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
2.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維。
3.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數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熟悉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引入:在上個周末,蓓蕾小學一(1)班的同學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們還給這次活動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假日小隊。(板書課題:假日小隊)那天,華老師也去參加了,還拍了幾張照片留念。你想知道他們開展了哪些活動嗎?華老師帶來了其中的一張照片,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吧!
〔說明:以熟悉的活動情境導入,能夠激發學生愉快的情緒和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數學學習之中。〕
二、走進情境,提出并解決問題
1.談話:蓓蕾小學的假日小隊究竟開展了哪些活動呢?(出示情境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之間相互說說)
學生看圖后發現:有表演節目、給小樹苗澆水、拍照
2.走進表演節目情境。(貼出表演節目的圖片)
提問:(1)圖畫上的小朋友在表演什么節目?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小朋友在唱歌。可以提出問題:唱歌的比伴奏的多多少人?)
(2)從圖上找一找,唱歌的和伴奏的各有多少人?(唱歌的有15人,伴奏的有3人。)你是怎么知道唱歌的人數是15的?(數出來的,5個5個數的)這位同學真棒,5個5個數出了唱歌的人數,數地又快又好。
(3)你們能算出唱歌的.比伴奏的多多少人嗎?
學生列式,教師板演,共同評議。
(4)根據這幅圖我們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唱歌的和伴奏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板演,共同評議。
引導:你們想不想了解更多有關表演節目的情況呢?正當這個節目快要結束的時候,有個小朋友找到了主持人,他們有了這樣的對話。(出示情境圖)
小朋友問:應該怎樣算一共有多少個節目呢?
主持人說:這是第19個節目,后面還有4個節目。
請你動腦筋想一想,你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
(這是第19個節目,也就是說連同這個節目在內演了19個,后面還有4個節目,求一共有多少個節目,要用加法計算。)
3.走進給小樹苗澆水和收集廢電池的情境。(出示情境圖)
過渡:小朋友表演的節目非常精彩,校園也很美麗。你知道校園為什么會這樣美麗?
引導學生議論。
教師可以進一步啟發: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小朋友在給小樹苗澆水,在收集廢電池。)
師:關于澆樹活動,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呢?怎樣解決呢?
小組討論后,獨立列式計算。
師:三個環保小衛士收集了許多廢電池,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把算式寫下來。
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小組評議。
3.走進拍照的情境。(出示情境圖)
師:
(1)圖畫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照相的小朋友說了什么?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3)要知道剩下的膠卷夠不夠,必須知道什么?(必須知道剩下的膠卷有多少張。)
(4)從圖上找一找,一卷膠卷有多少張呢?(膠卷的包裝盒上寫明一卷膠卷有36張。)
(5)剩下的膠卷每人照一張,夠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可能有兩種想法:
①3629=7,因為只剩下7張膠卷,還有9個小朋友沒有照,所以不夠。
②29+9=38,因為一共有38人要照相,一卷膠卷只有36張,所以不夠。
小結:假日小隊的活動真是有趣極了。
〔說明:以假日小隊活動為主線,根據情境圖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三、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1.談話:如果我們班也要開展假日小隊活動,你想開展什么活動?同桌相互說說。
〔說明:再次聯系學生身邊的信息,提出并解決問題,進一步使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課內總結,課外延伸
今天我們參加假日小隊的活動,解決了許多校園里的數學問題,你們真是學習的小能手。其實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同樣有許多這樣的問題,等著你們去發現、去解決。
〔說明:將課內學到的知識延伸到課外,促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發現問題,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兩種含義:沒有的含義和起點的含義;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較整潔地書寫0。
2.培養學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3.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和生活系系相關。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9頁0的認識及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具學具準備
1.3只小猴圖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沒有桃子的圖片。
2.直尺割裂圖。
3.跳遠起點條及終點位置標志條,一把長米尺。
4.數字卡片,磁性黑板(用來完成練習四第2題)。
5.魚缸圖投影片(用來完成練習四第1題)。
6.1~5的數字卡片和一張空白卡片(為寫0做準備)。
教學設計
談話:老師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誰?看它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猜猜為什么有這引進變化?(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
[利用學生喜愛的小猴子形象,創設懸念,引起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學生描述三個猴子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說都行。
揭謎底,教學第一種含義
導語:猴子吃桃子你們猜對了,但要吃幾個桃子數數看。
1.揭示第一含義──什么也沒有。
出示2個桃,學生用2表示,舉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學生用1表示,舉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沒有表示沒有的卡片,學生產生疑問。
教師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有的學生領悟到什么,舉起課前讓準備的空白卡片。
揭示課題:什么也沒有用0表示。
板書:0的認識。板書0并領讀。
2.發散思維,充分想象。
老師豎起2根手指,讓學生說是幾(學生讀1);再豎起1根手指,學生說是幾(學生讀2)。
[教師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與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學生活動,感受數的意義,初步建立數感。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師:老師握起拳頭,我一根手指也沒有豎起來,這時我指頭的個數可以用0表示。那么,你能想辦法用桌上的文具、書包里的書或其他東西表示0嗎?
學生充分聯想,利用藏起桌上的物品、書包里的書、口袋里東西等等方式來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種含義
1.揭示第二種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讓學生進行觀察。
教師:表示什么也沒有時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0在1的前面。)
師: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后數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學生從前往后讀
0~5,體會數越大離0越遠)。
師: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直尺量東西,這時0就表示起點,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數幾,達到的數越大,東西就越大。
讓學生試比較三角板和黑板擦的長度,讓學生看到兩面三刀樣東西的一端都對齊0起點,三角板的另一端對齊5,黑板擦的另一端對齊2,說明三角板的長邊長,黑板擦的長邊短。
教師強調:量東西長度時,0就是起點。然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起點0。
2.學生活動,體會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于0起點。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
教師可以用長米尺示范性地量,說出大概遠近,注意強調:尺子的0起點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事先在教育前面地上貼上0起點紙條。)
a。指名請學生到教室前面從老師設好的0起點起跳,比賽跳遠。
b。說說怎么比才公平。
c。說說課后比賽跳遠時,也要注意什么。
(一聽說比賽跳遠,學生立即興趣大境,而且主動當起了小裁判,從0起點起跳的規則也深入人心。)
[將知識教學融于有趣的跳遠比賽活動中,以動促思,為學生營造一種學習的情趣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現數學的工具性。]
教學書寫0
教師:學習了0的這么多作用,我們應該掌握好0,寫好0。
a。說說要寫好0應注意什么。
可以先讓學生說說怎樣寫0,注意什么。(注意0要封住口,要寫得長長圓圓、要圓滑,沒有棱角)
b。教師邊總結邊示范寫0。
學生跟教師書寫。然后全班同學在書上第29頁描寫0,請兩面三刀位同學上小黑板描寫,全班同學評價公有缺點。(學生提出的優缺點比老師想的`要更有針對性,更貼近學生實際,教師要充分肯定,鼓勵學生的說法,但也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鞏固練習
1.練習四的第1題。
a。學生依次數出每信魚缸里各有幾條魚,用數來表示。
b。學生在書上填寫,注意書寫整潔規范。
2.練習四的第2題。
a。學生分組活動,按順序排列寫有0~5的數字卡片。
b。排好順序的小組派代表上臺演示。
c。有不同排列順序的組都可以上臺展示,鼓勵不同的排法。
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
專家評析
本節課的教學學生的感受是課伊始,趣味鮮;課進行,趣味濃;課結束,趣未盡。
本節教學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以動促思。教師向學生多方面創設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2.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0的三個含義,通過直尺認識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范寫0,培養學生書寫能力.
3.引導學生觀察圖,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重點
1.初步知道0的含義,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范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0的三個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大家喜歡聽故事嗎?你們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
二、觀察畫面,引入新課
(一)出示主題圖.
教師:你猜猜故事里的小貓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別的小貓釣了多少條,你們知道嗎?你們能把這些數寫在下面的田格里嗎?
1.出示圖片
(1)學生在書上寫數.
(2)展示
教師:小黃貓一只也沒釣著,在他的下面應該寫幾呢?(寫 0)
2.出示圖片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0的認識.
(板書:0的認識)
教師:你們的知識可真豐富!0也和1、2、3這些數一樣,也是一個數.
師指著小貓下面的0問:在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兩種含義.
教師:你還在哪見過0?
我們在直尺上發現了0,請同學們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圖片
教師: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這些數是從幾開始的?
(這些數是按順序排列的,從0 開始的)
這個0表示什么呢?小組同學互相說說.
誰來說說你們組的意見?
小結:直尺上的'這個0,表示開始,起點的意思.
2.出示圖片
教師:在溫度計上也有0,這個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師:0度是水變成冰的溫度,當溫度下降到0度時水就開始結冰了.
三、學習寫0.
(一)教師:我們在這么多地方見過0,0是怎樣寫出來的,請看大屏幕.
1.課件演示:0的寫法
2.邊演示邊講解:
0是一筆寫成,起筆在右上邊線中間偏上一點,向上碰到上邊線,再向左下寫,寫
到橫豎中線焦點的地方,與豎中線接觸,然后向右下拐,到下邊線中間偏左的地方與下線接觸,再往上拐到中線附近,與右邊線接觸,再繼續向上,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接.
教師:請你用手指和課件演示一起寫一遍.
(二)出示圖片
1.學生練習書寫.
2.出示學生作品.
教師:你認為他哪寫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呢?
(三)出示圖片
1.教師: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寫完嗎?
2.出示學生寫法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01 002 003 004 005
001 002 003 004 005
教師:哪種寫法對呢?為什么?
(這兩種方法都對,第一種是接著寫的,第二種是照樣子寫的.)
教師:你們寫得真棒!在寫好字的同時,還注意了寫字的姿勢.下面我們一起來休息一下.
課間休息:播放歌曲《小貓釣魚》
四、課堂練習
(一)出示圖片:請你從0開始,按順序把這些數連起來
教師:你們畫出的是什么呢?(小熊舉重)
誰還想把你的作品 給大家看看?
(二)出示圖片:怎樣數得快?
教師:請你先想想,怎樣數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說說,看誰的方法最快.
活動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5以內數的認識.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活動題目:在0、1、2、3、5這5個數中,哪一個數與眾不同?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集體交流.
分析與參考答案
一個數是不是與眾不同,要看選擇怎樣的標準,選擇不同的標準,就會有不同的與眾不同,下面只是幾種不同的說法:
0與眾不同,理由是只有0小于1,而其他3個數都大于1;也可以說1的起筆和收筆是重合的,所以0與眾不同;
1與眾不同,因為只有1是處于兩個雙數中間;
2與眾不同,因為有兩個數比2小,有兩個數比2大,2處于中間位置;
3與眾不同,因為在3個單數中,3處于正中間的位置;
5與眾不同不同,因為0、1、2、3這三個數都是一筆寫成,而5是用兩筆寫成;也可以說只有它大于3,而其他三個數都小于3;還可以說前面四個數中,相鄰兩個數都相差1,只有5與3是相差2;因此5的確與眾不同;
從上面的解答來看,一道題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活動說明
這個探究活動的答案還有很多種,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都應該算正確.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本節課針對方程的整理和復習分兩個層次展開。第一個層次:復習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使學生可以簡明地表達數量關系,旨在舉一反三,啟發學生想到更多的實例。引導學生經歷回顧和整理與方程有關知識的過程。會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方程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培養初步的代數思想。第二個層次:請學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導學生把有關方程的知識進行整理,對方程的概念、方程與等式的關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據(即等式的性質)、在解決問題時如何找等量關系、如何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等知識進行回顧。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熟練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同時進一步體會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優越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獨立思考,構建知識網絡
1.學習構建知識網絡。
(1)歸納整理。
師: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有關方程的知識?請同學們先自行整理,再在組內交流。
(學生回憶整理,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構建知識網絡。
師:怎樣展示相關的知識才能一目了然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完成知識網絡的構建。
(引導學生有序地回顧已學的有關方程的知識,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建立知識網絡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回顧、整理所學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的方程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并學會如何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
2.展示構建的知識網絡
方程
設計意圖: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通過展示,使學生明確這一板塊所呈現的內容,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復習,分項整理
1.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課件出示教材96頁6、7題。
請學生先獨立解決問題,然后說一說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小結:
①當數字與字母相乘時,去掉乘號,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點表示乘號,如4×a可以寫作4·a或4a。
②當字母與字母相乘時,可以用點表示乘號或直接去掉乘號,如a×b可以寫作a·b或ab;a×a可以寫作a·a或a2。
③當字母與1相乘時,1可以省略不寫,只寫字母本身,如1×a可以寫作a。
(2)填一填。
①小明的身高是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的身高是( )厘米。
②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a米,它的周長是( )米,面積是( )平方米。
③一堆煤有a噸(a>5b),每車運b噸,運了5車后,還剩( )噸。
④在自然數中,與自然數a相鄰的兩個數是( )和( ),它們三個數的和是( )。(a>1)
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判斷。
①a×b×8可以簡寫成ab8。( )
②a2和2a相等。( )
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數。( )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體會代數思想,鞏固一些特殊的寫法:數與字母之間的乘號可以省略不寫,數要寫在字母的前面等。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12-30
【熱】小學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教案【薦】12-30
小學數學教案【精】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