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小班上學期美術教案《美麗的風景》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會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提高幼兒審美能力,幼兒將我們所學過的太陽、彩虹、花及小雞組合成一幅美麗的風景,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上學期美術《美麗的風景》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幼兒將我們所學過的太陽、彩虹、花及小雞組合成一幅美麗的風景。
2、體會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提高幼兒審美能力。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花園圖片、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師:今天我們要去萬花園玩玩。讓我們一起出發吧!幼兒隨著《郊游》的音樂出發去萬花園。 (這個環節增強了活動的情景性,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走進"萬花園",出示圖片
師:瞧你們看地上這么多漂亮的花朵,有黃色的、紅色的`小花。小花旁邊還有一只可愛的什么?(小蝸牛)抬頭看一看天空,天上有什么?(太陽、彩虹)
二、示范做美麗風景
師:多么美麗的風景啊!老師教你們把這么美麗的風景,做出來好嗎?(好)
1、美麗的小花,做法:拿自己喜歡的顏色,分幾份揉一揉,把泥揉軟,再搓一搓,變成長條形一小團,揉一揉,團一團變圓形,再壓一壓變成"花蕊媽媽"剩下的分成幾部分,分別揉一揉,搓一搓、壓一壓,變成自己想要的"花瓣寶寶"的造型,然后一一圍在"花蕊媽媽"旁邊。
2、小蝸牛做法:把彩泥搓長,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在頭上可以自己用小泥做小蝸牛的眼睛和犄角。
3、太陽:用紅色搓圓壓扁做太陽公公的臉,在用紅色橡皮泥搓成長條,分成幾段放在太陽公公的臉四周,做他的光芒。
4、彩虹:選擇四種喜歡的顏色,搓成長條。變成彎彎的小橋,搭成四層。
三、幼兒操作教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四、欣賞評價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基本的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顏色(紅、黃、藍)。
2、會正確使用固體膠,學習用粘貼的方法大膽地為瓶寶寶進行裝飾。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礦泉水瓶子做的瓶寶寶人手一只(瓶蓋內事先涂好水粉,瓶內裝半瓶水,瓶身貼好眼睛、鼻子、嘴巴)。
2、固體膠人手一支,彩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與瓶寶寶做游戲,認識基本的圖形和顏色。
1、引導幼兒觀察瓶寶寶的眼睛、鼻子、嘴巴的形狀。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好玩的瓶寶寶,我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瓶寶寶的眼睛、鼻子、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2、與瓶寶寶做游戲,認識顏色。
"我們大家只要使勁搖一搖,瓶寶寶肚子里的水還會變顏色呢。它會變成什么顏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3、對顏色進行分類。
"紅顏色的瓶寶寶舉起來給老師看看。""黃顏色。""藍顏色。"
。ǘ┭b飾瓶寶寶。
1、引導幼兒對彩條寶寶的想象。
"瓶寶寶里面漂亮了,我們幫它把外面再裝飾一下,把它變得更漂亮,好不好?""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美麗的彩條,這些彩條寶寶還會跳舞呢!它們跳啊跳,跳到瓶寶寶的頭上,象什么?"(耳朵、頭發、辮子、發帶。)"跳啊跳,跳到下巴上,象什么?"(胡子、領結、絲巾。)"跳啊跳,跳到腰上,象什么?"(衣服、腰帶、裙子。)
2、幼兒為瓶寶寶穿彩衣,掌握貼的方法。
"現在請小朋友拿起桌上的膠棒為瓶寶寶打扮吧!比比哪個小朋友的瓶寶寶最漂亮。"
活動延伸:
將幼兒做好的瓶寶寶布置教室。
反思和分析:
兒童的美術創造活動是一種手、眼、腦充分并用的活動。既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現實的年齡特點,又要考慮到他們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呈現出一種正確的藝術教育的價值導向。而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基于以上原因,我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從幼兒的表現來看:難易程度適中,幼兒掌握的非常好,課堂氣氛也不錯,但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F就這節小班美工"我給瓶寶寶穿彩衣"談談活動后的幾點反思和體會:
1、活動目標的確立不能過大。
我在確定活動目標時,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加上他們又剛入園不久,對他們要求不能過多,這樣才能夠突出重點。因此我制定了兩個目標。(1)認識一些基本的圖形和顏色。(2)會正確使用固體膠,學習用粘貼的方法大膽地為瓶寶寶進行裝飾。活動結束后發現目標基本達到,唯一遺憾的是幼兒在使用膠棒進行粘貼的時候,動作不太熟練,有點笨拙,究其原因就是平時動手機會太少,父母平時包辦得太多。這使我認識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動手方面多給幼兒設計點活動,以加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充分解放幼兒的雙手。
2、材料提供新穎。
我給幼兒提供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飲料瓶,把外包裝去掉之后,就變成了光禿禿的塑料瓶。這樣的塑料瓶在生活中并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是我給它們賦予了生命,貼上了眼睛、鼻子、嘴巴的瓶子,一下子變成了孩子眼中的瓶寶寶,孩子們頓時很感興趣,手捧瓶寶寶各個愛不釋手。可愛的瓶寶寶不僅符合了幼兒的心理特點,還充分調動了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對于小班孩子美工材料的投放,除了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準備半成品之外,有時還可以在成品材料的數量上少一點,我在成品材料上只給幼兒提供了彩色皺紋紙,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去思考,自己去想辦法進行探索操作,這也是一個慢慢推進的過程。
3、教師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幼兒想象和創造。
在這節課的重點"裝飾瓶寶寶"的環節中,我問幼兒:"彩條寶寶跳到瓶寶寶的身上,象什么?"這一問題讓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他們有的說象耳朵、頭發,有的說象媽媽的裙子和絲巾,還有的'說象爸爸的胡子和領帶。在得到我的肯定之后,孩子們把自己的想象賦諸行動,在瓶寶寶的身上裝飾了起來。于是出現了形態各一、打扮奇特的"小瓶人"。通過這個環節,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創作活動中,事先最好不要出示做好的美工作品,這樣會對孩子造成心理暗示,從而縮小了他們的想象空間。對于幼兒的想象,教師應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如何尋求有價值的師幼互動?
"師幼互動"是《綱要》提出來的,所謂師幼互動,其實就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一種相互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形態存在于幼兒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并對幼兒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重要影響。為此,建立并促進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是每個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關注并努力實踐的。在活動的一開始,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瓶子,搖瓶寶寶肚子里的水,在孩子們驚喜的發現,瓶寶寶肚子里的水會變成各種美麗的顏色而歡呼雀躍,而向我爭相"匯報"的時候,師幼互動便體現了。這種情感交流讓我與孩子們走得更近,更親,有力地促進了我們之間的互動。這充分說明師幼互動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也同樣可以從師幼互動中汲取經驗和成長的養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從而實現師生雙方在師幼互動中主體的積極建構和發展。
通過這次的教學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從幼兒的情感入手,堅持開放性的原則,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時活動的題材必須來源于生活,這樣的活動才有價值。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陶泥的特性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2、喜歡陶泥,能積極主動地玩泥。
3、在玩泥、和泥、壓印活動中感受陶藝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陶泥作品若干件,紅泥、黑泥和白泥各一塊。
2、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壓印、制作的照片。
3、陶泥人手一份,玩泥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陶泥作品,談話引題。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哥哥姐姐做的陶藝作品。你們看,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幼兒觀察、自由交流)
。2)教師:這些作品都是用陶泥做的。我們幼兒園開展活動用的陶泥一般有紅泥、黑泥和白泥。
2、示范并介紹玩泥工具。
。1)教師出示幼兒在草地上和泥、壓印、制作的照片。
教師:陶泥很好玩哦!看,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2)幼兒觀察講述,教師介紹并示范玩泥工具。
教師:你們想玩泥嗎?怎么玩呢?
(3)提醒幼兒在玩泥時要注意衛生。
3、幼兒玩泥,教師巡回指導。
4、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你們玩得開心嗎?以后我們還會經常和陶泥做游戲的!
活動延伸:
鼓勵家長購買一份陶泥,讓幼兒在自己的`家里也能玩一玩陶泥,對陶泥產生更大的興趣;建議家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這樣幼兒的積極性會更高。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曲折線、波浪線、彈簧線等幾種常見線條的名稱及繪畫技巧。
2、激發幼兒大膽創作,積極參與活動。
3、感受色彩的美麗,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油畫棒人手一盒。
2、各色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1、欣賞作品,激發幼兒創作興趣。
。1)出示作品讓幼兒自由欣賞。
。2)提問:“作品上面都畫了些什么?”
“你認識哪些線條寶寶?”
(3)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逐一示范不同線條的畫法。
。4)幼兒跟教師徒手練習畫不同的線條寶寶。
2、教師示范完整作畫。
。1)用自己喜歡的蠟筆畫不同顏色的線條寶寶
。2)強調使用顏料的時候先讓刷子先生喝點水,舔舔毛,從一頭刷向另一頭。
3、幼兒作畫,家長適當參與。
4、評價作品
。1)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教師評價幼兒的作品。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昨天小朋友帶來了三條小魚,小朋友可開心了,都爭著去看,看到孩子們這么喜歡魚,于是設計此次畫小魚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畫弧線。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每一個幼兒一張畫有魚缸的紙、各色蠟筆
活動過程
1、展示畫紙引出主題: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畫畫的興趣,如:魚缸里有一條魚,它很孤獨,想找朋友,你們愿意幫它找到朋友嗎?
2、示范講解畫小魚。
3、虛手空中作畫。
4、提出作畫要求。
5、幼兒作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6、介紹幼兒作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對弧線掌握得較好,有一定的作畫能力,但魚的身體畫得不怎么圓,是扁的,我的范畫上有向右游和向左游的'小魚,有的幼兒很能干,有畫向上游和向下游的魚,且在最后介紹作品時說我的魚想游上去找朋友,效果很不錯。
【小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班美術教案 小班美術教案01-24
小班美術的教案02-19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7-08
小班美術教案11-23
小班美術的教案07-19
小班美術教案[精選]09-09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9-09
小班美術教案(精選)11-15
小班美術教案(經典)09-15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