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9-11 18:48:1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大班數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對等分的興趣。

      2、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學習感知二等分。

      3、發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若干、各種實物圖片若干、夾子若干、拱形兩個、記錄卡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參觀商店導入,引起興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導入語:“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參觀商店,好嗎?”

      2、幼兒自由參觀。

      3、小結:“你看見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喜歡的折成相同大小的兩份。

      6、小結: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兒操作探索,進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圖形分成相等的兩份,并完成記錄卡。

      (2)操作時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三、小結與評價。

      四、游戲:“找朋友”,鞏固二等分的學習。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10以內單雙數的含義。

      2、在親身游戲及與白板教學人機互動的過程中掌握單雙數。

      3、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動手操作白板課件。

      活動準備:

      電子白板 幼兒操作卡 夾子

      活動過程:

      1. 游戲“找朋友”,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老師請一些小朋友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兩個兩個找到好朋友,看看是不是都能找到好朋友” 。

      2. 通過動物兩兩配對,來驗證單雙數。

      導語:“小動物也想來玩找朋友游戲啦,有誰啊?它們是單數還是雙數?

      (利用遮蓋幕布遮擋動物圖片,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并用放大鏡功能將局部放大,讓幼兒目測數群,再利用白板的'拖動功能為小動物兩兩匹配,來驗證數字“5、6、7”是單數還是雙數。)

      3.區分10以內的單數、雙數。

      導語:“這兒有一些小動物,它們迷路了,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忙,把單數的小動物送到單數的家里,雙數的小動物送到雙數的家里。誰愿意來幫忙。”

      (利用categoyr---image和旋風游戲,從實物過渡到點子再到數字,來檢驗幼兒對單雙數的掌握情況。)

      4.幼兒操作。

      (講評作業時利用白板可以更直觀的表現對單雙數的認識和理解,也利于同伴間的相互檢查和學習)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懂得“沒有了”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還可以表示“起點”、“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過故事探索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數卡若干、直尺、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1.讀兒歌《小猴蕩秋千》引入

      2.“小猴子蕩悠悠,蕩秋千玩累了,肚子也餓了,心里想:媽媽為我準備了什么好吃的?小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學習“0”的含義

      ㈠認識數字“0”,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表示。

      1.出示課件,小猴子吃桃子的圖片。提問:

      ⑴盤子里有幾個桃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⑵小猴子吃了幾個桃子?盤子里還剩幾個桃子?我們用數字幾來表示?

      ⑶桃子太好吃了,小猴子把盤子里剩下的1個桃子也吃了,盤子里還有桃子嗎?你能用哪個數字來表示?

      ⑷出示數卡“0”,引導幼兒說“0”像什么,感知“0”的形狀。

      ⑸兒歌形象識記“0”:“數字零,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⑹師小結: 0和1、2一樣,也是一個數。

      2.播放課件,進一步認識數字“0”,知道“沒有了”可以用“0”來表示。

      ⑴樹枝上的桃子分別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⑵2個氣球都飛走了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二)0的減法。

      1.出圖,師出示猴子吃桃,問:“盤子里有幾顆桃子,吃了幾顆,還剩幾顆?”讓幼兒列一個算式出來。

      2.出圖,荷葉上有3只青蛙,跳下水3只,荷葉上還有幾只青蛙?

      3.樹上有2只鳥,2只一起飛走了,樹上還有幾只鳥?

      4.小朋友想一想:7-7=?

      5.小結: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等于0.

      (三)了解“0”還可以表示“起點”、“界限”。

      1.尋找直尺中的“0”,并知道“0”在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是“起點“的作用。)

      2.玩“數字寶寶排隊”游戲,感知“0”在這里表示“起點”。

      3.觀察溫度計,了解“0”表示“界限”的含義。

      (四)聯系生活實際,讓幼兒了解“0”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1.教師提問:你在什么地方見過“0”?

      2.幼兒自由講。

      3.播放課件,拓寬知識面。

      (五)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數字寶寶“0”,知道它可以表示“沒有了”、“起點”、“界限”等意義。其實,它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小朋友只要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更多關于0的奧秘。

      三、活動結束

      請小朋友收拾好學具,隨著音樂排隊到室外游戲。

      活動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于“0”都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這些經驗還比較零散、不完整。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加全面的了解“0”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不同意義,本周安排了數學活動“0”,帶領孩子一起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動分成三大塊,分別是:認識“0”、0的減法和0在生活中的意義.在認識“0”的環節中,我通過“蕩秋千”的`互動游戲,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當孩子們看到都被鱷魚吃掉時,整個教室哄堂大笑,不停喊道:哈哈,沒有東西了,是“0”。就這樣,活動自然的引入主題。接下來,借助教學掛圖及其啟發性問題的創設,幫助孩子們初步了解 “沒有”可以用數字“0”表示的意義,孩子們都能較好的借助生活經驗來表達出他們對“0”的認識:盤子里原來有2個桃子,猴子把它吃完了,盤子里就沒有了桃子,就是用“0”來表示……為了幫助孩子們了解“0”也可以表示“起點”、“界限”的含義,我借助玩“數字寶寶排隊”游戲引導孩子們按順數、倒數排隊,使得孩子們在切身體驗進一步感受“0”的不同含義。最后在探索環節中,引導孩子們從生活中找出與“0”有關系的物品,使得更好地感知、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孩子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反思活動,我發現:豐富的材料有利于孩子在直觀形象材料中探索操作,去參與活動;游戲性的環節起到較好地教學效果,孩子們能自主的探究游戲玩法,從中學到知識;在探索環節中,可借助課前課件的制作進行“闖關”游戲互動環節,這樣可以起到較好的提升作用。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通過在游戲中給我的啟發來設計這節活動,引導能對同類物體進行不同屬性的劃分幼兒理解圖意思,發現顏色不一樣活動地點不一樣。

      活動目標:

      1.能對同類物體進行不同屬性的劃分,并依據不同屬性分別比較物體的數量。

      2.學習10以內的帶量運算。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第3冊p19、兩種顏色的筆、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數學游戲“比一比”

      看畫冊理解圖意,出示幼兒畫冊,引導幼兒觀察上面一幅畫。提問:圖上有什么?它們一共有幾只?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發現顏色不一樣,活動地點一不一樣—有的在岸上,有的在水里)?

      2.按不同的`屬性分類并比較數量。

      (1)有的小朋友看出來小鴨的顏色不一樣,那么,小黃鴨有幾只?小灰鴨有幾只?請你把它們記錄在紙上。

      (2)還有的小朋友說小鴨有的在水里,有的在岸上,那么,水里有幾只鴨子?岸上有幾只鴨子?請你們把安們記錄在紙上。

      二、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下面一幅圖的數量關系。

      1.提問:小朋友中都是男孩子嗎?有幾個男孩?幾個女孩?誰多誰少?請你分別把們記錄在經紙上。

      2.再看看小朋友都在拍球嗎?有幾個在拍球的和跳繩的哪個多?分別記錄在紙上。

      三、幼兒分組操作練習。讓幼兒熟悉掌握并運用起來。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目標

      學習根據圖片和算式自編應用題。

      增加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喜歡數學。

      能根據已有經驗和范例,知道加減法應用題講一件事情,說2個數字,問一個問題。

      準備

      農民伯伯、紅蘿卜和小白兔;

      算式題卡若干;"問號"一個;PPT。

      過程

      一、準備活動 拍手游戲

      T:我來問,你來答,

      5可以分成1和幾?(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幾?(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幾?(5可以分成2+3)

      二、激趨引入 出題考考你

      T:嗯,小朋友們都很聰明,那老師就要來考考大家了,看看我們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厲害哦。仔細看仔細聽。

      1、故事情境1(T邊講邊出示教具):

      農民伯伯的菜園里呀,本來有3顆紅蘿卜,后來又長出了2顆紅蘿卜,請你幫農民伯伯算一算,現在菜園里一共有幾顆紅蘿卜呢?

      小朋友有沒有注意,老師剛剛是怎么提問的?(強調"一共")

      一共有幾顆紅蘿卜呢?

      T提問: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為什么選擇加法呢? 幼:因為又長出了2顆,數量變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師把這個算式找出來。把3+2=5貼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現在菜園里有5個紅蘿卜,農民伯伯拔起了一顆紅蘿卜,把它送給了小兔子,請你幫農民伯伯算一算,現在菜園里還剩下幾顆紅蘿卜呢?

      老師剛剛又是怎么提問的?(強調"還剩下")

      還剩下幾顆紅蘿卜呀?

      T提問: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為什么選擇減法呢?5-1=4

      為什么選擇減法呢? 因為拔起了一顆,送給了小兔子,數量變少了,所以用減法。

      老師把這個算式找出來。把5-1=4 貼在黑板上。

      T總結:

      像剛剛這兩個小故事一樣,講一件事情,出現2個數字,最后一定會留一個問題的活動,我們就叫做編應用題,你們都會編應用題了嗎?

      三、看圖編題

      T:你們都會了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試試吧!

      1、出示PPT第一張圖片,小鳥圖

      我們先來看看,圖片上都有什么?小鳥,這兩只小鳥的姿勢,好像是剛飛來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知道十幾個物體數就是比10多幾個的物體數。

      2、在確定某一集合中有10個物體的基礎上,嘗試以10為單位進行15以內的對應計數,并學習用相應數字表示計數結果。

      3、愿意在數學活動中按規律歸納出快快速數數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1、果籃一個、當地時令水果十五個(其中十個水果放于果籃中,另外五個分成兩個,三個)分別用一塊布遮擋住。

      2、1-10的數字卡。

      活動過程:

      一、“數水果”。

      通過"數水果"活動,感知十幾個物體數就是比10多幾個的物體數,知道可以用15以內相應的數字表示。

      1、數籃子里的水果,確定籃子中的水果數量。教師在黑板上貼上數字10。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一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讓我們一起數一數籃子里面有幾個水果,好嗎?怎么數呢?一共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這個數字10是表示籃子里有10個水果。(教師把10個水果在幼兒面前放回到籃子里)

      2、分別根據桌上三組水果的數量,確定每組水果和籃中水果合起來一共有幾個水果。

      (1)教師手指桌上一組被布遮擋住的水果,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并同時掀開布)那籃子中的10個水果和這1個水果合起來一共有幾個水果呢?(引導幼兒說出一共有11個水果)11個水果比10個水果多幾個呢?11個水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誰愿意上來找一找11在哪里?(教師協助幼兒把找到的數字11貼在黑板上)

      (2)依次進行另外兩組水果(12個水果、13個水果)的計數學習。

      二、觀察掛圖,分析圖和數字的意義。

      1、帶領幼兒觀察掛圖,分析圖意,明確圖中籃子里的松果和其旁邊的松果是一組。

      教師:小朋友,圖中有三組松果,1、2、3。(教師邊數1、2、3,邊用右手掌順著籃子底端隨著語速慢慢移到旁邊的松果下方)每組松果都有一部分在籃子里,一部分在籃子外面。

      2、 使幼兒了解每一個籃子中都有10個松果。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每個籃子里有幾個松果?

      3、帶領幼兒嘗試以10為單位進行15以內的對應計數,知道圖中數字的意義。

      (1)教師:下面我們要比賽數果子。看誰能最快地知道第一組一共有幾個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為什么數得這么快?(教師引導幼兒知道根據籃子中10個松果接著計數籃子外面的松果數數,速度會快)第一組松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圖上有這個數字嗎?在哪里?(教師展開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數字)哦,這個數字x可以表示第一組一共有x個松果,我們就在第一組松果后面開始畫一條線到這個數字,把松果和這個數字連起來。

      (2)教師:下面兩組分別有幾個松果呢?表示它們的數字在哪里呢?看誰數得快,找得快。(教師鼓勵幼兒從10開始接數確定下面兩組松果分別有幾個,并鼓勵幼兒找出相應的數字進行連線)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樂于參加數數活動,體驗有序數數的樂趣。

      2、在配對游戲中復習鞏固5以內的加法。

      活動準備:

      1、教師操作板

      2、水果蔬菜的卡片

      3、蔬果、蔬菜的圖片若干

      4、人手一個小盤子。

      5、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引導幼兒展開討論。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很多的水果都成熟了。看,都有哪些水果呢?

      二、出示操作板,引導幼兒進行數數活動。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里一共有多少水果呢?。引導幼兒從小紅旗開始,進行不同要求的數數活動。

      1、數數一行有幾個水果?

      2、數數一列有幾個水果?

      3、一共有多少水果?

      4、行列順數

      5、行列倒數

      6、現在我要考考小朋友:第一排第六個水果是什么水果?第二列第五個水

      果是什么水果?第五排倒數第一個水果是什么?

      三、出示蔬菜操作板,幼兒自由出題,做題目。

      小朋友,這個游戲好玩嗎?蔬菜娃娃看見水果寶寶玩的那么開心,也想來參加游戲,我們一起拍拍手歡迎他們好嗎?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

      這一次,我請小朋友們出題目,找到每個蔬菜娃娃的位置。

      集體采用比賽的形式,將幼兒分成紅隊和綠隊。請陸老師做裁判,給贏的那一隊貼上一個五角星。最后集體數一數五角星的個數。

      四、幼兒玩配菜游戲:

      1、幼兒討論自己準備配什么菜

      這么多的水果和蔬菜可以怎么吃呢?如果請你做小廚師,用2種水果或2種蔬菜,你能做出好吃的東西嗎?

      2、教師講解1-2個菜的配法。

      3、請幼兒說說:你想做水果拼盤還是炒菜?那你準備用哪兩種蔬菜做什么菜呢?那想用哪兩種水果做拼盤?

      4、幼兒集體操作,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每個孩子用兩種原料來配一個菜或者是水果拼盤。要求總假不超過5塊錢。請小朋友注意色彩和味道的搭配,做一個既好看又美味的菜。

      請幼兒自由到操作板上去取原料,取好后放在自己的小盤子里,將兩個菜上面的價格加一加,然后坐回到座位上,說說自己的菜打算怎么做。

      5、集體檢查幼兒操作。

      請幼兒按自己做的菜的價格將盤子放到相映價格數字的桌子上。再集體檢查。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感知球體、圓柱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特征。

      2.能嘗試按圖紙制作立體紙盒。

      二、活動準備

      1.球體、圓柱體積木、長方體,易拉罐、乒乓球等實物若干。

      2.自制圖形紙若干、剪刀、膠帶、漿糊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比較球體與圓柱體,感知圖形的特征。

      (1)出示球體與圓柱體。讓幼兒通過滾動實驗,感知兩個形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很有趣的圖形,是什么圖形呢?有誰認識嗎?它們有什么地方一樣,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2)師小結:不管從哪邊看,球體都是圓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叫球體。看起來像柱子,從上向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并且兩個圓一樣大,叫圓柱體。

      (3)進行游戲:看誰找得對。

      請幼兒找一找老師提供的.物體中有哪些東西是球體的,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的。

      師:現在請你們來找一找球體和圓柱體,找到后請你大聲說出這個物體是球體還是圓柱體。

      2.認識長方體,并嘗試根據圖紙制作禮物盒。

      (1)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先認識長方體,再請幼兒將盒子拆開,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構造圖,引導幼兒發現折痕。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圖形,這個圖形的名字叫做長方體,那么它是怎么組合而成的呢?從盒子來看,看的不清楚,我們一起來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好么?

      (2)將拆開的紙盒還原,進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體紙盒。

      3.根據圖形紙,自己制作長方形紙盒。

      師: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美麗的圖形紙,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這些圖形紙制作一個漂亮的紙盒吧。

      4.裝禮物:互相欣賞禮物盒并裝禮物。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幼兒的學習方法與生活不同于成人,提供給他們的學習內容應有助于其生活與發展,并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因此,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必須遵循幼兒發展規律與特點,滿足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通過幼兒親身參與,直接感知和體驗來學習;對幼兒進行的綜合教育,用整合的觀念和方法組織課程活動。同時二期課改也提出數學生活化。因此,此次活動用逛超市的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學習的興趣和快樂的體驗。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消費的過程中,體驗貨幣的價值。

      2、初步認識植物的根、莖、葉

      3、通過討論了解錢是大人辛苦掙來的,平時要節約用錢。。

      活動準備:

      不同標價的商品若干、籃子、自制電腦、

      幼兒人手10元(用雪花片替代),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宣布消息

      顧佳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開了一家娃娃超市。里面的'東西又多又便宜,歡迎大家光臨。

      顧佳說:我的超市還缺三個營業員,誰愿意?

      幼兒自由聘請營業員。

      二、高高興興逛超市

      1、觀察幼兒購買的情況,鼓勵幼兒購買不同的商品。

      2、適時引導幼兒看清標價后再拿。

      3、觀察幼兒付錢的情況,適時引導。

      三、交流分享

      1、你買了什么商品?(根據幼兒購買的植物介紹植物的根、莖、葉)

      植物都有根、莖、葉,誰能找到這些植物的根?莖?葉?

      幼兒指認青菜、芹菜、郝菜、蘿卜、土豆等的根、莖、葉

      2、你買了幾件商品,他們分別是多少錢?

      引導幼兒猜一猜算一算用掉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3、引導:你們想知道我買了什么嗎?我為我的媽媽買了酸奶,因為酸奶有營養,我媽媽吃了會健康。你們為什么要買這些東西?

      你們真有愛心!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平時處處想到我們,關心我們,我們也要想到他們,關心他們。

      4、引導:我們買了這么多東西,花了不少錢,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呢?

      大人們平時賺錢很辛苦,萬鼎洲講他的爸爸常常要上夜班,王超說:她的媽媽每天要很早出門。爸爸媽媽賺錢這么辛苦,我們平時一定要節約用錢,對嗎?

      四、與客人交流

      沈一陽:娃娃超市的東西可多了!請客人老師也來逛逛我們的娃娃超市,好嗎?(幼兒邀請客人老師)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物體的數量與物體的擺放形式無關,初步建立數守恒的概念。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磁板1塊,紐扣、瓶蓋若干。

      2、幼兒作業紙。

      數一數,說一說,每組有幾個蘋果?它們都一樣多嗎?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看作業紙。數一數每組蘋果是幾個?。它們一樣多嗎?為什么?

      2、請幼兒拿出7個紐扣擺成一排,再請幼兒拿出相同數量的紐扣,隨意擺成另一種形式,比較和體會,兩組物品一樣多嗎?為什么?

      3、教師在磁板上擺出幾組相同數量(7個)的'瓶蓋,但各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請幼兒說一說,是否一樣多?它們的數量是幾?

      4、組織幼兒討論: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物品的數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顏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變化而改變)

      活動延伸

      老師在活動區可投放像上面那樣的材料,讓幼兒進行練習。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數學教案11-05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2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19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8-02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數學教案07-20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7-20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11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 在线精品国精品91 |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