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理健康工作計劃模板匯總九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工作計劃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1
20--年的第一學期已經開始,回首上一學期心理健康權益部在學院黨委副書記唐澤良,心理輔導員李理老師的指導下,以及部門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逐漸完善,部門工作逐漸走向正規。同時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我們的工作還有相當多的漏洞,根據目前的學院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結合目前學院、學生特點,特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 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方面:聯合其他學院開展一到兩次圍繞以心理健康熱點為主題的解讀活動;不定期的針對校園存在心理健康的形式和熱點,進行網絡信息、例會、資料發布等形式進行宣傳。
二、 心理健康信息收集的方面:將學院所有學生班級實行部門成員和班級心理委員安全承包制度,使每一名危機干預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工作,同時對學生的主要生活場所之一的寢室和起到有效地、全方位的安全監控和宣傳作用;
三、 部門制度方面:對外聯系上,加強與其他學院的`相關職能部門的聯系,進行工作經驗的交流;工作制度上,制定隊員的相關績效考核制度,對隊員的工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估。
四、 部門文化建設方面:定期找隊員聊天,了解隊員思想動態;在第四周舉行一場與其他一到兩個學院相關職能部門的籃球友誼賽;在5月份舉行一次部門內的ktv活動。
新學期體育學院心理健康將繼續以最多的行動來詮釋她的工作,來體現她的意義、實現她的價值;使部門的每一個成員得到鍛煉,成為老師學生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體院心理健康權益部,我們一直在行動!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2
中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心身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心身全面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因此,對中職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我校今后工作面臨著新的課題。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目標。針對在校學生存在著獨立生活能力差,不敢和師生溝通交流,團結協作精神不強,不敢面對挫折和困難以及嚴重到厭學、輟學的特點,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學會溝通,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全校師生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介紹增進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徑,提高學生自我調適能力,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使我校學生能夠以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面對學習和生活。
三、工作內容:
(1)心理健康狀況普查
在學期初,采用心理健康調查表,對新增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把調查結果加以分類,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總體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并以統計分析結果指導以后的工作;和各系輔導員合作,對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跟蹤服務,做到防患于未然。
(2)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
開學初,我校邀請泰能培訓機構對我笑全體教職工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增強教師的心理健康知識,同時通過培訓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并且能夠將這些知識更好的應用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
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幫助中職學生解疑釋惑。一年級學生講座重點放在適應新環境,盡快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心理轉變上;二年級學生講座重點是讓學生正確處理好學習和人際交往、交友戀愛等方面的困惑;三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要配合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調節心態,做好就業心理準備
四、組織“5.25”心理健康周活動:
活動以關愛自己,熱愛生活為宗旨,著力培養大學生健全的人格,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努力在全校學生中營造一種和諧、健康的成長氛圍。
五、心理咨詢工作:
在教學樓內設立心理咨詢信箱,及時廣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學生思想工作。我校定于每周二及周四下午有心理咨詢老師接待學生個體咨詢,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同時開展團體心理咨詢活動,把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有效結合起來,通過團體咨詢,培養大學生的自信心、團隊精神、信任他人等優良品質,幫助學生自我完善、自我發展。改變學生對心理咨詢的錯誤認識,宣傳心理咨詢助人自助的理念,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在出現心理困惑時能夠主動到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健康。有效利用心理咨詢的.結果,學年末對心理咨詢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統計分析的結果指導下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六、樹立人人參與的觀念: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新開設的一門課,重在融入學科教學及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課堂中的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學會感恩、面對挫折、學會交流、參與各項競賽活動等等都是在進行著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倡的關愛學生也是對學生進行的心靈交流,有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積極和學校教務處配合,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融入各項活動中。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推進素質教育,貫徹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根據博興縣教育局對全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我校特制訂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如下:
二、具體工作:
(一)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形成在校長領導下,由德育處牽頭,以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為陣地,以班主任和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在全校廣泛宣傳,努力營造心育氛圍。
2、繼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培訓工作。
(二)建立完善心理咨詢室的硬軟件配置,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規范性、科學性。
1、進一步對心理咨詢室的`硬件進行完善。
2、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個案研究的搜集整理工作和個案跟蹤研究工作。有重點地對特殊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做出分析。
3、發展校園網絡資源優勢,利用網絡平臺和學生實現對話與溝通,及時引導并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在開展心理教育常規工作外,加強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宣傳工作,通過黑板報、櫥窗等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欄,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2、邀請有關專家為全校教職工進行1—2次有關教師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講座,減輕教師的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讓他們學習一些調節心理的技巧,增強應對問題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發展需要,在不同年級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畢業年級學生進行1-2次考試焦慮的心理輔導。
4、配合學校轉后工作,對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并提出建議,以幫助問題學生真正從心里陰影中走出來。
5、組織學生撰寫心里小論文,通過學生自撰心理小論文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心理調試,提高心理素質。
(四)加強學校與家庭、社區的聯系,營造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社區、家庭環境。結合家長學校有針對性舉辦1—2期的親子教育等心理輔導專題講座,對家庭教育加強指導。
三、具體工作安排:
1、心理咨詢室新學期宣傳。
2、問卷調查。
3、邀請專家對全體教師開展講座。
4、每月進行一次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5、出一期心理健康宣傳板報。
6、教師心理健康講座。
7、家長學校:親子教育。
8、畢業班考前心理輔導。
9、組織高年級撰寫心理小論文。
10、家長學校。
11、就咨詢個案與部分家長溝通。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4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整個社會人群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在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學校、家庭、社會間的配合以形成有效合力,要有針對性地區分不同學生群體進行預防和疏導。要引導中小學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關注學生日常的心理健康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及時化解煩惱,防止極端情況的發生。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適應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根據區教育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從20xx年9月起,我校將對全校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
一、培訓目的: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自覺運用心理健康知識及心理輔導方法和技巧來幫助自己和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問題,從而使他們健康成長。
二、培訓對象:全體在職教師
三、培訓安排:
(一)組織與管理:
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督促全校的培訓工作。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成員:行政領導其他成員
(二)培訓形式:
主要采取聽講座,研究討論、自學和實踐的方式,以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撰寫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個案。
(三)培訓時間:
具體安排在兩個周三下午的政治學習或業務學習時間進行。
(四)培訓內容:
1、心理健康講座:《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分析》主講人:何鯤
2、心理健康講座:《教師個性問題的自我調適》主講人:何鯤
3、自主學習《元認知學習策略》
4、整理培訓資料,寫好培訓小結。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5
在高速度、高發展、高科技的競爭時期,心理壓力隨之而來,為此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1、繼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工作。
2、繼續在鞍山教研網上做好《心悅咨詢師》心理教研博客,積累心理學知識與大家共享,為全市教師提供心理學習、咨詢、講座培訓等平臺。把心理學的理論應用于教育實踐中,推動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3、繼續在鞍山市廣播電臺“空中家長學校”節目做講座嘉賓。
4、參與區委宣傳部的宣講活動,深入社區進行有關心理學科普宣傳工作。
二、繼續做好心理服務工作
5、繼續開通心理為廣大教師、學生及家長服務,協助他們解除心理困惑。
三、繼續進校園開展師生心理教育培訓工作。
6、組建心理教師志愿者團隊,更好地做好心理輔導工作。為教師做《幸福教育》心理健康培訓講座,讓老師們擁有陽光心態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
7、深入學校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講座活動,了解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潛心研究教育講座培訓內容。根據教育需要送心理講座進校園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講座,特別是為中考學生進行心理減壓輔導,進行考前減壓講座活動,為考生實現理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8、反校園暴力及欺凌事件,保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發展。
四、做好家長心理輔導工作
9、把心理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為家長解決教育子女存在的困惑,進入學校為家長進行心理輔導,指導家長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五、積極參與社會組織活動
10、走出去協助鞍山市教育局做好中小學教師心理培訓工作,參加鞍山市教育局、市教師進修學院舉行的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培訓行動,參與鞍山市教育局、婦聯、團市委等組織的各項活動。
11、繼續在鞍山市圖書館開展《心理科學大講堂》的公益講座活動,為心理咨詢教師提供學習、交流、成長、實踐的機會。
12、與時俱進地學習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把積極心理學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中,讓教師、學生及廣大家長體驗積極心理的力量。
13、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的設置,全區中小學心理咨詢室的'建設在逐步完善,我為心理咨詢教師推薦適合心理輔導的專業圖書,各校購置了心理沙盤,已經達到標準化程度,有利于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14、在學習中開展創新性工作,我區已走過了義務教育均衡區創建階段,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不斷發展與創新,如開展心理特色校評比、做好心理劇的創作與排練等,讓我區心理教育工作緊跟時代的發展。
15、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未成年人輔導站的各項任務。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6
本學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為保障,以學校的工作計劃、德育計劃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努力創造條件輔助和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內涵,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具體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做好個案輔導、登記工作。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視學生心理團體輔導工作。
4、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做好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充分利用班隊會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學期最少開設兩節以心理健康為內容的主題班隊會)
三、內容要求:
1、學習心理與智能發展指導。
(1)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潛能,激發其學習的信心。
(2)引導學生形成強烈持久的學習動機。
(3)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學習策略的輔導,包括閱讀、記憶、思維、問題解決、自我監控等策略。
(5)特殊時段的學習心理調適。如競賽前夕、升學考試前夕。
2、情緒、情感、情操教育。
(1)認識情緒的豐富多樣性與易變性。學會認識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2)掌握控制、表達、發泄情緒的適當方式與合理途徑。
(3)學會保持積極心境的方法。
3、堅強意志與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培養學生形成處事果斷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7
一、教學理念
未來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有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患,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與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生理與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礎和中介,在素質教育中處于重要位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發展性、預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中小學生肩負著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不僅要重視培養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質,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基礎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潛能,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這對于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任務與重點
1、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與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在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境,以及學習、擇業、交友等方面獲得充分發展,以努力提高全體學生心理素質和人格水平。這是基本任務和工作重點。
2、對于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對于極少數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夠及時識別并轉送到醫學心理診治部門。
三、方式與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人格水平。除了在校本課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外,還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圖片展、教育影片等對學生進行教育,還可安排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上進行宣傳,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本課程的輻射作用。
開設簡易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心理咨詢與輔導是配合心理教育,達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目標的重要途徑。
四、教學內容分析
按“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發展”這個素質教育培養目標,從生活心理輔導、學習心理輔導和人格心理輔導三個方面安排內容。通過故事、事例、活動讓學生感受學習,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供良好的教育。
五、教學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對本學科產生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樹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掌握學習策略,開發學習潛能,提高學習效率,積極應對考試壓力,克服考試焦慮;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培養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間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正確對待和異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誼和愛情的界限;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特長和社會需要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志向,培養職業道德意識,進行升學就業的選擇和準備,培養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六、具體教學工作安排:兩周一節課
開好心理健康活動課,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本學期我將在總體把握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發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學生年齡特點為主線,突出心理知識、心理訓練的系統性,有目的、有步驟、分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動中完成心理基本知識傳授、心理素質培養和心理學素質實踐的任務,特別強調“重活動、重訓練、重實踐”讓學生學會一些調適自身心理的方法、技巧,以學生心理素質的真正提高為宗旨。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8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導思想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必須具備優良的心理品質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個人成才素質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如何去關愛學生,讓自信扎根于學生的心靈,尤其顯得十分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活動目標
1、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提高對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2、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樂觀自信,友善待人,誠實守信,開拓創新,追求向上,不畏艱難的健全人格。
3、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善于控制調節自己,排除心理困擾和行為偏差,樹立人生理想,并具備個人發展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步驟
1、提高小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一、二、三年級),培養他們開朗、合群、樂學、自助的獨立人格。
2、培養學生善于與老師,同學交往的能力,不斷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幫助學生克服孤獨、依賴、由學習和環境的不適所帶來的困惑和交往障礙。對這部分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級工作中,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在一、二年級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同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通過學校的各種途徑(心理咨詢室定時開放、心語信箱、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要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事后建立好心理檔案。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
五、對心理輔導教師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1、要有開朗、熱情、善解人意富有愛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輔導心理學的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如關注、傾聽的溝通技術,尊重、真誠、共情等反應技術,情緒調節、行為矯正等。
3、要以學生為主體,切忌“老師說,學生聽”的知識傳授式的課堂模式,要與學生一同參與輔導活動,建立和諧的氣氛,給予贊許、同感、親切、鼓勵的態度。讓他們把真實的感受、想法表達出來。進而給予點撥、啟發和引導。
4、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和隱私,謹慎從事、量力而行。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 篇9
一、基礎現狀分析
我國大多數人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錯誤的認識,盡管我校已經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的研究,但在師生中未能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現象還是存在的,在學生群體中,對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確觀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還比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確認識,加強教師對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心理健康,甚至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學期應該重視、優先解決的問題。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學生現狀分析:
五(1)班現有25名學生,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調查中發現,許多學生雖然在總體上不表現出明顯的心理問題,但在某些方面卻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或者適應不良。從性別來看,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男生;從成績來看,成績中上等的學生心理健康整體狀況較好,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四、工作目標
1、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與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在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境,以及學習、交友等方面獲得充分發展。
2、對于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
3、提高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關心愛護學生,培養他們活潑、合群、樂學、自主的健康人格。
五、具體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要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普及心理衛生知識,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人格水平。
3、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班主任多與學生溝通,發現問題,及時疏導。
4、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對各門學科產生興趣,熱愛學習。教師要擺正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應成為學生的朋友,成為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努力創設民主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工作計劃01-07
心理健康的工作計劃01-31
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計劃01-07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計劃01-07
心理健康部工作計劃01-07
心理健康咨詢工作計劃12-15
幼兒心理健康工作計劃02-02
校園心理健康工作計劃01-10
開展心理健康工作計劃01-27
中學心理健康工作計劃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