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初步感知課文從不同方面來介紹水的不同變化。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知云、雨、雹子、雪的形成。
教學難點:了解運用擬人從不同方面介紹水的變化的寫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2、小組按自然段讀、指名讀課文:讀得正確。
3、學生自主識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班級匯報。
5、指導寫字:重點指導“曬、害、災、黑”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教師范讀:學生質疑。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感悟。
1、指名讀課文:說說“我”是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具體說說“我”是什么。
3、讀好課文:應該怎樣讀出感情?
討論交流。
教師重點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平靜的池水、緩緩流淌的'小溪、奔騰的江河、波濤洶涌的大海。教師范讀、學生品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實踐活動。
畫一幅水的變化的連環畫。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今天進行了一次“小小展銷會”。活動中學生們或者用物交換,或者用錢購買,叫賣聲不絕于耳,交易的熱火朝天。
交易“中場休息”,我請雙方談談今天自己的收獲。許文宣說:“我發現買東西很難。”于小強說:“我覺得叫賣也不容易。”王一鳴說得好:“當你覺得這個東西不好賣的時候,你就可以贈送一個,這樣就比較吸引人買了。我用這個方法賣掉了一支鋼筆,三本書,賺了3.5元錢。”陳明華就博得了大家的同情:“我用5角錢買了一樣東西,我又不喜歡了,又3毛錢賣給了某某同學。”
活動前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我一再提醒他們:一定要卻是個方面都看好了,慎重決定是否購買,必要的'話簽訂個小小的合同。果不其然,這當中出現了若干反悔的同學。趙夢婷買了一樣東西后悔了,對方不愿意退貨,一直在那兒悶悶不樂。沒想到交流了買賣的收獲后,她高興的找到我說:“老師,你看我買的這支軟芯鉛筆好不好?”我問她:“你那一個退掉了?”她得意的說:“沒有。我不是5毛錢買得嗎,我不喜歡,可是勝森喜歡,我一塊錢賣給他了。”我一聽都樂了:“那你豈不是賺了5毛錢嗎?”她都喜的笑出了聲:“是啊!”
看到他們開心的樣子,我多想趁熱打鐵,讓他們用記錄今天。可是有言在先:今天6.1,屬于他們的狂歡日,不布置作業。高興之余,我有些遺憾。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①朗讀課文,把握主旨。
②積累詞語。
③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
2、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側重點不同的三點思考,以及三點思考分別提出的三個要求。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張海迪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1998年開始創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
責任編輯胡玉萍第一次與海迪面對面交談時,心中就擔憂——以她這樣的身體狀況,能完成這部長篇創作嗎?后來,她了解到,張海迪只要身體稍微好一點,就繼續艱難地創作。張海迪說:“每天我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焰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去年歲末,胡玉萍拿到書稿后,確確實實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著,仿佛是捧著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確乎是沉甸甸的…… 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后來病情惡化,她忍著極大的痛苦,高聲呼喊著“生命生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她珍視生命、堅強勇敢的精神,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②配樂范讀: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思考:
a.題目中“生命”一詞,為什么連續用兩次?去掉一個行不行?為什么?
b.作者列舉了哪三個事例,試用一句話概括每個事例的內容。
c.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分別側重哪一方面?對人生的三點思考分別側重哪一方面?
③聽讀之后,學生自由朗讀,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是一種修辭方法——反復。去掉一個不可以。因為連用表示強調,表達了對生命的強烈的呼喚,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去掉就沒有這種表達作用了。
b.小飛蛾在險境中,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下,極力掙扎著——強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視的。
香瓜子在墻角磚縫中長出小苗——從生命誕生這個角度說明,生命力之強大。
“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識,就會嚴肅地思考人生。
c.三點思考
第一點思考: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
第二點思考:回答怎樣對待生命的短暫,怎樣對待生老病死。
第三點思考:將目標、信念付諸于行動。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師小結]
正是由于為生命而奮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歲就患了類風濕關節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雖然病情惡化了,仍然忍著病痛,強烈地呼喊著:“生命、生命”。
二、研讀與賞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看看三個事例分別抓住哪一個關鍵詞,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
1、學生討論明確:
飛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義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價值
心跳 生命 珍視 奮斗
2、討論加點詞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躍動”改為“跳動”行不行?為什么?明確:不行。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用“躍動”更能表達“生之欲望”。
②“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達了一種意想不到,表達出一種驚喜,若去掉就沒有了這種表達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肅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來形容力量巨大,這里指小瓜苗在沒有生存條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現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肅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肅然起敬”表達了對頑強的生命力的一種崇敬,在這里是不可隨便調換的。
④“小瓜苗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地向上,茁壯生長,昂然挺立。”又說“它僅僅活了幾天”……前后是否矛盾,為什么?
小瓜苗在沒有生長的條件下,靠瓜子本身的養分,確實能茁壯生長、昂然挺立,而瓜子的養分僅僅能供養它活幾天。
⑤“我都愿意為它奮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為什么要加“勇敢地”來修飾“活下去”?作者那種難以忍受的病痛,活著會比死了還要難受。張海迪也是如此,同樣是生不如死。像她們這種情況,活著比死亡還更需要勇氣,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飾成分。
體驗與反思
3、朗讀課文最后三段,說說你學習了此文的思考。(結合你的生活,從你的周圍舉出一兩個例子,談談你的認識。啟發學生將課文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業
①將自己的認識記下來,作為小作文練筆。
②比較閱讀:試比較《生命生命》與課文后的選文的異同。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說明】
《找春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下冊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通過帶領學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風光的無限美好,培養學生養成留心觀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內容分析】
本課教學重點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和識字寫字。
本課教學難點是通過朗讀感悟想象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教學設計思路】
課前,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親身體驗自然的變化,在兒童眼前展現了一個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產生渴望找春天 的急切心情。
課上,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激起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課堂上讓學生放手自主讀書,品味詞句,課后擴展知識,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策略】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教具準備:春游錄像;生字詞課件;課文插圖動畫;春天景物道具;畫布。
3.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放錄像,帶領學生春游時的.活動場面)
1.小朋友,通過剛才播放的春游活動場面,你能說說在活動時你發現了什么嗎?
2.學生自由表達,談談自己的收獲。
3.過渡:春天來到了,大自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下面讓我們看看書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板書: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2.同座合作,互相檢查,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
3.過渡:剛才小朋友自學得很認真,在自學時,你們發現哪些字最難讀,誰愿意當小老師來教大家讀一讀。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1)小老師領讀,學生跟讀。
(2)交流識字情況。(說說哪幾個字已經認識,不用教了。)
(3)演示識字方法。
師: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組詞。
(4)匯報識字方法。
看實物猜字(躲、符、鵲);
做動作猜字(羞、遮、掩、探、觸);
畫圖認字(嫩)
5.出示詞語。(屏幕打出)
開火車認讀。
6. 默讀課文。要求把生字詞帶到課文中再讀一讀。做到不出聲,讀正確、通順。
三、細讀課文,指導寫字
1.指名讀自然段。一邊讀一邊評。
2.帶著感情朗讀。
3.指導寫字。要讓學生先觀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脫、凍、溪、掩、探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學會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把握晉祠自然風景“三美”的特征及淚品的獨具匠心,感受晉祠之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說明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品味優美生動的語言,體會比喻、對偶、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晉祠的山和樹各有什么特點
教學難點:學習說明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品味優美生動的語言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前板書晉祠
1、師述:是啊!晉祠座落在我國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的懸甕山麓中,是一大片古建筑群。有近的殿、堂、樓、閣、亭、臺、橋、榭,這里,山環水繞,古木參天,美景如畫,在蒼都的樹林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蜒穿流于祠廟殿宇之間,歷史文物古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晉祠的美麗,常常地吸引作家梁衡,他游覽了晉祠之后,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了這篇《美麗的晉祠》,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領略晉祠的美麗。
2、齊讀課題
①同學們晉祠的“祠”是平翹音,來大家再讀一遍,而且祠是“示字旁”,這兒只有一點,大家用手寫一寫。
(二)整體感知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將生字新詞的字音讀準,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沒讀好的地方可以反復練練。
2、分詞出示生字詞,大家剛才把課文很認真地讀了一遍,讀準讀順嗎?現存老師來檢查一下。
草木蕭疏拾級登山周柏唐槐虬枝彎曲老嫗負水偃臥草蔓蔭護
3、師述:現在,請你們再一次讀讀課文,找到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①指名回答
②再讀讀這句話,看看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③齊讀這一自然段
④老師板書:在山、在樹、在水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晉祠的美在山,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晉祠的山美在哪,有什么特點?
2、學生交流
①生:巍巍的長長的
生: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寫出晉祠的山這兩個特點?
生:從這個擁字體會到:這個字既準確地表達出山與晉祠之問的地理關系——晉祠在群山懷抱之中,又巧妙地使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山對晉祠的“呵護”寫得充滿溫情,誰來讀讀,傳遞出這脈脈溫情。
再指名讀這一句
②師過渡:剛才你們讀的這一句話寫出了山的形美,晉祠的山不僅形美,而且色彩也很美,出示課件,看這兩句多工整啊!作者用對偶的手法,為我們展現了晉祠山西幅絢麗的畫面。
誰來讀讀這兩句,男女生配合讀
師評價:真美,真讓人感
師述:同學們,通讀你們讀,讓我感到晉祠的春、秋天太美了,你們能不能根據晉祠山春、秋的景色展開想象,描繪一下夏、冬之景呢?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述:因此作者說“無論什么時候拾級登山都———”誰還能通過自己的讀表達這種情感。
③師述:是啊!作者在這一段抓住了晉祠山巍巍的.、高高的,四時景色皆宜的特點,寫出了晉祠山的美,讓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
齊讀這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師過渡:晉祠的美不僅在山,而且在樹。
2、指各讀第4自然段。
思考:晉祠的樹美在哪?有什么特點?
3、學生概括:古老蒼勁,還有什么特點(造型奇特)
你們能用不僅……而且……來說說晉祠樹的特點呢?
(1)說到古老蒼勁,我們不得找到作者寫到的兩棵樹,它們就是:周柏唐槐。
(2)我們反從他們的名字上,周柏,唐槐就見它們的古老。那么我們再來讀讀描寫他們的句子吧!(指名學生讀)(出示課件)
(3)大家自由讀這兩句話,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晉祠樹的古老蒼勁。
學生抓住“樹干勁直、樹皮皺裂、老干粗大、虬枝盤曲”等體會
指導朗讀,讀出蒼勁有力
(4)體會這兩句話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A先看看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樹干、樹皮、樹頂、枝條、姿態等幾個方面來說明周柏、唐槐的古老蒼勁)這是這兩棵樹的相同點
B作者在描寫周柏、唐槐同樣古老蒼勁時,還寫出了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讀讀句子,這兩棵樹還有著怎樣的不同
師小結:周柏還有稀疏的特點,而唐槐則是茂密的美
教師小結:課文按一定的觀察順序,寫出了周柏、唐槐古老蒼勁,又各具疏朗,濃密的特點,可謂是匠心獨運。男生、女生合作讀,體會一下作者這獨具的匠心。
晉祠的樹,不僅周柏、唐槐具有古老蒼的特點,還有水邊殿外的松柏槐樹,元不顯出蒼動的風骨。
(5)前面我們說晉祠,樹不僅美在古老蒼勁,還以造型奇特見長,現在我們看看課文又是怎樣寫造型奇特這個特點的呢?
默寫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用波浪線劃出描寫晉祠的樹造型奇特的句子。
誰把這些句子讀出來,指名讀。
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有的偃如老嫗負水,低下去的樹像一位老婆之背著很重的水,被壓彎了腰,有的挺拔的樹,像一位壯士屹立在天地之間托起了天,你們看這樹的形狀奇特,說說晉祠的樹有哪吸哪些奇特的造型嗎?有的彎如虹橋,有的大如巨傘,像這樣形狀其特的還不止一棵、兩棵呢?
你能發揮一下你的想像,仿照這兩句說說,所以作者用了一個詞來形容,是——生答(不一而足)
師述:這其中造型最為奇特,當數晉祠圣母殿前的左扭柏,這就是左扭柏,來我們來讀讀描寫它的句子吧!比較一下把紅顏色的句子換成括號里的字好嗎?品味一下,作者的語言讓你感受到了什么?(通過與學生一起作者的用詞準確細致)
師評價:作者就是這樣細致而準確、生動,多角度的觀察地寫出左扭柏高大,左扭的特點,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五)總結:
漫步在晉祠中,滿目蒼翠,難怪作者會說:晉祠在古木——滿蔭護下,顯得分外幽靜,典雅。
配樂齊讀課文,讓我們再一次體會,在古老蒼勁,造型奇特的古樹蔭護下晉祠的美麗。
板書:
美麗的晉祠
在山,巍巍的,高高的,擁
在樹,古老蒼勁,造型奇特
在水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張衡其人,知道他從小愛科學,喜歡鉆研,長大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培養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象的興趣。
2、學會本堂課的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數”和“撒”,理解“無數、珍珠、碧玉盤、鉆研、天文學家”等詞語。
3、能用“著名”說話、寫話。
二、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難點:
理解第一段的第一句話,體會這個比喻句的妙處。
四、教學準備:
幻燈片或課件或小黑板(課文句子、比較音節、當堂練習等)
五、教學過程:
(一)、切題。
1、唱《小小的船》。
2、從歌中“月兒”引出“星星”。(板書課題)
3、讀課題,正音:數shǔ。“星星、孩子”讀輕聲。
(二)、初知。
1、比較拼讀音節:
zhēn
héng
sǎ
shǎ
kào
rào
zǔ
chǔ
yáng
yán
màn
hàn
珍---衡
撒---傻
靠---繞
組---楚
仰---研
慢---漢
2、分組分段讀通課文。
(三)、賞析課文最后一段。
(出示此段: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1、剛才大家讀通了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誰?(板書:張衡)
講他干嗎?(數星星——板書)
2、指名讀最后一段,問:張衡是什么時候的`人?(板書:漢朝)簡介張衡。
3、衡取得了什么成績呢?請找出有關詞句讀讀。
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板書:天文學家)
(1)、學習“著名”:聞名、有名。并用“著名”說話、寫話。
(2)、簡要討論“天文學家”。
(3)、誰知道他怎么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
刻苦鉆研。(板書之并討論)
4、學習生字:
(1)、衡:指名讀,說結構、偏旁。教師故意板書一個極差的“衡”字,請學生說說該怎么寫,并上臺板書。
(師述:三部分要緊靠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才好看,也就是說大家團結起來才有力量。寫字如此,學習也應該互相幫助才能學好。希望大家團結一條心搞好學習。)
(2)、漢:指名讀,比較:漢——汗。給“漢”組詞。
(3)、研:指名讀,換偏旁:研——形(研——妍、刑)
5、齊讀最后一段。
(四)、賞析課文一段。
過渡:張衡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小時候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來學習第一段課文。
1、自由讀此段,先說有幾句話,再上臺來標序號。
2、指名讀第一句: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的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1)、大家晚上去看過星星嗎?像什么?
(2)、討論“滿天”和“無數”。
(3)、學習此句的比喻含義:
散
滿天的星星——晴天的夜空
↓
撒
↓
無數的珍珠——碧玉盤
(可拿涂了黑底的托盤撒上粉筆頭以作簡單演示,有條件的可放“星空”的課件以加深理解。)
(4)、學習這個句中多音字:
數shǔ
數星星
撒sǎ
撒珍珠
數shù
無數
撒sā
撒網
(5)、張衡把看到的星星寫得這么美,說明他心里對星星的()之情。
(據回答板書“喜愛”或“喜歡”)
(6)、用“喜愛”的語氣齊讀此句。
3、學習第二句: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著頭,指著天空數星星。
過渡:看到星星這么美,張衡是怎么做的呢?
(1)、請多生讀此句:
(2)、請圈出數星星的動作的詞:坐、靠、仰、指、數。(板書)
(3)、學生表演數星星的動作。同座互演或上臺表演。
(老師或其他學生朗讀相關語句)
(4)、從這些動作當中可以看出張衡數星星的時候做得怎么樣?
(據回答板書“認真”或“仔細”)
(5)、有感情地齊讀這一句。
4、學習第三句: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1)、喜歡讀的都讀此句。
(2)、數星星要仰著頭,多累呀!回去睡覺好了,張衡這樣做了嗎?
他“一直數到了幾百課”,這說明什么呢?(他不怕煩、不怕累。)
(3)、比較句子:
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
一顆,兩顆……數到了幾百顆。
(讓學生自由闡述,討論。)
(4)、齊讀第三句。
5、教學生字:
珍:提醒右下部三撇的寫法。同音字比較:真、針、珍。
靠:告+非。用“靠”組詞。
仰:換偏旁“迎”。“仰—卵—柳”比較。
百:獨體字。給“百”組詞。
6、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小結本堂課。
(六)、當堂練習:
1、猜字謎:
①天真熱,一連三杯水,我喝了又喝。(漢)
②我不斷地用力,終于推開了一塊石頭!(研)
③這事太有趣了,我非告訴你不可。(靠)
④白娘子被一根扁擔壓住了。(百)
2、改錯字:
一個孩子座在院子里,造著奶奶,仰著頭,只著天空書星星。
()
3、補句子:
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彩虹
(七)、課外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3次。
2、每位同學夜里去看看星星,下堂課我們一起交流一下看到的情景。
附板書:
28、數星星的孩子
數星星
張衡———————————天文學家
(漢朝人)坐、靠、仰、指、數(刻苦鉆研)
喜愛、認真、不怕累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邊疆建設者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使同學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指導同學概括課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自同學字詞,理解并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爸爸借白楊表達自身的心的有關句子。
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引導同學初步從內容中體會思想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具準備: 有關大戈壁的錄像片。
理解白楊特點及體會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教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步感知課文,檢查預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
檢查預習情況。
檢查課文的朗讀。
檢查課后第四題詞語的讀音和意思。
教師范讀課文。
同學繼續自學課文,小組討論交流。
默讀課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自由朗讀課文,考慮課后第1、2題。
安排作業: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爸爸要表達的心愿,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1、復習課文,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出學習目標:作者通過這些內容,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這就是俺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在理解課文的時候,俺們要注意體會。
2、學習新課。
理解爸爸的話。
3、激情導入:現在,俺們坐火車和作者一起到新疆去,好不好?(看錄像)俺們不但看到了茫茫的大沙漠,還聽到一位旅客為他的小朋友介紹白楊呢。
4、在課文中找出爸爸介紹白楊的話,用直線劃出來。
出示問題,理解爸爸的話。
文字片:從爸爸介紹白楊的話中,可以看出白楊有哪些特點?用....劃出表示白楊特點的詞語。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枝干挺直
白楊 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
堅強
5。默讀課文1-4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楊特點的句子,通過理解詞語,體會白楊的特點。
(1)“茫茫”、“渾黃一體”結合錄像畫面理解。
(2)“衛士”在課文里指什么?為什么?
導語:大戈壁這么荒涼,環境這么惡劣,白楊卻長得那么高大挺秀,像衛士一樣守衛著鐵路。讀到這里,你覺得白楊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爸爸說的話?(贊美)
6。指導同學有感情朗讀爸爸的話。自由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7.同學概括爸爸說的這段話的意思。
體會爸爸的心。
導語:爸爸只是在介紹白楊,贊美白楊嗎?(同學齊答)
出示文字片:不是的,他也在表達著自身的心。
讀句子理解,“表達”、“心”是什么意思?
自由讀課文16、17自然段,用( )劃出小朋友們知道的事情。考慮小朋友們還不知道哪些事情?(引導同學理解爸爸這樣做的目的,來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8.爸爸的做法和白楊的特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從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樣的精神?
板書: 服從需要
扎根邊疆
無私奉獻
9.看板書小結。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贊美白楊,他也在表達著自身的'心愿,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作無私的奉獻。
(三) 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含著的意思。
1.邊聽課文朗讀邊看錄像,想想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師提出來。
2.質疑。小組討論提出的問題。
(1)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指誰?幾棵小樹指誰?
(2)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生長起來,嘴角會浮起一絲微笑?
3.引導同學體會爸爸的心愿:相信自身的小朋友在家長的影響教育下,一定能夠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4.看板書總結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辨析課后第3題。
引導同學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板書:內容———中心思想
五.有感情自由朗讀全文,質疑。
六.作業:
1.謄寫課后詞語。
2.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讀寫例話》,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學過程:
復習舊課。檢查背誦課文,指名回答課文的中心思想。
出示問題,學習《讀寫例話》。
什么是中心思想?
《白楊》一課是怎樣表達中心思想的?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方法?
教師小結: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求俺們從內容中體會思想,注意抓住重點詞、句、段,反復閱讀,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頭腦里逐漸明晰起來,然后用自身的話進行概況。
閱讀短文《以身作則的老校長》,學習概況中心思想。
作業:閱讀《鄧小平同志教育子女的一件事》,練習概況中心思想。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10-29
小學語文優秀教案09-15
小學語文詩教案09-29
小學語文漢字教案03-03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4-06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9-02
小學語文《長征》的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