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美術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1、培養環保意識,增進愛鳥、護鳥的情感。
2、了解鳥類的生活習性,以及鳥巢的構造。
3、想象鳥類的生活,圍繞主題構思畫面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觀看圖像資料并討論
提問:鳥類是怎樣筑巢的?采集什么原料?有什么功能?怎樣筑巢?鳥巢是做什么用的?它是什么形狀的?
2、作畫提示
、攀紫仍O計
一至兩棵大樹。剪出粗壯的樹干,上面再剪些樹枝,中間放置搭建的`鳥巢。
⑵想象小鳥在鳥巢里的生活。正在孵化的鳥蛋;幼鳥在等待食物;小鳥在一起玩耍;鳥媽媽正在喂食幼鳥??
⑶最后,將樹林周圍的環境再添加完整。
⑷鼓勵兒童大膽選用顏色表現,不要局限用固有色表現。
、勺⒁猱嬅鎯热荨⑿问降耐暾。
3、學生做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1、學生做畫,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作業講評。
1、通過觀察,認識和表現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
2、通過色彩對比,表現物體與背景的關系。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了解動物的外型特征,以繪畫形式想象表現。
2、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想象表現有趣的結果。
3、養成關心他人,保護生態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出示動物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
1、教師出示烏龜和小刺猬的圖片,讓學生猜猜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
2、學生自由想象說話。
二、看書上的1—3張圖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圖1—3
2、在學習小組中討論故事的起因、經過。
3、了解小烏龜和小刺猬的特征。
小烏龜:背上有厚厚的硬殼,能把頭和爪子、尾縮到身體里。
小刺猬:身上有尖尖的刺,可以抱成團滾下山坡。
4、看過1—3圖后討論:想想小烏龜滾下山坡后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讓學生大膽想象出有趣的'結果。教師引導學生講出理想的、令人滿意的結果。
三、想象并創作
1、欣賞書中的學生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想象。
2、學生創作表現有趣的結果的畫面。
3、學生作畫后交流。
4、學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紹,并把《烏龜滾下坡》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四、布置作業
把《烏龜滾下坡》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書信的一般格式。
2、用圖文的方式給朋友或親人寫一封信。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書信的一般格式。
2、用圖文的方式寫信和裝飾信封。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信封、彩色筆、信箋、圖夾文的兒童讀物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引導階段
1、師問:小朋友你寫過信嗎?收過信嗎,看過信嗎,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你知道人們為什么要寫信?你會寫嗎?小朋友,你們知道寫信的一般格式嗎?
2、欣賞信文,讓學生討論有幾個部分:
A、(1)、稱呼(2)、正文(3)、結尾(4)、具名
(5)、日期(6、附言)
B、展示各種圖文的兒童讀物作品文字,請學生討論:用畫來寫信與單純用文字寫成的信有什么不一樣,你更希望收到怎樣的信,為什么?
C.用各種簡單的圖形代替文字。
D、用小插圖和花邊進行裝飾、文字的顏色可以不同。
三、發展階段
1、展示信封,說出信封有幾個項目組成
A.1.收信人郵政編碼2、收信人的姓名3、寄信人郵政編碼、地址
B.托人代交的信
收信人的地址可以不寫
不貼郵票
只寫上“請交”、“煩交”等字樣
信封的裝飾
三、作業要求
你現在最想給誰寫信,想告訴他們什么?趕快行動起來,用與眾不同的想法用畫筆表現出來。
折疊裝進信封,美化信封
四、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五、教師小結,作業展示,整理學具
六、課后拓展
做一個信封,美化一下,把信放在里面,送給朋友。
。ǖ2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書信的基本格式:
稱呼、正文、結尾、具名、日期、(附言)。
三、信封的書寫要點
A.1.收信人郵政編碼
2、收信人的姓名
3、寄信人郵政編碼、地址
B.托人代交的信
收信人的.地址可以不寫
不貼郵票
只寫上“請交”、“煩交”等字樣
信封的裝飾
四、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五、教師小結,作業展示,整理學具
教學后記: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封內容豐富又美觀的信呢?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創作的方法,而是通過幾封信的展示,循序漸進,步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生通過看、聽、說、讀等活動,不但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能力,也讓學生體驗美術與文字結合的獨特魅力,同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表象積累。通過對這一節課的實踐與反思,我想我會更加主動地學習、探索、實踐,展示全新的自我,我將與學生一起體驗,一起成長。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容與目標
認知:針對側鋒、中鋒、干筆、濕筆等不同運筆用墨的方法,及得到的效果進行探索與交流。 情意:對比自然中的花鳥,欣賞研究一幅花鳥畫,了解畫家用筆用墨的方法。
能力:在欣賞了解花鳥畫的基礎上進行臨摹練習,以此來培養學生欣賞水墨之韻味,感受水墨特性。
教學重點:
寫意花鳥畫形式,特點及其發展概況;賞析作品、《嶺南三月》、《孔雀圖》、《墨葡萄圖》、《竹石圖》、《小鳥》等。
教學難點:
筆墨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曲子表現了些什么?播放:音樂《百鳥朝鳳》
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拿起手中的筆把剛才音樂中所聽到的動物畫下來吧。(用自己的測驗紙畫) 展示學生作業(贊揚為主)
哪位同學能說說,你最欣賞哪一幅畫,說說為什么? (生答)
(動)同學們,現在分小組(4人)討論一下,說說中國傳統花鳥畫繪畫有哪些特點。
二、欣賞中國花鳥畫。
那么什么是花鳥畫?作為中國畫三大科之一的花鳥畫,顧名思義是表現花鳥的。實際上,花鳥畫的題材內容是非常廣泛的。1000多年以來,史書上記載著大量描繪鳥、蟲、魚、山花野蔬、鵝蛙蟹蝦、谷蟲桑麻的畫家。在他們的作品中包括了與動植物生活、生長有關的一切環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籬落棚架、鮮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陰、晴、雨、雪、晨、夕等等?梢哉f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幾乎都可以作為花鳥畫的`表現對象。
(1)“氣韻生動”是形與神在畫面上的統一,這個統一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2)骨法用筆是繪畫表現上關于用筆的問題,是運用線描表現對象形體的重要技法。(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夫象必在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于本意,而歸乎用筆! 教學意圖:了解中國花鳥畫的發展概況。
三、教師示范
讓學生找一找老師剛才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植物與小鳥的?(沒骨法、勾染法,蘸墨、蘸色的方法可以重點講一講)
教學意圖:學生觀摩側鋒、中鋒、干筆、濕筆等不同運筆用墨的方法, 四、欣賞書上范作P30與自然中的花鳥做比較
1.畫植物枝、干時中鋒用筆教多,墨色較干;畫葉時側鋒用筆教多墨色較濕 2.畫鳥時概括、簡練,墨塊運用教多,勾筆墨色較干些 3.石塊的畫法勾染較多 4.注意墨色深淺的控制與水分的多少有關
五、學生臨摹練習
教學意圖:在欣賞了解花鳥畫的基礎上進行臨摹練習,以此來培養學生欣賞水墨之韻味,感受水墨特性。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能選用合適的顏色畫出家鄉的夜景。
2、從描繪家鄉夜景中,培養學生繪畫技能和技巧,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3、畫畫家鄉的夜景,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媒體使用
欣賞課件簡單的'步驟圖
蠟筆、水彩筆、鉛筆、橡皮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夜景的特點,能用畫筆來描繪夜間的景色,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難點: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夜景的不同感受,選擇合適的顏色來表現不同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猜謎激趣:(略)(打一自然景觀)
過渡:星星在天上朝你眨著眼呢?這樣的夜景怎么樣?
二新課教學
夜景欣賞圖片
1、談話導入
2、提出要求:這些夜景圖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欣賞圖片(課件)
西湖平湖秋月
香港蘭桂坊
德國國會大廈
美國阿拉斯加
美國阿拉丁
中國北方
討論啟發:夜景中的內容和它所體現的情緒以及感覺(熱鬧、寧靜、動人、雄壯、奇麗……
欣賞作品
欣賞圖畫(課件)
《星夜》凡高
修《夜間的咖啡屋》凡高
學生作品2幅
思考:哪些是大師的作品?
提問:作者是用什么顏色來表現夜色的?
討論啟發:用什么顏色來表現夜色的。
欣賞學生作品(課本)
欣賞臨安衣錦小學學生作品。
觀察討論:主要是用什么方法來畫的(蠟筆水彩)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提出任務:向游客貴賓推薦家鄉的夜景
送出禮物:照片設計
出示步驟:草稿(鉛筆)——輪廓線(蠟筆)——夜色(水彩)
。ú捎玫姆绞娇蓹C動)
四、作業展評
說說你畫的這個地方的是什么特點。(內容、畫法、感覺等)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
1、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2、掌握手形添畫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內容添畫的聯系;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學習手形添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 :
根據不同的手形進行添畫,并注意手形與添畫的內容聯系。
教學過程 :
一、設懸激趣,情境導入 :
1、(1)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們認識它們嗎?(對了,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2)、那么,你會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可千萬不能偷看。猜:老師現在用手在干什么?(這時,教師在幻燈上很快完成手形畫——雞)
2、(1) 好,現在大家把手拿開,看這是什么?哦,原來老師用很快的速度畫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畫,你們喜歡嗎?
(2)、再看:這幅畫有點象什么?
對了,這位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畫成雞,這樣畫出來的畫叫手形畫。
3、你們想不想也來學畫幾幅有趣的手形畫?
4、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本領:(板書:手形畫)
二、指導點撥,由扶到放
1、(1)請大家看:這幅畫的手形,你能試著擺一擺嗎?
①擺一擺(先用手擺出一個造型)
②描一描(用水彩筆把手形描完整)
、巯胍幌(要變成雞還要添上哪些東西?)
、芴硪惶(請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嗎?請小朋友回憶一下,剛才你是怎樣將這幅畫畫完成的'?
(3)老師把這四個步驟編成了一首順口溜(出示)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念:“先把小手擺一擺,然后用筆描一描,再動腦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變成畫!
2、(1)除了能添成雞以外,大家想:還能添成什么?(學生討論交流)
(2)那么老師把手反過來擺呢?倒過來擺呢?戴上手套再擺呢?左手擺?右手擺呢?(引導拓寬思路)
(3)誰能擺出與老師不同的手形
(4)學生自行添加嘗試(師做簡單評析)
3、欣賞范作,了解構圖知識
三、激發創作,任務下達:
、賱觿幽X筋,人人完成一組更有趣的手形畫。舉行“小聰聰”手形畫比賽,看看誰的設計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組,共同完成,每人設計不同的手形畫。)
、趯⒆约旱氖中萎嬜髌焚N到黑板上,舉行手形畫展覽。
、劭匆豢,比一比。把小紅星貼到你認為最好的手形畫設計作品上。評選出手形畫設計大賽一、二、三等獎。
四、展評添趣,總結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什么本領?下面看: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錄像)
2、那你的小手將來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學更多的本領,做到人人都有一雙萬能的手。
板書設計 :
1、擺一擺
2、描一描
手形畫
3、想一想
4、添一添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一、教 材 分 析
盤泥條是一種古老而基本的陶藝成型方法;虼只蚣毜哪鄺l在造型表現時有著很大的靈活性,盤制的造型富于變化,盤泥條既可以盤成一個造型獨特的花瓶,也可以盤成一對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別復雜的技術,盤泥條因此對兒童來說較易掌握。運用盤條法,會在接口處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線條,顯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藝作品獨有的質樸、粗獷,體現了泥條造型的獨特美。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礎上,學會用泥條盤筑的方法進行制作。盤泥條為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搓泥條和盤泥條的方法,教材選用了四幅制作圖例,在制作方法上給學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現了動物、人物、器皿等豐富而又生動的形象,用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和表現創造的欲望,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創造空間。
二、教 學 目 標
*學會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
*訓練手的靈活性,提高學生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小學美術教案三年級上冊:06課 盤泥條
*體會玩陶的樂趣,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習慣。
三、教 學 設 計
本課教學應重視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嘗試、探究、質疑,在感悟和體驗中掌握制作要領,體會玩陶的樂趣,獲得身心的愉悅感、自我創造的成功感。教師不能為傳授技法而教技法,不要急于用簡單的講解示范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應明了“學習制陶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一個不斷體會失敗、從頭來過,再失敗再從頭來過的過程,”把握“泥條極具可塑性、可重復制作”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教學環節設計:
1. 作品賞析,了解成型方法:通過欣賞教材范畫,動手觸摸、仔細觀察陶藝范品等形式,讓學生了解陶藝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盤泥條。
2. 自主探究,嘗試盤泥條:觀察教材制作步驟圖,思考討論盤泥條的方法要領有哪些?自己嘗試搓泥條、盤泥條。
3. 發現問題,質疑解疑:
重視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嘗試自行解決問題,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指導:
第一,搓泥條:保持泥條粗細均勻,注意雙手配合,力度適當,以防泥條斷裂;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師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
第二,盤泥條:將泥條提起向上盤,每盤一圈,用手指輕輕按壓,讓泥條粘接牢固。盤條時要認真仔細,下面的泥條不能太細,否則會立不穩;如果泥條較干則適量涂上泥漿或粘點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盤筑時有可能出現下塌的現象,每連續盤幾圈要稍作停頓,待稍干后再盤。
4. 掌握技法,盤條成型:
第一步,搓泥條;
第二步,將泥條盤筑成自己喜歡的形象。要根據構思的獨特形狀去盤繞造型,可以一邊盤條一邊創新,盤出來的形象要盡量做到和別人不同。根據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無:如制作器皿,則需將泥條盤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豬就無需底板,直接將泥條疊圈即可。
第三步,裝飾美化:可用泥條或泥片粘貼或直接刻畫等幾種手法綜合表現。
5. 欣賞評析,交流感受:可采用師生互動、小組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
6. 拓展思維,鼓勵方法創新:
盤條的技法有很多種,如疊圈、鋪排、纏繞、穿插、繞結等,獨特的盤條方法可以創造出獨具一格的陶藝作品,應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考慮表現,把簡單的技法變成豐富的思維創造工具,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作業要求:將泥巴搓成條,盤筑一個自己喜歡的形象。
四、教 學 建 議
*本課教學應以學生實踐為主,教師講授為輔;教學組織形式、學習方式可根據學情和條件進行調整。
*泥條盤筑的方法,即搓泥條、泥條粘接的技法要領要讓學生掌握,對于作品的造型無需做過多要求,要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創造空間,發展學生的個性所長。
*對于學生在做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自行探索解決,也可以通過教師示范給學生以提示。
*陶藝課更注重做陶的.過程,對學生的作品都要給予肯定,不要用對或錯來簡單評價學生的想法,應給學生一個寬松的做陶環境;對學生的行為及學習過程中的態度、習慣應適時進行評價和激勵。
*有條件的學校建議在陶藝教室上課,可以將學生作品再加工,上釉、燒制成陶藝作品,并進行陳列展覽,提高學生對做陶的興趣。
[教案]賀佳妮老師的教案
第6課 盤泥條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陶藝作品,進一步提高學生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學難點:大膽想象,敢于表現和創造,作品有個性。
教學準備:
教具:錄像,幻燈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臺。
學具:泥料,墊布,墊板,刻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問:
這件作品是什么形狀的?
仔細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教師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驟。
1.制作泥條的方法。
(1)將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塊,揉成泥團。
(2)用手掌將泥團搓成粗泥條。
(3)將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條繼續在桌上搓成細而均勻的泥條。教師強調在桌上搓泥條時,桌面要墊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條時是從中間往兩邊均勻用力,而且是用雙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師還可以將用手掌均勻搓出的泥條與用手指搓出的泥條進行對比。
2.泥條盤筑的方法。
教師播放錄像:泥條盤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領。強調泥條與泥條之間要粘牢。
3、教師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驟。
(1)制作器皿底面。(壓一塊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盤筑器皿坯體。(將搓好的數根泥條,沿著底面的邊緣進行盤筑,按順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條。)
(3)裝飾整理作品。
三、作業要求。
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一個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學生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四、課堂小結。
評議學生作業,學生對自己的作品談感受;
根據學生要求,收集作品燒制。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還可以搓泥條盤筑。瞧,用泥條盤筑的人物、動物、器皿……多可愛!你也來試試。
提示:將泥條提起向上盤,每盤一圈,用手指輕輕按壓,讓泥條粘接牢固。
活動:將泥巴搓成條,盤筑一個自己喜歡的形象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分析]同一幅畫
一、教材同一幅畫分析
世界美術豐富而精彩,應讓學生對世界美術文化的精華有所接觸,從中了解美術生動的藝術語言。欣賞同一幅畫,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認識與感受,但色彩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本課同一幅畫學習的設置特挑選了美術史上以色彩表現見長的印象派畫家凡·高的名作《向日葵》,進行一次有趣的賞析、臨摹與組合的學習活動。學習同一幅畫活動方式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訓練學生調色涂色的技能和色彩畫的表現技巧,提升對美術名作的鑒賞水平,提高同一幅畫美術繪畫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它的意義在于運用色彩這一美術語言來與美術大師對話,體會美術語言的魅力,獲得藝術情感的熏陶,在臨摹與組合游戲中感悟和體驗藝術帶來的美感與快樂。一般多數學生對世界名畫《向日葵》曾經耳聞目睹!断蛉湛氛紦私滩妮^大的`版面,并配上富麗堂皇的畫框,顯得特別珍貴而富有視覺感染力,誘發學生崇尚美和珍視世界文化的強烈意識,從而對美術學習充滿熱情,學生自主的視覺愉悅需要也得到滿足。
學習活動為臨摹練習與組合成畫。本課的教學分兩部分進行,這里的臨摹并非寫實地臨摹《向日葵》的原始模樣,而是臨摹《向日葵》的色彩。所以教材右頁上有一幅對原畫進行了馬賽克處理的作品,瞇眼遠看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向日葵》,該畫上分出五十個方格,每小塊內呈現出不同的色塊,這里的色塊就是世界名畫《向日葵》所用顏色。臨摹這些顏色,需要進行涂色練習和色彩臨摹的學習,臨摹顏色實際是局部臨摹,學習效果完全可以達到。只有將涂好色的方塊按固定的位置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完成世界名畫《向日葵》的整體臨摹。本教學將枯燥的涂色練習置于有趣的組合活動中,使學習變得輕松了,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持久力,增強學生的班級集體意識,獲得成功感。
二、教學目標
◆了解色彩語言的豐富性,認識色譜,學習調色與涂色的方法。
◆能準確地識色、調色和涂色,個體完成涂色練習并參與集體組合成畫的活動。
◆表現出對世界名畫欣賞、臨摹與組合的美術活動的興趣和成功的快樂,富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集體協作的精神。
三、教學思路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習色彩知識,了解與掌握配色、調色、涂色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與觀察能力。采用的工具為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及調色用的清水等,進行分格臨摹涂色練習,并集體組合成名畫《向日葵》。
教學準備應考慮全套的水粉畫工具,大白紙l一2張,并完成一部分的涂色范式,要布置學生帶好鉛筆與尺子,以備畫格子使用。
本課教學策略,應以調色練習為基礎,選擇教材名畫作品中的色塊進行臨摹為重點,個體臨摹與集體組合為活動組織方式,展開對同一幅畫的欣賞、識色、調色、臨摹表現及組合再現。教學設計可作相應的安排:欣賞討論、感受色彩美一認知色譜,配色調色練習一對比練習,獲得方法一提出規則,選擇任務一個體臨摹,集體組合一作業評述,再賞色彩美。
四、教學選擇
本課學習應使用水粉畫工具材料,水彩畫顏色在調色時會有些不準,但并不影響組合后的整體效果,對于個別地區因條件限制,也可以選擇其他合適的工具材料,只要達到最后的組合色彩效果,都可以嘗試,但卻失去了色彩調色涂色本身的訓練意義了。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教案06-01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小學美術教案01-04
小學美術教案【精】06-24
【薦】小學美術教案06-23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06-21
陶藝小學美術教案08-26
小學美術教案【薦】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