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3-03-15 14:23:30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語文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語文教案通用15篇

    有關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具體的語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备形蜃髡呔唧w生動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了水給村里人帶來了快樂,體會這種寫的好處。

      4.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貴,激發珍惜水資源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水/

      師:看到這個字,想到什么?

      2.作者憑借這最簡單,最平常的字要說什么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不認識、拿不準的字侃侃書后的生字表,也可問問老

      師。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你可以用課文里的一句話來概括嗎?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板書:最珍貴

     。◣熢u:你有一雙慧眼,一下子就瞅準了作者想要說的話。)

      4.誰來讀讀這個句子?

     。◣熢u:讀得正確——你比他讀得更有語感——相信你們學完了課文,會讀得更有體會。)

      5.這課有四個生字新詞,我們再讀讀。

      出示:水窖儲藏鑰匙一勺

      6.作者想借用水告訴我們什么呢?讀: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請同學們分小節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這句

      話,通過哪幾個場景的描述寫出了水的珍貴?

      (生開火車讀——一人讀一小節,老師隨機正音“水窖”,讓全班同學讀,再讓讀錯的孩子讀。)

      板書:挑水洗澡澆水

      二、精讀課文,感悟描寫,體悟情感。

     。ㄒ唬┻@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山村,一處小小的泉眼維系著全村人的生活,只有在難得的雨天大家才能夠洗一回澡,而在炎炎暑日

      ,儲藏在水窖里的水就顯得更加珍貴了,即使那清涼的一勺水也足以解除驕陽下的干燥和炎熱。

     。◣熢u:再次聽到你的鄉音,希望你的普通話越來越標準。)

     。ǘ┳屛覀兿劝涯抗饩劢沟侥且惶幒靶〉娜圻,誰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1.這段話中的哪些詞句能夠讓我們充分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ㄈ绾胃惺芩恼滟F?)

      出示:記得那時侯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經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才

      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2.假如這段文字是電影里一幅遠遠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長長的隊伍;滴滴汗珠;快要干涸的泉眼;渾濁的泉水……)

      3.把鏡頭推近,我來讀,你來說,你看到了什么?

     。ㄉ阂粋人在挑水;道路坎坷,驕陽似火;一個很小的泉眼;渾濁的泉水;師:這可是一家人全天的生活用水呀!……

      4.再讀讀這段話,把你看到畫面讀出來。

      5.(課件凸顯數量詞)注意留心數量詞,你留心它,注意它,你會讀出新的體會。再請同學讀這段話。

      6.長長的路,小小的泉眼,重重的擔子,炎炎的烈日,這就是我村子里的水。齊讀這段話。

      7.再請同學讀課題,還是平平常常的水嗎?你品出了這水中的什么滋味》是啊,這里面包含著多少艱辛與沉重!

     。ㄈ┠翘幒苄〉娜凼侨迦松脑慈,但遠水難解近渴,因而下雨天便成了村子里每個人都期盼的日子。

      1、讓我們走進第二幅畫,這幅畫中,哪些語句讓我們再次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

      2、下雨天是村子里每個人都盼望的日子。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建有水窖,用來在下雨天儲水,以備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使用。

      3、請同學讀讀這段話,出示: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全身脫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躍

      ,大呼小叫,水給我們的撫摸和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吃來自天空的水。

      4、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孩子們洗澡時怎樣的心情?(痛快)(高興)(激動)(享受)(興奮)(快樂)(幸福)(舒服)(

      愜意)……

      假如你就是這群孩子中的一個,你會怎樣表現你的歡欣愉悅?(久旱無雨,天降甘露,你說該怎樣讀?

      5、讓我們在次重溫那缺水的苦澀,誰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還們為什么會這樣的(痛快)(高興)(激動)(享受)(興奮

      )(快樂)(幸福)(舒服)(愜意)呢?

      你的耳邊仿佛聽到了什么?(叫聲)(歡呼聲)(奔跑聲)……

      6、孩子們為什么如此歡呼雀躍,讀第一小節。

      7、這可是久等難逢的雨呀!在更多的沒有雨的日子人們是怎樣的情況呢?誰來讀讀課文第三小節。風干——那是一種什么樣的

      感受?

      8、明白了,但還有些許疑慮。身處細雨分飛的江南,怎能體會?我們來看一段錄象,多少次的苦苦等待才盼來一場難得的好雨

      ,誰再來讀讀這段話?

      板書:享受

      9、這上天的恩賜的甘霖給村子里的人們帶來多少歡樂啊!從中你還能夠體會到什么?

      10,是啊,這段文字把水給人們帶來的痛快、舒服、享受、幸福充分描述出來了,而這短暫、難得的痛快背后是多少缺水的苦

      痛和期盼啊!得水這樂,更反襯出了缺水之苦。所以說——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我們再讀讀這段話。

      11、再讀課題,還是司空見慣的水嗎?這水是什么?這水的背后藏著多少的期盼與歡樂、等待與苦楚啊!

      三、小結課文

      長期缺水的山村到了驕陽似火的夏天,那儲藏在水窖里的水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下節課我們將從那一勺水里再去感受水的

      珍貴。今天這節課就學到這里。

      板書:

      水 挑水

      最珍貴 洗澡 盡情享受

      澆水

    有關語文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進行語文天地中的閱讀短文練習。

      2、進行用形聲字組詞和詞語搭配的練習。

      教學重難點:

      獨立閱讀短文。

      教學過程 :

      一、照樣子寫一寫。

      校 郊 較 膠

      媽

      迷

      該

      教學過程 :

      1、出示第一排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

      2、根據形聲字的特點,請同學們練習說一說下面的3排字。

      3、小組合作學習:練習用這些字組詞。

      二、連一連。

      涼爽的` 家

      遮雨的 手

      明亮的 光

      溫暖的 風

      整齊的 傘

      教學過程 :

      1、出示這些詞語,請同學們小聲音地讀一讀。

      2、在書上連線,微型小組的同學互相檢查。

      3、集體討論。

      三、讀一讀:塘鵝媽媽。

      教學過程 :

      1、自由讀這一篇短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組合作學習:

      (1)解決不認識的字。

      (2)分角色練習朗讀短文。

      3、齊讀短文,思考:為什么塘鵝媽媽開始不笑,后來卻笑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進行語文天地中的口語交際練習:夸夸我們的媽媽。

      2、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三八節為媽媽做點事。

      教學重難點:

      口語交際練習。

      教學過程 :

      一、口語交際:夸夸我們的媽媽。

      教學過程 :

      1、出示圖片,說一說這些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

      (1)在小組內夸夸自己的媽媽。

      (2)選代表在班內交流。

      3、集體交流,聽的同學做評委,及時評價。

      二、實踐活動:三八節為媽媽做點事。

      教學過程 :

      1、出示圖片,讀一讀,這些小朋友在三八節時都為媽媽做了什么?

      2、討論:三八節快到了,我想為媽媽做點什么。

      3、把自己要為媽媽做的事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4、把自己的作品在班里交流。

    有關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相互傾訴自己的理想,繼續培養學生傾聽、應對和表達的交際能力,同時培植學生表達的自信心,樹立良好的理想觀。

      2.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習作,表達自己內在的真實體驗,并能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評議與欣賞,感受習作的快樂。

      3.嘗試前后照應的寫法。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收集以“理想”為主題的名言警句等,幫助學生積淀文化底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創設交際情境

      1.故事感染激發

      郝副營長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了!摆s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

      正是這樣美好的憧憬,這樣樸實無華的理想火種,點燃著郝副營長勇往直前的心。我們沒有理由不說,郝副營長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發交流愿望

      A交流關于理想的名言。

      B每個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際能力

      1.自我傾訴,組織語言。(著重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敏捷性)

      說說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理想?理想的種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準備怎樣做,讓它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況。(在表達的自信上著重評價)

      3.師生交流,學習技巧。(在表達的技巧上著重引導)

      a.教師聲情并茂地向學生講述自己兒時的理想,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條理的講述的。

      b.學生傾聽、評價教師的發言:

      聽:做到全神貫注,用神態做出反應。

      想: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說:在理解、尊重對方的.基礎上積極應對,與教師交流。

      4.生生交流,運用技巧

      a.學生在組內交流,教師參與。對個別在組內交流有困難的學生,采用個別輔導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勵他們積極發言。

      b.互聽互評,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語交際水平。

      評價時注重評價表達是否自信,態度是否自然大方,表達的內容是否有條理,是否能表達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C.推薦代表,準備參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動交流

      1.指名傾訴自己的理想。

      2.師生傾聽、評價

      小結:今天,我們傾訴了自己的理想。讓我們共同努力,將這顆理想的火種化成我們人生成長的精神翅膀,讓它伴隨我們飛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課時

      習作

      【第二三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口語交際課上,大家暢談理想,發言各有見地,頗為精彩。把你們交流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寫下來一定會成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請同學們敞開心扉,讓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筆端吧!

      二、閱讀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投影出示)

      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以《我的理想》為題,完成一篇習作,要寫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理想,以及準備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根據本組課文,提示學生可以嘗試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三、學生進行習作

      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四、習作評改

      1.自改自評

      a.教師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跡。說一說:

     、爬蠋熜薷牧耸裁?

     、评蠋熓窃趺葱薷牡?

      b.細讀自己的習作,修改寫錯的字、用錯的詞,寫得不通順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錯的標點等。

      C.用符號劃出自己認為閃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讀,其它同學傾聽、評價。

      2.互評互改

      a.交換作文

     、庞觅澷p的符號劃出你欣賞的詞句,并評評好在哪兒,為什么好?

      ⑵你認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還不夠清楚、不夠具體,提出中肯的建議。

      b.再讀作文,全面檢查與潤色。

      3.全班交流

      a.指名朗讀作文。

      b.師生評議

      五、謄抄作文,匯編成冊

      今天,我們用筆播種了希望。每個同學的理想都是一粒種子、一個渴望。這次習作我們就以“種子”為序,將大家的習作匯編成冊。拜讀它們,我們仿佛在觸摸著一顆顆萌動著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夠早日變為現實。

    有關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設計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教學方法設計

      1 觀察想象,口頭交流,認真傾聽別人的交流。

      正 確目視,學會臨摹。

      敢于放手,留下拓展思維的空間。

      一、導入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范讀課文:邊聽邊想泉水從哪來?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并把它畫下來。

      3、出示生詞認讀。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老師把熟字去掉,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5、再讀一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寫字:

      1、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2、范寫,重點指導:出示骨、鵑、股、脆:讀讀這些字,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異同?

      3、學生總結: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塔:右下是合,中間的橫短不能少。

      一、《泉水》這篇課文很美。無論是文字還是內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著,灑下一路歡聲,灑下一路愛心。教師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到文章里去,感受到泉水的快樂,分享泉水的幸福,泉水樂于助人,奉獻為樂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潤學生的心田。

      二、開課,伴隨著叮咚的泉水聲,教師深情描繪:叮咚,叮咚,是誰在山上彈琴?是一股清泉從石縫中沖出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然后指導學生讀出泉水的沖勁,引導學生想象泉水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看到了什么。音樂的渲染,朗讀的感受,導語的創設,讓學生初步走進泉水的世界,感受泉水的美。

      三、精讀課文時,教師給了學生自主感悟的空間,以讀文本,讀中對話,移位體驗,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股泉水。

      1、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讀好泉水的幾句話,特別注意孩子的個性化的朗讀體驗,通過激發想象,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樂趣。

      如,山里姐姐那一部分,教師當作姐姐,和學生對話,學生很快進入泉水的角色,熱情地招呼姐姐“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庇辛擞淇斓捏w驗,孩子們的思維也活躍了。

      2、質疑:“天然是什么意思?”其他孩子紛紛發表意見“就是大自然”“是自己流出來的”

      確實,從孩子們的只言片語來看,他們確實能悟到天然的意思,能結合生活中具體的事物來談,

      一、談話導入

      師:丁冬、丁冬……你們聽到了什么?

      生:是誰在唱歌,泉水流動的聲音……

      師:同學樣的想像真豐富。請同學打開書,從書中找到作案好嗎?

      生:丁冬,丁冬,是一股清泉石縫里沖出來

      師:噢,的確是泉水姑娘,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這位泉水姑娘。板書課題:泉水

      二、整體感知

      師:泉水姑娘從哪里來?都去過哪些地方?

      生:泉水姑娘從石縫里來,她去過水池地、果園、山坡、山谷。

      三、熟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讀

      師:請同學們說說自已喜歡的詞語。

      生:喜歡“丁冬”這個詞,看到這個詞我好像聽到泉水姑娘歡快的唱著歌兒從山上跑下來。我用朗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岸《,丁冬”。

      師:全班同學和他一起來感受好嗎?

      生:齊讀“丁冬,丁冬,”并放在句子里讀。

      生:我喜歡“沖出來”這個詞,看到這個詞我感覺到泉水的力量很大,也感受到了泉水姑娘想來到這個陽光明媚的世界

      泉:下邊是水,豎鉤右邊是兩筆,不要合成一筆。脆:右下是橫折鉤,豎彎鉤,不要寫成巳。

      4學生練習,把字寫規范、美觀。

      四、快速讀第一自然段

      1誰能先說說,如果讓你讀這一段,你會怎么讀呢?

      學生討論得出:我們讀的時候要讀出泉水清脆的歡快的聲音。

      2泉水都流過哪些地方,遇見了誰,說了什么?輕聲讀第二——五自然段,把答案畫在書上。

      學生邊讀邊畫。

      3自由讀六、七自然段,練習填空:

      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他們互相問候:()。他們互相約定()。

      五、總結:

      1讀完了課文,你喜歡泉水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像泉水學習呢,說說你打算為身邊的人做些什么。

      2朗讀你最喜歡的段落,試著背下來

      3把你喜歡的段落讀或背給你得好朋友聽。

      很可貴的。教師完全可以好好利用這個生成的資源,讓孩子們對天然有更完整,更具體,更清晰的'理解。

      3、再如讀到果園那一部分,讓孩子們想象果樹喝了泉水后會是一番什么景象,再讓學生讀書,學生作為泉水的那種自豪,那種付出的快樂自然表達得淋漓盡致。

      4、讀到為畫眉鳥伴奏一部分,教師讓學生聽一段音樂,感受泉水很美,再讀出來。學生聽后紛紛回答老師,很美。這個設計是好的,能幫助學生進入課文,體驗情感?墒怯捎诂F場音樂聲開得過大,放出來的聲音不僅談不上美,反而很刺耳,學生卻異口同聲附和很美,讓人感覺是這堂課中一個不和諧的音符。xkb1.com

      急切心情。我要用動作來表達個詞語。(學生邊讀邊用手比畫)

      生:我喜歡“陽光燦爛”這個詞?吹竭@個詞我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景色。

      2、教師引導學生想,讀一讀,再讀一讀。

      生:我體會到泉水姑娘是高高興興來到這個世界上。

      生:因為泉水想快點看到美麗的世界……

      3、學習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

      讀一讀描寫泉水姑娘流過的地方的自然段。想一想這幾個自然段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生:都寫了泉水流進什么地方,泉水流進不同的地方都在幫助別人。www.xkb1.com

      生:小組交流:學生反復朗讀并體會。抓住重點詞語。 4、整體感悟。生:全班齊讀課文。

      四、拓展練習

      泉水流到__________________,她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泉水說:“___________”的格式來完成。

      師: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去自由創作吧!

      生:小組交流:這節課不僅感受到泉水姑娘的美麗,更深深的體會到泉水美好的心靈。

      板書設計

      泉水

      山腰 姐姐 多

      平地 杜鵑花 清

      果園 果樹 甜

      山谷 畫眉鳥 美

    有關語文教案5

      第二單元

      教學內容

      5.夢圓飛天

      6.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7.克隆之謎

      習作2

      練習2

      單元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單元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想象課文所描寫的情景,體會“神舟”5號發射時人們無比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結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場面談談自己的感受。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激發學生探究宇宙奧妙的興趣和培養熱愛科學研究的志向。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

      5 夢圓飛天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想象課文所描寫的情景,體會“神舟”5號發射時人們無比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結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場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熟讀通,體會中國人民實現飛天夢想的無比喜悅與自豪。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熟悉課文,質疑問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課題,簡介“神舟”5號發射成功的有關情況。

      2、播放神舟5號發射錄像。

      3、師生談感受。

      二、初讀課文

      1.課文是如何記錄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的?

      2.布置學生自讀課文。

      3。提出要求:

     。1)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2)讀準生字新詞,根據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3)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句子或者長句多讀幾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4)邊讀邊思考:課文描寫了哪些激動人心的場面?是如何描寫的?

      4.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按自然段讀課文。

     。2)布置其他同學認真聽

     。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執”是翹舌音。

      5.布置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反復朗讀。

      三、交流感悟

      1.聽寫部分詞語。

      2.安排學生代表上臺朗讀課文,簡單賞析課文。

      3.質疑問難:

     。1)哪些場面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你對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有什么獨到的見解?

     。3)教師給予解答。

     。ㄑa充資料 )

      A俄羅斯塔斯社在今日頭條顯著位置,報道了中國“神舟”五號發射的消息。稱:“38歲的中國人楊利偉是第431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個中國公民。”

      B航天員在太空失重環境中,吃飯有幾種吃法。一種是坐著不動,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樣,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另一種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塊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間不動,人飛過去用嘴湊上去咬住它。吃飯的時候要閉著嘴吃,千萬不能叫食物殘渣漏到嘴外邊去,否則食物渣子會在空中飄浮不落,很難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辦了。

      四、安排寫字練習

      指導寫習字冊,教師巡回指導

      五、布置作業

      1、 熟讀課文,準備在課堂上朗讀

      2、 思考: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可以分幾個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精讀感悟。

      2.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氛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去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

      3.通過學習,解決遺留的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投影文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指出優缺點,教師進行現場指導。

      3、師生共同復習第一課時內容。

      二、精讀感悟

      1、簡單指導,理清課文脈絡。

     。1)點名事件發生的時間。

     。2)重點寫人們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神舟5號”送行時的激動人心的場面。

      (3)寫發射的場面扣人心弦。

     。4)寫楊利偉在太空中問候大家。

     。5)點名了此次發射飛船的重大意義。

      2、朗讀1自然段。強調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

      3、朗讀2-5自然段。

      感受人們為神舟5號送行場面的熱烈。在送行的人中,有“與宇航員朝夕相處的教練、專家”,有“手舉鮮花的少先隊員”,他們“人人臉上寫滿了喜悅與自豪”。朗讀時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氣氛表達出來。

      師生朗讀,體會喜悅心情。

      通過“身著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紅旗肅然佇立”等語句,指導學生體會楊利偉嚴肅莊重的神情。

      指導學生讀好“總指揮長同志,我奉命執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準備完畢,待命出征,請指示”這句話,體會楊利偉同志出征前的堅定意志和必勝信心。

      4、指導朗讀感悟“發射”情節。

      指導讀好“隨著發射時間一秒一秒地逼近,人們的心弦都繃得緊緊的,似乎可以聽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一句想象當時的進展氣氛。

      反復讓學生演練“十、九、八……點火……起飛……” 讀出現場特有的氣氛。

      點名讀,分角色讀。

      播放發射錄像,激發學生想象力。

      再指導朗讀,注意展開想象,讀出氣勢。

      “一片歡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澎湃的激情……”這句話朗讀時要讀出節奏感,讀出內在的一層比一層更強烈的人的感情。

      5、指導朗讀楊利偉的話。

      (1) 請學生讀第三部分。

     。2)楊利偉的話有兩處。第一處是當飛船運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時,楊利偉神情地向地球發回的問候!跋蚴澜缛珖嗣駟柡茫 弊x這段話時,注意指導學生體會楊利偉當時的激動和難以抑制的豪邁之情。

      (3)請男同學和女同學輪流朗讀。

      (4)請小組中朗讀得最好的同學到臺上朗讀。

      三、合作探究

      1、老師提問:在神舟5號”飛船發射的過程中,哪些場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組合作探究。

      3、指導方法:

     。1)再讀課文,進行系統思考。

     。2)默讀課文,自己在文中畫出相關句子。

     。3)在小組中進行討論,說出自己的感觸。

     。4)開展互動,朗讀自己最感動的部分。

      4、全班交流。

      四、課堂練習

      1、朗讀練習。

      2、把自己搜集的有關太空知識的圖片和資料進行交流。

      第 3 教時

      教學目標:

      1.總結課文,質疑問難。

      2、課堂表演,再現課文為我們描寫的情景。

      3 把自己搜集的有關太空知識的圖片和資料進行交流。

      教學重難點:學生的吸收消化,再現課文為我們描寫的情景。

      一、師生總結

      1、播放課文錄音,對課文做簡單的回顧。

      2、師生互問互答,對課文進行總結。

      3、對教學的下一環節進行動員指導。

      二、課堂表演

      教師的話:我們將要表演的《夢圓飛天》反映了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后酒泉大地上人們歡慶的熱烈場面。

      片段:

      出示字幕:現場指揮員不時傳出的各種指令,重重地敲打著人們的心。零號指揮員開始最后10秒倒計時:10、9、8、7、6、5、4、3、2、1。O

      師:為什么激動?

      生:因為倒計時的時候就要發射了。

      師:對,首次發射的激動,把它讀出來,零號指揮員開始

      生大聲讀10、9、8、7、6、5、4、3、2、1

      師:從你們的聲音表情看出了激動,還想說什么?生:我覺得這十秒鐘是全世界關注的十秒鐘。vyYo生:我想到了我在跳水到了最后十秒鐘,我的心像兔子在跳。

      師:這是怎樣的10秒呢?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期盼凝聚的10秒!雖短猶長的10秒!9

      牽動13億中國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讓人們激動、緊張、擔憂的10秒。

      零號指揮員倒計時 hx$(M

      生:10、9、8、7、6、5、4、3、2、1

      師:從哪體會到到了最激動的時刻。

      生:因為到了中國人最自豪的時間。

      師:請零號指揮員開始十秒倒計時。

      生倒計時。

      師:多么緊張的十秒啊。誰再說一說。

      生:我覺得這十秒讓我非常緊張。

      師:課文里哪個詞可以表現。I

      生:重重的敲打。

      生再讀。

      師:這十秒多么重大,讓我們零號指揮員一起發令。生讀。

      師:伴隨著滾滾的濃煙,神舟五號沖上了遼闊的碧空。

      出示:神舟五號升天情景。

      三、資料交流

      1、教師說說資料交流的意義。

      2、小組進行交流。

      3、班級交流,教師指導。

      四、練習布置

      1、練習冊。

      2、課后練習3、4題。

      板書設計

      5.夢圓飛天

      送行----發射----問候----夢圓

      6.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激發學生探究宇宙奧妙的興趣和培養熱愛科學研究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激發學生探究宇宙奧妙的興趣和培養熱愛科學研究的志向。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由課題入手,初步把握“孿生兄弟”的含義。

      教學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板書“孿生兄弟”,指名說說含義,逐步補全課題“地球的”“火星”,簡要說明地球與火星的關系。

      2.用課件演示兩者的真實圖片,作一個初步的了解。

      3.課文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心上問題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2)不理解的字詞同桌相互質疑。(3)思考交流“課文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

      2.檢查自讀情況,掃清閱讀障礙。

      3.思考交流“課文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

      4.分析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想:從哪里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是“孿生兄弟”?(兄弟倆長得太太像了)分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2)讀讀、記記兩者的相似之處。

     。3)師述:課文以四個“同樣”所表達的內容表現了含義,突出了文題和主題。再讀讀理解。

      (4)引入:由此人們也作出了這樣的推測――――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存在。

      5.為什么會作出如此推測呢?自讀下文思考,并弄明白課文又介紹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6.簡單分析交流后給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1):“孿生兄弟”推測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兩種來源。

      第三段(6-8):闡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卻不能的原因。

      7.按段讀課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內容。

      三、小結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弄明白兩者的相似之處與差異之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說說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這孿生兄弟有什么相似之處與差異之處呢?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ㄒ唬⿲W習第二段。

      1.指導學生觀看一組關于火星表面情況的圖像,說出自己的觀察所得。

      2.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證明火星上曾經有水的存在!20xx年3月……分析……證實……”可見,火星有水的推斷是具有科學根據的。

      哪句話又能證明推斷的可信性呢?讀句“科學家研究分析了……亞馬遜河!奔ぐl探究“火星上的水從哪里來”的興趣。

      3.齊讀第3 自然段,說說水來源的第一種猜測,讀讀第4自然段,說說水來源的第二種猜想。多讀把握領會。也可同桌間合作介紹水來源的兩種推測。

      4.課件演示,指名學生作模擬介紹,說明水來源的推測。

      5.讀課文進一步把握內容。

     。ǘ⿲W習第二段

      1.過渡:火星與地球,同樣是行星,環境相似,水的來源相似,“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來,而且孕育出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還多”,“為什么沒能留住呢?”

      2.帶著問題講課文,找出原因。

      3.指名交流,分析指導。

      (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對物體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2)找出具體描述的句子,讀讀,體會作者形象化的的寫法寫出了氣體脫離火星表面的過程。如“大逃亡、裹挾著”賦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認為呢?科學家又是怎么認為的呢?引導讀句理解“然而……”

      5.可是,在沒有充分的科學根據可以證明之前任何結論都不能武斷(辨別“果斷”),科學的探究態度必須是嚴謹、一絲不茍,來不得一絲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與否,這是個怎樣的謎?你想知道嗎?那么,請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努力去探究吧?茖W的大門正為你敞開著。

      三、結合板書,總結全文

      1。弄明白“為什么說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

      2.齊讀全文,作內容的整體回顧與把握。

      四、作業

      選用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6.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相似處 同樣……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異處 水沒能留住

      努力探究科學奧秘 生命存在(謎)

      7.奇妙的克隆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

      教學重難點:

      4, 指導。

      (1)教師邊范寫邊講解“工、母”的書寫方法。

     。2) 學生練習、反饋,發現問題再指導。

      5, 練習。

     。1)學生再次繩其祖武,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有關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畫面。

      3. 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閑""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重難點:

      1. 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預習:

      1. 自學生字,熟讀三首詩。

      2. 借助注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 搜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第1課時

      教學目標:掌握生字詞,讀熟三首詩,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學都出去旅游了,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風光一定在你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介紹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嗎?

      今天,我們還要從三首古詩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詩人筆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樣的。

      二、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三、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導讀準后鼻音

      諳——暗:區別音、形、意

      四、分組學習

      1. 讀熟三首詩

      2. 借助注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3. 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五、班內交流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六、作業:

      1. 抄寫生字。

      2. 讀、背三首詩。

      第2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每首詩所表現的美好意境及表達方法,背誦、默寫。

      教學過程:

      一、吟誦、理解〈獨坐敬亭山〉

      1. 議:詩中除了敬亭山還提到哪些事物,分別是什么樣的?

      鳥:多、高飛無影

      云:少(孤)慢慢飄走(閑)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2. 在詩人筆下,萬物似乎都與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請你從詩中找出這樣的詞句。

      閑、相看兩不厭——體會詩中擬人的表現手法。

      3. 教師簡介寫作背景,讓學生粗略了解詩中寄寓的情感。

      此詩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悶時所作,因此通過眾鳥高飛、孤云閑浮、人與山"相看兩不厭"來表達自己抱負不得施展,有志難酬的無奈。讀起來使人產生一種失落、孤獨之感。

      4. 指導背誦《獨坐敬亭山》

      二、吟誦、理解〈望洞庭〉

      1.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所寫的洞庭湖景色,看誰描述得最美。

      此環節注意提示學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諧;湖面的光亮平靜。

     。2)白銀盤和青螺分別所指。

      ——從詩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還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從詩中哪些地方看出詩人是站在湖邊往遠處看的?

      3. 詩人通過恰當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寫得惟妙惟肖,請找出詩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靜的湖面比作未經打磨的`鏡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銀盤,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導背誦《望洞庭》

      三、吟讀、理解《憶江南》

      1. 釋題:憶,在此當回憶講。"憶江南"為詞牌。

      2. 根據學生可能產生的疑問補充注釋。(舊:過去 勝:超過)

      3. 說說你從這首詞中體會到怎樣的景色,詩人用什么手法來表現這樣的景色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天空布滿火紅的朝霞,江邊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燒著的火焰還要紅;那一江春水像藍草一樣青綠,像晶瑩的翡翠!容^、比喻)

      4. 請聯系前面幾句詩的意思,把最后的反問句寫完整。江南的景色,讓我怎能?

      5. 指導背誦《憶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1. 白居易所作《憶江南》另兩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2. 其它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鹿砦》《望廬山瀑布》《滁州西澗》《山行》《小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

      五、作業:

      1.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2.桂林山水(2個課時) 返回目錄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故事導人,激發興趣;

      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去觀賞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坐穩你們的小船,我們出發了。

      二、整體感知,帶人情境。

      1.范讀課文。

      2.此時,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小結,并引讀第一節。怪不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

      三、精讀第二節,體會感情。

      1.自由朗讀。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地練一練,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達出來,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讀。

      2.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1)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靜、清、綠。("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贊嘆之情。)

     。2)感悟作者表達"綠"的精妙。

      引導學生把"無瑕的翡翠"與"碧綠的草坪、"綠色的玻璃"加以比較,體會作者描寫的形象性和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3)讀了這句話,你對漓扛的水有怎樣的印象?請概括地說。(板書:靜清、綠)

      1.中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讀,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為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說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致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很清,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綠,多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和原句對比讀,你有什么感覺?

     。4)指導朗讀,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5)學生有感情朗讀。

      4.激情點撥

      既然這一節寫的是漓江水的靜、清、綠,為什么這節開頭,還寫大海和西湖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讓學生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漓江水獨特的美。)

      5.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1)這段話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體寫漓江水的特點,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寫出了水的靜。

     。2)學生試背。

      四、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節。

      1.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感受了漓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讀讀、劃劃、練練、說說的方法來學的,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自學第三節。

      2.出示要求。

      讀讀:讀第三節。

      劃劃:劃出最美的句子。

      練練:讀出美的感受。

      說說:值得學習的寫法。

     。ǚ龇沤Y合,注重學法的遷移。)

      3.朗讀比賽。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谧x給一個老師或同學聽

     、塾涀∷麄儗δ憷首x的評價。

      4.全班交流,并請進步特別大的同學為畫面配音,其他同學欣賞。

      (讓學生讀給老師或同學老師聽,恰似給疲勞的學生注入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堂氣氛瞬間進入了高潮。與老師或同學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待人接物、語言交際、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真可謂一舉多得,設計絕妙。)

      5.談談值得學習的寫法。

      (對比;抓住特點具體地寫;用整齊的句式)(板書:奇、秀、險)

      (圍繞教學單元目標,讀寫結合。讓學生悟出寫作方法。)

      五、以讀代講學習第四節。

      1.范讀。

      2.激情點撥。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畫,這幅畫有83公里,所以說是連綿不斷的畫卷。這幅畫是誰畫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筆把桂林山水描繪得這般如詩如畫、如夢如幻,讓我們感到如癡如醉。(板書:美如畫)

      3、學生齊讀最后一節。

      讓我們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τ凇豆鹆稚剿愤@樣的精品,只有多讀,方能領悟文中之意,體會文中之情,讓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讀寫結合,延伸課外。

      1.其實,同學們也游覽過很多名勝。讓學生交流所帶來的風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勝古跡。

      2.說一說,仿照第2、3節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

    有關語文教案7

      一、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學會多音字“卡”,完成課后練習.

      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鄉村人們勤勞善良的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過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現,明白遇事要善于動腦思考,要勇敢、堅強。

      重難點:目標中第2、第3本課安排2課時進行教學。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讀導語,了解大意

     。ㄈ~老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編者有意設計導語,是給予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師應引學生找出方法,為學文設置鋪墊)

      二、談話導入,質疑課題

     。◥垡蛩固拐f: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好。從課題處入手,大膽質疑,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輕聲讀文,畫生字詞2、同桌合作,互讀互糾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4、教師檢測自學情況

     。ㄕn堂上,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自主、合作、交流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上作記號。

      2、大堂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質疑問難:讓學生說出不懂的地方,注意課堂中的生成。

      4、梳理問題,提出學習目標

     。▽W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可以使教師更有的放矢,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現,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五、布置作業:熟讀課文,獨立思考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結合,直奔重點。(學習2—5自然段)

      1、觀察課文插圖1,說出所見所思。

      2、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3、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A、為什么亂掙的結果只會更壞?(想象亂掙的結果,理解“堅持”的意義。)

      B、從作者的身上,你受到什么啟發?(首先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法,學生與圖親密接觸,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的能力,體會作者的勇敢堅強、善于動腦思考的良好品質,突出重點。其次,利用文本空白處,激發學生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讀中感悟,讀中體驗。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情景最讓你感動?

      2、指名讀被感動的句子,說說理由。

      3、圖文結合,理解詞語意思,能夠遷移運用。

      4、指導朗讀最后一段,認識設問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文,自我發現,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三、回顧全文,體味感悟

      1、開火車有感情朗讀課文。

      2、尋找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詞。

      3、嘗試復述故事

     。ㄕn標指出:積累語言材料的最佳途徑是復述。閱讀教學目標強調:學生能復述敘事性

      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與他

      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設計板書:

      滿山的燈籠火把

      起因經過結果

      墜入堅持得救

      哭著喊著不哭也不喊淚如泉涌

      后記:

      10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過程與方法:抓住課文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必得一個人的成長不僅需要向老師學習豐富的知識,還要學習

      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習抓住課文重點部分,讀懂文章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是看樣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宣布課題,導入新課。

      課文以“樹葉都是綠色的嗎”這一問句為題,都有哪些意義呢?請大家在閱讀課文中去體會它的含義,和給予我們的啟示。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仔細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根據字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字形。

      2、在小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習的形式,熟記熟讀生字詞語,,有針對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錯的筆畫。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把課文度讀熟。

      2、默讀思考:

     。1)課文講了林巧稚

      1、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2、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3、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

      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學生默讀全文(默讀時要結合“泡泡框”中的提示來思考。)

      2、然后議論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中小學暑期的哪些事?重點講了哪件事?

     。2)為什么林巧稚回憶起這些事總要稱贊老師的教授方法?這方法對林巧稚產生了什么影響?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感情。

      討論、探究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認為林巧稚的生物課老師的方法好在哪里?

      2、這堂生物課使林巧稚得到了?她為什么能得到這些?

      3、學習了不起篇課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二、理解感悟

      第2---10自然段是重點部分其中2—8段簡明易懂,可以以學生自學為主,可引導學生理解。

      第三課時

      一、評價朗讀。

     。▽W生讀并互相評價)

      二、鞏固練習。(課后練習3)

      三、指導寫字。

      “輩”字上小下大。

      “亦”字第六畫是“豎鉤”不要寫成“豎”。3、把沒讀懂的地方記下來。

      讀后進行議論。

      1、找出相關的語句及段落,并根據自己的題解來敘述。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法,達到學習的最佳

      效果。

      1、朗讀練習

      2、背誦課文指定的段落。

      學習重點字,并試著自己說出。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固然重要,但這是外因,

      更重要的是從老師的教導中領會老師的用心,從中得到啟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這是內

      因,是自己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鼓勵學生公正地評價朗讀情況并學會表揚。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

      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學生的活動及學法設計意圖

      補充資料:

      哲理:關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人云亦云:云,說;亦,也。指人家怎么說,自己也跟著怎么說,沒有主見。

      實踐:人工智能改選自然和發行社會的有意識的活動。

      諾言:應允別人的話。

      思維: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

      《語文同步讀本》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贏自己一把》、《盲童的畫》。自學時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抓住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抓住主要事例,體會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

      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10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生物課給林巧稚的啟示

      林巧稚從老師的教學直的感悟

      林巧稚從生物劉上悟到的哲理

      教學后記:

      11成長

      一、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沂菊n題,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兩篇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復習前面課文內容,引出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還不能理解的在集體交流提出來。

      3自由讀課文,你能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你想讓老師、同學幫助你解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故事大意,提出問題,培養歸納、質疑能力!

      (三)檢測識字情況,指導易錯字的寫法。

      (1)用“開火車”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聽寫生字。

      (2)當時反饋比賽情況,將寫錯的字正確的寫法展示在黑板上,請同學介紹你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3)區分形近字:你能給這些生字找個伙伴嗎?再分別組個詞

      (4)重點指導“駛、酬、誕”這3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指導

      【以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以學生傳授經驗的方式更利于學生接受知識。】

     。ㄋ模┘w交流,把握課文大意,質疑

      1《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么故事?

      2讀過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3你有哪些問題需要大家幫助你解決?(學生邊說,教師邊分類歸納板書)4梳理學生所提問題,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學生的質疑中來,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以便于第二課時有目的地學習。】

      (五)作業:

      1生字、字詞,熟讀課文。

      2向家長詢問或與家長交流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從上一節課學生的質疑引入

      1同學們,還記得你們上節課就《成長》這篇課文提出了哪些問題嗎?(電腦出示這些問題)

      2同學們的這些問題都是圍繞“成長”提出的。(出示“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這樣”的成長是指怎樣的成長呢?為什么說“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

      【此環節的安排是從學生前一節課的質疑引入,使得兩節課銜接自然、緊湊,再抓住學生提出的重點問題,用課文的重點句提出問題,使學生從課始就進入課文的重點,體現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ǘ┳プ≈攸c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么?

      2集體交流,抓住重點句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1)“自言自語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許裝兩塊錢。”(可以看出小男孩非?释玫絻筛隳c,但他又從來不買兩根。)

     。2)當“我”表示要多給他一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說:“不要。兩塊錢買一根,還可以喝一聽可樂。”如果你是他,此時你會怎樣做呢?

      【此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走入文本,深入體會小男孩內心所想】

      (3)從小男孩的態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

      【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

      (4)齊讀第六自然段,我們和作者一樣,會產生很多疑問,你當時會想些什么呢?

    有關語文教案8

      12.樹林和草原

      屠格涅夫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2. 學習寫景的語言特色。

      3. 學習寫景順序。

      重點難點

      重點:課文寫景語言的特色

      難點:課文寫景順序的特色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自讀課,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在學生自學前提下,結合“思考與練習”理清景物描寫的順序及景物的特點,品味語言,并把握一些生詞及多音字。

      教學過程

      一、 整體感知

      1. 作家作品簡介

      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

      教師補充:《獵人筆記》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它是一部形式獨特的寫集。其第一部寫《霍里和卡利內奇》最初發表于《現代人》雜志,1852年,作者將先后刊出的21篇特寫匯編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發表的'新作《兩地主》,以《獵人筆記》為名出版,本文選自最后一篇。

      2.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

      3. 基礎知識訓練。

      4. 默讀課文,完成思考與練習

      二、賞析課文

      1.品味語言

      作者以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俄羅斯草原獨特的夏日風光。請你把你認為精彩的修辭句子從文中找出來。

      2.課文采取第二人稱寫法,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引導:

      可拉近讀者與主人公的距離,作者不必現身說法,卻能使讀者在一組組電影鏡頭似的畫面中達到與主人公溝通的目的,具有身臨其境的獨特感受。

      3.找出描寫草原的句子

      A.“沾滿了露珠的發白的草原

      B.“草地很快變干了”

      C.“青草、灌木叢,周圍一切頓時變暗”

      --描寫角度:以時間為順序

      4.學生質疑,合作解答

      A.“這是怎么的呀?”有何作用?

      B.“二十開外已經什么都看不見了,狗在黑暗中隱隱發白!

      三、作業

    有關語文教案9

      一、通過游戲,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畫楊桃》中,一個同學看到一件事物是五角形的,一個同學看到的是圓形的,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察結果卻是出自同一件事物,正所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觀察不僅能給人帶來很多靈感,而且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樂趣。下面我們來比一比,誰具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在3秒鐘時間內,看出是什么圖形。

      2.出示右邊第一幅圖3秒鐘。

      3.你看到了什么?請把看到的與你的同桌同學交流交流,注意:

     。1)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2)聽的同學要認真、專注,若有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請教。請教也很講究,態度要誠懇,語言要中肯。

      同桌同學交流。

      4.教師巡視,邀請一對觀察結果不同的上臺展示交流過程。

      其他同學評價他們的語言表達是否清楚、完整。

      5.通過交流,全班同學分成不同看法的兩個方陣。

      同學們同時同地看了一幅圖,看到的結果卻完全不一樣呢?到底是哪一方的看法是正確的呢?

     。1)雙方可以進行爭辯,據理力爭。

     。2)就不懂的可以虛心地向對方請教、提問或跟對方商討。

      6.再一次出示該圖片,請同學們再一次仔細的看圖,能不能像魏格納一樣有驚人的發現呢?

      結合第一次的觀察所得,說說: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現在又有什么發現?是怎樣發現的?對這兩次的觀察有什么感受?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觀察方法:觀察時要仔細地看,反復地看,從多個角度去看,才會有許許多多新的發現,才能有像孫悟空一樣的火眼金睛!

      重點板書:

      仔細地看

      反復地看

      多角度看

      二、小組合作觀察,練習觀察方法,練習條理表達。

      同學們,現在我們就要來試一試我們的火眼金睛有多厲害。小組同學合作觀察右邊第二幅圖,比一比哪一組同學的火眼金睛最厲害,腦子轉得最快,語言表達得最有條理。

      小組活動,積極運用觀察方法觀察,積極思考,并集合小組各成員意見,最后統一觀察所得。

      各小組交流:每組派一名代表有條理地闡述觀察過程和觀察結果。

      其他小組可以就某一組的闡述補充自己組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

      評價:每組選2名同學和老師組成評委團,給各小組評分。評分項目為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總分100分),附加項目是聯想能力(20分)。

      三、小組競賽觀察,發現多,說得好。

      1.剛才,同學們的火眼金睛幫了小組的大忙,同時,同學們的觀察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F在,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的火眼金睛最厲害,誰的口才最厲害。

      2.出示第三幅圖(10個人頭圖)

      3.從圖上先看到了什么;再進一步仔細觀察,看到了什么;反復看一看,換幾個角度看一看,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深切的感受或啟示?比一比,誰的發現多,誰說得好。

      初賽:小組比賽,選出各2名優秀者。

      復賽:優秀者在班級里比賽,評選出“觀察能力突出獎”和“小小口才家”。

      4.發獎

      四、總結:

      生活中時時處處需要觀察,誰學會了觀察,誰就具有慧眼。只有我們仔細地觀察,反復地觀察,多角度地觀察,就會具有慧眼。

      五、作業:把觀察樂趣與別人一起分享。

      六、板書:

      我看到了……

      仔細地看 獨

      反復地看 具

      多角度看 慧

      眼

    有關語文教案10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第13課《請你不要告訴她》,請小朋友看老師寫課題:“請”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不”上一橫稍長;“要”中的“女”橫稍長;“告、訴、她”這三個字是這一課的生字,小朋友看仔細點。我們一起讀課題。讀了課題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嗎?

      生:“你”是誰?“她”是誰?

      生:不要告訴她什么?為什么不要告訴她?(師據生所問在黑板上板書大小不等的問號)

      師:小朋友們真肯動腦筋!這些問題教師相信你們通過讀書一定能夠解快的!請小朋友拿出課文,仔細讀,讀準字音。(生讀,師巡視)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認真,下面老師先檢查一下字音。

     。ǔ鍪旧滞队捌。)誰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小朋友,這個“訴”字單獨讀時讀第四聲“s ”,和“告”連在一起讀輕聲,小朋友跟著老師讀兩遍。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快,讀得都不錯!請你們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了。(生自由讀,師巡視)

      師:課文小朋友們讀通順了嗎?誰來讀給大家聽一下?(指名讀)他有讀錯的地方嗎?

      生:有!

      師:你讀給他聽一下。▽W生讀)(指讀錯的學生)請你再讀一遍。

      師:小朋友這篇課文分兩部分,1-5行為第1部分,6-10行為第2部分。我們先學習1-5行,請小朋友再讀這幾行,讀的時候想象一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ㄉ杂勺x)

      師:誰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田野。

      生:我好像看到了小紅花!

      師:小紅花是什么樣子的?

      生:小紅花真紅!

      生:小紅花上面還有好多露珠呢!

      生:小紅花上面那么多的露珠,太陽一照,小露珠閃閃發光呢!

      師:小朋友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把你們想象的畫面畫成了一幅畫,(出示投影片)你們看美嗎?那你們再讀1-5行時,能把這種美讀出來嗎?試著讀讀看。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生自由讀)

      師;誰讀給大家聽一下?(指名讀)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不太好!

      師:你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師:讀得真好!我們聽出來,小紅花顏色那么紅,那么有光澤,也感覺到小朋友想快點摘下小紅花的心情。小朋友們一齊讀一遍。

      師:小朋友讀得越來越好了,課文用短短的幾句話就把小紅花贊美了。這么美的句子我們不能忘了,快把它背下來。請小朋友們先看著圖背一背。(生試背)哪位小朋友背一背?(指名背)

      師:小朋友背得不但熟練還很有感情,真不簡單!請你們接著讀6-10行,讀得時候在想象一下小朋友送花的動作,你們還可以把動作做出來。

      (生自由讀,師巡視)

      師:小朋友讀得多認真!小朋友送花的動作想象出來了嗎?教師這兒有束花,誰來表演送花?誰在他表演的時候讀課文?

     。ㄒ簧硌,一生朗讀)

      師:他把“悄悄地”插花、“輕輕地”說話演出來了嗎?誰再來表演?(一生表演)

      師:剛才的小朋友演得真不錯!能演好就一定能讀好,這一次你們在讀這幾行一定會讀得更好了! (學生自由讀)

      師:誰讀給我們聽聽?讀的時候還可以加上一些動作。(指名讀)

      師:你讀得真不錯,特別是“悄悄地”和“輕輕地”這兩個詞,讀了以后,我們好象看到了小朋友“悄悄插花”和“輕輕說話”的情景。

      師:多么可愛的孩子!他們摘下這么漂亮的小紅花送給他們的老師。下面讓我們一起讀這幾行,體會一下小朋友對教師的這一份熱愛之情。(生齊讀)

      師:課文我們學完了,小朋友們把1-10行連起來,同桌比賽,看誰讀得好!

     。ㄉ杂杀荣悾

      師:誰認為自己讀得好,就自己站上講臺讀。

      (全班學生上臺)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師:大家都上了講臺,大家的.積極性真高。我們就來一次男女同學比賽讀,好嗎?男同學先讀。(男同學讀)再請女同學讀。

      師:大家讀得真有感情。一開始小朋友問了老師幾個問題,學了課文你們懂了嗎?“你”指的是誰?

      生:“你”指的是小紅花。

      師:“她”指的是誰?

      生:“她”指的是“老師”。

      師:為什么不要告訴她?這個問題是誰提的?你現在搞明白了嗎?

      生:因為老師工作很辛苦,小朋友把花送給老師,還不想讓老師知道是誰送的,小朋友很愛老師。

      師:小朋友們不用老師教,自己學課文就弄懂了這幾個問題,真不簡單!今后我們學習時就要這樣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學習3個生字。

      師:誰先來把這幾個生字讀一讀。這幾個生字,小朋友打算怎么記住它們呢?(學生說記法,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

    有關語文教案11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學準備:圖片,幻燈片,頭飾,課文錄音等

      教學過程:

      一、用指偶導入,巧揭課題

      1、 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來猜一猜!

     。◣煄现概肌“淄,以小白兔的身份來學課文。)

      大家來聽一聽,小白兔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好嗎?

      我正是《蘑菇該獎給誰》的主人公。ǔ鍪菊n題)今天這節課,我將和大家一起來研究這個故事。大家愿不愿意啊?

      2、 小朋友,我來考考大家,通過學習你知道了課文寫的是一件關于我的什么事?指名答

      二、以朗讀貫穿,教學故事

      1、 故事的起因

      過渡:那你們知道我媽媽給我和我哥哥小黑兔布置了什么作業嗎?

     。ǔ鍪镜谝还潱┲该x

      問:布置了什么作業呀?指名說。

      問:你從這句話中,看出了我媽媽對我們怎么樣?指導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和期待。齊讀這一節。

      2、 故事的發展:第一次對話

      1) 過渡:我媽媽非常關心我們倆,平時問寒問暖的,也常常教給我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處事的方法。我們很愛媽媽,很聽媽媽的話。當然這次也不例外,到了晚上,媽媽回來了……(出示第二節)

      指名讀第二節

      媽媽對我們說了什么呢?誰來讀一讀?

      指名、齊讀媽媽的話(用親切地語氣讀)

      2) 過渡:當時我聽見媽媽要獎給我們最大的蘑菇,我心里非常高興。于是,我和哥哥都說了我們練習跑步的'情況。(出示第三、四節)

      男女生分節朗讀

      (出示練習題:1、小黑兔跑步得了第一名,心里。2、小白兔跑步落在后面,心里。)

      指名填空

      3) 帶頭飾,分角色朗讀二、三、四節,可以加上一些動作。

      3、 故事的結局:結果

      1) 過渡:小朋友,你們學到這兒,你覺得我媽媽會把大蘑菇獎給誰呀?(學生猜)那,結果如何呢?(出示第八節)齊讀

      問:我媽媽把獎品給誰啦?(出示圖,貼在黑板上)觀察媽媽當時的心情如何。

      讀第八節

      2) 過渡:當時我哥哥聽了這句話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ǔ鍪揪毩曨}:小黑兔聽說要把大蘑菇獎給小白兔,心里很。)

      指名說一說

      那誰讀好這一節呢?(出示第九節)指名讀,男生讀。

      哪個小朋友來猜一猜,我當時是怎么想的?

      4、 故事的發展:第二次對話

      過渡:是呀,我也懷疑媽媽是不是搞錯了,我們看媽媽當時還問了一個問題。

      (出示第五、六、七節)請小朋友分成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這三節,可以加上動作、表情。指名表演

      5、 故事的結局:理由

      過渡:小朋友明白了嗎?為什么媽媽要把大蘑菇獎給我呢?指名說

     。ǔ鍪镜谑潱R讀

      三、帶頭飾表演,拓展延伸

      1、 小朋友們,這以后,你們說小黑兔會怎么樣呢?大家大膽想象,我來當評委,看你們有沒有猜對!指名說

      2、 課文學完了,請小朋友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演一演這篇童話故事,好嗎?可以演到小黑兔知錯改正,行嗎?帶上頭飾,表演課本劇

    有關語文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會用“大顯身手”造句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抓關鍵詞句掌握初步的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說明事物的方法,了解“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并能簡單運用這一說明方法

      4、通過讀說等活動,體會機器人的神奇,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點

      知道學生了解并掌握說明文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一些說明方法來形象、具體地進行描述,達到突出事物特點的目的。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掌握初步的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機器人的神奇。

      四、教學過程

      1、整體感悟,了解課文的表達方式。

      這是一篇說明文,整篇課文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本文的第一段在文中起著總領全文的作用。 “日新月異”說明了什么?(現代科技發展之快,機器人對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之大); “千奇百怪”說明機器人的什么特點?(數量之多,功能之奇)

      2、學習2-3段,了解說明方法,知道機器人可以做得事情,體會機器人的神奇。

     、艦g覽全文,提問:“你覺得機器人神奇嗎?哪里看出來機器人神奇的?”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越來越多的事情都由機器人來做了”、“一些人們做不了的事,機器人做起來卻得心應手”)感知說明文的寫法。

     、茖W習第2自然段,知道機器人不僅可以做簡單的事(使我們的家務事更輕松),還能做危險的事(挽救更多人的寶貴生命)。全段圍繞第一句話展開,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越來越多的事情都由機器人來做了”。 .舉例子使文章更加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客觀的說明了事物

      A.機器人能做哪些危險的事呢?

      B.什么叫“亡命之徒”(不顧性命冒險犯法的人)

      C.這些危險的事,如果是人來做可能會受傷,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可是機器人卻能夠——大顯身手。請學生用“大顯身手”造句。

      D.畫出畫出最能表現“能追捕罪犯的機器人”神奇之處的句子。(“能…善于奔跑和追逐…攀爬墻壁,一旦…就…直到…才…”——機器人執行任務堅決果斷,讓罪犯無處可逃)

      E.請你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介紹你最喜歡的一位老師,要求用一件短小的.事例說明這位老師的一個最吸引你的特點

      F.請學生讀這一段,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再全班一起讀。

      ⑶學習第三自然段,知道機器人可以做“一些人們做不了的事”。全段圍繞“一些人們做不了的事,機器人做起來卻得心應手”展開,進一步鞏固“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在這一段中的運用。

      A.還有哪里看出機器人的神奇之處的?

      B.對于這些人類做不了的事,機器人做起來如何呢?(得心應手,輕而易舉)

      C.什么叫“得心應手”?(技藝純熟,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非常順手)

      請學生讀第一句話。其他同學聽完后找找哪里體現了機器人做起事來“得心應手”的?

      這里用的是什么說明方法?

      D.什么叫“輕而易舉”呢?(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氣)

      3、學習4-7自然段,知道機器人可以給人類帶來無窮的樂趣,進一步體會機器人的神奇。

      ⑴齊讀第4自然段,啟發學生認識這一段叫“過渡段”,知道過渡段的作用。

      A.“除此之外”中的“此”指什么?

     、茖W習5-7自然段,了解三種不同的機器人及各自的特點,這三段的特點是結構相似,都采用了“喜歡……的人,你不必……”這種句式引入介紹的對象,用輕松的談話拉近和讀者的距離,讀來親切、不枯燥?梢宰屚瑢W們選擇最精彩的一段精讀,另外兩段用同樣的方法自學。

      A.作者介紹了哪幾種機器人,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寵物機器人——非常討人喜歡

      音樂機器人——模仿惟妙惟肖

      足球機器人——場面同樣精彩

      B.請同學選擇一段你覺得最精彩的讀給大家聽

      C.第四自然段說“機器人還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無窮”說明什么?同學們想想機器人還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樂趣呢?

      請男生一起把4-7自然段讀一讀,注意讀出“樂趣”;再請女生讀。

      4.學習第8自然段

      自由朗讀第8自然段,請學生回答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未來可能有貌若天仙、能講各種語言的仿真機器人)

    有關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間真情,體會戰士們的細心及英雄媽媽的堅強意志和博大胸懷。

      教學重難點

      感受人間真情,體會英雄媽媽的堅強意志和博大胸懷。

      教學準備

      課件;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抗日戰爭的相關資料;了解書信常識。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辯詞導入,引生入文

      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認為“說謊”對不對?為什么呢?(不對,騙人,不誠實等)可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說謊。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板書:17 不平常的信

      二、初讀,尋找興奮點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想辦法先把課文讀通,然后再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小組內交流。

      2.全班匯報總結:初步明白課文內容,他們不是撒謊,而是為了安慰抗日英雄趙蒙生的媽媽不要傷心難過而寫的信,這是善意的謊言。(從定期寫信、模仿筆跡等方面也看出戰士們的細心。)

      三、細讀,找準情感持續點

      1.找出課文中一共寫了幾封信,分別是誰寫給誰的。

      2.初讀課文,我們已經明白了這些人寫信“撒謊”的原因,再讀課文。

      課件出示前兩封信:第一次假設自己的身份,你們是其中的一個角色,當發生這樣的事情時會想些什么?用簡單的詞或句子概括寫下來。

      A.和排長一起寫第一封信給蒙生媽媽的戰士們。

      B.戰士們想象蒙生媽媽收到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媽媽回信的戰士們。全班交流。

      3.帶著自己的想象,再讀這兩封信,想:他們是的士兵。

      4.我們給蒙生媽媽寫了很多信,從哪里看出來的?“我們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弊ブ攸c詞:一直。復習鞏固過渡句的作用。

      5.自讀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談談自己的感受。想:這是一封的信。

      6.課件出示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設自己的身份,你們是其中的一個角色,當發生這樣的事情時會想些什么?用簡單的詞或句子概括寫下來。

      7.兩次假設對比,說說自己的感受。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文中兩封給戰士們的回信。

      四、精讀,抓住情感升華點

      在整個故事中,除了課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還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不平常的你發現了嗎?再讀課文找一找。課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

      五、真情流露,評選感動班級人物

      讀完這篇課文,我們在善意的謊言里看到了很多真誠的人,有真情的人。課文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感動,找找最讓你感動的部分讀讀。說說誰最讓你感動,并寫上簡單的推薦詞。

    有關語文教案14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進一步了解寓言的相關知識。

      口語交際訓練的設計目標:揣摩人物心理,轉換成語言表達。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怎么理解蚊子可以打敗強大的獅子,卻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用傳神的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請學生散讀課文,思考:這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請學生概述故事內容。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請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請學生站起來說出喜歡哪句句子,為大家有感情地朗讀后,解釋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重點品味的內容:蚊子的語言、動作描寫部分。

      *分析品味課文過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討論、理解的問題:

      1小小的蚊子為何能戰勝強大的獅子?

      2挑戰前、獲勝后蚊子都吹響了他的小喇叭,這兩次的心情分別如何?

      3和獅子比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為何卻命喪其手?

      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適當地穿插口語交際設計

      “當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對這只“陰溝 里栽了船”的蚊子說什么?

      五、延伸體會寓意

      1、我們生活中有蚊子這樣的人嗎?你們在學習生活有過蚊子的表現嗎?

      2、你能再講一個寓言故事,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嗎?

      六、質疑教材

      故事講的是蚊子和獅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結束了,為什么課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節“無關”的內容?

      簡單介紹寓言的結構特點: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講述一個故事,第二段則說明其中蘊含的道理。前面為記敘,后面是議論。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寓言可分為身 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這種結構。

      七、教學建議:教師可帶領學生排演課本劇,引導學生通過表演來體會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滅的原因,從而明確寓意。

      八、作業:必做:寫一段有中心的話,其中用上“較量”、“凱旋”、“嘆息”這三個詞。

      選作:1、假設在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蚊子幸運地逃生了。這之后,蚊 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歷呢?請發揮想象續寫這個寓言故事。

      2、寫一段“用動作、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心理”的小故事。

      二、電子課文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 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 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三、備課資料提供

      《伊索寓言》簡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F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 事,經后人匯集,統歸在伊索名下!兑了髟⒀浴吠ㄟ^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 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作劇,狼來了,狐貍吃不 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后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不同,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斗爭經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 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 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例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貍》告訴人們要善于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 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世界著名寓言

      寓言既有故事情節又有比喻性質,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借遠喻近。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體通俗形象的故事里,尤其適合少年兒 童。

      古希臘的《伊索寓言》、風趣《拉封丹寓言》、深刻的《萊辛寓言》、凝練的《克雷洛夫寓言》都是寓言中的精品。本書為“世界兒童文學名著插圖本” 系列中的一本,精選了伊索、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級寓言大師的優秀作品,配以形象生動的插圖,使少年兒童借助引人入勝的精彩插圖的幫助,來理解 每一個小故事里的深刻寓意。以自然萬物為主角,呈現人生百態,充滿著人生智慧的寓言,讓人回味無窮。愿每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都能幫助小讀者們理解一個寓意 深刻的道理……

      本書選收伊索、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級寓言大師的優秀作品260篇,這些寓言有的已經流傳了甚至幾百年,但我們今天讀起來還是倍感親 切。我們可以從這些不長的短文和短詩中體味伊索寓言的淳樸、智慧和機敏,拉封丹寓言的俏皮、風趣和生動,萊辛寓言的深刻、激越和時代感,克雷洛夫寓言的豐 富、凝練和絕妙譏諷,從而了解大師們所生活的時代,品味大師們特有的藝術風格,領悟深奧的人生道理。

      語言教學注意

      “ 寓言 ”就是以深刻的道理寄托小故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說明道理,通過虛構的簡短故事加以譬喻,只所以簡短。它最基本特征在于教訓和 諷刺。

      感受形象,掌握語言。因為語言的寓意是包含在鮮明生動的形象之中的,這就要求對寓言的教學必須抓住生動形象的關鍵語句,找出重點詞語,理解這些 語言所描寫的形象,并使學生感受和想象這些畫面,如:我在教寓言《矛與盾》中,首先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狈磸屠首x,整體 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如:“吾盾之堅”“吾矛之利”中的“堅”和“利”分別作“堅固”和“鋒利”的解釋。讓學生輕而易舉的理解其意。寓言不是簡單的比 喻,而是通過一個簡短完整的故事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方法來表現的,所以要引導學生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來想象,使學生對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 的印象。

      四、課內精段練習設計及答案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 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 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 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釋下列詞語,并說說他們的表現作用。

      A.較量較量: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B.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要說不是這樣”中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概括蚊子戰勝獅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寫蚊子叫聲時用了兩個不同的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強”和“我比你強得多”分別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從句子的語氣上來看,第________句比第 ________句強。

    有關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三個字:春、水、人,并知道這三個字之間的聯系,從而明白孔子帶弟子游春的用意。

      2、體會第 8 自然段中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涵的道理,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

      3、感情朗讀并背誦寫水的一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孔子的名言,指讀并簡要說說這些名言的意思。

      2、知道這些名言都是誰說的嗎? ( 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3、看課件 ( 孔子的介紹 )

      4、現在春暖花開,正是出游的好季節。于是孔子便帶著他的弟子們去欣賞春天的美景啦! 板題,讀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孔子帶著弟子們游春,看到了一片美麗的春景,課文哪個地方寫了?

      2、出示文中第2小節,這段話中有些生字,你會讀嗎?(泗水、廣袤、眸子)解決了攔路虎,就請你們用朗讀把我們這兒所有的人都帶進春天,好嗎?

      2、學生感情朗讀,說說讀后感受到了什么?(景色美、語言美:疊詞、比喻、排比的運用)師讀中指導。

      3、過渡: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篇課文這么長,但我讀來讀去,發現它就寫了三個字,第一個字就是你們剛才讀的“春”,那第二個字,第三個字要靠你們的'讀書把它讀出來。

      4、學生自讀課文,讀后交流。(“水”)

      5、哪些句子是跟水有關的?

      (1)這么多寫水的句子,其中集中描寫水的句子是課文的第八自然段(出示)。請你們大聲地把第八自然段讀一讀,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2孔子說:“學貴有疑!弊x了第8自然段后,你有什么有價值的問題與大家討論?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荷花教案09-02

    語文樹教案12-11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語文蠟燭教案08-26

    語文《秋游》教案08-25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8-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你懂的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原创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