:第四筆是豎,不是豎鉤。
3.學生描紅臨寫,完成讀讀抄抄。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l~4自然段。
1.自由讀。
2.說說讀后知道了什么?
3.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彎彎曲曲,淺綠色的衣服、光禿禿、又細又長。
4.指導朗讀,小黑板或課件出示。
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怎么不長葉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讀出驕傲、得意、瞧不起別人的語氣。)
5.引導想象。
面對小柳樹的驕傲,小棗樹可能會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第5、6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知道了什么?
2.比較小棗樹和小柳樹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羊、牛、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 ”和1個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認記生字,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準備:
詞卡 圖片
課時安排 :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羊、牛、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 ”和1個偏旁“少”。
二、教學重點:認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四、教學過程:
(一)、看圖識詞
1、看圖提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哪些動物、植物?
2、詞卡與實物對應。
。1)學生將帶拼音的詞卡貼在相應的動物或植物旁。
。2)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準音節、詞語。
3、認讀帶拼音的詞語。
4、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卡讓學生認讀。
。ǘ、學習韻文
1、自己讀韻文。
2、小組合作學習:
。1)交流朗讀成果。
。2)交流讀韻文后的發現。
3、比一比,認識量詞。
圖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數,還可以怎樣做?桃子呢?
圖上其他動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個小朋友能準確介紹一下?
4、提出疑問,開展互相解疑的活動。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
。ㄈ㈧柟逃洃浬
1、學生選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生字。
2、選擇生字進行組詞、說句的練習。
。ㄋ模、指導書寫
1、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學生試寫。
2、出示“小”,讓學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豎鉤。
教師范寫“小”,學生仿寫一個。
五、作業布置:把“牛、羊、小”每個帶拼音寫一行。
六、板書設計:牛 羊 小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認記生字。
三、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四、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導入
看圖說動物、植物的數量、名稱。
。ǘ、擴展延伸
1、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準確使用“顆、群、堆”三個量詞。
學生說一說平時生活中怎樣使用這三個量詞,區分“群、堆”。
2、老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說一說。
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個杯子 一雙手 一臺電視機 一幅畫 一座房子
……
3、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進行說量詞比賽。
4、創編兒歌。
圖上畫著一堆蘋果和一個桃子,學生看圖模仿課文編一句。(一邊多,一邊少,一堆蘋果,一個桃)
讓學生把創編的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5、做游戲—找朋友。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發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的歌,歌曲結束后,和自己找的朋友站到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三)、比一比誰說得多
回家說家庭用品,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準。
五、作業布置:
1、寫出反義詞。
大—( ) 多—( )
2、寫出量詞。
一( )鴨子 一( )黃牛 一( )棗 一( )杏
六、板書設計:顆、群、堆
七、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6-09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