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4-16 18:57:58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匯總7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課型】

      新授課。

      【教學內(nèi)容】

      識字7。

      【教學目標】

      1、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短、對”等6個字。 認識1個偏旁“虎字頭”。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幾組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

      3、有主動積累對子的愿望。

      【教學重點】

      要求認讀的生字及會寫的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對子的意思。

      【用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課前請同學們搜集各種對子。

      【教學設想】

      對仗工整的對聯(lián)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藝術樣式,可以鍛煉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教學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討論中尋找識字的好辦法。通過游戲活動“走迷宮”來鞏固識字,調(diào)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利用學生喜讀、愛記的特點,運用師生對對子,同桌對對子,男女生對對子,等學生喜歡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對對子的語言特點,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最后讓學生欣賞和搜集更多的對子,能促使學生主動認識更多的新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過年的時候,你見過春聯(lián)嗎?你知道春聯(lián)有什么特點嗎?咱們書上114頁也有幾幅有關人的思想品質(zhì)的對子,請同學們欣賞。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借助拼音自由練習讀,要求:

      字音要讀正確。

      2、交流朗讀情況:

      先讀給同桌聽一聽,注意糾正錯誤。

      指名讀給大家聽,對讀不準的地方教師要給與糾正,并鼓勵學生加強朗讀。

      3、齊讀課文。

      三、認識生字

      下面咱們要展開小組學習競賽,看誰學得快,認的準,記得牢。

      1、小組合作識字:

      小組內(nèi)互相幫助,想辦法記住、認識這些字。

      2、小組匯報識字情況:

      出示課件:

      (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

      指名小組讀,誰說怎么認識并記住這些生字的,其他小組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補充。

      在認字的過程中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出現(xiàn)的讀音錯誤。

      3、多讀鞏固:

      自讀、同桌讀、齊讀、當小老師教讀、開火車認讀、指名讀等。

      4、鞏固識字游戲“走迷宮”:

      (課件呈現(xiàn))

      迷宮里有許多漢字,如果你能準確讀出每個漢字,就能順利走出迷宮。誰愿意玩這個游戲?選出部分學生參加這個游戲。

      (教師點擊鼠標一次,迷宮中就出現(xiàn)一個漢字,學生認讀生字,直至走出迷宮。)

      四、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

      1、在這篇課文里,你最喜歡那些詞語?清用鉛筆畫出來,再讀一讀這些詞語。

      2、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詞語。

      3、你會讀下面的句子嗎?請試著讀一讀:

      出示“我會讀”的句子:

      (出示課件:你會讀下面的句子嗎?試著讀一讀。)

      出示句子: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指名讀。練習背誦。

      五、讀課文,練習背誦

      1、師生合作對對子背課文,同桌對對子背課文,學生自己獨立對對子背課文。

      2、指名朗讀課文:

      分組朗讀。全班齊讀課文。

      練習背誦課文。

      六、實踐活動

      1、欣賞教師補充的對聯(lián)。

      2、請你把搜集的對子讀給大家聽一聽。

      3、找一找你的身邊誰是這樣的好孩子:

      勤勞;待人熱情;誠實;虛心好學。

      說出他們的名字。如果能具體說說他們做的事情就更好。

      〖板書設計

      識字7

      (我會認)

      虛 驕 傲 誠 實 贏 贊 招 嫌

      〖教學后記

      教學時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多讀,用自己的辦法記生字,起到了較好的效果。但本課內(nèi)容有點難理解,學生在學起來時有點困難。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這是一篇人文情景較濃的文章,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歐洲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這時,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jīng)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他們送到車站,并用帶有空調(diào)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xiàn)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吁人們要保護動物。

      二、設計理念

      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入情入境,直接觸摸文本,直奔重點詞句,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地讀,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蘊含的情感,并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動情、移情、抒情,使學生得以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們對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相信他們剛接觸到課文的題目肯定充滿了疑問和好奇。他們當中或許大部分和貝蒂一樣,關心喜愛小動物,因此讀著這篇文章時肯定有很多感觸。這篇文章就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欣賞、感悟,體會對動物的深深愛意。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體會惡劣氣候和環(huán)境給燕子帶來的麻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為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2.教學難點為體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給燕子帶來的麻煩。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結(jié)識了“翠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問候下老朋友,板書:燕子。

      2.課件出示燕子圖片,說說你對燕子的了解。

      預設:生可能會從以下幾方面說自己對燕子的了解,燕子是候鳥;燕子的生活習性;燕子的外形特點等。

      3.補充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文的題目后有什么想問的嗎?學生質(zhì)疑:什么叫專列?燕子會飛,為什么還要用列車送?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閱讀提出這樣的.要求: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根據(jù)課題提問,一方面緊扣了本文課題的特點,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夠教給學生抓住課題質(zhì)疑的學習方法。

      (二)初讀課文,教學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文中的新字。

      (2)努力把課文讀正確,圈出不理解的字詞。

      2.檢查預習,認讀詞語。

      舒適 啟程 疲勞 料峭 覆蓋 救護 車廂 瀕臨 死亡

      歐洲 瑞士 特殊 長途跋涉 氣溫驟降

      【設計意圖】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這里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有利于促進學生預習課文的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3.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洲、瑞、殊、驟、涉”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并且左窄右寬。

      (2)重點指導書寫“驟”和“涉”。

      驟:讓學生明白筆畫較多的字各部分要寫得緊湊些。同時,如果一個字有兩個捺,書寫時其中一個一般要變成點。然后復習學過的字“送、這、遲、歡、食”等進一步鞏固。

      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字書寫時不要多加一點。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生字書寫的指導并不是一味的給予,而是通過巧妙分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書寫的方法。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對學生的寫字姿勢進行指導,有利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分散指導書寫,能夠有效降低難度。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再讀課文,思考剛剛提出的問題:燕子會飛,為什么還要用列車送?

      2.在學生自主讀書、思考的基礎上同桌討論。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簡潔解疑。

      4.將學生尋找出來的原因濃縮成兩個字:麻煩。

      引出第二自然段,課件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段話,思考:課文主要寫了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煩?

      交流:天氣惡劣;非常疲勞;昆蟲被凍死。

      出示句子:當?shù)貧鉁伢E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的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jīng)過長途跋涉,已經(jīng)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1)學生比較體會,比較“驟降”“下降”“降低”三個詞在表達效果、表達作用上的區(qū)別;想象“風雪不止、所有、幾乎”等詞描述的惡劣情景,體會這樣惡劣的天氣給燕子飛行造成的困難。

      (2))體會“長途跋涉”。

      課件出示圖片文字: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萬的燕子就要開始出發(fā)到南方去過冬了。一路上,它們要飛越非洲大陸、阿爾卑斯山脈、撒哈拉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飛一百多公里。

      (3)體會“饑寒交迫”。

      燕子飛了這么遠的路,昆蟲又被凍死了,小燕子們會怎么樣?此時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隨即出示句子“燕子經(jīng)過長途跋涉,已經(jīng)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將自己的心情融入句子中,進行朗讀體會。(個別讀,齊讀。)

      4.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決定用火車把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這是一列什么樣的火車?再讀課文,體會瑞士政府對燕子的關愛。板書:關愛。

      5.再讀句子,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政府?課件出示有關瑞士政府課外資料。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有機地將前后文的學習聯(lián)系了起來,通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能夠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瑞士政府對燕子的關愛。

      四、板書設計

      燕子專列

      天氣惡劣 瑞士政府 專列接送 關愛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jié)合課外資料,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受到古詩文化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反復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同時呈現(xiàn),比較題意

      1.人間最難舍的情就是“離別之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后,離別遠行就意味著天各一方,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因此,古人對離別的感受特別深。臨別時,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遠行的人,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詩常見的一種主題。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李白和王維這兩位詩人的離別境界,一同見證兩對好朋友的深厚友誼。

      2.自讀詩題,感悟節(jié)奏,領悟詩題之意。

      【課件出示: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3.【課件出示:比較兩首詩的詩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預設一:【課件出示:都有一個“送”字,這兩首詩都是“送別詩”。】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離別遠行就意味著天各一方,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因此,古人對離別的感受特別深,他們寫出來的詩也特別精彩。]

      預設二:【課件出示:都有地名,“廣陵”和“安西”。 】(引導學生利用注釋來理解。)

      廣陵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省揚州市,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都市;安西在現(xiàn)在的新疆的最西邊,那時是唐朝的西域邊關。從首都長安出發(fā),要穿越幾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達那里。

      預設三:【課件出示:都有一個人名,一個是“孟浩然”,一個是“元二”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歲,但兩人一見如故,成為知己。元二是王維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稱元二。

      4.【課件出示:題目中“之”和“使”的各是什么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邊關、保家衛(wèi)國的。)

      現(xiàn)在你能說說這兩個題目的意思了嗎?誰送別誰去哪里?

      二、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課件出示:兩首詩】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渭城朝雨”的“朝”讀“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讀第四聲。

      3.【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與“西出陽關無故人”。 】

      同是“故人”,所指卻不一樣。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維自己。

      “西辭”指向西告別,往東而去; “西出”指向東告別,往西而去。

      4.借助字典和注釋,并仔細觀察插圖,理解并交流兩首詩的大概意思。【課件出示:詩意】

      5.誦讀這兩首詩。要求讀得有節(jié)奏, 讀得有韻味。

      三、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古詩一向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讀成畫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輕聲讀讀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課件出示:第一首詩】

      預設一:【課件出示:煙花三月──賞一幅風景】

      1.煙花三月──陽春三月,楊柳花開,風一吹,遠遠看去,白蒙蒙的,如煙霧。因而古代有一句話“柳絮如煙”。(點明了送別的時間。陽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桑葉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風送紅雨,碧波揚白帆。這是古代詩人結(jié)伴同游的季節(jié)。)

      2.在這白花競秀、春光明媚的季節(jié)里,好朋友就要離別遠行,自己卻無法同游,這其間含有無限的感慨。為什么呢?(因為孟浩然所去的揚州,正是唐代的繁華地區(qū),那里是珠連繡戶,弦管聲歌,令人神往。)一齊讀讀這兩句【課件出示:前兩行詩】。

      預設二:【課件出示:孤帆遠影──品一個“孤”字】

      1.【課件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孤帆”什么意思?】(孤單單的一條小船。)

      【課件出示:按理說,江南三月,長江上一定是千帆競渡,可李白為什么說是“孤帆”呢?】[“過盡千帆皆不是”,此時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視而不見;他只是來送朋友的,他只關心朋友的船;因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獨。]

      2.是啊,過盡千帆眼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課件出示】

      3.現(xiàn)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個“孤帆”,你還會覺得它僅僅是“一條小船”的意思嗎?從這個“孤”字,你讀出了什么?(作者因朋友遠去而感到孤獨、孤單、傷感……)

      這小小的一個“孤”字,把詩人的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課件出示:第三句】(生齊讀全句。)

      4.想象相聚畫面

      【課件出示】幸福快樂的日子就這樣被這無情的“孤帆遠影”帶走了……【課件出示:全詩】(生齊讀全詩。)

      預設三:【課件出示:碧空長江──賞一個“盡”字】

      1.【課件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真的都盡了嗎?不盡的是什么?】(不盡的是滾滾長江水;不盡的是對孟浩然的無限思念之情。)

      2.滾滾長江水,流不盡心中情啊。唐人寫送別詩,往往寄情于水,就像另外幾首詩里寫的一樣。【課件出示】

      3.水,迢迢不斷;水,波濤蕩漾;水,一逝不返。水流無限,別情無限。可如今這種別情離恨只能化成滾滾的'東流水,向天邊流去,向揚州流去。【課件出示:全詩】一齊讀全詩。

      4.送上祝福的話。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著孤帆遠去,江水滔滔,會在心里默默地對遠去的孟浩然說些什么呢?】(江水是永遠流不盡的,我們之間的情意是不會斷的;今番遠去,何時再能相會?愿你一帆風順,一路平安……)

      5.讓我們把詩人的這種離愁別緒通過誦讀表達出來吧。

      【課件出示:全詩】練讀──個別讀──齊讀──【課件出示:范讀。】

      (二)《送元二使安西》

      【課件展示:渭城的繁華與安西的蕭條景象。】

      自古人生重離別。元二此去是千里之外,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難料,朋友之間怎不留戀,況且古人說: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間風?自由讀詩后填空:【課件展示】【課件展示】

      預設一:多一份“無故人”的凄涼與關切

      1.【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課件出示:西出陽關就再也沒有老朋友來陪你──(喝酒,吟詩……)】

      2.【課件出示:西出陽關又豈止是沒有朋友呢?西出陽關就沒有──父母、兄弟、妻兒……】

      3.想到朋友即將遠去塞外荒漠,生死渺茫,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一句話──【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預設二:更多了一杯離別的酒

      勸君更盡一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連心的酒,“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酒是澆愁的酒,那,【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一杯怎樣的酒?】【課件出示】

      4.酒,可用以消愁,可傳遞友情,可寄托豪情。但事實往往是“醉不成歡慘將別”。于是,酒到酣處人寂寞,酒香飄處別情濃。正像另外幾首詩所寫的,讀【課件出示】

      這濃濃的離情,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這樣的一首纏綿悱惻的詩──【課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齊讀)。【課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范讀】

      四、回顧全文,歸納升華

      1.兩位詩人就這樣送別了朋友,朋友遠行了,留給詩人的是一種怎樣的愁緒呢?

      2.“自古多情傷離別”,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朋友走了,詩人還在反復吟誦著這兩首詩──【課件出示:兩首詩】(齊讀。)

      五、課后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兩位詩人的離別世界,見證到詩人與朋友的那份真摯友誼,感受到他們替朋友擔憂、為朋友祝福的那顆真誠的心,確實是感同身受。【課件出示:對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間一壺酒,友情是江上一葉舟,友情是月夜獨登樓,友情是庭深小徑幽。對于我們,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們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六、快樂作業(yè):

      【課件出示:課后我們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別詩,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離別情懷。】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會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學會14個生字: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幽靜、清幽、純熟、霎時”等詞語能夠運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簡介作者。

      1.同學們,你們知道著名的鋼琴曲《月光曲》嗎?它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 7課《月光曲》。

      板書課題:17 月光曲德貝多芬

      2.學習后就知道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故事,還可以從中初步認識貝多芬是一位怎樣的音樂家。

      簡介貝多芬的生平。

      二、聽課文錄音,整體感受。

      思考;1.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讀音,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課文主要寫什么?

      三、初學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按思考題思考。

      ①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③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①認讀生字新詞。

      給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

      傳說(zhuàn chuán )彈琴(dán tàn)朝著(chán zhào)

      3.指名接讀課文,讀后評議。

      4.課文主要寫什么?

      (課文主要記敘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

      傳說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不一定確有其事,但從這傳說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音樂家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

      5.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分兩大段。每段(第1自然段),簡單介紹著名鋼琴曲一一《月光曲》是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譜寫的。

      第二段(第2一第10自然段),詳細介紹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整個過程。

      第二段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6.提出自學中不懂的問題。

      四、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想想這段與第二段是什么關系?

      (先總提,再具體介紹《月光曲》的譜寫過程。)

      2.“傳說是這樣譜成的”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這是一個過渡句,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五、課堂作業(yè)。

      1.語文作業(yè)本第1、2題。

      2.比一比,再組詞。

      券( ) 括( ) 育( ) 鍵( )

      卷( ) 恬( ) 盲( ) 健( )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提出目標。

      1.我們已學過哪幾種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兩種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一種是把每個段落的大意連起來:另一種是回答課后習題中的幾個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

      2.交代學習目標。

      (學習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還要繼續(xù)學習用回答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二、初學第二段,歸納主要內(nèi)容。

      1.帶著課后第1題3個問題默讀第二段,找出回答各題的.自然段,并自己試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檢查自學情況,初步歸納主要內(nèi)容。

      三、細學第二段,歸納主要內(nèi)容。

      1.學習第2一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讀2—5自然段。

      思考:a.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寫什么?b.劃出貝多芬為盲姑娘彈鋼琴曲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思考題,邊讀邊理解句子意思。

      a. 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里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說明了什么?理解“幽靜”的意思。

      板書;聽琴聲

      (“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說明盲姑娘喜歡貝多芬的曲子,但彈的不熟練。)

      b.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盲姑娘真是“隨便說說”的嗎?他為什么要對哥哥這樣說?

      板書:談話

      (不是的。“隨便說說罷了”是盲姑娘對哥哥的勸慰。他怕哥哥因為家窮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而心里難過,所以這樣說。其實她很想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這表明盲姑娘非常體諒哥哥的難處。)

      (3)貝多芬為什么要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貝多芬了解到盲姑娘熱愛音樂,渴望聽到自己的演奏,而盲姑娘家庭貧困,她又那么懂事。體諒哥哥的難處。所以親自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板書:彈

      (4)有感情地朗讀2—5自然段。

      2.學習第6一第8自然段。

      (1)默讀6—8自然段。

      思考: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劃出貝多芬彈完一曲,為什么又彈一曲的句子。

      (2)邊交流,邊理解句子意思,

      a.他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純熟”是什么意思?盲姑娘能聽出貝多芬鋼琴彈得純熟,感情深,說明什么? “您,您……表達了盲姑娘怎樣的感情?”

      (盲姑娘聽出貝多芬鋼琴彈得純熱,感情深,說明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她從“純熟”的演奏技巧中猜到演奏者就是貝多芬。)

      板書:第一首曲子

      b.貝多芬聽了盲姑娘的話以后的心情怎樣?會怎樣想?

      板書:激動

      (3)貝多芬彈完一首,為什么又彈一曲?

      (貝多芬彈完一首,聽了盲姑娘的話心里很激動,盲姑娘不僅愛音樂而且懂音樂,于是決定即興再為盲姑娘又彈一曲。)

      板書:第二首曲子

      (4)感情朗讀5—7自然段。

      (5)第8自然段寫出貝多芬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彈奏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的?

      理解“清幽”的意思。這一自然段先寫了一個美麗清靜的月夜,然后點出窮兄妹給了他創(chuàng)作的激情,貝多芬借助“清幽的月光”彈出了優(yōu)美的樂曲。

      (6)有感情地朗讀6—8自然段。

      3.學習第9、10自然段。

      (1)課文的哪一部分描寫了(月光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2)輕聲朗讀第9、10自然段,劃出兄妹倆被美妙琴聲“陶醉”的詞句,兄妹倆好像看到什么景象的句子。

      (3)討論交流,理解“陶醉”、“恬靜”意思。

      (兄妹倆被美妙琴聲所“陶醉”的詞句:“皮鞋匠靜靜的聽著,”“月光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等他們蘇醒過來,貝多芬早己離開了茅屋。”)

      (兄妹倆好像看到景象的句子:好像“面對大海……朝著岸邊涌過來……”這也是寫的《月光曲》的內(nèi)容。仿佛“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浪洶涌的大海。”)這些句子都是兄妹倆的聯(lián)想,從哪個詞語來表明的? (好像、仿佛)

      這些聯(lián)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由“優(yōu)美的琴聲,清幽的月光”引起的聯(lián)想。)

      (4)有感情朗讀第9自然段。個別讀同桌互讀,集體:讀等形式,讀后評議。

      (5)貝多芬是怎樣把第二首曲子記下來的?

      (貝多芬即興彈完第二首曲子心情十分激動,飛奔回客店連夜記錄下(月光曲》。)

      四、運用方法,總結(jié)課文。

      1.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

      2;運用回答課后1題中的幾個問題,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3.提出不懂的問題。

      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傳說。以及《月光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還再一次運用回答課后問題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至于有感情朗讀全文,背誦第9自然段,我們下節(jié)課學習。

      五、課堂作業(yè)。

      1. 作業(yè)本第3、6題。

      2.有感情地朗讀第9自然段。

      教學過程(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選詞填空

      幽靜恬靜

      ①這個地方環(huán)境十分( ),所以星期天我常常喜歡一個人來這兒靜靜地看書。

      ②華姐性格( ),平時說話不多,就是笑,也是輕輕地。

      清幽清秀

      ①杏梅同學中等身材,梳著兩根短辮,人長得十分( )。

      ②淡淡的月光柔柔地灑下來,這江邊的小樹林里,似乎比白天更( )了。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說說歸納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

      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1.指名接讀全文,讀后評議。

      2.指導朗讀貝多芬為盲姑娘彈曲子的內(nèi)容。

      (1)。第2—5自然段應怎樣讀?

      (要讀出兄妹倆個愛音樂,想聽貝多芬的演奏,但又因為家庭貧困買不起入場券,哥哥心里難過,妹妹體諒哥,安慰哥哥這復雜的感情。)

      (2)第6—8自然段,重點讀好盲姑娘,貝多芬的話,體會應怎樣讀?

      (自姑娘的話要讀出愉快、贊美的語氣。貝多芬的話充滿激情,要讀得熱情、誠懇。)

      (3)第9自然段,重點描寫《月光曲》的內(nèi)容。應怎樣讀呢? (結(jié)合插圖體會感情)

      (月亮初升,讀得輕而舒緩,當讀到“刮起大風,卷起巨浪”時,要加快速度和力度。讀到“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時,語氣又轉(zhuǎn)為平靜。)

      聽錄音、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評議。

      三、指導背誦第9自然段

      1.談談怎樣才能背得快? (談談背誦方法)

      2.運用理清寫作思路背誦。

      (先寫:皮鞋匠靜靜地聽著”音樂;接著寫皮鞋匠的還想象《月光曲》的內(nèi)容:最后寫“皮鞋匠看看他妹妹”,通過盲姑娘的神情想象《月光曲》的意思。)

      3.練習背誦,自我試背,同桌互背,指名背,齊背。

      四、總結(jié)全文。

      1.輕聲有感情朗讀。

      2.學習課文后,你覺得貝多芬是—位怎樣的音樂家?

      板書:同情勞動人民

      五、課堂作業(yè)。

      1、作業(yè)本第l 5題。

      2、復述譜寫《月光曲》傳說的故事。(機動)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相提并論”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抄寫表現(xiàn)陶罐和鐵罐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積累并學會運用語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

      2.難點:理解課文講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講述導入

      1、從前,過往的御廚里有兩個罐子,一個是陶罐,另一個是鐵罐。(課題板書,并出示圖片)

      2、讀課題,陶罐和鐵罐都是什么用的?

      3、教學多音字:“盛”當表示“放東西”含義時,讀chéng。

      二、自學課文并檢查

     1、陶罐和鐵罐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請大聲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學生讀課文。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一開始鐵罐瞧不起陶罐,后來陶罐被當成寶貝,鐵罐卻消失了)

      三、朗讀對話,體會神態(tài)

      1、寫鐵罐看不起陶罐的是哪幾段?

      2、讀1至9段,找出對話,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3、老師告訴你們一個讀好課文、讀好對話的秘訣,就是找到提示語,找到表示表情、態(tài)度的詞語。表示表情和態(tài)度的詞語叫“神態(tài)”的詞語。

      4、快速閱讀1至9段,找出神態(tài)的詞語。

      思考并討論:你覺得鐵罐像個什么樣的人?(板書:傲慢、輕蔑、惱怒)

      5、表演:這些神態(tài)誰表演的最像。

      6、這3個神態(tài)的詞語能不能互換順序?為什么?

      7、讀出越來越生氣、越來越蠻不講理的.語氣。

      8、陶罐呢?他是什么神態(tài)?(板書:謙虛、爭辯、理會)

      9、陶罐爭辯什么?他懦弱嗎?

      10、讀出謙虛但并不懦弱、堅定的語氣。

      11、你們看,找對這些表示神態(tài)的詞語,對話就讀好了。只要根據(jù)提示語,找到感覺,帶上表情,課文一定能讀好。

      12、讀了對話,“奚落”這個詞語意思知道了嗎?(用很尖刻、很難聽的話,去嘲笑、諷刺別人)“相提并論”呢?(兩樣東西好壞差不多,可以放在一起比較)

      13、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體會性格

      從這些對話和神態(tài)中,你知道這是一只怎樣的陶罐和一只怎樣的鐵罐。(板書:盛氣凌人、傲慢無理、自以為是、自高自大謙虛有禮、堅定、有志氣、據(jù)理力爭)

      第二課時

      一、朗讀第10段,感受事物的變化

      1、時間飛逝,時代起了什么變化?讀第10段。

      2、覆滅是什么意思?

      3、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正是我們上一課學的道理)

      二、朗讀對話,體會不同的結(jié)果

      1、一只驕傲的、盛氣凌人、瞧不起別人的鐵罐和一只謙虛有禮但并不懦弱的陶罐,結(jié)果一樣嗎?讀11至17段。

      2、用自己的話說他們兩個的結(jié)果:陶罐被人發(fā)現(xiàn),仍然光潔、美觀、樸素,很有價值,被當成了寶貝;鐵罐卻不見了。

      3、鐵罐哪里去了?(生銹腐爛了)

      4、上節(jié)課,老師教給大家一個讀好對話的秘訣,怎樣才能讀好對話?

      5、馬上邊讀邊找到神態(tài)的詞語(驚訝、興奮、高興)。

      6、表演。

      7、讀好對話。

      三、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

      2.提問:通過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四、作業(yè)

      1、積累本課表示神態(tài)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耐心、語重心長、親切……)

      2、看圖,編寫童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以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課文的重點是打撈鐵牛的經(jīng)過,包括準備工作和打撈過程。記敘層次清楚,行文簡明有序,是這篇課文語言表達上的主要特點。這樣的課文,適宜訓練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么;然后把各部分內(nèi)容連起來想一想,練習抓住文章主要內(nèi)容。教學難點是撈鐵牛所憑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識,可抓住第二自然段的重點詞語理解船能“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準備工作的意義,來理解打撈過程中對水的浮力的利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方面是訓練學生理解重點詞句段,進而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另一方面,使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是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的。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懷丙在撈鐵牛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理解鐵牛能撈上來的原理。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懂得一點有關水的浮力的知識,也可做一些有關水的浮力的實驗。

      第一課時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個叫懷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鐵牛撈上岸來,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要求認識的字:撈陷淤搭綁鏟減繃丙

      2、要求會寫的字:撈笨潛綁鏟減越丙程

      “淤”讀yū,不讀yú;“潛”讀qián,不讀qiǎn

      3、認讀生字卡片:打撈笨重潛泳綁架出色穿越工程鏟除減輕議論紛紛浮橋結(jié)實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

      3.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第一部分(1):寫為什么要撈鐵牛。

      第二部分(2-3):寫懷丙為撈鐵牛做的準備。

      第三部分(4-6):寫懷丙撈鐵牛的經(jīng)過。

      第四部分(7):簡介懷丙和尚。

      4、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指名說。

      小結(jié):這篇課文主要講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的事。先講撈鐵牛的原因;再講準備工作;最后講怎樣撈鐵牛。

      第二課時

      一、引入:

      認讀生字卡片:打撈笨重潛泳綁架出色穿越工程鏟除減輕議論紛紛浮橋結(jié)實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研讀課文

      (一)、1、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

      2.鐵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

      3.指導讀句子,加深理解。

      4.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二)、自由讀課文2、3自然段,

      1、引導學生理解“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議論什么?

      2、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和尚出現(xiàn)了,他說了什么?在文中把這句話畫出來。

      3、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重點詞語。

      4、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完成填空:(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然后引導學生用四個字把每項準備工作概括出來。)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懷丙做四項準備工作,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6、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小結(jié):回顧四項準備工作,我們感受到四項準備工作做得認真和周密,準備工作出色。

      (三)、默讀課文4、5、6自然段。

      1、思考:懷丙和尚是怎樣撈起第一只鐵牛?

      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指名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課件演示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拔出淤泥。

      2、全體朗讀這段話,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請用四個字概括出來。

      3、用同樣的方法自學5、6自然段。

      4、思考并討論: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先讓水手使勁劃船把鐵年拖回岸邊,再讓眾人拖牛上岸。指名說。

      5、思考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分別用四個字慨括出來。

      6、懷丙幾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鐵牛撈上來,在哪個字上下了工夫?

      (四)、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學習文章寫法。

      你覺得懷丙是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能學到什么?

      三、課外擴展:當時條件有限,只能用這樣的辦法撈鐵牛,現(xiàn)在科技進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撈鐵牛?(學生各抒己見)

      四、小結(jié):懷丙雖然不是身體上的大力士,但是卻是知識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識創(chuàng)造;了奇跡,“知識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學的力量把鐵牛從水里撈上來,這種做法足以說明他是無愧于“出色的工程學家”這個稱號的。

      板書:

      鐵牛被沖走

      懷丙做準備 摸清位置 準備沙船

      撈鐵牛 拴船搭架 繩拴鐵牛

      鐵牛被撈出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一、引入新課

      1播放背景音樂和大屏幕(美麗的小村莊環(huán)境優(yōu)美,小動物們在快樂地玩耍,人們在快樂地耕種和收割)

      2師:在這樣一個鳥語花香,美麗的小村莊,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

      二、學生初步感知課文

      1學生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引導學生復述故事。(指名回答)

      3檢查自學情況,分段朗讀。

      4齊讀最后1段。問: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師相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5帶著問題繼續(xù)看課文,邊讀邊畫,找小伙伴討論。

      三、帶著問題分析課文

      1師:那你們都明白了什么?

      2出示第2段,問:哪些詞語表示砍的數(shù)目非常大?

      (一間間一棟棟應有盡有各種各樣)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出示第3段,解決第①個問題。

      “裸露”是什么意思?

      4出示第4段。(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解決了第②個問題。

      5播放美麗村莊被破壞過程的錄象,并小結(jié),照應第2段。

      師小結(jié):

      村子里住著幾十戶人家。家家都有把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樹木變成了房子,變成了家具,山坡上就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裸露的土地。

      四、體會課文并深化主題

      師:此時,你的心情怎么樣?(學生暢所欲言)

      師:是啊,你們的心情老師能夠理解,就請你們在大聲朗讀中表達自己的感情吧!(集體朗讀課文)

      五、拓展延伸

      師:美麗的小村莊因為不加節(jié)制地亂砍亂伐,就被洪水卷走了,我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同學們,你們肯定有很多的'話說,就把它寫在課題的旁邊吧!

      六、發(fā)散思維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小村莊的感情和對保護環(huán)境的感想。(說畫寫唱等等)

      附板書

      10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美麗的小村莊亂砍→樹木減少土地裸露→洪水卷走了一切

      問題:

      ①人們?yōu)槭裁纯巢瘢繛槭裁绰懵兜耐恋夭粩鄶U大?

      ②為什么什么都沒有了呢?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9-0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久久 婷婷色五月综合激情六月导航 |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 久热中文字幕播放 | 亚洲第一页A∨在线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 先锋天堂AV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