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鳥是人類的朋友,是我們熟悉而喜歡的動物。本課是讓學生用傳統的水墨來表現這個主題。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過畫材料,也從第9、10課中了解了鳥的有關知識。讓學生用傳統的水墨工具畫自己喜歡的鳥,主要是讓學生感知水墨畫的美感,體驗水墨的獨特性、豐富性以及暈化的偶然性。本課教材選取了兩位著名畫家陳子莊、朱聾的作品各一幅,引導學生欣賞畫家們用不同的水墨風格表現的鳥,學會用水墨的點、線、面表現鳥。在本課教學中主要以培養學生學習畫的樂趣為主,不要過分強調用筆、用墨的技巧。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熟悉國畫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畫獨特的美。
2、操作目標:學習用水墨的點、線、面以及墨色的濃淡變化進行鳥的動態造型,體驗筆墨的趣味。
3、情意目標:培養學生對水墨畫的審美情趣以及對祖國傳統國畫藝術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用濃淡不同的點、線、面來表現自己喜歡的鳥。
2、教學難點: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應用與要表現的形象相結合。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毛筆、墨汁、宣紙、調色盒、囤畫顏料、水懷,水墨畫馬圖片。
2、學生準備:毛筆、墨汁、宣紙、調色盒、國畫顏料、水杯。
五、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認識畫工具及其相應作用,為本節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游戲與導人:
(1)教師拿出一張宣紙,請兩位學生上來隨意點兩點,教師在學生點的基礎上略加修飾,添加上鳥的眼晴、嘴巴、爪子,即成了兩只有趣的小鳥。一只正面,一只側面。
(2)教師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水墨畫鳥。
3、欣賞與感受:
(1)欣賞一些知名畫家的水墨畫鳥作品,找一找他們的`用墨有什么不同之處?從而了解水墨畫中點、線、面的合理應用。
(2)欣賞同齡人的水墨畫鳥,體會鳥的不同的形態特征,感受水墨的不同韻味。
(3)教師示范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學生同桌之間互相嘗試,在嘗試中教師簡單介紹、示范破墨法:濃破淡,淡破濃。
4、實踐與體驗:
(1)學生根據自己寫生的鳥或根據資料、照片,大膽用水墨進行表現。
(2)教師巡視,讓學生注意筆墨的輕重,用墨的干濕、濃淡,最后形成自己較為獨特的水墨表現方法。
5、展評與拓展:
學生將作業貼于教師設計的展板"鳥的世界"中,讓學生自己評析小組評析、集體評析。對于水墨表現較好的學生作品,教師要給予肯定。適時指出某些作品的不足。
6、布置課外作業:
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仔細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家禽或家禽圖片,嘗試用水墨進行表現。
7、收拾與:
學生動手收拾作畫工具及課桌,保持良好的教室環境。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掌握“六面怪臉”的制作步驟、方法。
2、在做做玩玩中體驗設計制作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把五官的夸張、變形運用到制作六面怪臉作品中。
2、試著用其他材料及方法進行有趣的裝飾。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戴著怪異的六面怪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創造情境:我們今天要開展個“化妝舞會”,盛情邀請所有的同學們參加,在活動開始我們共同來學習制作活動道具—六面怪臉。
二、新授
1、指導學生了解六面體的制作:每組發一個已做好的六面體,讓學生自行拆解并組合成原型。
2、請學生發言如何制作六面體,教師總結:“哪個小組愿意說說你們發現六面體是怎樣制作的.?請用最簡練的語言說一說。
3、指名學生代表上臺示范制作六面體:我想請一名同學上來示范你如何制作六面體。
三、學生做畫
1、以認識新朋友的方式讓學生欣賞一些六面怪臉:今天到場的嘉賓還真不少,同學們愿意認識這些新朋友嗎?
2、請學生說說你最喜歡哪位新朋友,為什么喜歡它?
3、請同學們打開桌面上的“百寶箱”,它能幫助同學們制作好六面怪臉,歡喜順利的參加這次“化妝舞會”。
四、評賞作品
1、假設你是這次舞會的邀請人,你會邀請哪個六面怪參與呢?并說明原因。
2、還有誰愿意說說?有這么多的小朋友想說,那么現在帶上你的邀請星去找你所想邀請的伙伴。
五、以舞會的形式結束本課
現在請你帶上你所邀請的朋友伴隨著音樂一同歡快的舉行這個有趣的“化妝舞會”吧。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表現力
2.學習利用材料的特點表現自己的畫面
重點:培養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難點:學習運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的知識
教具:范例、圖片等
教學活動:
一、導入:
過去、現在、未來,地球都是我們生存的家園。拯救地球,保護家園,使它永遠美麗、安全,是人類共同的心愿。
今天,讓我們用我們的`一些作品,材料?
來為“世界地球日”作一份宣傳。
二、出示圖片
這個小朋友用畫筆寄托希望,提出倡議。
三、板示課題
你身邊有什么樣的破壞地球的現象?
四、你了解他們的做法嗎?能說一說嗎?
五、作業選擇:
1.用你的畫筆寄托希望,提出建議,發出“拯救地球”的呼喊。
2.可以在畫上寫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小學四年級學生,美術基礎也比較好,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認識和發現線條的曲直在視覺反應上產生的靜止和流動的感覺,并且能夠運用粗細不同的、不同顏色的線條來表達情感。
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美術教材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二課。屬于造型·表現 、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是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使學生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愿望。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觀察、體驗、對比、討論等方法知道曲線與直線分別能夠表示動與靜的感受,并能夠說出自己對直線與曲線的獨特理解并進行有趣的創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觀察力、表現力以及創新再造能力。
2、能用曲線或直線進行主題創作。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美術學科的線:直線與曲線、繪畫中線條的運用。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道具、各種畫筆、顏料、紙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現在先讓我們看看這些線都分別叫什么名字吧!
設計意圖:復習以前學過的線,直線、弧線、波浪線、折線
2、游戲:(下面讓我們先來做個冰與水的游戲)
a、游戲說明:假如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一潭清澈的湖水,老師的音樂響起你們的身體如湖水般隨風蕩漾,老師的琴聲嘎然而止,湖面結冰了,身體要隨著凍結,然后音樂響起,冰裂開了,春天來了,冰又融化成水。(學生游戲)現聽音樂,在大腦里用線條記錄你身體的動作,琴聲停止后請同學說一說
小結:人運動時會產生不同的線條。如:老師的琴聲響起你們的身體如湖水般隨風蕩漾產生的波浪線、老師的琴聲嘎然而止,湖面結冰產生的直線和冰裂開產生的折線
b、問,這三種線當中,哪種是表示靜止的,哪種是表示運動的?
3、全班交流教師歸納:
平直的線如:凍結的冰面、門框、墻角線還有馬路等會給人以靜止、穩定的'感覺。如果我們表現靜止的感覺就可以多用這樣的線條。而各種曲線或讓人感覺流暢或讓人感覺激烈,適合用來表現各種動的感覺。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線條的動與靜。(板書:線條的動與靜)
二、積累資料,感受新知:(先讓我們欣賞幾組圖片:)
1、欣賞中國古代及中外現代建筑,讓學生了解建筑中直線條的運用:(分別播放古代建筑課件和播放現代建筑課件)說說這些建筑都運用了什么線?(指名說)師總結:平行的線條,會使人聯想到平直的地平線,有靜止的感覺。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建筑中直線條的運用
板書:平直的線條——靜止
2、問:生活中還有那些具有挺拔直線的物體?直線還能表現那些物體?怎樣表現?(指名說,并用簡單的線條畫一畫)
師總結(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總結,如果學生答不出來可以做相應的提示,如:公路、高壓線鐵塔、路燈、長江大橋等)并指導學生用直線表現簡單的物體。(根據學生作品簡單評價)
3、老師今天還給同學們帶了很多漂亮的圖片,同學們想不想欣賞一下?(播放課件:煙花、海浪)如果讓同學們用線條來表現這些畫面,你將如何表現?
設計意圖:通過剛才的活動,體會生活中的線條運用廣泛且豐富多彩,藝術大師們也恰恰利
用了它的豐富多彩創作了不朽之作
4、欣賞大師作品:(播放課件并逐一作簡單的介紹)
師:荷蘭畫家蒙得里安《紅黃藍格子》造型簡潔,用平面、直線、矩形表現出規矩與自由之間的平衡;吳冠中《山水人家》用曲、直不同的線表現出村落靜謐且充滿生機;國家游泳館――水立方,以不失中國傳統的方形壁與夢幻般的水泡形成了鮮明的靜、動對比;法國著名的埃菲爾鐵塔也用曲、直不同的線表現了塔身的穩定與高度;敦煌的飛天壁畫、城市中標志性的雕塑作品、民間剪紙作品及節日里舞龍的歡騰又給了我們極強的動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藝術家們用多樣變化的動感線條和富有節奏、充滿強烈的韻律感的藝術手法表現畫家們豐富的思想內涵。
師總結:通過剛才的欣賞,我們了解到彎曲的線條,會使人聯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動的感覺。
板書:彎曲的線條——流動
5、師:線有曲、直之分,其實音樂也有舒緩和歡快的區別,讓我們聽聽下面的音樂,你能用你剛才認識的線把音樂的節奏表現出來嗎?歌曲《小橋流水》,《小竹橋》學生用線表現)
三、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A、請同學們選用平行或彎曲的線條表現靜止或流動的感覺的作品。
可用繪畫(多樣的繪畫工具)、剪貼、剪貼添畫等作業形式進行表現。
B、教師做簡要示范。
學生繪畫,課件循環播放圖片。同時啟發有困難的同學,展示、鼓勵有創意的作品。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創作空間,開拓學生思維,取長補短,相互借鑒,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并促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四、作品展示: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最終目的是學生在評價后有所收獲,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采用互評的評價方式來肯定學生。并再次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思維拓展:生活中有很多以線造型表現的事物,比如現代越來越多的建筑采用曲線設計,給人以流動、延伸的感覺,例如:鳥巢、悉尼歌劇院、流線型跑車、甚至我們家里用的窗簾、床單和衣服上的圖案也都用到了奇妙的“線寶寶”,只要我們善于用眼睛發現美,藝術盡在我們身邊!
六、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和整潔。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板書設計:
2.線條的動與靜
平直的線條——靜止
彎曲的線條——流動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中國龍》一課是以“欣賞與評述”為主,融“設計與應用”、“造型與表現”于一體的美術課。她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創造、表現的良好契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文化、歷史。通過觀察、認識龍造型上的變化,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體會龍的精神。
2、既能目標:會講出龍的各部位的象征,能自己創作一幅龍的繪畫。
3、情感目標:體會龍的精神,樹立民族精神。
三、教學準備:
課件、龍的圖片、資料
四、教學構想:
1、通過教師演示龍的畫法,使學生了解龍的特征及其特征的象征意義。
2、通過課件演示龍的演變過程,使學生了解龍經歷幾千年的演變,最初是什么樣,現在是什么樣。理解事物是不段的變化的。
3、通過欣賞龍的一些生活圖片,使學生了解龍在我們中國是吉祥的象征,它深入生活的各個角落。
4、通過欣賞龍的組成,了解畫龍的過程及重點是龍頭。
5、通過欣賞小朋友們的作品,使學生了解如何構圖。
6、通過作業展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五、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初步認識中國龍,了解中國龍的象征。
2、學生是否體會到中國龍的精神與中華民族的精神一脈相承。
3、學生能否形象地表現出中國龍的造型特點。
六、教學過程:
1、教學導入:
老師黑板演示一幅龍的作品導入
同學們,老師首先給你們畫一個動物,注意仔細觀察,猜猜看老師畫的是什么呢?(學生猜)最后請同學們一起說(龍)。老師激情說:都說中國是龍的故鄉,我們是龍的傳人,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和了解一下中國龍。(板書課題)
2、新授:
(1)龍的起源與特征
師:同學們,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龍?(沒有)那么這個龍的形象是怎么產生的,你們知道嗎?(學生說)
師:關于龍的起源,歷史上的學者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有人說,龍就是我們的祖先集飛禽、走獸、水族以及自然天象之精華于一身而理想化的動物。還有一種說法是我們的祖先還是原始部落的時候,各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動物作為圖騰。傳說有一個部落的圖騰是蛇,這個部落很強大,它把各個部落都打敗了,然后它把各個部落的圖騰集中到了一起變成了龍。不管是哪個傳說,龍都是集各種動物的特征于一身。現在讓我們來找一找,龍身上都有哪些動物的特征呢?
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鹿角、虎眼、蛇身、駱駝頭、魚鱗、鷹爪、泥鰍尾)你們知道人們為什么為龍選擇這些動物的特征嗎?(學生說老師總結)因為啊,鹿角是所有的動物中最美麗的角;蛇是爬行的動物中速度最快,身體最靈敏矯健的;鷹爪是所有的飛行動物中爪子最厲害的;魚鱗波關閃閃,有秩序也非常的美麗。從這些動物的不同特征我們可以看出,人們為龍所選擇的都是最精華、最完美的部位,集如此多的優點于一身,使龍自然成了萬物之靈,同時也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2)龍的演變過程
中國龍文化上下八千年,源遠流長。最早的龍形象是什么樣?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又變成了什么樣?你們想不想知道?請同學們欣賞課件,請你找一找,哪個是最早的龍,哪個是現在的龍?(講解龍的演變過程)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都非常的喜歡龍,特別是古代封建社會,龍更是古代帝王們崇拜的權貴的象征。看,這是誰穿的衣服?(課件展示皇帝穿的衣服)皇帝自稱自己是“真龍天子”其目的也是希望擁有龍的威嚴、精神和本領。在今天龍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稱自己是龍的傳人,也是借龍的精神使我們的民族精神發揚廣大。
(3)龍的形象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
龍的形象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見到過龍的形象呢?(舉例)每年的正月十五要耍龍燈;二月二龍抬頭取其諧音人們要剪頭;五月初五端午節要賽龍舟。今天的龍舟已經走向世界,成為海內外龍的傳人團結一致,共同振興中華的一項活動。
(4)觀察龍由哪幾部分組成
仔細觀察龍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龍頭、龍身、龍尾。我們在畫的時候龍頭是重點。龍頭主要由鹿角、虎眼、大大的鱷魚嘴和龍發組成。老師指黑板讓學生牢記。記住畫龍的訣竅是昂首、張口、露齒、睜眼。這樣才能畫出龍的精神氣象。
(5)欣賞龍的作品
下面請同學們看看小朋友們是怎么畫龍的。(課件展示學生作品及龍的各種姿態)
3、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放音樂。
作業要求:請同學們畫一幅與龍有關的畫,要求畫出龍的精神氣象。
4、作業展評
將學生的作業貼在黑板上,請學生評價,選出優秀的作業。
5、教學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龍的有關知識,龍的精神是團結凝聚的精神,是造福人類的精神,是奮發開拓的精神和與天和諧的精神,希望同學們都擁有龍的精神,為國爭光!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調勻水粉顏料。通過實踐,體驗兩種顏色調變化過程
2、根據吹畫后的效果,展開想像,進行添畫創作。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過程中,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3、根據吹畫的效果巧妙地添畫。
教具學具:
水彩顏料、畫紙、吸管、毛筆、調色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導入階段:
1、請一位同學和老師一起做游戲:老師有紅、黃、藍三種顏色,
兩人各滴一種顏色在畫紙上,再用吸管吹,讓顏料混合、互相滲透。利用多媒體的投影儀,讓全班同學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的變化過程,并且把看到的變化分別在小組里說一說。
2、請兩位同學上臺,再做一次游戲,把看到的變化經小組討論后,說一說。
3、教師小結:兩種流動的顏色在互相混合、滲透的過程中變幻無窮,今天,我們一起動手試試,看看這種美妙的變化。
4、揭示課題:流動的顏色
二、課堂教學
1、師示范調顏色:用毛筆蘸水放在調色盤里,再蘸顏料在調色盤里調勻,調到毛筆蘸顏料時,水份飽滿且不滴落。
2、教師示范讓顏色互相混合、互相滲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師問:除了老師的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顏色流動嗎?(要求同學在小組里討論,在作業時嘗試。)
4、強調在作業游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色彩融合、滲透妙變化。
5、教師幫助學生一起總結,示范語句表達形式。
師示范:我用_________辦法,讓________色和________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________。
三、布置課堂作業
1、會調勻水粉顏料。
2、用各種方法讓顏色互相流動且把觀察到的在小組里進行交流。
3、比一比,哪組的顏色流動方法多?說說觀察到色彩有什么變化
四、學生練習
學生以小組開展作業游戲,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五、小結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用的方法、講一講觀察到的情況。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導入階段:
學生自主欣賞教材的作品,并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交流,這些作品是怎樣畫出來的?(在吹畫的基礎上進行添畫。)2、這些畫和以往的畫有什么不一樣?(比較抽象)
二、課堂教學
1、讓學生把上節課的作業拿出來和課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討論:找找作業的繪畫方法及步驟要點,在討論交流中明確學習任務。
2、出示教學范圖,用欣賞的.方式復習構圖知識
①要有主題,有情節。
②畫面要飽滿、豐富。
三、布置作業
1、根據上節課的吹畫效果,展開想象,進行添畫。
2、比一比,誰的畫添得巧、添得妙。
四、學生練習
學生做作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及時輔導、糾正。
五、小結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一起評說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教學反思:
本課我是這樣引導學生作畫的,第一步我和學生一起做色彩游戲,請學生自己觀察游戲過程中的色彩變化,導入今天的新課。
第二步:發展階段,我是先在調色盤里放一點水,毛筆蘸水且水不滴落,再蘸顏料在調色盤里調勻,告訴學生在調色時可以用一種顏色,最多只能用兩種顏色,最后用筆將調好的不同顏料滴落在作業紙上。然后傾斜畫面、直接用嘴吹,或用吸管等方法使顏料流淌。我強調學生在游戲作業過程中注意觀察色彩融合后有什么變化。
學生交流觀察到色彩變化情況,幫助學生一起總結。最后,對畫面進行添畫,使其構圖,情節更加豐滿。也可根據畫面效果進行剪裁。
這樣,學生比以往學得更有興趣,畫得更認真。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設計的門、窗、墻的風格多姿多彩、千變萬化。本課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用自己喜愛的表現形式進行表現,使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并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門、窗、墻不斷接觸的實踐中,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有個性的表達。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了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門、窗、墻的風格。
操作目標通過參觀、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墻。
情意目標通過參觀、欣賞各種風格的門、窗、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美熬,運用多種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墻。
教學難點學生繪畫表現角度的多種多樣。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鋼筆、生活用品。
學生準備鋼筆、生活用品、關于門、窗、墻的照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參觀與體驗
1、走出教室寫生之前,讓學生欣賞書本上的主題圖片和部分師生畫的門、窗、墻的寫生作品或有關主題的影視片段。
2、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附近最古老的門、窗、墻,觀察它的外形,介紹它的歷史。
3、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這個門、窗、墻的過去、現在或與之相關的人文軼事。
二、調查與寫生
1、學生分組繼續參觀附近較有特色的門、窗、墻,向附近的老人打聽一下它們的建造時間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
2、教師在現場做適當的寫生示范,示范作品可在寫生中讓學生相互傳閱。
3、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歡門、窗、墻,并進行寫生,寫生完后,在它的旁邊寫上調查記錄。
三、展示與
教師把學生的寫生作品貼在一扇大門上進行評析。
學生介紹自己的寫生作品,并讀一讀自己的記錄,向伙伴們介紹有關這個作品的故事。
分組互相評析,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評出最佳寫生獎、最佳記錄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門、窗、墻的圖片制作成的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生活申·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
教學思路
一、交流與認識
師生共同交流自己生活中、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
說一說這些門、窗、墻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二、欣賞與感受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欣賞江南民居的門、窗、墻,云南黎族寨門,古代的門、窗、墻,國外的門、窗、墻,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他們所設計的門、窗、墻風格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
學生找己最喜歡的門、窗、墻,說己喜歡它的原因。
三、討論與繪制
1、教師播放課件,出現一系列的城市或農村的未完工的建筑,請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設計師,你將怎樣設計這些建筑中的門、窗、墻。
2、學生用筆簡單勾勒自己所設計的門、窗、墻的草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
3、師生共同交流這些草圖,最后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繪制。其中,教師做適當的示范。
四、展示與評析
學生把自己設計的門、窗、墻貼在黑板上,主動上臺介紹自己的設汁意圖,設計方法。其他學生設計的優點,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議。課中留給學生一部分時間,讓其聽取別人的建議后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
選出最佳設計獎,授予小小設汁師的稱號。
六、教后記: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采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2.引導學生認識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意義。3.引導學生認識馬路、汽車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過想象大膽表現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生在表現馬路的繁忙的景象的手法
2.馬路上的一些常見物體的形狀以及馬路上的一些標志所表示的意思
課具:教師準備有關各種道路和各種汽車的圖片等,以及示范的'各種繪畫工具。
學生準備鉛筆、彩色水筆、油畫棒等各種用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讓學生了解各種道路,汽車的造型特征,激發學生的表現興趣和欲望。啟發學生談談他們所處的城市的交通繁忙的情景。
二、發展階段
1.學生通過自己平時的觀察和想象,試說說馬路的形狀、以及馬路上有什么?
2.小結:馬路的形狀有S形、T字形、十字形……
a.S形的馬路一般來說是用在鄉間小道上或者山上的。馬路的兩旁是一些樹、稻草。T字形可以說這是一個三岔路口、分道的。盧的兩旁一般有些農田、樹木……
b.十字形的馬路可以說是最繁忙的路口了,人流量、車流量都是相當大的。兩旁邊有些高樓大廈、住宅樓、學校、超市……一般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車道、汽車道、花壇。在十字路口還有警察叔叔、紅綠燈、斑馬線……斑馬線的作用就是過馬路的人行走。我們過馬路是要注意: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在一些比較大的城市、由于交通過于忙,就將人過馬路的斑馬線放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通道。
3.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說說自己想象以后的的馬路是什么樣子、你想有什么樣的馬路?
4.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材料,表現出自己對道路、汽車等景物的感受。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甚至可以畫現實中沒有的情景。
5.講解作畫步驟:
(1)畫輪廓:
(2)涂色
(3)勾線、涂背景
三、布置作業
作業:通過想象大膽表現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要求:
(1)學生將作業紙畫滿了達到色彩的變化效果與協調
(2)學生們最好設計自己的獨特造型的汽車、馬路等。
四、學生繪畫制作,老師指導。
五、學生自評、互評。
六、課后拓展
讓學生通過想像自己設計未來的道路和汽車。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小學美術教案06-01
小學美術教案01-04
小學美術學期教案06-09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06-21
【薦】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精】06-24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