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八年級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美術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紙板的切割、折曲,設計制作造型美觀、功能適用的椅子或沙發。初步了解立體構成知識及在設計中的應用;
2、通過椅子的設計,使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認識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培養敢于想象,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和立體造型的設計能力。
教學重點
設計與生活的關系。認識到生活中充滿了設計,設計的前提是敢于創造。引導學生通過設計椅子,關注生活中的其他設計,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教學難點
設計構思,紙板的聯想。教學材料
工具:剪刀、膠水;
材料:較硬的紙,如卡片紙、廢紙盒、硬包裝紙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一)展示。結合教學重點,理解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可用圖片和實物,展示現代座椅的設計,如造型新穎的沙發、生活用椅、辦公用椅、學生座椅、公共用椅等,并分析其社會功能、造型特點,結合書上的范圖和教師的示范作品,引出紙板的聯想。
(二)設問。
以問題的形式來共同研討。1、在生活中,你都看到過哪些座椅?擺放在什么環境中?座椅的造型給你怎樣的感覺?
2、座椅的結構你了解么?你看到的'椅子都是有幾條腿制成的?它們穩定么?為什么?
3、你能用紙板設計制作椅子造型么?看到這些紙板,你能聯想到多少椅子造型?
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先討論再回答,也可直接回答后由教師或其他學生補充,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要及時鼓勵和引導。
二演示
教師即興發揮用紙板以簡單快捷的方法制作一把椅子。因為這種形象的演示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技法研討
(一)講授椅子的功能和結構。
以與學生共同討論的形式,共同總結得出:座椅具有實用、舒適、穩定的特點。座椅的結構一般為腿(支撐點)、面(承重點)、靠背。
(二)分析課本中的范例。
通過書上的范例,分析使用何種形狀的紙制作的?如何剪切的?如何折曲的?
學生回答后,教師及時鼓勵。
通過對椅子造型的理解,使學生對立體構成有個初步的認識,并激發學生動手制作椅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學生設計與制作椅子
1、根據情況,每人制作1~2個椅子,也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組椅子或沙發。教師應隨時給予指導。
2、紙材應稍硬,造型才能有力度。椅子上可畫或貼些圖案,增加椅子的色彩效果。
3、可把椅子或沙發設置于一塊硬紙上,形成一個展示臺。
學生在制作椅子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指導。
五學生作品展示與討論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談談自己的創意:椅子的造型特點、最合適的安放環境等等;
教師引導學生大膽聯想:如果真的投產,用何種材料制作最能展示自己的創意。
教學反思:
本節課并不單單是單純的手工制作課,在課堂教學中,我在對學生進行課題——紙板的聯想的引導的同時,以最大的可行性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聯想,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樂于發現的習慣,激發學生進行創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教學經驗的不足,這節課與我預期的課堂效果稍有偏差。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攝影反映現實生活的功能作用,懂得藝術作品的歷史價值。
方法與過程目標:能運用所學知識記錄自己或者周圍人們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情感。
情感與態度目標:學會關注生活,關愛自然環境,發現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進個性發展。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影像與感光膠片的關系,為拍出好照片打下基礎。
拍攝好照片的要素及觀察發現美的能力。
教法學法
欣賞、分析、歸納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導入:
1、出示學生的生活照片,并說一說照片中的故事和情感。
2、欣賞攝影作品《大眼睛》(現代解海龍)。
展示:課題《瞬間的精彩》。
二、新授:
1、解析作品:《大眼睛》、《巴黎穆夫塔爾街》、《幸福>>
歸納:A、逆光經過桌面反射到人物面部,突出了人物那雙渴望的大眼睛,攝影家成功的表現了這一瞬間。B、人物神態自然、真實,題材并不重大,卻是膾炙人口的名作,并成為紀實攝影的代表作品。C、照片的主人公是爺孫倆,老人是個農民,跟隨兒子進城后在附近做清潔工,孫子偶爾跑來與爺爺親熱,于是有了這溫馨的一幕。
2、分析攝影作品《白求恩大夫搶救傷病員》、《林中》、《嬉戲》的拍攝特點。
歸納:A、攝影時要善于捕捉精彩的瞬間。B、微小的變化會打破呆板。C、動勢的沖突矛盾運用得當,畫面會更加生動。
3、總結:優秀的攝影作品不僅僅要抓住生活的一瞬間感動,而且要講究畫面的構圖、光線、色彩等,使作品具有一定形式的美感。
三、思考練習:
1、《山里的.裁縫》你怎么理解這幅作品?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情景?
2、說說兩幅作品給你的不同感受。
3、用照相機模仿優秀作品的手法拍攝生活的場景。
學生解說自己的生活照。
1、以小組合作方式,分析、討論攝影作品的拍攝的具體內容及情感。
小組推薦成員回答。
2、以小組合作方式,分析、討論攝影作品的拍攝的技術特點等。
小組推薦成員回答。
3、理解領會。
1、學生自主回答。
2、學生課后進行拍攝活動,體會攝影藝術。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3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色彩對人產生的心理聯想,掌握色彩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加深對色彩在美術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欣賞、體驗探究、小組討論等學習方式,體驗感受不同風格繪畫作品中色彩所傳達的情感和內在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不同風格藝術形式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識的能力。
二、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寫實色彩、裝飾色彩、表現色彩的表現形式及特點。
2、教學難點:如何從色彩的角度分析鑒賞美術作品。
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二)新課講授
進入作品欣賞。播放一組圖片,由大自然的色彩和具象形象的繪畫作品入手,逐步向抽象的作品過渡,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色彩帶給人的視覺沖擊,初步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某種情感。
1、色彩的心理聯想
通過對生活中人們視覺經驗的聯想,體會不同色彩給人的不同心理作用。請同學嘗試用一些詞匯來描述以下幾種色彩給人的心理聯想:
紅、橙、黃、綠、藍、紫。
師生共同討論、總結前面六種色彩的心理聯想。
2、繪畫中色彩的表現形式
欣賞探究:
請同學們欣賞并分析下面三幅繪畫作品,說一說畫家在運用色彩表現對象上有什么不同。 《裝扮森林》(東山魁夷 日本)
《松樹林》(希施金 俄國)
《灰色的樹》(蒙德里安 荷蘭)
師生共同總結:
裝飾色彩:運用裝飾手法進行色彩表達的形式,強調大幅度的概括、提煉,作品體現出浪漫抒情、唯美化的視覺風格。
寫實色彩:通過學生方式,對客觀對象的真實色彩進行記錄和描繪,色彩表現與客觀對象十
分相似,表現手法偏重具象再現與個性化的細節真實。
表現色彩:畫家不是描繪實際看見的色彩,而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來運用色彩,表達自己的主觀情感,又稱“概念色”或“情感色”。
課堂反饋:
欣賞下面的繪畫作品,說一說這些作品主要采用了哪種色彩表現形式。
3、 欣賞實踐
繪畫中色彩對于情感的表達有著十分強烈的影響。色彩在作品中是怎樣表現情感的?下面我們通過鑒賞一組作品來分析體會:
《初踏黃金路》(現代 李煥民)
《早春之路》(東山魁夷 日本)
《松林的早晨》(希施金 俄國)
《星月夜》(凡 · 高 荷蘭)
《紅色的和諧》(馬蒂斯 法國)
《吶喊》(蒙克 挪威)
討論問題:
(1) 作品描繪了怎樣的場景?
(2) 畫面中色彩的主色調是什么? 主要運用了哪種色彩表現形式?
(3) 你感受到作品中蘊涵了什么樣 的思想情感?
學生交流:
從作品的內容、色彩特點、情感表達幾方面交流對作品的分析感受。
4、課堂小結
說說本節課你的學習收獲。
教師小結: 通過今天的欣賞、討論,我們了解到美術作品中色彩的三種表現形式,同時認識到色彩的藝術感染力,體會到色彩在繪畫作品中所傳達出的情感。下節課讓我們親自嘗試,通過繪畫作業表現某種情感或心境,老師期待著同學們的作品。
5、課后拓展
(1) 觀察生活中運用色彩的現象,體會其運用色彩過程所傳達出的情感。
(2)結合本節課的學習,嘗試用色彩來創作一幅小畫,表達自己某種心理感受。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由于自然條件、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人類歷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藝術作品表現出的多元化。
2、了解藝術作品隨時代的發展而發生的巨大變化。
3、欣賞不同藝術流派的現代藝術作品,感受各自的藝術特點。
4、學會尊重他人的審美選擇。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對藝術多元化的認識。
教學難點:如何對待藝術的多元化。
三、教學過程
開首語: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藝術,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和課題,本節課謹以美術的藝術形式對這個課題進行探討。
本節課我們要了解的是為什么會出現藝術多元化的現象?如何理解這個現象?對于不同主張、不同風格的各種各樣的藝術流派,我們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
好,現在讓我們步入不同的藝術時空,尋找一下在世界各地曾經出現過的著名的古代文明。
一、導入
1、問題:你能舉例說出幾個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嗎?
課件:逝去的文明……
亞洲--、古巴比倫
非洲--古埃及
歐洲--古希臘
美洲--古瑪雅文明
學生舉例說明
2、課件展示各種古代文明的美術精品圖片
3、: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風格、不同樣式、不同效果的美術作品。
二、對比與分析
問題:說一說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民族、地域、宗教的藝術特征的?
引導分析:(以三幅壁畫為例)
1、民族特點:人種、服裝
2、地域審美特點:
《朝元圖》為道教壁畫,表現的是一群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這是其中的一個局部。傳統重彩勾填的方法;人物氣質閑雅,面部平和莊重;線條瀟灑飄逸,色彩絢麗輝煌。
《水邊的狩獵》反映出古代埃及人的審美觀。畫面表現丈夫、妻子、女兒的生活場面。埃及人認為繪畫必須將每樣東西以最能表現出
它們的特點的角度畫出來,因此在表現人物時他們就把一只正面的眼睛畫在側面的頭上(頭部可以從側面看的清楚),上半身畫成正面的,下半身則是側面的。這幅畫的色彩非常鮮艷,線條清晰,背景平實,無縱深空間感。對魚、鳥等動物觀察仔細,描繪細膩寫實,形象生動。
《利比亞女先知》是米開朗基羅在羅馬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天頂所繪的壁畫《創世紀》中的一部分,女先知健壯的身體充滿了力量,是米開朗基羅對于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歌頌。
三、簡要了解現代西方主要美術流派
(一)問題:藝術進入到現代,又呈現出什么樣的狀態呢?
引:古代交通、通訊不便,各民族有自己風格的藝術,現代交通、通訊發達,是不是藝術表現形式就大一統了呢?
請學生回答。
(二)課件欣賞西方藝術流派作品
問題1:現代藝術風格多種多樣,你喜歡哪種風格?為什么?
問題2:我們該如何理解藝術多元化的現象?
引導學生探討。
:藝術是產品,不同的世界觀和審美觀,決定了人對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審美選擇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藝術不可能有統一的審美標準。
四、對比與分析
問題:想一想,同是長城,為什么不同的畫家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吳冠中:現代水墨畫,長城被簡化成抽象的符號,百轉千回、疏密得當的線條表現出長城在山間奔騰的氣勢。
邵宇:傳統山水畫,用勾、皴(cun)、點染的傳統技法和深遠法的布局表現長城重重疊疊、漸行漸遠的巍峨氣勢。
李健:寫實性油畫,再現長城冬日的蒼涼、險峻之美。
詹建俊:融入強烈個人情感的`現代油畫,壓低的地平線,風云突起,變化莫測的天空,構成壯闊、奇偉的景象,顯示出一種“遺世獨立、與天為徒”的豪情。
五、思考與討論
問題:我們應如何對待每件傾注了藝術家心血的藝術作品?我們應怎樣面對藝術的多元化現象?
:寬容、理解和尊重
六、課后作業(任選一題):
1.以“夢”為主題進行一次多元化創作。
創作形式可以根據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夢境用繪畫手段(手繪或電腦合成圖象),也可用雕塑、剪紙、拼貼的方式,還可以用短文、詩歌、表演的方式,大家通過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于“夢”的詮釋,體會多元表現的意義。
2.收集你喜愛的藝術流派的作品圖片(如印象派、后印象派、野獸派等等),并在上或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運用你熟悉的軟件制作一到兩頁的介紹資料,內容包括畫家介紹、流派介紹、作品分析的介紹性文字,還要包括你本人對畫家、畫作的真實感受和個人的觀點。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學會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2)了解唐代人物畫概況;
(3)了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展;
(4)學會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后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欣賞、審美水平;
(2)體會中國古代人物畫,特別是唐代仕女畫獨特的藝術魅力;
(3)了解唐代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三、教學難點: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
五、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學習任務。
教師要求學生查閱書籍,或上網查詢網頁、網站,收集、整理和《搗練圖》相關的信息資料。(可制成讀書卡片)
(二)、播放影視劇《大明宮詞》片段,導入新課。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共鳴,對唐代婦女的社會生活狀況有個直觀印象。導入《搗練圖》。
(三)、嘗試以制作簡單網頁的形式學習《搗練圖》及唐代仕女畫:以網頁設計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1)版塊設計:
學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網頁方法和要求的基礎上,分組討論網頁版塊組成。教師給予適當指導。討論后師生共同總結確定。 版塊一:仕女畫(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二:宋徽宗趙佶(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三:唐女性形象(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四:畫家小傳(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五:思考與討論
(2)圍繞《搗練圖》進行研究性學習,充實網頁版塊。
1、分組討論以上前四個版塊。通過匯總已備學習資料,查閱書籍,上網等形式,將和本專題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歸并,經討論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組派代表陳述本組觀點。
2、重點分析第五版塊,確定研究內容。
教師點撥學生從不同角度確定“思考與討論”版塊的內容。學生思考、討論、分析、解決,總結。
(1)從美術的角度(《搗練圖》傳達的直接信息)
內容分析;構圖樣式;繪畫技法;色彩;細節描寫;藝術風格等
(2)從歷史的角度(《搗練圖》傳達的`間接信息)
主要通過畫中唐代婦女經濟;文化;政治;民族關系:地理角度(信息綜合)
《搗練圖》與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畫相比有什么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畫資料。
(四)、學習結果檢測、呈示。
1、隨堂檢測
由教師出題或學生出題,學生搶答,檢驗學習結果。(題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 《搗練圖》屬于什么畫種; 采用什么構圖樣式; 采用哪些繪畫技法; 色彩特點; 作品風格等
2、版塊評比。
將網頁上傳到校網站或因特網,對各小組設計制作的版面進行評比,設以下幾個獎項:組織獎、創意獎和技術獎,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3、撰寫感受或美術論文。
將學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結論及制作網頁的經過等記敘下來
將研究性學習的結果或對其中較感興趣的一點撰寫成美術論文。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與米羅游戲>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類型課。立足于借助抽象繪畫及雕塑,《與米羅游戲》初步培養學生對立體造型的審美感受及造型表現能力。《與米羅游戲》與8年級下冊《清晨》中具象雕塑的學習內容構成直接的教學鏈接。 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上:05課 與米羅游戲
教材以抽象雕塑的學習為主,突出造型與表現的內容。利用米羅抽象繪畫及雕塑的表現技巧對應展開相關教學活動,并把教學與學生的趣味游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對米羅的藝術創作進行學習與借鑒,學生應當掌握塑造立體造型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夠初步認識與體驗雕塑的審美特征;通過提供一些抽象雕塑作品,學生應當在分析雕塑構成特點后能夠進行較為簡單的抽象雕塑設計與制作;在制作過程中,學生積極嘗試創新表現,拓展藝術的表現視野及方法。教材特意安排結合作業制作展開集體游戲活動,培養學生對藝術表現的興趣和與人協作的精神,同時加深對藝術創作活動的理解。
教材編寫中,借助米羅從平面到立體的抽象藝術,體現了“繪畫——浮雕——圓雕”的知識線索。
教材從米羅具有抽象意味的繪畫作品入手,配合練習圖例作為教材主體內容。從情意的角度考慮,米羅的作品從平面到立體,都具有富于童趣、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形式自由等特點,比較適合學生特定心理發展階段的審美需要,易于使學生對雕塑的造型與表現產生學習的興趣;從形式風格的角度考慮,米羅的藝術具有浪漫氣質與游戲精神,在教材中沒有類似這樣的藝術風格,可以借此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從學生作業的難度考慮,抽象雕塑對于形象要求的確定性明顯低于具象雕塑,造型表現的空間與自由度相對較大,再結合對應的練習圖例,易于學生進行模仿及表現;從教材體系安排的角度考慮,從接觸抽象雕塑入手,再安排具象雕塑的內容,較好體現了教材知識安排的梯度。
教材的三個活動提供了學習相互關聯的幾個不同角度與層次。
“活動一”立足于借助米羅的抽象繪畫,實現平面向浮雕的轉化。
“活動二”在借助米羅的雕塑作品向浮雕進行轉化的同時,更加立足于讓學生嘗試借鑒米羅的雕塑作品,直接進行抽象雕塑的塑造。 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上:05課 與米羅游戲
“活動三”則充分運用前面活動中的雕塑制作,強調學生情感的參與,進行富于表現性的表演活動,升華本課的教學內容。
“資料庫”中關于米羅抽象雕塑作品的欣賞及相關介紹,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米羅藝術的了解,豐富抽象雕塑造型的表現語言。 初中美術教案8年級上:05課 與米羅游戲
“學習大空間”中,安排實物組拼成立體形態的練習并嘗試命名,可以提高學生抽象雕塑的創作能力。另外,針對現代城市的發展方向,提示學生重點關注城市公共環境中那些抽象意味的雕塑。
二、教學目標
*能利用適當的材料制作成簡單的抽象浮雕。
*能選擇適當的材料制作成簡單的抽象雕塑。
*能利用自己的雕塑作品作為道具參與游戲或表演。
三、教學思路
教師首先可以設置一個游戲情境,比如說:教師可以扮演成米羅先生派出的一位藝術使者,(還可以選擇讓學生扮演使者,老師扮演米羅等方式)專門帶著藝術家米羅先生在狂歡節上進行的游戲活動來到中國,想讓中國小朋友一起體驗狂歡節的快樂,教師可以充當米羅藝術的代言人。
可以大概地提出狂歡游戲的整體計劃,強調所有的作品設計與制作都是為狂歡游戲準備的。首先從制作美麗的浮雕作品,裝飾狂歡現場開始。使者給學生展現米羅的抽象繪畫作品和米羅先生帶給大家的示范作品。在大體分析米羅抽象繪畫中點、線、面、形的組織與變化特點后,對比提出浮雕與繪畫的基本造型差異,讓學生分成幾個制作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較為適合)根據米羅先生的抽象畫,分組進行大膽的設計與制作。
在制作前,使者應該提醒大家:米羅先生特別喜愛強烈的色彩變化與對比,希望大家能結合美麗的色彩對比來裝飾我們制作的浮雕,體現節日狂歡的氣氛。評價的重點是看誰的雕塑形象更有趣、色彩更好看,誰的浮雕形象更有體積感。
在材料的選擇上,教師可以課前布置學生帶來一些簡單易行的裝飾材料,比如報紙、包裝盒、掛歷紙等輕質材料,注意材料一般不宜太重,以免影響在教室墻面的張貼裝飾。
接下來,教師可以動員學生自己設計,將作業貼在教室四面適當的位置進行裝飾,進一步制造大家參與的氛圍來強化歡快的氣氛。也是對學生學習階段性成功的一種積極肯定。
然后,教師重點對比分析繪畫與圓雕的基本造型差異,結合教材P19的四張圖例,借助多個視角的觀察,體驗圓雕在各個角度的造型變化與審美趣味。然后再布置各個制作小組,參照米羅先生的抽象雕塑或者繪畫的造型特點,選擇適當的材料來設計與制作抽象圓雕。
在分析圓雕作品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造型中輪廓的收放變化、造型的曲直變化、大小變化及朝向變化等形式美的知識,使抽象雕塑造型也具有相對明確的審美傾向。
在制作前,使者應該提醒大家:大家在設計與制作過程中,一定要更多考慮利用作品進行表演與游戲的問題,琢磨怎樣才能夠更加適應特定角色表演的特點。米羅先生特別喜愛尋找生活中各種有趣的.材料,希望大家能直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組合加工,來裝飾我們制作的圓雕。評價的重點是看誰的雕塑形象更有趣,更善于利用實物材料造型,誰的浮雕形象更有體積感、更有空間變化。對于一些更加熱衷于具象造型的同學,教師不必阻止,可以引導他們進行大膽的夸張與變形,更加自由地進行造型的設計與制作。
然后,使者告訴大家:狂歡節上,最好玩的是人們都手拿著自己制作的各種動物、植物、神怪、面具等雕塑作品進行盡情的表演或者游戲,米羅先生要使者一定要把這個好玩的活動帶給中國的小朋友。教師可以先鼓勵一個制作小組的學生以制作的雕塑作品為主人公,進行自己編寫的短劇表演。然后,再讓更多小組的同學參與表演,教師在評價中積極肯定各個小組表現的特點,尤其注重評價各個小組的協作精神,同時及時給同學的表演提出一些改進或者拓展的意見,整個單元教學在全體學生的積極游戲參與中結束。
四、教學選擇
本課教學較為適合在兩課時至三課時之間靈活選擇。
教材中的圖片提示中,提到了利用廢舊材料的制作。實際教學中,只有學生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可以利用的工具、材料,教學才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教師應強調學生在材料的尋找與利用上下功夫,引導學生以新的眼光發現身邊具有立體形態美感的廢舊材料,并能積極加以利用、組合,加工成教學中的作業。
如果教師選擇三個課時進行教學,那么,第一課時的重點就是繪畫向浮雕的轉化,第二課時的重點是把握圓雕的審美特點及設計與制作圓雕作品,第三課時的主體應該是利用雕塑作品進行游戲與表演。
“學習大空間”中利用常見器物組合設計及作品命名的活動,可以考慮直接進入第三課時的教學活動中,豐富與提升教學效果,作為教學活動自然的拓展與延伸。
對于一些擁有地域民間造型藝術傳統的學校,教師可以積極借鑒當地民間造型藝術的營養。尤其許多民間藝術本來就具有抽象藝術的一些特性,而且大都色彩對比強烈、鮮艷,造型夸張、有趣,材料選擇與制作過程也簡單易行,與米羅的抽象藝術“貌離神合”,是一種極好的教學資源。
五、教學建議
教學中,通過米羅先生要使者帶來的幾件具體抽象雕塑作品,展現制作美麗有趣的抽象雕塑應當注意的基本方面。可以安排一個教學嘗試:把雕塑作品置于教室中間,讓學生圍著作品在不同角度進行觀看,請學生談談自己認為哪個角度看作品最好看,哪個角度看作品最不好看,為什么?再大家討論、交流一下,使者在學生發表看法的過程中及時強化雕塑的基本審美特征及造型要點。
然后,根據米羅先生的抽象雕塑,學生按照前面的分組進行大膽的設計與制作。使者可以引導各組學生設計與制作。
在設計制作前,“使者”應該強調每組學生盡量根據自己的表演來設計對應的雕塑,積極鼓勵每組學生協作進行表演。
在注重學生展現雕塑形態美感的同時,教師可以繼續提倡學生在雕塑設計與制作、裝飾中大膽運用適當的色彩來加強表現效果。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色彩象征意義的認識與體驗,強化學生運用色彩表達藝術情感的能力,豐富雕塑的表現語言,加強作業的形式美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游戲的方式展示學生作業是“活動三”比較特別的形式,這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高潮與升華。讓學生在游戲中享受自己的創作成果,這是最好的教學選擇。
讓學生進入一種“游戲”狀態,是本課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本課的教學適應性較強,沒有對教學媒體的特別需求。對于即使沒有任何電化教學條件的學校,也不會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教材在圖片選擇及資料庫準備上也已經提供了對教學活動開展應有的支持。
本課教學中積極提倡學生嘗試利用自己的雕塑作品與大家一起進行游戲或表演。教師在此應擔負起組織者的工作。首先,如果沒有在設計與制作過程中的小組探討及協作,學生之間在最后的展示活動中很難做到積極而且自然的表演協作;然后,如果粗放地讓學生自由組合進入游戲過程,勢必導致教學中一部分同學脫離教學中心,成為課堂上的看客,使課堂組織陷入無序,教師也難于在游戲過程中積極施加教學影響,在游戲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與表現能力。
【八年級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八年級美術教案07-05
八年級美術教案06-19
八年級美術教案02-13
八年級美術上冊教案08-29
【薦】八年級美術教案06-24
(集合)八年級美術教案07-02
八年級美術教案(優選)07-05
八年級美術教案(優秀)10-21
【實用】八年級美術教案10-11
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