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8-06 08:42:2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數學教學中我發現我班幼兒在進行10以內物體數數的時候,能夠正確點數排列成一排的物體,他們運用的點數方法常常是從左往右逐一點數的方法。在點數排列成不同形狀的物體或者不規則排列的物體時,有的孩子常常點數無序,出現重復和漏數的現象。而且很多孩子方向感比模糊,總是分不清上下左右,讓孩子學會有序的數數并用數字定位很重要,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有序數數能力,又能培養孩子上下左右的方向定位。幫助他們積累數數經驗,因此我選擇了"從不同方向數數定位法,鞏固6以內的數數,并確定方位!"特設計本次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感受參與外賣員活動的樂趣,體驗序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2.會用序數詞"第幾"來表示10以內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認識1 -10的序數,初步學習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用數數的方法確定位置。

      2、難點:用有序的數數和正確的方向,確定準確的位置。

      活動準備:

      PPT 格子掛圖

      活動過程:

      1、情景創設,引出序數的方位練習。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邱老師,前一久,邱老師新開了一家肯德基店,所有的人都喜歡吃,生意好得不得了!

      男:老板老板,你不要再說了,訂單實在太多了,我們都送不過來了,你趕緊想想辦法吧!我先去送外賣了!趕緊想辦法!

      師:哎,我們店的外賣小哥真是火急火燎的,這有那么多小朋友,你們愿不愿意幫邱老師去送外賣呢?我們的外賣小哥可是很勤快的,只要你想吃什么,他會在很短的時間給小朋友們送到家里來。作為一名外賣員,不僅要有好的身體,還要有好的方向感。

      做熱身操,讓小朋友熟悉方向。

      小朋友,我們在成為小小外賣員之前,就讓邱老師來給大家做一個培訓吧!下面就讓我們來做一個外賣熱身操。小朋友們千萬不要把方向做反了。

      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右右左左,后后前前,下下上上,從下往上,從下往上,搖搖手,從上往下,從上往下,拍拍腿,從左往右,從左往右點一點,從右往左,從右往左轉一轉!

      好啦,我們的熱身操做完了,小朋友對方位也有一定的了解了,請小朋友回到位置上坐好。

      2、出示PPT第一張點餐單,讓小朋友學習上下方位。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點餐單。請看第一張。

      ①小朋友們看一下這張點餐單里有哪些食物呢?

      哇!點餐單里面有那么多的食物。那小朋友看一下我們要往哪個方向開始數呢?(出示向上箭頭)。

      師:你們怎么知道是從下往上呢?

      幼:因為有箭頭。

      師:對了,這個箭頭呢就表示從下往上。

      ②從下往上數,漢堡在第幾層?小朋友們一起來數一數。

      小朋友們再看,這一次我們又應該往哪邊數呢?(出示向下箭頭)這一次我們要從上往下數,那從上往下數,漢堡又在第幾層呢?在第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從上往下數。一起來說:"從上往下數,漢堡在第 層"。

      教師小結:我發現同一種食物從上下不同方向數,他在數列中排列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小朋友們在學習序數時一定要聽清楚方向。聽清楚要求,我們要從哪個方向開始數。

      3、出示PPT第二張點餐單,讓小朋友學習左右方位。

      ①小朋友看,這張點餐單,我們要往哪邊數呢?(出示從左往右箭頭)這個箭頭是表示從左往右數,從左往右數,雞腿在第幾格呢?

      ②這次我們又要往哪邊數呢?(出示從右往左箭頭)從右往左,雞腿又在第幾格?

      4、出示第三張PPT,讓小朋友學會上下,左右定位。

      作為小小外賣員,不僅要學會看點餐單,還要能夠快速準確的定位,才能把好吃的東西快速的送給客戶。

      ①師:我們來看一下這棟樓從下往上數有幾層?

      幼:十層。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下到底是不是有十層。(出示數字1-10)

      ②從下往上數,這些數字代表什么?(顧客住在第幾層)。

      ③每層有幾間房間呢?(出示數字1-10),從左往右數,代表顧客住在這層樓的第幾間房間。

      ④顧客到底住在哪一間房間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先讓小朋友自己討論一下警察叔叔住在第幾層的第幾間?()廚師住在哪里呢?第幾層的第幾間?

      5、出示掛圖,讓小朋友自主探索尋找神秘顧客。再次鞏固方位練習。

      ①第一位神秘顧客住在第4層的第3間,哪個小朋友上來找一找。

      第二位神秘顧客住在第2層的第4間,哪個小朋友來試一試,找一找。

      第三位神秘顧客住在第3層的第2間,哪個小朋友來找一找。

      ②我們找到了這三位神秘住客的位置,他們到底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把房門打開。他們的房間都是有聲控密碼的`,只有說對了密碼房門才能打開。密碼就是他們的位置,住在第幾層的第幾間?

      師:紅門紅門快打開(邊拍手邊說)幼:第4層的第3間(房門打開,和住戶打招呼)師:黃門黃門快打開幼:第2層的第4間師:藍門藍門快打開幼:第3層的第2間6、出示PPT后面幾張幻燈片,再次鞏固方向定位。

      男:老板老板,你的外賣員找到了嗎?這里有那么多的訂單,趕緊讓他們去送一下!下面請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訂單,你們能幫忙準確的送到嗎?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張:老爺爺住在哪里?(第3層的第5間)。老爺爺點了什么?(雞腿)第二張;小女孩住在哪里?(第5層的第2間)。小女孩點了什么?(蛋糕)第三張:老師住在哪里?(第6層的第3間)。老師點了什么?(漢堡)第四張:廚師住在哪里?(第4層的第1間)。廚師點了什么?(面條)第五張:醫生住在哪里?(第2層的第4間)。醫生點了什么?(可樂)第五張:警察叔叔住在哪里?(第1層的第6間)。警察叔叔點了什么?(薯條)結束:小朋友們,我們的訂單已經看完了。顧客住的位置和點的食物我們也記住了,那你們轉過去問問后面的老師,你們能不能成為合格的外賣員了?好,我們就一起去送外賣吧!(起立,按順序走出去)

      活動反思:

      這次期中開課是以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的。我拿到的是《認識10以內的序數》,中班的孩子們已經掌握了10以內的數量,上學期也學習了5以內的序數,為此課前我查了相關的資料,同時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征,本次活動主要還是讓孩子了解并掌握從不同的方向來辨別10以內的序數,知道方向不同,序數所處的位置也不同。為此我制定了如下的目標:1.認識10以內的序數,能用序數詞“第幾”表述物體所處的位置。2.學習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我制作PPT,選取了7個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以小動物們參加運動會的形式引出主題。并利用箭頭,讓孩子一目了然的了解該從哪個方向數起,很好的解決了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

      整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還是比較順利的,孩子們也一直在我創設的游戲情景中游戲著,學習著。在各個游戲中,孩子們也基本掌握了從不同方向找出了序數所處的位置。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活動大約超了四五分鐘,這個與我設計的活動內容太多,容量有些大脫不了干系。就像李老師所說的,我本來是想給孩子傳授更多的知識,但內容多了,對于孩子來說并不一定能完全吸收消化。在活動內容設計上,可以考慮把有些看起來并列的內容刪除一些。

      課后我又重新審視了一下我的教案,回想了一下自己的教學過程,在帶領孩子們辨別橫排動物不同方向所處的位置時,感覺有些雜,一下子讓孩子們辨別好幾個動物在不同方向的位置,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把其中的一兩個動物作為重點,讓孩子們觀察他們從左往右數和從右往左數,有什么區別,從而讓孩子們清楚的了解同一物體從不同方向數,所處的位置也不同,這樣也許會更好,孩子們也會更容易掌握。在送小動物回彩色房子這一環節中,出示了圖片的話,PPT中的房子是不是可以不用再次出示,PPT中直接出示小動物及它所處的位置,讓孩子們根據提示送小動物回去。

      這節課正好自己班沒上過,希望改過后的流程能更適合孩子!下次一定要上上看!謝謝李老師的點評及建議,讓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讓我在一次次的反思中進步!

      小百科:序數,集合論基本概念之一,是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數的推廣。序數概念是建立在良序集概念之上的,而良序集又是偏序集、全序集的特殊情形。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 感知立體圖形在空間的存在形式,正確點數立方體。

      2. 體驗數形關系,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3. 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4. 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多媒體、30個立方體、若干積木、筆、調查表以及操作紙。

      活動過程:1. 復習幾何形體。

      教師出示正方體、長方體讓幼兒進行辨認,并能說出它們的特征。(告訴幼兒這些圖形有一個

      2. 學習數立方體。

      1)看圖數立方體

      要求幼兒看清圖形,正確點數正方體。(小朋友之間進行校對;通過多媒體來進行校對。)

      2)幼兒操作活動

      把幼兒分成三組,用立體圖形進行拼搭,要求幼兒說出“我用了幾個立體圖形拼搭了什么?”

      3)運用多媒體讓幼兒正確點數立方體,學會將隱藏部分給找出來。

      通過此活動來提高小朋友學習的興趣。

      3.延伸活動:數高樓

      運用調查表的形式讓幼兒對小區內的高層樓房進行層次的統計,從中了解到我們的樓房也是通過一個個的立體圖形而組成的。

      活動反思:

      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活動過程:

      1、交流:一分鐘有多長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滴答滴答當當當,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他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面鐘請小朋友看一看鐘上有什么?

      幼:有數字,還有針師:有幾根針?

      幼:3根針師:這3艮針分別有不同的名字,最粗的是時針。最長的,有點粗的教分針。短的叫秒針。秒針從12走一圈就走了一分鐘。那一分鐘有多長,我們請秒針走一圈,我們靜靜的等一等。

      2、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師:小朋友一分鐘到了,你覺得一分鐘時間長嗎?

      幼1:我覺得一分鐘有點長幼2?:我覺得的一分鐘有點短總結:一分鐘其實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在一分鐘的時間里你能做些什么呢?

      幼1:我能在一分鐘時間里我能折5個紙船。

      幼2:我能在一分鐘時間里寫10個字。

      師:小朋友你們是個能干的孩子,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做很多事,那么,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串珠要請小朋友幫忙穿一下,要請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里看一看你能穿幾個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動手,老師說停大家就要停下來。你們聽明白了嗎?

      (每張桌子上放一珠)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時間到,請小朋友數一數你穿了幾顆珠子并把它,記操作紙上,記錄在操作紙上。(老師請小朋友,開火車來說一說。)師:小朋友,誰穿的最多?誰穿的最少?

      師:為什么在同樣的時間里,有的小朋友穿的多,有的小朋友穿的少?

      幼1:有的小朋友,沒有找到串珠的孔。

      幼2:有的小朋友一邊做事一邊玩。

      幼3:有的小朋友穿的快,有的小朋友穿的慢。

      師總結:小朋友講的真好,在同樣的時間里,大家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你做事情認真,掌握了串珠的,你就會比別的小朋友穿的多一些。那么,小朋友你還想再試一次嗎?

      幼:想師:還是一分鐘的時間,看一看這次你能穿幾個?能比第一次穿的多一點嗎?(全體幼兒進行操作)師:時間到。請小朋友數一數你穿了幾顆,并把它記錄在操作紙上。(幼兒進行記錄)師:誰來說一說。你這次穿了幾顆?你第一次穿的多還是第二次穿得多?為什么?

      幼:因為第二次我找到了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師:對了,只要我們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時候,找到方法,加快速度,你就能比別的小朋友快。

      師:剛才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做了一件事,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用3分鐘的時間完成3件事,你們想挑戰一下自己嗎?

      幼:想師:第一件事,你們要穿5顆珠子。

      第二件事,要用筷子夾8顆彈珠第三件事,要套8個回形針。(一個一個串連起來)看一看那位小朋友能在3分鐘的時間里完成所有的事。,在做事情的時候,先想一想你要先做什么?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動手。(幼兒在老師的指令下開始操作)師:時間到,3件事全部完成的小朋友請舉手。

      師:你來說一說,為什么你能完成了3件事?

      幼:因為我,速度快,不和別的小朋友講話。

      師:你真棒。老師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要向他學習,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師:我們小朋友在一分鐘時間了可以穿5個珠珠,夾8個彈珠、套8個回形針,那大人在一分鐘時間里可以做什么事呢?老師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師播放PPT)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

      ●一分鐘人能踢毽子100多個。

      ●一分鐘人能包30個大餛飩。

      師: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活動反思:

      上課鈴響起,在與學生問候以后,讓學生坐端正,不能發出丁點聲音,接著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么事情?在游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后,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在仔細品讀后,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系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后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結合實踐,課外延伸。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1分鐘的原因后,讓學生改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由于前面的閱讀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自由說話,你想對元元說什么?我扮演成元元,這樣我和學生反復扮演角色,學生在教“我”珍惜時間的同時,自己在無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時間。

      小百科:分鐘,表示時間長度的詞語,一分鐘等于60秒鐘。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組合形式的方塊拼圖拼出九方格圖案,并能在記錄單上記錄拼出的多種組合方法

      2、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多種組合,尋求多種答案

      3、感受拼圖游戲奇妙之處,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嘗試用不同組合形式的方塊拼九方格,并作恰當的記錄

      難點

      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求同一塊圖形的多種組合形式

      形成原因

      九方格的組合形式多種多樣,單純的拼圖并不十分困難,但實則其蘊含了有趣的規律。但平時的拼圖游戲目標比較單一,只是朝著一個完成的方向,因此使得幼兒的思維角度也并不多元化,這與九方格的拼圖是兩個不同的探索目標

      解決策略

      為了讓幼兒在拼圖的過程中有圖文結合直觀的依據,我運用了操作記錄法,兩次層層遞進的實踐,通過自身的探索、記錄,教師的引導、比對,在親身體驗中發現九方格這一有趣的組合現象

      教學準備

      教具

      九方格圖案一張,各種顏色、不同組合形式的、寫有編號的方塊拼圖卡若干

      學具

      幼兒人手一份方塊拼圖卡、記錄單1張

      教學流程

      一、認識圖形、激發興趣

      通過對九方格及各種圖形卡的認識,激發拼圖的興趣

      二、拼拼圖形,記錄結果

      這一環節是活動的重點,首先通過示范讓幼兒了解拼圖及記錄的方法,然后請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鼓勵幼兒用多種圖卡拼出多種組合形式

      三、二次操作,多種組合

      不僅是鞏固對操作的經驗,同時層次難度遞進,要求幼兒在已確定了一塊圖形的基礎上,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多種組合,尋求多種組合方式

      四、交流分享,總結延伸

      從幼兒展示的記錄單中,找出方法最多和最少的`兩張,根據圖形的對比發現問題,提出疑問:為什么有的圖形拼出來的組合多,有的少呢?作為課外延伸,請幼兒繼續探索尋找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的拼圖經驗已相對比較豐富,對他們來說拼圖是一項刺激、有挑戰性的智力游戲,孩子們雖然自主游戲的興趣濃厚,但卻缺乏一種學習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在新綱要中強調: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于是,我將“拼圖游戲”作為一個教育載體,設計了《神奇的九方格》這一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拼拼、玩玩、記錄中,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發展空間知覺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策略。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的教案應該怎么設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些吧!

      活動目標:1、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擺出算式進行解答。2、在活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收拾用具的習慣。 活動重點: 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

      活動目標:1、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擺出算式進行解答。2、在活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收拾用具的習慣。

      活動重點:

      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列出算式進行解答。

      活動難點:

      孩子能較好地看圖編應用題,能正確地分辨加法與減法。

      活動準備

      大圖。數字、符號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報數游戲,復習10的組成。

      1、我們來做報數游戲,我報的數和你們報的數合起來是10。我報1,引導幼兒說出,我報9,1和9合起來是10。依次復習10的組成。

      2、合動作。教師和老師的動作合起來的數量是10.

      3、開火車的游戲,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

      二、復習10的加減法

      1、出示大圖。

      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這幅圖,圖上有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請幼兒看圖找出圖中事物的特點)

      2、嘗試編應用題、

      師:你能根據這些不同的特征編應用題嗎?他這樣編的應用題是加法的還是減法的呢?

      (引導幼兒去區分減法和加法應用題的不同,幫助幼兒理解減法和加法的含義)

      教師小結:加法應用題一般就是先告訴別人一部分數,再告訴別人另一部分數,最后要問別人總數。而減法應用題一般是先告訴別人總數,然后告訴別人其中一部分數,最后要問別人另一個部分數。

      3、分別請幼兒一一編出相應的應用題,其他幼兒根據幼兒編的應用題利用符號卡和數字卡擺出相應的算式。

      4、表揚那些編的好小朋友。

      三、幼兒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要求:至少兩個人一組,進行“你編應用題,我列算式”的活動。

      評價幼兒的活動。

      四、結束部分

      1、評價幼兒活動情況。

      2、組織幼兒收拾整理用具。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系,學習列出算式。

      2、復習5的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換都等于5。

      3、進一步認識理解“”、“=”號的含義。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5、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副,動物卡片若干。

      2、教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1—5數字,加、減、等號各一個。

      3、學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復習5的組成

      幼兒人手一份卡片,教師引導一起共同復習5的組成。

      (二)學習5的加法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背景圖,以小動物一起玩游戲的情節進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戲,后來跑來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小動物?(5只)

      2、師生一起共同游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會跟著老師一起來玩游戲。媽媽昨天買回4個蘋果,爸爸又帶回1個蘋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個蘋果了。”幼兒一邊聽老師講述,一邊擺卡片。

      3、啟發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游戲中所講的事情,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1)4_1=5 4表示什么?(4表示媽媽買回的4個蘋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帶回的1個蘋果)

      表示什么?(媽媽和爸爸的蘋果合起來)

      (2)啟發幼兒再用一道算是表示這個游戲。

      1_4=5(集體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較兩道算式,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4_1=5和1_4=5,位置換過來了,但是得數是一樣的。

      (三)幼兒操作,并做記錄。

      幼兒根據老師說的情節,用卡片擺出算式,并用作業本把算式寫下來。

      活動評價:

      請幼兒相互把算式讀一讀,體驗游戲成功的喜悅。再數一數,黑板上一共記錄了幾道算式。

      活動反思:

      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來說第一次正式接觸加法,而在數學中,加法是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也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學好這一課,對以后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歷中,一些日常問題的解決使得他們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但是,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用數的組成知識去做加法。

      一、導入凸顯分與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義來自于分與合的思想。在教學開始時,以幾組變式的分與合作為基礎,鋪墊。讓學生初步感受今天我們要用分與合來解決新問題。

      二、從算理中教學。

      在例題教學時,我通過圖意變化,引導學生看變化的過程,說清圖的意思。(小丑左手拿著3個氣球,右手拿著1個氣球)。同時以提問的方式出現第三句話:一共有幾個氣球?給學生初步建立條件與問題的概念,了解看圖是要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看圖列出加法算式:3 1=4。這部分是學生的已有經驗,我把重點放在了算式含義的講解,計算教學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學習方式,“ ”學生已經認識,而是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 ”的意義是合起來,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算式“3 1=4”中“3”、“1”、“4”的意義解釋,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來解釋,說明學生能夠理解數的意義了,學生能夠通過分與合的經驗說出算式的意義,讓學生經歷形象——數——符號——語言——初步將意義整合,最后將“3 1=4”意義精簡為“3和1合起來是4”。

      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不同層次的練習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學生的能力。

      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學生能夠自己看著圖說出算式的意思。

      擺一擺、填一填。學生看著梨圖,用自己的學具擺一擺,然后填空。將擺、寫結合,將動作和語言相連接,同時,又是對數形的結合。

      直接寫出得數,比較“2 1=3”和“1 2=3”之間的規律:加號前后交換位置的得數不變,再通過找到的`規律讓學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給學生空間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來表示算式的意思,學生很感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圖可以用同一個算式來解答。

      送信連一連。將連線題和有序的排一排結合在一起,將得數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這部分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上黑板排序、說一說,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數學思想。

      四、總結突出算理。

      本節課的總結關鍵就突出“ ”的含義——合起來。在課的最后再回到導入的鋪墊,用分與合的知識解決加法計算。

      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過語音語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調;在送信環節,學生一開始出現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學生能夠根據分與合的聯系出現兩組算式,讓學生認識事物的對比過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間的聯系,而不是教師自主將這一環節延后出現;在教學中還要充分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幼兒在排排、記記、說說的活動中感受數字排序的奇妙。

      活動準備:

      數字2、6、8、8四套、記錄紙4張車牌號碼

      活動流程:

      一、交流城市新車感受城市變化,給生活帶來得方便

      1、師:張老師買了輛新車,你們看!(出示別克凱悅)你還知道別克凱悅啊,那你還知道哪些車?

      2、新車拿到了,我要上路了,現在能出發了嗎?(沒有掛牌照)沒有牌照會怎么樣?

      排列汽車牌照

      教師小結:牌照就象一輛車子的身份、名字,每輛車的車牌都不一樣。上海一個牌照很貴呢!

      二、在用數字排列車牌照的同時,感受數字排序的奇妙

      1、三個數字排牌照

      1) 師:張老師的車牌照里有2、6、8三個數字,你們猜猜我的車牌是什么?

      2)師:我這里有一張記錄紙和這三個數字,你們可以一個小組一起來動腦筋排一排記一記,看看有幾種可能。

      3)幼兒一小組形式合作

      4)每一組推薦一位組員進行介紹

      5)師:一共有幾種可能?有沒有補充的?

      6) 師小結:原來3個數字可以組合出6種組合方法。

      3、4個數字排車牌

      1)師:不好意思,我的牌照中有兩個 8,請你再來試一試。

      2)幼兒操作記錄

      3)鼓勵語:時間就是牌照,牌照就是金錢。

      4)交流組合結果:有沒有不一樣的'

      5) 車牌的秘密

      師小結:數字排序真是太有趣了,4個數字竟然排出了那么多種結果,其實我也沒有統計過到底有幾種,你們自由活動還可以去試一試。告訴你們,我的牌照是2868。

      三、在交流中一一發現車牌的秘密——漢字、英文字母、顏色

      1、師:那天我在馬路上開車,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在往前開車,對面開過來一輛車,也是2848,警察居然沒有把我們攔下來,(兩個牌照一樣肯定有一個是假的)你們猜猜是什么原因?

      幼:警察沒有看到,有漢字。

      2、師:你知道有些什么漢字?“滬”表示什么意思?

      3、師:漢字也是一樣都是滬,那是怎么回事呢?

      幼:有英文字母。

      4、師:你知道有哪些英文字母?

      5、師:英文字母也是一樣,都是F,那又是怎么回事呢?(藍牌照——客車、黃牌照——卡車、黑牌照——大使館、白牌照——部隊)

      6、今天回家的路上可以看看,牌照除了數字、漢字、英文字母不一樣以外,到底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明天我們再來交流。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大班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南》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4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于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組成,掌握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

      3、發展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對數學感興趣。

      活動準備

      花片、小動物的PPT、五只小兔的圖片、兩幢房子的圖片、山羊哥哥和梅花鹿姐姐的房子、青草、白菜蘿卜等PPT

      活動過程

      一、復習2、3、4的分解組合

      (一)“小朋友們、上午好。今天我們來上一節有趣的數學課,在這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之前認識的數字寶寶。”

      (二)“(出示數字)這是數字幾?2可以怎么分?為什么?3、4可以怎么分?(利用花片進行分式)”

      二、認識5,給小兔分家,提高幼兒興趣

      (一)“今天我們班級來了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5”,我們趕快去認識認識它吧!”

      (二)“‘5’你好啊,又來了5個熊寶寶、5個牛寶寶、5個蜜蜂寶寶,在寫小動物在森林里高興地生活著。”

      (三)“冬天來了,森林里來了新朋友,我們一起看看是誰(出示5只兔子PPT)原來是5只小兔。但是現在小兔們遇到了一點困難,森林里只剩下2棟房子,不知道怎么分,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說一說”

      (四)幼兒觀察兔子,將5只兔子分在兩棟房子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將每一次的結果記錄下來

      (五)“剛剛小朋友們都幫小兔分好了家,我們一起看看分的對不對,一座房子住1只小兔,一座房子住4只小兔、、、、、”

      小結:“分對了嗎?從剛剛給小兔分房子可以看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三、學習5的分成和組合

      (一)“新搬了家,小兔們準備了5把青草給鄰居山羊哥哥和梅花鹿姐姐,請小朋友幫它分一分。”

      (二)“張老師這有兩張圖片,一張是山羊哥哥的家,一張是梅花鹿姐姐的家,你們就把青草放在他們家門口,小朋友們去試試吧”

      (三)幼兒操作

      1、“你是怎么分的?(完整說出山羊哥哥幾個,梅花鹿姐姐幾個)”

      2、“和她分的一樣的小朋友把手舉起來,你們真棒。”

      3、“誰是跟他們不一樣的?你是怎么分的?”

      4、“老師將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四、5以內的組成并運用

      (一)“冬天來了,小兔們準備去‘小猴商店’買糧食過冬,我們一起看看商店里都有什么?(出示PPT)它們的價錢一樣嗎?”師:“那現在問題來了,小兔們只有5元錢,他們要怎么買價錢合起來是5元?”

      (二)講解示范:“拿兩個3元的胡蘿卜行不行?為什么?應該拿幾元的?為什么?”

      (三)“現在小兔請你用5元錢幫他去‘小猴商店’買糧食,每種糧食上都有一個數字表示價錢,記住你買的糧食合起來正好是5元,進去商店前把錢放在商店的錢箱里”

      (四)幼兒自由購買,老師觀察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五)幼兒交流討論:你買了幾種蔬菜?兩種蔬菜的價錢合起來正好是5元嗎?師:你買對了嗎?為什么?請說出你的理由。

      五、活動結束

      師“你們都幫小兔們買了糧食,他們為了表示感謝,特意請我們去它家做客,那現在我們小朋友每人用5元錢買個小禮物慶祝他們搬家吧!”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通過創設情景,設置問題,有效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索欲望。活動以復習3和4的組成導入活動。在情景的創設中,幼兒興趣濃厚,一個個當起了母雞媽媽的小幫手,通過幫助雞媽媽擺放雞蛋及小雞,引導幼兒分出不同的分合式,能用完整的語言表述清楚,并能夠進行操作。

      幼兒期正處于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雪花片,幼兒在分“雪花片”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松而有趣。我覺得動手操作,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的組成,在驗證幼兒操作結果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還通過游戲,鞏固了5的組成,讓幼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中體會數學活動的樂趣。

      當然,在本次活動,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

      1、 在操作環節中,因操作前要求提得不夠清楚,導致有些孩子無從下手,操作完后沒有及時收拾整理。

      2、 游戲環節中,教師可適當介入引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3、 在驗證環節中,應引導孩子對照比較,集體驗證,總結按一定的規律分會更好。

      總之,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動中,都會學到很多,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希望向專業的老師多學習,在以后的教研活動做得更好。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情節讓幼兒了解以一代十的記錄方法,并進行操作。

      2、引導幼兒思考,明白寫數字的重要性。

      3、讓幼兒進一步分清左右手,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成功。

      活動準備

      老鼠圖片,牛皮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出示小老鼠

      2、教師:這是誰呀?對,這是一只圓耳朵小老鼠。

      今天老師就來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圓耳朵小老鼠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3、教師講故事。

      二、提問,引導幼兒思考并討論

      1、你們說,圓耳朵小老鼠會用什么方法來代表15呢?

      (幼兒思考回答)

      三、老師講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介紹以一代十的方法。

      1、原來圓耳朵小老鼠先在自己的左手臂上扎了1根綠絲帶,又在自己的右手臂上扎了5根紅絲帶,

      這樣不就代表15了嗎?

      2、那老師想問問我們小朋友了,圓耳朵小老鼠想了什么辦法代表15呢?

      它為什么在左手臂上只扎1綠根絲帶呢?

      這1根綠絲帶其實代表了幾粒糖呀?

      5根紅絲帶又代表幾粒呢?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討論一下。

      (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原來圓耳朵小老鼠在左手上系的一根綠絲帶代表10粒,

      右手上系的5根紅絲帶就代表5粒,左右手合在一起就代表15粒了,是不是呀!

      4、繼續講故事

      教師:原來圓耳朵小老鼠是想的這種方法呀,用右手上的來代表十,左手上的代表個,

      看來圓耳朵小老鼠還真會動腦筋呢。

      5、提問:你們覺得圓耳朵小老鼠的辦法可行嗎?

      它的辦法是不是最好的呢?如果是你,你會用什么辦法呢?

      四、幼兒操作:“以一代十”

      1、如果第三天鼠老師又要小老鼠們記住23、34、45這些數字呢?圓耳朵小老鼠會怎么做呢?

      (請個別幼兒來講一講)

      2、幼兒嘗試用牛皮筋在自己手上操作,學習以一代十的計數方法。

      那我們小朋友也來試一試圓耳朵小老鼠的方法好不好啊?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牛皮筋,你們可以把它套在手上,不過套的`時候要注意,

      左手上代表的是幾十,右手上代表的是幾個。

      套完的小朋友就把手舉起來,這樣老師就知道你套好了。

      五、分組操作,比較快慢套的時候

      那到底是套皮筋快呢還是寫數字快呢?(幼兒討論)

      那我們來比試一下吧。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數學教案11-05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19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天天综合网亚在线 | 日韩丝袜中文字幕 | 中文在线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