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音樂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樂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看掛圖唱歌曲《小烏龜》強調樂句進行的準確性。
2:利用肢體配合音樂,讓幼兒學習聽辯樂句。
3:幼兒學習配合兒歌二聲部合奏。
活動準備:
圖片 4張 小烏龜 鼓 鈴故。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烏龜,導入活動。
教師:
1朋友,今天老師帶了一個朋友來,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小烏龜》 你們知道小烏龜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上來學學。
現在你們想不想一起學學小烏龜爬呢?你們學習小烏龜的時候,老師會敲鼓,聽到鼓聲你們就要停下來, 2師唱歌曲,幼兒在老師唱停的地方拍一下手
二、歌曲小烏龜
1老師:小朋友,小烏龜來到了我們這里,它經過了4 個 地方,你們看看它經過了哪4個地方?
2 老師出示四張掛圖: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 小山坡〉這是什么地方?〈樹林〉這一棟房子是什么地方?〈這是小商店〉 他們還經過了哪里?〈游樂場〉。他是一邊走,一邊唱著來的,你們聽聽小烏龜是怎么唱的》
3 老師拿著烏龜放在圖上走,放音樂,讓孩子欣賞音樂一遍。
4老師和孩子一起唱歌曲:小烏龜。
三、游戲
1游戲:小烏龜找圈
老師把小山坡 樹林 小商店 游樂場放在地上,《用圈代替》幼兒走到音樂停的'地方跳上去。
四、簡單的二聲部
1用大小聲音來練習二聲部:老師聲音大 幼兒聲音小,邊拍手邊念。
2 幼兒拍膝蓋 嘴巴念:小烏 龜 教師唱小烏龜 進行二聲部合奏。
將拍膝蓋換成鈴鼓,再二聲部合奏練習。
五、結束活動:小烏龜今天跟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它要回家了,小朋友再見。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內容,學習用說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借助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學習根據用反復的方法演唱。
3、能準確地說出家庭成員的稱呼,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重點:
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內容
活動難點:
學習根據圖片用反復的方法演唱。
活動準備:
1、有手口一致點數1—5的經驗。
2、小兔子一家的照片,事先對自己家庭照片中的人進行過認識和點數。
3、幼兒用書:《我家有幾口》。
4、音樂音頻。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板凳》。
教師彈奏前奏,幼兒說出歌曲名。
師:聽聽看這是什么歌曲?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回憶《小板凳》的表演動作。
師:動作跟著做起來。
師:我們來做做小小演員,將《小板凳》完整表演一遍。
二、欣賞教師范唱歌曲《我家有幾口》,初步理解歌曲內容。
1、教師出示小兔一家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家有哪些成員,同時啟發幼兒用扳手指的方法進行計數。
師:這是誰的一家?他們是誰呢?小兔家一共有幾口人?(引導幼兒先握拳,然后說一個人伸一個手指頭,最后說出總數)
2、教師以“小兔”的口吻演唱歌曲。
師:噓!我們來聽聽看小兔子是怎么說的?
教師清唱歌曲。
師:小兔子唱了什么?有哪些人?小兔家一共幾口人?
3、教師再次范唱。
師:老師還想唱一遍,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哼哼。
三、學唱歌曲《我家有幾口》,學習說、唱結合的演唱形式。
1、以“幫小兔子數一數”的情節,引導幼兒完整跟唱,學習歌曲。
師:小兔子怕自己會數錯,想請小朋友們一起幫忙數一數,請出我們的拳頭來幫幫忙。(請大家把手握成拳頭開始數2邊)。
根據幼兒的'困難進行重點練習(如邊唱邊手口一致的扳手指點數家庭成員等)
2、引導幼兒注意歌曲最后一句說、唱結合的演唱形式。
師:歌曲最后一句和我們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指導幼兒學唱最后一句,初步學習說、唱的節奏。教師用體態動作提示說的節奏和時值。
3、教師完整演唱或播放音樂磁帶,鼓勵幼兒參與演唱最后一句。
四、創編歌詞內容。
1、教師出示幼兒用書《我家有幾口》,幼兒嘗試看圖自由、完整演唱。
師:小兔子一家真幸福,這里也有個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家有幾口家?我們來幫他唱一唱。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家里人很多該怎么辦?
師幼一起嘗試將家庭眾多人口(稱呼詞)用反復的方法唱進歌曲里。
師:我們小朋友也有家人,我們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唱唱自己的家。
教學反思:
我們對“一家人”的概念就是“爸爸媽媽和我”,或者是住在一個屋檐下的親人,而且我們也往往給孩子們灌輸這個我們認為正確的概念,通過我的調整后再仔細傾聽,發現每一個孩子對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們都有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因此,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表現,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給孩子提供、創設發展求異思維的空間,鼓勵孩子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維方式。再出示全家福告訴孩子家人就是住在一個家中的人,或許還有爺爺奶奶或者弟弟和妹妹等。在幾次提醒下小朋友有些了解了。接著聽錄音學唱歌曲,再次扳手指數邊數邊唱。讓幼兒創編歌曲內容,學習演唱歌曲。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游戲目標:
1、充分感受歌曲的性質(優美),體驗一家人相親相愛的情感。
2、有跟唱和進行表演的欲望。
3、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4、學會歌唱本首歌曲《親親歌》。
游戲準備:
全家福照片、爸爸、媽媽、寶寶的圖片、磁帶
游戲過程:
寶寶在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呢?傾聽歌曲,請幼兒仔細聽聽歌曲的最后部分一家人在干什么?(開心的笑聲"哈哈哈")
邊唱歌曲邊親親自己全家福照片。(如:我愛我的.媽媽,親媽媽,就親親照片上的媽媽)
幼兒熟悉歌曲后,可以替換歌曲里的人物,將其他的家人或好朋友唱到歌曲里。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的噪音,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學習創編新的角色和洗身體的不同部位,來替換原有歌詞,并完整演唱歌曲。
3、體驗自編歌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布袋木偶――小鴨
活動過程:
1、通過木偶演示,引導幼兒理解歌曲情境。
(1)教師出示木偶小鴨,以小鴨的身份向幼兒問好。
。2)教師講述小鴨跌倒尋臟衣服的事,引導幼兒想出幫助小鴨洗澡的辦法。
2、教師范唱歌曲,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1)教師以小鴨的身份范唱歌曲,并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
。2)教師以幫助小鴨子洗澡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3)教師帶領幼兒邊做洗澡的動作,邊演唱。
。4)用另一個形象替換歌詞中小鴨的形象,創編新歌詞,繼續演唱。
3、結伴表演唱:幼兒兩兩結伴,用互相幫助洗澡的辦法,邊表演邊唱歌。
活動反思:
《小鴨洗澡》內容簡單、生動活潑、旋律歡快、且鴨子是幼兒喜歡的動物,這些都能讓孩子們更感有趣,激發學唱歌曲的興趣。教學方法上則運用反復傾聽法、圖譜教學法、游戲法,這些教學方法有利于幼兒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歌詞內容,做到寓教于樂、自主學習。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掌握石頭剪刀布的游戲規則,初步學唱歌曲。
2.初步感受歌曲中說唱的演唱形式,體驗歌曲與游戲結合的樂趣。
3.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4.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鞏固猜拳游戲方法和規則。
1.提問:你們會玩石頭剪刀布嗎?怎么玩的?怎么才算贏?
2.幼兒示范,教師總結方法:石頭剪刀布,布包住石頭、石頭錘剪刀、剪刀剪破布。
二、在歌曲中開展猜拳游戲,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與歌詞。
1.幼兒在歌曲中自由結對開展猜拳游戲。
2.提問:游戲時有沒有聽到歌曲里輸的一方是怎么做的?(輸的跟我走)
三、學唱歌曲,嘗試配很簡單的動作。
1.完整欣賞歌曲。
2.師幼共同整理歌詞。
3.教師帶動幼兒有節奏的念唱歌詞。
4.跟著音樂練唱歌曲。
5.在熟練的基礎上配合相應的動作進行兩兩合作表演。
活動反思:
本首歌曲以猜拳這個幼兒熟悉的游戲為素材進行創作,節奏鮮明,情境豐富,幼兒活動興趣十分的高漲。雖然通過游戲的開展和歌詞的練習,但是由于歌曲本身的速度有點快,幼兒跟唱起來有點困難!活動前應該要對速度做好調整準備,讓有趣的歌曲能成為更適合小班的合適教材。
小百科:“石頭、剪刀、布”是猜拳的一種,兩人玩,起源于中國,然后傳到日本、韓國等地,隨著亞歐貿易的不斷發展傳到了歐洲,到了近現代逐漸發展到世界。游戲規則中,石頭克剪刀,剪刀克布,布克石頭。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歌詞并根據歌詞做相應的動作。
2、喜歡玩音樂游戲,能主動地參與游戲。
3、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磁性黑板、粉筆
【活動流程】
一、音樂游戲《小手拍拍》
1、教師伸出雙手,問:“這是什么?(手)你的小手在哪里?讓我們和小手一起跳個舞吧!”
2、教師和孩子一起聽音樂做手部律動。
二、談話激趣
1、師:“小手跳的真漂亮,你的小手是怎么跳舞的?你的小手還會怎么跳?”
2、鼓勵孩子做出不同的手部動作
三、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孩子理解歌詞
1、理解詞語“爬”
師:“你們的小手跳的不錯!我的小手也很厲害,還會畫畫呢!你看,我畫的是什么?”
2、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座大山
3、教師用小手爬山
師:“快看,我的小手在干什么?”(爬)“對,小手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了哪里?(山頂上)爬呀爬呀爬呀爬,又從山頂上爬到了哪里?(山腳下)”教師邊說邊做動作
4、鼓勵個別孩子練習爬的動作
四、鼓勵孩子大膽表現音樂,并引導孩子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1、引導聽音樂自由表現
師:“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讓小手爬一爬吧!”
2、鼓勵孩子按音樂的節奏表現
師:“小手跳的真好,我們來試一試唱到哪里就讓小手爬到哪里,看看誰的小手爬的好!”
3、鼓勵孩子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師:“小手爬的不錯,如果我們唱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孩子們,我們來比一比誰唱歌的聲音最好聽!”
4、音樂游戲,體驗小手在同伴身上爬的感覺
、賻煟骸靶∨笥殉牟诲e,讓小手到小伙伴的身上爬一爬吧!每個人找一個好朋友,商量一下誰的小手先爬!”
、趲煟骸白屝』锇榈氖衷谀愕纳砩吓酪慌,試一試好玩嗎?”
5、教師參與音樂游戲,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師:“老師變成高山,你的小手想不想來爬?”教師變高山,讓孩子的小手在教師的身上爬動,共同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6-22
音樂教案小班06-23
小班音樂教案06-17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7
小班音樂教案06-14
小班的音樂教案01-03
小班音樂的教案02-28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