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語文教案集合7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乞、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情感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并愿意講給別人聽。
學習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古典音樂。
2、搜集詩人林杰的資料。
3、了解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1、教師講述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2、剛才老師講的故事與我國一個傳統節日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家知道是什么節日嗎?(乞巧)
3、板書:乞巧,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1、認記“乞”字。
對于“乞”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區分“乞”與“氣”)再讀課題。
2、理解“乞巧”
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嗎?快打開書看看注釋吧。
3、除了題目,你還能在哪兒找到“乞巧”這個詞呢?(在詩句的第三行)第二個“乞巧”與題目的“乞巧”意思一樣嗎?我們先打上問號,等一下再來理解。
4、認識詩人
有誰知道詩人林杰是怎樣一位詩人呢?介紹一些大家想知道的內容。教師針對學生的介紹,相機補充。
5、初讀古詩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
(2)朗讀要求: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學習古詩中的生字,并把古詩讀通順。
6、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朗讀,學生評價。
正音:(宵————霄)(“宵”是寶蓋頭,“霄”是雨字頭)(宵————晚上,霄————天空)
7、書寫“霄”
教師示范書寫,學生看后練習。
8、再讀古詩
再讀古詩,邊讀邊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讀不懂的地方請作好標記。讀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
三、品讀鑒賞,積累內化。
(一)學習第一、二行詩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碧霄)(板書:看碧霄)
師: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樣子嗎?(學生說)
出示課件:夜空圖。學生欣賞并朗讀詩句。
師:七夕這天看到這樣的“碧霄”你想到了什么呢?(引導學生回答:牛郎織女在這天晚上渡河橋相聚。)(板書:渡河橋)
2、牛郎和織女見面了以后,你仿佛聽到他們在說什么呀?
師:多么幸福的場面啊!(板書:幸福)
3、師:我覺得他們一年才相聚一次實在是太少了,如果你是王母,你會怎樣做呢?(指名回答)
當時的人們也想讓他們幸福地過日子,所以,在七夕的晚上,人們看著天空就會想起(讀詩句:“牽牛織女渡河橋”)
(二)學習第三、四行詩
過渡:織女心靈手巧,人們是怎樣向她學習的呢?讀讀第三、四行詩,結合課后的資料袋來理解?
1、生自由讀三、四行詩。
2、匯報
師:人們是怎樣向織女學習的呢?在第三行詩中有個詞告訴了我們。(乞巧)
師:這“乞巧”又是什么意思呢?(結合課后資料袋回答)原來這就是乞取智巧的意思,那^少.女們是怎樣乞巧的呀?(穿紅絲)來,讀讀詩句吧。(生讀第四行詩)
A、讀了詩句,你有什么想問的呢?根據學生的提問引導學生理解“盡”以及人們對“巧手”的追求。
B、同學們,每家的^少.女們都在望著月亮乞巧,她們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引導學生說出可能出現的地方)
C、有這么多地方呀,那當時的場面就……(熱鬧了),這兩句詩該用什么語氣讀好呢?(指名讀、齊讀)
教師小結:就因為這樣,漸漸地便有了這樣一個節日————乞巧節。
四、體驗升華,熟讀成誦
1、詩人林杰寫下《乞巧》,來表達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大家能讀好古詩嗎?(指名讀、齊讀、合作讀)
2、有的同學在這么多次的讀書中,已經能把古詩背誦了,能一起背嗎?(學生齊背)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乞巧節有關的古詩。其實,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這天,都留下了許多詩篇,老師也搜集了和七夕有關的古詩,請你自由讀讀吧。(古詩《秋夕》)
2、可以讀給大家聽聽嗎?(指名讀,讀后區分兩首詩的異同,老師對詩作介紹)
3、積累
學習古詩,光會讀會背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把學習的古詩積累下來,希望同學們課后把古詩抄在積累本上。
六、總結
通過古詩的學習,我們充分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其實,不光在課內,在課外我們也可以去朗讀更多的古詩,了解更多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
板書設計:
看碧霄渡河橋追求幸福
乞巧
穿紅絲乞巧學習巧手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和16個詞語,認識6個字。
2.能在正確、流利、有感朗讀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
3.通過讀句子練習,初步感知怎樣才能把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準確,知道有些句子換上意思相近的詞,句子的意思不變,進行初步的語言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生字教學是重點。“拿、喜”的字形和“拿、送、音、親”的讀音是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1.熊貓媽媽與三個孩子通電話的課件。
2.熊貓媽媽、歡歡、玲玲、貝貝的頭飾。
3、字卡、詞卡,分角色朗讀的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熊貓媽媽聽電話。
二、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1.學生自由讀課文,初步知道課文講的是什么。
2.再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拼拼讀讀,把課文讀通。
3.從課文中找出要學會的生字和要求會認的字,分別做上記號,對照拼音讀準字音,然后再讀一遍課文。
4.檢查生字讀音。
(1)同桌互讀互聽,互相訂正。
(2)指名認讀。(面向全體學生)
(3)用字卡采用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要讀準“拿、送、親、音”幾個字。
5.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獨立識記字形。(你是怎么記的?)
立—日—音宀—女—安
“走之旁”—關—送阝—可—阿
吹—歡新—親
2.指導“喜”的`筆順。
3.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4.描一描,寫一寫。(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5.交流、評比、糾正,要求把字寫好。
第二課時
一、指導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熊貓媽媽聽了幾次電話,是誰打來的?
2.根據思考題再讀課文:
(1)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做上記號。
(3)同桌互說,全班交流,對學生進行有層次的口語訓練。
當學生分別說出:熊貓媽媽聽了玲玲的電話:歡歡給媽媽打了電話:貝貝給媽媽打了電話之后,還要求學生再讀全文,組織好語言,再邊慣地說一說,如:熊貓媽媽一共聽了三次電話,第一次是歡歡從日本打來的;第二次是玲玲從美國打來的;第三次是貝貝由墨西哥打來的。
(4)在說、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①一、二自然段講熊貓媽媽聽歡歡的電話;
②三、四自然段講熊貓媽媽聽玲玲的電話;
③五、六自然段講熊貓媽媽聽貝貝的電話。
3.反復自由練讀,把課文讀流利。
4.齊讀。
二、逐段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1.第一、二自然段:熊貓媽媽聽歡歡從日本打來的電話。
(1)以讀代講第一自然段。
(2)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歡歡跟媽媽說了什么?熊貓媽媽又說了什么?做上記號后分別讀一讀。
(3)看課件:熊貓媽媽給媽媽打電話。
(4)師生合讀:師讀敘述語,一組讀歡歡說的話,一組讀熊貓媽媽說的話。
(5)同桌反復練習分角色朗讀。
(6)指名分角色朗讀一、二自然段。
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相機引導理解生字新詞,告訴學生櫻花是日本的國花。
(7)演一演:請兩位同學上臺表演熊貓歡歡給媽媽打電話。
2.第三、四自然段:熊貓媽媽聽玲玲從美國打來的電話。
(1)自由讀第三、四段,說一說,誰從什么地方給熊貓媽媽打來了電話?
(2)以讀代講第三自然段。
(3)自由讀第四自然段,分別找出玲玲和熊貓媽媽各說了什么。(相同理解生字新詞)
(4)看課件:熊貓媽媽打電話。
(5)師生合讀:師讀敘述語,一組讀玲玲的話,一組讀熊貓媽媽的話。
(6)同桌反復分角色朗讀。
(7)指名分角色朗讀三、四自然段。
(8)演一演:請兩位同學表演熊貓玲玲給媽媽打電話。
3.第五、六自然段:熊貓媽媽聽貝貝從墨西哥打來的電話。
用學習前四段的方法和步驟指導學習這兩段。
4.齊讀第七自然段,相機處理生字新詞。
三、分角色朗讀全文
1.聽分角色朗讀的錄音帶。
2.分組練讀。
3.指名分角色朗讀。
四、課堂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3。
2.表演打電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識字4 識字5 識字6
二、教學目的要求:
1、懂得哪些道理:
(1)、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奧秘。
(2)、 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了解大城市里現代化的建設和設施,體會祖國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傳授哪些知識:
(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新筆畫。
(2)、能有順序的觀察圖畫,認識圖上描繪的`
事物。
(3)、 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了解大城市里現代化的建筑和設施。
(4)、 能按要求傳悄悄話。
(5)、 正確的讀背成語和古詩。
3、訓練哪些技能:
(1)、訓練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所學詞語的能力。
(2)、訓練學生按筆順描紅、寫字的能力。
(3)、提高學生聽、說的能力。
4、掌握哪些學習方法:
(1)、借助圖上描繪的事物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
(2)、掌握從外到內的筆順規則。
5、培養哪些行為習慣:
(1)、正確的讀寫姿勢。
(2)、學會調動生活積累,把詞語和所表示的事物結合起來。
三、教學重點:認識生字,練習寫字,能把字寫端正、勻稱。
四、教學難點: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五、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
六、教學活動安排:走進大自然,認識一些昆蟲。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步練習理解句子的重點詞語,讀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尊敬老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句子的'重點詞語,讀懂句子;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排句成段。
2、難點:課文最后一句話中“肅然起敬”一詞的理解以及這個句子意思的準確把握。
三、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談話。
1、讀課題:
(1)課題中的“我”是誰?
(2)誰是她的小學老師呢?
(3)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2、再讀課題。
(1)聽錄音:聽后討論思考題,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①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
②檢查自學情況:
A、討論作業本第1題。
B、指名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C、師生共同評價檢查情況。
3、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讀:
A、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B、“著名”是什么意思?
(2)結合B介紹居里夫人。
(3)用“居里夫人是____________”說一句話。
(4)再讀這一段。
(5)課堂練習:抄寫生字、新詞,完成作業本第2題,讀課文。
第二課時:
1、提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
2、指示學生學習單元提示的一、二句。
(1)讀懂一段話首先要讀懂句子。
(2)讀懂句子可抓住其中的重點詞來理解。
3、學習課文第2段:
(1)自讀,看看共有幾句?哪幾句較難讀懂?
(2)齊讀第2句,討論。
①“簇擁”“獻上”分別是什么意思?
②用上這些詞說明了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讀。
(3)讓學生說說這句話我們是怎么樣讀懂的?
(4)用學第2句的方法學習第4句。
①自讀,理解“吸引”“神情”。
②什么“吸引”居里夫人?當時樣子是怎樣的?
③居里夫人為什么會神情激動呢?說明了什么?
④感情朗讀,體會思想感情。
4、學習第3段。
(1)自己輕聲朗讀。
(2)完成課后題2。
(3)居里夫人尊敬老師走向主席臺是為了什么?
(4)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3段。
①居里夫人尊敬老師,熱愛老師是通過她的什么描寫反映出來的?
②具體按什么順序寫的?
5、學習課文第4段。
(1)自由朗讀,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樣介紹老婦人的?人們有什么反映呢?
(2)理解第2句:
①“深情”是什么意思?
②“深情地說”我們應該怎樣讀?
③居里夫人深情介紹自己的小學老師說明了什么?
(3)讀懂最后一句,理解“肅然起敬”“站起來”“久久鼓掌”。
6、讀單元提示的后半部分,小結。
7、讀通全文,思考:會場上久久不息的掌聲表示了人們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1、詞語復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按課文內容填空,完成作業本4
(1)學生獨立練習。
(2)討論校正,比較“獻給”與“遞給”,“親吻”與“輕吻”,“深情地”與“有感情地”。
(3)居里夫人為什么要點出“小學”的老師?
4、自由朗讀課文,你學會了什么學習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5、指示感情朗讀。
(1)應帶著怎樣的感情朗讀?
(2)指名分讀,師生評價。
(3)齊讀課文。
6、再讀單元學習提示。加深理解學習方法。
(1)讀“單元提示”。
說說本單元的學習要點。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過程和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生字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一、復習導入:
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現。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字音
1、自己讀讀兩首古詩。
2、指名讀古詩,讀后評議。
3、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掌握字音。
重點字音: 榮 宿 籬 疏
4、再讀古詩,讀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著自讀自悟。
2、小組朗讀
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借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奏感。隨機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組賽讀
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
4、教師范讀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
“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柔和,快
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5、學生美讀
(1)朗讀《草》時,腦子里要浮現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
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6、暢談發現
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現?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現?讓學生自由討論,自主發現,自由表達。
7、啟發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8、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9、利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四、積累運用
1、練習背誦古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實踐活動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與本課內容有關的資料。
2、背誦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寫的關于春天的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一、復習
背誦兩首古詩
二、識字
1、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容易讀錯的字。
(2)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讀音。
(4)小組內相互檢查認讀情況。
2、聯系生活實際識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學,或者有的同學認識姓徐的人,就請他教大家識記“徐”這個字。
3、組詞識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帶生字識字。
如,離——籬 味——未
三、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
本課9個要寫的字中平翹舌音的字較多,翹舌音:追 燒 榮;平舌音:菜 宿 。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
2、仔細觀察。
本課的9個字包含了五種結構,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引導學生正確書寫。
獨體字:未左右結構:枯、徐、燒
上下結構:榮
半包圍結構:追、店
3、重點講解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木”字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宿:寶蓋不宜太寬。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溝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溝的拐彎處要圓潤。
4、生練習,師巡回指導。
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草
枯野火燒不盡
榮春風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景 美麗
人 可愛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積累“我會讀”中的詞語,有積累詞語的舉和習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3。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懂得小錄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
教學準備:動物頭飾,玫瑰盛開的錄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玫瑰花嗎?
春天到了,小鹿在門前的花壇里,栽了一叢玫瑰。我們去看看吧。
揭示課題:4、小鹿的玫瑰花
二、自學生字,質疑問難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主識字交流:
在小組里交流自己已認識的字,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結合經驗理解:一瘸一拐結合圖理解:花骨朵
3、引導質疑:
預測學生可能質疑:為什么鹿弟弟先說這玫瑰白栽了,后來又說沒有白栽呢?
三、讀讀演演,解決疑難
根據學生質疑,出示文中的兩句話:
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
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一)學習1-4自然段
自由讀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為什么說,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 出示一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對近義詞: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花骨朵漸漸地長大了。
理解“漸漸”,體會小鹿栽種玫瑰的辛苦以及對玫瑰的喜愛。
2 體會小鹿沒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指導朗讀,練習說話。
(二)自學5-8自然段
1 師: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種的玫瑰開花時的樣子,該多好啊!小朋友們,想看看嗎?
讀一讀第5-8自然段。
2 老師扮演小鹿,發給學生“黃鶯”和“微風”的頭飾,引導學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訴小鹿玫瑰開花時的'樣子。
3 學生自由分組研究角色,表演課文5-8自然段。
指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開發文本,拓展表演:
電腦出現小兔的畫面,師: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小兔是小鹿的好朋友,她悄悄地拍下了玫瑰開花時的情景,今天想把它作為禮物送給小鹿,祝它身體健康。(電腦出現玫瑰盛開的畫面)
再現童話情境,激勵學生充當小鹿的各種朋友,告訴小鹿看到的玫瑰盛開情景。
隨機理解“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呢?”指導朗讀。
五、總結全文,朗讀全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掌握難認難寫字,能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和大自然無限生機。
4.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無限生機。
3.領悟作者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優美詞句蘊涵的意境。
教學準備
黃果樹瀑布的錄像,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學生背誦李白的詩《望廬山瀑布》。
2.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你還見過哪些瀑布,它們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4.今天,我們要去游覽黃果樹瀑布,你們想去嗎?揭題。
5.簡介黃果樹瀑布:在貴州省鎮寧境內。形成原因:縣城西南15公里處有條白水河,這里高山重疊,河水從東北山嶺中奪路而出。到了黃果樹地段,河床突然中斷,滾滾水流順勢下跌,形成了九級飛瀑。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理解。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詞語。
人喧馬嘯白絹響遏行云攝人心魄
摩肩接踵冠蓋相望撩過來
凝神諦聽如癡如迷
(2)指名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思考。
(1)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圍繞中心句,課文按什么順序介紹了黃果樹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寫瀑布外,還寫了什么?
2.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的中心句是:黃果樹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課文按游覽順序主要寫了瀑布的聲音、樣子,水花落在小鎮上的情景,作者在谷底的感受。
四、歸納總結
1.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初讀了課文,了解到黃果樹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那么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2.再讀課文,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人喧馬嘯白絹循環生生不息晚霞搗亂塑像
2.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黃果樹瀑布》這篇課文,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主要寫了黃果樹瀑布的聲音和形態。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用畫出描寫瀑布聲音的語句,用畫出描寫瀑布形態的語句。
二、學習寫聲音的語段
1.誰愿意讀一讀描寫黃果樹瀑布聲音的語句呢?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中描寫聲音的句子。
3.(投影出示句子)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段話。
4.師:你們覺得讀這段話的時候要讀出什么?(讀出聲音由小到大的變化)
5.誰愿意讀。(指名讀)評價:你讀得不錯,讀出了聲音由小到大的變化。
6.再指名讀。
7.指導賞讀。
(1)同學們,讓我們帶著欣賞的語氣再來讀這段話。什么叫欣賞地讀呢?就是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欣賞作者精彩的語言文字。你們讀讀這段話,想想作者哪些字詞用得精彩,為什么。
(2)交流品味飄拂漫涌蓋。
飄寫出了聲音的悠揚、輕柔,聲音連續不斷,一陣一陣地過來
拂好像拂過游人的面頰
漫涌表現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響、越來越快、越來越猛烈
8.黃果樹瀑布如此壯美,作者的語言又是那么準確、生動,我們要用心來讀好這段話。(齊讀)
9.再讀讀其他描寫聲音的句子。
三、學習寫形態的語段
(一)引入:文中哪兒描寫了瀑布的寬?(引出第2自然段)
1.自由讀。
2.指名讀。
(1)老師特別欣賞你讀的掛和傾瀉這兩個詞,說一說你為什么要突出這兩個詞。(學生回答)
(2)老師再請一個同學說說看,他又是怎樣讀好這句話的。
3.齊讀這句話。
(二)引入:還有哪兒也寫出了瀑布的形態?(引出第三自然段描寫瀑布形態的句子)
1.指名讀,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2.師:同學們,我們讀書的時候,不光要學會欣賞作者精彩的語言文字,還要一邊讀一邊想,想象文字所描繪的畫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再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
3.學生匯報想象的畫面。理解銀雨金街。
4.老師發現同學們很會讀書,讀書就要這樣,要一邊讀一邊想,讀出語言文字背后隱藏的畫面。
5.齊讀這段話。
小結:同學們,我們找到了描寫黃果樹瀑布聲音的`語句,并進行了賞讀,前面又領略了黃果樹瀑布壯觀的景象,現在我們再來看一段錄像,欣賞一下瀑布磅礴的氣勢。(放錄像)
師:此時此刻,你有何感受?(指名說)
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呢?(自讀思考)
四、學習寫感受的部分
1.文中哪兒寫出了作者的感受,引出第5、6、7自然段。
2.自由讀,說說哪些句子讀懂了,哪些句子還讀不懂。重點理解:
(1)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個圓形樂池中這真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恢弘。從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
(2)我們聆聽著轟然作響的瀑聲蕩起天地間純凈清澈的音響。引導學生理解整句話的意思。(在大自然的感染之下,人的胸襟開闊了,全身充滿了活力)
五、升華感受
1.讀最后一段。
2.跟著作者去黃果樹風景區欣賞了一番,我們也真的被眼前的瀑布陶醉了,此時此刻,你想怎樣贊美黃果樹瀑布呢?
3.指名說。
4.作者又是怎樣贊美的呢?(出示文章第一句)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在心底里默默地贊嘆(齊讀)
讓我們一起由衷地贊嘆(齊讀)
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贊嘆(齊讀)
5.總結
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從天上飛瀉而來的歌,它從巖壁上飛下,直入山谷,它用動聽的歌喉譜寫了天地間雄壯的樂章我們欣賞瀑布,我們贊美瀑布,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種贊美之情,再次齊讀課文。
六、作業
1.把黃果樹瀑布的美景介紹給家人聽,注意用上文中的好詞好句。
2.學習按游覽順序寫一處景物。
板書
黃果樹聽瀑聲響響遏行云
形態闊幅白絹
感受人瀑相融大自然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