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7-07 07:36:4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匯總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語文教案模板匯總8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理解文義,體會文章的情味。

      2、積累一定的文言虛詞(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和意義)和實詞。

      3、理解作者的議論,尋求生活的啟示。

      【教學設想】

      1、本文篇幅短小,情節生動,脈絡清晰,易于熟讀成誦,應把朗讀作為本文教學的重要環節。

      2、讓同學借助注釋自行領悟文章的意義,教師作必要的提示或簡要的講解。

      3、本文敘事簡潔而又情節曲折緊張,引人入勝,可因勢利導,將同學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同學的思維活躍起來,對生動的情節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兩點:

      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議論。抓住這兩點,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一讀,重讀音

      同學讀課文,注意讀準加線的字的音:

      綴行甚遠。屠大窘積薪其中苫蔽成丘眈眈相向目似暝意暇甚

      止露尻尾前狼假寐狼亦黠矣

      二、二讀,重翻譯

      1、注意加線的詞在句中的含義:

      止有剩骨止增笑耳一狼得骨止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問其故

      恐前后受其敵蓋以誘敵

      顧野有麥場弛擔持刀其一犬坐于前

      意暇甚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一狼洞其中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2、翻譯下列語句: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3、積累虛詞的用法:

      虛詞意義以和用法舉例:

      4、翻譯課文。

      5、依照原文復述故事。

      三、三讀,重理解

      1、名結構:

      課文分為兩大局部:

      第一局部:敘事,寫屠夫和狼爭斗的故事。

      第二局部:議論,點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局部的故事環環相扣,緊張曲折,可以分為四層: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2、析形象:

      ①找出文章中表示狼的語句。

      ②找出文章表示屠夫的語句。

      ③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點。

      四、四讀,重想象

      本文主要通過動作、神態描寫來刻畫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請你根據文章的故事,試補充屠夫和狼的語言、心理描寫使故事的內容更加豐富。

      根據你的想象,編寫文言故事《狼》。

      五、五讀,重發明

      將課文改寫為課本劇。

      由全班同學推薦同學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狼》。

      六、六讀,重啟示

      1、屠夫在狼面前的表示怎樣,假如是你你會怎么辦?

      2、對比屠夫,你受到什么啟示?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三個生字連、蕩、船。

      3、讓學生初步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一些字詞,如:渠、駁。

      教學難點: 理解白帆飄滿湖面飄滿河和歌曲裝滿一籮又一籮。

      情感教育: 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口述:音樂能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帶我們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時此刻,讓我們一起聆聽優雅的音樂,走進風光秀麗的水鄉吧!

      2、(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屏幕出示江南的風光片)師述:大家看,這就是水鄉。仔細看看,多美呀!綠水環繞著清波,身處其境,猶如進入了人間仙境。再看看湖面上,好熱鬧啊,捕魚的.小船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象在開一個盛大的集會。湖水清澈蔚藍,讓人心情舒暢,分不清是在湖中央還是已在空中行。

      3、你們喜歡水鄉嗎?(生答:喜歡)其實我們的家鄉--太倉就是一個風景怡人的水鄉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過渡揭題:水鄉的美可以用音樂來渲染,用畫面來展現,還可以用詩來描繪呢!請大家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讀好課題。 這是一首獻給水鄉的歌,想聽嗎?

      2、教師范讀課文,配樂《秋湖月夜》。

      3、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4、同桌互讀,相互評價、糾正。

      5、指名讀,相機指導。 師:你喜歡讀哪一段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6、隨機出示詞語:清波、飄滿、裝滿、咱、新生活。指名讀,齊讀

      三、自讀自悟朗讀交流

      1、自讀課文,思考:水鄉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體會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船多、歌多。(此處教師板書) ②你是怎么體會到的?指名說說,并進行朗讀指導。

      四、鼓勵質疑引導解惑

      1、再讀課文,學生質疑。

      2、小組選擇問題討論,然后組間交流。

      3、教師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導、幫助。 如:

      (1)渠、河、池有什么不一樣?(出示畫面,請學生一一指出)

      (2)駁與船一樣嗎?(看圖理解)

      (3)歌能裝在籮里嗎? 教師提問啟發:誰在唱歌?水鄉人民用籮裝什么?望著一籮又一籮的勞動成果,水鄉人民會唱些什么呢?學生再次朗讀第三小節。

      五、回歸整體表情朗讀 師生合作,師問生答。

      六、學習生字培養習慣

      1、寫好飄、裝、船三個生字。

      2、學生說說記憶的方法。

      3、教師板書,學生書空。

      4、學生在書上描紅,師巡視指導寫字的姿勢。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1、正確讀寫12個生字。2.正確讀寫"小鎮、診所、嬰兒、徐徐、凍僵、多余、忠滅、哀鳴、碾雪"等詞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12個生字

      教學難點:正確讀寫"小鎮、診所、嬰兒、徐徐、凍僵、多余、忠滅、哀鳴、碾雪"等詞語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相關畫面: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沿路人家的燈都亮著,僅僅是為了給一個出診的'醫生照明回家的路!這情景多讓人感動啊!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一《寒夜的燈光》這個感人的故事吧!

      (板書課題:寒夜的燈光)

      3.學生齊讀課題,圍繞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順、流利。

      2.畫出生字。

      (1)學生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①加偏旁記憶的字有:

      真-一鎮息一一熄至→一致展一一碾

      ②換偏旁記憶的字有:

      珍一一診韁一一僵

      (2)指導書寫。

      "鎮"是左右結構,右邊"真"里有三橫,不要少寫。

      "雜"是t下結構,上面是"九","水"。

      "荒"是上下結構",非""亡",不要寫成"~"。

      3.交流對生詞的理解。

      4.再讀課文,思考: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自由交流)

      三、再讀課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讀課文第1-2自然段。

      討論:(1)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寒冷的夜晚,有人請"我"出診)

      (2)說說你從文中還讀懂了些什么?

      (夜晚很冷;農民家住在偏僻的地方)

      2.學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

      四、課堂

      1.學生之間互相質疑、釋疑。

      2.學生自己這節課的學習方法和收獲。

    語文教案 篇4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出現的生字生詞,并能正確讀寫運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句,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并能用課文的語言向大家介紹。

      2、品讀詞句,體會比喻句的妙用。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或有關草原的影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到過草原嗎?或是見過草原嗎?它是什么樣的?和我們書中寫的一樣嗎?誰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訴老師。(生談自己的見聞)

      2、師簡介草原及其民俗民情。

      二、學生自己讀課文,進入學習

      1、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掌握情況:檢查讀音、字形、組詞。

      (2)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主要寫了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

      (3)激趣:如果讓你當小導游向大家介紹一下那兒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行嗎?

      三、再讀課文,準備介紹材料。

      1、把自己想向別人的景物作上標記,要想想它們有什么特點。

      2、讓學生自己當導游,在小組里介紹,然后選代表上臺介紹(可讓學生利用掛圖)

      景物分為:自然風光

      民族風情

      要求:先說你想介紹什么?再作具體介紹,還可以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介紹的情況,相機作板書:(板書附后)

      3、教師過渡總結:

      聽了他的介紹,你認為草原的自然風光美嗎?(很美)美在哪呢?我們來仔細體味一下老舍爺爺是怎么樣描寫的。(讀第一自然段)在自己喜歡的句子旁作旁注,想想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著重體會作者的心情)

      (2)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草原美景)

      (3)四面都是小丘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理解比喻句的妙處)

      (4)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理解、品味句子意思)

      (5)在這種境界里無限的.樂趣。(聯系生活談感受)

      在理解上面句子時,在讓學生懂得句子的意思,懂得這樣表達的好處,可以借助圖片和以往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仔細品味,進一步領略草原的美景。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并試著背誦這一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剛才我們聽了小導游的介紹,知道了草原的自然風光,現在我們再美美的讀讀一讀,享受一下這美麗的風光。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我們知道了那里不但自然風光很美,而且民族風情也很有趣。誰來當導游給大家介紹一下。生讀2至5自然段,討論交流后,請一個學生介紹民族風情,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相機板書。(板書附后)

      1、聽了他的介紹,你覺得這里的民族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熱情好客)從哪里體會到的?讀一讀有關句子,仔細體味一下,談談自己的看法。

      (1)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

      (2)在汽車左右和前面引路。

      (3)許多人從幾十里外來看望客人。

      (4)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端進來大盤手抓羊肉。

      (5)姑娘、小伙子為客人們表演。

      以上這些都說明了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

      2、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三、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有感情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1)比喻句的用法: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讀一讀,讓學生談談它的好處。

      (2)指導學生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課文的語氣特點。(要求用歡快、喜悅、贊嘆的語氣來讀)

      四、拓展訓練

      1、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結合課文里的語言,介紹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

      2、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分角色表演歡迎遠客,盛情款待,聯歡話別等場面。

      附: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5

      一、激趣導入

      1、出示謎語:“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孩子們,猜猜它是什么呀?(風)

      2、真聰明,那你知道風有什么用處嗎?(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3、揭題:今天我們請來的新朋友是來自風家族的一位小成員(出示圖片)——風娃娃。(板書課題)

      4、讀題目:你想和風娃娃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

      5、過度:這幾天,風娃娃碰到了一件煩心的事,這不,它寫信向我們求助來了。想和老師一起看看這封求助信嗎?(課件出示求助信)

      求助信

      親愛的小朋友:

      你們好!

      我是風媽媽的孩子風娃娃,我長著一張胖乎乎的小臉,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兒都夸我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前幾天,風媽媽見我已經長大了,就叫我去幫助人們做點事。你們知道嗎?我可喜歡幫助人們做事了,可是我幫人們做事,為什么人們有時還要責怪我?嗚……

      你們的.朋友:風娃娃

      20xx年10月12日

      (1)質疑:風娃娃遇到什么煩心事了呀?

      (2)是呀,看到風娃娃這么傷心,你一定想幫助它。可是,風娃娃到底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沒告訴我們,怎么辦?那就趕緊請出手中的“小博士”(晃動書)吧!讓我們一起到書里弄個明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示:第一次讀課文,你想個小伙伴提點什么要求呢?(學法滲透)

      1、相信有了大家的溫馨提示,我們一定會把課文讀好,開始吧。(學生自由讀)

      2、趣味識字

      過渡:風娃娃看到你們讀書這么認真就吹來了許多智慧蘑菇,吃了它們我們就會變得更加聰明了。(課件:帶生字詞語的慧蘑菇出現。)

      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讀生字詞。

      現在,淘氣的生字寶寶跟著風娃娃去野外玩了,你還能認出他們嗎?(課件出示去拼音生字)開火車讀。

      交流識字方法。

      玩生字詞語魔方,鞏固生字詞。

      3、過渡:剛才我們玩得很開心,現在生字朋友跟著風娃娃回到課文里去了,我們也跟著再次回到課文跟他們打打招呼吧!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風娃娃都到過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2、交流:根據學生反饋,板書:田野

      吹動大風車

      河邊

      推動帆船

      廣場

      吹跑風箏、衣服、吹斷小樹

      3、那你們知道風娃娃做的事情哪些讓人們高興,哪些讓人們傷心嗎?

      4、過渡:是啊,做了好事人們當然高興,做了壞事人們能高興嗎?那風娃娃知道自己做了壞事了嗎?所以他要求助我們呢,我們要想幫助他還真得好好了解一翻呢,下面我們先去田野看看吧!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你從那里讀懂風娃娃做的是讓人們高興的事情?

      2、交流:結合重點句指導讀中感悟(下面是預設教案,實際操作要看課堂)

      “秧苗喝足了水,笑著不住地點頭,風娃娃也高興極了!”(誰來當當開心的秧苗和風娃娃?——指導讀)

      風娃娃是怎么幫助秧苗的?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向風車吹去。”

      (指名表演:這風大不大?為什么這么大?那該怎么讀?)

      這么大的風使風車發生變化了嗎?(慢慢轉動

      斷斷續續

      轉得飛快

      奔跑著)

      風娃娃吹動了大風車,小秧苗可享受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讀著讀著,我們仿佛都成了小秧苗了,瞧,小秧苗正喝著風娃娃送來的甘露呢!來,可愛的小秧苗,你現在什么感覺?和風娃娃說句話吧!

      3、過渡:風娃娃使秧苗喝足了水,秧苗表示感謝,風娃娃給我們帶來課堂的快樂,我們也向他表示感謝!下面我們就來寫“表示”這兩個字。

      五、寫字指導

      1、引導觀察:你寫這兩個字前要提醒大家什么呢?

      2、學生仿寫

      3、展示交流

    語文教案 篇6

      第十一課《文明用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A組:

      1、學會兩個詞語“文明”、“用廁”,能認識、會讀,理解詞義。學會一個生字“文”。

      2、認識一個偏旁部首“日字旁”,能說出名稱。

      3、學會一個句子“我不能隨地大小便”,理解句意,會獨立讀。B組:

      認識兩個詞語“文明”、“用廁”,能認識、會讀,理解詞義。C組:

      安靜的坐在教室里不影響老師上課,學生聽課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養成文明用廁,不隨地大小便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詞語,會讀句子。

      2.正確理解詞義,句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生會正確認讀兩個新學的生詞“文明、用廁”,了解詞語的意思,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學生會正確認讀兩個新學的生詞“文明、用廁”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件)

      1、讀詞語。

      排隊等候廁所

      逐個讀(邊讀邊指方向),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

      2、先聽老師讀句子,再練習說一說。

      (1)我排隊等候上廁所。

      (2)上好廁所要洗手。

      (二)新授:

      1、引入課題(出示課件)。

      教師提問: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做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課題:第十一課文明用廁。同時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文明用廁。

      聽老師讀課題,領讀課題,齊讀課題。

      2、學習詞語:文明。

      板書詞語:文明

      聽老師讀,領讀,齊讀,個別讀。

      看圖片:他在做什么?

      學生逐個回答。圖上的男同學坐在抽水馬桶上大小便,他很文明。既幫助他們理解詞義,又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舉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是文明的。如:上節課學習的排隊等候上廁所就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早上見到老師問“老師好”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打架罵人是不文明的行為,隨地亂扔垃圾也是不文明的行為等等。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又能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告訴學生:我們都要做一個講文明的好學生。

      3、學習詞語“用廁”。

      (1)板書詞語“用廁”。

      (2)齊讀,指名讀。(注意對王子祥、李靜、孫陽正音,引導其一個字一個字說清楚,不要著急)鼓勵為主。

      (3)講解詞義:用廁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上廁所”。

      4、學習詞語“文明用廁”

      (1)教師領讀、齊讀、指名讀。

      (2)講解意思:文明上廁所。上廁所時,講究衛生,守秩序,保持安靜。

      (三)鞏固練習

      1、齊讀詞語

      2、指名讀詞語

      3、用手指出老師說的詞語

      (四)小結本節課學習內容

      表揚上課坐姿端正,認真聽講,積極發言的同學,教育學生養成文明用廁的好習慣。

      (五)作業:熟讀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生會正確表達:我不能隨地大小便。A類學生能正確認讀在生活中學會正確的用廁。

      教學重難點:

      學生會正確表達:我不能隨地大小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說兒歌《上廁所》:上廁所前瞧一瞧,男女廁所要分清。男孩應進男廁所,女孩應進女廁所。

      和學生一起邊說邊拍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上課的興趣。

      2、讀詞語

      文明用廁

      這兩個詞語我們上節課已經學過了,大家來讀一下。齊讀,指名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一課《文明用廁》。

      (二)新授:

      1、學習句子“我不能隨地大小便”。

      你在什么地方大小便?

      集體回答,教師板書句子:“我在廁所大小便。”

      聽老師讀句子,領讀,齊讀,指名讀(邊拍自己胸脯邊說句子),要求:語速適中,吐字清楚。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在花園里大小便好不好?在道路旁大小便好不好?在墻角呢?使學生明白在廁所以外的地方大小便都是不文明的。也就是說,隨地大小便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我們不能那樣做。

      出示句子“我不能隨地大小便。”

      領讀,齊讀,指名讀。

      2、理解句子

      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樣的行為是隨地大小便。加強理解。

      (三)練習:

      1、看課本,聽老師讀,找詞語“文明、排隊”。

      2、聽老師讀句子“我不能隨地大小便”,在課本上找出來,然后練習讀一讀。

      3、讀黑板上的詞語,句子。指名讀。

      3、回答問題:

      (1)誰不能隨地大小便?

      (2)你不能隨地做什么?

      AB組要求兩個問句都理解,能獨立回答。C組要求理解1-2個,在老師提示下回答。

      (四)小結本課:

      教育學生養成文明用廁,不隨地大小便的好習慣。

      (五)下課。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及要求:

      1學生會正確認讀和書寫生字“文“

      2學生正確掌握偏旁“日字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課文圖片讓學生觀察后問:“他在做什么,他是怎樣的人。引導學生復習:我們要文明,不能隨便大小便。

      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再點名讓學生站起來進行讀。

      二、教授新知

      1當學生讀到生字“文”時,教學生認讀

      學生齊讀,個別學生讀,點名讀

      教師教學生進行書寫

      教師在在田字格里進行范寫,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進行書空練習。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演板活動。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

      指導學生在作業本上進行書寫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對C類學生進行重點指導。

      2、教師出示生字“明”。

      引導學生明白這個生字是左右結構,左邊是日,右邊是月,在左邊的就是“日字旁”

      教師出示一些日字旁的生字,讓學生把這樣的生字找出來

      教師指導學生在作業本上書寫偏旁,注意引導學生日子旁一定要寫在左邊。

      三、課堂練習

      1教師出示字卡,讓學生逐一認讀。

      2在課堂練習本上把生字偏旁個先寫2行。

      四課堂小結

      對本節課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總結,對表現好的進行表揚和鼓勵。五作業布置

      把在課堂練習上沒寫完的生字詞繼續在練習本上寫完。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及要求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課文的前半部分,體會文中充滿童趣的生動描寫,摹仿課文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

      2、通過討論課文有關內容,觀看多媒體演示了解中國畫相對于西洋畫的技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調動學生以往的生活經驗,體會文章充滿童趣的描寫。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中國畫的技法特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內容、過程:

      1、導入:在去年6月6日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上,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的《松鷹圖》以880萬元的高價成交,中國畫為什么有這么高的魅力驅使人們花這么多的錢去買一幅畫呢?帶著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去看一下中國的另一位著名畫家豐子愷小時候是怎樣學畫畫的,也去領略一下我們中國畫的神奇魅力。

      2、整體感知:朗讀整篇課文,試著用簡潔的話說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事情。

      (不作具體要求,能大致講出課文內容即可)

      3、自主探究:體會課文充滿童趣的生動描寫。

      A、作者花了很多筆墨,寫了小時候描竹影、學畫畫的事。課文中的這些描寫生動、活潑,富有童趣,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現在請大家結合自己的童年生活經歷,他細研讀課文,勾畫出你自己喜愛的句子,然后在課堂上跟大家交流一上,并說說自己喜歡這些句子的理由。比如:語言好在哪里,用了什么表達方式,作用是什么等。(答案不強求一致,理之有理即可)

      4、拓展延伸:摹仿課文大家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讓大家共同分享。(準備3分鐘左右,然后舉手發言,)

      5、過渡轉入:中國畫的技法特點

      看來,許多同學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而豐子愷的童年樂趣之一就是畫畫,那么接下來豐子愷的一幅中國畫并比較一下中國畫相對于西洋畫有什么特點:(多媒體大屏幕展示豐子愷的一幅竹畫和一幅油畫)

      6、聯系課文有關內容結合多媒體演示,大家討論一下中國畫相對于西洋畫有什么特點,然后,叫幾個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問題較難,教師視需要進行適當提示、點拔)。然后明確:

      (明確: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符號包括內容和形式兩部分,中國畫的關鍵在內容而不在形式,注重寫意,西洋畫注重寫實,中國畫強調神韻,西洋畫強調神似,所以西洋畫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中國畫要更精深一些。現在大家明白中國畫中的竹子為什么多是墨竹了嗎?因為中國畫像符號,符號只用墨筆就夠了。)

      板書:

      中國畫:強調神似意境深遠,情趣高雅

      西洋畫:強調形似客觀再現,趣味平談

      6、大屏幕再次顯示,讓學生欣賞,以加深他們對中國畫的了解。

      7、質疑大挑戰:課文今天就學到這里,關于文章,你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問題了,有的'話提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8、總結:今天我們品味了畫家豐子愷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也初步了解我們中國畫的博大精深,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獲。其實,豐子愷也正是這們從一個畫畫的愛好者一步一步而成為畫家的。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能從此擁有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一雙善于創造得手,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力,讓生活隨時變成學習的課堂,讓我們平凡的生活變的更加多姿多彩,更希望未來的藝術家就在我們這里誕生……

      9、作業:①、收集有關豐子愷的材料,課后交流

      ②、寫一篇短文談談自己對中國畫的認識(不限字數)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了解樹木的年輪和樹冠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和自己喜歡的對話。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樹木的`年輪和樹冠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導入,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自學課文,合作質疑。

      1、把課題讀正確、讀通順。

      2、邊讀邊思考“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尋找問題的答案。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問題,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讀懂。

      4、全班匯報交流,學生互相,互相幫助解決疑難問題。

      (1)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和點撥,在學生說不清楚時適當引導學生回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議一議,把問題弄清楚。

      (2)重點引導學生弄明白以下問題:

      什么叫年輪?樹木是怎樣依靠年輪來記錄、指示方向和記錄氣候的?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語調。還可以讓學生互相合作,把課文表演出來。

      四、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組對話讀一讀,再抄下來,學生抄寫后,可互相交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教案02-04

    語文的教案【熱】01-2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 曰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区 | 日本亚洲欧洲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 中文乱码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