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教案模板集錦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ɡ、k、h” 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ɡ、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畫、打”2個生字,會讀兒歌。
教學重點:
學會讀寫“ɡ、k、h” 3個聲母,學會三拼連讀。
學前準備:
1.制作拼音卡片。(師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用時:5分鐘)
1.出示拼音卡片,引導學生開火車認讀6個韻母。
2.出示拼音卡片,問:我們已經學過幾個聲母了?誰來讀?
二、學習聲母ɡ、k、h。(用時:15分鐘)
1.過渡:今天,我們學習第5課,再來認識3個聲母朋友,比一比看誰最先學會。
2.引導學習聲母ɡ。
。1)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圖上畫著什么?它們在干什么?教師小結。
。2)示范發音,引導學生仔細聽,看口形。
(3)引導學生練習認讀。
(4)引導學生念順口溜:一群白鴿ɡ ɡ ɡ。
。5)出示四線格,范寫ɡ,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強調書寫要點。
引導學生練習書寫。組織展示。
3.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聲母k、h。
三、學習三拼音節。(用時:10分鐘)
1.引導拼讀三拼音節ɡuɑ。
(1)課件出示插圖,問:圖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2)板書:ɡuɑ,引導學生觀察: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3)引導學生念順口溜。
。4)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拼讀三拼音節ɡuɑ。
2.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拼讀其它三拼音節。
四、學習兒歌和生字。(用時:10分鐘)
1.引導學生拼讀兒歌中紅色的音節,鞏固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引導學生自由讀兒歌。
3.出示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讀詞語。
4.引導學生看圖,用圖中出現的詞語說話。
5.引導學生朗讀兒歌,學習“畫、打”2個生字。
教學反思:
學齡初期的`兒童年齡小,生性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師應順應他們的心理特點來進行漢語拼音的教學。我們的教學方式應生動活潑,可采用圖片、錄音、錄像等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課堂上應多設計一些兒歌、游戲、活動。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努力創造出利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氛圍,使枯燥、單調的拼音課變得生動有趣。
語文教案 篇2
目標1:喜歡聽故事,理解其中的內容。
目標2:樂意扮演文學作品中的角色,能夠將重復對白進行復述;目標3:喜歡模仿藝術作品中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動作。
準備:《金色的房子》課件,小羊、小鳥、小狗、小猴頭飾。
過程:
一、 導入
1、教師提問,并引導幼兒討論、分享交流見過的房子的樣子。
小朋友們誰能說一說你家里住的是什么樣的房子呀?(平房、樓房)。今天,老師就給大家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金色的房子》。
二、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故事《金色的`房子》。
提問:(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
(3)金色的房子什么樣?
三、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及情節線索。
1、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從開頭。。。。。。它們一起唱歌、跳舞)
提問:(1)故事里都有誰夸小姑娘的房子?誰能按順序說一說?
。2)它們是怎樣夸小姑娘房子的?
。3)小姑娘聽了小動物們的夸獎心情怎么樣?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第二段:(從快到中午了。。。。。。多神氣)
提問:(1)小動物想做什么?它們是怎么說的?
。2)小姑娘為什么不愿意讓他們進房子里玩?
。3)小姑娘不讓小動物進金色的房子玩,最后她開心嗎,為什么?
重點:引導幼兒用故事的原話回答問題。
小結:原來一個人在家是那么的沒勁,和朋友在一起才會快樂。
3、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第三段:(從小姑娘悄悄。。。。。。到完)
提問:(1)小姑娘最后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愿意小動物到她家玩?
。2)大家一起玩?小姑娘的心情怎么樣?
三、教師請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故事角色,并嘗試復述故事里的主要對話。
教師請幼兒自選自己喜歡的故事角色,戴上頭飾,分組表演小動物們與小姑娘的對話。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重復的對白。
總結:小姑娘和小動物們一起在金色的房子里玩得多開心呀,只有懂得和朋友們分享,才會獲得更多的快樂,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與他人分享,在分享中收獲快樂。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比鮮侗究8個生字。
2蹦讀課文,從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堅韌的品質和對土地的熱愛。
二、教學過程
1苯萄時,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說說本課的閱讀要求。然后按照要求自讀課文,邊讀邊在書上做記號和批注,要把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畫出來,然后在小組里交流,并把小組里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
2備蓋資竊謔裁辭榭魷戮齠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有清楚的說明,父親是在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園的情況下決定開墾新的菜園的。他又是怎樣開墾菜園的?課文就這個問題講了四點:(1)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選擇了一塊相對平緩的坡地,作為菜園的基地;(2)在坡地的邊緣砌了一道高高的石墻,再從山腳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蓋住了那些可怖的巖石。(3)當菜園長出了一片綠綠的豌豆的時候,父親卻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去肥土。(4)四處拾糞,伺候這塊菜園。
3貝用櫳錘蓋籽孕械撓錁渲刑寤岬礁蓋濁誒、坚韧碘c分適墻萄У鬧氐?賞ü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來體會,然后說說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做適當梳理。
(1)決定開荒。“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荒!’”(勤勞)
(2)開墾荒地。“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勤勞、吃苦)
(3)壘上石塊!案赣H沒有氣餒……蓋住了那可怖的巖石!(堅忍不拔)
(4)種上豌豆。當我問能否長出豌豆,父親“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對土地的信賴)
(5)豌豆肥田!案赣H說:‘……肥土吧!(對土地的保護、熱愛)
(6)拾糞肥田。“有時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親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保ü潈、對土地的熱愛)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能自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4、通過朗讀,初步感知“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激趣導入
1 、談話:老師發現最近由的同學在讀《淘氣包馬小跳》這本書是嗎?(隨機采訪一位同學)請問你的這本書是怎么來的?它主要講了什么內容?你讀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那你了解這本書的作者嗎?【教師出示課件,簡介楊紅櫻!
3、這節課我們學習楊紅櫻的一篇日記改編的課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師板書,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首先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課件出示7個生字所在詞語】
膠帶 粘補 觸礁 一艘船 小鋸 筐子 又丑又笨
抽屜 緬懷 帳篷 馴養 鸚鵡
。1)指明讀并正音;
(2)說說在識記這些字時應注意什么?
粘:多音字【出示“粘”的課件】
“膠”與“礁”是同音字。
“艘”是平舌音。
“粘”與“丑”是翹舌音。
“筐、篷、鸚”是后鼻音。
“艘”與“筐”的筆順。
。3)齊讀識記(男生讀一個,女生讀一個。)
2、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在讀的時候還應該注意!緦W生自主交流后課件出示齊讀:愜意 《魯濱遜漂流記》 扉頁 木筏 俘虜 棲身】
3、通過預習,你都掌握了哪些詞語的意思?(教師隨機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
自主交流:
愜意:意愿得到滿足而感到愉快。
扉頁:書刊正文前印有書名、作者姓名等內容的一頁。
俘虜:交戰時捉住的敵人。
棲身:安身;寄居。
愛不釋手:非常喜愛,舍不得放下。
荒無人煙:荒涼沒有人居住。
大無畏:毫不畏懼。
珍藏:認為有價值而妥善地收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隨機挑選學生朗讀課文的重點段落(7-14段),教師學生隨時指正。
三、自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名字是什么?(板書:《魯濱遜漂流記》)請大家瀏覽課文,思考:【課件出示】這篇課文都講了關于《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2、根據這幾方面的內容,請你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6):《魯濱遜漂流記》是“我”家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第二段(7-12):《魯濱遜漂流記》的主要內容。
第三段(13-14):“我”對魯濱遜的認識與理解。
第四段(15): “我”要好好珍藏這本書,并要傳給下一代。
3、根據各段的內容,請你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可做簡單的`批注。)
課文講述了《魯濱遜漂流記》是“我”家一本三代相傳的書。在閱讀中,“我”懂得了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成為一個英雄。故事告訴我們《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是一本告訴我們學會生存,學會堅強,學會面對困難不畏懼的書。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思考:【課件出示】課文中的“我”是誰?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樣的書?
交流:
——這本書是爺爺贈給爸爸,爸爸又贈給了“我”的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這是一本扉頁上寫有爺爺給爸爸的贈言“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和爸爸 寫給“我”的贈言“學會生存”的書。
——這是一本歷險小說,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有一段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
——這是一本讓吳緬非常喜歡的書,給了吳緬啟迪和希望的書。
……
五、設疑結課
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你還想知道哪些問題呢?(學生自由交流:為什么男孩子必讀,女孩子要不要讀呢……)下節課我們繼續探討。
六、課后作業【課件出示】
1、抄寫課后生字2遍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魯濱遜漂流記》
艘 筐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生字只認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欣賞并摘抄描寫落日的語句。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景的課文,題目是:2 三亞落日(板 書)
(出示中國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三亞?
三亞在海南島的最南端。本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課文卻特意 寫了三亞“落日”,在三亞看到的落日與我們這兒看到的落日有什 么不同呢?
二、范讀課文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美妙絕倫 碩大無朋 收斂 漲溢
赤朱丹彤 熱帶風情 悄然無聲 笑顏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赤朱丹彤 濺出 收斂 光芒 碩大無比 玫瑰
漲溢 一盞 蘸 椰子樹 搖曳 搔著 醉醺醺
指名讀,注意“碩”“盞”是翹舌音,“碩”的韻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領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紅色;朱,大紅色;丹,紅色;彤,紅色,本課指程度不同的紅色。
碩大無朋:碩,大;無朋,沒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無比的大,
美妙絕倫:美好到了極點。
收斂:(光線等)減弱或消失、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
4、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景?
(第3~5自然段)
課文第1、2自然段分別寫什么?
(在三亞看落酬艮有詩意,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
學生劃分段落。
四、精讀訓練
1、輕聲讀課文,畫出概括全文內容的一句話。
討論交流。(板書:真右詩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詩意”的?
(有濤情畫意,能止人產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2、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1)學生試讀。
(2)指導讀好“真有詩意”、“美妙絕倫”、“一點也不……遜色”等詞句,(要求讀出喜愛、贊美之情)
(3)范讀、齊讀。
五、指導書寫
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生字,提示:
濺、漲:左中右結構,三部分要寫得緊湊。
芒:亡下結構,“亡”不要漏掉點。
斂:第二畫是“、”,第七畫是“-”。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聽寫生字詞:
2、齊讀第一段。
二、精講第二段
過渡:在三亞看落日怎么有詩意?三亞是個怎樣的地力?
1、(出示三亞風光圖)自由讀這一段,圖文結合,想一想:你從這段中讀懂了什么?
2、集體交流。
(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很美;作者非常喜愛三亞的熱帶風光。)
(板書:熱帶風情)
(1)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三亞很美?在有關語句下做上記號。
交流:
、佟八{透子”、“碧玉般”、“玉屑銀未般”、“金燦燦”等詞寫出了海、椰子樹、細沙的色彩美和形狀美,
、凇巴Π慰⌒恪钡仍~突出了椰樹的姿態美。
③“低翔”和“搖曳”等寫出了白鷗、椰子樹的動態美。
(2)結合課文對白鷗、椰樹和細沙的描寫,展開對三亞神奇而又瑰麗畫面的想象。
(3)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的喜愛之情?
① “濃濃”、“金燦燦”、“軟軟”等疊詞的運用:
、凇罢骸薄ⅰ吧Α睌M人化手法的運用。
、邸罢孀屓藫摹、“誰都想”等心理描寫。
(4)三亞的海那么藍,鷗那么白,樹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讓人喜愛至極呢?齊讀第二段,讀出喜愛之情。
(5)指導背誦。
三、精讀第三段
過渡:三亞的風采神奇而又瑰麗,在這樣的地方觀落日,的確“真有詩意”,下面我們一起去欣賞夕陽滑落的景象。
1、自由讀第3、4自然段,體會太陽滑落前與滑落時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陽比作什么?
(板書:像孩童)
投影映示:
活躍了一天的太陽,依舊像一個快樂的孩童。
①哪些地方寫出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
(紅撲撲、抖落、濺出)
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鮮明生動,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巯胂笙﹃柕摹昂⑼毙蜗蠹昂L煲簧钠嬗^。
、苤笇Ю首x。要求抓住關鍵問語,讀出對此種景象的無限喜愛。
(2)讀第4自然段,畫出描寫夕陽滑落過程的語句。
(懸在海與天的邊緣--在海面蹦跳--輕快入水)
、偻队坝呈荆
夕陽也漸漸地收斂廠光芒,變得溫和起來,懸在海與天的'邊緣。
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
懸在海與天的邊緣。
a、輕聲讀這組句子,比較哪種寫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說。
(第二種寫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陽的顏色美和形狀美具體、形象地寫出來了)
(板書:像燈籠)
c、指導朗讀第二個句子。
、谧x夕陽“在海面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陽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陽在“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導朗讀。
③投影映示:
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后像跳水員那
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
美姿勢人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
a、分組讀兩個句子,比較兩句話:寫法的不同。
B、第二句話運用了比擬的方法,好在哪里?
c、指名說。
(把夕陽完全落下時的情景寫得十分細致,而日寫活了。使讀 者仿佛身臨其境)
(板書:像跳水員)
d、想象夕陽滑落的情景,
e、齊讀第二句話。
(3)作者在寫夕陽滑落的情景時還寫了“我”是怎樣看落日的,找一找有關語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雙眼”)
為什么要寫這些?
(突出作者對三亞落日景象的贊賞和驚嘆,同時也從側面突 出了落日的美妙絕倫)
3、通讀本段,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指名讀,再抄下來。
4、 指導背誦第三段。
四、總結課文
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象,包含著作者對這自然景觀的喜愛和贊美。
讓我們再次欣賞三亞落日的神氣景觀。
播放課文錄音。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14個生字,學會8個生字。
2、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關于數星星方法的文字。
3、啟發學生質疑,并聯系自己的體驗學習課文。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理解詞語,通過朗讀和默讀訓練,讓學生把課文讀熟。除讓學生學會字詞句和掌握課文內容外,還要讓學生獲得觀察方面的知識,受到唯物主義思想的初步教育。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張衡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認真觀察自然現象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學習張衡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張衡及他發明的地動儀和渾天儀的圖片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預習,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自主識字
1、在晴朗的夜晚,你們仰望藍天,會看到些什么呢?
2、過渡:在兩千多年前,有個孩子也喜歡觀察夜空,還數過星星。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
3、板書課題。請學生坐端正,齊讀課題。
4、請同學打開課本,大聲讀課文,讀課文之前誰來提醒大家: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
5、師提出讀書要求:一是遇到你覺得難讀的字,一定要多讀幾遍爭取讀正確、讀流利了。二是讀書時身子坐正,左手壓住書本,右手拿筆,圈畫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解決它。
1、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星空景色。
2、齊讀課題。要求學生和老師一起讀課題時不拖音。
3、坐端正,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讓學生借助以前的生活體驗,把看到過的情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既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對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做一定的了解,并對仔細觀察的學生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二合作交流
1、同學們讀書特別認真!現在輕輕地把課本反扣在桌上!出示字詞卡片。指名讀(隨時糾正讀音錯誤)。
2、開火車讀。
3、齊讀。
4、指名接讀課文,隨時糾正讀音。
1、學生舉手指認卡片上的字的讀音。
2、學生用開火車的方xx流讀生字。
3、學生齊讀生字。
4、按要求接讀課文每人一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別人朗讀。
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識記生字,讀通課文。以讀為主,變換方式,讓生字詞在學生的眼前多次再現,寓教于樂,培養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語文教案 篇7
一、 導入課文
是一種很美麗的鳥,在古代詩人的筆下多有描寫,你能吟出幾句嗎?
有關“”的古代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
兩個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這些詩句通過描寫的啼鳴、飛舞表現了嬌好、美麗的形象,抒發了對“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美好春天的熱愛之情。那么在孫犁的這篇散文里,又是怎樣的形象?作者抒發的又是怎樣的感情呢?
二、作者簡介
孫犁 (1913~) 現、當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茅盾說過:“孫犁的創作有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說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云變幻的,好處在于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
三、研究課文
。。瀏覽課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階段(環境) 形色神態
抗戰 色彩鮮麗 聲音誘人 姿態矯健 一閃而過
病中 追逐逗鬧 安家落戶
鳥市 懸空吊著 焦黃 凄慘
江南太湖邊 群鶯亂飛 全部美麗 極致
。。面對不同環境不同境遇的,作者感情態度又有怎樣的變化呢?
喜愛、遺憾——癡迷、惋惜——憐愛、憤懣——喜愛之極
2 4-7 8-16 17 22-23
朗讀2 朗讀6-7 齊讀22-23
3。根據作者對不同遭遇的態度,你能領悟在作者心目中的象征意義,并進而明白作者一生不能割舍的真正原因么?
提示:還可以根據文章中的一些關鍵語句。
。ò鍟黝}一)是美的事物的代表和象征。作者對的追尋實際上是對美的事物的熱切(或狂熱)追求。(答案來源:第三自然段)
至此我們就明白了作者為什么聯想到射殺海鷗的事了(這是戕害美的丑惡行徑)
4。不難看出,作者認為理想的境遇在江南,認為只有在這里才能“使我看到了的全部美麗”“是一種極致”,從環境和的關系看,“極致”的含義是什么?
從幾次記敘來看,的自由與美好的展現應該有它良好的生存環境,而這種“形色神態和環境的自然結合和相互發揮的‘景物一體’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極致”的具體含義。景(環境)和物(形象神態)自然結合,互相發揮,達到最佳境界。
5。揣摩文末四段文字,用一兩句話說明作者從的遭遇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這種極致”。
6。這幾段文字與上文敘述的作者幾次追尋的經歷有什么聯系?
這幾段文字是上文作者幾次追尋的經歷的延伸和升華。這幾段文字寫作者的追尋終于有了結果:找到了的真正的家鄉,看到了的全部的美麗。而且由轉向大千世界,不僅,(板書主題二)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極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環境里才能發揮,從而給讀者以哲理的啟迪?梢,這幾段文字是上文的必然延伸,那人生哲理也是從幾次追尋的經歷中升華出來的。
7、由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推導出主題三:在文藝創作中,要為典型人物創設與之相和諧適應的典型環境。(講的文藝創作規律)。
主題四:呼吁為作家、人才乃至一切人的生存和發展創設寬松、和平、自由的社會環境。(這一點要聯系作者的寫作背景來分析。這一點也是教師用書所講的,可以作為重點)
8、小結本文的主題多元性。(參《中學語文園地》20xx年3期)
四、語言運用技巧借鑒
過渡語:散文的說理貴在含蓄,重在形象。
課文最后五段文字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段?句式上有什么特點?對增強表達效果有什么作用?
引用名句:雜花生樹 群鶯亂飛 增添文學色彩
排比 三個“這里的……” 勾勒太湖環境優美
對偶 “它們的啼叫……,它們的飛翔……” 對仗工整,勾勒出一幅絕妙的江南風景圖。
句式:整散結合 長短結合 錯落有致
多種修辭手法,整齊而有變化的句式,曲折回旋,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語文教案 篇8
復習內容:《學標點》。
復習目標:
1、通過學習,認識常用標點符號。
2、通過學習,懂得運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復習重難點:通過學習,懂得運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復習準備:小黑板、相關練習題。
復習過程:
一、故事導入主題。
二、進入標點符號的'王國。
1、出示標點符號,介紹它們的特點。
2、出示句子,說明常用標點符號的用途。
三、進入實踐階段。
根據教師出示的句子,理解意思,填入相應的標點符號。
各小組進行比賽。
四、進入訓練場。
五、教師巡堂指導。
六、教一首有關標點符號的兒歌。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03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教案10-22
語文《檢閱》教案11-07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園地》教案10-05
語文《觀潮》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