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1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預習要求
利用工具書,盡量讀通讀懂課文,并能講述此故事。
二、導入課文
最近同學們中流行看鬼故事的書,其實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頗盛行,比如《聊齋志異》,就是一部談狐論鬼的書。我們今天就要學習其中的一篇《嶗山道士》。
三、簡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人。年輕時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舉屢試不第,71歲才成貢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鄉當塾師,家境貧困,能接觸普通百姓的生活。傾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并不斷修改增補。又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等。
《聊齋志異》主要運用唐宋傳奇小說的文言體,以豐富的想像,并借鑒當時流傳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過談狐論鬼的表現形式,以巧妙的構思、生動的語言,創造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對當時現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多有暴露,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筆調描寫了青年男女真誠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一些因果報應的說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初讀課文,理解課文。
1.檢查預習
請一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
2. 朗讀課文,試翻譯。注意關鍵詞語的解釋。
3. 提問:我們講述故事,按情節總是可以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這則故事的呢?請用幾句話概括故事內容。(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開端:王七慕道,求師學法。
發展:看師演法,師父教法。
結局:王七回家,演法失靈。
求師學法,看師演法,師父教法,演法失靈—這就是本文的線索。
4.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王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文中找出原句說明。
明確:王生是一個想學法又怕吃苦,有了一點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這就是文章的一條暗線。
5. 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總有不少想不勞而獲的人,并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賺錢不費力,費力不賺錢。”你對此有何看法,寫成一篇文章。
第二課時
一、交流課前布置的作業。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觀察家長一天的勞動情況。
2.從小組中選出一人,進行集體交流。
3.集體交流。
4.總結:通過同學們的交流,我們發現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們不僅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要照顧我們的生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勞動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勞動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
二、展示我們有關“勞動”的圖片,
欣賞這些勞動場面的圖片,大家說一說,議一議。
三、作文。
1.同學們,因為勞動,我們有了現在美好的生活,因為勞動,我們變得更加熱情和健康。勞動,不僅創造了人,而且創造了美好的世界。相信你的勞動生活無論過程是多么苦澀的,結果卻是快樂的。
2.選擇自己平日經常做的一項勞動內容寫一寫。
要注意寫具體,抓住幾處寫細致,注意寫出自己的真情。
3.構思并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因為是學生首次接觸蒲松齡的作品,所以有必要向學生介紹有關他和他作品的情況,這樣為以后的學習和課外閱讀打下基礎。
這是本文的重點,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的實際來體會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
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體會勞動的意義,體會勞動者的光榮。樹立勞動是光榮的意識。
作業設計
1.復述《嶗山道士》這個故事給家人聽。
2.繼續關于勞動方面的調查。
3.完成一份關于勞動的手抄報。
《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2
教材分析
本次綜合活動安排了一篇根據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嶗山道士》改寫的故事,還安排了與勞動有關的懇談會。讓學生與家長共同探討有關勞動的問題。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基本內容,了解主要情節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引導學生與家長交談,觀察家長或周圍的勞動者一天的工作情況,體會勞動創造了財富,同時也激發學生對勞動者的熱愛。
3.培養學生的勞動的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提前與家長交流,并觀察周圍的勞動者。
課時
2課時
板書設計
綜合活動(5)
嶗山道士 勞動創造了財富
穿墻術
不勞而獲 出才有收獲
投機取巧
《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口語和書面的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2、學習用對比突出變化,用列舉數字說明變化的方法。 活動準備: 圖片、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談話:生活在信息時代,我們都深切地體會到了什么叫日新月異萬象更新。你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這些變化,用自己的筆去記錄這些變化嗎? 2、師板書變,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為變組詞。 3、師簡單歸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周圍生活的變化。
二、組織活動:
(一)看一看: 1、我們知道時間是一部永不停息的機器,永遠向前飛轉;時間又是一匹永不停蹄的駿馬,永遠向前飛奔。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隨著時間也都在發生變化。 2、小組內交流:注意周圍的生活環境中,有無忽略的現象?看一看誰的發現最新奇?(確定感興趣的話題:例如我們的學習用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全班交流。
(二)找一找: 1、在我們身邊發生這么多的變化,用什么方法可以把這些變化表現出來呢? 2、根據反映的問題收集材料,選擇好方式。 用數字顯示變化 用圖片或攝影作品的顯示變化 用實物顯示變化
(三)說一說: 1、我向同學們報告:xx(如電視、筆、住房)的變化 2、我朗誦搜集的詩歌 3、我放了訪談錄音 4、評價:誰的發言最精彩?誰的點評最得當?
(四)寫一寫: 1、習作要求:內容真實、科學,意思表達清楚、明白,有一定條理,語言通順。題材、體裁、題目都不受限制,主題緊扣變。 2、指導習作: (1)出示反映變化的圖片、資料,然后進行描述。 (2)明確寫作要點:要求寫出今昔的變化;昔的內容少寫,今的內容要多寫。 (3)學生各抒己見,講講身邊的變化。 3、自擬題目,寫一首小詩或寫一篇新聞等。 4、寫完后小組交流,學生自評,小組評價。
《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4
活動目的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或國內外大事等共同關注熱點問題,搜集資料,寫出研究報告。
2、學會從網絡上獲取有關信息,進行讀寫和交流。
活動準備
學生:
①從網絡上閱讀一些新聞。
②帶著最近學習中的問題,訪問一個教育網站。
③到電子閱覽室去閱讀自己喜歡的書刊雜志,做好筆記。
④到網上搜索自己喜歡的一部名著或一個作家的資料,寫一篇研究文章。
教師:
①有針對性地提供一些網站網址。
②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搜索方法指導。
③了解學生網上搜集的情況。
活動過程
①教師組織學生小組交流
②在小組內交流從網絡上閱讀一些有意義的新聞。
③小組推選代表在班內交流。
④班內交流就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訪問的一個教育網站的學習情況。
⑤小組內交流到電子閱覽室所閱讀自己喜歡的書刊雜志的相關筆記。
⑥班內交流到網上搜索到的自己喜歡的一部名著或一個作家的.資料。
總結評價
同學們根據小組和班級交流的情況,總結這次活動的收獲和疑問,交流有價值的網站網址。
課外輔助活動:
各小組制作一期宣傳健康上網的手抄報。
寫一篇消息報道這次“網上讀寫與交流”活動。
把對這次活動的感受用電子郵件的形式與同學或老師交流。
活動小結
教師小結:在網絡上,不僅可以讀到各種文章,而且還可以進行寫作和文字交流。但網上閱讀,要善于選擇。有些東西是我們青少年不適宜看的,一定要注意辨別。我們上網閱讀,要有正確的閱讀目的和明確的閱讀主題。同時,要提高閱讀的效率,必須學會搜索。網上搜集材料可以很好地為寫作服務,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寫作效率。希望同學們合理健康地使用網絡。
《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5
教材說明
本次綜合可以看做是本主題單位學習后的一次總結匯報和綜合實踐活動。前面主題單元的教學中,第一課都有對本次活動的鋪墊。如搜集了關于地球資源、鳥類生存狀態、綠色工程、身邊的環保小事等資料,積累了相關的詞語,句段和表達方式。這次綜合活動即可以組織成一堂環保主題的班隊會和一次設計創辦,環保宣傳報的競賽。
教學目標
1、開展系列環保活動,提高認識、增強實踐能力。
2、通過閱讀及系列環保活動,體會環保的重要性與責任感。
3、激發學生由環保意識轉為參與環保的實踐活動。
教學重、難點
開展系列環保活動,增強實踐能力。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任務,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今天讓我們走進大自然,傾聽家園的呼喚,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完成《綜合活動》,開展有關環保的一系列活動。
二、完成《綜合活動》,提高認識。
㈠走進家園。
1、展示交流:小小導游介紹自已知道的名山大川的優美景色和生態環境。并展示與大自然交朋友的圖片,照片等資料。
2、簡要說明:小小博士介紹鳥兒的生活習性方面的趣聞和鳥兒對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貢獻。
㈡傾聽家園的.呼喚。
1、匯報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空氣、河流、綠樹等所遭到的人為破壞與污染。
2、展示空氣、水資源、森林資源、鳥類被污染和破壞的情況。
㈢身過的環保小事。
1、引發討論:說說該怎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起動手保護我們的家園?
2、以小組接力的形式,每人寫一件我們生活中可以做到的環保小事,然后全班交流。
3、把全班學生寫出的環保小事整理成環保行為規范,在教室內張貼。
㈣籌辦環保宣傳欄。
1、討論宣傳欄標題。
2、小組內合作討論確定宣傳欄的內容,匯集、資料、設計版式。
3、學生匯集準備的資料,確定討論后的版式方案。
4、小組分工合作,完成設計。
三、總結活動評價。
對各組的環保宣傳報張貼進行展示、評比。
四、課外延伸。
每人出一張環保宣傳的手抄報。
五、布置作業。
全文五個自然段按其敘述順利,可分為四部分:
⑴介紹天馬是1969年出土的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
(2)介紹銅奔馬的藝術成就;
⑶介紹銅奔馬制作的科學原理;
⑷總結贊揚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的創造才能。
【《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08-26
《綜合活動五》語文教案(5篇)02-08
小學語文綜合教案01-25
《綜合學習與探究》語文教案03-21
小學語文綜合教案14篇01-25
三年級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1-23
職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策略研究04-08
語文活動教案01-22
幼兒園音樂活動綜合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