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07-12 04:34:0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生活實際情景,體驗“改商”的過程。

      2、能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某學校要秋游啦,同學們紛紛在做準備,四(1)班有41個學生,老師想讓同學們戴上紅色的帽子,這樣好識別自己班上的學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紅色帽子,而班費只有400元,請你幫老師算算,可以買那種帽子?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購買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學們都準備好了,來到了大操場,電腦出示書中的情境圖,學生根據情景圖,提出有關除法的數學問題。

      (1)說一說了解了哪些已知條件。

      (2) 學生獨立試做,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討論估計試商。

      272÷34= 先估估大概需要幾輛車

      (3)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34”看作“3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3、啟發學生想一想,怎樣試商?會發現什么技巧。

      (學生自由發言,或者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什么時候商會小?)

      4、由學生發現提出并解答:積大了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大呢?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確定商?

      5、繼續完成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由學生發現提出并解答:積小了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小呢?

      6、引導學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知識應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試一試”

      第1題:讓學生說一說商的大小情況。

      第2題:認真觀察,小組內說一說,解決五年級學生如果都坐大客車,需要幾輛?

      3、完成“練一練”,可以適當擴充。

      四、小結本課

      五、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這是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體驗“調商”的過程。在試商的過程中,學生回把除數看作整十數試商,但在具體的計算時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教學中我重點讓學生討論理解“商為什么大了或小了”然后在掌握“調商”方法的基礎上,靈活試商。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說課內容:

      《國土面積》這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第6——7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的第三節課,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特點,二年級下冊已經學過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以及萬以內數的讀寫方法。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是學習萬以上的大數。《人口普查》是在認識計數單位“十萬”、數位順序表及更大的數的基礎上學習大數的讀寫。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2.情感與態度:經歷自主探索大叔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提升歸納與概括的思維的能力。

      3.解決問題:密切大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由于四年級學生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對此進行解釋和應用。因此,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我綜合運用采用主題式教學,以生動有趣的情境為依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學的建模過程;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基礎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如自主嘗試、驗證……

      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題”,倡導“先學后教,少教多學,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起航,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我將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以供學生討論。

      (1)你能讀出這些數嗎?

      (2)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設計意圖:以20xx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為現實背景,談話導入,進入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激發學習。)

      二、組織自主學習。

      1、提出學習任務“怎樣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

      2、根據數位順序表,結合萬以內數的讀法探索。

      3、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從學生的現實學習狀況入手,給學生準備獨立嘗試的學習單,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先獨立探索,根據數位順序表,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并在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三、小組合作,完成中卡。(明確目標:每組根據要求探索“億以上的數”的讀法。)

      1、出示單元組活動要求。

      2、根據先前歸納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大數的讀法。

      3、教師補講,評價學生的活動情況。

      (在這個環節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老師進行個別輔導,然后把各自成果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長安排小組成員輪流發言,在發言過程中,小組成員可做補充,多幫助學困生,教師巡視,輔導學習困難的小組,最后在全班交流,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課件演示)。

      四、鞏固應用,正確的讀寫大數。

      1、引導學生把數分級,然后一級一級的仔細讀;

      2、先獨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

      提示:匯報時,我請有代表性的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學生暢談收獲,開展評價活動。

      這個環節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在學生交流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本節課上還存在的問題,今后去彌補。

      板書設計:

      大數的讀、寫

      億級萬級個級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萬萬萬

      1265830000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20頁例2、練一練。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步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能根據不同的條件計算圓錐的體積,能應用圓錐體積公式解決-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進-步掌握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根據不同的條件計算圓錐的`體積。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復習體積計算。

      (1)提問: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2)口答下列各圓錐的體積:①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積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3.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練習圓錐體積的計算,通過練習,還要能應用圓錐體積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自主探究:

      l.教學例2。

      出示例題,讓學生讀題。提問:你們認為這道題要先求什么,再求這堆沙的重量?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先求體積,才能求這堆沙的重量?這里底面直徑和高的數據怎樣獲得?指名板演,其他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討論練習三第6題: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和高分別相等,那么,圓柱的底面積和圓錐的底面積有什么關系?這道題,已知圓柱底面的周長,先求出什么?在怎樣?理清思路后

      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3)討論練習三第7題。

      底面周長相等,底面積就相等嗎?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練習了圓錐的體積計算和應用:計算體積需要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沒有告訴底面積,我們要先求半徑算出底面積,再計算體積。應用圓錐體積計算.有時候還可以計算出圓錐形物體的重量。

      四、布置作業

      1.練習三第5題及數訓。

      2.出示圓錐形模型,提問:你有什么辦法算山它的體積嗎,需要測量哪些數據?怎樣測量直徑和高。請同學們回去測量你用第167頁圖制作的圓錐,求出它的體積來。

      3.思考練習三第8、9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第一單元 元角分與小數

      一、教材分析:

      “元、角、分與小數”單元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小數。教材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學習小數及其簡單加減運算的初步知識。選擇“元、角、分”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學習小數,首先是由于學生對于小數認識的最直接經驗來自價格;其次,結合購物情境學習小數,可以突出“元、角、分”與小數的密切聯系,有助于學生對小數的理解,并滲透了解決問題的要求。另外,教材這樣安排也為以后學習小數提供了一個直觀、具體的模型。所以在實際教學時,注意本單元小數的學習不要脫離這一背景。

      本單元安排了“買文具”“貨比三家”“買書”和“寄書”等具體情境,目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及其加減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征,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2、經歷比較商品單價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

      4、會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與同伴交流,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 緊密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首先,讀懂商品標價牌是購物必需的知識技能。會用元、角、分說明用小數表示的商品價格,是理解小數意義的一個標志。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為背景,并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的。

      2. 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貨比三家”,放手讓學生想辦法獨立去解決“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的問題,并進行交流,與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教師切忌包辦代替,把某一種策略歸納為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禁錮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性;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或質疑;對學生的各種策略的評價,要有助于他們提高對策略的選擇與合理優化的自我意識。

     。常 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

      這不僅是因為計算是手段,解決問題是目的,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更能使學生體會學習計算的必要性;而且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的有效途徑。學生第一次學習小數加法是結合“買書”的情境進行的,在討論小數加法的多種算法的過程中,揭示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單位(數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也是理解小數相加時為什么小數點要對齊的根據。學生只要理解了這一點,就打通了把整數加減法的經驗向小數加減法遷移的大道。

      4. 逐步擴大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買書”一課,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側重理解小數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寄書”一課則可以讓學生獨立探索,因為學生學過整數加減法,已經具有了處理進位退位問題的經驗,又初步理解了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所以“寄書”這一課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大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四、教學重難點、關鍵:

      重點:小數含義的理解;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難點:小數含義的理解。

      關鍵:聯系現實背景,結合具體內容,幫助理解。

      課時安排:6課時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能找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創造出軸對稱圖形。

      2、通過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探索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領略自然世界的美妙與對稱世界的神奇,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等。

      學生:白紙、彩紙、剪刀、顏料、釘子板等學習材料一份。

      教學過程

      一、“玩”對稱,談話激趣

      課前交流:從“玩”這一話題引入,結合師生的撕紙作品,自然引入新課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

     。ń裉煊羞@么多老師來聽課,我有點擔心。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擔心什么嗎?其實老師是擔心我們六(1)班的同學不會“玩”。你們會不會玩?老師這有一張白紙,說一說你會玩什么? 想知道我會怎么玩這張紙呢?先把這張紙對折,然后從折痕的地方任意的撕下一塊。雖然任意,但撕得還是挺認真的。你們會不會像老師這樣玩呢?每人都有機會,不妨請大家也來玩一玩。)二、“識”對稱,體悟特征

     。ㄕl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給大家展示一下?

      如果我們把這些看做一個個圖形的話,這些圖形的大?形狀?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圖形有一個共同的地方?

      板書:軸對稱圖形

      剛才同學們給這些圖形一個名稱,關于他們的特點我們還有待于深入的研究。這些圖形除了左右兩邊一樣外,試想一下,如果把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對折的話會出現什么樣的情形呢?我想了解一下你手中的作品有沒有這樣的特點?請同學們自己試著折一折。

      既然這樣的圖形對折以后左右兩邊都重合,那么這樣的圖形用“軸對稱圖形”這個名稱合適不合適?為什么合適?說說你的理由。1. 結合學生的撕紙作品,2.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3.抽象出這類平面圖形的特點。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圖形的特征(對折后,折痕兩側完全重疊),師生共同揭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4. 從“軸”字出發,5. 引導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6. 并通過說一說、指7. 一指8. 、畫一畫,9.深入認識對稱軸,10. 體會“對稱軸是折痕所在的直線”這一內涵,11. 并再次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ㄕ酆鬯诘倪@條直線就是對稱軸。對稱軸通常用點畫線來表示。在自己的作品上也畫上一條對稱軸。對折以后,折痕的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你們能不能很快的說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12. 結合軸對稱圖形的特征,13. 判斷下列圖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

      學生根據經驗大膽猜想。

      結合手中的`學具,小組合作,共同驗證猜想。

      大組進行交流,著重引導學生說清判斷的依據。

      引導學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對稱性”及等腰(邊)三角形的“對稱性”,并由此類推到梯形、平行四邊形等。

      根據活動經驗,判斷如下三個圖形的對稱軸的條數。

      4.判斷國旗中的圖案是否是軸對稱的。

      交流時,引導學生說說判斷的依據。

      5.判斷交通標志中的圖案是否是軸對稱的。

      寫下正確的圖案標志的序號。

      交流:剩下的圖案為什么不是軸對稱的。

      6.想象:根據給出的軸對稱圖形的左半邊,想象它的另一半,并判斷給出的是什么圖案。

      三、“做”對稱,深化體驗

      引導學生結合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利用師生共同準備的一些素材,自己想辦法創造一個軸對稱圖形。

      交流時,著重引導學生說清創作過程,并給予激勵性評價。

      教師相機進行相關資源的分享。

      四、“賞”對稱,提升認識

      由軸對稱圖形,進而拓展到現實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引導學生通過賞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并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受到美的洗禮。

      軸對稱圖形

      張齊華出一張紙。

      如果是你的話,怎么玩?

      生:我們折飛機

      生:我會折青蛙,

      生:我們折出星星

      生:我會把這張紙剪成窗花。

      師:先把紙對折,然后從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塊。會玩嗎?大家玩一玩。

      學生撕紙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的作品

      師:如果我們這些紙看作一個個圖形的話?大家看一看這些圖形大小?(不一樣),你們有沒有發現共同的地方?

      生:左右兩邊都相同。

      生:我認為它們軸對稱圖形的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個詞兒的?

      生:我是從書上看到的。

      板書課題。

      師:在深入的觀察,左右大小就是一樣的嗎?

      生:我認為形狀也是一樣的

      生:我認為面積也是一樣的。

      生:我認為把它疊在一起的,會重合。

      師:你手中的作品有沒有這樣的特點。

      學生動手試一試。

      師:現在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ㄒ唬┲该逖,集體訂正:5628÷67

     。ǘ┭菔菊n件:商不變的性質

      (三)教師導入: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我們已經掌握了它的計算方法,那么除數是小數的

      除法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ò鍟n題: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ㄒ唬┙虒W例4

      1.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2.嘗試不同思路(把題里的米數都改寫成厘米數來計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條)

      教師說明: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思考:為什么要把除數和被除數都擴大100倍呢?擴大1000倍可以嗎?

      4.練習:繼續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5.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關鍵是什么?轉化時以誰為標準?

      6.小結計算方法

      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看除數的小數

      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然后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ǘ┙虒W例5

      例5

      10.5÷0.75

      1.學生試算

      2.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1)位數不夠用“0”補足.

      (2)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練習

      51.3÷0.27

      26÷0.13

     。ㄈ┛偨Y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

      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有什么聯

      系?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堂練習

     。ㄒ唬┨羁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_____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幾位,_____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_____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_____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ǘ┌严旅娴念}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三)計算下面各題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業

      (一)計算下面個題.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ǘ┦澜缟献畲蟮镍B是鴕鳥,體重達135千克,最小的鳥是蜂鳥,體重只有0.0016千克.鴕鳥的體重是蜂鳥的多少倍?

      六、板書設計

      一個數除以小數

      例4做一條短褲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

      例5計算

      10.5÷0.75

      可以做多少條短褲?

      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條短褲

      一個數除以小數(二)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單元目標:

      1、 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 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 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內容:

      萬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重點:

      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難)

      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1、春天到了,學校安排我們坐車去動物園春游,三年級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輛車限坐88人,兩個班坐一輛車能坐的下嗎?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么不行?說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臺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 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位數的運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

      完成練習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3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目標:

      1、經歷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認識過程,在掌握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2、通過觀察、計算等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性和計算速度

      教學重點: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難點: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口算和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運算法則,同學們還記得怎樣算嗎?現在老師要考你們一下。

      1、完成下列各題 76+37 24+89 98+66 980+660 985+665

      2、980+660 985+665 不能用上節課學的計算,有同學算出來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多媒體出示主題圖,估算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2、小組討論估算值,說明理由。

      3、請生列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4、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書上做一做,集體講評訂正。

      2、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練習五第10題,開動腦筋,獨立完成。

      四、小結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在表中發現了什么數量關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數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式解決問題。

      五、作業

      課本練習五1~9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認識過程,學會三位數與三位數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確的筆算多位數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口算(指生回答)

      80—7= 56—3= 76—12= 98—35=

      2、豎式計算(指生板演)

      654—12= 123—100= 876—123= 587—198=

      師小結:587—198=豎式計算應該注意點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體出示教學例題1: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

      分別是麗江、大理和昆明。請同學們課本,這就是我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坐飛機到昆明,然后從昆明出發行348千米到達了大理,又從大理出發去麗江。大家在書上可以看到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那么大理到麗江有多少米呢?

      2、小組討論估算大理到麗江有多遠?說明方法

      3、用線段圖的方法來理清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的路程拉成一條直線,可以使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更加明了。

      4、列豎式計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現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發言。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然后選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講,把你們認為最容易的方法說給大家聽,邊講邊板書。然后請其他學生講評。

      師小結:改了數字之后還是要按照減法運算法則來計算

      (三)例3

      1、怎樣計算500—185(自由發表意見,方法越多越好)

      2、用豎式計算,指生板書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頁的做一做

      四、小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完成作業練習六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課題:

      《統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二冊第七章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進一步學習象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2.能結合具體情境用調查、計數等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并完成統計圖表。

      3.在統計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使學生能從統計圖表中反映出的數據關系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給以解決,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4. 直觀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與同伴交流思想。

      5.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有條理思考的習慣和知識應用的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歡樂,具有初步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1.通過實例感受統計的必要性。

      2.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關系提出并回答簡單的`題。

      教學準備:

      課件、題卡、小桶、小紅旗、旗座、玻璃珠

      教學過程:

     。ㄕn前交待插紅旗的個人成功體驗與小組團結協作。

      一、大象生日事例,鞏固統計認識

      1、創設故事情境,激趣入課

      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那天嗎?生答

      今天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動物園里正準備給一位小朋友過生日。他是誰?(直接入課)

      這么多的客人,他們正給大象胖胖唱生日歌呢。我們也一起來吧。ㄒ黄鸪崭瑁。(營造氣氛)

      2、統計客人數量,完成統計表

      讓我們找找,都來了那些客人?(學生指出,老師點出來形成象形統計圖)

      數一數各有多少?師課件填表。

      3、問題與解決

      根據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生:我發現…

      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生提出問題,再解決。

      二、摸珠子事例,教學可能性大小

      1、介紹游戲做法

     。ㄍ队皟x投影)游戲方法;游戲規則。

      裁評方法:做得又好又快。

      2、小組玩并做好統計,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鞏固統計圖的記錄方法

      3、結果分析,導出結論

      請一小組代表發言:根據圖表,你發現了什么?(什么顏色的次數最多?)再看實物論證。

      再次發言,引導形成結論意識。

      小組同學根據圖表,推測哪種顏色球的多少,再實證。

      三、水果事例,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1、提出問題

      老師有一個水果店,賣了這幾種水果(課件出示)。

      你喜歡吃那些水果?生答

      好的!大家到時來的時候,老師請客!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在小組中調查一下,把你們喜歡吃的水果都記下來?

      2、學生調查

      小組活動,完成統計表格。

      3、學生發現情況,解決問題

      根據你們的統計,你能發現什么?

      現在生意特好!我呢,就想再進一點水果?你認為現在可以去進點什么水果才是最好賣的?

      四、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用到了統計呢?

      班上的同學,看一看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

      統計學校的老師,知道學校是男老師多還是女老師多!

      看看什么東西好賣。ㄊ袌稣{查,進貨)

      天氣調查,幫助農業生產!

      比多少!

      …

      五、學習情況事例,就地挖掘教材

      1、統計學習情況

      學生清理小紅旗的面數,完成數據收集。

      完成統計表(課件)

      2、學生發現

      你可以看出什么?

      3、教師總結

      六、品牌電視事例,課堂延伸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6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最大的aⅴ久久网站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原创 |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