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風趣的風格。
2、通過觀察畫面中穿大鞋的滑稽模樣,想象用夸張、幽默的身體動作表現歌曲。
3、體驗夸張的表演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學習dvd、教學cd。
2、大號的男士皮鞋和娃娃的小皮鞋各一雙。
活動過程:
1、感受大鞋與小鞋。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雙爸爸的鞋和娃娃的鞋,讓我們來穿一穿,看穿爸爸的鞋與穿娃娃的鞋有什么不同的感覺?"(讓幼兒腳穿大鞋、小鞋走路,聽聽走路時發出的聲音,并模仿發出的聲音,然后讓幼兒相互交流穿大鞋、小鞋的感受,及大鞋、小鞋發出的聲音。)
2、初步學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內容,欣賞教師范唱。
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首關于爸爸的大皮鞋和娃娃的小皮鞋的歌。仔細聽,歌里唱了什么?"
(2)幼兒相互討論歌里唱了什么。
教師:"你聽到歌里唱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歌曲內容小圖片。)(3)再次欣賞教師范唱,師幼共同討論歌里還唱了什么。
教師:"請再注意聽老師唱一遍,看歌里還唱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歌曲內容小圖片。)
(4)利用節奏圖譜學習歌曲后半部分的內容。
教師:"剛才小朋友都已經模仿了穿大鞋、小鞋走路時發出的.聲音。那現在和老師一起跟著節奏圖譜把它給唱出來,好嗎?"
(5)師幼共同看圖譜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演唱情況進行重點練習。)
3、感受、理解歌曲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
(1)再次欣賞教師的范唱。(教師可根據歌詞內容將第一段唱得強而慢,第二段唱得弱而快。)教師:"注意聽老師唱,看老師在唱兩段歌曲時,它的速度一樣嗎?"
(2)師幼共同討論應如何演唱兩種不同音樂形象的樂句。
教師:兩段歌曲的速度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那我們應該怎么唱?
4、幼兒分組演唱。
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演唱第一段,一組演唱第二段。
活動延伸:
在歌曲的后續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想象一下自己穿小鞋子會怎么樣,試著編一遍穿小鞋的歌曲,并演唱。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3、能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幼兒出集體榮譽感,和熱愛民族文化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參加音樂活動,體驗活動中的樂趣
難點:理解歌曲含義,體驗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氣球、彩旗、彩鏈、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布置“過年”主題墻,營造一個新年的氛圍
2、迎新年:全班同學一起快樂的歌唱《新年好》,感受歌曲的快樂氣氛
談話,怎樣過新年?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把想象的新年大膽的用簡的語言說給大家聽
3、音樂律動:孩子們一起邊唱歌邊跳舞,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4、手工活動:粘貼彩旗、彩鏈、窗花等,感受新年熱鬧氣氛
5、游戲:通過 丟手絹、貼膏藥游戲,讓孩子感受體驗新年的快樂與向往
6、慶新年:老師先帶頭表演,鼓勵每個孩子積極參與,并主動表演
7、長大一歲:制作新年賀卡送給爸爸媽媽,并對他們說聲"我愛你們",讓孩子學會說愛
教學反思
通過《新年好》這一主題活動,讓孩子感受新年氣氛,并了解認識了我們的傳統節日與文化。
整個活動成功之處在于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興趣需要,想法真正體現出來。活動從“認識新年——迎新年——慶新年——長大一歲”四個方面。通過組織、談話、歌曲表演來加深對新年的認識與興趣、熱愛,在此同時也增進小朋友間、老師間的感情。體驗了集體生活快樂,也感受了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增長了知識。
活動設計背景
又是新的一年,新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新一年的開端,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讓孩子感受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民族風俗,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設計這一主題活動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代將“元旦”稱為公歷新年,將“春節”稱為農歷新年。當日,人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本節課主要是復習律動《豬八戒吃西瓜》中的各個動作,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覺等,來進一步感受律動的旋律,體驗活動的快樂,鼓勵幼兒創編其它動作,發展其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說目標
由于本節課是復習課,所以目標定是:
1、能夠在音樂的伴奏下練習各個動作。
2、繼續讓幼兒感受律動的旋律,培養對音樂的興趣,體驗活動的快樂。
3、鼓勵幼兒創編自己的動作。
三、說活動準備
1、電子琴一架。
2、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覺等圖片。
四、說活動重難點
練習各個動作。
五、說教法
本次活動主要運用示范、演示、練習等教法。
六、說學法
本次活動主要運用模仿、表演等學法。
七、說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圖片,直接導入:
師: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來共同復習一下律動《豬八戒吃西瓜》的所有動作。
( 二)基本部分
1、啟發幼兒回想 豬八戒吃西瓜的動作。
(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2、老師,再逐一出示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覺等圖片。
(引導幼兒練習各個動作,較難的'動作可以多演示多練習))
3、師生共同練習。
(1)節拍練習
(2)音符練習
(3)音樂練習
(老師巡回指導,發現做起來有困難的孩子要及時的給與幫助和鼓勵)
4、集體、分組、單個練習。
(要多鼓勵勇于表現者,并注意引導個別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
5、檢測所學效果。
(獎好鼓差)
(三)結束部分
這節課我們共同練習了豬八戒吃西瓜的所有動作,但是小朋友們千萬不敢學習豬八戒亂扔瓜皮的行為,一定要養成不亂扔東西的好習慣。
八、說教學延伸
下課以后,我們再創編一下豬八戒吃西瓜的其它動作,再上課時展示一下那個小朋友想象的動作最多。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玩具進行區》的基礎上,嘗試自己創編歌詞。
2、訓練孩子的樂感,培養孩子的嘗試精神和創編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圖片(機器人,兔子和小熊等)和一張樂譜表。
活動過程
1、出示丫丫的卡通,引出課題。
(1)老師:今天有一個叫客人來我們班做客,你們知道他是誰嗎?(老師戴上丫丫的頭飾)今天丫丫要請小朋友去參加她玩具屋的音樂會,還給小朋友送來了一份禮物,看看這禮物是什么?――出事樂譜表
(2)幼兒跟丫丫學唱樂譜。
2、參加玩具音樂會,并看玩具的表演(看課件)
老師:(丫丫的身份)我是玩具音樂會的節目小主持,現在音樂會正式開始,參加這個音樂會的演員有小兔子,小熊等,下面請欣賞他們精彩的表演。
(1)小兔剛才表演的是什么節目?它是怎么樣表演的?發出了什么聲音?
(2)請幼兒上來扮演小兔子,并進行表演。(提示幼兒前面的音樂是歡迎小演員出場的)
這樣依次提問引導孩子進行創編歌詞,并啟發孩子用不同形式來表現,進行加強鞏固,每出來一個玩具表演我們就要把出場的卡片――就是已經準備好的圖片,放在圖表中相應音樂的.地方。
3、個別創編,集體練習
(1)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上來選擇自己要扮演的,而且還沒有出來過的玩具進行表演,想想自己要表演什么節目?怎么表演?
(2)個別孩子看了表演創編的歌詞和動作,老師進行簡單的整理,集體幼兒跟著練習。
(3)再請能力較差的孩子大膽的上來進行演唱能力強孩子創編的歌曲,鼓勵他們大膽的進行表演。
4、玩具音樂會的大型展播
老師:現在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玩具,并扮演你選擇的玩具進行節目表演,全班孩子都來表演這些小動物玩具的節目,看誰表演的最好?
5、音樂會結束,活動延伸到戶外的音樂游戲中。
活動反思
《玩具進行曲》這首兒歌,節奏感強,歌詞內容情節豐富,里面各種玩具是孩子們所熟悉和喜愛的,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歌唱活動是幼兒園藝術表現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容易讓幼兒所理解和喜愛的,也是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種表現形式,設計這次音樂活動的目的是引導幼兒認識音符,體驗作品中的幽默的情趣,從而激發幼兒樂唱、會唱、自主唱的意識、并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的節奏,體會搖籃曲安靜、祥和、溫馨的意境禾口氛圍。
2.學習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腦以及自制的與歌曲內容有關的ppt。
2.男孩和女孩結對盤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放一張小床,小床上睡著一個布娃娃,教師面前也如此。
活動過程:
一、在游戲情景中產生學習的欲望
1.情景導入。
師:我是媽媽,(手指面前小床上的布娃娃)這是我的寶寶。
師:(放嬰兒的啼哭聲錄音)我的寶寶怎么哭了?你們知道原因嗎?
師:(俯下頭貼近布娃娃)哦,媽媽知道你想睡覺了。不哭,媽媽給你唱歌,哄你睡覺。
2.清唱《小寶寶睡著了》。
(教師慈愛地清唱搖籃曲,邊唱邊根據節奏輕拍娃娃,并播放寶寶哭聲漸弱的伴奏。)師:(手指輕壓嘴唇,輕聲地說)我的寶寶睡著了。我剛才哄寶寶睡覺唱的是什么歌?
師:對,我唱的是搖籃曲,寶寶聽著它就慢慢睡著了。為什么寶寶聽著搖籃曲就能很快入睡呢?
師:你聽過搖籃曲嗎?誰來說說、學學你媽媽唱的搖籃曲?
二、學習歌曲,感受三拍子的節奏1.引導幼兒學習拍哄寶寶的動作,感受三拍子的節奏。
媽媽唱搖籃曲時有沒有一邊唱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你?是怎么拍的?(請幼兒示范媽媽拍自己的動作。)老師剛才唱搖籃曲時是怎么拍寶寶的?
(幼兒回答后,教師邊唱邊拍,一開始手抬得高,后面手抬得低;一開始拍得重,后面拍得輕。)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怎么拍寶寶。(教師邊數三拍子節拍,邊帶幼兒一起學拍。)2.引導幼兒觀看ppt并學習、記憶歌詞。
剛才你們說自己媽媽唱的搖籃曲跟老師唱的不一樣。是的',搖籃曲有好多。剛才老師唱的這首搖籃曲名叫《小寶寶睡著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
(出示第一幅圖)這上面有誰?它在干什么?
輕輕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星星睡了"。
(教師引導幼兒依次觀察圖片并學習歌詞。)讓我們看著圖把歌詞從頭到尾說一遍。
3.完整范唱,引導幼兒體會歌曲安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
4.幼兒唱歌曲。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優美的搖籃曲。(唱兩遍,邊唱邊按三拍子節奏輕拍。)我們在唱搖籃曲時跟唱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唱得輕,特別是最后一句唱得很輕。)對,為什么這首歌曲要輕輕地唱,而且最后一句要唱得更輕一點呢?
(因為怕I吵醒寶寶。/因為星星、月亮睡著了,不能吵醒它們。/聲音太響,寶寶會睡不著,等等。)說得真好。那就讓我們再輕輕地來唱一遍歌曲,特別要把最后一句唱得輕一點。
三、在游戲中進一步體會搖籃曲寧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1.請一部分幼兒當寶寶,一部分幼兒當媽媽(或爸爸)。媽媽抱著寶寶,邊唱邊拍哄寶寶睡覺。可互換角色游戲。
你們想不想做爸爸做媽媽哄寶寶睡覺呢?
好,現在我們先讓女孩子做媽媽,男孩子做寶寶,媽媽抱著寶寶一起唱《小寶寶睡著了》,哄寶寶睡覺好嗎?(可交換角色再演唱一遍)2.請幼兒做布娃娃的爸爸、媽媽,哄布娃娃睡覺(爸爸輕拍寶寶,媽媽唱歌哄寶寶睡覺)。
(輕輕地)你們的寶寶睡著了嗎?現在讓我們輕輕地離開,讓寶寶甜甜地睡一覺吧。
延伸活動:
1.搜集并引導幼兒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搖籃曲。
2.選擇一些好聽的搖籃曲在孩子午睡時播放,讓孩子們在搖籃曲的樂曲聲中、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進入夢鄉。
教學反思:
在小班上學期我想讓孩子接觸到比較典型的曲子,例如搖籃曲、進行曲等,讓他們初步了解音樂有不同的類型,在音樂的活動中能夠有稍深一點的探索。
而在這節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能夠分辨什么樣的曲子才是適合睡覺的曲子,而小班的幼兒也特別容易進入情境,能用入境的語言、動作帶娃娃睡覺。活動的目標很容易達成。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玩玩中進行氣息訓練,并學唱歌曲《吹泡泡》,初步嘗試分組歌唱。
2.有參與歌唱活動的興趣,體驗和朋友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有過吹泡泡的經驗、課件、吹泡泡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泡泡飛來了(氣息訓練)
——“你們吹過泡泡嗎?喜歡嗎?為什么?”
——“有沒有聽過泡泡說話的聲音?聽聽它發出什么聲音(教師示范“po”)
——“泡泡可能是在說什么?(幼兒嘗試)能和我一起來學學泡泡說話的聲音嗎?
l 教師吹一個泡泡出現---飛行---破裂(破裂同時幼兒輕聲發出“po”的聲響,反復幾次)
l 教師吹多個泡泡出現---飛行---破裂(破裂同時幼兒輕聲發出“po”的聲響,反復幾次)
——我們把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吹到天空中去好嗎?
教師小結:原來泡泡發出“po”的聲音就是在和它的朋友打招呼呀!
二.泡泡找朋友(集體練習)
l 教師示范選擇一個泡泡練習“chui----po”。
——“我要把泡泡吹得遠遠的,看看我找哪個泡泡做朋友。”
l 幼兒嘗試選擇一個泡泡練習“chui----po”
——“你們也來把泡泡吹得遠一點,讓他去找個好朋友吧!”
三.泡泡在唱歌(學唱歌曲)
l 傾聽前奏,聽出有四個泡泡
——“老師來唱一首《吹泡泡》歌,請你聽聽我吹了幾個泡泡?”
l 師生一同跟著錄音歌唱。
l 分組唱前奏部分:一組唱四下“吹”,一組唱四下“po”。歌曲部分齊唱。
活動建議:
1.《吹泡泡》中的活動重點在于分組時的每句銜接。在幼兒進行演唱時,教師必須輔以清晰的手勢或指揮幫助兩個小組的幼兒進行歌唱之間的銜接。
2.教師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用泡泡飛行的路線引導幼兒進行長音和短音的練習。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設計】
音樂活動需要盡可能多地讓幼兒浸潤在所要學習和表現的音樂中。熱身韻律活動以《休止符音響》為背景音樂,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暗示讓幼兒自然地熟悉音樂結構,掌握休止符的節奏。重點讓幼兒在學唱《小小休止符》的歌曲中掌握“×××××”的節奏中的休止,這也是整個活動最關鍵的部分,所以,在音樂的其他部分,幼兒邊唱歌邊按照圖譜敲打樂器。
【活動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小小休止符》,掌握并理解在休止符處空拍。
2、嘗試使用自制樂器按照圖譜為歌曲伴奏。
3、傾聽自制樂器發出的聲音,感受樂器的'獨特音色。
【活動重點】
通過學唱歌曲《小小休止符》,掌握并理解在休止符處空拍,并嘗試使用自制樂器按照圖譜為歌曲伴奏。
【活動難點】
幼兒掌握并理解在休止符處空拍,并嘗試使用自制樂器按照圖譜為歌曲伴奏。
【活動準備】
1、自制創意樂器所需的材料:空飲料瓶、鐵碗、玻璃杯、塑料臉盆、小鋼管、沙子、蛋糕盒、鼓棒若干。
2、小雞圖譜。
3、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熱身韻律活動,初步了解休止符。
師:小雞寶寶們,秋天到了,我們一起去郊游吧!
師幼一起在《休止符音響》的音樂背景下,進行熱身韻律活動。
——教師用動作和語言引導幼兒合著旋律節拍進行,并在音樂停處休止。
幼兒坐定后講解:為什么要在跳的時候喊停,什么時候停?
師結:因為那里出現了休止符,休止符就是樂譜中用以表示樂音停頓時間長短的符號。
師:今天,休止符寶寶也來到了我們雞寶寶的身邊,它說,他們休止符唱歌從來不發聲,但是它好想聽聽雞寶寶們唱歌。
發聲練習:小雞怎樣叫,嘰嘰嘰嘰嘰。(4遍)
師:休止符說你們唱的真好聽,它要送你們一首好聽的兒歌。
二、按照節奏,結合圖譜拍手練習歌詞,掌握休止符。
師:你們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師幼一同拍節奏合兒歌。(出示圖譜)前面分開點的小雞拍的慢一點,(屈老師)后面緊挨著的3只小雞拍的快一點,“×××××”。遇到休止符“○○×××”的時候就停止拍手,反復練習。
三、配合琴聲唱歌,并結合圖譜打節奏,加深對休止符的理解。
師:這首好聽的兒歌還能唱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配合琴聲,邊唱邊看圖譜拍節奏,男女分組表演。
四、傾聽自制樂器的聲音,結合歌曲,按照圖譜伴奏。
師:休止符說,你們唱的真不錯,為了獎勵你們,它要送你們一些樂器。
教師組合樂器,幼兒使用,敲打出“×××××””的節奏并在“×××××”節奏中休止符出現處,停止敲擊。男女分組演奏。
合奏表演。
活動結束:
(教師收到來自森林的邀請函):邀請函上說,森林里還有全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等許多的休止符聽說我們演奏的很棒,想請我們雞寶寶去演出,我們出發吧!
教師帶領幼兒聽琴聲敲打樂器,邊走邊唱的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1、演奏除了在“×××××”處休止外的樂句,演奏更豐富的樂曲奏。
2、排練成集體舞進行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彝族舞曲《快樂的啰嗦》歡快、跳躍的旋律,激發幼兒喜愛民族音樂的興趣。
2、嘗試用樂器進行輪奏,體驗運用不同方式演奏樂曲的樂趣,感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節奏。
活動準備:
1、彝族舞曲《快樂的啰嗦》。
2、一組節奏圖譜。
3、樂器:雙響板、碰鈴、手鼓各若干件。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室:播放樂曲,幼兒隨音樂律動入室。
導入:云南彝族的火把節快開始了,那里的人們知道小朋友很厲害,都是小小演奏家,想請你們為他們演奏節目,你們愿意嗎?好,那我們出發吧!
二、聽一聽、說一說,感受舞曲活潑快樂的氣氛。
1、幼兒傾聽舞曲。
師:聽完這首樂舞曲,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引導幼兒感受舞曲的旋律與結構。
3、介紹舞曲的名字“快樂的啰嗦”。
三、出示圖譜,拍一拍、打一打,嘗試為活潑快樂的舞曲伴奏。
1、幼兒自由探索,發現其規律。
幼兒自由探索,并徒手練習。
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掌握拍打的方法。
問題:這四張節奏圖譜,你哪一張不會,需要老師幫助你解決?
幼兒與教師一起完整地徒手拍打節奏。
2、為舞曲《快樂的啰嗦》配上樂器。
師:快樂是啰嗦的快樂,來我們給《快樂的啰嗦》配上好聽的'小樂器。
3、幼兒分組徒手練習。
四、演一演,傳遞演奏的快樂。
1、幼兒自選樂器,邊看圖譜邊為舞曲伴奏。
2、幼兒看教師指揮完整表演。
3、幼兒交換樂器,再次完整表演。
五、樂一樂,跳起歡快的篝火舞。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方式集體逗樂表演舞曲《快樂的啰嗦》,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表現互動的快樂。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10-16
中班音樂教案06-14
中班音樂教案《秋天》09-30
中班音樂教案:劃船07-13
最新中班音樂教案08-16
音樂火車中班教案08-19
中班音樂教案《下雨了》03-19
魚中班音樂教案11-22
中班音樂教案范文12-30
中班音樂教案春天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