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20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折一折、搭一搭、畫一畫、拼一拼等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4種平面圖形的認識,感受圖形間的聯系。
2、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特征,豐富識別圖形的經驗,發展初步的比較、推理能力。
3、通過操作、實踐等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樹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主動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夠主動尋求靈活多樣的操作方法
教學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紙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談話:我們已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誰能說一說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它們,上一節練習課。
二、練習
1、擺一擺(練習四1)
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圖形,能不能擺出一些圖形呢?請大家拿出6根小棒擺出題中的圖形。
操作后交流。
2、折一折(練習四2)
要求學生沿著圖中的`虛線折一折,說說折出了什么圖形?展開,說一說折出的圖形哪些是你認識的?
3、畫一畫(練習四3)
要求學生在方格紙中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折一折(練習四4、5)
(1)、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成兩個的三角形嗎?
先讓學生獨自折一折,集體交流,反饋。
(2)、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出一個正方形嗎?
先讓學生獨自折一折,請學生扮演,交流,反饋。
三、找規律
照樣子接著滑下去(練習四6)
學生觀察圖形排列規律,自己試著畫一畫。
小結:在這些動手實踐中你對學過的圖形有了哪些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四、啟發思維,隱身拓展
1、完成思考題
讓學生看圖,明確沒副圖下面的填寫要求。
引導學生數一數,結合交流適當指導。
2、組織“動手做”
讓學生說說課本上用學過的圖形拼成的格式什么圖案。
引導:你能拼成怎樣美麗的圖案?在小組里試一試,互相交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重點:
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對!
“那么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11?”(指名回答,說一說數位表示的意思)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4這樣用計數器表示?”
說一說數的組成。
(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三)新課:
1、想一想應該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4,在個位上撥2。
寫作:42讀作:四十二
2、(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
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過九的數:39,49,59,69,79,89,99、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并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
(4)鞏固練習
1、個位是7,十位是4,這個數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個兩位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這個數是()。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讀數、寫數)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寫呢?好我們現在來做練習。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100以內的數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2、在數量比較和說明數量大小差異程度的過程中,獲得數的大小差異程度的實際體驗,發展估計意識和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
3、通過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把握數量大小差異的不同程度
教學準備:例題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喚醒經驗。
1、展示例題:小猴和小貓比賽折五星。小猴說:“我做了34個。”小貓說:“我做了38個。”
提問:聽了對話,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組交流后匯報。
可能出現:38>34,34<38;小貓比小猴做的多,小猴做的比小貓少。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引導:小貓比小猴做的多得多嗎?
學生可能用口語表達:小貓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得出小貓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提問: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小組交流匯報。(小猴比小貓做得少一些)
提問:還可以怎樣比?
得出:小貓做的比小狗多得多,小狗做的'比小貓少得多。
2、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不但需要比較兩三個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數量相差的程度時,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些詞來描述。
三、綜合運用,培養數感
1、“想想做做”第1題。
看圖,問:“少得多”是什么意思?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在班內交流。說說選擇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在果園里,小熊說:“蘋果有40個。”小兔說:“梨的個數比蘋果少得多。”
提問:梨可能有多少個?
出示:小芳:我拍了50下。我拍的比你少一些。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先獨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匯報。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理解題意,小組交流,匯報。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認為合適的答案下面畫“∨”。做后匯報,并說明思考的過程。
5、“想想做做”第5題。
右邊的書大約有多少本?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思考過程。
6、“想想做做”第6題
講述:小貓和小兔用今天學習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這些詞在玩比數大小的游戲,你們想不想玩?
展示:小猴拿數字卡片50,小貓拿數字卡片45。
提問:猜一猜小貓和小猴分別會說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別扮演小貓和小猴互相說。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
多(少)一些、多(少)得多
34比38少一些38比10多得多
38比34多一些10比38少得多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說: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3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6-20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跳繩》09-14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31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4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22
一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下冊03-01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篇)01-12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選21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