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語文教案錦集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園地有五項訓練內容,“識字加油站”是從識字中,了解家人的稱呼。“我的發現”知道“日”字旁的字是和時間有關的,“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關。“字詞句運用”一是歸類復習漢字基本筆畫名稱。二是練習看圖寫句子。“日積月累”要求學生記住這些8個字的成語,并初步了解它們的意思。“和大人一起讀”了解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貼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環節
第一課時(識字加油站、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學習目標
1.知道如何介紹家人。
2.不同的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復習漢字基本筆畫,練習看圖寫話。
學習重點
1.知道如何介紹家人。
2.怎樣說一句通順、完整的話。
學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2.生字卡。(學生)
識字加油站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你們稱呼我為什么呀?(生:老師)在家里,那些長輩們或者年齡比我們稍大的人又怎樣稱呼呢?
2.課件展示一家人的圖片。
二、新授、識詞。
1.指課件,讓生分別認識家里人。
2.生邊說師邊貼生詞卡片。
長輩:爺爺奶奶伯伯叔叔爸爸媽媽
同輩: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學生分組試讀這些詞語,生找到帶音節的字寶寶。
4.組內開展讀字,讀詞比賽。
5.全班交流識字情況。
三、拓展。
1.有勇敢的小朋友嗎,上臺來介紹一下你家里有哪些人?
2.全班交流,師作。
我的發現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是幸福的孩子,有這么多愛自己的`家人。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
二、新授課:找偏旁相同的字。
1.師講解擊鼓傳花游戲規則。
2.全班進行擊鼓傳花游戲。
3.指名上臺將兩個籃子里的花朵貼在黑板上。
4.看看兩排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
師:
第一排花含有“日”字旁,原來這些字寶寶都和時間有關,你能給它們口頭組詞嗎?
6.開火車組詞。
7.同法“女”字旁。
三、拓展,交流其它同偏旁的字。
日積月累
一、復習舊知。
1.同學們,我們在第四單元學習了兩組表示珍惜時間的成語,誰記得呢?
2.指名說課件出示。
3.指名讀,全班齊讀,師相機講解成語的教育意義。
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些成語,你們想知道嗎?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日積月累”部分,并圈出不會讀的字。
3.組內試讀,不會讀的字相互幫忙。
4.全班交流讀。
三、讀成語,并背誦。
1.課件出示4組成語。
2.生字卡片抽讀不會認的字。
3.指名試讀。
4.師范讀,生跟讀,指名教讀。
5.師稍作講解成語意思,生傾聽。
6.試背,全班交流背。
四、,并布置作業。
1.收集帶“木”旁的字,寫下來。
2.把四組成語背給同桌聽。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進行了三個內容的教授。每個內容的教學,同學們的參與度都很高,都想展示自己的實力,特別是“趣味識字”部分,孩子們都想向別人表現自己的幸福,這一點讓我倍感欣慰,希望每個孩子每天都能快樂生活,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第二課時
(字詞句運用、和大人一起讀)
教學目標
1.在田字格里能書寫規范工整的漢字。
2.通過字詞練句,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
學習重點
1.認真練習漢字基本筆畫,寫規范字。
2.連詞成句,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
學前準備
1.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2.田字格貼片。(學生)
教學環節
字詞句運用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日積月累”成語,指名讀,指名背,全班背。
2.引入新課。
二、比一比,寫一寫。
1.讀生字卡“了、才、長、山、兒、四、我、心”。
2.師范寫生字:了、才。
3.火眼金睛,觀察課件上兩個字的第二筆相同點和不同點。
4.指名說,師:
相同:起筆都在豎中線上。
不同:“了”第二筆是“彎鉤”,“才”第二筆是豎鉤。
5.師范寫兩個生字,生書空,并各練寫一個。
6.展示優秀作品,并獎勵一面紅旗。
7.詞法指導“長——山”中“”和“”,“兒——四”中“”和“”的區別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8.學生練字,師相機指導,并作及時有效。
三、提示。
小朋友們,很多漢字都有相似的筆畫,我們在書字時要睜大小眼睛看清楚,多一筆少一筆,就會變成其它的字;書寫不規范,漢字就變成丑八怪了,所以,今后寫每一個漢字,都要認認真真,不能馬馬虎虎哦!
四、聽故事,導入新課。
1.課件:一(1)班的孩子們去遠足。第二天,他們來到了一個山坡上,瞧,美不美呀!
2.指名說:這是什么地方?天上有什么?山上有什么?山下有什么?(師強調觀察順序,要說完整的話)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師板書:小鳥、小朋友、小花、青草、小牛、小羊……
5.指導學生把看到的景物寫在書上田字格里,師巡視,并作及時鼓勵性。
6.小組內讀詞。
7.全班交流讀詞。
五、練說完整的話。
1.舉例練習說話:小鳥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話說說嗎?
2.小組練習說一句完整的話,同學幫忙。
3.全班匯報交流,師相機指導并。(避免說同樣的句子)
4.詞法指導學生練說句子。
六、拓展深入。
1.能把剛才說的句子連起來說一小段話嗎?
2.師范例說話,學生認真傾聽。
3.組內練習,全班交流。
七、,布置作業。
小朋友們剛才一個比一個能干,老師為你們點個贊!(豎大拇指)。回家呀,把我們這節課說的句子說給家長聽,再和家長一起讀《猴子撈月亮》,比賽看,誰讀得好,也讓家長為你點贊!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孩子們的書寫比以前進步了不少,這可能是這幾個月來練習的緣故,看圖寫詞語,練習寫寫部分,雖然孩子興致盎然,但孩子們由于觀察習慣不好,總關注畫面某一部分,不能照顧全面,因而,寫出的詞語不是很多。另外,由于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一個句子先說什么,再說什么,這還是較有難度的,老師要多些引導,反復練習,我想,孩子們寫詞說句子的能力一定會提高很多快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及由這些生字所組成的詞語,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的能力,注重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發展思維。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幻燈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導語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嗎?在故事里有兇惡的老虎、狡猾的狐貍、可愛的小兔……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童話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鴨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誰?你們認識它嗎?今天丑小鴨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動聽的故事,下邊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故事吧。聽錄音機讀課文這個故事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板書:26丑小鴨齊讀。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借助插圖,理解內容。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詞,初讀課文,讀通每句話。并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借助插圖,再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自讀效果,并予以評價。重點指導下列字的'讀音:
“伸、悶”的韻母都是前鼻音。“鉆”的聲母是平舌音,“伸”是翹舌音。
1讀準字音。
2理解詞義。除了運用工具書,聯系上下文,還可以通過讓學生
找近義詞、反義詞來理解。
近義詞:
嘲笑——
傷心——
欺侮——
美麗——
反義詞:
丑——
討厭——
仔細——
瘦——
幸福——
耐心——
4.老師范讀課文,小組討論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5.自讀全文,請學生說說你能讀懂什么?沒讀懂的用“?”標出,先小組解決,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再說給大家聽,一起解決問題。
過渡語:通過剛才大家所讀的,所說的,看得出你們都能夠掌握很多知識、大致地理解了課文內容,還有一些問題,大家沒讀懂,提出來了,說明大家都有這種勤學好問的精神,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細致地學習這篇課文。
二、講讀1~3自然段。
指名讀1~3自然段。
1.思考:丑小鴨的名字是怎么來的?你從哪里讀懂的?
2.找出丑小鴨,讓學生看看丑小鴨和其他鴨子的不同之處。
3.從課文中畫出描述丑小鴨樣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鴨”的原因。
4.輕聲讀1~3自然段,說說你還能讀懂什么?這三段主要講了什么?
三、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6丑小鴨
又大又丑
毛灰灰的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第1~3自然段。
過渡語:丑小鴨的命運怎樣?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丑小鴨為什么會挨欺負呢?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它?
2.讀讀課文,說說大家是怎樣對待它的?它為什么離開了家?當時的心情怎樣?
3.品析詞句,你讀懂了哪些詞語和句子?
4.丑小鴨被迫離開了家,你們有什么感想?
小結:丑小鴨很可憐,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幫助它,說明你們都很富有愛心。
5.指導朗讀,用同情、關心、無可奈何的語氣讀第4自然段。
過渡語:丑小鴨離開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第5自然段問:丑小鴨離開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難?
2.體會詞語。
3.用悲涼、同情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過渡語:丑小鴨在外面怎樣過日子呢?
四、學習第6、7自然段。
1.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丑小鴨為什么“自個兒在水中鉆來鉆去”?
這時它看見了誰?心里怎樣想?你覺得哪些詞語用得好?
著重體會“晾奇”、“羨慕”。丑小鴨驚奇的是發現世界上競有這么美麗的鳥;它羨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鵝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飛翔。
2.伴隨著天氣的變化,丑小鴨找到自己的家了嗎?它是怎樣過冬的?丑小鴨遇到困難以后都是怎樣做的?
體會“凍僵”、“幸虧”說明丑小鴨冬天無處藏身,處境悲慘,險些凍死。
3.有感情地讀6、7自然段,要讀出丑小鴨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第8自然段。熟讀
1.天氣暖了,丑小鴨出來散步,它突然發現了什么?
2.丑小鴨怎么發現自己是一只天鵝的?
3.通過多讀來理解內容,理清課文先講什么,再講什么?弄懂句意。
4.訓練朗讀:從“忽然”開始,要用驚奇、欣喜的語氣朗讀,表達出丑
小鴨為自己命運的改變,愿望能夠實現而十分高興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有關天氣、環境描寫的句子畫下來,并說
說隨著天氣、環境的變化,它的命運如何變化。
七、總結、擴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結: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要勇敢的面對挫折和困難,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業: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26丑小鴨
又大又丑
毛灰灰的
丑
難受
出走
漂亮的天鵝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借助拼音,分析字形,培養自學能力。
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悶:“門”字框。
夫:和“天”比較字形。
“鵝”、“雞”都是“鳥”字旁;“腦和脖”都是“月”字旁。
漂:與“飄”比較字形。
鉆:與“沾”比較識記。
二、出示練習。
1.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疼愛:關心,喜愛。
孤單:單身無靠,感到孤獨。
苦惱:痛苦、煩惱。
出走:被環境逼迫,不聲張地離開家庭或住所。
譏笑:譏諷和嘲笑。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幸虧:多虧。
2.把下面的字換一部分組成本課的字,再組詞語。
例:惱煩惱
烈
雞
腦腦袋
飄
戰
濟
三、布置作業。
1.認真寫生字。
2.課后練習2。
板書設計
26丑小鴨
一、理解詞語。
二、識字組詞。
三、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肖、廟、將、勵、鐘、緩、除、邁、伐、偷、蛇、喪”12個生字;辨析多音字“蒙”。
2.朗讀課文;練習復述故事。
3.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大體知道如何用生肖來記人的出生年。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如何用十二生肖來記人的出生年。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出示一種動物玩具)在生日當天,我收到了朋友的禮物。猜猜朋友為什么會送這個禮物給我?(引出生肖)
2.你屬什么?你的家里分別是屬什么的呢?(指名答)
3.你還知道哪些屬相?(課件一一出示十二生肖,引導學生觀察辨認)
4.十二生肖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我們用十二種動物作標志,一種動物作標志,一種動物表示一個生肖,也就是一個屬相。為什么古代的人們會把這十二種動物作為生肖呢?這里邊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則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十二生肖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詞,遇到不懂的詞畫和問號。
(三)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1.小組合作認讀生字,討論識字方法。
2.匯報交流。
(1)你覺得這些生字中,哪個最難讀?哪個最容易讀錯?
(“生肖”的“肖”的讀音是xiào,不要讀成xiāo,這個字用作姓解時才讀xiāo)
(2)各種方式讀生字。
(3)去掉拼音,你還會讀生字嗎?先自己試試,然后請小組長拿出生字卡片,在組內抽讀生字,讀對了夸夸他,讀錯了,幫幫他。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
(4)同學們,你們已經認識并記住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的?
3.課件出示生字詞,小老師“開火車”領讀。
生肖神廟獎勵將要緩緩老態龍鐘
邁著除夕夜步伐偷偷蛇洞垂頭喪氣
4.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討論交流。
老態龍鐘: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遲鈍:(感官、思想、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敏。
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答非所問:回答的不是要問的。
垂頭喪氣:形容情緒低落、失望沮喪的神情。
信以為真:把假的當作真的相信。
除夕夜:農歷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悠然自得:悠閑從容,心情舒暢。
5.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得不準的字加以糾正。(注意“將”,“蒙”兩個字的讀音)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好呢?
重點指導
“勵”的左半部是“厲”,不要寫成“歷”。
“喪”的第一筆橫宜短,第二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第五筆橫寫在橫中線上,比第一橫略長,下半部分不要多加一撇。
2.自由練習,每個字寫兩遍。
(教師巡視,及時評價,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五)自讀課文,概括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練習復述故事。
2.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大體知道如何用生肖來記人的出生年。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如何用十二生肖來記人的出生年。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你能按順序說出十二生肖嗎?
2.我們以前背過一首關于十二生肖的兒歌,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拍手讀讀。(課件出示兒歌《生肖歌》,幫助學生記憶生肖的先后順序)老鼠前面走,馬兒跑得歡,跟著老黃牛,羊兒山坡走,虎一聲吼,猴子翻跟頭,兔子抖三抖,金雞喊加油,上龍在游,黃狗守門口,草里蛇在扭,肥豬睡不夠。
3.再讀讀課文,想想老鼠為什么能排行第一?用“——”畫出重點詞句,并仔細體會。
4.匯報交流。在討論的過程中,抓住以下重點詞句體會并指導朗讀。
(1)“不知怎么,貓把拜年的日子忘了,他去向老鼠打聽。精明的老鼠答非所問地要貓放心睡覺好了。”(老鼠沒有回答貓的問題,而是要貓放心地睡覺,說明它已經在想辦法,要趕在貓之前來到神廟)
比較句子:精明的老鼠答非所問地要貓放心睡覺好了。老鼠要貓放心睡覺好了。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指導朗讀,讀出老鼠的狡猾、精明)
(2)“那尖嘴巴老鼠,早在大年三十夜就溜到牛棚頂上,一直觀察著四周的動靜。初一清晨,他見老牛出門了,就偷偷躥到老牛背上。”(精明狡猾的老鼠躥到牛背上隨牛去神廟。指導朗讀)
(3)“廟門打開的一瞬間,尖嘴巴突然從牛背上跳進門內,大聲叫道:‘我是第一名!’”(“一瞬間”形容時間很短,這只老鼠不僅狡猾,而且挺機靈,出其不意地搶在老黃牛之前跳進門內,獲得了第一名。
比較句子:廟門打開的一瞬間,尖嘴巴突然從牛背上跳進門內,大聲叫道:“我是第一名!”廟門打開的時候,尖嘴巴從牛背上跳進門內,叫道:“我是第一名!”你認為哪句寫得好?為什么?(指導朗讀,讀出老鼠的機靈)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角色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的感情和語氣。
2.你認為課文中的哪個小動物最可愛。
(三)復述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能聽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記住要點。
2. 會圍繞中心列出說話提綱,按要點把事情說清楚。
3. 感受先人后已、關心他人的好思想。
重難點
重點:聽清錄音,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說得有條理。
難點:講清自己的觀點,圍繞中心組織好語句,講得有條有理
1.揭示課題。
2.學生自學“聽說要求”和“聽說提示”,明確本次聽說訓練重點。
自學課文1-2部分,討論兩個問題:
(1)這次聽說訓練的要求是什么?
(2)這次聽說訓練的方法和步驟。
3.指導聽說訓練。
(1)聽錄音,邊聽邊記要點,聽完后說說發電影票為什么會引起爭論?爭論中有幾種發電影票的方法?
(2)同桌互說。指名向全班同學說。評議說的內容是否正確,語言是否通順。
4.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1)教師提出要求:你認為應該怎樣發電影票?并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列提綱,準備發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組講述,評議是否說得有理,語句是否通順。
(4)指名發表自己的意見:電影票應該這樣發?全班同學評議。對于學生意見中反映出來的好思想,教師適時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教師要學會寬容,允許孩子有多樣性的做法,不要輕易給學生的做法加上“覺悟不高”等帽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全書指導要求
【課標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在?學段目標?的?第一學段?中提出了具體要求,結合二年級年段特點要做到: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專心傾聽的習慣,養成認真寫鉛筆字的習慣。
(3)培養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450個生字,會寫350個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當眾說話,做到口齒清楚,語句完整,有禮貌。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的詞語的意思。
(3)能借助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寫話
(1)能運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的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3)學會?祝賀?、?購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語交際的本領,能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的內容寫下來。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信息技術使用】
(一)遵循的原則
1.遵循小學語文?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原則。
2.遵循實踐研究以信息技術應用和語文資源建設研發并重的原則。
3.遵循互聯網思維和信息化手段有機結合的原則。
4.遵循學生特點和語文學科特點的原則。
5.遵循多種媒體使用的綜合性原則。
6.遵循當堂完成教學目標的原則。
(二)資源分析
結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推薦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感受幽默
師:俺們每天都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俺們有效地與人勾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協助俺們解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俺們的身心,活躍俺們的生活。有這么一個故事,大家想聽嗎?
(教師繪聲繪色講述)古時候,梁國楊家有個小朋友,才九歲,很聰明。孔君平去拜見他的父親,他父親不在,就把小朋友叫出來。楊家小朋友為他陳設了果品,果品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讓楊家小朋友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家小朋友馬上回答說:“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學們,你對故事中兩個人說的話有什么感受?
反饋:同學的回答可能是:風趣,幽默等。
二、初讀課文,讀懂大意
1.導語:今天,俺們一起來這個故事。假如把剛才老師講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是文言文。俺們現代人寫的文章,用文言,叫文言文,這么多年來俺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也都是文言文。今天俺們要學習的課文,是古人寫的,古人寫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假如用文言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第10課──楊氏之子(板書)。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3.指名朗讀課文。
(1)著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曰禽詣
(2)引導同學讀準停頓:
梁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4.參考注釋,自學課文。
要求:將注釋中重點詞語的解釋再次批注在文中,據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讓同學就不理解的字詞提出問題。以下字詞或者比較陌生或者古今差別較大,同學可能提出:
(1)梁國:郡的名稱,在現在的河南商丘一帶。。
(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為人正直,有好的名聲。
(3)其父:他的父親。其,他。
(4)為設果:小兒(楊氏之子)為他擺出水果。設,陳設,擺出。
(5)以示兒:以便給小兒看。以,來,以便。
(6)此是君家果。此,這;君,您,古代對對方尊敬的稱謂。
(7)未聞:沒有聽說。未,沒有;聞,聽。
(8)夫子家禽:您家的鳥。夫子,先生,您,對人尊敬的稱謂。禽,鳥類。
以上的問題,可以讓同學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自身獲取答案,假如同學能夠作出回答,教師則應追問同學是怎么知道的。同學無法回答,教師可以適當點撥提示,讓同學明白字詞義。有些字詞義可以與同學熟知的成語熟語等相聯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與“原來如此”聯系;“聞”可以與“百聞不如一見”聯系。
6.指名說說每個句子的意思。
三、討論交流,領悟幽默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2.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喜歡楊氏之子說的話?為什么?
板書:楊氏之子楊梅
孔君平孔雀
(“楊梅”是一種水果,其中的“楊”與姓楊的“楊”沒有關系。孔君平故意將它們聯系起來,開玩笑地說:“這是你家的水果。”這樣說話,因為沒有道理而顯得風趣幽默,也非常親切。楊氏的兒子,用“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幽默風趣的一說一答,使見面的局面非常輕松愉快。楊氏之子只有九歲,卻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四、朗讀全文
五、延伸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語言,你聽說過類似的故事嗎?(同學交流)
六、課堂扮演
讓同學再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先分小組根據課文內容演簡短的課本劇。然后推薦一組面向全班扮演。及時組織評價。
七、安排作業
1.背誦課文。
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話,想想它們在語言上有哪些特點。
B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感受文言
1.出示課題“楊氏之子”,說說題目的意思嗎?“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說明:“之”是助詞,相當于“的”。
2.讀讀課題,這個課題的語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同學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詩的語言……
教師小結:這是古代漢語,也叫文言文。
3.大聲地朗讀課文,感受文言文和現代漢語到底有什么差異,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說說你感受到的差異和不同。
同學可能的回答:很難讀通順;有些字沒見過,不好認;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據同學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1)學習生字“惠、曰、禽”,認讀多音字“為(wèi)”、“應(yìng)”。
(2)結合課文中的有關字詞,講解一些簡單的文言文和現代漢語比較的知識,比方:有些古漢字在現代漢語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單音節詞等。
二、熟讀課文,理解意思
1.大聲反復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隨機檢測同學讀課文的情況。
2.邊默讀課文,邊看注釋,說說每一個句子的意思。
教師要注意指導有困難的同學,了解同學的困難所在。
3.課堂交流,落實每一句話的意思。比較困難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師重點指導:
“為設果,果有楊梅。”省略了主語,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難點是“夫子”的理解。
課文的意思: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中的小孩九歲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把小朋友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對小孩說:“這是你們家種的水果吧。”小孩應聲回答:“俺沒聽說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質疑問難,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意思,還有哪些有疑難?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讀
1.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讀這兩個句子,想象當時的情境,說說當時兩人會是怎樣的神情?說話時會用怎樣的語氣?(孔君平可能是神態很隨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認為他還是一個小朋友,說話的語氣可能有些高傲、隨意;楊氏之子很機智、神采飛揚,說話語氣有挑戰性。)
結合自身的想象和理解,試著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兩人不同的語氣。
二、深入理解,體會語言
1.考慮:你覺得楊氏之子的機智表示在哪里?
(1)“應聲答曰”說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沒有正面說楊梅不是俺們家的,而是巧妙的從“夫子家”說起,寓意孔雀不是你們的家禽,楊梅當然就不是俺們家的。
2.討論:
(1)楊氏之子這樣的回答,你覺得好不好?
(2)生活中還有沒有這樣說話的例子,說一說。
三、拓展延伸,綜合學習
閱讀“綜合性學習”,明確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要求。
(1)搜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方:歇后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2)搜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3)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著演一演。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9個認讀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3.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2.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小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難點:
1.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
2.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音節:shu0 du3n xi4ng bi3n qu8 zu@
2.讀字卡片:子
二、談話導入
電腦出示北京動物園門口圖。你們看這是哪兒呀!老師今天帶你們到動物園看一看好嗎?電腦出示6種小動物。你們看看有幾種小動物呀!他們都是誰呀?板書: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它們來到一起想玩兒一個“比尾巴”的游戲。這幾個小動物是怎樣比尾巴的,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小聲讀課文,注意把每個字的音讀準確。
2.學生再次自由讀課文,要求: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和會認字,把生字和要求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3.同桌的兩個學生輪流讀,相互正音。
4.教師出示卡片,檢查6個生字和9個會認字的字音認讀情況。對于學生難讀準的“長”、“傘”、“短、兔、松、鼠”的音,應多讀,重點指導。
四、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1.大家看看這課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
2.學習一、二自然段。
(1)自己出聲讀讀這兩段,讀后你發現了什么?
(2)認識問號。
師講: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話最后都是這樣的標點符號“?”(板書)。這個標點叫問號。凡是句尾有問號的句子就表示問話,讀的時候語調上揚,要讀出問話的語氣。
(3)指導讀第一段。
①教師范讀第一段。
②學生自己練習讀。
③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④指名讀。
(4)指導讀第二段,電腦出示猴子圖、兔子圖、松鼠圖。
①請一名同學讀第一段,讀出問話的語氣。
②請大家看圖回答,語調要讀得平緩,肯定。
③同桌同學對讀,一人問,一人答。
④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長
⑤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短
⑥讓學生知道“長和短”是意思相反的詞。
⑦松鼠的尾巴什么樣呀?像什么呀?
⑧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對“好像”一詞是怎樣理解的?(就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說松鼠的尾巴和打開的傘有些相似。)板書:像一把傘。
(5)背誦第一、二段
①同桌同學讀第一、二段的問答句。
②指名一組同學對讀,學生評讀。
③看板書自己練習背誦。
④同桌背,指名背誦。
3.學習第三、四段。
(1)自己出聲讀讀第三、四段。
(2)第三段提出什么問題?第四段又是怎樣回答的?(出示公雞圖、鴨子圖、孔雀圖)同桌同學一問一答。
(3)請一組同學一問一答,其他同學評讀。
(4)看圖說說公雞、鴨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特點?板書:彎,扁,好看
(5)師問:鴨子的尾巴扁,“扁”是指什么?(是指鴨子尾巴的形狀是扁的。)
(6)自己看板書練習背誦。
(7)同桌互背。
4.練習背誦全文。
(1)同桌同學互背,一人背問句,一人背答句,然后交換背。
(2)請一組同學對背。
5.說說這6種小動物有什么特點?電腦先出示沒有尾巴的6種小動物,然后在圖下出示6種動物的尾巴,讓學生拖動電腦鼠標,做給動物找尾巴的游戲,調動學習積極性。
附:板書
3.比尾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 “豎提”、“撇折點”、“提” 3種筆畫和3個偏旁“女”(女字旁)、“扌”(提手旁)、“人”(人字頭)。
2.學會6個生字,記清字形,并能正確書寫。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3個新偏旁和3個新筆畫。
2.學會6個生字。
教學難點:
1.“比、巴、長”這3個字的筆順。
2.“好、把”筆畫較多,要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比、巴、長、好、把、傘)
2.朗讀課文。
二、學習新筆畫和新偏旁。
1.學習新筆畫
(1)學習“提”
①教師范寫,跟老師讀。
②師講:起筆稍重,按一下,然后向右上方輕輕抬起,就是“提”。
③學生書空2遍。
(2)學習“豎提”
①教師范寫“豎鉤”問:這是什么筆畫?
②師接著板書“豎提”,你們知道這個筆畫嗎?
師講:豎向右邊出一個小鉤,為了區別“豎鉤”,我們叫它“豎提”,學生隨讀。學生書空2遍。
(3)學習“撇折點”
①教師范寫,跟教師讀。
②師講:起筆按一下寫撇,不抬筆再按一下接著寫點,最后收筆。
2.學習新偏旁。
(1)學習“女”字旁。
①出示“女”字,告訴學生會nǚ,隨教師讀,
②教師范寫“女字旁”,學生隨讀。
③比較:“女”字作偏旁有什么變化?(橫改成提不出頭。)學生書空。
(2)學習“扌”(提手旁)
①教師范寫,學生隨讀。
②學生跟老師書空。
(3)學習“人”(人字頭)
①教師范寫“人”字,念什么?
②出示卡片:傘,看“傘”字,偏旁“人”在上面我們叫它“人字頭”
③學生書空“人字頭”。
三、學習生字
1.每個學生自學6個生字。
要求:(1)讀準字音。(2)根據課后第2題說說生字的筆順。(3)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4)通過組詞、說句了解字的意思。
2.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學習,比比誰記憶字形的方法最好?組的詞最多?
3.請學生當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1)教師把生字卡片放在板槽里,學生講哪個生字就把它擺到黑板上去。
(2)學生當老師給大家講:(一個人講一個生字,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巴:b1,獨體字。一共4筆寫成。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記這個字, 。學生跟著電腦書空。組詞:尾巴。
提問:還可以組什么詞?鍋巴、嘴巴、啞巴、
長:ch2ng,獨體字。一共4筆。用數筆畫方法記住字形, ,學生跟著電腦博士書空。組詞:長短。學生提問:還可以組哪些詞語?長的、很長、特長。
比:b!,獨體字。一共4筆。用數筆畫方法記住“比”的字形。 ,跟電腦博士書空。組詞:比一比。還可以組哪些詞?(比武)。誰能說一個句子?“我們認的字一天比一天多。”
好:h3o,合體字,用學過的熟字“子”加上“女”字旁就是今天學習的“好”字。組詞:好人,好事。用“好”說一句話。
把:b3,合體字。用剛才學的'“巴”加上“扌”(提手旁),合起來就是“把”字。還有別的記憶方法嗎?(學生可用學前認識的字記,如:爸,吧。)組詞:一把傘,車把。
傘:s3n,用剛才學的“人字頭”下面加上“點、撇”和“十”字,合起來就是“傘”字,提問: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記憶?學生回答:“人字頭”下面加上一個“米”字,還要去掉“撇和捺”就是“傘”字。生答:“傘”字的字形結構特別像一把打開的傘。(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鼓勵表揚。)組詞:打傘。
(3)鼓勵表揚這6個小老師講得非常好!同學們聽得很認真,補充回答的同學善于動腦筋。
四、指導書寫。
1.學生翻開語文書67頁第二題,學生按筆畫描紅,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
3.在書中把每個生字寫一遍。寫后跟范字進行比較,再修改不到位的筆畫。
4.結合學生的書寫情況提出難寫的字。(好、把)
5.指導書寫“好、把”2個生字。
(1)指導“好”字
①電腦屏幕顯示出帶田格的“好”字。
②教師提問:你們覺得這個字寫得怎么樣?(左邊不是“女”字,應是女字旁)
③點擊鼠標:田格中的“女”字變成“女字旁”(紅色)。
④請學生觀察重點筆畫位置并說一說。
第一筆“撇折點”的交叉點寫在橫中線下邊一點。第二筆“撇”起筆高出橫中線。第三筆“提”在橫中線上起筆稍微向右上輕輕抬起。第四筆起筆要高于左邊的“提”,第六筆“橫”寫在橫中線上。
⑤教師在黑板上書寫。
板書:
⑥學生在書上田格中獨立書寫一個,寫后與范字進行比較。
⑦評議。
(2)指導書寫“把”字
①電腦屏幕顯示
②觀察“把”的重點筆畫位置。
③學生說,教師在黑板上范寫。教師強調“扌”的“提”要比“橫”起筆偏左,右邊“巴”字的第3筆寫在橫中線上,豎彎鉤的“豎”靠近豎中線。
④學生獨立書寫“把”字。
⑤在實物投影上進行展示評議。
6.學生獨立書寫“比、巴、長、傘”,每字寫一遍。
五、鞏固練習
1.完成生字本上的生字作業,每字3遍。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附:板書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課時目標:
1、認識大榕樹的奇特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2、了解作者怎樣描寫景物、表達感情的。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榕樹的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了解作者怎樣描寫景物、表達感情的。
教學方法:
讀中感知,讀中感悟,交流討論,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掛圖,錄音機,綠葉,鳥。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明確目標
昨天,我們初讀了《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請同學們回憶:課文作者是誰?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看見了什么?這節課讓我們繼續隨著巴金爺爺的生花妙筆走進鳥的天堂,進一步深入學習。
二、學習課文,品讀悟情
1、速讀課文,劃出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幻燈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齊讀,學生質疑:為什么說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騙了我?為什么鳥的天堂一個加引號,一個不加引號?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再讀書,再思考,解開心中的疑團吧。
2、學習作者寫榕樹部分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7、8自然節,說說哪些地方讀懂了,談談你的體會;哪些地方未懂,做上記號,匯報交流,師相機引導。
(2)資料介紹榕樹,簡筆畫展示。
(3)出示掛圖,學生看圖指出榕樹枝、干、根、葉的位置,體會榕樹特點。
(4)抓重點詞句,暢談體會。
(5)指名生讀,教師范讀,總結朗讀方法。
(6)感情朗讀,品讀悟情。
(7)認識靜態的描寫方法。
過渡: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有什么感受?第二次又有什么感受?為什么兩次感受不同?
3、學習作者寫鳥的部分(運用以上學法自學)
(1)自由讀課文中描寫鳥的部分,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在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展示各自手工制作的鳥,以趣激情。
(3)師生合作,模擬演示,創設情境,激活參與。
(4)認識動態的描寫方法。在今后的讀書寫作中要積極運用動靜結合法,這樣對文章理解更深刻,寫作也就更生動。
(5)看幻燈,聽錄音,談感受。
(6)感情朗讀,領悟中心。
(7)體會兩個鳥的天堂的含義,解題釋疑。
三、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看到了大榕樹,抓住了榕樹大、茂盛的特點,寫出了榕樹的的靜態美。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了許多鳥,抓住鳥多、快樂的特點,寫出了鳥的動態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對美的熱愛之情。
四、設問促思,升華情感
如果你來到這美麗的榕樹下,看到了這活潑可愛的鳥兒,你會怎么做?
五、砥礪思維,拓展延伸
看,這精致的籠中有一只美麗的鳥兒,學了這一課,你一定明白該怎么做了(學生放飛)。望著這只久居籠中,而后展翅飛向藍天的鳥兒,你有什么感受呢?請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可說,可寫,可畫,可唱)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張衡其人,知道他從小愛科學,喜歡鉆研,長大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培養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2、學會本堂課的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數”和“撒”,理解“無數、珍珠、碧玉盤、鉆研、天文學家”等詞語。
3、能用“著名”說話、寫話。
二、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難點:
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話,體會這個比喻句的妙處。
四、教學準備:
幻燈片或課件或小黑板(課文句子、比較音節、當堂練習等)。
五、教學過程:
(一)、切題。
1、唱《小小的船》。
2、從歌中“月兒”引出“星星”。(板書課題)
3、讀課題,正音:數shǔ。“星星、孩子”讀輕聲。
(二)、初知。
1、比較拼讀音節:
zhēnhéngsǎshǎkàoràozǔchǔyángyánmànhàn
珍---衡撒---傻靠---繞組---楚仰---研慢---漢
2、分組分段讀通課文。
(三)、賞析課文最后一段。
(出示此段: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1、剛才大家讀通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誰?(板書:張衡)
講他干嗎?(數星星——板書)
2、指名讀最后一段,問:張衡是什么時候的人?(板書:漢朝)簡介張衡。
3、衡取得了什么成績呢?請找出有關詞句讀讀。
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板書:天文學家)
(1)、學習“著名”:聞名、有名。并用“著名”說話、寫話。
(2)、簡要討論“天文學家”。
(3)、誰知道他怎么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
4、學習生字:
(1)、衡:指名讀,說結構、偏旁。教師故意板書一個極差的“衡”字,請學生說說該怎么寫,并上臺板書。
(師述:三部分要緊靠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才好看,也就是說大家團結起來才有力量。寫字如此,學習也應該互相幫助才能學好。希望大家團結一條心搞好學習。)
(2)、漢:指名讀,比較:漢——汗。給“漢”組詞。
(3)、研:指名讀,換偏旁:研——形(研——妍、刑)
5、齊讀最后一段。
(四)、賞析課文一段。
過渡:張衡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小時候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來學習第一段課文。
1、自由讀此段,先說有幾句話,再上臺來標序號。
2、指名讀第一句: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1)、大家晚上去看過星星嗎?像什么?
(2)、討論“滿天”和“無數”。
(3)、學習此句的比喻含義:
(4)、學習這個句中多音字:
(5)、張衡把看到的星星寫得這么美,說明他心里對星星的()之情。
(6)、用“喜愛”的語氣齊讀此句。
3、學習第二句: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著頭,指著天空數星星。
過渡:看到星星這么美,張衡是怎么做的呢?
(1)、請多生讀此句:
(2)、請圈出數星星的動作的詞:坐、靠、仰、指、數。
(3)、學生表演數星星的動作。同座互演或上臺表演。
(老師或其他學生朗讀相關語句)
(4)、從這些動作當中可以看出張衡數星星的時候做得怎么樣?
(據回答板書“認真”或“仔細”)
(5)、有感情地齊讀這一句。
4、學習第三句: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1)、喜歡讀的都讀此句。
(2)、數星星要仰著頭,多累呀!回去睡覺好了,張衡這樣做了嗎?
他“一直數到了幾百課”,這說明什么呢?(他不怕煩、不怕累。)
(3)、比較句子:
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一顆,兩顆……數到了幾百顆。
(讓學生自由闡述,討論。)
(4)、齊讀第三句。
5、教學生字:
珍:提醒右下部三撇的寫法。同音字比較:真、針、珍。
靠:告+非。用“靠”組詞。
仰:換偏旁“迎”。“仰—卵—柳”比較。
百:獨體字。給“百”組詞。
6、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小結本堂課。
(六)、當堂練習:
1、猜字謎:
①天真熱,一連三杯水,我喝了又喝。(漢)
②我不斷地用力,終于推開了一塊石頭!(研)
③這事太有趣了,我非告訴你不可。(靠)
④白娘子被一根扁擔壓住了。(百)
2、改錯字:
一個孩子座在院子里,造著奶奶,仰著頭,只著天空書星星。
3、補句子:
(七)、課外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3次。
2、每位同學夜里去看看星星,下堂課我們一起交流一下看到的情景。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
2.讀懂課文,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一.導入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16課,齊讀課題.
2.這些生字你還認識嗎?
出示:一座荒島天空夢見高興極了小猴
說話連忙不停地小象明白
指名讀齊讀
二.學文
1.(1)有一只小熊生活在一座小島上,看課件,這是一座怎樣的島?
這是一座荒島,你能不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出示:這是一座荒島,島上沒有,沒有,只 。指名說
(2)假如你一個人生活在這座荒島上,感覺怎樣?相機出示:孤零零
師:孤獨的小熊,你會想些什么?
(3)有誰來做做小熊,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生練讀,指名讀,評讀。
2.(1)這時,天邊飄過來一朵云,小熊看到了,連忙問,指名讀,指導朗讀
師:小熊多著急呀,書上用了哪個詞表達了它急切的心情?
(2)引讀:云兒不說話——,小熊————,小熊明白了什么?
(3)小熊明白了云兒的意思,它是怎么做的?輕聲讀第3小節,你讀懂了什么?相機: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熊種得很辛苦?
指導朗讀
(4)一年,兩年,現在的小島是怎樣的?讀課文,交流。
看圖,想象一下,小島上還會有些什么?
此時此刻,你想對這座美麗的小島說些什么?
師:是呀,看到這么美的小島,老師也想說:這兒真好(指課題,加!)
3.“這兒真好”還有誰也這么說?生自讀4---6小節
(1)
小鳥這么說,你來演一演小鳥,指小鳥的`話。相機:小鳥,小鳥,你看到這么美的小島,心情怎樣?如果能配上表情和動作就更好了,指名表演讀
(2)小鹿、小象、小猴也這么說。誰來演一演?
(3)除了它們,還有誰來了,它是怎么說的?四人一組討論說
用上: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4.小猴,小象,小鴨,這么多的朋友都來了,小熊高興極了,連聲說——引讀
5.(圖片對照)在小熊的辛勤勞動下,昔日的荒島現在成了綠葉成陰,鳥語花香的綠島,小熊也找到了朋友。學到這兒,老師有個問題,找朋友和種樹有什么關系呢?
6.齊讀全文。想象說話: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到這座小島上去安家落戶?你會怎樣把自己的家園打扮得更美呢?
三、寫字指導
1.出示:連忙指名讀,齊讀
2.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
3.師范寫,生描紅,仿影,臨寫。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6-09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