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4-11 19:49:5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錦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錦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際測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2.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

      3. 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展估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疑

      1. 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米(m) 厘米(cm)

      2. 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長?

      3. 你能正確使用這些長度單位了嗎?

      (1)房子高約4( ); (2)一支鉛筆長18( );

      (3)米尺長100( ); (4)課桌高約7( );

      二、互動解疑

      1. 認識分米

      (1)猜一猜課桌高約7什么呢?

      板書:分米dm

      (2)探究分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你對分米還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長?你能從紙條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來嗎?

      (4)想一想,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長度……)

      (5)我們的直尺的長度大約是幾分米?(2分米)

      2. 米與分米之間的進率

      (1)請同學們在米尺上找出幾個1分米,并匯報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與1米之間的`關系

      ①在米尺上數出1米里面有10個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里面有10個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 1m=10dm

      3. 認識毫米

      (1)請你先估算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大約各是幾厘米?

      (2)講述:當不夠1厘米時,為了測得更精確,我們要用比厘米還小的長度單位:毫米。

     、訇P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間有10個小格,每一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 1cm=10mm

     、诮1毫米的表象

      A:一張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長、厚度。

      B:課堂練習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 階段性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新的長度單位“厘米和分米”,現在我們一共認識了四個長度單位,今后我們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單位。如果測量比較精確,我們還可以用毫米,這些長度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三、實踐運用

      1. 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 畫線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練習本的長約( ); 課桌寬約( ); 一棟樓高( );

      數學書厚5( ); 小亮身高135( ); 課桌高9( )。

      四、總結評價

      比劃所學過的長度單位。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加強對千米和噸的認識,能利用它們之間的進率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2.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掌握單位間的換算

      聯系生活實際,運用千米和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和光盤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提問: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長度和質量單位?(板書:千米 噸)

      2.舉例說明,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千米?什么情況下使用噸?

      3.小馬虎寫了一篇數學日記,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約好上動物園參觀。我一起床就沖到衛生間,在牙刷上擠上2千克的牙膏開始刷牙,并洗了臉。媽媽給我準備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個400 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來到動物園。動物園里的動物可真多呀!有重45噸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貓,真可愛!我們還看見一輛滿載約4克糧食的'大貨車正在動物園門口卸貨呢!

      引導:說一說,你覺得這篇日記可笑的地方在哪里?應該怎么改?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1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填完后讓學生讀一讀,最后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2題。

      (1)說一說:米和千米、千克與噸之間的進率。

      師歸納:米和千米、千克與噸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

      板書: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噸

     。2)填一填:讓學生將結果填入括號內。

      3.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3題。

      (1)讓學生看圖,讀題。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2)讓學生依次解決教材上的問題。

      4.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4題。

      先出示圖,讓學生讀題,并了解題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讓學生列式,并說明列式的理由。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5題。

      先讓學生讀題,然后指名口答,并讓學生說說解題依據。

      2.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看懂題意,了解題中所提供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然后讓學生列式解答,再組織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7題。

      先讓學生讀題,重點理解動車從上海出發經過南京開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最后組織交流,并讓學生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

      4.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8題。

      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課前了解到的黑龍江、黃河、長江和珠江的長度,并填寫表格,再指名匯報。

      5.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思考題。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指名匯報結果。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2.初步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單項口算

      老師分別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用手勢表示得數。

      2.復習10以內連加、連減口算

      老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回答。(說出各題的計算過程)

      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知道連加、連減表示的意義,那么如果一個算式里面內有加法,又有減法,它又表示什么含義呢?該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

      魚缸里有幾條黑金魚?有幾條紅金魚?求共有幾條金魚?應該怎么算?(板書:)如果撈走2條,求還剩幾條?怎么計算?(板書:)

      如果我們把剛才演示的內容用圖來表示(貼例題圖)你能敘述一下這幅圖的意思嗎?

     。ㄒ龑W生敘述題意:魚缸里有4條黑金魚,3條紅金魚,撈走2條,還剩幾條?)誰會列式?

      板書:

      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前面學習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

      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算式叫加減混合。

      板書課題:加減混合

      加減混全式題應該怎樣計算呢?結合這道例題,誰來說一說?(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先算4加3等于7,再算7減2等于5。)板書: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計算過程,然后指名說一說。

      2.教學例2

      出示鴿子圖

      你能說出這幅圖表示的意思嗎?(學生分組說一說圖意,然后指名敘述:有4只鴿子在吃谷子,飛走了1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有多少只?)

      誰會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

      這也是加減混合算式,你會計算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齊說計算過程,老師板書:

      5

      3.比較質疑:

      兩道例題有什么不同?(一道是加在前,減在后,另一道是減在前,加在后)

      說明:無論是加在前,還是減在前,只要有加有減都叫加減混合,計算加減混合算式與前面學習的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是一樣的,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鞏固練習

      1.看算式擺學具:

      出示: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請你用學具擺一擺。

      2.學生獨立完成第65頁的做一做。

      訂正時說計算過程。

      3.口算:(指名說答案,其他同學當裁判)

      老師分別出示口算卡片:

      4.競賽:爭做計算小能手

      每人一張小卷子,學生獨立計算,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前五名完成的同學把卷子交到老師那里,全對的為“計算小能手”,其他同學訂正后全對的第人發一朵小紅花。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做加減混合式題要按什么順序計算?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數和分數、小數之間互化的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練運用.

      教學難點

      1.在學生掌握百分數與小數基本轉化規律的基礎上,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概括,掌握它們互化的簡便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化成百分數.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ㄒ唬⿵土

      1.讀出下列的百分數.

      20% 120% 100.5% 12.3%

      2.說出下列小數所表示的意義.

      0.8 1.2 0.125 1.75

      3.把下面小數化成分數.

      0.2 1.5 0.375 1.25

      4.把下面分數化成小數.

      5.把下面各數寫成百分數.

     。ǘ┮

      在生產、工業和生活中進行統計和分析時,為了便于比較和計算,有時要把小數或分數化成百分數,有時要把百分數化成分數或小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

      教師板書課題: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

      二、新授教學

     。ㄒ唬┌俜謹岛托祷セ

      1.教學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數.

     。1)小組討論轉化的方法

     。2)教師提問:小數化成百分數分幾步進行?0.25怎樣化成百分數?

      教師板書:

     。3)學生獨立將1.4、0.123化成百分數.

      教師板書:

      (4)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數化成百分數.

      0.38、1.05、0.055、3

      (5)總結把小數化成百分數的規律.

      小結: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板書:

     。6)口答:把下列各數化成百分數.

      0.35 0.07 1.3 2.24 5

      我們已經學會了小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那么,百分數怎樣化成小數呢?

      2.教學例2

      把2.7% 124% 0.4%化成小數.

      (1)小組討論轉化的方法

     。2)學生試做,老師巡視指導.

     。3)集體訂正.

      教師板書:

     。4)做一做:把15% 80% 3.5%化成小數

      (5)總結把百分數化成小數的規律.

      小結: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板書:小數 百分數

      (6)口答:把下面百分數化成分數:60% 12.5% 120%

      (7)小結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

      (二)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

      1.教學例3

      把 、 、 化成百分數

     。1)思考回答:

     、 、 、 能直接化成百分數嗎?

     、诎寻俜謹底兂墒裁礃拥臄稻涂梢曰砂俜謹?

     。2)學生試做并訂正.

      教師說明: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盡時,通常商算到小數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

      取三位小數.同時要注意等號和約等號的使用.

      教師強調:因為0.167是近似值,所以 ,而16.7%是從0.167改寫成的.,沒有再取近似值,所以 ,如果把 直接寫成百分數,就要寫成

      (3)做一做:把下面分數化成百分數.

      2.教學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數.

     。1)學生試做

     。2)集體訂正

      板書:

      (3)做一做:把下面各百分數化成分數.

      14% 2.5% 120%

     。4)歸納總結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方法.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說一說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嗎?

      五、布置作業

     。ㄒ唬┌严旅娓鲾祷砂俜謹担

      0.25 0.07 0.9 0.415 1.3 1.041 1

     。ǘ┌严旅娴陌俜謹祷尚祷蛘麛担

      72% 17.6% 106% 2% 0.8% 7.5% 100

     。ㄈ┌严旅娴姆謹祷砂俜謹担

     。ㄋ模┌严旅娴陌俜謹祷煞謹担

      20% 25% 33% 180% 0.6% 3%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圖畫式應用題

      教學目的:

      1、學會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訓練學生根據掛圖正確表述語言的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或掛圖

      一、引入

      今天咱們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數學知識。

      二、新授

      1、加法

     。鄢鍪久利惖慕纪怙L光]

      師: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藍藍的天空,美麗的`花朵,還有幾只蝴蝶正飛來飛去呢。

      課件出示左邊5只,數一數有幾只蝴蝶?再出示2只,現在呢?

      出示大括號和問號,師:現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嗎?

      美麗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來了一群小朋友,他們是來捉蝴蝶標本的呢!

      課件分步出示

      2、左邊4人2、右邊2人3、大括號和問號,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圖意

      分組說圖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誰來說說圖意,你知道怎樣算嗎?

      三、課中操

      四、減法圖式

      那邊的小朋友玩的開心,這邊的農民伯伯正忙著呢?出示葵花,看,這是什么?

      先出示顆葵花,再演示農民摘了3顆,再出示大括號和7個最后出示問號。

      問:你能說出圖意嗎?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

      農民伯伯摘完了葵花還要摘石榴。課件分步出示石榴圖,自己說出圖意后想一想怎樣列式。

      五、練習可自己適當調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題看圖,先說出算式后寫算式。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起始課.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與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它的意義與分數又有所不同。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

      六年級的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也具備了初步的自學能力,因此,如何激活學生的相關經驗,適時進行數學化,讓學生完成百分數意義的建構,是本課教學的關鍵。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依據課標要求及學生實際,確定如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了解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的區別,并能正確熟練地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思考、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讓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概括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密切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能用數學語言描述和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借助生活經驗,通過生活實例來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ㄒ唬﹦撛O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數

      師:昨天我們進行了數學第二單元知識的測查,老師特別統計了一下這次考試的情況,請看:

      數學第二單元知識測查情況:

      90分以上的30人,占50%

      80分以上的18人,占30%

      70分以上的6人,占10%

      60分以上的6人,占10%

      師:你從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這次測查,90分以上的人數比較多。

      生:我知道了70分和60分的人數一樣多。

      師:在這條信息中出現了一種我們沒有學過的數,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數嗎?

      生:百分數

      師:在生活中,你們見過百分數嗎?請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生1:我看到匯源果汁中,原果蔬汁含量100%

      生2:我搜集到一件衣服的標簽,上面寫著:含棉60%

      生3:社會書中寫著:

     。◣熢u:你們真是些細心的孩子。

      師:究竟什么才是百分數呢?下面讓我們共同來研究百分數。(板書課題:百分數)

      [反思:本課教學前,我們剛剛進行一次數學測查,我抓住學生急于知道測查結果這一心理導入新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建構百分數的意義

      師:老師這有一條信息:

      出示:某小學六年級的1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17人

      師:根據這條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六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師: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17÷100=17/100

      繼續出示:五年級的2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30人。

      師: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能求出五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占五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師:列式

      生:30÷200=3/20

      師:同學們根據這兩條信息提出了問題,老師也想提一個問題,哪個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占的比率大呢?

      生: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的比率大。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把3/20通分后,變成15/100,這樣我就知道了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的比率大。

      師:像17/100、15/100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就是百分數。(板書:分母是100)

      師:17/100是表示誰是誰的17/100呢?

      生:17/100是表示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一百分之十七。

      師:15/100呢?

      生:15/100表示五年級的三好學生人數占五年級總人數的一百分之十五。

      師:它們都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

      生:百分之幾。

      師:像這樣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還有兩個名字,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板書:百分數的意義)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你能用百分數的意義來說明我們班昨天測查的情況嗎?請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匯報:

      甲:50%是表示9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50%。

      乙:30%是表示8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30%。

      丙:10%是表示7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10%。

      。10%是表示60分以上的學生占全班總人數的10%。

      師:你還能用百分數的意義說明你課前搜集的百分數表示什么嗎?

      生1:原果蔬汁含量100%,是表示原果蔬汁占匯源果汁飲料的10%。

      生2:我搜集到這件衣服的標簽上面寫著:含棉60%,是表示棉的含量占這件衣服所需材料的60%。

      生3:社會書中寫著:

      師:運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呢?

      生:百分數便于比較數量的大小。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百分數的含義,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在寫百分數時,要用到一種特殊的符號,我想這部分知識大家通過自學就能學會

      [反思: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我經過了反復的推敲,由完整地出示兩條信息,變為逐一出示信息,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完全具有發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學生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為建構百分數的意義做了鋪墊。]

      2、自學百分數的讀、寫法

      師:請同學們看書第105頁,自學百分數的讀、寫法。

      匯報:

      生:我知道這種特殊的符號叫百分號。

      生:寫百分數時,只要在分數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就可以了。

      師:在自學的過程中,你發現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了嗎?生1:我發現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

      生2:我發現百分數的分子在大于100時,不必把它化成帶分數。

      生3:我發現百分數不用約分。

      生4:我發現讀百分數與讀分母是100的分數也有點不同。讀百分數時讀作:百分之幾,而讀分母是100的分數時,卻要讀作一百分之幾。

     。◣熢u:同學們看書看得真仔細)

      師:那么,百分數與分數是不是只有這些區別呢?

      [反思:這一環節中,充分發揮了課本的示范作用,同時,學生自主探索、獨立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探究百分數與分數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師:請看:下列三句話中的分數,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數?哪些不能?

     。1)修了一條路的3/5。

      (2)楊樹的棵數是松樹的1/4。

     。3)一根繩長5/8米。

      生:我認為3/5、1/4可以改成百分數,而5/8米不能改成百分數。因為百分數只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它不能表示具體的量。

      師: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

      師:的確,百分數只能表示誰是誰的百分之幾,而不能表示具體的量這是百分數與分數的最大區別。

      師:同學們對百分數已經有了很多認識,其實,百分數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下面,我們再看一看,百分數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

      [反思: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

     。ㄈ┩卣寡由,深化提高

      1、出示信息:

     。1)我國的耕地面積約占世界的7%。

     。2)我國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這兩條信息,你想到什么?

      生:看了這兩條信息,我知道了中國人多,而耕地面積少,所以我們要節約資源。

      2、出示兩種衣服的標簽:A含棉100%B含棉75%

      師:如果你是顧客,你會買哪一種,請說說你的想法。

      生:我會買含棉100%的,因為它穿起來舒服。

      生:我會買含棉75%的,因為它不縮水。

      3、先讀出下列百分數,再用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100%2%120%90%10%

     。1)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

     。2)六年一班有58人,今天全部出席,出席的.人數占班級人數的()

      (3)這次測驗,不及格人數只占總人數的()

      (4)我班在植樹活動中栽了一些樹苗,成活的棵數占總棵數的(),死亡的棵數占總棵數的()。

      師:你是怎樣選擇這些百分數填空的呢?

      生:小汽車的速度要比卡車的快,所以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120%。

      生:六年一班的同學,今天全部出席,所以出席的人數占班級人數的100%

      生:這次測驗,不及格人數只占總人數的2%,我是先看第(4)小題,因為樹苗除了成活的,就是死亡的,所以成活的棵數加上死亡的棵數應是100%,這樣,成活的棵數應占總棵數的90%,死亡的棵數應占總棵數的10%。

      師:你們不僅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還很善于分析問題。

      [反思:通過三道習題的設計,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滲透了德育教育.并對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的靈活性給予評價。]

     。ㄋ模┤n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生:我知道了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百分數的分子在大于100時,不必把它化成帶分數。百分數不用約分。

      生:我知道了百分數只能表示誰是誰的百分之幾,而不能表示具體的量。

      生:我知道了百分數便于比較,所以在生活中應用廣泛。

      師:我們對百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后我們還將利用百分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

      整體反思:

      百分數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又為進一步學習百分數知識做好鋪墊。因此,本節課我做了精心的設計,并將我的教學設想應用于教學實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本節課主要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的探索提供條件。在初步感知百分數及建構百分數意義的過程中,精心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并讓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處理這些事實,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2、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在抽象出百分數的概念后,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3、充分發揮課本的作用,學生能看懂學會的,教師就放手,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百分數讀寫法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學,不僅學會了百分數的讀寫,還通過觀察,發現了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即: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百分數的分子大于分母時,不必化成帶分數,百分數的分子、分母不必約分。這些知識的獲得,是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判斷得出的結論,從中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二年級】

      課內知識:368-199等于多少呢?

      課外趣題:按數字規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三年級】

      課內知識: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課外趣題: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后,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后,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四年級】

      課內知識:(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等于多少?

      課外趣題: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五年級】

      課內知識: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課外趣題: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二年級

      1.368-199等于多少呢?

      解答:原式=368-200+1

      =168+1

     。169

      2.按數字規律填出下圖中空缺的數:

      解答:本題的規律為上面兩個數的和等于下面兩個數的乘積,因此應該填7。

      【三年級

      1.操場上的'學生們進行隊列表演,他們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隊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請問要去掉多少人?還剩多少人?

      解答:每行每列都有8個人,而這一行一列必有一個人是重復的,所以減少的人數是8×2-1=15(人),8×8-15=49(人)

      2.有7個數,它們的平均數是18。去掉一個數后,剩下6個數的平均數是19;再去掉一個數后,剩下5個數的平均數是20。求去掉的兩個數的乘積。

      解答:第一個去掉的數是18×7-19×6=12,第二個去掉的數是19×6-20×5=14,這兩個數的乘積為12×14=168

      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18-(19-18)×6=12 19-(20-19)×5=14 12×14=168

      【四年級

      1.(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

      解答:原式=(1680×8+6+3+9+1+11+5+7-2)÷8

      =1680×8÷8+(6+3+9+1+11+5+7-2)÷8

      =1680+40÷8

      =1685

      2.若在等差數列2,5,8,…的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使它構成一個新的等差數列,則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 )項。

      解答:在每相鄰兩項中間插入三項,則原數列的第10項之前共插入了3×9=27項,故原數列的第10項是新數列的第10+27=37項。

      【五年級

      1.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約數。

      解答:(7257,4018)=(3239,4018)=(3239,779)=(123,779)=(123,41)=41

      2.把一個自然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數,則再把它的各個數位上的數碼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數為止。將1—20xx這20xx個自然數都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所得到的20xx個數中,2和3哪個多?

      解答:一個數除以9的余數就是它數字和除以9的余數,因此按照題目中的操作辦法,每個數最后都會變成它除以 9的余數。連續9個自然數除以9的余數都互不相同,20xx÷9=223……2,說明這20xx個數中除以9余2的有224個,余3的有223個,所以在最后得到的20xx個數中,2比3多。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三年級實驗教材數學說課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8頁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位算。

      2、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復習檢查(全班做,請學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結合扮演情況進行評議。

      二、新課

      1、談話: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連續進位的加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部分內容。我們再來看“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

      用圖表或屏幕出示該表,框出下面部分。

      爬行類

      376

      兩棲類

      284

      提問:誰能就這兩個數據提出一個加法計算的問題?

      ——爬行類和兩棲類的已知種類一共有多少種?

      列式算式:376+284

      分小組討論并在全班匯報

      師:同學們看看教材第18頁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歸納:在進行三位數的加法估算時,一般可以把加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或幾百幾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計和的范圍。這種方法在我們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3、師:請同學們用豎式算一下

      學生獨立計算(同時教師板書)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12-30

    【熱】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薦】12-30

    小學數學教案【精】12-30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 亚洲色大成网\站久久久 | 中文欧美日韩久久 |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