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數學教案匯總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感知圖形的主要特征。
2、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標記,學習按圖形標記擺放相應的圖形。
3、學習使用印章,能在操作過程中保持書面整潔。
活動準備:
1、各種圖形、圖形標記。
2、大圖形、標記、幼兒用書、印章、動物。
活動過程:
一、觀察餅干的形狀,了解形狀的主要特征。
1、出示餅干,提問:這是什么?什么形狀的?你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
2、出示圖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它是什么樣子的?
3、師折疊圖形,引導幼兒直觀感受圖形的特征,使幼兒知道圖形的具體特征。
二、認識圖形標記,給小動物送餅干。
1、出示圖形標記,認識圖形標記。
2、出示三只絨毛玩具動物,引導幼兒觀察動物身體上的圖形標記,認識圖形標記。
3、引導幼兒觀察圖形標記,推測動物喜歡吃什么形狀的餅干。
4、請幼兒給小動物送餅干,鼓勵幼兒邊送邊說:“小動物,請你吃什么形狀的餅干。”
三、操作活動,制作餅干。
1、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圖片,根據動物身上的形狀標記制作印章畫。
2、觀察各形狀的彩色餅干,與相對應的小動物連線。
四、交流評價活動。
師幼共同檢查盤子里餅干放得是否正確,表揚操作認真的幼兒。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觀察比較物體的大小,知道大與小的區別。
2. 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大的給大大熊,小的給小小熊”。
3. 能愉快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 大大熊和小小熊圖片各一張
2 . 圖片:帽子、衣服、包包、皮球、蘋果等大小各一張
3 . 各種大小不同的毛絨玩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小(2)班來了兩位好朋友(出示大大熊和小小熊)
師:你們猜猜誰是大大熊誰是小小熊?你怎么知道的.呢?(大大熊大,小小熊小)
二、分辨圖片中的大和小。
師:今天大大熊和小小熊還帶來了許多好東西,我們來看看吧。(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可是大大熊和小小熊把這些東西都放在一起了,不知道哪些是大大熊的,哪些是小小熊的,你們來幫它們找找好嗎?找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大大熊用的是大東西,小小熊用的是小東西,要不然它們會不高興的。
教師讓幼兒一一認識圖片中的大和小并示范將圖片分類
教師示范將大東西放到大大熊那里,小東西放到小小熊那里。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操作。要求:送的時候要說,如:大帽子個大大熊小帽子給小小熊。
教師小結:我們小(2)班的小朋友真聰明,把東西都送對了,你們看大大熊和小小熊都笑了,來我們表揚一下自己。
三、游戲:玩具送回家。
1. 教師交待要求
師:你們看老師那里還有許多大大熊和小小熊的玩具呢。(出示各種毛絨玩具)我們把這些大玩具送到大大熊的家里(教師用手指向布置的場景)小玩具送到小小熊家里,好不好?
2. 找找比比
師: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找一樣玩具說說你拿到的是大玩具還是小玩具。
3. 將玩具送回家
教師結合社會性進行謙讓教育
四、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找還有沒有大大熊和小小熊的玩具(帶幼兒出場)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按顏色分類,并進行5以內的等量匹配。
2.喜歡參加數學活動,體驗快樂。
3.會按顏色標記和點子數貼相應顏色和數量的花,并對5以內相等數量的物體進行匹配。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紫5種顏色的花朵,紅、黃、藍、綠、紫花盆5個.
2.大象、小貓、老虎、小兔、獅子,若干朵花(有顏色標記和點子),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播放音樂《春天》進入活動場地,今天沈老師帶小朋友去花園里撿花,看看地上有這么多五顏六色的花,真是太漂亮了。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撿一朵花,自己帶著手里的花,輕輕的找一個座位坐下來。
二、根據花的顏色,和花盆匹配。
看看這是什么?(花盆)我們一起數數有幾個好嗎?它們都是什么顏色的?好!沈老師手里有朵紅色的`花,那我應該把紅色的花插在紅色的花盆里,小朋友你們再看看,自己手里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應該放到什么顏色的花盆里呢?(X顏色的花放在X顏色的花盆里)請小朋友把自己手里的花放到對應的花盆里。小朋友真聰明!都放對了,我們數數紅色花盆里有幾朵花,黃色花盆里有幾朵、藍色花盆里有幾朵,綠色花盆里有幾朵、紫色花盆里有幾朵。
三、根據記錄單貼花朵,進行點物匹配。
叮鈴叮鈴,電話響了,有什么能為您服務的嗎?哦,你們要訂花,好的,等一下就送到你的家。小朋友今天花店里太忙了,人不夠,想請小朋友幫忙去送花,你們愿意嗎?我們等下怎么送呢?請把你們的小耳朵豎起來仔細聽話了,看看沈老師是怎么送的。(出示記錄單)
教師示范:大象家的房子有3個點子紅色房子。我們就要送3點子的紅花,現在請小朋友們來試試幫這些小動物去送花,送的時候我們的小眼睛可要看清楚了,千萬不能送錯。教師講評、小結。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棒!幫花店送了很多花,所以呀!花店的老板可高興了,想要謝謝小朋友們,所以晚上請小朋友們去跳舞,身上有小花的小朋友可以去,看!沈老師的身上已經貼好小花了,看看它是什么顏色的,身上有幾個點子(3個點子的紅花)現在我要找舞伴了,這個舞伴要和我一樣顏色一樣點子的,看看誰是我的舞伴呢?現在請小朋友自己找找你的舞伴是誰,找到了我們就一起跳舞吧。
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反思:
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不足的。活動中我的語速較快,重復了幼兒的回答,其實應該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機會,教師再進行總結,提升幼兒的經驗。這樣的情景創設會計較自然,幼兒容易接受。活動中我發現有一部分幼兒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操作活動中也不敢大膽嘗試,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還需要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往后我會繼續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3以內的數,學習顏色與實物數量的匹配。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學習分享。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音樂《辦家家》、《新年好》
小熊一家的圖片,紅綠黃三種顏色標記。
實物:(紅):櫻桃番茄、草莓、棗子。(黃)櫻桃番茄、橘子。(綠)黃瓜、綠櫻桃。
活動過程:
(一)、談話:新年快要到了,小熊一家想做一鍋美美的五彩湯,去送給朋友們分享。一大早,它們全家就忙開了。
(二)、瞧:爸爸出來了。(出示爸爸的圖片),音樂《辦家家》,幼兒跟老師律動。
看看爸爸要做什么呀?出示:綠標記。
原來爸爸要找一個綠綠的好東西,做綠綠的湯。
教師示范(拿只小碗,邊找邊說: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個綠綠的黃瓜。舀起來,放到小碗里,送到爸爸的大鍋里。)
再請一個幼兒示范一次。老師強調:只要找一次就行了。
提問:爸爸還會去找一個綠綠的什么放到大鍋里?
幼兒交流:找一個綠綠的青菜、找一個綠綠的櫻桃......
那我們就一起幫爸爸去找一個綠綠的好東西吧。幼兒操作,找好后倒到爸爸的大鍋里。
總結:爸爸找了什么?(師幼一起說)
過渡:爸爸做好了綠綠的湯,干活去了。可五彩湯還沒好呢?怎么辦?誰來做?
(三)、引出媽媽。(圖片)音樂、律動。
猜猜媽媽要做什么湯?出示:紅標記
紅紅的好東西有什么呀?幼兒交流:紅紅的蘋果,紅紅的番茄,紅紅的草莓
媽媽做的紅紅的好東西有幾個呀?(2個)
幼兒幫媽媽找兩個紅紅的好東西,邊找邊說兒歌。找好倒進媽媽的大鍋里。
總結:媽媽找了什么?(幼兒一起說)
過渡:媽媽做好了紅紅的湯,洗衣服去了。五彩湯還沒好呢,怎么辦?誰來做?
(四)、引出寶寶。(圖片)音樂、律動。
猜猜看,寶寶要做的是什么湯?引出:黃黃的
黃黃的好東西有什么呀?幼兒交流。寶寶要做幾個黃黃的好東西?
幼兒自己找,邊找邊說。
總結:請幼兒說說寶寶找到了黃黃的什么?
瞧,爸爸做了綠綠的湯,媽媽做了紅紅的湯,寶寶做了黃黃的湯。他們的湯是五彩湯嗎?那怎樣才能變成五彩湯呢?
師幼一起制作五彩湯:五彩湯,五彩湯,加點綠綠的黃瓜。
五彩湯,五彩湯,加點紅紅的番茄。
五彩湯,五彩湯,加點黃黃的.橘子。
……
(師幼一起把三鍋湯合并成一鍋五彩湯)
攪一攪,拌一拌,看一看。五彩湯好了嗎?還想加點什么嗎?(加點好吃的飲料吧)
請幼兒一起參與加水、加橙汁的過程。
(五)、攪一攪,再拌一拌。拍手,五彩湯好了!幼兒品嘗。
美美的五彩湯,一個人吃不香,大家吃才香。我們還有好多碗,好多勺子。去請別的小朋友一起來分享吧!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感官感受5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初步具有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意識。
3、喜歡參加數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兔媽 媽胸飾一個、小兔胸飾人手一個;
2、紅、藍、黃、綠四種顏色的卡紙蘑菇若干;與之對應的四色呼啦圈;3、布置一塊地,撒滿蘑菇;磁帶音樂《小兔跳》;小玲一個。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導入游戲情境。老師飾兔媽 媽,小朋友飾小兔。
兔媽 媽說:“今天天氣真好呀,小兔們跟媽 媽去地里采蘑菇吧!”
(放音樂)小兔們蹦跳到媽 媽身邊。
(二)小兔練本領。
1、媽 媽布置任務:小兔們采蘑菇前跟媽 媽一起來練習以前學的本領吧!
聽媽 媽說,小兔做動作:我的小兔跳三下,我的小兔拍四次手,我的小兔走五步,我的小兔轉兩圈等。
2、練本領提要求:第一次媽 媽說慢一些,小兔可以數出聲來;第二次媽 媽說快一些,能干的小兔不數出聲來。
3、小結:表揚小兔有本領。
(三)小兔采蘑菇。
1、聽鈴聲采蘑菇并將蘑菇按顏色分類。
(1)媽 媽交代游戲內容:地里的蘑菇真多呀,采蘑菇之前仔細聽媽 媽的話。
提出要求:請小兔聽媽 媽敲小鈴的次數去采蘑菇,采到蘑菇后,看清蘑菇是什么顏色的,就放到相同顏色的呼啦圈中。
(2)小兔采蘑菇。媽 媽敲小鈴,讓小兔聽鈴聲采蘑菇并學習檢查。檢查順序:先請媽 媽檢查;接著和伙伴相互檢查;最后請小兔自己檢查。
2、聽鈴聲采蘑菇,蘑菇上的點數必須與鈴聲一致。
媽 媽:蘑菇長得真快,看這個蘑菇和你們剛采的有什么不同?(蘑菇上有點點)。這次請小兔聽媽 媽的鈴聲去采一個蘑菇,蘑菇上的點點必須與媽 媽的.鈴聲一樣。采到后可自己檢查或和伙伴相互檢查,對了按顏色放到對應顏色的呼啦圈中。
3、看胸飾采蘑菇,蘑菇的顏色、點數必須與胸飾的顏色、點數一致。
媽 媽:看自己是什么顏色的小兔,這回可以采一個蘑菇送給自己,采到的蘑菇的顏色、點數必須與自己帶的小兔的顏色、點數一致。給媽 媽或自己檢查。
4、小結。夸小兔真能干,注意鼓勵能力弱的寶寶。
(四)結束。
師:今天小兔們真能干!快到中午了,肚子餓了吧!請兔寶寶把采來的蘑菇都交給兔媽 媽,讓媽 媽來做頓豐盛的午餐吧!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名稱:
數學
活動內容:
學習4以內的點數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
2、引導幼兒專注地傾聽口令,迅速地按數取物、按物取數。
3、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計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
活動難點:
幼兒能專注地傾聽口令,迅速地按數取物、按物取數。
活動準備:
課件、標有"2、3、4"點點的袋子、糖果、標有"2、3、4"數字的筐子、愛心乘車卡(有圓點的)、有"1、2、3、4"的小火車、"1、2、3、4"數字卡、裝好的糖果袋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兔寶寶們要來咱們班做客,讓我們來數數今天你來了幾位白兔寶寶吧!"
1、教師開課件,課件顯示出一只、兩只、三只、四只兔寶寶,教師邊看邊念"一只、兩只、三只、四只,一共有四只"
2、"我也為他們準備了幾盤好吃的胡蘿卜,讓我們一起來數數,看看老師一共為他們準備了幾盤。(課件顯示一盤、兩盤、三盤、四盤)教師與幼兒邊看邊數念出" 一盤、兩盤、三盤、四盤,一共有四盤"
二、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練習4以內的點數,鼓勵幼兒大膽點數,并學會說"一共有……"
1、兔寶寶們為了感謝咱們為他們準備的午餐,也給咱們小朋友送了三盒禮物(課件顯示一盒、兩盒、三盒)教師可以跟幼兒一起進行點數。
2、我們看看第一個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個盒子跳一下,然后出來兩塊蛋糕)與幼兒共同進行點數(一塊、兩塊,一共有兩塊)"原來兔寶寶們給我們送了兩塊蛋糕"(屏幕顯示數字2)。
3、那么第二個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們來看看吧!(課件顯示3只大螃蟹)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點數(一只、兩只、三只,一共有三只螃蟹)屏幕上顯示數字3。
4、還剩最后一個盒子了,我們看看,會有什么呢?(顯示四根棒棒糖)教師共同與幼兒進行點數(一根、兩根、三根、四根,一共有四根)屏幕上顯示數字4。
三、進行操作練習,進行按數取物、按物取數的操作。
1、兔媽媽開了一個糖果店,需要小朋友們幫忙包裝糖果,包裝時,袋子上有幾個圓點,我們就要裝上與圓點一樣多的糖果。我們來開小火車一個一個告訴兔媽媽你的圓點數是幾?去拿跟你圓點數一樣多的糖果。包裝完可以跟旁邊的寶寶說說你裝了多少糖果。
2、現在請你們把糖果放到筐里,筐上面標有數字1234,你手中袋里的珠子是多少就放到相應數字的筐里。請手中珠子數量是2的小朋友把袋子舉起來讓我們看看,請上前把珠子放到2的筐中。3、4同樣。
3、小朋友們真棒,給我幫了很大的忙,我現在請小朋友們乘坐小火車去一個地方,給每位幼兒發愛心乘車卡,每張卡上都有圓點,請小朋友認真數數卡上的.點數,并根據點數乘上相應的小火車,這里有四個站臺,小火車司機要注意嘍,一會停車的時候要按照自己卡上圓點的點數停到相應的數字站臺。音樂響起,開車,音樂停,停車。檢查小朋友們停對站臺沒。
4、看看我們每列小火車旁邊的桌子上有什么?請小朋友掀開布。有一筐糖果,這是我送給小朋友們的禮物,請每位小朋友拿一袋糖果,并認真數數你的袋子里有幾塊糖。跟你的好朋友說說你有幾塊糖,請把糖果拿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今天你們玩的開心嗎?我很高興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我們下次再見吧!
活動反思:
本節課選題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小朋友孩子在能力、水平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本次活動,既幫助幼兒復習了顏色的認識又復習了三以內的點數,也讓我了解了班中幼兒所存在的差異,更激發了幼兒的點數興趣,整節活動幼兒們基本上都能跟著教師的指令點數不同顏色的星星。有個別幼兒點數時,存在著手口不一致的現象,在小班上學期尤其明顯,孩子們往往手點得慢,嘴里數得快,有時叫他們數,還有些孩子數到了4,卻不知道數量是4,還是說是3,所以,每次都叫他們手指頭拿出來一個一個指著書本數,我也在益智區里投放了這一材料,旨在讓幼兒們點點圓點有幾個,再拿相同數量的吸管,從而培養他們能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課程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為幼兒提供適時、適宜、適度的教育環境,以促進幼兒的發展。而手口一致的點數,只有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們去反復練習、反復操作,才能完成目標。從幼兒的操作中,我也感到,只提供圓點數量還不夠,還要提供一些形象生動的動物,以提高幼兒的點數興趣,再提供一些數字,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要。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幼兒數學教案03-26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10-23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10-13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8-06
小班數學教案01-08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7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7-26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7
小班數學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