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 1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不同動物的明顯特征,組合新“動物”,激發幼兒的奇思妙想,創造性地設計新造型。
2.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感情。
3.練習口齒清楚地介紹自己的作品。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小精靈操作教具5個、展板。
2.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觀察“神奇小精靈”的變化過程,發現它的神奇之處
(1)以邀請蛋寶貝到班里做客的形式引出活動的主題。
教師神秘的告訴幼兒:“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我們一起看看它是誰?”然后輕輕從身后拿出“精靈蛋”。
(2)與幼兒一起玩“神奇變、變、變”的游戲,感知小精靈的奇特。
“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蛋,它是一個神奇的小精靈!只要我們一起念魔法口訣,小精靈就會出來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大家想不想試一試?”
教師手持教具正面,與幼兒共同念魔法口訣:“神奇精靈變、變、變”,同時將教具背面的神奇小精靈的頭、手臂、腿、尾巴陸續拉出,引導幼兒觀察。
“神奇小精靈和我們地球上的小動物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從頭到腿仔細觀察神奇小精靈,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具有多種動物的特征(如:兔子的頭、豬的嘴、小鳥的翅膀、松鼠的尾巴、大象的腿)。
(3)請幼兒分小組操作小精靈操作教具,感知小精靈的變化無窮。
“桌子上也有一個小精靈,我們快去看看,你們的小精靈能變成什么樣?”
幼兒自主操作小精靈操作教具,感受小精靈的無窮變化。
一起玩“神奇變、變、變”的游戲,比一比哪組的小精靈變得最神奇?
引導幼兒思教“動畫片中的小精靈有很多的本領,小朋友變出的小精靈有什么本領?”
2、發揮想象,設計神奇寶貝
(1)“如果你是小設計師,你想設計出什么樣的小精靈?”在幼兒描述自己想象的同時,教師將幼兒描述的動物特點分別畫在黑板上,如:兔子的耳朵、大象的鼻子等主要特征部分,以便幼兒重新分解、組合新形象。
(2)幼兒設計神奇寶貝。“請小朋友擔當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個神奇的小精靈,告訴我們它長什么樣,能幫我們做什么?看誰和別人設計得不一樣?”
(3)在幼兒繪畫過程中,教師邊觀看幼兒的創作過程,邊有針對性地提示、引導幼兒:“想一想,小精靈怎樣能‘變’得更神奇?”
3、幼兒展示、介紹作品
(1)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導幼兒畫完后將自己的繪畫作品粘貼在展板上,與同伴一起欣賞。
(2)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與幼兒圍坐在展板周圍,鼓勵幼兒盡量放慢語速介紹作品,并提醒同伴認真欣賞、傾聽。對于沒有介紹作品的幼兒,教師可引導幼兒分小組介紹、分享繪畫作品,使每個幼兒都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創作感受。
(3)留下任務,引發繼續探索。“今天我們小朋友都設計了自己喜歡的小精靈,在活動區游戲時我們可以把它剪下來,貼在墻壁上介紹給大家,把我們班變成一個小精靈王國!”
活動反思:
《設計神奇小精靈》的活動結束了,但孩子們被激發出來的創造熱情卻依然高漲,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成功的喜悅。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作為一名教師,沒有什么比這種感覺更讓我快樂了。與此同時,我也陷入了對這次活動的深深思考,并從反思中獲得以下感悟:教師是幼兒興趣的發現者身為教師,我們經常為選擇活動的'主題而絞盡腦汁。其實,只要我們細心、耐心地觀察幼兒,和他們做朋友,真正融入孩子們清純無暇的內心世界,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中激蕩著很多千奇百怪的奇思妙想,蘊涵著他們對世界萬物的關注、好奇與探索。這些內容才是最貼近幼兒生活、最鮮活的活動素材,因為它們都源于孩子。
教師是幼兒創造靈感的點播者
在此次活動前,我引導幼兒對動物的特征進行了細致的觀察,運用有趣的教具,鼓勵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為小精靈“變身”,并適時啟發幼兒:“如果你是小設計師,你想設計出什么樣的小精靈?”以激發幼兒的探索與思考,在幼兒的創作過程中,我及時支持幼兒的創造,引導他們繼續發散思維,將生活中的動物形象進行再組合、再創造。通過以上循序漸進的指導、啟發,幼兒對設計小精靈的活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從而激發出了內心的創作欲望。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 2
活動目標:
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提高觀察智力、模仿智力、構思與想象智力。
4、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5、學會用簡單的線條添畫來表達自己的聯想。
活動準備
1、電腦制成的動畫:螃蟹、金魚、蝴蝶的動態及留下的痕跡并配上兒歌。
2、幼兒每人一支勾線筆,畫有背景的畫紙,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3、每組一盒漿糊,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放電腦動畫,引起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有一些小動物要來和我們小朋友做朋友,你們開心嗎?我們來看看是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來的?
放電腦畫面:小金魚,尾巴大,搖搖尾巴游呀游;花蝴蝶,來跳舞,圓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氣大,東爬西爬找朋友。
2、引導幼兒用手描繪各種小動物留下的不同痕跡。
提問:來了哪些小動物呀?它們是怎么來的?(請幼兒分別講述,并進行模仿各動物的動作)"看花蝴蝶飛來的時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條痕跡,是怎樣的呀?"(一圈一圈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螺旋線。
"那金魚游來的時候,會在后面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呢?"(一彎一彎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波浪線。
"那螃蟹來的時候又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呢?"(一折一折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折線。
3、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指導語:還有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它們畫留下的痕跡,你們愿意嗎?你想幫哪些小動物畫呢?等會兒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先幫它粘在畫紙上,然后想想它們走路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用勾線筆在動物的后面畫下來。
提醒:手臟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賞作品,評價。
請幼兒說說:你選了哪些小動物?哪個最快樂,是一折一折的,一彎一彎的或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在跳舞的?
活動延伸
1、你還想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會留下什么樣是痕跡呢?請你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或到書上去找找。
2、繼續培養幼兒的理解智力、發現慧力等。
活動反思:
本節課最大的亮點一個是教師精簡了3個不同方向的簡筆畫嘴巴作為示范,能讓學生短時間內掌握住|的,但在夸張上還不夠深入挖掘;二是設計了一個情境,能讓低年級學生馬上進入教師預想的“助人為樂”的思想上去,避免學生給大嘴怪加上破壞、作惡等不良特征,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一個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缺點與不足之處有:
1。整節課沒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可以在其中加入小組學習,讓學生會的自己解決,節約時間。
2。課上應該再加些大嘴怪的學生作業欣賞,不在多,是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避免最后作業千篇一律。
3。課堂節奏掌握的還稍有欠缺,可以請學生摒棄鉛筆,直接在作業紙上大膽的用勾線筆畫出大嘴怪,或直接用顏色畫出(前提是學生在平時課上習慣直接繪畫)。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 3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設計制作各式各樣的搖滾玩具。
2、在游戲中感受平衡的觀念,體驗自制玩具的愉悅。
3、培養動手能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運用不同方法、多種材料設計制作各式各樣的.搖滾玩具。
教學準備:紙條、木頭、易拉罐、塑料瓶蓋搖滾玩具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感受
1、教師把課前自制的搖滾玩具拿出來給同學們欣賞,并給學生玩一玩。
2、欣賞教材中的搖滾玩具。
3、激趣:各式各樣的搖滾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個搖一搖、轉一轉、滾一滾嗎?
二、了解制作需要的材料
觀察發現,做搖滾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紙條、木頭、易拉罐、塑料瓶蓋等。
三、學習做“搖滾青蛙”
1、看圖了解步驟:
①剪切紙條。注意紙條不能太窄,太軟。
②卷貼成形。注意膠合面不要太窄,要膠牢固。卷成圓形。
③剪、畫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圓稍小。
④粘貼完成。
2、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四、根據學生制作情況進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二、繼續做“搖滾青蛙”
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三、游戲:
把搖滾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讓它滾動。比一比,看誰的玩具滾得最遠。
四、制作更多的搖滾玩具
嘗試用其他材料制作搖滾玩具。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 4
一、基本教學理念:
以《新課程標準》為教學理念,構建民主、平等的教學模式,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想像空間,營造樂學氛圍。讓小朋友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畫畫、玩玩的方法,大膽、自由地把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想的事物的表現出來,體驗畫畫活動的樂趣。把自主權充分交給學生,并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1、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為此,我針對二、三年級小朋友年齡小、意志薄弱、上課好動等特點,選用了多媒體動畫課件作為內容的呈現形式,激發其學習興趣。《課標》又指出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為此,我選擇了生活中的蔬菜和水果為教學 內容,運用“看看、想想、說說、畫畫、玩玩”的快樂教學法,引導想像“這些生活中的事物當變成小精靈后會去干什么”這個充滿童趣的話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運用“風車轉轉臺”和“讓自己變成小精靈”的教學形式,努力營造樂學氛圍。
2、發展想像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新課標》中指出,美術課程應充分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愿望。同時指出,應更多的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從而向思維提供豐富的營養。為此,在上課開始部分,先讓小朋友說說“自己最喜歡玩什么游戲?或寒暑假喜歡到哪里去玩?或平時與爸媽玩什么游戲?”讓他們充分回憶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接著讓小朋友接觸蔬菜、水果這些實際事物,讓他們說說平時喜歡吃哪些蔬果,并說說它們的形狀和顏色。然后引出“小精靈”這一角色,并展示幾幅“蔬果小精靈王國”的范畫,通過“蔬果們變成小精靈后它們還會去干什么”這一問題提出,引導小朋友展開豐富的想像。
《新課標》還指出,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美術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提供了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通過美術課程培養的創造精神,將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為此,在教案設計過程中,我采取多種方法,努力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每個小朋友想象力的創新、作品的創新、評價的創新都將得到表揚。
3、多元評價,體現民主、平等,發展個性。
《新課標》告訴我們,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我在此教案中的評價采取自己評價、他人評價、集體評價的多元評價方式,以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努力挖掘其優秀的一面,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同時在整個課堂中應充分體現師生間、生生間的民主、平等,培養他們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并充分發展其個性。因此,在教案設計中出現了“自由選擇紙張”和“風車轉轉臺”這些環節。
二、教學內容:
自選內容,課題《蔬果小精靈》,適合小學二、三年級的小朋友。即把平時熟悉的蔬菜、水果如果變成會說、會動的小精靈后,它們在這個“精靈王國”里會干什么?引導小朋友發揮想像,并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三、教學方案:
(一)課 題:
《蔬果小精靈》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激發想像,培養創新精神。
3、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畫畫、玩玩等方法,大膽、自由的進行繪畫創作。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小朋友學習美術的興趣,激發其豐富的想像能力。
難點:如何創設樂學氛圍,讓小朋友學得有趣,如何引導其展開豐富的想像。
(四)教學準備:
鉛畫紙、彩卡紙、油畫棒、水彩筆、雙面膠、蔬果小精靈頭飾、多媒體課件等。
(五)教學過程:
A、引入
1、小朋友們好,我們能交個朋友嗎?那好,你能告訴老師一個小秘密嗎?你知道哪些蔬菜,你還知道哪些水果?
2、哇!我們知道的蔬果可真多,(課件出示很多蔬菜水果----見圖1)。你最喜歡什么?你能說說它的外形是怎樣的,顏色又是怎樣的呢?
3、真有趣!這些蔬果的外形、顏色都不一樣。(課件出示不同顏色和形狀的水果----見圖2) 下面,還有更有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變個魔術,大家可一定要看牢噢!變變變變!(課件出示這些蔬果長出會動的'眼睛----見圖3)
注意注意,又變了。(課件出示蔬果還長出嘴巴、手腳,并在運動-----見圖4)
你發現了什么?(有眼晴、嘴巴、手腳、會生氣、會大笑等)
B、啟發想像
是呀!這些蔬果變成了有手有腳、能說會道的小精靈(邊說邊出示課題),它們跟小朋友們一模一樣,可真可愛,這下它們生活在精靈王國里面了,可真快活,不信你看……(課件出示蔬果小精靈王國的范畫-----見圖5)它們是誰呀? 在哪里呢? 又在干什么?(接著出示另外兩幅----見圖6,7)
C、發揮想像并創作
1、是呀!它們實在是太有趣了,除了這些,它們還會去哪里玩呢? 還會做什么游戲呢? 它們在家里又會跟爸爸媽媽干些什么呢?
2、我們能把它們畫下來嗎?你打算畫什么小精靈?它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好吧!就讓我們把它們畫下來!不過你可得注意嘍!每個小朋友都有兩張紙,一張彩卡紙、一張鉛畫紙,你可以選擇彩卡紙用油畫棒畫 (出示卡紙作品), 也可以選擇鉛畫紙用水彩筆畫 (出示鉛畫紙作品) 。在畫的時候紙張可以橫的畫,也可以豎的畫 (出示不同的作品見圖8,9) 。 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在畫的時候,老師建議大家應先畫小精靈,然后畫它們在干什么,最后畫它們在哪里。畫好的小朋友馬上把作品貼到我們的“風車轉轉臺”,你是哪一組就貼到哪一組下方。比比哪一組最快又好。(邊說邊把小風車貼好)
4、好了,開始嘍!比比誰既快又好!(同時播放輕松的音樂)
(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好的作品及時鼓勵表揚)
5、我們有個小朋友已經完成了,我們把它上到“風車轉轉臺”上,其他小朋友可要加油噢!你還可以再畫一幅。畫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已貼到“風車轉轉臺上”。
D、暢談作品
1、大家把手中的筆放下,看看,我們“風車轉轉臺”的作品可真多呀!上面有你的作品嗎?你是哪一幅,請你告訴小朋友你畫的是什么小精靈呀?它們在干什么?
2、這么多的畫里面,你最喜歡哪幅呢?為什么?
E、做回小精靈
大家畫的這些小精靈可真有趣,現在就讓我們戴上蔬果小精靈頭飾,讓自己變成一個小精靈,一起起立,盡情的跳吧!唱吧!(播放《健康歌》音樂)。
四、教學反思:
通過對二年級1個班和三年級3個班的試教,發現學生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高昂,想像豐富、大膽,學生的作品也充滿了童趣。通過對32個小朋友的抽樣調查, 小朋友一致表示“這節課有味道,上得非常開心,畫起來也一點不難,還想多上類似的課”。并對自己美術作品充滿自信,一定要拿給爸爸媽媽看看。同時,我也發現,本堂課成功的關健在于是否充分啟發學生的想像能力,是否能尊重和肯定他們的想像。因此,在“啟發想像”這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 5
活動目標
⒈能夠發揮想象,創造性地進行圖形添畫活動,發展創造力。
⒉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方式,體驗自由添畫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⒈教具:多媒體課件
⒉學具:記號筆、彩紙人手一份,精靈圖形每人2——3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魔術師,它的名字叫小精靈,(按出媒體上的小精靈),別看它不起眼,它的本領可大了,它會變好多好多魔術,不過,想看小精靈變魔術,先要學會一句咒語:精靈精靈變變變,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二、看一個小精靈的變化
⒈師:我們一起來對著小精靈說:精靈精靈變變變,看看它會變出什么,好嗎?(師幼一起念咒語)按出媒體上的`花
問:瞧,小精靈變出了什么?
⒉那小精靈還會變什么?我們再一起來念念咒語:精靈精靈變變變。(演示媒體上的摩天輪)
問:這次變出了什么?小精靈在哪里?(變成了摩天輪的身子)
三、看兩個小精靈的變化
⒈師:那剛才是幾個小精靈變魔術?這回來了幾個小精靈?(演示兩個小精靈)
師:小精靈邀請了好朋友來和它一起變魔術,這兩個小精靈在哪里?(下面)小精靈在下面,你覺得他可以變成什么?(幼兒充分回答)
師:我們一起來念咒語:精靈精靈變變變,看看,變出了什么?(汽車)小精靈在哪里?(變成了車輪)
⒉師:小精靈真調皮,兩個好朋友又跑到哪里去了?(上面)
你覺得跑到上面去,小精靈會變出什么?(幼兒充分想象回答)
師:我們一起來念咒語:精靈精靈變變變,看看,變出了什么?(人)小精靈在哪里?(變成了眼睛)
⒊師:這次,兩個調皮的精靈變成什么樣子了?(斜斜的)你覺得它們像什么?(幼兒充分回答)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念念咒語:精靈精靈變變變,然后按出煙花圖案。
四、幼兒操作
⒈提出要求
師:小精靈剛才悄悄和我說了,它覺得魔術變得有些累了,所以它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幫小精靈變出更多有意思的東西,你們愿意嗎?那等一下先請你們從框里一張紅色的紙,然后選一個或兩個小精靈先在紅色的紙上擺一擺,看看像什么,確定了不動后將小精靈貼在紙上,然后幫小精靈變一變、畫一畫。如果框里有多的小精靈,也可以嘗試用三個小精靈畫一畫。
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講評
⒈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⒉師拿出1——2副作品,請其他小朋友猜一猜畫的是什么?
⒊師:小精靈和我們小朋友玩得真開心,那請你帶著你的作品
排隊,我們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其他班級的小朋友聽好嗎?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用流暢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描繪出心中快樂小精靈的形象,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讓幼兒掌握簡單的人物繪畫技巧,如身體比例、五官位置等,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小精靈的獨特理解,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通過繪畫活動,讓幼兒體驗創作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學準備
各種小精靈的圖片、動畫視頻,用于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
繪畫工具,如彩筆、油畫棒、繪畫紙等,確保每個幼兒都有一套。
展示板,用于展示幼兒的作品。
三、教學過程
導入(5 分鐘)
播放小精靈的動畫視頻,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幼兒:“小精靈長什么樣子?它們在做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小精靈的外形特征和動作表情。
欣賞與討論(10 分鐘)
展示各種小精靈的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小精靈的身體結構、翅膀形狀、服裝顏色等細節。
組織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心目中小精靈的樣子,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示范繪畫(10 分鐘)
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繪畫快樂小精靈,邊畫邊講解繪畫步驟和技巧。
首先畫出小精靈的頭部,注意五官的位置和表情的刻畫;接著畫出身體和四肢,表現出小精靈的動態;然后畫出翅膀,翅膀的形狀可以多種多樣;最后用豐富的色彩為小精靈上色。
幼兒創作(20 分鐘)
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開始繪畫快樂小精靈。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的.創作過程,鼓勵幼兒大膽用色,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和布局。
對于繪畫有困難的幼兒,教師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鼓勵他們大膽嘗試。
作品展示與評價(10 分鐘)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組織幼兒進行參觀和欣賞。
請幼兒介紹自己繪畫的快樂小精靈,分享創作思路和想法。教師給予積極的肯定和鼓勵,對幼兒的作品進行客觀的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提出改進的建議。
四、教學延伸
鼓勵幼兒將自己繪畫的快樂小精靈的故事講給小伙伴聽,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美工區投放更多的材料,如彩泥、布料等,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小精靈。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通過手工制作,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引導幼兒運用剪、貼、折、畫等技能,制作出形態各異的快樂小精靈,提高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在制作過程中鼓勵幼兒相互交流、相互幫助。
讓幼兒在制作快樂小精靈的過程中,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學準備
彩色卡紙、皺紋紙、彩泥、剪刀、膠水、水彩筆、細鐵絲等手工制作材料。
制作好的快樂小精靈范例若干,用于展示和參考。
展示架,用于展示幼兒的作品。
三、教學過程
導入(5 分鐘)
教師戴著小精靈的頭飾,拿著制作好的快樂小精靈走進教室,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快樂小精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制作吧!”
欣賞與講解(10 分鐘)
展示制作好的快樂小精靈范例,讓幼兒觀察小精靈的制作材料和方法。
教師詳細講解制作快樂小精靈的步驟和技巧。例如,用彩色卡紙剪出小精靈的身體和翅膀,用皺紋紙制作小精靈的頭發和服裝,用彩泥制作小精靈的五官和裝飾,用細鐵絲制作小精靈的魔法棒等。
小組合作制作(25 分鐘)
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 4 - 5 名幼兒,為每組提供豐富的手工制作材料。
幼兒在小組內分工合作,共同制作快樂小精靈。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的制作過程,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大膽創新。
提醒幼兒在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注意安全,保持教室的整潔。
作品展示與分享(10 分鐘)
將幼兒制作好的快樂小精靈展示在展示架上,組織幼兒進行參觀和欣賞。
請每組幼兒代表介紹自己小組制作的`快樂小精靈,分享制作過程中的趣事和經驗。教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肯定幼兒的努力和創意,給予表揚和鼓勵。
四、教學延伸
組織幼兒舉辦 “快樂小精靈舞會”,讓幼兒拿著自己制作的快樂小精靈,隨著音樂跳舞,感受快樂。
在美工區投放更多的材料,鼓勵幼兒繼續制作不同主題的手工制品,如動物、植物等。
【大班美術快樂小精靈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快樂的游戲反思12-19
大班音樂教案:小精靈的魔法湯01-26
大班音樂教案:小精靈的魔法湯(經典)03-25
大班美術快樂的圣誕節教案03-01
大班美術教案:快樂的洗衣機01-08
大班美術教案《快樂大轉盤》10-13
大班美術教案快樂摩天輪09-30
美術教案大班通用 大班美術教案09-21
大班美術教案:快樂的洗衣機(必備)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