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皮亞杰說過:數概念是幼兒在事物間建立兩種關系的總和,其中的一種就是順序關系,它是幼兒學數學前的準備階段。我在計算區準備了紅片片和綠片片,請幼兒給它們排隊。在活動中我發現,有的幼兒已會按一定規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規律排序,為此,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游戲的形式,設計了此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穿珠,貼花片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規律。
目標:
1 在游戲中,嘗試有規律排列材料。
2能手眼協調地進行操作活動;學習按規律說說自己的排列方法。
3有興趣地參加活動。
準備: 布娃娃一個;吸管,長紙條,蠟光紙若干;膠棒若干。
過程:
1、 出示娃娃,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以娃娃口吻說:“小朋友你們好!我要開一個商店,需要你們幫我加工一批項鏈和腰帶,你們愿意幫我嗎?”
(2)出示范例腰帶“我需要這種樣式的腰帶,誰會做?”“這是怎么做的?”
引導幼兒說出排列規律。
2、 介紹材料,幼兒操作。
(1) 老師:“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這邊一排是做項鏈,那邊是做腰帶的材料;膠棒用完,蓋子要蓋上。做好后送給娃娃,要說:“娃娃,我給你送項鏈了……”
(2)幼兒上位操作,老師指導。
3 、 結束。
“小朋友,謝謝你們,為我們加工了這么多漂亮的項鏈和腰帶,下次,我再請你們幫我加工好嗎?
美麗的項鏈課后反思:
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感知規律,讓幼兒增強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難點是再現或再造規律,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在環節設置上,我采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
第一環節我先出示一組有規律的圖形:△△□△△□(小狗)□△△(圖形片的顏色相同),讓幼兒初步感知什么是規律,什么叫按規律排序。
然后提問:小狗穿了一串漂亮而整齊的項鏈,可被調皮的`小狗擋住了二個,請小朋友猜猜擋住的是二個什么圖形?為什么?請他們來說一說是按照什么規律來排的,為后面的練習進行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變換方式給圖形片排序。
提問:可愛的小狗想變換一種方式來排,排得也要很有規律,可不知道怎么排,你能幫助它嗎?讓幼兒發現規律,完成練習。
第三環節是完成操作卡上的作業。
教師:(第一條)看看這條項鏈是怎么排的,有沒有排錯的地方。(一起說:1黃1紅……)
(第二條)這條有點難了,有幾種顏色?(三種)是按怎樣的順序排的?(一起說一遍)
(第三條)這條有幾種顏色?紅的和黃的是怎樣排的?(2紅1黃……)
練習共有三道,難度也是由簡到難,幼兒有了前面的經驗積累,再來做這些練習應該說還是比較容易的,完成的也較好。最后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讓幼兒切實地操作,幼兒能積極地投入鋪路活動中,想出了許多不同的規律來,但是空缺的地方有很多,基本上超過半數的幼兒在前面排放時很正確,但到后面的排放時出現的錯誤,明明是2紅1黃的,結果排出了2黃1紅,有的還空缺漏排。可能我在前面沒有及時指導幼兒做出自我檢查。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序數,能按照序數找到相應的位置。
2、愿意做小劇院的志愿者,為大家服務,安排座位。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把活動室的一角布置成小舞臺,觀眾席上備10張小椅子(分成兩橫排,每排5把椅子,前排紅椅子。后排藍椅子)志愿者胸卡6個
2、戲票十張(其中紅點卡1——5當做紅票,藍點卡1——5做藍票)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活動。
師:"你們看過戲嗎?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看戲好嗎?"(好)
2、介紹小劇院,討論參加游戲的規則及職責。
(1)認識戲票,了解戲票與座位的關系。
師:你們知道我們到小劇院去看表演,到門口要出示什么,門口的人才能讓你進去嗎?(門票)有了門票進去了能不能亂座呀?(告訴幼兒觀看演出時必須對號入座,不同顏色的戲票分別對應不同的座位)
提問:紅色戲票坐第幾排?藍色戲票坐第幾排?
(2)學習按照序數找相應的位置。這里有5張紅色的戲票,有的上面有一個點,有的上面有兩個點……有一個點的應該坐哪個位置?學說"第一排第一個座位,第一排第二個座位……"一直到第一排第五個座位。(藍色戲票方法同上。)
(3)討論:小劇院需要幾個志愿者來檢查大家是不是都坐到了自己應該坐的位置,誰愿意來?
出示工作牌,請出幾名志愿者。
3、玩小劇院游戲。
(1)教師把戲票交給志愿者,鼓勵他們把票買給觀眾,然后帶觀眾到劇院并幫助他們找到座位。如果觀眾自己找到座位,志愿者就負責檢查核對觀眾手上的戲票是否與座位吻合。其余幼兒做演員在臺上演出。
(2)進行角色交換,繼續游戲。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請小朋友看演出的情景導入活動,并出示了演出票,讓幼兒觀察幾張票有什么不同(顏色和點子),然后仔細講解游戲的要求,讓幼兒明白要根據演出票上的點子找位子,紅色票坐在紅色椅子上,藍色票坐在藍色椅子上。第一次游戲,在我的提示下一個一個幼兒入座,每個小朋友都找對了座位,并且請他們說了說為什么坐在這里,手中拿的是什么顏色的,幾個點子的`票。第二次游戲,完全讓幼兒自己參與,拿到票后大家一起找座位,于是問題出現了,有個別幼兒坐了別人的位子,有的幼兒明明知道別人坐錯了也不去糾正,找了個空的就坐了下來。在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提示下才換回了位子。由于班中幼兒很多,在活動中進行了調整,多加了兩排椅子,多了綠色票和黃色票,請全班幼兒一起找位子,大家核實了自己的票,找對了位子后,一起面對著電視機看了一場表演(VCD)。活動的最后幼兒進行操作了《幼兒畫冊》中的練習,讓幼兒找一找小熊和它的朋友們應該做哪一張位置,來鞏固復習了今天所學的內容。今天的整個活動過程,氣氛非常好,因為我利用了情景教學,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知識,還充分體驗到了數學游戲的快樂。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分辨三種不同的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認識。
2、運用圖形的特點,進行組合,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3、促進思維的準確性,加強對數學活動的.參與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大的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大紙盒、示范圖、音樂。
幼兒:各種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手一份、白紙、記號筆、膠水。
活動過程:
一、圖形“變魔術”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一個魔術箱。今天老師就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喲!
2、提問
(1)、從魔術箱內變出圖形
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呀?(三角形)
了解圖形特點
(2)、依次變出正方形、圓形并進行提問,了解圖形特點。
二、圖形找朋友
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1、出示大的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圖形顏色和形狀,到大圖板上找到相應的朋友(對應的顏色和圖形)。
2、教師和幼兒一起驗證結果。
三、圖形變變變
1、出示大圖,讓幼兒看看圖上有些什么?他們是用什么圖形組成的?
2、幼兒操作: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根據自己的想象將圖形拼成一幅畫。
3、教師巡回指導。
四、幼兒的作品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數字標記
2、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數字所表示的意義。
3、有一定在觀察能力,積極參與數學游戲。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日歷電話遙控器鐘表人民幣等帶有數字在實物標有數字在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律動《翁巴巴》師幼一起去給翁巴巴過生日,幼兒根據自己的座位號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
二、操作探索: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數字標記,理解數字所表示的意義。出示翁巴巴的生日禮物,讓幼兒觀察上面的數字,并且能說出都代表什么意義。
2、尋找生活中的數。"你們給翁巴巴準備禮物了嗎"如果沒有,那么就要通過翁巴巴的考驗了:
①提問幼兒還發現哪些生活中的'數字了
②完成操作材料上的內容
三、活動結束:師幼律動《翁巴巴》為翁巴巴慶祝生日。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鮮艷的顏色對幼小兒童的視線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早期掌握多種顏色會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可以培養幼兒美的情操,陶冶幼兒幼小的心靈。為此,我選擇了《顏色的秘密》主題中的教學內容。因為偶爾聽到班內孩子哼唱了《粉刷匠》的歌曲,同時結合幼兒心理活動的特點,給我靈機一動,想到以“小小粉刷匠”為主線展開情景教學。其中我創設了三個不同形式的情境展開活動:首先是表演情境,在第一環節“認識顏色”的過程中,我借用《小手拍拍》的歌曲,在一問、一答、一指的的表演中完成第一條目標中的“感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其次是實踐情境,通過實踐,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認識,而他們也對實踐過程、實踐結果充滿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心。第二環節就采用此策略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鞏固認識顏色。第三環節主要運用了游戲情境,讓幼兒在進行“顏色寶寶回家”的游戲中達成了按顏色標記分類的目標。總之,在本次活動過程中,以情境和游戲為主,結合課堂教學活動和認識事物的指導活動,把學習和運用揉合在一起,使孩子在興高采烈的活動中認識并掌握抽象的`顏色,體現了活動的教學情趣性。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學習按照顏色標記進行分類。
2、樂意參加數學活動,并能自己動腦完成操作活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屋頂分別是紅、黃、藍顏色屋頂的房子;
2、紅黃藍三種顏色紙片若干;
3、顏色片片掛牌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顏色。
1、初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教師扮粉刷匠邊唱邊出示紅、黃、藍三座房子:
師: 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瞧,粉刷匠在刷新房子,看看房頂是什么顏色的?個別講述,請兩三個幼兒說說;游戲:“那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我來問,你來指出來,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紅色在哪里?請你指出來”幼兒一起指;集體講述:一起告訴我,這是紅房子------)
2、通過操作活動鞏固認識顏色。
引導幼兒將顏色片片貼到相應顏色的屋頂下面。
師:“這幾座房子還沒有粉刷好,要請小朋友幫忙呢!,請你們拿起顏色片片貼到一樣顏色的房頂下面,把房子變得更漂亮。”
要求:先看一看,說一說自己拿的是什么顏色的片片,然后邊貼邊說:紅片片刷成紅房子(幼兒操作)
3、簡單小結,糾正幼兒的錯誤。
師:小朋友把房子刷好了,你們看看刷對了嗎?
二、認識顏色標記
出示顏色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哇,紅房子、黃房子、藍房子真漂亮!老師這里有三個顏色標記,紅色的叫紅標記,黃色的叫——藍色的叫——
三、按顏色標記回家。
1、分辨自己是什么顏色寶寶
師:“今天我們身上都掛了漂亮的顏色片片,看看高老師身上掛的是什么顏色片片?(幼兒回答)。那我今天就是紅色寶寶了。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掛的是什么顏色的片片呢?你就是什么顏色的寶寶(幼兒回答)
2、游戲:顏色寶寶回家
師:“房子刷好了,顏色寶寶要住新房子了。想一想紅色寶寶應該要回什么顏色的家呢?”幼兒回答
游戲:顏色寶寶回家。
我們一邊唱一邊回到自己的家。教師帶領幼兒游戲:“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房子刷好了,寶寶快回家。寶寶聽到快回家就趕緊回自己的家。”
(游戲一到二遍,檢查并糾正回錯家的寶寶)
3、結束
師:我們幼兒園還有好多地方等著小朋友們去刷,小小粉刷匠們,我們去刷房子咯!唱著《粉刷匠》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選擇了“認識顏色”為題材的內容,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通過情境游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中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在看一看、說一說、玩一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紅、黃、藍三種顏色,并進行分類。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并在活動中斷糧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由于剛入學的小班幼兒年齡小易學易動好表現,他們在初步認識了紅、黃、藍三種顏色后,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讓幼兒以親歷親為的方式學習,體驗在游戲中學習的樂趣,初步學習將紅、黃、藍三種顏色分類并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
在做游戲的過程中發現,讓“粉刷匠”找相應的顏色片片和 “顏色寶寶回家”這兩個環節中,我發現幼兒之間的差距還是有的,有的能力強的幼兒會很快找到并貼到相對應的房子上,而有的幼兒卻對顏色有點混淆,可以說 “舉棋未定”。所以,從活動中我感覺到:根據不同幼兒的能力水平,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對幼兒的活動要求,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對于能力弱的幼兒,操作難度也應相應地降低一點。另外,在活動中孩子們都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我就按著自己的思路來展開活動,沒有對孩子的行為積極回應,這是這堂課中老師所缺乏的教學藝術性。今后要在回應幼兒方面更加注意,孩子想說的,盡量讓他說出來,孩子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就要給她們充分的學習主動權。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幼兒在輕松活動的環境中基本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此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表現和掌握的程度,也使我受到了啟發:數學活動也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創造快樂的學習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在輕松、愉快、活潑的狀態下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12-30
關于小班數學教案01-01
【熱門】小班數學教案01-06
【精】小班數學教案01-06
【熱】小班數學教案01-07
【推薦】小班數學教案01-07
小班《鞋子配對》數學教案01-28
小班數學教案優秀01-04
小班數學教案【精】01-05
《形狀》小班數學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