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4-14 19:57:2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教學設計 :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里去玩一玩。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愿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

      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幾個6人,是多少人?

      再讓6人到前面來。

      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來,設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二、經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匯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合學生的.匯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各表示什么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后相互檢查。

      4.編口訣。

     。1)你能編出6的乘法口訣嗎?

      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2)整理口訣。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后小組內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記口訣。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5.用口訣。

      口算:6×26×56×3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開碰碰車。

      2.練射擊。

      3.打電話。

      小動物們聽說兒童樂園這么好玩,于是它們各自打電話約朋友去玩。

      你能找出它們和誰在打電話嗎?(友情提示:得數相等,電話接通)

      讓小組內6名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小動物,輪流打電話。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9~50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現實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到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聯系,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2.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激發探索規律的欲望,培養探索發現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具體事物中體驗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是有規律的。

      【教學準備】

      1.課件、題卡。

      2.課前準備:各小組用幾種顏色的花設計一個布置花臺的方案,可選一種或幾種顏色,讓學生自由發揮。

      3.回家收集爸爸或媽媽的年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五一”節快到了,為了增添節日的喜慶,小朋友設計了布置花臺的'方案,現在就請各小組展示你們的設計,其他小朋友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小朋友的設計都挺棒,我們看得出來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規律。確實,生活中有規律的現象是很多的,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來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規律嗎?(板書:探索規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構

      1.教學例1

      教師:小朋友喜歡旅行嗎?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媽媽去旅游,從重慶出發,去大約300千米遠的成都。

      多媒體出示地圖,動畫演示出行的過程。

      再在電腦上出示:

      重慶到成都大約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師: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樣填?

      將教科書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讓學生完成書上第66頁例1填表,可獨立填,也可討論合作填。

      學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格,并談一談自己的填法。

      教師:根據自己填寫的已行路程,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自由匯報自己的發現。

      學生1:行100千米,剩200千米;行150千米,剩150千米。

      學生2:已行的路程越少,剩下的路程越多。

      學生3:已行路程多50千米,剩下路程少50千米。

      教師:說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斷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斷減少。

      2.教學例2

      教師: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笑話。

      小明今年8歲,小華今年9歲。小華對小明說:“我比你大。”小明不服氣地說:“有什么了不起。我明年滿9歲,就和你一樣大,后年就比你大了!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他們說的實際上是有關年齡的規律,下面我們探索年齡的規律。請小朋友將收集到的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年齡填在題卡上。今年5年后10年后()年后父(母)(歲)學生(歲)相差(歲)

      (1)讓學生分組討論,這個表格怎樣填,說說這樣填表的道理,展示填的結果。

     。2)觀察所填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三、練習應用

     。1)剛才大家探索有關年齡的規律,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對手指的游戲。教科書第67頁課堂活動第1題。

      (2)教科書第68頁課堂活動第2題。

      (3)●○●●○●●●○●●●●()將圖填充完整后,串好可以送給最喜歡的、最要好的朋友。(蘊含情感教育)

     。4)玩一玩數學接龍游戲。

      可以小組或全班一起玩,例如第1個人說一個數2,后邊的人接著說比前一個多3的數。

      也可以由大數遞減為較小數。

      四、小結

      小朋友玩得開心嗎?“五一”長假小朋友會過得非常快樂。老師知道,今年5月1日是勞動節,明年5月1日小朋友會過什么節呢?小朋友,像這樣有規律的現象是很多的,只要大家認真觀察、思考,就能發現更多的規律。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運算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3、在活動中培養等毛生的觀察、推理和歸納能力。

      4、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發現規律,感受數學內在的魅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

      數字卡片,盒子,獎品。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新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提問或列舉等形式,復習奇、偶數的意義。)

      活動1:數的奇偶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一)激趣導入。

      清早,笑笑第一個走進了教室,像往常一樣把門打開后就去開燈,結果燈未亮,于是,他自言自語地說了聲“停電了”就走到座位上坐下。不一會兒,同學們陸陸續續來到了教室,看到教室里光線有些暗,都下意識地伸手去按電燈開關,卻都像笑笑一樣無奈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你知道第11個同學按過開關后,“開關”是打開的還是關閉了?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匯報交流。

      方法:用文字列舉出開、關的情況

      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開、關……

      讓學生數數,直觀地發現第11個人按過開關后,開關是打開的。

      2、增加人次,深入探究。

      如果是第47個同學或第60個同學進去,用列舉的方法判斷“開關”的開、關情況還方便嗎?你還能想出什么好方法?

      3、第二次匯報交流。

      投影下表:

      用列表的方法啟發學生總結規律并作答:當人數是1、3、5、7……的時候,開關處于開啟狀態,而當人數是2、4、6、8……的時候,開關處于關閉狀態。即,進來的是奇數個同學時,開關被打開;進來的是偶數個同學時,開關被關閉。因為47是奇數,開關被打開;108是偶數,開關被關閉。

      (三)鞏固應用。

      1、看書學習并解決小船的靠岸問題。

      2、解決杯子上下翻轉,杯口的朝向問題。

      3、舉例說說數的奇偶性還能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四)活動小結。

      當一個事物只有兩種(運動或變化)狀態時,運動奇數次后,狀態與初始狀態相反,運動偶數次時,狀態與初始狀態相同。

      活動2:探索奇、偶數相加的規律。

      (一)有獎游戲。

      1、出示分別裝有奇數卡片和偶數卡片的`兩個盒子。宣布游戲規則:從自己喜歡的盒子里任意抽取兩張卡片,如果卡片上兩個數的和為奇數,你就可以領取一份獎品。

      2、游戲開始。部分學生按規則抽取卡片,并將卡片上兩個數相加的算式及得數寫在黑板上。上來的同學無一人獲獎。

      3、引發思考。

      師:是你們運氣不好,還是其中隱藏著什么秘密?想一想:如果繼續抽下去,你們有獲獎的可能嗎?

      4、發現規律。

      學生觀察黑板上的算式,很快發現其中的“秘密”:兩個奇數相加和是偶數;兩個偶數相加和也是偶數。如此抽取卡片,永遠無法獲獎。

      5、舉例驗證。

      6、修改游戲規則。

      (1)師:現在同學們已經發現了不能獲獎的原因了,那么,你能不能修改游戲規則,保證你們能夠獲獎呢?

      (新規則:在兩個盒子里各抽出一張卡片,兩張卡片上數的和是奇數可獲獎。)

      (2)請學生按修改后的規則試抽幾次,并發獎以資鼓勵。

      (3)舉例驗證:奇數+偶數=奇數

      (二)總結奇、偶數相加的規律。

      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偶數=奇數。

      (三)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1、不計算,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xx 11387+131 268+1024

      2、把5顆糖(全部)分給兩個小朋友,能否使每個小朋友都分到偶數顆糖?奇數顆呢?結果是什么?

      全課小結:說說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深化對周長意義的理解,了解與掌握獲取圖形周長信息的方法與技能技巧。

      2.在操作實踐、合作交流和探究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學具:學生每4人一組,每組準備:①彩線4根、易拉罐4個;②每人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各4根;③每人12個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④木質米尺1根;⑤手帕一塊。

      教具:①多媒體課件;②邊長1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易拉罐各一個;③四個圖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周長,并且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以周長是多少為主題邊動手擺玩學具,邊思考學習。(板書:周長是多少)

      二、實踐探索

      1. 圍一圍 量一量

     、 測量易拉罐的周長

      這是一個易拉罐,這是它的底面,它的底面周長是多少呢?有什么辦法知道它?請大家利用學具動手動腦想辦法測出它。

      這個易拉罐的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請到前面演示看一看。

      電腦演示其它測量方法。

      ② 測量蘑菇狀泡沫板的`周長

      請各小組取出蘑菇狀泡沫板,它的周長是多少呢?請小組合作,測出它的周長。

      它的周長是多少,你是怎樣知道的?請到前面演示看一看。

      :利用圍一圍,量一量的方法,能夠測出一些圖形的周長。(板書:圍 量)

     、 討論P68“圍一圍”

      屏顯:主題圖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下面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購買練習本的價錢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中的另一種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學P42例3。

     。1)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據,然后回答下面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嗎?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的?

      C、表中兩個相對應的數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現什么規律嗎?

      D、這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式

     。2)從中你發現了什么?這與復習題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學生討論交流。

      B、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面變化。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高度和底面積成反比例關系,高度和底面積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板書:xy=k(一定)

      三、鞏固練習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應具備什么條件?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量。

     。6)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

      四、全課小節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個量是成反比例的兩個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課堂練習

      P45~46練習七第6~11題。

      教學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的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分析合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規律。

      3、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總結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關的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積一定,進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關系式。

      教學難點: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98101頁 學看整時。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

      2、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學會認讀整時,感受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學 具:自制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老師要求你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制作一個鐘表的模型,經過老師的檢查,發現你們每個人都做得很漂亮!那老師還想問問,你們的家里有沒有真的鐘表?它有什么用?

      2、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看時間用)

      3、師:在你的生活中,都什么時候需要看看時間。

      4、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上學時、看動畫片時等等)

      5、師:除了在家里,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鐘表?

      6、生自由回答。(電信局的樓頂上、火車站的大廳里等等)

      7、師:看來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看鐘表》。(揭示課題)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發散、聯想到哪些場所、什么場合用到時間,充分交流對時間的了解和認識,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感受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時間,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二、學看整時

      1、認時鐘表面。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許多鐘表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課件演示各種鐘表圖片) 它們雖然穿的衣服都不一樣,但在它們身上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課件演示:鐘表面)

     、、師:鐘面上都有什么?(生自由發言,可能會說:有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師隨著學生發言引導小結)

     、邸煟好總鐘面上都有12個數字,我們按著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一數,好嗎?(生數)你們知道它們表示什么嗎?(生自由發言)

      師:鐘面上的12個數字,每個數字都表示一個時刻。1代表1時,就是我們平時說的1點,1時是數學語言,在數學課上我們要用數學語言來表達。2呢、3、4、(師指鐘面說幾個數字)

      ④、師:鐘面上有兩個表針,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課件輔助演示)跟著老師再認一遍,短的是?長的是?

      注:③④的引導順序要隨學生的發言調整。

      2、學看整時。

      ①、師:那你能告訴老師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嗎?(學生很可能會說出3時,師課件輔助演示)

      師:為什么是3時?你是怎么想的?(生自由發言)

      師:你的想法是對的。ɑ蚰阏嬗邢敕ǎ。⿻r針指著3,分針指著12就表示3時。(要訓練孩子說完整話: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凇熣n件依次出示三個鐘面:7時、10時、8時

      師:你能把話說完整嗎?

      生1: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就是7時。

      生2:時針指著10,分針指著12就是10時。

      生3:時針指著8,分針指著12就是8時。

     、邸熣n件同時出示三個鐘面:我們把3時、7時、8時、10時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板書:3時 7時 8時 整時)

     、、師: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上的整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好了,可以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整時的判定對于學生而言不是很難,通過對四個鐘面整時的判斷,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這里設置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⑥、小結:整時的時候分針總是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試一試:(學生利用手中學具撥出整時)

     、佟⒒顒右螅阂唤M撥1時,二組撥2時,三組撥3時

      ②、生活動

     、邸⒎答。(讓其他組的學生作判斷)

      4、數字符號表示法:

     、、(課件演示電子表、手機、電視屏幕上的時刻):你見過這樣的時間顯示嗎?(師指課件:這是幾時?)這也是一種時刻的表示方法。

      ②、(課件出示7時、10時、8時)7時還可以寫成7:00,也讀作七時

      ③、同樣的方法寫出10時、8時。

      三、鞏固練習

      1、快樂的一天:

     、佟熞河幸粋小朋友也上一年級了,我們一起走進他的一天,看看他是怎么度過的,好嗎?

     、、學生邊回答邊課件反饋。

      2、過1小時是幾時?

      3、為什么都是10時而小朋友做的事卻不一樣?

      四、數學文化

      古代計時工具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P55、56

      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運用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有32人跳繩,6人一組,可以分幾組?

      二、新課

      師:這個活動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小組討論)

      匯報,師板書:32÷6

      學生獨立算出結果。

      匯報:可以是橫式,也可以是豎式。

      師問: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單位是什么?

      師:在解決這樣的題目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用什么算式解決。注意結果的單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飲料柜,問: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師:現在小麗有20元,全部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剩幾元?

      思考:買同樣的東西是不是把錢進行平均分?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注意對橫式單位的.檢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個減法、一個有余數除法、沒有余數的除法問題嗎?(小組討論、匯報)

      四、練習

      練習的第3題

      出示四月份的日歷。從日歷上你發

      現了什么?師提出問題:四月份有幾個星期?

      要求有幾個星期,必須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學生得出解決的辦法。30÷7

      既然有4個星期,那么一定會有幾個星期六和幾個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個星期六和5個星期天,那么剩下的兩天就分別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業:練習十三的第1、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0的三個含義,通過直尺認識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范寫0,培養學生書寫能力.

      3.引導學生觀察圖,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重點

      1.初步知道0的含義,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范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0的三個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大家喜歡聽故事嗎?你們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

      二、觀察畫面,引入新課

      (一)出示主題圖.

      教師:你猜猜故事里的小貓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別的小貓釣了多少條,你們知道嗎?你們能把這些數寫在下面的田格里嗎?

      1.出示圖片

      (1)學生在書上寫數.

     。2)展示

      教師:小黃貓一只也沒釣著,在他的下面應該寫幾呢?(寫 0)

      2.出示圖片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0的認識.

      (板書:0的認識)

      教師:你們的知識可真豐富!0也和1、2、3這些數一樣,也是一個數.

      師指著小貓下面的0問:在這里0表示什么呢?

     。ǘ└兄0的另兩種含義.

      教師:你還在哪見過0?

      我們在直尺上發現了0,請同學們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圖片

      教師: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這些數是從幾開始的?

     。ㄟ@些數是按順序排列的,從0 開始的)

      這個0表示什么呢?小組同學互相說說.

      誰來說說你們組的'意見?

      小結:直尺上的這個0,表示開始,起點的意思.

      2.出示圖片

      教師:在溫度計上也有0,這個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師:0度是水變成冰的溫度,當溫度下降到0度時水就開始結冰了.

      三、學習寫0.

      (一)教師:我們在這么多地方見過0,0是怎樣寫出來的,請看大屏幕.

      1.課件演示:0的寫法

      2.邊演示邊講解:

      0是一筆寫成,起筆在右上邊線中間偏上一點,向上碰到上邊線,再向左下寫,寫

      到橫豎中線焦點的地方,與豎中線接觸,然后向右下拐,到下邊線中間偏左的地方與下線接觸,再往上拐到中線附近,與右邊線接觸,再繼續向上,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接.

      教師:請你用手指和課件演示一起寫一遍.

     。ǘ┏鍪緢D片

      1.學生練習書寫.

      2.出示學生作品.

      教師:你認為他哪寫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呢?

     。ㄈ┏鍪緢D片

      1.教師: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寫完嗎?

      2.出示學生寫法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01 002 003 004 005

      001 002 003 004 005

      教師:哪種寫法對呢?為什么?

      (這兩種方法都對,第一種是接著寫的,第二種是照樣子寫的.)

      教師:你們寫得真棒!在寫好字的同時,還注意了寫字的姿勢.下面我們一起來休息一下.

      課間休息:播放歌曲《小貓釣魚》

      四、課堂練習

     。ㄒ唬┏鍪緢D片:請你從0開始,按順序把這些數連起來

      教師:你們畫出的是什么呢?(小熊舉重)

      誰還想把你的作品 給大家看看?

     。ǘ┏鍪緢D片:怎樣數得快?

      教師:請你先想想,怎樣數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說說,看誰的方法最快.

      活動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5以內數的認識.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活動題目:在0、1、2、3、5這5個數中,哪一個數與眾不同?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集體交流.

      分析與參考答案

      一個數是不是與眾不同,要看選擇怎樣的標準,選擇不同的標準,就會有不同的與眾不同,下面只是幾種不同的說法:

      0與眾不同,理由是只有0小于1,而其他3個數都大于1;也可以說1的起筆和收筆是重合的,所以0與眾不同;

      1與眾不同,因為只有1是處于兩個雙數中間;

      2與眾不同,因為有兩個數比2小,有兩個數比2大,2處于中間位置;

      3與眾不同,因為在3個單數中,3處于正中間的位置;

      5與眾不同不同,因為0、1、2、3這三個數都是一筆寫成,而5是用兩筆寫成;也可以說只有它大于3,而其他三個數都小于3;還可以說前面四個數中,相鄰兩個數都相差1,只有5與3是相差2;因此5的確與眾不同;

      從上面的解答來看,一道題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活動說明

      這個探究活動的答案還有很多種,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都應該算正確.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整理與復習(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并能正確地計算。

      2、通過合作交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己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整理。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紙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今天這堂課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寫一寫我們學過的算式?凑l寫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內加減算式的整理

      1、讓學生嘗試寫出10以內的有關加法算式。2、小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試著進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數是10、9、8、7、6、5、4、3、2、1、0進行整理、歸納。(放手讓學生小組間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組發給一張表格,完成表格。

      4、小組推薦一人進行匯報。

      5、繼續討論:

      根據小組間填的表格進行討論:

      豎著看、橫著看、斜著看,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匯報討論學習情況?

      三、10以內的.減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頁上面的圖,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題意,說一說應怎樣整理減法算式。

      3、小組交流。

      4、讓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5、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表中可以發現哪些規律。

      6、小組匯報。

      四、回顧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說一說:

      我學會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歡____________,你呢?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8×01250.9×0.9

      0.35×30.4×0.57×06

      5.5÷58.4÷43.6÷3

      2、引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除以整數的除法式題。

      二、學習新課

      1、引入提問:“廣場上每天早晨有許多人在干什么?”(晨練

      “王朋和爺爺也在堅持晨練。

      2、出示例2:王朋計劃每周跑5.6千米,他每天應跑多少千米?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題意,列豎式筆算:5.6÷7

      0.8

      ——

      7)5.6

      56

      ——

     。3)、觀察:被除數和除數有什么特點?

     。4)、想一想:在整數除法中,除到哪一位不夠商1時是怎么處理的?

      (5)、學習筆算方法

     。6)、同桌互相說計算過程

      (7)、小結:當除數的整數部分比除數小時,不夠商1該怎么辦?要注意什么問題?(商的小數點位置與被除數小數點的位置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理解后回答。

      “因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說,被除數和商的相

      同數位要對齊,只有把小數點對齊了,相同數位才對齊了,所以商的小數點要對著被除數的小數點”

      3、練習:

      6.23÷70.54÷614.21÷71.56÷12

      4、學習例3:

      王朋和爺爺每天堅持晨練,爺爺每天用12分鐘跑1.8千米,王朋每天跑5分鐘,爺爺的.慢跑速度是多少千米?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列式。

      (3)、嘗試練習(列豎式筆算)

     。4)、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5)、集體訂正

      (6)、明確:如果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余數,在余數后面添0繼續除,

      (7)、思考:看看百分位上還有余數嗎?

      講解:當小數除法除到最后沒有余數了就叫除盡。

      5、練習:

      7.56÷86.3÷1472÷15

      質疑:在什么情況下小數除法中商的最高位上商0?

      討論總結。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各題中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

      4.03÷536.4÷270.84÷26

      2、解決問題。

     。1)6個蘋果1.26千克,平均每個蘋果多少千克?

     。2)小紅買了6個蘋果共用3.12元錢,平均每個蘋果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教材19頁4、5、6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9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12-30

    【熱】小學數學教案12-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网 | 永久免费A在线观看全网站 亚洲日韩AV在线不卡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