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園的歌唱活動它是幼兒學習唱歌技能,發展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創造力等音樂能力的有效途徑。一個成功的歌唱活動它不僅能讓幼兒充分感受到音樂帶給他的快樂,不斷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創造能力,而且還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積累經驗,豐富知識,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陶冶幼兒的情操。換言之,幼兒園的歌唱教學不僅要讓幼兒喜歡音樂,而且還要讓幼兒學會歌唱。本活動設計,教師通過創設溫情而有趣地活動情境、提供多樣學習支架和組織多元表現活動等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引領幼兒進入一個快樂的音樂世界,在溫馨而又好玩的“學飛行”游戲中熟悉旋律、感知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型;在支架式圖譜和動作引領下熟悉歌詞和學唱歌曲;在多樣的表現形式中充分演繹和表現音樂。本次活動強調幼兒的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注重幼兒對音樂的體驗和情感的表現,既關注幼兒音樂學習興趣的激發,又注重幼兒演唱技能的提升,通過分步走的方法引導幼兒逐步感受和學習,活動層層遞進,重難點依次解決,讓幼兒在有趣地情境中、在溫情地氛圍中喜歡音樂,學會演唱,溢樂溢情,從而打造簡約而有效的情趣音樂教學課堂。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小燕子》A段的優美抒情和B段的活潑熱情,學唱歌曲。
2.在活潑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參與演唱和表演,能多形式地表現出兩段音樂不同的演唱風格。活動重點:
感知并表現三拍子的節奏型,能表現出兩段音樂不同的演唱風格。活動難點:
理解第二部分的詞意并唱好頓音。活動準備:
小燕子的伴奏音樂;形象生動的歌詞圖譜。
活動過程: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麗水小金星20xx-2011學年下學期托班美術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1、學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感受歌曲第一段和第
二段的差異。
2、幼兒探索動作幅度的大小與聲音力度強弱的關系。
3、幼兒嘗試創編歌詞。
活動準備:歌曲,大貓和小貓。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入大貓和小貓
出示大貓小貓的卡片,感受大貓小貓形體上的差異,提問:
1、它們是誰?它們一樣嗎?
2、大貓是什么樣子的?小貓是什么樣子的?(學一學大貓小貓的.樣子)
3、大貓叫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小貓叫的聲音有是什么樣的?(學一學大貓小貓的叫聲)
二、幼兒熟悉歌詞,用完整的句子形容大貓小貓。
三、教師領幼兒聽歌曲的伴奏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旋律的不同,并將音樂與大貓小貓匹配。提問:這是誰來了?大貓的動作是什么樣的?小貓呢?
四、幼兒學唱歌曲。跟隨教師放慢速度演唱歌曲,幼兒模仿學習。
五、幼兒一邊做動作一邊演唱歌曲。教師提醒幼兒用不同的力度和動作來表現大貓小貓。
六、幼兒嘗試創編歌詞。教師提供大狗、小狗大羊小羊的圖片引導幼兒創編歌詞。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欣賞歌曲、理解歌詞的基礎上鞏固數學經驗,初步學唱歌曲。
2、嘗試仿編,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課件。
2、經驗準備:幼兒有弱起節拍的經驗。
重點:理解歌詞,鞏固經驗。
難點:解決歌曲中的弱起。
活動流程:
意圖:律動——《小猴子》,激發興趣。
老師帶幼兒邊聽《猴子吃香蕉》的音樂,邊做小猴子動作進場。
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初步感受
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師用歌曲小結幼兒回答
小結:歌曲里講了猴子爬樹吃香蕉的事情,歌曲的名字就叫《猴子吃香蕉》。
2、欣賞第一段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欣賞第一段音樂(配PPT)
提問:猴子是怎么爬上去的.?
輔助提問:是一起爬上去的嗎?
小結:每次都添上一只猴子,樹上的猴子越來越多。
3、欣賞第二段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提問:猴子是怎么下來的?
小結:每次都滑下來一只猴子,樹上的猴子越來越少。
4、感受理解弱起
過渡語:那你們能來唱唱嗎?
◆幼兒集體嘗試
◆出示圖譜
提問:你們出現什么問題了?
過渡語:你們在開始唱的地方出現了問題,請小圖譜來幫幫我們的忙。
提問:看到了什么?讓我們干什么?
小結:小猴子爬樹之前要找呀找呀找香蕉,找到了馬上就開始爬樹了。
◆幼兒再次集體嘗試
意圖:嘗試根據歌曲內容進行仿編
游戲:翻翻樂
規則:翻到樹上有幾只猴子就唱有幾只猴子,看清楚標記告訴我們猴子是上樹還是下樹。
活動結束:小猴子要回家了,幼兒律動。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樂意聽音樂并隨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2、引導幼兒隨音樂表現并模仿解放軍的動作。
3、引導幼兒感受進行曲的力度和均勻的節奏。
(二)活動準備:
1、在電視上看過解放軍的操練。
2、解放軍的圖片、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1、復習律動《我是解放軍》。
2、音樂欣賞《這是小兵》。
①出示解放軍的圖片,聽音樂,歡迎解放軍的到來。
②請幼兒欣賞音樂《這是小兵》,教師引導幼兒隨樂曲有節奏地拍手,熟悉旋律。提問:聽了這音樂曲,你們想干什么?
③引導幼兒隨音樂表現小兵的動作。
引導幼兒討論:解放軍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如:很有精神地踏步走)解放軍叔叔是怎樣打敵人?(如:開槍、打炮)等,并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
④幼兒隨音樂練習。
3、聽音樂表演《我是小兵》。
教學反思:
1、導入環節
本課的導入,我考慮到小班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設計了豐富的內容,強調幼兒的參與,重在激發和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播放樂曲《這是小兵》讓幼兒來模仿解放軍叔叔,讓其充分表現自我,通過身心愉悅的活動,引出音樂課內容《這是小兵》,為本課的音樂欣賞和表演做好鋪墊,這一環節的效果還不錯。
2、教學環節反思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音樂藝術時間重要的過程。我認為在音樂欣賞課堂中必須設計“聽”的環節,分層次,有目的的讓幼兒聽,讓幼兒充分地感受音樂的美,能有效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幼兒對音樂的'“彌散性”讓孩子們學會歌曲,因此,我讓他們聽“歌詞內容”、聽“情緒”邊聽邊創編動作,但是有些失敗,因為他們雖然很多都聽過《這是小兵》,但歌詞記得并不熟,而畢竟小班的孩子能力還是有限的,缺少老師的引導他們也很難再有更深一步的進度,因此,我覺得在我的思維目標中給他們的定位過高了一點,在今后的音樂教學中我還應該更多考慮一下孩子們的實際水平和掌握程度,應先讓孩子們在非常熟悉歌曲后再進行下一步要求。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我想,只有不斷地反思、總結、修改,才會不斷地進步。
新《綱要》中強調:幼兒藝術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藝術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強調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表現。
這次的教學活動,我深感到教師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讓所有的孩子都體驗成功的樂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嚴格遵循《綱要》的教學理念,將音樂活動滲透于一日生活,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感受學習音樂。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表情圖:高興、生氣、難過。
活動過程:
1、學習歌曲
(1)出示表情圖,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自己高興、生氣、難過時的表情,動作。
(2)老師示范演唱歌曲。
(3)請幼兒練習歌曲中的節奏部分。
(4)幼兒跟老師一起唱歌,節奏部分要拍整齊,要把高興的心情用表情表現出來。
2、學習領唱和齊唱
(1)請幼兒討論:這首歌哪一句可以一個人來唱,哪一句可以大家一起來唱。
(2)練習領唱和齊唱,請一名幼兒唱第一、二句其他小朋友唱第三句。
3、創編歌詞
(1├鮮χ付ㄒ桓霰砬椋縞胄∨笥衙譴幢嗌鋇畝韃⒈喑篩璐食隼礎?
(2)全體小朋友圍成一個圈,由老師或小朋友確定一種情緒,幼兒依次創編歌詞和動作,用領唱、齊唱的方式演唱,輪流幾個人后,再換一種情緒,請大家創編。
活動延伸:
在美工活動中畫“表情”。
活動評價:
本節課能抓住幼兒特點,運用歌曲創編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讓幼兒對音樂感興趣,想創編會創編。幼兒能完全接受歌曲節奏、旋律,興趣高漲,自編自演。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能根據指定的情緒創編新的.歌詞和動作同時配以相應表
情。
2、學習領唱和齊唱,注意傾聽和觀察領唱者的歌詞和動作,并做出相應的反應。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對歌曲和音樂活動接觸地不多,平時在家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胡亂教一些社會的流行歌曲或老童謠,對節奏的把握和歌曲情感的處理運用不當。特別對小班幼兒而言,歌詞的理解和掌握,是學會一首歌的關鍵。因此,根據幼兒年齡特征,我設計了音樂活動《蘋果》。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和簡單的圖譜,讓幼兒在動動、說說、嘗嘗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歌詞含義,并大膽地嘗試讓幼兒用常見的水果名稱替換原歌詞,并唱出來。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歌唱活動,學會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通過學唱、仿編歌曲,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曲演唱,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快樂。
難點:
幼兒能大膽表現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活動準備:
立體的蘋果樹(可隨意摘取蘋果)、蘋果、香蕉、葡萄、桔子等圖片;
幼兒經驗準備:
對這些水果的初步認識。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吸引幼兒興趣
1、今天的天氣真好呀,寶寶們,我們一起去果園里逛逛吧。
2、出示圖片畫滿蘋果的蘋果樹,并播放《蘋果》的CD音樂。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棵蘋果樹上結滿了蘋果,我們來把它摘下來吧。
(設計意圖:出示結滿蘋果的蘋果樹,讓幼兒直觀感知結在樹上的蘋果,并伴隨音樂摘蘋果,使幼兒對下面所學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學念歌詞。
1、果園里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啊?(請幼兒做到座位上,說出看到了一棵樹)師:蘋果長在那?蘋果多嗎?它是什么顏色的啊?
2、小朋友們看到“樹上許多紅蘋果,”我呀“一個一個摘下來。” 教師一邊說一邊摘蘋果。
3、小朋友,你們喜歡吃蘋果嗎?幼兒回答
4、“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教師做吃蘋果的動作。
5、蘋果真香啊,你們想吃嗎?那我們一起來摘蘋果好嗎?
6、幼兒坐在座位上跟著老師一邊學念歌詞,一邊做摘蘋果、吃蘋果的動作。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對歌詞的'記憶能力有限,須要先讓幼兒熟悉歌詞,再根據掌握的歌詞內容的基礎上學唱歌曲,使幼兒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歌曲。)
四、欣賞、學唱歌曲
1、這個摘蘋果吃蘋果的兒歌老師還能把他變成一首歌了,你們想聽嗎?那請你豎起小耳朵,聽老師來唱一遍。教師完整地唱一遍歌曲,請幼兒欣賞。
2、好聽嗎?你們一起來跟我唱好嗎?請幼兒跟著老師輕輕的唱。
3、小朋友們唱的都很認真,這次我們稍微大點聲來唱好嗎?能不能用喊的?對啊,我們要用好聽的聲音來唱。
4、哇,小朋友們都會唱了嗎?我們來一邊摘蘋果一邊唱好嗎?
5、現在我請小朋友上面來唱,那位小朋友愿意上來呢?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請到的幼兒加上摘蘋果吃蘋果的動作,坐在下面的小朋友跟著一起拍手。
6、我看小朋友們都學會了,我來聽你們唱好嗎? 老師在前面給幼兒拍手打節奏,幼兒唱歌。
四、仿編歌曲
1、哇,蘋果摘完了,小朋友,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顏色的?這種水果長在哪里?
2、我們把你喜歡吃的水果,也編成一首歌好嗎? 來聽聽老師是怎么唱的。如“樹上許多紫葡萄,一串一串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葡萄,身體健康多快樂。”請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水果編進歌曲中,然后唱給大家聽。
3、哇,小朋友編的可真好呀,今天我們摘了這么多的水果,你開心嗎?那我們拿著籃子去休息下。
(設計意圖:幼兒通過相互討論,把可以替代的水果放到歌詞里,此環節可以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及創造性的學習能力。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給予恰當的肯定和總結,有助于幼兒對知識的掌握與拓展,從而提高幼兒學習各種知識的興趣。)
活動反思:
《蘋果》是一首旋律簡單歌詞內容又易記的歌曲。這首歌中描繪的情景是幼兒感興趣的,其中理解歌詞、激發幼兒欣賞、感受歌曲的節奏、初步地歌詞創編等,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活動的整體感覺從選材上來看符合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由于近階段我們正在進行關于水果的活動,所以孩子們對水果特別關注。通過本次音樂活動,我覺得更多的看到了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他們都愿意大膽的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需要調整的:由于幼兒生活經驗很有限,需要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才能感受樂曲旋律的特點。幼兒在演唱的力度上還需要加強。幼兒存在個體差異,可以把這個活動延伸到區域中,創設場景地上的水果、藤上的水果等,既能鞏固教學內容,又能提升能力強的幼兒創編能力,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學習歌曲《小花狗》
2. 能夠邊唱邊按歌詞內容做動作,學習按樂句變換動作。
3. 理解并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1. 小花狗頭飾若干,肉骨頭頭飾若干。(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 小花狗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1. 以談話的形式幫助幼兒熟悉歌曲。
(1)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小狗嗎?(見過)那你知道小狗是怎么叫的嗎?(汪汪汪)小狗最愛吃什么?(骨頭)
(2) 教師為幼兒演唱兩遍歌曲,演唱時可以讓幼兒拍手打節奏,使幼兒逐漸熟悉歌詞的內容和歌曲旋律。
(3) 根據歌詞內容提問:小花狗在什么地方?(在大門口)它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黑的)小花狗在門口干什么?(想吃肉骨頭)引導幼兒逐漸熟記歌詞。
1. 學習演唱歌曲,練習創編動作。
(1) 教師再次范唱,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隨音樂唱歌。
(2) 教師逐句唱歌,引導幼兒分句創編動作,加深對歌詞內容的'印象。
(3)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表演動作。
活動延伸:
音樂游戲:小花狗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規則與教師進行示范。
1. 幼兒兩人一組,分別扮演小花狗和肉骨頭。
2. 小花狗在自己的座位前,邊演唱邊表演;肉骨頭蹲在小花狗面前,當唱完汪汪時,肉骨頭迅速逃回自己的座位。
活動結束:
師:孩子們玩得開心嗎?(開心)現在呢?我們的活動結束了,我們一起用小花狗的方式說再見吧!(汪汪汪)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鍋碗瓢盆發出的好聽的聲音。
2、能用鍋碗瓢盆進行演奏。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兒童材料:大小不一,金屬的.、塑料的鍋碗瓢盆,筷子、磁帶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探索鍋碗瓢盆發出的好聽的聲音。
難點:能用鍋碗瓢盆進行演奏
活動過程
一、玩玩鍋碗瓢盆。
1、幼兒自由擺弄鍋碗瓢盆,摸一摸、拍一拍、敲一敲、聽一聽。
2、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法:說說你用鍋碗瓢盆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找一找好聽的聲音。
1、幼兒用各種餐具自由敲擊,聽聽好聽的聲音。
2、說說好聽的聲音是怎么來的?像什么?
三、探究高低不同的聲音
1、教師在大小相同的碗里倒入不同量的水,并按照水量多少一字排開。
2、幼兒用筷子或者勺子自由敲擊這些碗,聽聽聲音的變化,說說像什么?
3、幼兒依次敲擊碗,聽聽聲音的變化,說說聲音的高低規律。(像爬臺階、像瀑布從山上流下來)
四、配樂合奏 鍋碗瓢盆交響曲
1、邊聽一段打擊樂邊打節奏。
2、使用自己喜歡的鍋碗瓢盆樂器,配樂合奏。
活動反思
音樂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樂音,節奏與生活具有形式上的同構。通過通感可以感受和了解生活中所蘊含的音樂。我們將美術、音樂、表演、創作等形式加以融合,用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熟悉的形象、動作,啟發其藝術靈性,為幼兒開辟一種藝術感受和表現的創作空間,運用不同的形式把感受到的節奏表現出來。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音樂教案01-03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小班音樂的教案02-28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7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5-26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6-22
音樂教案小班06-23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