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統計教案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

    時間:2023-04-02 11:38:0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統計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合集15篇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1

      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并分類統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于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幾個?短頭發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發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①你們統計什么?統計結果如何?

      ②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你們碰到過什么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記錄與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觀察小記:

      (一)第四組匯報員李琰小朋友先跑過來匯報:“黃老師,我們組完成任務了,電腦37臺,辦公的老師17個,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黃老師:“5個長頭發,5個短頭發,共有幾位老師?”“10位”黃老師:“那么17位老師中,其他的老師頭發怎么樣?”“啊——??”整組小朋友又沖向電腦室(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分類統計時出錯了)。第二次匯報時說:“黃老師,看長頭發、短頭發太難了,老師們有的坐在很后面,有的一直走來走去的,我們都數亂掉了,還有一位長頭發的老師說我們吵死了,我們只好下來了。”

      (是啊,這一分類難度太大了,況且長頭發、短頭發要以什么標準來判斷都不確定,我本是有意試試,可是孩子們卻是如此認真。我的過失是:沒有事先與電腦室的老師通個氣,更沒有交代孩子們到了電腦室應如何處事,以致出現了“吵死了,只好下來”的結局。)黃老師:“你們小組誰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跟老師們說我們是在學習,不是吵”;“我們講話要小聲點,不要影響老師辦公”;“我們每人數一排”;“頭發超過肩膀就是長頭發,沒有超過就是短頭發”。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第三次上了電腦室……

      (二)第一組匯報員蘇菲楠小朋友說:“黃老師,車棚里的摩托車有19輛,自行車有3輛。按顏色數,我們一直忘了這個數字的車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再數數看。”(孩子們認真地在執行任務,只是碰到了困難,可是他們并不想放棄。)過了一會兒,又來匯報了:“黃老師,摩托車19輛,11輛黑色的、6輛白色的、2輛紅色的;自行車3輛,1輛綠色的、2輛白色的。我們是用水彩筆做記號的,這樣就不會亂掉了。”(這一群小家伙想到了解決困難的方法,而且統計得非常準確。)

      (三)第二組匯報員杜倩云小朋友說:“黃老師,我們完成任務了,第二個任務是什么?我們可以到別組去數數看嗎?等一下就可以看看是他們數得對還是我們數得對。”(孩子們對此活動如此熱情,有繼續執行任務的欲望,并向老師提出了他們想執行的任務,多么有主見的一群孩子呀。)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條形統計圖,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構圖特征:橫坐標是統計的物品種類、縱坐標是統計的物品數量。

      2.能根據前后統計圖的對比,明白條形統計圖一眼就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并能獨立制作完成條形統計圖。

      3.體驗統計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1.每組桌面玩具:齒輪積木8個、雪花積木5個、子彈積木7個、圓圈3個、聰明棒6個。

      2.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幅;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空白條形統計圖。

      活動過程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現在你們身后的桌子上有很多的積木啊?那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桌上有哪些積木?他們有多少個呢?

      小結:哦,像這種先把要統計的物品分一分類,再數一數,最后再把統計結果記錄下來,就是統計。

      2、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統計。

      (1)幼兒按要求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物品的數量。

      師:在統計的時候呢,一桌5個小朋友,擔會請小朋友自己去選擇,統計一下你們桌上的東西并把統計結果記錄在桌上的統計圖上。在統計的時候可要細心一點,別統計錯了。

      (2)交流統計結果,鞏固、復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師: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的統計結果。(老師把他的統計結果記錄在大的統計表里)小結:從這張圖上你們能看出統計了哪些東西?他有多少嗎?(一起看圖說一說)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記錄方法,看,這里也有一張統計圖,你能看懂這張圖嗎?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他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重點引導孩子從橫縱坐標上看出物品的數量)(2)比較前后兩張統計圖。

      師:這張統計圖和剛才我們畫的統計圖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要用條形來制作統計表呢?(通過觀察條形的高矮可以一眼就看出哪種物品數量多,哪種數量少)小結:小朋友們的眼睛真厲害。那像這種有橫坐標、縱坐標,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計圖,我們就叫他條形統計圖。在條形統計圖上,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條形的高矮一眼就看出物品數量的多少。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師:你們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嗎?老師幫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張空白的條形統計圖,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在這張條形統計圖上該怎么記錄呢?在記錄統計物品的數量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記錄呢?(要看縱坐標上的數字)(2)幼兒根據原來統計圖上的數據,動手制作條形統計圖。

      師:請小朋友拿出剛才的統計圖,根據統計圖上的統計結果,把他們制作成一張條形統計圖吧!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講講你的'統計圖,你統計了什么?你能從你的統計圖上一下子就看出來什么積木最多?什么積木最少嗎?誰也想來說一說?

      5、活動延伸。

      欣賞生活中的條形統計圖。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條形統計圖,你們在生活中見過條形統計圖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條形統計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條形統計圖統計了什么?有多少?你怎么看出來的?你能一眼就看出來什么東西最多?什么最少嗎?

      結束:原來條形統計圖有這么大的用處啊,可以不用數數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也正是因為這個優點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所以很多地方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下課后,我們再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條形統計圖吧!

      【活動反思】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條形統計圖的特征,尤其是條形統計圖中橫軸、縱軸表達的意義及制作條形統計圖時直條對應數據是本節課著重要突破的知識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突破難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以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是真討論真探究了

      與以前類似教學相比,統計教學往往熱鬧有余,而思考不足,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多大提升。我認為這節課學生是有收獲的。知識的難點真的是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的。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緊扣難點,圍繞“1、你知道縱軸上的這些數量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嗎?2、標數據的直條該如何確定高度呢?3、為什么要在直條頂端標出相應的數據?”展開討論先讓學生再小組里說說自己的想法,發散他們的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完成后用展臺展示學生作業,請同學互相觀察“他畫的好看么,符合要求嗎,完美嗎?”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讓他們指出同伴們的優缺點,我認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三、教師引領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展開思維碰撞。 在大組交流中不斷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拓展延伸。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縱軸上數量的設計,提供一組數據,請學生來設計縱軸數據,即一格表示多少數量,要參看原始數據,以及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準確定位直條的高度。溝通學生知識儲備,運用平均分的知識準確把握數據,從而定位直條的高度。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統計物品,提高計數能力。

      2.感受統計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人手一張統計表、水彩筆、黑板、白紙、各種超市用品。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參觀超市,初步探索統計的方法

      1、貨架上有什么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

      2、幼兒分組自由選擇貨架進行記錄,記錄方法由幼兒自由決定。

      3、教師點評幼兒統計結果。

      二、通過觀察法和推理法來學習統計

      1、我的朋友也有一家店,是糖果店,糖果店的阿姨和蜘蛛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來看看吧!

      (1)東東來買糖,蜘蛛出示了東東的買糖記錄表。

      提問:東東來過幾次糖果店?買過什么糖?這次他可能會買什么糖?

      (2)洋洋來買糖,蜘蛛出示洋洋的買糖記錄。

      提問:洋洋買了幾種糖?她怎么來過5次,只買了4種糖?這次可能會買什么糖?

      小結:好吃的東西會經常買。

      (3)菲菲來買糖,蜘蛛出示菲菲的買糖記錄。

      提問:菲菲來過幾次?買過幾種糖?這次他會選棉花糖還是果凍?下次會買什么糖?

      小結:兩種喜歡吃的東西輪流買。

      三、嘗試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問題

      1、阿姨又準備進貨了,怎樣才能知道哪種糖果才是最受歡迎的呢?

      2、出示“一周糖果銷售記錄表”及“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理解。

      3、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統計表,找出最受歡迎的糖果。

      4、教師講解:數字最大的就是賣出數量最多的,就可以多進貨,數字最小的就是賣出數量最少的,就要少進貨。

      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真棒!你們用統計的方法不但幫助了龐老師,還幫助了我糖果店的朋友,謝謝你們!平常生活中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統計的事情要做,我們再去看一看吧!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國慶出外旅游的情況,激發幼兒對旅游景點的向往,培養幼兒(幼兒食品)熱愛祖國的情感。

      2、對已有的簡單資料進行匯總,學習用最初步的統計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前一階段都在進行“我是中國人”的主題活動。

      2、國慶放假以前發過一張旅游去的統計表,國慶過后資料已回收。

      3、前一次活動中幼兒對去過的地方進行過交流,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旅游景點。對每一個旅游景點都統一了標記。

      4、幼兒操作用的統計表、筆等。

      活動過程:

      一、問題討論,集體探索

      1、提出問題:今年國慶節,很多小朋友都跟著父母外出旅游去了。隔壁班的老師問我,你們班到底有幾個小朋友出去了,有幾個人沒去?都到哪幾 個地方去過了?去哪個地方的人最多?我一下子回答不出,小朋友,你們幫幫忙,你們能幫我算一算嗎?

      2、展示幼兒有關旅游去的繪畫作品以及交來的表格。告訴幼兒凡是旅游去的孩子都交來了一張表格,請幼兒用自己的辦法統計。

      (1)逢雙數

      (2)5個5個數

      (3)逢單數

      (4)6個6個數

      (5)一個一個數

      3、我們班共有35個小朋友,外出旅游的有26個,那么沒有出門的有幾個呢?

      (1)減一減

      (2)數用來表示沒去的人的花片等

      4、26個出去玩的小朋友當中,有的去的地方是一樣的,那么26個人一共去了幾個地方?去哪個地方的人最多?

      (1)教師出示空白統計表格。告訴幼兒小格子里表示旅游景點,用標記表示,大格子里用畫勾的'方式統計去過的人數。

      (2)按著順序統計,從第一張第一個景點開始統計,再一張一張往下。

      (3)統計人數時,也要挨著順序往下找,有1個人打一個勾。

      (4)不重復景點,也不重復人數。

      5、觀察得出結論:一共去過18個地方,到杭州去的人最多。驗證:看一共有幾個勾,是否是26個?

      二、提出問題,小組積累資料

      1、現在我想知道,我們在座的小朋友中,弟弟朋友一共去過幾個地方?去哪個地方的人最多?妹妹朋友一共去過幾個地方?去哪個地方的人最多?

      2、分成弟弟組,妹妹組,分別把自己旅游去的景點和弟弟妹妹的標記做出來,分別帖到兩塊黑板上去。

      三、個別探索,集體交流,了解統計小方法

      1、弟弟拿著表格,統計妹妹去過哪幾個地方,去哪個地方的人最多?

      2、妹妹拿著表格,統計弟弟去過哪幾個地方,去哪個地方的人最多?

      3、兩個兩個交流檢查,看統計結果是否一樣。

      4、小組繪制成一張大統計表。

      5、交流弟弟組和妹妹組的統計結果。若發現不同答案,則及時尋找原因:景點重復記或去過的人重復統計等。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會分類記錄"9"以內農莊里的農作物和動物數量,認識統計表。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統計,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農莊動物、蔬菜ppt,填有答案的蔬菜統記表ppt。種子統計表1份;

      2、學具:每人一份種子、動物記錄單,動物統計表每小組一份,農家菜園記錄、統計表作業單每人一份;4個籃子里裝有白果、花生、蠶豆、黃豆種子(數量在9以內),一次性杯子每人一個、記號筆每人一支,農莊小小統計員獎牌若干。每張桌上貼有水果標志2份。

      活動過程:

      一、農莊收種子,探索統計的方法

      1、設置情景,"農莊里收獲了許多種子,王爺爺不小心把種子混在一起了,今天我們學做農莊小統計員幫助王爺爺把種子分一分,記一記。"

      2、初步了解統計的方法。

      出示種子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統計表。明確統計時要找到相應的標志,在它對應的格子里記錄數字。

      3、師幼共同完成種子統計表。

      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小組合作完成統計表

      1、幼兒觀看農莊小動物ppt,初次嘗試記錄小動物數量

      2、小組分工合作記錄動物數量。

      討論:有什么方法把這么多動物又快又對的記錄下來?教師引導幼兒小組合作記錄小動物。

      小組商量,幼兒自主選擇統計的小動物。

      觀看ppt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交流分享記錄的方法

      3、小組合作統計農莊里的小動物。

      4、師幼共同檢查每組統計情況。

      三、獨立完成蔬菜統計小統計員們,你能一個人獨立的統計農莊里其它物品嗎?那我們挑戰一下吧!統計的又對又快、細心認真的小朋友活動后將頒發"農莊小統計員"獎牌。

      1、幼兒觀看農家菜園ppt。

      2、教師提出比賽的要求。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自主評價統計表

      四、頒發獎牌,結束。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的數學活動,這節活動有30名幼兒參加,分成三個小組,每組10人。第一個導入圖片環節,動物是由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而成,每個圖形外邊框是不同顏色溝邊,圖形本身是白色,這樣從視覺上很清晰的觀察到每個圖形。活動一開始,幼兒興趣濃厚,每當提問某種圖形有幾個的時候,孩子們都爭先恐后,有的`幼兒伸出手指頭,有的站起來,都搶著爭當第一個說出答案的人。到了操作環節,幼兒自選一幅圖片進行按兩個特征統計。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滿足了孩子的不同需求。在操作中,孩子們很認真的觀察統計,因為提供的圖片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圖案,如機器人、小公主等等。在最后和幼兒一起檢驗結果時,有的幼兒還在低頭統計著。可見孩子們很喜歡這節活動。大家參與的興趣很高,到最后都完成了統計,雖然有的幼兒的統計結果不對,當得知漏數時,孩子們臉上認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表情,是那么美好。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6

      故事背景:

      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們要建一個自己的超市。他們從家里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物品。老師說:“小朋友們,我們要把這些物品分類擺放倒架上,請你們先將物品紛紛類,并數一數每種物品有多少件,然后統計出每種物品的數量。”老是說完后。小朋友們就忙碌碌起來。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用途和甚至進行分類,初步探索統計方法。

      2.是幼兒愿意與同伴交流探索統計的過程和結果。

      3.要用兒童過分工合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故事掛圖《我們見超市。》;食品,生活用品。玩具,統計表。

      學具準備:

      幾個圖形卡片組。玩具。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共同回憶去超市的經歷。

      2.教師出示故事掛圖《我們見超市。》,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小朋友們從家里帶了了什么物品?

      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每種物品有多少件

      二,集體活動。

      1.創建超市。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超市的.構成。

      教師:我們要見一個超市需要做哪些準備?

      (2)教室引導幼兒用教室里的物品充當超市的貨架。收銀臺。貨物。購物筐。

      (3)教師引導幼兒擺放物品。

      1教師出示各種物品(玩具,生活用品。食品。)引導幼兒辨別。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我們都準備了哪些物品。

      2.教室引導幼兒投入如何將物品分類擺放。

      教師:想想怎么樣擺放物品能夠合理?讓顧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呢。?教師提出分類要求:任意物品的歸類擺放要整齊合理。要輕拿輕紡。與同伴商量。相互合作。

      3.教師引導幼兒按物品的名稱。用途性質進行分類規范。讓幼兒嘗試在總分類進行子分類。

      4.教室組織幼兒觀察超市。說一說物品的歸放是否合理,為什么?

      2.統計。

      (1)教室引導幼兒觀察超市中擺放的物品。并討論問題。教師:超市里都有什么物品?

      他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呢?該怎樣統計呢?

      (2)教師提出要求。統計時要認清楚你統計的是什么物品。數量是多少呢?

      (3)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1.幼兒自由選擇物品進行記錄。(記錄的方法有幼兒自己決定。)

      2.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想出更合理的統計方法。

      3.教師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各自的統計情況。

      3.講述。

      (1)教師請部分幼兒講授自己的統計情況。并對統計的結果進行驗證。

      (2)教師幫助幼兒整理。并想一些更為合理的統計方法。

      (3)教師出事統計表。引導幼兒根據統計表進行統計。

      三·操作活動。

      第一組: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統計玩具柜里的玩具。

      第二組: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統計學界中的各種幾格形狀。

      四、延伸活動

      1、園內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統計班里的各種物品。

      (2)教師引導幼兒分類統計幼兒園廚房里的各種食物。

      (3)園內完成《操作側》第47/48頁。

      2、家庭延伸:

      (1)家長引導幼兒在家中分類統計各種物品,例如:衣服、食品等,并幫助家長整理房間。

      (2)家庭完成《親自冊》第47/48頁。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2、難點: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活動準備:

      水果圖片,統計圖,展示板,多媒體課件,彩色即時貼。

      活動過程:

      一、探索新知

      1.創設情景。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四種水果,看看是那四種水果?

      (視頻出示水果圖片:草莓、梨、西瓜、菠蘿等)師:你能一眼就看出每種水果有幾個嗎?

      師:每組的操作盒里也有這些圖片,請給它們排排隊,數一數,比一比。

      (排隊的方法有很多,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師:今天老師準備了一張表格,從這張表格可以看出來,我們給水果排隊應該是從哪邊開始?

      (從下往上排隊,水果標識在下邊。)小組合作完成表格。討論哪種水果最多?哪種水果最少?并把表格貼到黑板上。

      師:你是怎樣擺的?哪種方法能讓人一眼就看出水果的多和少?

      幼:一個格子擺一個水果就能幫助我們比出多和少。

      師: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幼:按從少到多排或從多到少排的方法比較好,一看就知道什么最多,什么最少。

      2.介紹統計圖。

      師:你們在擺圖片時有沒有碰到困難?

      幼:西瓜圖片太大,一個格子放不下。

      師:誰有好辦法?

      幼:也可涂顏色來表示。

      出示多媒體課件(教師展示涂顏色的方法。) 一種水果有幾個就涂幾個格子。

      師::涂顏色的看起來非常清楚。這時就會出現四個柱子。我們只要比較柱子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果的多少。

      (出示統計圖展示板)想一想,圖中的四個柱子、數字、水果標識都告訴我們什么?。

      師:如果我們還想知道這種水果有幾個,草莓比梨多幾個,這圖能告訴我們嗎?我們該怎么辦?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張圖,底下的圖片可以告訴我們是什么水果。數字可以告訴我們哪種水果有幾個,像這樣的圖叫統計圖。

      3.看圖提問題。

      師:請你說說從統計圖中發現了什么秘密。

      幼:統計圖告訴我西瓜最多,梨最少。

      幼:統計圖還告訴我蘋果有5個,比草莓少1個。

      二、應用知識

      1.創設情景。

      師: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我們班要開聯歡會,可是老師不知道小朋友們都喜歡吃什么水果,所以我們以組為單位,統計一下最愛吃的水果,老師這里有一張表格,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的即時貼貼到最喜歡吃的水果那欄里,統計好之后,討論一下,什么水果是你們組最愛吃的?

      2.小組討論結果展示。

      師:請每組出一名小朋友,拿著統計圖說一說。

      3.分析應用。

      師:根據這些統計圖,我們知道了哪些水果該多買一點,哪些水果該少買一點?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數學練習冊》統計練習題。

      活動反思:

      靜下心來思考,在整節課中存在許多以上不足之處外,還有一個就是自己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太注意的細節,如:如果教學中語言更精練,提問更有針對性,讓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一些,大膽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練習設計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節課效果會更好。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親和力與學生溶為一體,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利用教師提供的豐富的生活事例,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分析,與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發現規律、自主構建、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會求知、學會共處,并初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為自己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8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統計物品,提高計數能力。

      2.感受統計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1.記錄紙4張、記錄板8塊、計數條4套、記號筆8支。

      2.4個櫥子內擺放4種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動流程1.創設情境,幼兒初次合作,分享統計結果。

      (1)交代任務,分組記錄。

      "今天,請你們來統計每個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幼兒分組統計商品并記錄,教師指導。

      (2)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記下來的?"小結:你們用了數字、圖畫、表格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種商品最多,哪種商品最少。

      2.嘗試用計數條進行二次統計,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請你們用記錄板和計數條再來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種東西最多?哪種東西最少?"(2)指導幼兒使用計數條再次統計。

      (3)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貨架上有幾種商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小結:用計數條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貨架上有幾種商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還會知道最高的計數條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導幼兒根據統計結果確定進貨商品。

      "一起說說看,需要進哪種貨?"小結:你們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讓我知道了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有多少,還能很快知道哪種商品最多,哪種最少。

      3.觀看課件,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在我們生活當中,很多時候還會用到統計,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更復雜的問題。一起來看一看,還有什么時候會用到統計。"分別觀看幼兒身高、營養搭配、全年平均氣溫、奧運會獎牌榜統計圖表,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2、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到幾?數數看。

      2、更快的數數方法:5個5個地數,10個10個地數。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幾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注: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來數?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列表統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計并分類統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前三組讓幼兒“統計——分類——再統計”,從中明白總數比分出

      去的數多,幾個分出去的數合起來等于總數)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幾個?短頭發幾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斷頭發長與短的標準”)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準確不太容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數)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現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①合理分工與合作;

      ②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計與記錄;

      ③學會驗證所統計的數。

      3、幼兒執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①你們統計什么?統計結果如何?

      ②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③你們碰到過什么困難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周圍環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數數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克服與戰勝困難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展。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10

      活動目標

      1.敢于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計,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2.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重點:

      了解簡單的統計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活動難點:

      在實踐活動中,幼兒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記錄表、數字卡、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1.幼兒隨音樂《摘果子》進入活動室。

      2.在進入教室時,每位幼兒從樹上摘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讓幼兒給水果分類,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課件,幼兒學習分類統計

      1.出示課件,水果統計表。

      2.教師講解統計概念。

      3.學習條形統計,通過圖表感知數量多少。

      三、游戲《猜拳》

      游戲規則: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本文教師出示統計表,找一名幼兒進行統計,其余幼兒猜拳游戲。

      四、幼兒操作幫助小熊在超市物品進行分類并統計。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11

      活動目標

      1、敢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分工合作。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初步了解制作柱式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柱式統計圖的特點

      難點:學習制作柱式統計圖

      活動準備

      集體準備:柱式統計圖3張、玩具若干

      自行準備:幼兒用書、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開一家小小超市,請你們當超市統計員。來統計超市物品的數量。首先來統計玩具的數量,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誰多誰少呢?

      二)自由探索,嘗試統計

      1、出示空白統計表,鼓勵幼兒想辦法來統計玩具的數量。

      ——師:這是一張統計圖,可以幫助我們來統計玩具的數量。你們能想想用什么辦法來表示玩具的數量呢?不能用數字寶寶哦,因為它們都回家休息了。

      2、教師逐一用幼兒想的.辦法來統計數量。

      3、交流統計結果

      ——師:你們覺得這些統計方法好不好?為什么不好?

      它能不能讓我們一眼就看出誰多誰少?

      三)觀察討論,認識柱式統計圖

      1、引導幼兒感知柱式統計圖的統計方法

      ——師:老師有一個辦法就是涂格子來統計數量。請你們來看一看

      2、比較幾種統計方法,了解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師:涂格子的方法來統計數量好不好?為什么好?

      3、教師小結:這種記錄表叫做柱式統計圖,用它來統計數量不僅速度快,而且大家容易看清,并能一下子比出多少,十分方便。

      四)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柱式統計圖

      1、請幼兒翻到《我的數學》第8、9頁并完成。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基本的統計方法,初步感知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2.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敢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張

      2.幼兒人手一張白紙、記號筆

      3.鉛筆、膠水、剪刀、書本學習用品若干份

      4.多功能廳有風扇、桌子、喇叭、空調、相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上了大班,我們用到了許多學習用品,怎樣才能知道籮筐里有哪些學習用品,分別有多少呢?

      小結:像這種先要把統計的物品分一分類,再數一數,最后再把統計結果記錄下來,就是統計。

      二、自由探索,嘗試統計

      1.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學習用品的數量。

      師:老師在每組桌上放了學習用品,請你用自己的方法統計籮筐里的東西,并記錄結果。在統計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哦,別統計錯了。好的,去試試吧。

      2.交流統計結果

      師:請一個小朋友說說你的統計結果?

      小結:小朋友都運用了先畫出物體標記,再記錄數量的方法進行了統計。

      三、觀察討論,認識條形統計圖

      1.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記錄方法,看這張圖上記錄了哪些物品?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說說它們各有多少?誰的數量最多?誰的數量最少?

      3.你們怎么一下子看出來誰多誰少的?

      4.和剛才你們記錄的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像這種有橫軸、縱軸,用條形來表示物體數量的統計,叫做條形統計圖。可以通過觀察高矮,一眼看出數量多少,速度快又方便。

      四、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制作條形統計圖

      師:你們會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了嗎?現在四個小朋友一組,每一組有一張大統計紙,小朋友分工合作,將多功能廳里的喇叭、相框、空調、桌子、風扇進行統計。

      3.展示幼兒統計圖,交流分享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的統計圖,你統計了什么?什么物品最多?什么物體最少?誰還想說一說?

      五、活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用到條形統計圖,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條形統計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條形統計圖統計了什么?有多少?你能一眼就看出來什么東西最多?什么最少嗎?

      原來條形統計圖有這么大的用處啊,可以不用數數就能一下子看出物品的多少。回去后我們再去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條形統計圖吧!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13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過程,體驗同伴互助的快樂。

      2、初步認識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學會用統計的方法認識事物(事件)。

      【活動重點】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數據。

      【活動難點】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和感受統計的過程,體驗從實物分類整理到表格統計的過程。

      【活動準備】動物面具四個、水果圖片四個、統計表、方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了解統計。

      1、師:昨天,老師收到了森林國王的一封信,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參加他們的化妝舞會,你們想不想去呀?不過我想看看男孩子多還是女孩子多。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一眼就看出來嗎?請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2、幼兒自由討論,交流方法,推出一種方便又快捷的方法。(引出統計圖,初步了解統計圖)

      3、小結:原來這個統計圖可以又快有準確的'看出男孩多還是女孩多。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師:在舞會上每位小朋友都要戴上面具,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四種面具(教師出示四種動物面具,分別是:老虎、熊、兔子和青蛙),你們喜歡哪一種?

      2、請小朋友們自由選擇。

      3、小朋友們喜歡的面具都不相同,老師不知道每種面具要做準備多少個,怎么辦呀?

      4、請幼兒在喜歡的面具下面貼方片,再數一數,就可以知道每種面具各有多少個了。

      5、師生共同整理,教師畫出統計表。

      三、操作練習,鞏固游戲。

      1、師:舞會上還得準備點水果,那我們帶上一些吧!老師準備了四種水果,請小朋友們幫助老師統計需要各種水果的數量(教師出示四種水果:蘋果、桔子、梨和西瓜)。

      2、請小朋友們自由選擇水果,找出小組最喜歡的水果。

      3、整理并完成統計表,找出大家最喜歡的水果。

      小結:小朋友們,我們在舞會的準備中學習了一個很重要的數學知識——統計(板書課題),填寫的表格就叫統計表,我們通過統計知道了小朋友喜歡什么面具,喜歡吃什么水果,統計的用處可真大呀。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14

      活動目標

      1.敢于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計,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2.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重點:了解簡單的統計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活動難點:在實踐活動中,幼兒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記錄表、數字卡、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索欲望1.幼兒隨音樂《摘果子》進入活動室。

      2.在進入教室時,每位幼兒從樹上摘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讓幼兒給水果分類,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課件,幼兒學習分類統計1.出示課件,水果統計表。

      2.教師講解統計概念。

      3.學習條形統計,通過圖表感知數量多少。

      三、游戲《猜拳》

      游戲規則: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師出示統計表,找一名幼兒進行統計,其余幼兒猜拳游戲。

      四、幼兒操作幫助小熊在超市物品進行分類并統計。

    大班數學統計教案15

      活動生成

      作為一線教師,管理班級物品不丟失是常規工作。到了大班后,隨著孩子們能力的增強,我們經常會請他們幫忙來數數量較少的東西。雖然每次都是請一兩個孩子,可總會有許多孩子積極地來幫忙。看到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便想到通過統計班級物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條形統計圖淺顯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便于比較多少,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較為規范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

      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著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后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系,也就意味著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數學經驗。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穿線板12個,小機器人9個,套筒7套;

      2、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幅;

      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好幾天沒有清點我們最喜歡的玩具了,今天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幫忙數一數,愿意嗎?

      幼兒:愿意。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平時老師請一兩個孩子幫忙數玩具就已經讓多數孩子羨慕不已了,所以,我的這個求助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強烈回應,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感知探索,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1)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玩具的數量。

      師:不過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認真聽好哦:每組小朋友數一數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幾個,然后把你數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2)交流統計結果,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請小朋友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記錄結果:點點、照樣子畫下來、畫對勾等。)

      總結統計方法:先畫出標記,再記錄出數量。

      (了解幼兒的前經驗及當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兒探究學習的基礎。這個環節中讓幼兒嘗試記錄玩具的數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正確判斷幼兒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兒在原有經驗和想法上發展和建構的新經驗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表現就有很大差別,有的幼兒可以較為完整地記錄出玩具的數量,如:畫出一個套筒,在它的后面點了7個點或7個對勾,這是來自中班時一節統計圖形數量的活動的經驗。也有的孩子將數學的記錄概念表現為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如:在一張紙上滿滿地畫了12個穿線板、9個機器人、7個套筒。也有的幼兒沒有完成記錄任務。陳鶴琴先生的教育觀認為:兒童也可成為傳授者,即“兒童教兒童”。在接下來的交流環節中,這些孩子從同伴那里獲取到了新的經驗,為下一個環節打下了基礎。)

      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同伴的統計方法。

      我們剛剛的記錄中哪種玩具最多?哪種最少?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張圖上記錄了誰的數量?怎么看出來的?它們各有幾個?你怎么知道的?誰的數量最多?誰最少?也沒數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線板比機器人多幾個?誰能不用點數就看出了套筒有幾個?

      (2)討論總結:這種記錄表和你剛做的記錄表有什么不一樣嗎?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記錄表?這種記錄表有個名字叫條形統計圖。

      (在師幼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核心問題的明確和支解,將其放大拋給幼兒,聚攏幼兒的探究視點,把握幼兒活動的方向,引發幼兒進行新的探究。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由于孩子沒有書寫數字的經驗和能力,對記錄出的玩具數量還要再通過點數來比較數量,這時我的一個問題“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讓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將孩子的視點引入到條形統計圖上。通過問題的步步深入,引導幼兒自己感受到條形統計圖的優點。通過討論兩種記錄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讓孩子將學到的知識與原有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說出自己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以促進幼兒養成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的良好習慣。)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動手制作成條形統計圖。

      為幼兒提供統計的物品有:幼兒的男女人數和客人老師數,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主動學習,進一步感知、體驗了條形統計,使幼兒在自然的狀態下輕松獲得簡單的數學經驗。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到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5.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很棒!回到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嗎?統計好了明天帶過來貼到展示墻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幼兒園的延伸活動作為教育活動的一種延續,為孩子更好地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提供了可持續性發展的契機。數學來源于生活實踐,也應用于生活實踐,幼兒的思維是感性的、具體的,只有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教育活動,才能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

      活動反思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在幼兒的一日生活里到處充滿數學。我們教師的'數學教育目標便是,將幼兒在生活中零散的數學經驗組織起來,形成系統的、具有嚴密邏輯的數學知識,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通過本節教育活動的進行,我得到以下反思:

      1、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并且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為幼兒生活問題的解決方式,讓幼兒在嘗試、交流、探索中快樂地學習,并從中體驗到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2、在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的環節中,充分體現了同伴之間的相互學習。統計方法的獲得來自于孩子之間的交流,沒有教師生硬的傳授。幼兒在同伴的互動中學會了統計、記錄的最基本方法。

      3、本次活動中最成功的環節是認識、學習條形統計圖。我的提問設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讓幼兒充分感知了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優點和制作方法,讓幼兒絲毫沒有被動學習的感覺,大家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通過幼兒對一個個問題的思考,使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及制作方法在他們的大腦中建構起來,為下一步動手制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4、課后的延伸活動再次體現了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孩子們帶回的統計表展示在墻上,成為孩子們活動之余的交流焦點。更有孩子提出問題:“我們家里的筷子很多,一張紙上畫不下那么長的條條,怎么辦?”我把這個問題和小朋友一起來討論,讓幼兒更加深入地學習統計更多物品時條形統計圖的運用。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在线第亚洲 | 色婷婷婷亚洲综合丁香五月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字幕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理伦片免费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自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