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4-07 09:18:08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

      2、看圖認識部首。

      3、詞語搭配。

      4、讀句子,再分別照樣子寫句子。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三句名言。

      7、推薦一本好書。

      8、學寫筆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準備推薦的書

      [主要板書計劃]

      推薦原因

      推薦一本好書談感受體會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 習題二~五。

      [課外] 練習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2、用鋼筆描紅。

      2、看圖認識部首。

      3、詞語搭配。

      一、教學第一題。

      1、指導。

      (1)認讀這段話。

      (2)用手指在桌上寫,體會書寫方法。(3)觀察書中的語段是如何做到書寫整齊的。

      2、練習。

      3、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看最左邊的四幅圖,分別說說它們是什么。

      (2)再讓學生觀察中間一豎行的古文字分別和相對應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3)比較每組的古文字和部首,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4)說一說圖形、古文字、部首三者之間的聯系。

      3、練習。

      4、課堂作業。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A用小黑板出示上面兩行詞語

      B指名認讀

      C口頭將括號里能與前面搭配的詞語找出來。

      D組織討論:為什么能搭配?

      E你是用什么方法來確定的'?

      F方法:一搭、二讀、三選。

      3、練習

      (1)后面四小題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練習選擇。

      (2)根據自練情況,教師進行針對性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4、讀句子,再分別照樣子寫句子。

      5、熟記12個成語。

      6、讀背三句名言。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文中的兩句話。

      (2)指讀兩句話。

      (3)說說“捧、貼、邁、踏”這幾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4)同一組的兩個動作順序能否調換?

      (5)“捧”和“貼”是一個人的舉動嗎?這兩個動作之間有間隔嗎?“邁”和“踏”呢?

      (6):像這樣具有兩個連續動作的句子叫連動詞。

      3、練習

      (1)引導學生上臺做出兩個連續的動作,要求其他學生仔細觀察,醞釀用詞。

      (2)根據臺上同學的表演寫出連動詞。

      4、反饋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自由讀成語。

      (2)理解成語的意思,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

      (3)仔細想想,每一橫行的兩個成語在意思上有什么關系?

      3、練習

      4、反饋

      (1)指名讀

      (2)指背。

      (3)齊背。

      教后感:

      教學時讓學生讀準字音,弄清大體意思,看成語間的聯系,最后反復誦讀、熟記。這里還可以組織一個“成語速記比賽”。增加他們的詞匯量。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自讀三句名言。

      (2)指名試讀

      (3)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分別講解三句名言的意思。

      3、練習。

      (1)自由讀

      (2)指名讀,也可開火車讀

      (3)練習背誦

      3、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推薦一本好書,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認識能力.

      一、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說說這次的要求是什么?

      (考慮自己最喜歡的書是什么,想想為什么喜歡,說出喜歡的原因)

      二指導

      1同學們一定喜歡看書,說一說你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

      2你為什么喜歡它?(和同桌互說)

      3指名說一說

      4讓學生根據要求列好提綱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

      原因:

      我的感受,體會:

      三練習

      1學生列提綱

      2讓學生按提綱的內容準備說一段連貫的話

      3指名說說,其他學生隨時提問,讓他解答.補充

      4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流暢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體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3.向小姑娘學習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提個問題,請你們敞開心扉,把真實的想法談出來。假如我們的親人、朋友托你做一件事,開始很容易,但中途遇到了困難,你是就此為止還是努力負責到底?如果你幫助了別人,他要贈送你非常喜歡的物品,你是欣然接受還是婉言謝絕?

      這節課我們要學的《在金色的沙灘上》一文中的小姑娘,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這篇文章寫得很美,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然后談談自己知道了什么?

      二、學生自己讀課文(整體感知),之后談收獲

      1.地點:海灘上;時間:夏天。

      從“小姑娘穿著連衣裙,在太陽底下”,“額頭上沁出汗珠”,“火熱的太陽”可以看出。

      2.人物有小姑娘、畫家、老爺爺三個人。

      三個人互不相識,畫家讓小姑娘看衣服和畫夾;老爺爺勸小姑娘回去,要幫助她代看畫家的東西。

      三、小組討論

      1.課文中寫了三個人,這三個人中誰是主要的?

      2.課文寫了小姑娘的什么事?從哪能看出她的可愛?

      課文寫了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畫家送貝殼給小姑娘,小姑娘不收;在回家的路上,畫家故意把貝殼丟在地上要小姑娘撿,小姑娘撿起后,又還給了畫家。

      寫她的.模樣的詞句:“小姑娘閃著明亮的大眼睛”。

      寫她的神情、動作的:“把剛拾到的貝殼捧給畫家看”、“小姑娘點點頭,把衣服和畫夾放在身邊”。

      寫她的語言的:“我答應了叔叔,一定等他回來”、“我不要,老師說了,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我要回家吃飯了”、“叔叔,你的貝殼掉了!”。

      (通過這些描寫,覺得小姑娘非常可愛,;心靈很美。)

      四、學生質疑;教師點撥,全班交流,相機進行朗讀訓練

      ①在畫家面前,小姑娘有些什么舉動?說明什么?

      當畫家問她話時,她“閃著明亮的大眼睛”,從這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感到小姑娘很美,很聰明。

      ②當畫家委托她看衣服時,她“點點頭,把衣服和畫夾放在身旁”。說明什么?(樂于助人。)

      ③畫家看到小姑娘抬到的貝殼為什么“笑了笑”?他來到這是想到礁石那檢貝殼嗎?

      (不是。畫家游向礁石,是為了給小姑娘撿更好看的貝殼。因為他看到小姑娘喜歡貝殼,又發現小姑娘在海灘上撿的貝殼不是很好看。畫家“笑了笑”的時候,心里可能就是這樣想。)

      ④小姑娘為什么不聽老爺爺的勸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畫家回來?小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有何感受?

      (答應了畫家叔叔委托的事,就得負責做好,自己說的,就得堅決做到底。)

      ⑤畫家叔叔終于回來了,他把撿到的貝殼給小姑娘看,還向他介紹,讓她挑,小姑娘有沒有要?她是怎么回答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絕不是為了得到漂亮的貝殼。“燦爛奪目”的貝殼很有誘惑力,引起了小姑娘的羨慕和夸獎。由于她內心是純潔高尚的,所以不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更沒想過幫助別人應得到回報。)

      ⑥畫家“感動極了”,當時心里會想什么?

      (小姑娘幫“我”看衣服和畫夾,花了這么多時間,“我”送給她喜歡羨慕的貝殼,她卻不接受,這太讓人感動了,“我”得想個辦法。)

      ⑦小姑娘把落在海灘上的貝殼,一顆一顆撿起來還給畫家。畫家眼圈為什么紅了?

      (他怎么也沒想到小姑娘會這樣做,她的心靈是那樣純潔美好,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⑧你想怎么贊美小姑娘?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課題:《流動的畫》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和“彎彎曲曲、白紗、穿梭、明鏡、點點人家、臉頰”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媽媽為什么夸“我”是個懂事的娃娃。

      3、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祖國的秀美山川,并學習用實際行動來愛護她。

      教材分析

      《流動的畫》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首兒歌主要講“我”坐在火車的車窗邊看到窗外的風景隨著火車開動而“動”起來,更加美麗,禁不住發出贊嘆,并且在媽媽的幫助下以實際行動愛護它的事。小詩既充滿了款款深情,又蘊藏著濃濃情趣。它文質兼美,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學生的口味。學習

      重點目標2

      學習

      難點目標3

      板書設計

      小河

      流白沙畫畫

      動汽車愛

      的鮮花不扔懂事

      畫水庫

      山坡

      學生學習活動教師行為

      一、復習舊知走入課文

      1、一起回答:喜歡

      2、一起背誦古詩《畫》,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畫”的本質。

      3、傾聽老師談話,跟著老師一起寫“流動”。齊讀課題

      4、理解“流動”,可以解釋,可以說出什么會流動。

      5、質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己讀書,用不同的符號動手勾畫、圈出會認、會寫的字。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讀通課文,兩個孩子分小節朗讀,分別評價。全班齊讀。

      3、認讀生字

      (1)先一位孩子教全班同學讀,全班齊讀,男女生比賽讀。

      (2)自讀,3個小組開火車讀,同桌互相讀。

      (3)全班齊讀詞語,分小組讀。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

      1、全班輕聲讀。理解詩意。思考老師的問題

      2、讀課文、思考,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句子,把后面六句讀出來。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描寫的景物,一位學生匯報,全班反饋矯正。

      3、思考,舉手回答。要點:一是因為坐在火車車窗旁,火車開動,看到的景色是變化的、流動的;而是因為景色美麗,像一幅畫。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課間休息,唱一唱

      (二)學習第二小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小節。

      2、匯報交流讀懂了什么?

      3、理解重點

      想象“我看到了什么”并說一說

      思考回答。要點:因為我不亂扔垃圾,沒有破壞美麗的環境。

      4、自己練讀,個別朗讀,評價,全班齊讀。

      四、明理導行拓展延伸

      1、齊讀課文

      2、說一說

      3、自由說

      4、齊讀標語一、情景導入

      1、孩子們,你們喜歡畫嗎?

      2、有一首描寫畫的古詩還記得嗎?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畫”是靜止的、不動的)

      3、今天老師也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幅畫,可老師帶來的這幅畫很特別,是一幅“流動的畫”(板書課題)

      4、“流動”是什么意思?

      5、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想知道什么?(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五、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請孩子們把書輕輕地、快速地翻到20頁,認真讀課文,對照課文后面的認字表和生字表,運用圈畫的方法讀課文。

      2、檢測學生課文是否讀正確、通順了。

      3、出示課件,檢測字詞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字寶寶把帽子摘掉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3)出示詞語

      六、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講讀第一小節。

      1、師:誰能告訴大家,這一小節告訴了我們講什么?傾聽學生的匯報,引導學生抓主要內容。

      2、“流動的畫”是怎樣的畫呢?那幾句描寫了畫中的景色?畫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請自己在文中勾一勾(相機出示課件:小河、山、白紗、汽車、路、、鮮花、水庫、山坡、人家。)

      3、師:為什么管這些景色叫“流動的畫”?

      4、多種形式指導朗讀

      課間音樂:書上的小朋友用美麗的詩來贊美祖國,我們用歌聲來夸夸我們的祖國好不好?(表演唱:《娃哈哈》)

      (二)講讀第二小節。

      1、師:看到車窗外流過這么美的景色,坐在車廂里的小朋友想干什么呢?請大家讀讀第二小節就知道了。

      2、傾聽學生匯報,相機指導。

      3、引導學生領會詩意。

      師:我想干什么?(邊吃橘子邊畫畫,想把橘子皮扔出窗外。)

      忽然看到什么?課件出示(媽媽嚴厲的目光,好像在批評我。)

      媽媽為什么夸“我”是個懂事的娃娃?

      4、指導朗讀。

      四、總結談話,明理導行。

      1、齊讀課文。

      2、師:讀了這首詩,你覺得我們應該向書上的小朋友學習什么?

      3、怎樣做個懂事的娃娃?(例:愛護花草樹木,不任意采摘;愛護公共設施,不亂刻亂畫;多植樹,讓祖國到處都是綠樹,都是鮮花。)

      4、出示標語

      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仙人掌的特點和品質,對仙人掌產生崇敬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幅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放環境惡劣的課件)

      2、看完了圖片,你想說些什么呢?

      (學生圍繞環境惡劣去談體會)

      3、是啊,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小草枯萎了、樹木枯竭了、花朵凋零了,可仙人掌卻頑強地生長著。今天,我們將再次走進墨西哥,走進仙人掌的世界,去聆聽作者心中的那首仙人掌之歌。

      (指著板書說,齊讀課題)

      二、自主合作學習

      1、讓我們拿起課本,用你最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把你感興趣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到你情不自禁地想說些什么為止。

      (學生自由讀課文)

      2、讀完了課文,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吧!把你的感受在學習小組中和其他同學共同分享。

      (小組交流)

      三、集體交流匯報

      讀著讀著,你情不自禁地想說些什么呢?

      (學生談自己的學習體會,交流的順序根據學生的回答而定。)

      (一)體會仙人掌的外形美

      1、生:讀著讀著,我情不自禁地想說:"仙人掌可真美啊!"

      (學生讀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其他同學補充)

      2、這么美的仙人掌,你能把它讀好嗎?

      (自由讀、指名讀)

      3、是啊,墨西哥的仙人掌可真奇特、真美麗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出示仙人掌圖片的課件)

      現在,你想說些什么嗎?

      (學生談體會:用成語概括、說出仙人掌的美、表現出對仙人掌的喜愛之情)

      4、墨西哥的仙人掌千姿百態、色彩斑斕,可真令人喜愛啊!讓我們拿起書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吧!

      (在音樂聲中齊讀)

      5、過渡:讀著讀著,你情不自禁地還想說些什么呢?

      (二)體會仙人掌頑強的生命力

      1、生:讀著讀著,我情不自禁地想說:"仙人掌的生命力可真頑強啊!

      (學生談體會)

      誰跟他有同樣的感受也想來說一說?

      (出示第五自然段的文字投影,學生談體會并讀好)

      2、是啊,在惡劣的環境中,在經受著嚴酷的自然條件的考驗下,仙人掌仍然頑強地生長著,它真不愧為是生命的強者啊!好好地讀一讀這段話,相信你一定有更深刻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

      讀著讀著,你想對仙人掌說些什么呢?

      (說出贊美、敬佩、歌頌等感情)

      3、學生自由對仙人掌說。

      4、仙人掌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頑強,我們的心中怎能不對它產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呢?好好地讀一讀這一自然段,你覺得怎樣讀能表達出你的感受你就怎樣讀!

      (自由讀)

      誰敢說我是我們班讀書讀得最好的同學就站起來,把這段話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讀、評價)

      (三)體會仙人掌樂于奉獻的精神

      1、引讀:"無論是在孤寂中還是被遺忘,無論在蔑視中還是受到其它不公正待遇,仙人掌總是保持本色,它會……它會……它會……它會……"

      2、自由讀這一段,看看怎么才能讀好?待會兒我們開展個讀書比賽,看誰讀得最好。

      (學生自由讀)

      3、比賽讀:男女生各推選出一位代表,在這兩位同學讀之前,你們想給他們一些建議或鼓勵嗎?

      (學生提建議或鼓勵,其實就是理解的`過程)

      讀得真好啊,聽了他們的朗讀,你的心情怎樣?

      (敬佩、肅然起敬……)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一起來讀一讀吧!

      (齊讀)

      4、讀著讀著,你還想情不自禁地說些什么呢?

      (發展學生的個性,如:自強、團結……)

      四、升華中心小學三年級語文《松鼠和松果》教案

      1、仙人掌用它美麗的外形、頑強的生命力、樂于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作者,所以當朋友要送作者畫時,作者說:"畫仙人掌吧,畫一株體現出信仰與生命力的仙人掌!"仙人掌不僅打動了作者,也打動了老師,相信也打動了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吧!

      假如你就是那位畫家,你會怎樣畫呢?

      假如你是一位詩人,你會寫些什么呢?

      假如你是一位歌唱家,你會唱些什么呢?

      假如你是一位…………

      (邊說邊出示文字投影)

      2、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一種方式準備準備吧!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找你的學習伙伴共同完成。

      (學生自由準備)

      3、假如你是……

      (學生匯報)

      4、是啊,仙人掌在作者心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譜寫了一曲美麗之歌、奇特之歌、頑強之歌、奉獻之歌、自強之歌、團結之歌……(指著板書說)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會認的字8個,會寫的字15個,掌握詞語14個。

      2、學習課文按順序敘述的方法,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生通過學習課文,能從文中感悟到做人就應該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要知道去關愛他人,關愛生命。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方法;讓學生能夠感悟到課文的主題,認識到做人應該遵循怎樣的道德準則。

      三、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過程:

      一、解課題,學習新課

      板書課題,揭示課題。齊讀題目,思考問題:

      (1)“救助”是什么意思?(2)“螞蟻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二、默讀課文,了解大意:

      (1)邊默讀邊想全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說一說課文大意。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請學生提出預習生字時有什么困難。

      2、重點指導學生易讀混,易寫錯的生字。

      3、出示生字詞語,檢查學習情況。

      4、自讀全文,畫出新詞,再把詞語放到語句中讀一讀。

      5、理解詞語意思。

      四、再次讀書,理清課文順序。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2、在書中畫出不懂的地方。

      3、小結: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讀后你有什么想法,請你在下節課的學習中和同學交流。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把學會的新詞放入“詞語花籃”。

      2、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預習:細讀課文,想想螞蟻是怎樣救出它的朋友的。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昨天的課上,我們結識了一位可敬的動物朋友。我們了解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這就是--螞蟻的救助(齊讀課題)。

      1、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匯報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二、讀中感悟,體驗情感:

      1、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語句:我沒有對它們實施救助,因為花盆中的水很快會滲下去,螞蟻就可以著陸了。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這句話。

      (4)、提問:讀讀改寫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書中為什么這樣寫?(強調原因)

      2、學習第二部分:

      (1)、當花盆水滲下去時,發生了什么情況,我怎么想的,準備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問題。當時( ),我想( ),我準備( )。

      (3)、我為什么放棄救助螞蟻的行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換一個詞,意思不變。(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體驗這種情感再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5)、讀第四自然段,說說螞蟻是怎樣相互救助的?

      在談救助過程時,品味詞語、句子,體驗作者情感。

      ①、區分“用力”與“奮力”兩個詞。

      明確:“用力”與“奮力”都是使勁的意思,“奮力”比“用力”程度更深;從“奮力”一詞,體會到什么:作者為了與第三自然段區分,避免了重復。

      ②、哪幅插圖畫出了這個情景?看圖說說螞蟻怎樣救遇難的同伴?

      ③、畫出描寫獲救螞蟻被救出后的動作的詞語,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④、我看到還在水中的螞蟻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樣救助落難的螞蟻的?

      出示句子:我極其小心地用針尖挑開泥土,使這只小螞蟻露了出來。

      ⑤、品味帶點詞語,說說從中感受到什么?

      ⑥、螞蟻被救出后,又有怎樣的舉動呢?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親吻觸撫、試圖、銜、碰”等詞語并想象它們當時想什么呢?說什么呢?

      (6)、指名讀第二部分,用“先……接著……然后……最后”等詞語說一說螞蟻相互救助的過程。

      3、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讀,作者看到螞蟻的救助過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道德品質?

      三、總結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寫螞蟻的救助這篇文章是為了什么?

      2、總結:

      小螞蟻雖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險時,它們奮力相救,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面對它們,我們怎能不升騰起敬重之情呢?從它們身上,我們也得到了啟示,那就是--(看板書總結)。

      4、請你對小螞蟻說一句話。贊美它的品質、精神或談自己的感受。

      四、作業:

      1、積累詞語。

      2、小練筆:以“小螞蟻,我想對你說”開頭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螞蟻的救助

      用力互相關愛

      奮力互相幫助

      繼續銜舍身相救

      關愛他人 關愛生命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板畫導入:

      師邊畫海邊情境圖邊說明,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識字教學:

      1、根據板畫隨機認讀海洋、海浪、河流、湖泊、沙灘等海邊自然的景觀。

      (1)師引導讀,生領讀等。

      (2)談談對自然景觀的`認識。

      (3)脫離具體情景認讀生字。

      2、根據板畫隨機認識與水有關的活動場面汽艇、潛水、漂流、洗澡、海濱浴場。

      (1)談談對這些活動的了解。

      (2)認讀詞語識字。

      (3)脫離具體語境認詞卡、字卡。

      3、說說你還了解哪些與水有關的自然景觀和活動場面,并談談自己的心情如何?

      4、集中認詞、認字練習。

      三、鞏固識字:

      1、多種形式認詞、字。

      2、完成課后題。

      3、讀文

      四、總結

      1、認字。

      2、復習(音序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二、寫字教學:

      1、根據本課生字的特點,教師示范海、浪、浴三個字的書寫及海、浪的筆順即可。

      2、根據已有的寫字經驗和書寫規則書寫生字。

      3、聽寫檢查。

      三、鞏固訓練:

      1、認讀生詞。

      2、聽寫生詞。

      3、說說水字家族的字都有掌握了哪些?

      四、總結:

      1、寫字。

      2、用音序法查海、浪、浴并填表。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理解相關的詞語,能在現實生活中正確運用它們。

      3、理解詩歌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堅持不懈,勇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要注意指導同學掌握朗讀的節奏,讀出詩歌的韻律來。教師可以根據同學的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范讀,指導同學讀出長句中的停頓,注意不同標點符號時語氣的表達。通過范讀、探究、找關鍵詞句的方法突破。激發同學對詩歌朗讀的熱愛和興趣。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的方法,抒發了一條小河常年累月,無論晝夜,寒來暑往默默忍受著寂寞、干涸卻不停地、快樂地流淌,為人們播種希望與幸福的胸懷。值得注意的是奔跑是小河最重要的品質與特征。這一點教師在教學時要適當點撥。

      學生分析:

      這篇詩歌篇幅不是很長,學生讀起來較容易。但生字較多,因此,老師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充分使用有效的識字方法識字。讓學生通過讀文,知道奔跑使小河能歌唱、能奉獻、能為人們帶來播種的希望和豐收的快樂。可以結合課后問題來牽引,指導學生了解總起句的作用,感受小河那種忘我的奉獻的精神。

      課前準備:

      1、老師準備:生字詞卡片、了解家鄉的河流遼河、渾河對沈陽的建設帶來了哪些好處。

      2、學生準備:查找小河的來歷形成及對人類有哪些好處相關資料。收集遼寧沈陽都有哪些河流,它們對家鄉沈陽的建設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課前老師讓收集有關河流的資料,你們收集了嗎?(生匯報)

      (課件播放小河經過高山、平原、田野……流淌的動畫)

      (一)、導入

      一條蜿蜒的小河嘩嘩的流淌著,它穿越高山、平原;澆灌田野、森林。小河嘩嘩的流淌著,它在唱自己的歌,它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通讀識字。

      1、自由讀課文,把自己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做記號,然后在組內解決。

      2、同學互動,拿出漢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3、老師檢查學生識字、識詞情況,課件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坎坷 干澀 乳汁 哺育 崇高 澆灌 寂寞 嘴唇 播種 分享

      4、課件出示漢字,生認讀。一類字讓學生自己能說出識記生字的方法及相關的詞語。

      5、指導寫字。指導書寫學生認為難寫、易錯的字。如“哺 灌”。評比欣賞。

      (三)、理解課文

      1、指名同學大聲讀課文,劃出全文共有幾個小節。

      2、你喜歡哪個小節就把哪個小節多讀幾遍。

      3、(課件出示畫面)師:我是一條小河,一條奔跑的小河。聽,嘩啦嘩啦,那是我流過城市山村,正在把動人的故事訴說,小河的歌里都唱了哪些故事?(唱自己是明亮的小河、快樂的小河、綠色的小河。)

      (1)第一節:你們知道了什么?(指名同學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導哪句話的朗讀。)

      猜一猜,它可能都走過哪?(生介紹自己了解有關小河形成及最后流到大海的資料。可以讀查到的資料;還可以畫出來。形式不限,鼓勵學生到黑板上畫下來。)

      它走的路確實夠遠的了。練讀這句話,讀出路遠的感覺。指名同學讀,讀后評價。

      (2)還知道了什么?你們從哪知道的?用書上的話來回答。(生補充黑板畫)有和他同樣感受的人請把手舉起來,詩是要讀的,哪位同學能用讀來告訴大家小河有唱不完的歌和遇見了很多很多好伙伴。指名朗讀前三句。評價。

      (3)它除了唱著星星、月亮還可能唱著什么?身邊除了有小鳥花朵以外,還可能有什么和它做伴?

      (4)你能不能也用這樣的句式做一首小詩。(略)

      (5)下面的一句話,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名同學讀。(讀出路途坎坷、不知疲憊、不怕嚴寒酷暑等的感受)

      (6)配樂,師范讀后學生評價。老師在讀的時候眼前就仿佛看到了小河在山谷中不停奔跑,身邊還有小鳥、小花等等很多小伙伴。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讀好。

      (7)課件動畫配樂。齊讀。

      4、第二節你還讀明白了什么?指幾名同學匯報。

      (1)你知道寂寞是什么意思嗎?你有過寂寞的時候嗎?給同學們說一說。

      (2)那小河可能在什么時候會寂寞呢?(答案不。)

      (3)誰來讀讀這兩句話?讀出寂寞的感覺。

      (4)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小河從寂寞又變成歡樂的了呢?用筆把相關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5)想一想你讀的時候還看到了什么?和同組同學交流交流。 同學交流后回答。(干旱地區大地干裂,田里顆粒無收,人們沒有水喝,就像唐僧他們路過的火焰山一帶一樣等。)

      (6)失去生機的黃土沙石;口渴的要命的小動物們見到小河一定樂壞了。小河幫助了別人一定也樂壞了!咱們也像小河一樣,把快樂送給小伙伴吧!在小組里讀一讀,把快樂送給他們。

      (7)指名同學讀。賽讀。表演讀。

      (8)比較第一、二節句式,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每一節第一句的`句式相同,以及每一節下面的句子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了解總起句的作用。)

      5、學習第三、四小節。

      思考:剛才學習詩歌時都用什么方法?(讀、畫、聯系上下文等)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這兩個小節。

      (1)自己劃出這兩個小節的總起句。小組內交流自己還知道了什么。

      (2)生匯報,其他同學適時給予補充。從而知道小河有追求、有責任感,為人們帶來快樂。

      (3)(課件出示小河流動的動畫,經過地方的美景。)同學們邊欣賞美麗的畫面,教師邊過度:有人說它是江河湖海的兒子;也有人說它是水里魚兒的家。它經過的土地綠樹成蔭,一片生機;它經過的田野,大地蔥綠,瓜果飄香。好像它不知憂愁,總是用自己的身軀拍打石子發出悅耳的輕唱,好像它不知疲憊,無論嚴寒盛夏,永遠向前。因此詩歌的最后一小節說它是一條奔跑的小河。

      齊讀最后一小節。說說你們是怎么理解“奔跑”的?

      是啊!正是由于它奔跑,才最后投入大海母親的懷抱。不愧是一條棄而不舍的小河;也正是由于它奔跑,才有這大地的生機;真是一條播種希望的小河。讓我們再讀課文,去聆聽去體會。

      課件動畫配樂。生自由加動作朗讀全文。

      (四)、課件播放:遼河介紹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真的為小河的樂觀、堅韌、勇敢、執著所感動了。老師把我們家鄉的母親河遼河帶來了,你們聽——播放課件。

      (五)、總結:看了遼河的介紹,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是啊!遼河讓我們的家鄉更美了,老師希望同學們也能像小河那樣,樂觀面對困難、不斷努力,將來有一天把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美。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勞動的開端》是一篇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的文章,作者吳運鐸根據自己的戰斗經歷寫成傳記《把一切獻給黨》,本課就是節選于本書。從課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煉自己的堅強意志。

      教學目標:

      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步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綱簡要復述第—天挑煤的經過。

      3.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4、了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煉自己的`堅強意志。

      教學重點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作者簡介、課文背景介紹

      學生:預習課文、查找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勞動的開端》,作者是吳運鐸。你們對課文或作者有哪些了解?談一談。

      (教師可以適時簡介吳運鐸爺爺及他小時候家中的生活困難情況,告訴學生本課節選自吳運鐸爺爺所寫的傳記《把一切獻給黨》。)

      出示課題,理解:“開端”,開頭的意思。

      二、認讀字詞。

      出示生字詞,指名讀

      注意本課幾個多音字的讀音:挑(tiāo)腳、得(dé)了吧、半夜就得(děi)動身、落(là)在后頭。(認讀本課的生字和少數新詞,掃清閱讀障礙。)]

      三、初讀課文,分段。

      初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小組交流:說出各段的分法和各段的主要意思。

      師生討論,第9自然段應歸第二段還是第三段,講明理由。

      3.討論其他分段方式,合理的,教師予以肯定。

      四、精讀、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理解“揭不開鍋”的意思,體會“像油煎—樣”是寫“我”心里焦急的程度,說出這是用什么來比什么。

      3、感情朗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邊讀邊用筆劃出本段兩個最能反映舊社會煤礦工人工作條件極端惡劣,生命沒有保障的句子,齊讀。

      2、師生討論,聯系其中的關鍵詞語理解舊社會窮苦的煤礦工人連狗也不如的艱難生活。

      3、分角色朗讀“我找從小在一塊玩的小趙商量……準備半夜就走路”這部分課文。

      問:小趙說“我”像個”“瘦猴子”,說明“我”身體怎么樣?這跟第一天挑煤有什么聯系?(說明“我”又瘦又小,更能說明第—天挑煤的艱難,為表達中心服務)。

      4.這部分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里窮,勞動條件差?(生默讀本段的最后小節,按提問要求劃出“沒有燈籠”、“沒有火把”、“找了些用過的油棉紗”、“擦過機器油”等詞句,抽答)。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大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用筆畫出本段的中心句(窮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2.生默讀,找出本段中反映“我”怎么受人欺、受人嫌的兩段話(指“睡得正熟……稱煤了”和礦上辦事人所說的話這兩處)。

      出示“睡得正熟……”一段話,齊讀。生理解“淵”字的意思和整個詞語的意思。“好像落在萬丈深淵,渾身疼痛”說明“我”摔得怎么樣?(摔得重,摔得厲害)。整段活反映資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怎樣對待窮人?(不顧窮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他們當人看)

      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動身挑煤,板書)

      (四)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大段,生找出“挑煤趕路”和“跌倒山腰”分別屬于哪幾節,板書這兩個詞語。

      2.指名讀“我挑著煤趕路……”一節。生邊聽邊思考,劃出反映挑煤艱難動作的詞,指答,深入體會,齊讀本節。

      3.自讀“哪知挑東西走路……”一節。理解本節的一個比喻句,說出這是用什么比什么、說明什么。

      4.生自由感情朗讀“我鼓起勇氣……我怎么辦呢?”這部分課文,體會“我”跌倒山腰和孤身留在荒山的艱難情境。(結合看插圖)

      5.自由讀“我”“空筐回家”這部分課文。提問:課文哪幾處寫出“我”人小,卻很懂事?

      (不肯下地洗腳和“我不餓”這兩處).

      五、熟讀三、四兩大段,準備按板書的提綱,抓重點,有順序地復述第一天挑煤的主要經過。六、總結全文

      問:作者的“勞動的開端”是怎樣開始的?談談自己對勞動的理解。

      六、布置作業,鞏固練習

      把課文縮寫成100字左右的短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我們學到《凡卡》這一課,“爺爺,圣誕節的時候,別忘了替我摘兩顆金胡桃呀!……”錄音機中方明那充滿磁性而又低緩、沉重的播讀,深深地感染了全班每一位同學。為了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對凡卡的同情,我適時點撥了一句:“同學們,凡卡的愿望是多么的單純簡單呀,然而,就是這最基本的要求,他能如愿嗎?為什么?”

      “不能實現,因為凡卡寫在信封上的地址是‘鄉下爺爺收’,地址不詳,爺爺根本收不到。”一個聰明的學生聰明地答道。我接過他的話題:“是的,盡管我們都不愿意相信,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封永遠也無法寄出的信!”55個人的班級一下子寂靜了下來。教師的職業敏感提醒我,又一次升華主題的時刻到來了。我趁熱打鐵地說道:“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呢?”

      “老師,如果為凡卡家裝一部電話就好了。”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不過我立刻意識到,他這么說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實上,他傳達出的信息是:出于對凡卡不幸遭遇的'憐憫,進而聯想到了今天文明生活的幸福。我饒有興致地追問道:“說說你的理由。”“如果為凡卡家裝一部電話,那么他就不用擔驚受怕地到處找筆找紙,還要花錢買信封郵票,又怕寫信時被老板抓住了挨打。而且電話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只要記住電話號碼就行了,實在記不住,查詢‘114’臺問題就解決了。”

      另一個孩子緊接著說道:“不好,不好,打電話有時會找不到人,應該給他爺爺配一部手機,這樣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聯系。”

      話音剛落,又一個孩子迫不及待地反駁道:“手機太貴了,他爺爺老了,家里沒有那么多錢,給他爺爺配一個BP機,又省錢又管用,隨時隨地BP機一響,人就‘call’來了。”

      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孩子,不知什么時候“呼嚕”一下子又站了起來,理直氣壯的樣子,完全是副勝利者的姿態:“告訴你們吧,現在裝電話,免費送BP機的,還有來電顯示,所以還是裝電話好!”

      我知道是該收場的時刻了:“同學們,你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可是老師不得不指出,在凡卡生活的那個年代,電話還沒有普及,更何況凡卡家里很窮,要不,他爺爺怎么舍得把惟一的小孫子送去當學徒呢?同學們,凡卡也想和你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跟小朋友們一起玩;也想在想家的時候,輕輕拿起話筒,撥一串熟悉的號碼,聽到家人的聲音。然而——”我不再說話,靜靜地注視著我的學生們……

      許久許久,我的學生們才緩過神來,他們說:“老師,我們的生活真幸福,有電話真好!”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聲母y w整體認識音節yi wu yu及其同聲。了解整體認讀音節yu書寫時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2.能夠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讀寫yw和整體認讀音節yiwuyu。

      2.記住整體認讀音節yu的形、聲母w的形。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和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小朋友們,我們這幾個星期在知識的果園里游戲、學習,多快樂啊!現在我們就去摘知識果子,比比誰摘得最多。(讀正確的同學就獎一種小水果圖形)

      二、引出課題

      1.過渡:秋天到了,秋風吹起來,天氣變涼了。瞧!屋子里有誰呀?他們在干什么呢?那屋外的`樹上有什么呀?他們又在干什么呢?

      師:多么溫暖的情景呀!所有的媽媽都是那么愛他們的孩子,那我們小朋友一定也要愛爸爸媽媽呀!

      2.我們一起來讀首兒歌,夸夸他們

      教學語境歌:老烏鴉,叫嘎嘎,捉條蟲子喂娃娃,秋風起,天氣涼,媽媽為我做衣裳。

      三、學習yyi

      1.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人?你從哪兒知道的呀?

      師:衣服的“衣”和這個聲母讀音很像。

      教師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看看這個y像什么?你能自己編一句順口溜記住它嗎?

      3.這個y和我們以前學得哪個拼音字母讀音很像?

      (1)師:這聲母y和單韻母I讀音差不多,他們就成了一對很好的朋友,整天在一起,變成了一個音節yi,它呀就是整體認讀音節

      跟老師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讀

      (2)瞧,戴上帽子后該怎么讀呢?

      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咦!這個音節一閃一閃的,干啥呀?原來他要我們小朋友幫他找個朋友,為他組詞(四聲組詞)

      師:呀!這些詞語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原來拼音朋友一直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細心觀察,開動小腦筋就會發現

      四、學習w及wu

      1.圖上畫了什么?

      師:房屋的“屋”和我們學的這個讀音又差不多

      教師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看w像什么?你能自己編一句順口溜記住它嗎?

      3.w和我們以前學的哪個字母讀音很像?

      (1)師:這兩個拼音字母又成了一對好朋友,也組成了整體認讀音節,wu

      教師領讀指名讀小組比賽讀

      (2)那戴上帽子后又怎么讀?

      自由練讀教師領讀齊讀

      (3)為這些閃動的音節找個朋友,看誰找得多!

      (四聲組詞)

      五、教學yu

      1.師:小能()見I和u都有一個很好的朋友,成天在一起,還組成了整體認讀音節,很羨慕,他呀也想的找一個好朋友,也組成一個整體認讀音節,這天,他看到了y,他很想和他成為好朋友,他會怎么做呀?……

      (小朋友上臺表演)

      2.小結:原來很懂禮貌,把墨鏡摘掉了,和y手拉手成了好朋友,組成了整體認讀音節yu

      跟讀開火車讀齊讀

      3.誰來讀讀戴上帽子后的音節?

      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4.這個閃動的音節好想有朋友?幫幫他們吧!

      (四聲詞)

      5.比比誰最棒,能把三組連起來讀!

      男女比讀分組讀

      6.鞏固,游戲

      看,我們又來到果園,比一比,誰的收獲大!

      六、教學書寫yw

      (1)請同桌互幫互助,一起學習yw

      教師指導①由幾筆組成,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②每一筆寫在哪個位置。

      (2)上臺交流

      (3)分別書寫,描紅。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五月丁香久久综合网站 | 思思热思思热久久 | 亚洲成a人网站在线看 |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 |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