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學科
語文
年級/冊
三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課題名稱
第二單元
5《守株待兔》
教學目標
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體會“守株待兔”的寓意,要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難點分析
這則寓言采用文言文形式,學生在理解上較困難。
教學方法
1、通過情境誦讀和想象,感悟這篇寓言所表達的內涵。
2、通過討論體驗主人公的心態。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導入
1、在走入今天的課堂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動畫,《守株待兔》動畫導入,直觀引入課題。
知識講解
。y點突破)
2、授新。
1)成語“守株待兔”的來歷: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據《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只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2)梳理字詞
下面跟老師來讀:看守、一株、等待、宋朝、耕田、觸碰、頸部、解釋、其他。不熟練的同學再暫停視頻自己練一練。
耕字念gēng,它是左右結構,注意左面是三橫,最后一筆捺變成點,右邊是井,組詞耕耘,耕耘的意思是:犁地除草。泛指農耕之事;還比喻辛勤勞動。
由于這是一篇小古文,所以有些字詞的意思跟現在的不太一樣,老師把難理解的字詞意思整理了一下,方便我們理解課文。
株:露在地面上的斷樹根。
走:跑,逃跑。
耒(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木叉。
冀:希望。
因:于是,就。
釋:放下。
這些你都記住了嗎?沒記住的可以找張紙抄寫下來,一會不會的時候再看一看。
3)
學習課文
教師范讀,讀古文的時候要注意每句話的'停頓,你能根據老師的停頓再讀一讀嗎?
學生跟讀,讀通順之后,我們來試著理解文章的意思,你能根據之前的解釋翻譯古文嗎?試一試!
釋義: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本句中的耕者是指耕種的人,也就是農民這句話的意思是: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個樹樁。接下來會發生什么?讓我們繼續看。
兔走觸株,折頸而死。你能試著翻譯一下嗎?大意是:兔子奔跑著撞上了樹樁,扭斷脖子死掉了。發生了這么好的事情,農夫肯定非常高興。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這句話中冀是希望的意思。復有再,又的意思。所以翻譯成:于是放下了農具,不再耕種,天天守在樹樁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只兔子。那他的夢想有沒有實現呢?我們接著看。
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兔子不能再獲得了,他自己也因此成了宋國的笑話。
3、小結:
1)現在我們已經理解了本文的意思,那為什么農民不能再次得到兔子呢?你知道原因嗎?(那是因為兔子撞樹而死的事情是偶然發生的,是農民運氣好碰上了,這并不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所以他不會再獲得兔子了。)
2)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試著說一說。(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靠運氣得到想要的東西的幾率是萬分之一。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的遺憾。)
3)最后我們再次看這篇古文,你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嗎?課下我們可以試一試。
課堂練習
。y點鞏固)
4、課堂練習:
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暫停視頻,思考一下再寫。
因釋其耒的釋是放下的意思,冀復得兔的復是又、再的意思,你都寫對了嗎?
2)稍微增加一點難度,不過只要你多一點耐心去理解一定不是問題,暫停視頻,加油!
下列句子中的“為”與“而身為宋國笑”中的“為”意思相同的是:
、偕嘁煌露x盡為所吞
、跒槿酥\而不忠乎
、凼嘉驗樯绞
、艽撕五岵粸楦:
解釋: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中為的意思是被的意思,與而身為宋國笑的為意思相同。
為人謀而不忠乎中為是做事的意思,句意為:為別人是不是盡心竭力了?
始悟為山市中為食是的意思,解釋為這才明白是山市。
此何遽不為福乎中為也是是的意思,意思是怎么就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呢!所以這道題選擇一。
小結
通過這篇課文我們學到了: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怎么樣,這節課的知識你是不是都掌握了?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浩瀚的夜空……
配樂,師講述。
板書:乞巧
2.師邊寫邊提示(兩個第三聲的字連在一起,前面的字要讀成第二聲。再讀一遍。)
3.生齊讀。
4.同學們你們知道乞巧的意思?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品讀涵詠、漸入古詩意境
(一)初讀古詩
【一讀】———讀準確
1.錄音范讀古詩。
2.學生自由讀古詩。
3.指名讀、評價。
【二讀】———讀節奏。
1.課件出示畫好節奏的古詩。
2.師生合作讀。
。ǘ┰孪峦鳌捌呦裣幢滔觥
1.出示“七夕今宵看碧霄”,孩子們自己讀讀這句詩。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自由讀)
2.這兩個字的讀音一樣,意思是不是也相同呢?
那么請大家把這兩個字放回詩句中,默讀這句話,你一定能猜出它們的意思。誰來說?
3.指導朗讀:看到這美麗的夜空,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你能帶著這樣高興的心情來讀一讀嗎?
4.全班齊讀
5.師引讀
。ㄈ┳哌M神話意境——“牽牛織女渡河橋”
1.(課件放大兩顆星)看碧霄啊看碧霄,……
看碧霄啊看碧霄,那夜空里仿佛出現了?
2.播放牛郎織女的故事。
3.出示:牽牛織女渡河橋。
4.引導朗讀:今天他們相會了,你一定會為他們而感到……?那么我們就帶著這樣的心情讀一讀這句詩。
5.男女同學讀、全班齊讀。
6.兩行詩連起來讀。
7.指導朗讀,擴展閱讀。
。ㄋ模┮髟伹Ч牌蚯梢淮缧摹凹壹移蚯赏镌,穿盡紅絲幾萬條!
1.師:這個民間故事就這樣一直留在人們心中,今天又是七夕,天上是“牽?椗珊訕颉,地上的人們呢?(出示這兩行詩)
2.課件打出:資料袋的內容
師: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智巧
3.(課件出示九孔針圖)這是乞巧的最普遍的方式。
師:你們知道嗎?在乞巧節上女孩們到底穿了多少條紅絲?
師:從“幾萬條”你體會到了什么?
4.是!女孩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強烈!讓我們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吧。指名讀。
5.(出示圖)師:你們看,歷朝歷代的人們還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了乞巧的活動,讓我們走進家家戶戶的乞巧節。
6.師:同學們邊看圖邊讀讀詩句,想想,從詩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7.師:是呀!多么熱鬧、多么有趣的乞巧節.讓我們再讀讀這兩句詩,我們分小組比賽讀,比一比看哪一組讀得更有滋有味?
8.師指著圖:這些古代的女孩子們到底在向天上的織女乞求什么呢?如果是你,你希望向織女乞求什么呢?
。ㄕn件出示:空白的乞巧歌)(指名學生說)。
9.讀一讀民間的.乞巧歌。(乞手巧,乞心通,乞顏容,乞……)
10.交流:多么美好的愿望!如果這些愿望都能實現,我們會過上什么樣的生活呢?
師板書:幸福
小結:是啊,對幸福的向往那是歷朝歷代人們共有的情感!是人類永恒的情感,于是七夕就成為了中國的傳統節日“乞巧節”!
三、詠嘆經典
1.小結引讀。
2.師:這就是經典,它歷經了千百年,至今還在我們耳邊悠悠回蕩?生起立配樂朗誦一遍。
3.總結背誦古詩。
四、指導寫字。(乞、巧)
五、余音繚繞
。ǔ鍪菊n件:星空)
古代的民間傳說猶如這浩渺的星空,群星璀璨,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去探索的。
作業:同學們回去把牛郎織女的故事講給親人聽!再收集一些民間故事或神話故事,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乞巧
智巧
幸福
課后反思:
《乞巧》是唐朝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一首古詩。它想象豐富、淺顯易懂,涉及到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故事,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培根說過:“讀詩使人靈秀!蹦鞘且驗樵娭杏幸饩。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孩子樂學,愛學,學得輕松愉悅。
一、抓重點詞突破難點
在教學第一句古詩是主要是抓住重點詞突破難點!捌呦裣幢滔觥边@句詩只要把握“宵”和“霄”的意思,整句詩的理解就沒有了障礙。我安排學生先觀察這兩個字。讓學生從音、形這兩方面區別這兩個字,讓學生加深印象。然后把這兩個字放回詩句中,默讀體會意思,真正達到望文生義。而“碧霄”一詞部分學生又比較陌生,我就借助課件演示“碧霄圖”讓學生更直觀更深入地理解詞義。通過觀賞碧霄圖把學生帶到古詩的意境中,融入七夕節的氛圍中。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故事理解詩意
七夕、乞巧節是學生比較陌生的節日。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經典動聽的故事講述,讓學生很快投入到學習詩歌中。因此在這個環節教學時,我先從介紹牛郎織女星把學生帶入牛郎織女的故事。使學生了解牛郎織女的傳說,明白七夕節的由來,知道牛郎織女為何要渡河橋?,理解“渡河橋”一詞。讓抽象陌生的詞語變得通俗易懂,為下文的學習作下了鋪墊,同時也讓學生融入牛郎織女這種濃濃的情意中。讓學生真正體會牛郎織女相聚的不容易,為他們的相見而感到高興、幸福。而這時再指導朗讀,也已水到渠成。
三、拓展升華熟讀成誦
這首古詩的重點是讓學生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明白少女們向織女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但對學生而言這即是重點又是難點。為突破這個難點,我主要讓學生抓住“幾萬條”、“盡”等詞,讓學生理解并體會出少女們這種追求幸福,乞取智巧的強烈愿望。又通過拓展訓練:如果是你,你希望向織女乞求什么呢?這樣一來,學生淺顯易懂,興致又高,學習氛圍濃!霸姼璨皇菬o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弊鳛楣旁娊虒W,只有多讀多悟才能讓詩情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從而受感染,激發濃厚的情趣,體味詩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多讀多悟,特別是在創設情境后的入情入境地讀。讀的形式也多樣化,如:指名讀,男女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到全班齊讀,老師引讀,最后到深情誦讀。靈活多樣的朗讀方式,使課堂上書聲瑯瑯。
如果課前布置學生搜集一些民間故事讀讀,效果可能會更好。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理解“我”和雪兒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
【重點難點】
通過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對課文空白處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兒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
【教學準備】
兩幅鴿子圖(第一幅畫有一只受傷的鴿子,第二幅畫有一只展翅飛翔的鴿子)、輕音樂錄音帶、小黑板
【教學意圖】
通過情境的創設,以形促讀,以境促讀,讓學生在讀中生情,在讀中激情,在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質疑導入。
1、世間有各種各樣的感情,你體會過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情嗎?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發生在受傷的孩子和受傷的鴿子之間的感人故事,題目是:雪兒。
。ò鍟鹤⒁狻坝辍弊诸^的寫法,齊讀,注意“兒”讀輕聲)
2、讀了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長句子要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媚敷弧喃剩鴿撿哀悠阻忠遞盼線慰
指名讀,要求聲音響亮,讀音正確。其他同學仔細聽,讀對了掌聲送給他,有錯誤舉手糾正。
。2)出示詞語
明媚的春天 美麗的弧線 艱難險阻 飄飄悠悠 千山萬水 輕輕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讀準確,還要讀好,把詞語的意思讀出來。
、僦该x②評價③再指名讀④齊讀
。3)交流讀書收獲:通過初讀課文,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練讀課文,不但要注意聲音,還要表情。
2、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分節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完成填空。
、侔职謳Щ,我為雪兒,盼望。
、诼牥职终f雪兒是,我更盼望。
③雪兒展開,我望著心里。
這三句話分別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結
四、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1、范寫,明確注意點。重點指導“剩、慰”
2、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夸父的執著、奉獻精神。
3.會復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神話故事的含義及夸父形象。
課前準備:
將學生的座位按學習小組排列成“馬蹄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遙遠的古代,有這么一個人,他為了讓光明永遠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他能追上太陽嗎?他給我們留下一個怎樣神奇的故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讀書,感知大意
1.自主試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主練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并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3.默讀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讀書,感情朗讀,復述課文
1.小組內輪讀,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內評讀喜歡的段落,交流讀書感受。
3.小組內練習講這個故事,可以自己講,可以合作講。
四、全班交流,評價補充
1.隨機抽查每組一至兩名同學朗讀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的原因,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2.各組推選代表或合作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五、課外拓展
1.繪制一幅夸父變成大山、手杖變成桃林的圖畫。
2.繼續收集神話傳說故事。
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喜歡光明目標
追趕太陽決心
追尋光明信念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宇,會寫出12個生宇。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隨風飄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感受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
教學難點
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學過程
預習題綱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內容。
2.搜集荷花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喜歡猜謎語嗎?請聽好了: 一個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紅袍,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
2.說說你了解到的荷花。(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荷花的資料)
3.葉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又是怎樣的呢?(板書課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分組出示生詞,指讀,正音:
A.挨挨擠擠、翩翩起舞、隨風飄動(讀了這些詞,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景象?)
B.荷花、蓮蓬、飽脹、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接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這一池荷花?
三、讀議結合,體會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
。ㄒ唬┢纷x二、三段。
1.自由讀二、三自然段
邊讀邊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劃下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說說為什么喜歡,再有滋有味地讀一讀。
2.理解并讀好重點句。
(1)“荷葉挨挨擠擠的……”
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荷葉是什么樣子的?從哪些詞體會到的?[課件演示:挨挨擠擠的一池荷葉]——你們看,這就是一池挨挨擠擠的荷葉,這就是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呢!看了畫面,誰能把這句話讀得更好?(指名讀、齊讀)
。2)“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a.談體會: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好?
b.換詞理解“冒”:“冒”還可以換成什么字?
C.表演體會“冒”:荷花是怎樣冒出水面的?誰能來表演一下。
d.激發想象: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它們想干些什么呢?
小結:多么可愛的白荷花呀!你們看,一個“冒”字不僅把荷花寫活了,而且使它變得更美了,F在你應該明白為什么說這個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課件演示:荷花的三種姿態]這些姿態是什么樣的,我們來看看!
b.看了剛才的畫面,你能說說課文描寫了哪三種荷花的樣子么?(剛開的、全開的、將開的。)
C.引讀三句話:剛開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全開的呢?將開的呢?
d自由練讀。(你們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這三種姿態不同的美和可愛么?)e.指名朗讀。
小結:[課件演示:一池荷花]
師讀:“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贝丝蹋阕钕胗谩珎什么詞來形容這些荷花呢?(板書:千姿百態)
作者又把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a.質疑探究:讀了這句話、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2(作者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畫?畫家指的是誰?)
b.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小結:正象你們說的那樣,這一池荷花不僅僅很美,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還可以感受到荷花競相開放的生機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畫。(板書:一幅活畫)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這位了不起的畫家創造了這樣的杰作,才讓作者產生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同學們,讓我們也走入畫中,一塊來回味課文的二、三段。
(二)巧讀四、五段。
1.指名朗讀四、五段
2.看到了這美麗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當作者陶醉在這種美的境界中的時候,他眼前出現了怎樣奇特的景色?
4.如果,體也變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會有哪些動物來告訴你什么?
5.作者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呢?
6.齊讀第四、五自然段,體會荷花的美。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總結全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1.齊讀全文。
2.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本文的?
。ò鍟郝劦僵ぉた吹僵ぉは氲僵ぉせ氐浆F實)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這篇文章寫得這么美?
(板書:細致觀察、豐富想象)
三、拓展練筆
1.作者把荷花寫得如此之美,你們一樣能把自己喜歡的花寫下來。
2.交流課前所觀察的花。
3.師引導依照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寫,寫出特點。
4.交流習作,講評后,學生修改小練筆。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觀察描寫,識記字形
3.集體交流,重點點撥范寫:
4.書寫練習。
5.自評互評。
五、作業布置
抄寫文中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板書設計
聞
葉:多 綠 大 圓
荷花 看 活的畫
花:才開 全開 將開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6
《太陽》教學反思
在語文的課題上,為了更好地抓住語言訓練點,在備課的時候,我們必須仔細鉆研教材,挖掘一節課中的語言訓練點。
在《太陽》這一課的教學中,我著重讓學生熟知說明文里面的說明方法。但我發現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考慮得不夠周全,導致引導學生找出課文用到說明方法的地方時不夠全面。在大概跟學生說明了“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這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后,我沒有讓學生嘗試自己去找一找還能體現這幾種說明方法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有些句子或者段落里往往存在一些幾種說明方法共存的地方,這就需要引導學生較為仔細地分析句子。而我作為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居然也漏掉了不少混合使用說明方法的例子。如第三自然段就是用到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這三種說明方法。第四自然段也居然使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這些被我漏掉的地方還是我在課后一些練習冊習題中發現的。如此一來,我覺得在備課的'時候為了做好語言訓練這一關,作為老師要在經過自身琢磨后還要適當地參考一些練習書,以便對課文進行更加詳盡的把握。
在這篇課文的最后一段中,我特意讓學生找出兩對反義詞,還設計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兩個問題的提出有利于學生對這段話的記憶與背誦。
同時,我們必須重視課文的課后練習題,再進行信息搜索、組織語言進行回答。作為老師不必要領著學生逐段學習,可以放手給學生去找,去互相補充。。在這一課中,課文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是怎樣寫出這些特點的?這就要求學生先統觀全文
無論如何,我們作為老師在備課時候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讓學生達到“每課一練”的效果。同時,我們更要找準課文中的語言訓練點,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如何引導和鞏固《語文園地》和課后練習中的知識點上了三年級下學期,我們就會發現每個《語文園地》中都有許多不同又有相似的語言知識點,除此,在課文的課后練習中也出現了不少需要學生識記的內容。這些零散的知識點,如果不加以鞏固與歸類,學生很快就會遺忘與混淆。作為老師,我們有責任讓學生學會“溫故而知新”的道理。
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鞏固這些知識點的:
一、落實背誦與熟讀環節,及時跟蹤。
對于課文中一些要求熟讀的知識,如《園地》中的“我的發現”,我除了要求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討論其中的特點,做好筆記,還要求學生舉出相關例子。因為只有舉出例子才能到達學以致用,鞏固理解的效果。除此,在平時的早午讀、家庭作業中也必須反復朗讀,并且熟記它們的特點、例子,這樣才不會一知半解、記不牢。而對于日積月累中的知識點則必須要求學生背誦,當然背誦時不能只背書上已有的內容,更要背誦這些內容的特點。如《語文園地四》中的“讀讀背背”,在背誦中我們必須記住“關于讀書、治學的成語有”這句話。而“我會填”中關于助詞“的、地、得”的運用,在背誦時候要求學生說出每個短語中用的助詞是哪個,并說出為什么這樣使用。當然,在上課講解時候,我還特意出了相關的練習讓學生去鞏固。為了更好地落實背誦的環節,我特意制作了一個表格,上面有所要背誦的頁碼。說過關了就在上面畫上“√”,逾期沒有背完要受到老師的批評、扣分與小懲罰。
二、即使默寫與聽寫。
對于課后練習中的識記內容、《園地》中要背誦或靈活運用的知識點,我會在平時的聽寫、默寫中落實到位。如助詞的運用檢查,我會先出好題目,讓學生根據題目內容進行填空,而非只背誦課文里的內容。
三、及時對知識點進行歸類、比較。
在不少的《語文園地》中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四字詞語,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必需讓學生把它們重新找出來并進行比較,再記憶。如本學期《園地》中提到的四字詞語有如下形式:aabb、aabc、abac,含有數字的,含有一對反義詞的,關于讀書、治學的,描寫大自然景物和現象的這幾種類型。而對于一些識記句子則有如下分類:描寫自然景色的詩句、表現思想方法的諺語、歸類識字類型的詩
歌、與氣象有關的農諺、歇后語、關于珍惜時間的格言、關于描寫月亮的詩句這幾種類型。這些知識點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必需重新拾起,務必做到在老師提示類別時候學生能夠稍經思考后說出具體內容。
四、如果學生能夠在習作或平時的作業中靈活運用以上的知識,老師則給予加分和獎勵。
陳佩君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荷花、清香、挨挨擠擠、碧綠、蓮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
課文重點:2—4段
感情朗讀訓練點:2—4段
讀說結合訓練點: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會看到、聽到、想到些什么呢?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有關荷花的資料。
教師:制作教學課件。
預習提綱:
導語:夏日炎炎,荷花盛開。從古至今,描寫荷花的詩詞數不勝數,人們之所以喜歡荷花就是因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想看看葉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葉圣陶爺爺的荷花世界吧。
1、根據常規預習要求預習課文。
2、把詞語表中的詞語寫在下列橫線上,比一比誰寫得漂亮,記得牢固!
3、給多音字注音組詞。(整理在書本上)挨、佛。
4、解釋下面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換詞語等方法理解詞語)飽脹:挨挨擠擠:翩翩起舞:
5、默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寫了夏日公園里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贊美了荷花的,表達了作者。
6、認真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白荷花在這些大玉盤之間冒出來”一句中的“冒”字還可以換成哪幾個字?結合前后文,想想作者為什么用“冒”字?
。2)默讀課文第三段,思考:作者為什么說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畫”?
7、課文的語言真美,我要把課文背下來,并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8、我也搜集了許多描寫荷花的優美詩句、圖片,咱們上課時再來交流吧!
教學過程:
一、預習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詞
荷花、清香、碧綠、蓮蓬、破裂、挨挨擠擠
仿佛、衣裳、舞蹈、蜻蜓、飽脹、翩翩起舞
指名讀,開火車讀。
2、認讀詞語,強調多音字的讀音
挨打、挨揍、挨挨擠擠、挨著
仿佛、佛像、佛珠、佛主
3、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荷花的什么?
二、精讀感悟
1、出示句子“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1)說說你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
。2)從“趕緊”一詞看出“我”想看荷花怎樣的心情?(急切)
。3)帶著急切的感情讀
2、學習第二、三節。
。1)生自讀二三節。說說描寫了荷花的什么?從哪句話讀出來的?引導學生體會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以及荷花荷葉的顏色。
。2)勾畫你難以理解的句子。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冒”字可以換成什么字?(露、伸……)
為什么用“冒”字?(冒:形象寫出了荷花突現出來,格外引人注目。)
。3)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
想象他們都會有怎樣的姿勢?
。4)師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為什么把一大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樣子,再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葉的各種美妙的姿態,體會一大池荷花的動態美,從而理解這是活的畫。)
。3)讓生看圖,看看作者是怎樣寫出這一池荷花的。
你喜歡哪句?為什么?3、交流:
荷葉:像大圓盤(比喻)
師引讀:“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勢。
4、你還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荷花嗎?(生各抒已見。)
5、朗讀第二節,再讀第三節。
。1)談自己的理解。
。ê扇~、荷花有各種美妙的姿態,而且,它們在微風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別樣的風韻。)
(2)生想象動態荷花圖。
教學反思: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潔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寫圖,準確生動地展現了荷花初放、盛開、花骨朵兒的三種形態。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充分利用這兩幅圖,讓學生圖文對照通過觀察圖畫,品讀課文,點燃他們情感的火花。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還結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復品讀欣賞后,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圖文對照,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匯的積累,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
在教學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時,我采用師配樂范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當成一朵荷花把學生的情感融入課文作者的感情。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激發其愛護樹木,保護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
2、學會生詞,理解字詞,讀懂古詩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感受古詩的意韻
4、掌握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燈片,與詩歌相協調的音樂帶一盒
教學過程:
一、習舊引新,激發興趣。
導語: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贊美春天的詩篇,誰能背給大家聽?
同學們,背得很好,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詠柳》(板書)
二、解題知人,感受美
出示燈片,觀察圖畫,說說畫了什么?
解題:詩人賀知章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愛春天的柳樹,他用詩歌贊美了柳樹(介紹作者)
三、逐句解釋,理解美
1、范讀全詩
2、學生試讀,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師生釋詞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別表現了整棵樹與樹枝的什么特點?詩人看到這么細嫩的柳葉,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風”比作什么?
5、請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賞境誦讀,抒發美。
1、教師誦讀,配上音樂。
2、師啟發:在詩人筆下,柳樹是多么美妙,請同學們帶著喜愛柳樹,熱愛春天的.感情去朗讀古讀,在讀中體會美。
五、小結學法
六、布置作業:
、懦旁娫嚤
、七x擇學校中一種植物試作詩一首
簡評:
課堂教學中,能運用燈片圖畫配樂朗讀等各種形式與手段,多感官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激發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結束時的作業
布置非常好,能使學生的這一思想感情付諸于筆端,在文章中表達出來。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偉大的醫學家和藥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事情,從而學習他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精神。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歸并自然段內容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仿照書上的句子用“不但......還“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學習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趣
同學們,當你得病吃藥治好了病的時候,你知道嗎?許多藥方是記載在《本草綱目》這本巨蓍上。這本書是誰寫的?他用多長時間寫成的?他是一個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李時珍》這篇課文。
二、自學(略)。
三、讀議課文
1、 默讀第1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什么立下了行醫的志愿?
小議理解;“世代行醫”、“救死扶傷”。
自由讀,議;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ɡ顣r珍立下行醫的志愿。)
2、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時珍怎樣得到父親的同意開始行醫的?
討論:(用讀句了, 抓詞語,談體會的方法)
理解“ 鄙視 “、“疑難病癥”、“對癥良方”。
點拔:從李時珍能想出對癥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ǹ闯鏊尾〉谋绢I已經不小了。)
輕聲讀,議;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李時珍偷學本領,22歲開始行醫。)
3、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完善“一詞你怎樣理解?
討論: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投影;
從“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 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時珍處處為病人著想,醫德高尚。)
議;這段講了什么?
。ɡ顣r珍決心重新編寫藥物書。)
4、 指名讀第4自然段,其余人邊聽邊畫
在采藥中,李時珍遇到哪些困難?用“_____” 畫出,他怎樣做的?用“…”畫出。
讀句子,體會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環境艱險,不怕氣候惡劣,勇于吃苦。)
。2)許多藥物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
。ㄒ馑际牵核矣趯嵺`,不顧個人安危,醫德高尚。)
口頭填空,并說說這些數字說明了什么?
李時珍走了( )里路,訪問了( )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ㄕf明他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學到了知識,積累了經驗,為寫書做了充分的準備。)
有感情地朗讀,說說這段的主要內容。
。閷憰顣r珍親自采藥,訪問百姓。)
5、 自學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 )年, 終于編寫出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這部書有( )字,記載了( )種藥物,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議: 這些數字說明了什么?
。ㄕf明編寫時間長,字數多,內容豐富,包含的藥物多,比較完善。)
齊讀,說說主要內容;
。ɡ顣r珍終寫出了《本草綱目》。)
四、指名分段
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ㄟ@本書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流傳世界。)
五、指導分段
1、回憶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幾個自然內容跟編寫《本草綱目》有關系?
。ㄈ、四、五自然段)
2、點拔;這幾段講的都是編書的事,分別講了著書的原因、準備、結果,因此可以把他們歸并在一起,成為一段,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歸并自然段內容分段的方法。
3、討論:全文可分為幾段?理由是什么?
。ǖ谝欢危海1); 第二段: (2); 第三段:(3――5)
4、小結;用歸并自然段內容的方法給課文分段,要先讀懂課文,概括出每個自然段
的意思,再把講同一個意思的幾個自然歸并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一個自然講的是
一個意思,可以單獨分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李時珍
1、立志行醫 ――― 一、立志行醫
2、偷偷學醫 ――― 二、偷學本領
3、決心編書
4、采藥訪問 三、編寫藥書
5、寫《本草綱目》
課堂練習
1 、組詞
較( )珍( )編( )獵( )綱( )
效( )診( )遍( )錯( )剛( )
xing ( ) zai ( ) lei ( )
行 載 累
hang( ) zai ( ) lei ( )
2 仿寫句子
例: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ǎ保┶w明不但喜歡打乒乓球,還( )。
。ǎ玻┎坏......不......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課外神話傳說故事,并能清楚地講給別人聽,主動交流聽后的感想,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2、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寫一篇習作暢想“我會變”。
3、養成自覺區別形近字的好習慣,并且在自我發現中培養探究意識。
4、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習作。
(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但不能沒有邏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西門豹》《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幾篇神話、傳說故事,體會到神話、傳說故事的神奇,優美生動的情節。你還知道或讀過哪些神話和傳說?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分組講故事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講的同學要把故事內容講清楚、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講完后評一評。誰的故事最吸引人,講得清楚、有條理,情節生動、有趣?各小組選出本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三、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給全班同學講?
3、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內容是否講清楚、情節是否完整、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四、學生總結
可以表揚表現最出色的,也可以夸獎進步最大的;可以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心得,也可以發表一下你的希望、設想和創意……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個主題單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燕子》,我將從教材理解、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四大版快來闡述。
一、教材理解
《燕子》是由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以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以及文靜優美的休息場面這四個方面構成文中的四個自然段。全文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地描繪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般的春天景色,贊美了活潑可愛的燕子,字里行間都流露著作者對春天及"春天的使者"燕子的喜愛之情。本文的教學可以分兩個課時進行。我今天主要說的是第一課時。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結合本組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訂為:
1、學會認讀9個生字,會正確讀寫"燕、聚、稻、偶"等生字。
2、初步感知課文,細讀第一、二自然段,感受燕子的活潑以及春光的美好,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試背第一、二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一、兩句話。
二、教學策略
圍繞以上的教學目標,結合新課標的理念,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伙伴。本節課中,我在課堂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導讀點撥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引導學生在自主中學習課文。采用"讀讀、劃劃、想想、議議"的教學模式,通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語言的美,讀中感悟,讀中發現,讀中理解,并利用課件讓學生欣賞春天的美景,燕子的活潑,體會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激發學生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三、教學流程
語文教材中的文字是凝固的,但其凝固的東西是鮮活的。語文教學就應該引領學走進其中,去品味、去領悟、去熏陶。本著這樣的理念,下面我就來重點說說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我是分五個環節進行設計的
(一)謎語導題激發興趣
1、猜謎語: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猜謎高手,今天王老師也帶來了一則謎語,有信心接受挑戰嗎?然后課件出示謎語:小小姑娘穿黑襖,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蟲子本領高。
2、揭題:燕子,在出示課題的時候指導學生書寫"燕"這個字。先課件出示燕子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外形,然后書寫"燕",邊寫邊說燕的上面是燕子的頭部,不要忘了下面的一短橫,中間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體,分別放到口字的兩旁部件就像是燕子的翅膀,底下的四點就是燕子的尾巴。
3、說到燕子,我們就會想到春天,有位大作家鄭振鐸寫了一篇有關燕子和春天的文章,我們趕緊打開書,好好地讀一讀。
(如果說把學生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蕩起漣漪、泛起微波需要推力的,這個推力就是創設情境刺激學生的感官,讓他們對學習產生一種期盼,對新課產生一份關注,營造一種"課伊始,情已生"的境界。而本環節中的猜謎導題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對"燕"字的分析,又讓學生對漢字有了審美的愉悅,此時再引入課文正是最佳的時機。)
(二)初讀課文把握整體
1、請大家自由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讀順。(這樣通過學生自主讀書達到讀通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夯實基礎的目的。)
2、讓學生充分讀課文后,課件出示詞語:
俊俏吹拂增添掠過偶爾沾了一下蕩漾五線譜
學習生字詞時我安排了以下三個小環節:
(1)這些詞語你們會讀了嗎?采用個別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的形式來檢查。
(2)在學這些詞語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困難?需不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這兩個小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來反饋討論識記難記的生字和不懂的.詞語。)
。3)讀了課文后,燕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最好能用上這里的詞語來講一講。
學生可能會說:燕子很俊俏。我就引:是呀,燕子的外形多可愛。】赡軙f:燕子停在電線上像五線譜,我就說:燕子不僅飛的姿態美,停在那兒休息也很美呀!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就在關鍵處加以引導,讓學生了解到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講燕子的外形特點,第二自然段是講春天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第三自然段寫在飛行中燕子的各種姿態。第四自然段寫停歇在電線上的燕子美景。
。ㄔO計這一步除了進一步鞏固字詞,會把讀懂了的詞語加以靈活運用,同時也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對課文有了淺層次的感悟,從而為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
。ㄈ┙^燕子抓住特點
1、啟讀:春天是一場戲,燕子是這場戲的主角,那它是怎樣亮相造型的呢?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讀后劃出燕子的外形。(羽毛、翅膀、尾巴)
2、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燕子?(板書:活潑可愛)從哪兒看出來?通過找課文里的句子提煉出: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
3、作者把燕子寫得這么美,那該怎么讀呢?然后通過指名讀、小組賽讀、男女讀等形式抓住"烏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輕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這些關鍵點進行點面結合的朗讀訓練。
。"文章總有一些生長點",這環節我讓學生讀讀、劃劃,并根據學生讀后的收獲,抓住"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這一生長點,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感悟文本。教學時采用對話與交流的方式,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相交流碰撞,相互啟迪,讓他們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運用多元方式來品讀句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ㄋ模┬蕾p春光感受生機
1、燕子出場前那是什么樣的情景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春天。學生反饋后,出示課件:春天美景圖,也就是第二自然段圖片。讓學生欣賞,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哪些景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并說說理由。
2、交流以上的問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做適時的點撥和補充,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引導)
(1)體會"蒙蒙的"感覺,感受色彩的豐富(黃、青、綠等各種顏色)
。2)以讀促悟:"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
。ㄟ@是一個長句子,主要意思就是微風吹拂著柳絲。教學時引導學生讀出柔、嫩、多的感覺。)
。3)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結合學生的實際先讓學生說說趕集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人多、熱鬧、很急、惟恐落后),再讓學生想象花、草、樹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情景,并出示一些圖片加深理解。
3、引讀:這樣的場景就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4、在這樣的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也來了,它是怎樣來的?抓住趕字來理解燕子不辭辛勞、追趕春光的樣子,并指導朗讀。
5、小結:是呀,生機勃勃的春天,有了小燕子的輕快的影子,動聽的叫聲,就為春天增添了更多的生機。(板書:增添生機)
。ㄟ@一大環節我緊緊抓住一個長句子和兩個"趕"字進行教學。通過對長句子的讀、悟,讓學生體會到春天的美。通過花草的"趕"和燕子的"趕"的理解、感悟,讓學生體會到春天的生機和燕子的可愛。)
(五)、指導書寫積累鞏固
1、三年級的教學重點雖然已經不是生字詞,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書寫的指導。我出示生字:讓學生說說哪幾個字特別難寫或是容易寫錯的?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書寫。預設:聚、稻、偶等字。
2、同時課標中對中年級的學生提出了"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和精彩的句段"的要求,因此最后我就讓學生試著背背第一、二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一、兩句話,學會積累。
四、板書設計
燕子
活潑可愛
增添生機
好的板書是一篇課文的袖珍版,是直觀教學的體現,更是課堂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我今天的板書采用學生感悟、教師歸納的方法來設計,根據作者的思路,展示教學的思路,體現我的課堂重點,既簡潔又明了。
課堂是生成的,也是靈動的?傊,在這堂課中,我始終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重在凸現語文課的"文"味,讓學生在聽說讀寫中習得語文,在愉悅的環境中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蝦生活習性方面的特點。
2、理解“迅速、舞動、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指導書寫“迅速”。
3、激發學生細致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懂得要愛護小動物。
4、學習先總后分的寫法,并能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學習,進一步了解小蝦的特點,激發學生細致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懂得要愛護小動物。
2、難點:學習先總后分的寫法,并能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回顧內容
1、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小蝦》,了解小蝦的特點,感受小蝦的可愛,體會作者的感情,
2、交流思維導圖,復習重點字詞語
(1)課前讓同學們用簡易的思維導圖梳理了這篇課文的重點字詞,同桌交流一下。
。2)誰愿意給大家分享?指名展示。
3、回顧主要內容
字詞已經沒有問題了,回憶文中的`小蝦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二、讀書品悟,體會蝦趣
1、學習第三自然段。(課件出示)
。1)自讀課文,找一找作者是圍繞哪句話寫的?這句話就是中心句,用雙橫線畫出。更厲害的孩子能將這句話讀成一個詞?試一試。(板書:有趣)
。2)“有趣”這個詞在作者筆下搖身一變,變成了長長的一段話,而且具體生動,我們讀著讀著眼前還能出現兩幅有趣的畫面!自己再來讀一讀這一段,邊讀邊想象,并用文中的兩個關鍵詞概括這兩個有趣的畫面。(板書:小心自在)
。3)誰來讀第一幅畫面——學生評價。(課件出示)
指名讀第二幅畫面——學生評價。(課件出示)
(4)就像這樣,和同桌讀一讀這一段,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把小蝦的有趣寫具體、寫生動的?
隨機指導:
、賱幼髅鑼懀簶顺雒鑼懶∥r動作很小心的詞語。(板書:動作)
②小蝦吃食時動作不但小心,而且非常的靈活,從文中的那個詞看出來的?能給迅速換一個詞嗎?課件出示:觀察“迅速”,指導書寫。(半包圍結構,屬左下包,因此,被包部分要偏右上書寫,走之旁:點高要靠后折小撇要短一波三折捺好看)。
③默讀這一句,說說你還有什么發現?指導用小黑點標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這樣文章的條理就更清楚,讓人看得明白、聽得明白。(板書:有序)
、苋齻“有的”,排比句式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小蝦的自在。(板書:修辭)
。5)齊讀這一段,感受小蝦的有趣。
2、想想:剛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這一自然段的?
3、師出示課件,總結學法。
讀文找句——讀出畫面——體會寫法
4、按照這三步,四人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合作學習第四自然段。(課件出示)
要求: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小組展示時,有一成員負責補充板書。
5、小組交流匯報,師隨機引導。
(1)中心句:“小蝦脾氣不好”。(板書:脾氣不好)(課件出示)
。2)動作描寫:在這么多的動詞中,哪個詞把小蝦生氣時的樣子描寫得更生動、更形象、更可愛?(“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我們讀著讀著眼前就出現了幾幅鮮活的畫面,這就叫做“栩栩如生”。還能說出幾個這樣表示動作的詞語嗎?(一閃一閃、一扇一扇、一搖一搖、一眨一眨、一甩一甩、一鼓一鼓、一顫一顫)(課件出示)(板書:動作)
隨機引導“蹦”“舞動”(“蹦”說明小蝦因為生氣而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什么是“舞動”?換個詞語說說,做個動作試試。)
(3)感情朗讀
(4)小蝦即使是生氣的時候,這么可愛,一起來讀一讀。
。5)檢查糾正學生板書。
(掌聲送給這四個會學習的小老師。)
6、作者筆下的小蝦是如此可愛、有趣,可見作者對小蝦產生了怎樣的感情?(板書:喜愛)是呀!正是因為喜愛,作者才會認真細致地觀察,(板書:喜愛)才會把小蝦寫得如此生動。
7、想一想這兩個段落在結構上有什么共同之處?(板書:總——分)
三、開卷有益,鞏固方法。
我們再來認識一種小動物,這就是老舍先生筆下的《貓》,(課件出示《貓》)還是按照三步學習法(課件出示)自主學習這一節選的段落,可以用勾畫的形式做簡單的批注。
附: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墒,趕到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走出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聽到點老鼠的響動啊,它又多么盡職,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拉倒!
1、這是一只怎樣的貓?(中心句)(課件出示)
2、通過哪些畫面把貓性格古怪寫具體寫生動的?(三幅生動的畫面把這只性格古怪的貓表現得淋漓盡致。)(課件出示)
四、妙筆生花,運用方法。
1、不論是《小蝦》,還是老舍先生筆下的《貓》,都因細致地觀察,具體生動地描寫而栩栩如生。
2、上周我們布置了觀察小動物,同學們想不想把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分享給大家?好那趕快讓文字流淌于筆尖吧。
課件出示:
1、用一段話寫一寫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習性方面的特點。
2、抓住特點,運用總分的寫法,把語段寫具體寫生動。
3、學生進行片段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4、分享作品,評價作品。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這些可愛的小生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走進他們的世界,用心去觀察,去體驗,你會收獲更多的歡樂。課下繼續寫一寫把你最喜歡的小動物,和同學們來分享你的快樂。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三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國愛島的情感。初步理解“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這一寫作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語言優美,如“星羅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對學生語言的積累。
難點:初步理解課文“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這一寫作方式。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理解生字詞,書寫生字。
教學重難點:品位南沙群島的景色美麗、物產豐富。
一.直接導入,出示課題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了解了中國的兩大奇跡——雄偉的長城和壯麗的運河,今天我們一起再去祖國的最南端欣賞那些美麗的島嶼。(出示課題)齊讀課題:美麗的南沙群島。
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ㄉ簭摹懊利悺敝懒四仙橙簫u一定很迷人,從“群”知道南沙群島有很多島嶼)
那你能把南沙群島之美,島嶼之多讀出來嗎?(指名讀好課題)
二.質疑課題,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1.對于這么美麗的`南沙群島,你們想知道什么?
提出問題:南沙群島究竟有多少島嶼?南沙群島究竟有多美麗?南沙群島有哪些特色令人流連忘返?等等。
2.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以上問題。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語:遼闊島嶼星羅棋布礦產不僅曾母暗沙合璧海龜
。2)開火車讀詞語,糾正讀音,指導學生讀好多音字“曾”,并組詞。
(3)聯系課文和日常積累,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浩瀚:廣大。
浩渺:形容水面遼闊。
(4)齊讀詞語,讀好詞語。
4.指名分段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5.交流答案。
三.感知全文內容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邊看圖邊思考:南沙群島是祖國的,也是。
2.在課文中劃出句子,齊讀這幾句話。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的。
2.全班交流
3.指導書寫,重點指導幾個難寫的字:“闊”字是半包圍,門字框里面是個“活”;“嶼”的第五筆是豎折彎鉤,“龜”的最后一筆是豎彎鉤,寫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
4.生描紅生字,師巡回指導,糾正姿勢。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國愛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這一寫作方式。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美麗的南沙群島》,先請同學們聽寫幾個詞語。
。2)(幻燈片出示詞語)生對照幻燈片上的詞語,自己批改。
(3)全對的學生表揚自己“我真棒”。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機板書)
二.精讀感悟
引入情景,感知課文
1.感知課文
出示掛圖,師范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邊看圖邊思考:
(1)傳說中的南沙群島是什么樣的?
。2)交流出示:“一串串晶瑩的珍珠”體會出南沙群島美,像晶瑩透亮的珍珠,從“一串串”三個字體會出島嶼之多。
。3)你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島嶼之多?邊讀邊想象,并找出重點的詞語!俣嘧、星羅棋布。相機理解“星羅棋布”。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句。
。5)這段話還告訴我們什么?交流,理解詞語“生息繁衍”。朗讀第三句話。
過渡:美麗的南沙群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我們也去迷人的南沙群島欣賞一番,請同學們自由輕聲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島的豐富物產吸引了呢,還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兒吸引你,就在哪兒多看看,等會請你談談感受。
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出示:
。1)“南沙是祖國巨大的藍色寶庫”。
。2)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南沙群島是“巨大的藍色寶庫”?指名回答,理解詞語“蘊藏”“用之不竭”。
。3)師講述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練習用總分方式來說話:
她擁有難以計數的海洋生物,有章魚,海星,烏賊、美麗的珊瑚等等。
她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有石油、鋅、天然氣等。
她貯藏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動力,有風力、潮汐等。
。4)你能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南沙群島是巨大的藍色寶庫”嗎?生自由試讀,賽讀,齊讀。
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出示(掛圖):
。1)“南沙也是個迷人的世界”。
。2)作者是怎么描寫迷人的南沙的呢?指名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語和句子進行交流。
。3)看圖交流:一些表示顏色的詞語寫出了南沙的五彩繽紛。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寫法寫出浪花的潔白喜人。
。4)誰想把這么美的景色讀給大家聽?(試讀,賽讀)
(5)南沙景美,寫南沙的文字也美。請同學們看著圖,把優美的景色與文字記在腦海里。(學生嘗試背誦、指名背、齊背)
。6)看到這么優美的景色,我們由衷地說——生接說最后一句。
三、發展練習
將來的南沙群島會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旅游勝地!如果讓你去籌劃開發,你打算開發哪些景點來吸引游客呢?再讀讀課文,好好想想,說出你的金點子來。
板書:
2美麗的南沙群島
物產豐富
景色迷人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一、談話式引入
你們都參加過什么體育活動?(跳繩、踢毽子、跳遠、跳高、投擲、賽跑……)其中,賽跑誰跑得最快?(請這位同學起立)大家都說你跑得最快,老師想請你跑回昨天,你行嗎?(不行!)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和時間賽跑》。(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自學生字、新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生字、新詞。
提示:查找工具書;跟同學討論;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展開想象。
3、讀通順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
三、檢查自學
1、讓學生當“小老師”,交流自學生字、新詞的情況;老師指導書寫。
2、學生自由選擇段落參加班內的朗讀,老師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3、用最明了的語言說說你都讀懂了文中什么內容,不懂的還有哪些。
四、學習課文第1—7自然段
1、讀了這幾個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時間太寶貴了,我們應該抓緊時間;時間太無情了,一去不復返……)
2、哪些地方給了你這樣的感受?找出來讀一讀。
3、提出你認為最難理解的地方。
4、根據學生的'回答及質疑問題,重點理解下面的兩個句子。
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
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可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討論、交流,還可以從父親的話中理解上面的兩句話。
。1)默讀父親的話。
。2)結合生活實際,小組討論交流,理解父親的話。昨天過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小孩兒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人死了,就不能復生。這就是“時間過去了,就永遠不會回來了”的意思。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會客觀評價他人的朗讀。
五、小結
1、讓學生談談學習后的收獲。
2、交流搜集到的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六、布置作業
當一名小記者,采訪周圍的人,請他們談談對時間的看法。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寫寫自己的感想。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6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機器人的能干,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學詞識字。
難點:感受機器人的能干,激起對科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1、字詞卡。
2、有關機器人的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引入,導疑激趣
1、讀課題,思考: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2、請帶著你想知道的問題讀一讀課文。
二、自主學習,讀通課文
1、自主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匯報初讀收獲:讀課文之前,你提出了什么問題?讀了課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讀懂的?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多種形式讀字,糾正讀音。
2、小組合作交流,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3、讀準由生字構成的詞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初步理解詞義,理解不了的做上記號。
4、練習書寫生字。
、僮屑氂^察田字格上的范字,
按字形結構歸類,找出容易寫錯的字,說說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②教師相機范寫難寫字,學生評。
、蹖W生在田字格上先描后寫。
、芡拦餐蕾p評價所寫的字。
四、擴展延伸
搜集有關機器人的圖片資料,帶到班里與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認讀字詞卡,鞏固識字。
2、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文中的機器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細讀課文,積累詞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
2、介紹自己讀懂的詞語,并說說你是運用什么方法弄懂的。
3、用“”畫出描寫機器人外形的'句子,用“ ”畫出體現機器人能干的詞語、句子讀一讀。
4、提出不懂的地方,請老師、同學幫忙解決。
三、讀演結合,加深體驗
1、再讀課文,注意讀好對話,體會語言魅力。
2、學生自由進行機器人角色體驗(動作要表現其滑稽與笨拙)。
3、表演。小組為單位,由組長組織,以課本劇形式表演課文。
四、交換信息,深入感悟
1、小組里交流搜集到的圖片資料,共同欣賞。
2、討論探究。
、倌氵知道有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干什么?
、谧x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練習與擴展
1、完成課后練習3。
2、把你喜歡的詞語寫在你的采集本上。
3、與大家合作辦機器人圖片展。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三年級的教案02-02
三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03-09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15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01-07
三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1-28
三年級下冊語文習作語文園地教案04-29
三年級下冊語文翠鳥教案12-06
《絕招》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26
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的教案01-31
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