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地理教案>中學地理教案

    中學地理教案

    時間:2023-02-21 14:08:25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中學地理教案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地理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地理教案4篇

    中學地理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存在的巨大差異,知道亞洲的發達國家和發展比較快的國家的名稱和位置。

      2、理解各國的發展都要因地制宜,走出自己的特色 初中數學。

      3、了解新加坡、伊朗、沙特、以色列、馬來西亞等國的經濟發展特點和優勢資源

      教學重點

      亞洲各國因地制宜的發展道路

      教學難點

      亞洲各國經濟存在差異的原因

      教法學法

      講練結合,分組

      課前

      閱讀教材14--------17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亞洲各國經濟發展的差異,尋求快速發展經濟的

      重難點教學過程

      讀圖7、15 20xx年亞洲部分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圖

      組織活動:觀察圖片中各國的收入,完成下列題目:

      (1)由多到少,給超過20xx美元的國家排序。

      (3)中國在亞洲處于怎樣的地位?

      (4)總結亞洲經濟發展的特點,討論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

      (總結講述)通過分析圖片我們知道,在亞洲,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收入較高,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既是同屬發展中國家,收入相差也很多,韓國、沙特等國家發展很快,而越南、孟加拉國等發展緩慢,中國也處于中等偏下的地位。這就造成了各 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閱讀課本15頁,找出韓國、新加坡和沙特等國家的位置,分析其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

      (學生活動)分組閱讀課本,討論原因。得出結論(韓國、新加坡工業發展較快;沙特石油資源豐富)

      1 、日本是唯一的發達國家。

      2、發展中國家:新加坡、韓國(工業國)

      沙特(石油國)

      (過渡)新加坡、沙特等國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發展經濟一定要因地制宜,充 分發揮本國優勢,走出各具特色的道路。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之路。

      二、因地制宜 發揮優勢

      展示新加坡位置圖

      (學生活動)閱讀15-16頁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 新加坡的位置,分析其發展的有利條件。

      (2)根據新加坡的資源情況,分析其適合發展 的工業部門。

      (3)根據新加坡的工業分布,分析這樣布局的原因。

      (4)綜合以上分析,總結新加坡是如何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展經 濟的。

      (總結分析)新加坡是位于馬六甲海峽中的一個島國,由于馬六甲海峽在世界航運中的重要地位,使新加坡的交通十分便利,這也是其發展經濟的.最大的有利條件。但是本國資源缺乏,人口眾多,因此只能發展一些低耗能的工業。 一些造船和煉油等重工業分布在馬六甲海峽沿岸,這樣便于從中東進口石油和發展航運。總而言之,新加坡就是充分利用了本國優越的位置,發展航運、造船,煉油燈產業, 使經濟迅速騰飛。

      板書:1、新加坡位于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優越。

      2、以色列(科技發 達),沙特和伊朗(石油豐富),馬來西亞(熱帶經濟作物豐富)

      (延伸)我們可以用分析新加坡的方法,分析以色列、沙特、伊朗和馬來西亞的有利條件。

      (學生活動)閱讀17頁材料,分析以色列、沙特、伊朗和馬來西亞的優勢條件。分組討論,得出答案。以色列(科技發達),沙特和伊朗(石油豐富)馬來西亞(熱帶經濟作物豐富)

      總結應用

      總結: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是不均衡的,各國發展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優勢,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板書設計

      一、 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1、日本是唯一的發達國家。

      2、發展中國家:新加坡、韓國(工業國)

      沙特(石油國)

      二、因地制宜 發揮優勢

      1、新加坡位于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優越。

      2、以色列(科技發達),沙特和伊朗(石油豐富),馬來西亞(熱帶經濟作物豐富)

      初一地理認識跨省區域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屬區域篇中的內容,區域的是建立在祖國篇的基礎上,主要是對的綜合與運用。黃土高原地區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單獨作為一節課列入課程中,而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因此,作為一個專題來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時,又可以黃土高原地區為例,來引導認識我國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黃土高原上黃土物質的形成原因。

      3、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

      4、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的自然和人為原因。

      (二)目標

      1、通過閱讀地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培養的讀圖、分析圖的能力。

      2、通過讀圖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并討論由此導致的嚴重的后果,進一步培養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及歸納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內容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2、黃土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及成因。

      (二)教學難點

      黃土高原上黃土物質的形成原因。

      四、教學

      導學法、讀圖分析法、活動法相結合。

      五、教具準備

      有關課本插圖和多媒體教學軟件。

      六、課時安排

      二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板書: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

      [講授新課]

      播放影片--我們的黃土地 。

      然后讓學生在圖上找出太行山、烏鞘嶺、秦嶺、長城以及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

      [板書]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承轉過渡]

      [板書]

      形成--"風成說"

      為更詳細地了解黃土高原,請同學朗讀黃土高原的材料

      其中"風成說"得到廣泛的支持,其證據是:

      1.黃土的厚度均勻

      2.從西北向東南顆粒越來越細

      3.礦物成分不同

      4 初中生物.有多層古土壤

      [承轉過渡]

      [板書] 二、嚴重的水土流失

      我們從電視片和P66頁圖8.2"黃土高原景觀"中可知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是黃土高原地區典型的地貌

      [學生活動] 讓學生閱讀圖8.7的對話,分組討論認識人類活動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響,教師歸納總結。

      [板書]

      1、人為因素

      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

      [學生活動]

      學生閱讀P69頁圖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討論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

      得出結論:植被對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學生活動]

      學生讀P68頁圖8.4"目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進行分組討論。

      2、自然因素

      請同學們閱讀圖8.8,找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分布,并根據圖上信息,分析這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歸納得出:還是人為和自然因素的影響。

      [思考題]

      面對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呢?

    中學地理教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圍和主要特征。

      2.進一步培養學生查閱分層設色地形圖及分析、運用中國地形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圍及主要特征。

      【教具準備】

      1.中國地形圖(分層設色掛圖)

      2,繪有“四大高原”邊界的空白輪廓圖(板圖或投影)

      3.新疆“三山夾兩盆”地形示意圖(板圖或投影)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安排1.5課時(四年制2課時)。第一課時講完“四大高原”,后面半個(或1個)課時講完“四大盆地”。

      【教學方法】

      “比較法”講述和討論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掛圖]掛好“中國地形”掛圖

      [提問]同學們知道,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請注意觀察地形圖,說出我國西部和東部各以什么地形為主?(學生回答,教師重復強調西部以高山、高原、盆地為主;東部以丘陵平原為主。)

      (講授新課)

      [查閱地圖]請同學們在地圖冊中的中國地形圖上找出四大高原的位置。

      [板書]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指圖講述]讓我們在分層設色的中國地形圖上一一找到四大高原。(以下講述教師應注意放慢節奏,指圖要準確,以便學生邊聽講邊在地圖冊上查找有關地名。下面劃橫線的高原名稱由學生齊聲答出。)

      位于我國西南部,面積占全國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位于我國北部,東起大興安嶺,西至祁連山麓,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是內蒙古高原。

      西起祁連山脈東端,東到太行山麓,北面大約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高原為鄰,南到秦嶺的高原是黃土高原。

      主要位于云南省東部和貴州省大部分,地勢明顯表現為西高東低,海拔從20xx米下降到1000米的高原是云貴高原。

      [展示圖片]出示繪有四大高原邊界的空白輪廓中國地圖。分別請四位同學上講臺指圖說出四大高原的位置,教師糾正。

      [討論]請同學們閱讀“四大高原”一段課文及有關插圖,分別介紹四大高原的特征。(在讀書讀圖之后,組織學生發言討論。教師應加強引導,提醒學生讀有關插圖及彩圖,并可簡要解釋黃土高原上的黃土來歷、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后果、喀斯特地形的成因和得名等)

      [板書]

      l、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世界屋脊”

      2.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 地勢平坦

      3.黃土高原—一黃土覆蓋 千溝萬壑

      4.云貴高原——地面崎嶇 喀斯特地形典型

      [練習]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把四大高原與它們各自的地形特點用直線連結起來。

      [板書]二、四大盆地

      [講述]請同學們在分層設色中國地形圖上找到天山山脈,看天山南北分別是什么地形。(學生回答)

      [[提問]人們談到新疆地形時,常有“三山夾兩盆”的說法。請同學們閱讀圖3·13,說出“三山”和“兩盆”的名稱。(學生回答,教師糾正或肯定)

      [展示圖片]“三山夾兩盆”示意圖

      [講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都位于西北內陸,周圍高山環抱,內部比較平坦,有成片的沙漠和戈壁。

      [提問]說出塔里木盆地中我國最大的沙漠名稱和它的'形成原因。(學生依據課本回答,教師強調“地處內陸”和“地形封閉”兩點)

      [講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周圍高山上有很厚的冰川、積雪。當天暖的時候,冰雪消融,山麓地帶有了水就可以長草、植樹、種莊稼。在黃色的沙漠區,這種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叫做“綠洲”。歷史上,天山和昆侖山的山麓地帶就是“絲綢之路”上溝通亞歐大陸的一段“綠色通道”。

      [提問]1.為什么盆地邊緣的高山山麓地帶會有綠洲分布?水源是從哪里來的?

      2.新疆修筑的公路線大多繞經盆地的邊緣,這是什么原因?(教師提示學生也從水源、綠洲分布等方面考慮)

      [講述]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的柴達木盆地,與前面兩個盆地既有相同點又有明顯的差別。

      [提問]請同學們讀“中國地形圖”,參考P33圖3·15說說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點出以上三個盆地均處內陸,內部都較平坦,有沙漠、戈壁;不同的是它們的海拔,柴達木盆地海拔3000米左右,位于地勢第一階梯,而前兩個盆地位于地勢第二階梯。)

      [板書]3.柴達木盆地——內陸高原盆地,多沙漠戈壁。

      [講述]位于四川省東部,被山嶺、高原環繞的四川盆地內部,與前三個盆地有明顯的不同。

      [提問]請說出四川盆地內部地形特點(學生回答,教師指出以上三個盆地內部較平坦而四川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僅成都平原較平坦)。

      [板書]4.四川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成都平原較為平坦

      [講述]四大盆地各有特色,請同學們用比較法學習、記憶。

      [練習]1.四大盆地名稱,在圖上指出它們的位置,說出它們分別在地勢的哪級階梯上。

      2.哪個盆地海拔最高?哪個盆地面積最大?哪些盆地位于內陸?

      3.成都平原在哪個盆地中?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哪個盆地中?

      4.哪個盆地中有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哪個盆地東部多沼澤、鹽湖?

      (布置作業)選做復習題2。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一、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雪山連綿 “世界屋脊”

      2.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 地勢平坦

      3.黃土高原——黃土覆蓋 千溝萬壑

      4.云貴高原——地面崎嶇 喀斯特地形典型

      二、四大盆地

    中學地理教案3

      教學內容:地 圖 上的方向

      教學目標:

      1 學會運用地圖辨別方向

      2 了解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重點: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地圖在生產、生活及學習中運用廣泛,我們怎樣才能讀懂一張地圖呢?必須要了解地圖的基本要素——方向(確定地圖上各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關系)、比例尺(表示地理事物縮小的程度)、圖例和注記(不同符號的含義)。(引入新課)

      一 地圖的基本要素:

      ㈠ 地圖上的方向

      地圖上各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關系如何確定呢?學生朗讀課本第一自然段,歸納地圖上判斷方向的三種方法:

      1 一般定向法:

      ①既沒有經緯網,也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確定方向的方法。

      ②結合課本25頁2.14圖,認識地圖上的八個基本方向。

      例 :如圖所示,A在B的 方向,

      B在C的 方向。

      歸納:確定方向的兩個重要環節——確定參照點確定參照點的基本方向

      2 經緯網定向法:

      復習提問:在地球儀上是如何辨別方向的?那么在經緯網地圖上我們也用同樣的方法來判斷方向。

      例1:閱讀24頁2.12 圖,回答下列問題:

      A 經線指示什么方向,緯線指示什么方向?

      B 圖中的廣州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四川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小結:有經緯網的地圖,要根據經緯網來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例2:如圖,A在B的

      方向,

      B在C的 方向

      例3:A點(20°N,30°W)在B點(10°S,40°W)的 方向

      (已知兩點的經緯度,如何確定方向)

      思考題: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上如何確定方向?

      3 指向標定向法:

      引導學生看課本25頁圖2.13,認識指向標,那么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又怎樣確定方向呢?

      有指向標的地圖,要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練習:圖中A點在B點的.什么方向?C點在A點的什么方向?

      總結:① 地圖上方向的確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上三種,即一般定向法、經緯網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

      ② 確定方向的重要環節:A 確定參照點B 確定參照點的方向。

      知識拓展:

      1 我們學習了地圖上方向的確定,在生活中或野外旅行,我們(北半球)如何確定方向呢?(抽學生回答,師總結補充)

      ① 指南針確定方向

      ②在晴朗的夜晚,可以根據北極星確定方向。但在緯度較低的地方,北極星的地平高度很低,不易找到,仍然可以用固定的竹竿或樹木,站在一個地方不動,瞄準一顆星星(或月亮),星星(或月亮)在空中前進的方向大致是西方。

      ③在晴朗的白天利用太陽確定方向。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或看物體的影子,影子前進的方向大致是東方。(或上午影子在西方,下午影子在東方。)

      ④觀察樹木的枝葉或樹樁的年輪確定方向。樹木枝葉茂盛的一方是南方,或年輪稀疏的一方是南方。

      2 說一說教學樓座落的方向(學生思考后回答)

      鞏固練習:練習冊14、15頁1、2、10、12、13

    中學地理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品讀課文,感受課文委婉清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引導學生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3、引導學生對比欣賞這篇精致而內涵深刻的優美散文

      教學重點:

      體悟生命的意義,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對待生命

      教學難點:

      1、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寫作手法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獨特的感悟

      一、導入

      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誦也深深打動了我,是啊,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今天我們接著上一節課《蟬》來學習另一篇《貝殼》,看看那小小的貝殼引起了作者怎樣的思考,我們又能從中得到怎樣的生命感悟呢?(打開書本)

      二、走近作者

      1、請同學讀作者介紹

      席慕蓉,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

      師:她把她內心的那個小小世界仔細雕琢,精心刻畫,呈現給讀者的就是精美的讓人回味無窮的詩和散文了。作者是位畫家,又是位詩人,內心細膩敏感,特別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海邊的一枚小小的貝殼就打動了她,讓她寫出了這一篇充盈著生命張力的散文《貝殼》,讓我們一起來朗誦這首生命的樂章吧。

      三、朗誦生命樂章

      師:分為兩步,第一步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提示;第二步,選兩位同學來比賽朗讀,其余同學當評委。

      師:同學們感情充沛,朗誦充滿了青春的朝氣,評點也非常中肯,體現評委的客觀公正水平高啊,老師也想來讀一讀,看能不能把《貝殼》這篇文章里對生命的贊頌讀出來?

      師:謝謝同學們的掌聲,你覺得王老師哪里段落里對生命的感悟最深?我們從朗讀中感知了生命,再從字里行間去感悟生命的意義吧

      四、感悟生命意義

      1、文章一開始是怎么贊美貝殼的?作者由此生發了哪些聯想?(結合板書,注意引導,提示:在

      3、4自然段里)

      在描述了貝殼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沒有就此停筆,而是想到了貝殼里那曾經的小小柔軟的生命,想到為了這樣一個短暫、細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蒼是那樣用心地營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貝殼,并由此進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雖然也有限,但總比貝殼里的生命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那豈不是更應該好好面對它,創造它,讓它顯得像貝殼一樣美麗、令人珍惜、驚嘆呢?(過渡:作者由貝殼的生命聯想到自己的生命之后,他要怎樣來過好自己的生命呢?)

      2、“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著、努力而感動

      過渡:因為熱愛生命,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因為熱愛生命,所以她才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一絲不茍。

      師:(借助板書,文章的感悟是從一枚小小的貝殼生發出來的,這種手法叫什么呢?)

      3、托物言志(出示幻燈),不多說。

      過渡:作者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她希望別人怎么看她呢?

      4、課文最后一段說:“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此處的“固執”“簡單”是什么意思?

      固執:仔細、執著、一絲不茍做出的東西或事情。

      簡單: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只想對自己的生

      命做出一些精美的回饋。

      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細、一絲不茍地做的東西或事情。所以此處的“固執”“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表達了作者執著而單純的美的愿望和追求。

      小結文章:本文由一枚小小的貝殼引發對生命的感悟,表達作者不只是積極面對生命好好活,更是表明作者自己要怎樣好好活,就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的一絲不茍。那么,《蟬》和《貝殼》這兩篇同圍繞生命主題的`文章,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出示表格) 相同點:

      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對生命的一些感悟

      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

      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清新而自然 不同點:

      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

      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著;《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

      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

      過渡:從蟬和貝殼這兩個平凡的事物中,作者都能感悟生命的意義,你也來當當小作家,來抒寫生命的真諦吧。

      生命就要像小草一樣,即使卑微;也要堅韌不拔; 生命就要像火焰一樣;即使熄滅,也要綻放光芒; 生命就要像白楊一樣,即使普通,也要參天聳立

      五、抒寫生命真諦

      評價后過渡:通過席慕容《貝殼》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領悟到席慕容希望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精致最好的愿望。其實,生活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貝殼,我們能做想做好的事情,你的“貝殼”是什么?你怎樣讓你的“貝殼”更精致更美麗?

      六、揚起生命風帆

      學生答后作結:作者從海邊小小貝殼這些細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生命既然是短暫、脆弱的,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通過學習這篇短文,我們會高聲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暫,我們要高揚起生命的風帆,把我們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或者在這個世界上時讓別人因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七、拓展閱讀

      師:老師特別喜歡席慕容的這一首詩,一棵開花的樹,推薦給大家

      2、課外閱讀欣賞席慕蓉或小思的幾篇詩文,寫出讀后感

    【中學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中學地理教案02-11

    中學地理教案6篇02-12

    中學地理教學論文03-21

    地理的教案12-12

    初中地理教案08-22

    地理初中教案09-22

    南非地理教案09-02

    人教版地理教案09-04

    初中地理教案11-0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丝袜中文综合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阿v天堂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