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班數學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8-11 05:33:1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小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動,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物體排列的順序。

      3、能積極參與活動,對排序活動感興趣。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

      1、2張背景圖:一張豐收的果園,一張水果店;

      2、2組3個大小不同的蘋果,操作底板;

      3、《去郊游》的音樂,錄音機;

      4、水果若干。

      學具

      1、每人一份3個大小不同的蘋果,操作底板;

      2、3個大小不同的梨子、桔子、石榴、香蕉各5份。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秋天來了,水果大豐收,讓我們坐上車,一起去果園看看吧。

      2、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果園。

      二、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1、看看說說,引導幼兒觀察并比較大小。

      (1)提問:這是什么水果?數一數有幾個蘋果呢?

      (2)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呢?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小?

      (3)請三位小朋友上臺來分別摘一個蘋果,讓幼兒說出誰摘的小蘋果,誰摘的大蘋果,誰摘的最大的蘋果。

      2、學習將3個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1)按從小到大排序。

      師:剛剛長出來的蘋果是很小的,后來才慢慢地長大,誰能把這些蘋果從小到大一個個排一排,表示蘋果是怎樣一點點長大的嗎?

      (2)請幼兒先比較出大小,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小的——大的——最大的。

      3、練習將3個蘋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

      (1)按從大到小地排序。

      師:果園的水果運到水果店了,我們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樣整理蘋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蘋果排第一,后面應該怎么排呢?

      (2)請小朋友嘗試從大到小排蘋果。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鞏固,加深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師:很多小朋友們給蘋果排隊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里還有許多水果沒有擺放整齊,叔叔阿姨也想讓小朋友幫忙,叔叔阿姨告訴呂老師一個秘密,這些水果喜歡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樣子來排隊,你們愿意幫忙嗎?

      2、幼兒操作活動,進一步掌握有規律的排序方法,教師適當指導。

      3、評價幼兒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

      四、快樂水果宴

      師: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謝小朋友的幫助,他們準備了香甜的水果,讓我們一起去品嘗吧。

      活動反思:

      我在本班進行了科學教學活動,本次的活動名稱是《水果排排隊》目標是體驗物體從大到小的順序關系并能根據全范例,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按大小給5個物體排序,操作完后能整理材料,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活動一開始我用了情景導入,讓小朋友們幫妞妞給果園里的果子排排隊,小朋友們都非常有興趣。我特別強調要從小紅旗開始,可能是因為過于強調了,在說明操作規則時語言顯得有些啰嗦,用詞不夠嚴謹。作為一名新教師,這一點我一定要多加注意,盡量減少無效提問的出現。說明規則后小朋友開始動手操作材料,大家都很專心在操作材料,小朋友很快就做完了,但是在換組的時候還有小朋友忘了收材料就到另一組進行操作了。最后是講評,我顯得有些急于收尾,沒有等所有小朋友都收拾完我就開始講評了,我應該耐心的多等一等,等所有小朋友準備好了以后再進行講評。

      通過這次觀摩活動,我發現了自己在教學當中的很多不足,也看到了其他教師的很多優點,我一定要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改進,多向他人學習。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按顏色分類,并進行5以內的等量匹配。

      2.喜歡參加數學活動,體驗快樂。

      3.會按顏色標記和點子數貼相應顏色和數量的花,并對5以內相等數量的物體進行匹配。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紫5種顏色的花朵,紅、黃、藍、綠、紫花盆5個.

      2.大象、小貓、老虎、小兔、獅子,若干朵花(有顏色標記和點子),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播放音樂《春天》進入活動場地,今天沈老師帶小朋友去花園里撿花,看看地上有這么多五顏六色的花,真是太漂亮了。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撿一朵花,自己帶著手里的花,輕輕的找一個座位坐下來。

      二、根據花的顏色,和花盆匹配。

      看看這是什么?(花盆)我們一起數數有幾個好嗎?它們都是什么顏色的?好!沈老師手里有朵紅色的花,那我應該把紅色的花插在紅色的花盆里,小朋友你們再看看,自己手里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應該放到什么顏色的花盆里呢?(X顏色的花放在X顏色的花盆里)請小朋友把自己手里的花放到對應的花盆里。小朋友真聰明!都放對了,我們數數紅色花盆里有幾朵花,黃色花盆里有幾朵、藍色花盆里有幾朵,綠色花盆里有幾朵、紫色花盆里有幾朵。

      三、根據記錄單貼花朵,進行點物匹配。

      叮鈴叮鈴,電話響了,有什么能為您服務的嗎?哦,你們要訂花,好的,等一下就送到你的家。小朋友今天花店里太忙了,人不夠,想請小朋友幫忙去送花,你們愿意嗎?我們等下怎么送呢?請把你們的小耳朵豎起來仔細聽話了,看看沈老師是怎么送的。(出示記錄單)

      教師示范:大象家的房子有3個點子紅色房子。我們就要送3點子的紅花,現在請小朋友們來試試幫這些小動物去送花,送的時候我們的小眼睛可要看清楚了,千萬不能送錯。教師講評、小結。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棒!幫花店送了很多花,所以呀!花店的老板可高興了,想要謝謝小朋友們,所以晚上請小朋友們去跳舞,身上有小花的小朋友可以去,看!沈老師的身上已經貼好小花了,看看它是什么顏色的,身上有幾個點子(3個點子的紅花)現在我要找舞伴了,這個舞伴要和我一樣顏色一樣點子的,看看誰是我的舞伴呢?現在請小朋友自己找找你的舞伴是誰,找到了我們就一起跳舞吧。

      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不足的。活動中我的語速較快,重復了幼兒的回答,其實應該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機會,教師再進行總結,提升幼兒的經驗。這樣的情景創設會計較自然,幼兒容易接受。活動中我發現有一部分幼兒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操作活動中也不敢大膽嘗試,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還需要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往后我會繼續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感受聲音的數量變化。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掛鐘

      2.小彩石數個、一個瓶子里裝有一些彩石

      聲音

      活動過程

      重點:數清楚彩石掉進瓶子的發出的`聲音次數

      1. 教師與幼兒玩游戲,請幼兒猜猜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2. 教師一粒一粒的向瓶子里裝彩石,扔彩石時稍用力,讓幼兒聽彩石落進瓶子里的聲音。

      3. 倒出瓶子里的彩石,教師重新向瓶子里裝彩石(7以內)

      讓幼兒邊聽邊數,然后請一位幼兒說出瓶子內彩石的的數量,再倒出來數一數,看看對不對。

      4、教師針對個別幼兒進行聽聽音數數活動。

      5.課件-聲音:掛鐘

      讓幼兒聽聽掛鐘的聲音響了幾下

      教師用播放和暫停的方法,讓幼兒聽清楚掛鐘的聲響次數。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在幼兒教育活動中,要利用身邊的事物讓幼兒去發現問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去探究、去思索、去想象、去表現……”。樹葉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秋天的樹葉也是最美的。因此,在活動中我選用樹葉,通過讓幼兒給樹寶寶穿衣服的活動,讓幼兒學習有規律的排列樹葉,使幼兒體驗到用樹葉裝飾物品的美感。

      活動目標

      1、學習按ABAB模式排列樹葉。(重點)

      2、體驗用樹葉裝飾物品的美感。

      活動難點能正確按ABAB模式排列樹葉。

      活動準備

      1、撿拾大小相近的樹葉若干。

      2、幼兒人手一個紙盒和塑料筐。

      3、教師裝飾的紙盒范例,樹葉裝飾像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樹葉收藏盒,引起幼兒興趣。

      1、以變變變的形式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的寶盒,請幼兒猜猜里面藏著什么?

      師:小朋友吳老師給你們變一個寶盒出來,看(出示寶盒)。這個寶盒漂不漂亮?

      2、觀察樹葉寶盒外面的裝飾。

      師:我們一看這個漂亮的盒子上面有幾種樹葉?它們是怎樣排隊的?(一片綠葉、一片紅葉)

      3、看樹葉寶盒。

      師:那你們猜猜里面會有什么?猜到告訴老師。(教案來源:)讓我們打開盒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噢,原來這個寶盒里面藏著的就是(盒子外面裝飾的)樹葉。

      4、出示樹葉像框范例,請幼兒看看樹葉是怎么排隊的。

      5、:原來樹葉的排列很有意思,兩種葉子交替排列。一片大葉子,一片小葉子或者一片綠葉子、一片紅葉子。

      二、樹寶寶穿衣服

      1、出示樹寶寶紙盒

      師: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森林里的樹寶寶卻冷的發抖,因為它們沒衣服穿。我們一起幫它們做件衣服吧!

      2、教師示范,一邊排列,一邊引導幼兒說出葉子的顏色。下一個應該排什么?(一片綠葉、一片紅葉……)

      師:請小朋友把自己小椅子后面的筐子放桌子上來,里面有一些綠色的和紅色的葉子,現在我們按照“一片綠葉子,一片紅葉子”的`規律幫樹寶寶做衣服。

      3、幼兒操作

      師:看看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顏色的樹葉,下一個又該換什么顏色了。想好了再動手粘上去。

      4、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小朋友給予幫助。

      三、美化教室

      樹寶寶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都開心的笑了,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巧手區)

      四、活動延伸

      把樹寶寶陳列在巧手區,供幼兒區域活動操作。(幼兒可以在盒子的其它3個空面進行有規律的瓶蓋印畫、涂色等)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以“變變變”的形式出示自己設計的寶盒,請幼兒猜猜里面藏著什么,打開盒子,一起看看里面收藏的樹葉。出示一些不同的樹葉交替裝飾的范例,請幼兒看看樹葉是怎樣排隊的。幼兒通過觀看教師操作發現兩種葉子交替排列,產生興趣。我讓幼兒按照一片綠葉子,一片紅葉子或一片大葉子,一片小葉子的規律動手來排列。在活動中幼兒都很有興趣積極主動的動手操作。

      不足之處:由于上課經驗不足,有幾個環節在課前準備中很熟,可幼兒一亂,就忘記強調了!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分類,并能說明分類標準。

      2.發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分類后說明分類標準。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各種結構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連……

      2.分類盒、標記卡。

      四、設計思路

      對幼兒來說分類運算包含兩個層次。一個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屬性的物體挑出來,如在一堆積木中桃出所有紅色積木。第二個層次是分類一,分類是將一組物體分成各有共同屬性的幾組,如將一堆積木按顏色分為紅、黃、綠三組。求同是分類的基礎,因為求同時標準是現成的,而分類時要幼兒自己產生標準。兩種活動對幼兒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設計時應先讓幼兒進行求同活動,提高他們掌握標準的.能力,為產生標準作準備。分類后說明分類標準是中班幼兒進行分類活動的難點、幼兒還沒有達到能用語言描述某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出分類時頭腦中顯現的標準,因此設計時可以先讓幼兒分類后選擇標記卡來表示分類標準,然后逐步過渡到用語言描述。

      五、活動流程

      操作探索—求同,分類—分組討論—說出標準,轉換標準—鞏固操作

      1.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積累有關物體共同特征的感性經驗。說明操作探索階段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求同、分類材料,每一層次要提供多種材料,便于幼兒通過反復操作達到對各種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類的材料,其“不同層次”,可體現在有實物分類,有圖形分類,也有數量分類。也可以有按物體的一種特征分類(大小),有按物件的兩種特征分類(大小、顏色),還有按物體的三種特征分類(大小、顏色、形狀)。

      2.通過分組討論提高幼兒抽象分類標準的能力。說明分組討論可按兩種水平設計,能力中下的幼兒著重說出標準的討論。能力中上者重點故在轉換標準的討論。

      3.鞏固操作時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兒操作的興趣。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獨立正確地按照底板進行1—5的排序。(重點)

      2、愿意用語言表述操作的結果。(難點)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幻燈片。

      2、迎春花的枝條圖(5根長短不一、從短到長排列的枝條);迎春花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出示迎春花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花?什么時候開放?你們覺得它開的'美不美?

      二、學習數字5以內的排序。

      1、初步感知5以內的排序。

      師:蝴蝶也覺得迎春花開的很美,所以都飛來采花粉了。老師把蝴蝶排了排隊,你們看看蝴蝶是怎么排隊的?從上往下看,你有發現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2、鞏固5以內的排序。

      師:不僅蝴蝶來采花粉了,蜜蜂也來了,請你們給蜜蜂像蝴蝶一樣排排隊,好嗎?

      三、幼兒操作。

      1、出示迎春花和枝條的圖片。

      2、幼兒集體操作,教師相應的給以指導。

      3、集體檢查糾錯。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復習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初步學習根據形狀、顏色進行正確的配對和分類。

      2、通過活動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只小籃子,內有紅、黃、綠色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圖形片共9片。

      2、貼有標記的餅干盤每組12只。

      3、教具同上1,另準備黃色正方形標記牌一張,綠色三角形標記牌一張,小貓頭飾3~5只。

      4、將幼兒按能力強弱分為紅花組、綠花組、黃花組。

      5、平時吃小點心的時候引導幼兒觀察過各種形狀的餅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小籃子。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籃子餅干,我們一看有些什么樣的餅干。

      請幼兒用語言來描述一下自己的餅干,注意對顏色和形狀的表述。

      2、集體活動:分餅干。

      (1)按顏色分。教師拿起一片餅干,讓幼兒說說應該放在哪個盤子里?為什么?然后幼兒往每個盤子里送一片餅干。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個別糾正。)

      (2)按形狀分。收起分過的餅干盤,出現有形狀標記的餅干盤。請幼兒將剩下的餅干按標記都分掉,請一幼兒到前面同時分。分好后檢查一下是否分對,分錯的重新分。

      3、游戲活動:買餅干。

      (1)進入游戲情境:小貓開了一個餅干商店,正要進貨,我們幫它把餅干送過去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將餅干盤搬到矮柜上排好,作為商店。)

      (2)請3~5位幼兒戴上小貓的頭飾做營業員:小貓餅干商店開張啦!歡迎小朋友們來買餅干!

      黃花組:出示黃色正方形標記牌,請黃花組的幼兒去買。買好后教師檢查一下是否正確,錯誤的重買。

      綠花組:將綠色三角形標記牌出示兩秒鐘后藏起來,讓綠花組的`幼兒去買。買好后請兩位能力強的幼兒去檢查。

      紅花組:請幼兒先講一講自己要買什么樣的餅干,買完后互相檢查,并說一說自己買的是什么樣的餅干。

      4、結束活動。

      請幼兒聞一聞、嘗一嘗餅干的味道。

      延伸活動:

      將活動材料加入區域游戲或數學角游戲,使幼兒的相關知識獲得練習和鞏固,同時鼓勵能力強的幼兒主動去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體驗物體從短到長的順序關系。

      2、能根據全范例,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按長短給5根小棒排序。

      3、愿意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小棒排列的順序。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紙9《金箍棒》,磁貼:金箍棒長短順序卡5個;底紙10《水果排排隊2》,磁貼:大小水果排序卡蘋果(或桃子)5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介紹情境,引出問題出示底紙9《金箍棒》和長短順序卡磁貼:“一群小猴來到花果山找孫悟空學本領,孫悟空拔下幾根汗毛吹了口氣,變成了金箍棒!大家看看一共有幾根金箍棒?這些金箍棒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哪根最短?怎么看出來的?哪根最長?怎么看出來的?

      師:“這5根金箍棒該怎么發才合適呢?最短的一根發給誰?”請幼兒自由表達,得出一致意見:最短的一根要發給最小的那只。

      2、演示規則教師邊說邊演示:“好,那我們就把這根最短的金箍棒放到最小的猴子手里(放入框條)。正好跟這個框條一樣長,不長也不短。”

      師:“其他幾根金箍棒該發給誰呢?等一會兒請小朋友自己把這些金箍棒按從短到長的順序,一根一根的放進框條里,發給這些小猴子。每一根都要不長也不短,正好放進框條里。你會做了嗎?等所有金箍棒都發完了,還要按順序說一說金箍棒是怎樣排的?”

      3、介紹鞏固組活動。

      師:“今天孫悟空還準備了一些水果,要招待這些猴子們。這個《水果排排隊》的活動你們還記得怎么玩嗎?請小朋友從小紅旗開始,照著范例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前三個水果,再想一想,剩下的`水果怎么接下去排呢?排完以后再說一說,水果是怎么排隊的。”

      二、分組操作。

      1、分組操作逐一請幼兒自選活動。

      2、觀察指導教師重點觀察“金箍棒”組,看幼兒是否理解操作規則。

      3、常規提示。

      三、交流評價。

      1、交流教師:“剛才你是怎么給小猴子發金箍棒的?誰愿意把剩下的金箍棒發完?”請個別幼兒上來完成排序。“他排的對嗎?是怎么排的?”

      2、評價教師:“今天哪些小朋友學會了把金箍棒從短到長?排好以后你告訴小猴金箍棒是怎么排的嗎?你是怎么說的呢?”“哪些小朋友還到其他組去玩了?哪些小朋友會先收好材料再換組?”

      3、整理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整理學具。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8-01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8-12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7-26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7-22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10-13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11-05

    小班數學教案12-30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k精品66 |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