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八年級美術教案模板錦集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美術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學會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2)了解唐代人物畫概況;
。3)了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展;
。4)學會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后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欣賞、審美水平;
。2)體會中國古代人物畫,特別是唐代仕女畫獨特的藝術魅力;
。3)了解唐代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三、教學難點:
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
五、教學過程:
。ㄒ唬、布置課前學習任務。
教師要求學生查閱書籍,或上網查詢網頁、網站,收集、整理和《搗練圖》相關的信息資料。(可制成讀書卡片)
。ǘ⒉シ庞耙晞 洞竺鲗m詞》片段,導入新課。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共鳴,對唐代婦女的社會生活狀況有個直觀印象。導入《搗練圖》。
。ㄈ、嘗試以制作簡單網頁的形式學習《搗練圖》及唐代仕女畫:以網頁設計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1)版塊設計:
學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網頁方法和要求的基礎上,分組討論網頁版塊組成。教師給予適當指導。討論后師生共同總結確定。 版塊一:仕女畫(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二:宋徽宗趙佶(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三:唐女性形象(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四:畫家小傳(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五:思考與討論
(2)圍繞《搗練圖》進行研究性學習,充實網頁版塊。
1、分組討論以上前四個版塊。通過匯總已備學習資料,查閱書籍,上網等形式,將和本專題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歸并,經討論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組派代表陳述本組觀點。
2、重點分析第五版塊,確定研究內容。
教師點撥學生從不同角度確定“思考與討論”版塊的內容。學生思考、討論、分析、解決,總結。
(1)從美術的角度(《搗練圖》傳達的直接信息)
內容分析;構圖樣式;繪畫技法;色彩;細節描寫;藝術風格等
(2)從歷史的角度(《搗練圖》傳達的間接信息)
主要通過畫中唐代婦女經濟;文化;政治;民族關系:地理角度(信息綜合)
《搗練圖》與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畫相比有什么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畫資料。
(四)、學習結果檢測、呈示。
1、隨堂檢測
由教師出題或學生出題,學生搶答,檢驗學習結果。(題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 《搗練圖》屬于什么畫種; 采用什么構圖樣式; 采用哪些繪畫技法; 色彩特點; 作品風格等
2、版塊評比。
將網頁上傳到校網站或因特網,對各小組設計制作的`版面進行評比,設以下幾個獎項:組織獎、創意獎和技術獎,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3、撰寫感受或美術論文。
將學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結論及制作網頁的經過等記敘下來
將研究性學習的結果或對其中較感興趣的一點撰寫成美術論文。
第二周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一、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美術作品,認識美術是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從而更加喜愛美術,更加珍惜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
二、教學重點:
理解“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基本認識。
三、教學難點:
美術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的聯系。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2幅作品——〈〈秦始皇陵兵馬俑〉〉、〈〈清明上河圖〉〉
提問:(仔細觀察上述作品后,你能理解它們所反映的歷史文化以及經濟、政治和生活背景嗎?)
教師在學生常識性地回答問題后,提出自己的見解:在人類沒有創造文字之前,我們對歷史的了解主要是通過一些造型實物(繪畫、雕塑、工藝品、建筑等)獲得的。即便文字出現以后,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由于自然條件、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人類歷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藝術作品表現出的多元化。
2、了解藝術作品隨時代的發展而發生的巨大變化。
3、欣賞不同藝術流派的現代藝術作品,感受各自的藝術特點。
4、學會尊重他人的審美選擇。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對藝術多元化的認識。
教學難點:如何對待藝術的多元化。
三、教學過程
開首語: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了各種各樣的藝術,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和課題,本節課謹以美術的藝術形式對這個課題進行探討。
本節課我們要了解的是為什么會出現藝術多元化的現象?如何理解這個現象?對于不同主張、不同風格的各種各樣的藝術流派,我們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
好,現在讓我們步入不同的藝術時空,尋找一下在世界各地曾經出現過的著名的古代文明。
一、導入
1、問題:你能舉例說出幾個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明嗎?
課件:逝去的文明……
亞洲--、古巴比倫
非洲--古埃及
歐洲--古希臘
美洲--古瑪雅文明
學生舉例說明
2、課件展示各種古代文明的`美術精品圖片
3、: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風格、不同樣式、不同效果的美術作品。
二、對比與分析
問題:說一說這些作品是如何反映出民族、地域、宗教的藝術特征的?
引導分析:(以三幅壁畫為例)
1、民族特點:人種、服裝
2、地域審美特點:
《朝元圖》為道教壁畫,表現的是一群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景,這是其中的一個局部。傳統重彩勾填的方法;人物氣質閑雅,面部平和莊重;線條瀟灑飄逸,色彩絢麗輝煌。
《水邊的狩獵》反映出古代埃及人的審美觀。畫面表現丈夫、妻子、女兒的生活場面。埃及人認為繪畫必須將每樣東西以最能表現出
它們的特點的角度畫出來,因此在表現人物時他們就把一只正面的眼睛畫在側面的頭上(頭部可以從側面看的清楚),上半身畫成正面的,下半身則是側面的。這幅畫的色彩非常鮮艷,線條清晰,背景平實,無縱深空間感。對魚、鳥等動物觀察仔細,描繪細膩寫實,形象生動。
《利比亞女先知》是米開朗基羅在羅馬梵蒂岡西斯廷小教堂天頂所繪的壁畫《創世紀》中的一部分,女先知健壯的身體充滿了力量,是米開朗基羅對于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歌頌。
三、簡要了解現代西方主要美術流派
(一)問題:藝術進入到現代,又呈現出什么樣的狀態呢?
引:古代交通、通訊不便,各民族有自己風格的藝術,現代交通、通訊發達,是不是藝術表現形式就大一統了呢?
請學生回答。
(二)課件欣賞西方藝術流派作品
問題1:現代藝術風格多種多樣,你喜歡哪種風格?為什么?
問題2:我們該如何理解藝術多元化的現象?
引導學生探討。
。核囆g是產品,不同的世界觀和審美觀,決定了人對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的審美選擇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藝術不可能有統一的審美標準。
四、對比與分析
問題:想一想,同是長城,為什么不同的畫家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吳冠中:現代水墨畫,長城被簡化成抽象的符號,百轉千回、疏密得當的線條表現出長城在山間奔騰的氣勢。
邵宇:傳統山水畫,用勾、皴(cun)、點染的傳統技法和深遠法的布局表現長城重重疊疊、漸行漸遠的巍峨氣勢。
李。簩憣嵭杂彤,再現長城冬日的蒼涼、險峻之美。
詹建。喝谌霃娏覀人情感的現代油畫,壓低的地平線,風云突起,變化莫測的天空,構成壯闊、奇偉的景象,顯示出一種“遺世獨立、與天為徒”的豪情。
五、思考與討論
問題:我們應如何對待每件傾注了藝術家心血的藝術作品?我們應怎樣面對藝術的多元化現象?
。簩捜荨⒗斫夂妥鹬
六、課后作業(任選一題):
1.以“夢”為主題進行一次多元化創作。
創作形式可以根據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夢境用繪畫手段(手繪或電腦合成圖象),也可用雕塑、剪紙、拼貼的方式,還可以用短文、詩歌、表演的方式,大家通過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于“夢”的詮釋,體會多元表現的意義。
2.收集你喜愛的藝術流派的作品圖片(如印象派、后印象派、野獸派等等),并在上或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運用你熟悉的軟件制作一到兩頁的介紹資料,內容包括畫家介紹、流派介紹、作品分析的介紹性文字,還要包括你本人對畫家、畫作的真實感受和個人的觀點。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書籍的結構和書籍設計的概念與不同形式,學會欣賞書籍設計的作品。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對各種裝幀設計獨特的書籍圖片或實物進行分析,按照書籍設計形式和方法進行分類。通過查閱資料和欣賞,發現“世界最美的書”美在哪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欣賞和資料的收集,學生產生對書籍設計的興趣,逐漸形成愛賞書的藝術情感、愛讀書的學習態度和愛藏書的文化價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展示介紹古今中外的書籍設計。
2、教學難點:了解書的設計概念,發展,種類,結構。
三、教學過程
。ㄒ唬┮
當你逛書店時,什么書是你多看一眼甚至想買下的沖動?
學生回答
出版界抓住了人們的普遍心理,讀者買書,一看名字二看封面三看內容看來書籍價值不管體現在內容上還體現在裝幀設計上,那么什么是書籍的裝幀設計呢?我們今天使用的書籍是通過專門的歷史變遷成為這個樣子呢?那么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中國的古跡設計。
。ǘ┬抡n講授
1、書籍設計概念:舊稱“書籍裝幀設計”,廣義的書籍設計是指從書的外觀到內芯的一系列設計,以創造出書籍的整體視覺形象。狹義的是指書籍的'開本、封面、護封和裝訂形式等屬于書籍外觀形象的設計,有時僅指封面設計。
2、中國古籍設計:
造紙術與印刷術的發明是紙質書籍的出現成為了可能,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傳播。中國古代的勞動者施展智慧與技藝,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書籍設計形態。
簡冊裝:
在竹片或是木片上書寫文字,并用皮條或繩索連綴起來,稱作“簡冊”,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簡冊了。
葉子:
將一張張紙摞疊起來,上下夾以木板或厚紙,再以繩子捆扎,稱為“葉子”,后演變成冊頁的形式。
樊夾裝:
隋唐時期,受一種狹長的印度梵文貝葉經中間打孔穿繩的形式影響,古人發明了“梵夾裝”。卷軸裝:
亦稱“卷子裝”。通行于東漢至唐代。它是紙本書最早的形制,直接承襲了帛書的形制,單面書寫。優點:克服了縑貴而簡重的不便。缺點:紙缺乏帛的堅韌,來回卷舒不便檢索文字,且易斷裂。
經折裝:
卷軸制度演變到冊頁制度的過渡方式之一。凡經折裝的書本,也稱“折本”。因奏折也用這種方式,后又稱“折子本”。
旋風裝:
旋風裝與經折裝是同一時代同在卷軸裝的基礎上,由于不同的文化需求產生的不同的裝幀形式。
蝴蝶裝:
簡稱“蝶裝”。宋代雕版印書盛行以后形成的一種裝幀形式,風靡于宋元,流行大約400年包背裝:
把印好的書頁白面朝里,圖文朝外對折,然后配頁后,將書頁折亦稱“裹背裝”、“裹后背”。大約起自南宋,盛行于明,尤其是政府官書。
線裝:
明代中葉線裝流行,清代最為盛行,沿用至今。
2、國外的書籍設計
國外的文字記錄,經歷了使用紙莎草紙、羊皮紙等初始階段。13世紀左右,中國造紙傳入歐洲,以及后來金屬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成為書籍發展史上的里程碑。19世紀末,威廉·莫里斯的設計理念影響深遠,使歐洲迎來了20世紀書籍設計的新高潮。
四、課堂小結:
書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載體之一,是人類智慧的產物。
一本書的價值不但體現在書籍的內容上,而且還體現在書籍的設計上面。今天我們對書籍設計有了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實踐。下節課就讓我們來學習手工書的制作。
五、課后拓展:
書籍是信息和文化的載體之一,是人類智慧的產物。一本書的價值不但體現在書籍的內容上,而且還體現在書籍的設計上面。今天我們對書籍設計有了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實踐。下節課就讓我們來學習手工書的制作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融美術字與封面設計于一體,立足于以字體為主的封面設計,強調字體與排版的設計。通過學生收集書,熟悉字體與排版、學習設計封面,激發學生愛書、愛學習、愛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掌握用字體設計封面的要點,即:字體、大小、位置、色彩、組合構成的視覺形象。
2 .難點:字體與排版都要體現書籍內容的情感。
三、教具與學具:
1 .教具:多媒體教學。
2 .學具:包好的書、鉛筆、蠟筆、水彩顏料和筆、小桶、剪刀、膠水、彩色紙。
四、教學流程:
綱領 | 授課內容與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引入字體設計的封面 | 1 .導入:書的封面丟了,對書有什么影響; ( 封面的作用 ) 2 .如果為這本書設計封面,須了解哪些內容 ?( 書名、作者、出版社、內容 ) 3 .封面中最醒目的應是書名。 ( 字體設計 ) | 思考答疑 |
學習了解用字體設計封面的要點:字體、大小、位置、色彩、組合構成視覺形象。 | 分析: ( 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與《飛烏集》為例 ) 1 .黑體、宋體的特點,各適合什么書 ? 2 .在黑體與宋體的基礎上變化; ( 漸變、切割、重疊、傾斜、拉長、壓扁 ) 3 .哪種字體更能準確體現書的內容 ? 4 .設計書名的字體如圖案設計。注意:用雙線、單線會減弱視覺沖擊力。 5 .針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恰當的設計進行分析,得出理想的設計,體現用字體設計封面的要點的重要性。 6 .設計書名要以一種規則為主,排列應符合習慣。 | 1 .討論欣賞 2 .分析 |
學生嘗試設計 | 1 .練習:為《飛鳥集》設計封面; 2 .學生互評。 | 1 .設計 2 .互評 |
分析比較不同類型的書對封面設計的要求 | 1 .把《鋼鐵是怎樣凍成的`》與學生設計的《飛鳥集》封面進行比較,說明封面設計要體現書籍內容的情感。 2 .以圖例說明,不同內容和類型的書,對字體,色彩、排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 1 欣賞 2 .討論 |
學生再設計 | 1 .練習:學生為自己將來想寫的書設計封面 ( 鉛筆的 ) ; 2 .重申用字體設計封面的要點; 3 .繼續設計; 4 .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互評。 | 1 .設計 2 .討論 3 .互許 |
小 結 | 1 .封面、書脊、封底俱全的封面設計; 2 .系列書籍封面設計; 3 .老師想出的書 ( 同學們的作品集 ) 。 | 欣賞 |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1)了解花鳥畫的一些基本常識o
(2)初步掌握花鳥的基本畫法o
(3)能臨摹簡單的花鳥畫o
2.隱性內容與目標
(1)對花鳥畫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內涵的理解o
(2)中國畫的內涵美、意境美。繪畫中人文精神的體現o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花鳥畫特殊的表現物象的`程式方法。
難點:對花鳥畫的精神內涵的理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繪畫材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欣賞導入
通過對題畫詩和詩配畫的欣賞導入。
了解詩與畫在意境上的異曲同工之妙。
經典回放
欣賞古今“梅、蘭、竹、菊”四君子作品,講解其思想內涵與表現方法。
感受作品的人格魅力與筆墨的情趣。
互相研討
組織學生對其所收集的相關資料
進行討論:
1.畫家為什么要表現這些題材
2.畫家為了能在畫畫中體現其思想情感運用了哪些方法?
學生在課前收集各種與中國花
鳥畫相關的資料,例如圖片、文字、文章等。
醞釀創作
用古詩句或警言,給學生命題,例如“只留清氣滿乾坤”(詠梅)、“疏影橫斜三兩枝”(詠梅)、“虛心勁節”(竹)、“猶有晚節香”(菊)等。
學生討論思考用何題材來表現,并思考如何挖掘其思想內涵。
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花鳥畫的繪制過程,強調其程式的表現方法,并注意花鳥畫的構圖、題款等相關知識。
學生將自己所要表現的題材用簡單的構圖打稿。
學生作業
提出作業要求:
1.能運用幾種國畫的表現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構圖、題字等)來完成作業。
2,能表達畫題的意境。
3.注意構圖,畫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題字。
根據老師要求作畫。
展品作業
教師就所提出的作業要求進行點評。
學生互相講評作業:
1.構思是否有新意與深度。
2.花鳥形象把握是否有趣、特征明顯。
3.用筆、用墨、用色方法是否掌握。
4.畫面意境是否體現出來。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對書籍封面設計重要性的認識;封面設計的基本內容和表 現形式;封面設計布局的基本組織方法:對稱與均衡。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書籍裝幀設計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表現形式,并學習對 稱與均衡的布局方法。
難點:對稱與均衡的布局方法的理解及應用。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教材、相關圖片、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學期伊始,我們又領到了很多新課本,不同的課本封面都 不相同,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我們美術課本的封面有什么內容; 同學們逛書店的時候會被五彩斑斕的各種封面所吸引,從而 產生閱讀的沖動,甚至會因為對封面的喜愛而買下它… …
二. 教授新課
1. 書籍裝幀設計的基本內容:封面、封底和書脊。 封面:是設計的主要內容,是一本書風格、內容的視覺表現,通 過封面我們可以直接了解這本書的最基本信息。 封底:是書籍的最后一面,與封面在風格上相呼應,形成統一的 風格特點。 書脊:是設計中面積最小的一部分,以文字設計為主,便于我們 的收藏和整理,具有強烈的實用性。
2. 封面設計的`基本表現形式: 以繪畫為主、以攝影為主、以文字為主和以圖案為主。講解四種基本 表現形式的基本特征。 提醒同學們注意,無論哪種表現形式,文字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 內容。
3. 封面布局的基本組織方法: 對稱:這是比較簡單的設計方法,將各種設計元素按照一定的對 稱方法進行安排,使畫面達到穩定平衡的效果。如 軸對稱 點對稱 均衡:均衡和對稱的目的相同,都是使得畫面平衡穩定。均衡是一 種視覺上的平衡,方法更加的靈活多樣,富于變化。舉例講解均衡的 方法,如利用色彩的深淺、距離的遠近、形狀的大小等等。講解以下 兩個作品: 對稱使畫面獲得絕對的平衡,均衡使畫面獲得靈活的視覺平衡。 用對稱的方法設計封面適合于比較穩重、莊重的題材,而用均衡的方 法設計封面更適合于輕松活潑的題材內容。
三.作業 請同學們采用均衡的方法做一個封面設計草圖。 以繪畫作為主要表現 形式,文字可用方塊替代。注意畫面要達到所要求的平衡感。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7
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師生一起分析《搗練圖》,使學生對于我國唐代的繪畫題材與風格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與認識。
教學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以點帶面,通過對《搗練圖》的欣賞使學生對于唐代的時代背景、審美標準、繪畫發展、以及當時的總體文化背景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課的設計與串講中要很好地把握好課的條理與節奏。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電腦、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設計:
⑴、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在課前可以展示一些與唐代有關系的文物圖片
、、引入新課:再出示一組唐代的特色建筑物、文物、繪畫作品的圖片,同時讓學生根據圖片說出它們的名字:大雁塔、“開元通寶”貨幣、三彩駱駝俑、敦煌壁畫、《簪花仕女圖》.
繼續,讓學生根據圖片:
這些圖片都有什么共同點?(都是唐代的作品)
通過圖片所反映的唐代都有什么特色呢?(人們生活很安逸,在佛教、詩歌、經濟、貿易等許多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大雁塔:在唐代,佛教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無論是唐玄奘西行取經還是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宣揚佛法,都發生在這個時期,所以唐代的佛教文化也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普及。
“開元通寶”貨幣:唐代的經濟也是在空前的發展,從當時貨幣的樣式到普及制作,充分顯示出唐代時期人們生活的富有與經濟上的繁榮。
三彩駱駝俑:用是一種陪伴死者的隨葬品,“唐三彩”是在武則天時期得到的發展,是唐代陶瓷上的創舉,所謂的“三彩”是以鉛為熔劑制成的其中以黃(赭)、綠、藍為主色施于白底胎上。從上面表現的人物來看,人物多為西域等地的商人,所以充分顯示出唐代商貿的發達,“絲綢古道”也是在這個時期成型的。
敦煌壁畫“西方凈土變”:唐代佛教的盛行也使得藝術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佛教氛圍,我國各地佛教建筑、雕像、壁畫的大面積出現,使得在人們心中產生了一種佛教文化!拔鞣絻敉磷儭碑嬅姹憩F了在西方極樂世界中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畫面中的伎樂天的形象生動多姿,特別是其中的“反彈琵琶”造型更是敦煌壁畫中的精品,畫面中一片喜慶、祥和的景象。
、、《簪花仕女圖》:盛唐時期的工筆重彩代表作,畫面表現盛唐時期幾位頭簪大花的貴族婦女在私家庭院中閑庭漫步的情景,畫面人物體態豐肥,衣著華麗,動作輕柔舒展。繪畫技法嫻熟,色彩濃艷又不失和諧。通過看這幅作品。帶領學生在圖上尋找他們認為怪異的裝扮:學生提問:人物面部的眉毛比較有特點,這是怎么回事?
教師解釋:唐代追求“以胖為美”的審美準則,所以人物的種種設計都是由它的美學的原理構成的。唐代人比較胖,每個人的臉型都是圓臉,大家想想看,在一個很大的臉上畫一個細細的柳葉眉好看嗎?(學生回答:當然不好看,主要是不協調。)那么這種眉毛畫在臉上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學生回答:與人物的圓臉產生形象上的呼應。)所以聰明的唐代人就以雄蛾子的觸角得到了啟發,發明了“蛾眉”,為的就是在臉上和臉型呼應。
在唐代婦女的生活十分單調,每天只是在屬于自己的世界中單調的活動,化裝便是她們每天的重要消遣。各種新鮮的發式便是婦女們日常花功夫捉摸的地方。高髻便是在唐代婦女發式中用得比較多的一種,在《章懷太子墓壁畫》、《執扇仕女圖》中均有較多的表現。它的主要特點是在頭上先用假發把頭發墊高,然后用真頭發包在外面,使得頭發高高的立于頭上,體現出人物的高聳的頭型,既提高了人物的身高,又使得雍容、華麗的發簪得以展示。而在高髻上簪花更突出了這個特點,收到了雍容華貴的效果。
在每個人物的面部,還體現了古代婦女的主要化妝方法,其中在每個主要人物的面部都有黃金花子的體現,“花子”是古代婦女的常見的裝飾物,在古代的名《木蘭辭》中就講到:“當戶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其中的'“花黃”便是這里提到的花子。它是一種用金箔剪刻出的裝飾圖案,通常貼于前額、兩鬢的位置,花子在敦煌壁畫中也有大量的出現。
看過了每個人物的頭部裝飾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在人物身上的表現。首先受到人物身材、地理位置的條件決定,畫面中人物主要的服裝材料都是紗質服裝,這不但透氣性好,還很輕盈,在畫面中畫家以十分寫實的手法,表現出畫家高超的繪畫技巧。服裝中大量的花卉圖案充滿了富貴的氣息,層層的暈染加上細致的勾描表現出層層的圖案從紗的下面隱隱的露出來的效果。最后帶學生分析畫面的人物動作以及畫面構圖方法,再讓學生體會畫面中的人物是什么樣的心態?
在我國的古代,許多婦女在外表上看過著十分富有的生活,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她們的生活還是十分寂寞與無聊的,所以在《簪花仕女圖》中每個人物都是在拈花、逗狗、戲蝴蝶……從外表看來他們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實際上她們內心的空虛、寂寞是今天的人們無法理解的,我們只能通過繪畫作品來洞悉她們的內心世界,從而感受到作為古代的婦女可悲、可憐的心靈世界……
⑷看過了《簪花仕女圖》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唐代另一位繪畫高手張萱的作品《搗練圖》。這是一張反映唐代勞動婦女生活的畫面,主要表現的是在絲織品作坊中的勞動場面,一共表現了十二個人,有中年婦女、年輕女子以及五、六歲的小女孩兒,她們對于勞動有著不同的反應:有的認真工作;有的正在休息;還有的在勞動環境中嬉戲、玩耍……讓學生分析畫面中的人物動作,勞動內容。讓學生分析對比《搗練圖》與《簪花仕女圖》在題材、人物上的差異。最后由學生兩件作品在藝術上的貢獻,我們通過了解兩件作品了解了唐代文化的哪些方面?通過課件進行展示、。
最后布置課下觀察作業:到生活中去尋找唐代的藝術品,看看能否利用課上的分析方法去解讀它們,能否取用獨立的眼光去發現藏在藝術品細節中的信息,做一個會發現美、會體會美的學生。
八年級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僖话娑嗌娈嫷暮x
②在學習制版與印刷的過程中,使學生對局部和整體關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培養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在了解了單色版畫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如何使用色彩完成版畫制作
教學難點:畫面的形象設計和色彩的搭配
要求學生能以耐心、細致、有條不紊、一絲不茍的態度來對一版多色版畫的創作。
教學方法:啟發、引導、講解、示范、討論、評價
教具:制版工具、教學課件、練習評議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穩定學生情緒,使學生盡快進入狀態。(師生問好)
二、復習舊課
1.復習版畫的種類(材料)
2.單色版畫
三、導入新課
欣賞經典版畫作品
四、制作方法:了解版畫特點和制作過程
1、準備工作
2、固定紙和版
3、畫稿
4、涂色
5、印刷
五、提示制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注意的'事項
1.印之前要把底版與紙張固定結實
2.在印制時控制好顏色的干濕程度
3.盡量不要把顏料畫在交接線上
4.在印制時要把紙展平
5.在印完以后要檢查版的顏色有沒有全部印完成
六、學生制作
教師巡回輔導
七、展示學生作品
分小組進行各組選出最滿意的作品展示
八、評價學生作品
對展示的作品加以討論評價
九、總結練習評議分發表格,學生課后完成。
【八年級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八年級美術教案07-05
八年級美術教案06-19
八年級美術教案02-13
八年級美術上冊教案08-29
【薦】八年級美術教案06-24
(集合)八年級美術教案07-02
八年級美術教案(優選)07-05
八年級美術教案(優秀)10-21
【實用】八年級美術教案10-11
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