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2-03 09:27:5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合集9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合集9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減法,繼續感知三幅圖之間的關系。

      2.進一步理解“走了”、“還剩”的實際意義,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

      3.獨立將三幅圖連起來,表達其中的含義。

      活動反思:

      活動準備:

      1. 教具:有關4的減法圖三幅。視頻儀、電視機。

      2.學具:幼兒數學操作材料p25,鉛筆、橡皮。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4的分合。集體、個別與老師口頭對4的分合。

      二、學習4的減法。

      (一)、學習4的第一組減法。

      1.教師依次出示3幅圖,(小雞在草地上),請幼兒用完整句講述每一幅圖的意思,注意提醒幼兒用正確的.詞(走了,還剩)表達圖的含義,可以多請幾個幼兒說一說。

      2.請幼兒說說每一幅圖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為圖列出算式。

      3.集體讀算式。

      (二)、學習4的第二組減法。

      教師直接將3幅圖出示,(天空中的飛機),讓幼兒觀察后用完整句表達,并列出算式,集體、個別講述。

      (三)、學習4的第三組減法。

      也是直接出示三幅圖,最后一幅打上問號,讓幼兒編出題目,(河里的小鴨子),方法同上。

      (四)、集體讀4的三個減法算式(4-1=3、4-2=2、4-3=1)

      三、操作活動。

      1.看圖列減法算式。

      教師先講述做法,然后讓幼兒操作。啟發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啟發幼兒用 “吃了”、“還剩”等詞匯,講一講三幅圖的含義,再將算式填寫完整。

      2.將分合式填寫完整。(方法同上)

      四、評講

      集體檢查做的對不對,請個別幼兒上來講一講自己是怎么操作的(放在視頻儀上)。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一、設計思路

      1、活動來源——真實生活情境

      大班幼兒好勝心強,喜歡競賽性游戲,但常會為了贏輸而起爭執,原因之一是統計方法不合理,記不清輸贏。本次活動通過“誰是猜拳高手”的游戲,讓幼兒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探索統計方法,既滿足他們的游戲需求,又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2、活動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經驗

      梳理、歸納、概括是集體教學活動的主要任務,本活動以經驗呈現——概括提升——鞏固運用為主線,通過實踐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導幼兒主動建構經驗,感受統計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價值——培養統計意識,發展數學思維

      統計是探究性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包括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得出結論的過程。本活動不僅發展幼兒的計數、比較數量等數學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辯析的過程中學習統計記錄的方法,有助于培養統計意識,形成科學的思維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萌發對統計的興趣,感知統計的作用。

      2、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通過數量比較判斷輸贏。知道收集數據的方法是多樣的,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數據,在經驗分享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分析、綜合能力。

      三、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競賽性游戲的經驗

      材料準備:實物投影儀、黑板、記錄紙、筆等

      四、活動過程

      主要環節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取隊名,營造氣氛

      “我們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間舉行一次猜拳比賽,先為自己隊取個名字。”

      2、猜輸贏,激發興趣

      3、想辦法,引出比賽

      “兩隊都有希望獲勝,到底誰能贏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認為應該怎樣比呢?”(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設想比賽方法:如男女對抗,贏的人數多的隊獲勝;組內選拔,選派獲勝次數多的人參加總決賽等)從幼兒喜歡的游戲入手,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二、經驗呈現,概括提升

      1、第一輪游戲,運用自己的方法統計(游戲方法:男女對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戲

      = 2 * gb3 ②集體交流

      交流游戲結果并引出統計方法

      “你和誰比?贏了幾次,你是怎么記住的?”

      = 3 * gb3 ③小結

      肯定幼兒的方法,知道在數據少的情況下,可以用簡單方法統計。

      2、第二輪游戲,嘗試運用記錄的方法統計

      = 1 * gb3 ①為失利的隊鼓勁,引出第二輪游戲(游戲方法:隊內輪流比賽,每隊選出一位猜拳高手,進行總決賽)

      = 2 * gb3 ②幼兒運用原有經驗統計記錄

      教師觀察指導重點:是否明確操作要求,記錄的方法,提醒幼兒及時交換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記錄數據的方法

      幼兒把記錄紙貼在黑板上,介紹記錄的方法

      “你和幾個人玩了?你贏了幾次?”

      “你是用什么記號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師歸納概括,引入新經驗

      用簡潔的符號記錄次數,有一定的條理性創設不同的游戲情境,體驗不同的統計方法。

      從原有經驗中歸納提升出新經驗,有助于幼兒的主動建構。

      視幼兒的經驗隨機調整

      三、鞏固運用,感受體驗

      1、第三輪游戲,運用新經驗統計

      教師觀察指導重點:方法的運用,個別指導

      2、交流分析統計記錄

      采用幼兒介紹與同伴觀察兩種方法交流分析記錄方法。

      “從記錄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數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改變,準確計數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體驗數守恒的有趣現象。

      3、逐步樹立自信心和創造意識。

      活動準備:

      1、PPT(兔子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老鼠10只)

      2、幼兒操作卡、記號筆、小筐。

      活動過程:

      一、(彈琴律動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動出示米老鼠圖片引入活動:“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師:|“進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語呢?”(幼兒念咒語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師出示PPT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戲-“猜影子”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妙妙屋里有兩種小動物,是誰呢?這些是它們的背影,小朋友們來猜一猜。

      三、通過和妙妙屋里的動物表做游戲,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數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變化,體驗數守恒的有趣現象。

      (一)先來看小兔子們做游戲(復習6的守恒)

      1、師出示PPT,兩排兔子,紅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別有6只。

      提問:

      ①“小朋友們看到了什么?”

      ②“這些只兔子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原來它們的大小、顏色不一樣,但是數字寶寶是一樣的.,數字寶寶一樣,說明它們的數量一樣。

      2、提問:

      ①小灰兔子很調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戲,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數到10,看一看,看它們發生什么變化?

      ②小朋友數數現在有幾只兔子,跟原來一樣多嗎?我覺得灰兔子少了兩只,還剩4只,因為它的隊伍變短了。

      師:原來它們的隊形發生了變化,但是數字沒有變,6只還是6只,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來了,快看(感知新知識點數量:10的守恒)

      1、師出示PPT:10只性別、大小、造型不同的米老鼠,提問:

      ①“一共有幾只米老鼠?”

      ②“這么多米老鼠,它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米老鼠們開始做游戲了,當變換一種隊形后提問:

      ①“你們看米老鼠發生了什么變化?”

      ②“我們來數數變了隊形后,和原來一樣多嗎?”

      師:雖然這些米老鼠的大小、顏色、造型都不一樣,隊形也發生了變化,但是它的數量始終都沒有變。

      四、操作活動:圖形操作卡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為了獎勵小朋友,米老鼠帶我們去圖形城堡玩一玩(開汽車律動)

      1、出示PPT,圖形城堡到了,提問:看一看有哪些圖形?這些圖形一樣嗎?

      哪里不一樣?有一樣的地方嗎?哪里一樣?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2、驗證:小朋友們都做完了嗎?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原來這些圖形寶寶顏色不一樣、形狀不一樣、排列順序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數字寶寶都是一樣的,說明它們的數量一樣多,這就叫數的守恒。

      五、活動延伸:

      家長游戲請10位家長到前面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隨著音樂轉圈,音樂停止時各做出一個不同的造型或變換一個不同的隊形,讓幼兒說一說哪變了,哪沒變。

      六、結束部分站隊,帶小朋友到外面去玩一玩這個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測量是數學在真實世界中的一個重要的應用。《綱要》指出:“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樂趣”。本次活動源于幼兒真實的生活,從最近我園種植地里的甘蔗成熟后對甘蔗長度的討論引發,內容抓住孩子的興趣,貼近其最近發展區水平。活動中,從創設“很多――一個――沒有”測量物的問題情境入手,步步推進,引導幼兒通過猜測討論、觀察比較、實驗操作、交流分享等方法,幫助幼兒在與熟悉的自然測量物:樹葉、胡蘿卜等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發現和建構對測量的直接經驗,積累學習感受,建構數學知識,同時也積累各種解決問題的經驗并激發其探索精神與愿望,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測量物測量長度,感知多種測量方法。

      2、引發幼兒對使用生活中常見自然物進行測量的'興趣。

      重點:在探索中學習感受多種測量方法。

      難點:測量工具只有一件時,怎樣學會正確做標記的方法完成測量。

      活動準備:

      PPT課件;樹葉、胡蘿卜若干;黑板等。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出問題:

      (價值分析:用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種植地里的甘蔗寶寶,很想知道自己到底長得有多高?蚯蚓們是他的好朋友,大家自告奮勇來幫忙,為它量量到底已經長得多高了。

      蚯蚓們開始到處找材料為甘蔗寶寶量身體,你們說可以找哪些材料呢?

      二、根據故事情節,嘗試使用不同的自然物進行測量

      (價值分析:多種測量方法、問題的設疑,讓孩子們在一次次的完成任務的快樂中,迎接新的挑戰,積累對測量的直接經驗。)

      (一)許多相同的樹葉,怎么量

      幼兒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測量要點:

      從頭至尾

      樹葉要像好朋友似的緊緊挨著

      排成一直線

      (二)一根胡蘿卜,怎么量

      幼兒操作,交流分享

      關鍵問題:胡蘿卜從哪里開始放?為什么要做記號?

      分析測量要點: 從頭至尾

      首尾相連(做好標記)

      一邊量一邊數

      (三)沒有材料,怎么量

      幼兒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測量要點:當沒有材料時用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也能測量,是最簡單、方便的測量工具。

      三、經驗拓展

      (價值分析:進一步引發幼兒對生活中測量的關注,不斷積累新經驗)

      生活中還有哪些簡單、方便的測量好方法。如:尺等。

      活動評析:

      這個大班數活動來源于幼兒真實的生活。它所選用的測量工具和測量物都來自于幼兒日常接觸的生活中的物品。因此在活動中,我覺得幼兒對材料操作很熟練,避免了材料本身由于陌生引起的無關探索的干擾。活動的整體設計是層層推進的,從創設“很多――一個――沒有”測量物的問題情境入手,引發幼兒一步一步探索新的測量方法,在這其中幼兒能積極開動腦筋,相互討論、大膽猜測,將日常的生活經驗運用其中,事實上最終孩子們找到了全部適宜的測量方法,在活動中獲得了探索成功地滿足。在建構數學知識的同時也積累各種解決問題的經驗,并激發其探索精神與愿望,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

      活動中不足的地方是,我對于提問的設計還不能很好地做到引導幼兒推進猜測、進一步思考,在本活動的難點部分:測量工具只有一件時,怎樣學會正確做標記的方法完成測量。花了較長時間在這個環節上,致使整個活動時間上略有超出。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游戲導入:

      1.今天小超市開業了,你們想去逛逛嗎?

      2.逛超市買東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裝有硬幣的小包,請 幼兒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

      3.取款機里有很多的硬幣,請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個硬幣。

      4.跟好朋友檢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對了。

      二.游戲“拋硬幣”

      1.看看硬幣是什么樣的.嗎?它兩面的圖案一樣嗎?

      2.正面是什么樣的?反面有是什么樣的?

      3.你們知道一個硬幣是多少錢嗎?那你們手里有多少錢呢?

      4.現在時間還早,超市還沒開門呢,我們來玩個拋硬幣的游戲吧!

      5.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個硬幣輕輕撒到盤子里,

      6.看看有幾個正面?有幾個反面?然后把它記下來。

      7.幼兒游戲,并記錄操作結果。

      8.展示記錄情況。你玩出了幾種情況?你是怎樣記錄的?游戲“猜硬幣”

      9.我手里有6個硬幣,我將他們藏在兩只手上,你們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幾個?

      10.和旁邊的小朋友玩一玩。

      三.購物

      1.小超市開門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們的價錢是不一樣的,請小朋友用6元錢買兩樣東西,每個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錢用完。2.幼兒自由購物。教師做營業員檢查幼兒活動結果。

      3.送禮物。跟客人老師講講6元錢買了幾元和幾元的東西。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感受自然數列中每一個數都比它前面一個數大1,比它后面一個數小1。

      2.探索發現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中1~10的數卡,教學掛圖(二)中1~10的豎長條子點卡。

      2.新房圖(10間相連的房子),實物卡,鉛筆。

      3.第24頁《空缺處填什么》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數字娃娃住新房。

      ★教師將1~10的`數卡散放在絨板上。

      教師:數字寶寶都出來散步了,看看它們都躲在哪?

      ★引導幼兒觀察新房圖。

      教師:這里一共有幾間房間?第一間房間在哪里呢?

      ★請幼兒按順序給房間貼上數字,確定每一間房在序列中的位置。

      2.體驗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

      ★請幼兒給豎長條點卡匹配數卡。

      ★引導幼兒觀察、體驗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

      ★教師:數字5有鄰居嗎?它的鄰居是誰?和5靠得最近的是幾和幾?5比4怎樣?5比6又怎樣?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后總結:與一個數相鄰的兩個數,后一個數比它大1,前一個數比它小1。

      3.了解2~9的相鄰數。

      ★引導幼兒尋找2~9的相鄰數,明確每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即比它大1或小1的數。

      4.幼兒操作活動。

      ★找朋友(將自己的好朋友找到)

      ★填空缺(將空缺處補充完整)

      ★尋鄰居(根據題版數字,貼上相鄰數)

      ★印標記(通過提示,印相鄰標記)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邏輯性的一門科學。《綱要》指出:教師要在生活中,多為幼兒創設和提供練習的機會,使幼兒在活動中反復練習,在愉快的體驗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在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幼兒的操作活動為主要教學方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活動來發現和感知數學,真正理解數學,并幫助幼兒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良好的操作習慣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能有利于幼兒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我班幼兒已經在接觸和練習了2、3的分合、組成的基礎上,學習4的組成。因此我將通過創設相應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操作。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探索、體驗、理解組成的含義。在操作中能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為即將升入小學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對幼兒的一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探索4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2、在操作活動中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3、喜歡操作活動、樂意操作,有良好的操作習慣,體驗操作成功的樂趣。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操作活動中探索4的3種分法,學會記錄

      難點:會運用4的組成

      活動準備

      教師用具:8根蘿卜圖片、黑板圖一幅。

      幼兒用具:兩人一小籃操作材料(瓶蓋和紐扣若干)、每人一張記錄卡、小兔胸飾4個、文具盒、每人練習作業紙一張。

      活動過程

      1、游戲:“分分樂”。復習3的組成。

      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神秘的客人,你們猜猜是誰?(出示3個小兔胸飾),我們數一數有幾只小兔?(3只)請3只小兔在一起做“分分樂”的游戲,圍成圓圈,手拉手走,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3可以分成1和2,幼兒聽到后立即分開……

      2、幼兒操作:“分瓶蓋”,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小朋友擺一擺,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幾種分法?分一次就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寫在記錄卡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提示幼兒操作時輕拿輕放材料,認真作好記錄)

      老師發現許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誰來說說你找出了幾種分法?

      444

      請個別幼兒說結果,老師寫出分合式∧∧∧,

      132231

      3、鞏固游戲:“分蘿卜”。

      小兔拔了4棵蘿卜,分別裝進兩個籃子里,可以怎么分?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來分,老師把幼兒的分法用圓點和數字做記錄。小結:4分成兩份有3種分法。

      4、鞏固練習:幼兒作業紙一張,提示傳作業時輕、安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理解圖意,寫出相應的數字表示出來。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亮點:

      1、充分讓幼兒動手操作

      本節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擺一擺、看一看、分一分等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形式體驗、理解組成的含義,注重幼兒主動參與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數學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著的追求;有了興趣,幼兒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積極地提出問題,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要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我們以游戲形式組織幼兒感興趣的教學活動,為幼兒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幼兒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活動也才生動有味。從幼兒在活動中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幼兒喜愛的游戲情景緊緊“拴住幼兒的心,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通過動手進行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欲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幼兒分瓶蓋、分蘿卜,通過操作,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進步之處:敢于放手讓幼兒進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課時總是怕幼兒太亂而不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只是找一個或兩個幼兒到前邊來進行操作示范。這樣做的效果只是鍛煉了能力強的幼兒,而大多數的幼兒沒有動手的體驗,所以理解的知識不扎實,有些幼兒雖然死記硬背下來但對學習漸漸也失去了興趣。所以我在這節課中,放手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動手,這樣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體驗,所以記憶的知識就會比較扎實,幼兒的興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問題:

      1、在幼兒擺瓶蓋、分蘿卜,我雖然有一定的提示,但幼兒自己擺弄、說的過程中還是顯得比較亂。這就說明在平時教學中對幼兒動手和動腦相結合的訓練少,幼兒接觸的少,自然就說不上來。

      2、在處理個人說和集體交流說的順序上存在問題,應先讓每個幼兒有一個自己獨自思考的過程,再指名幼兒回答訂正,而在這節課中我是先指名說再自己說說,這樣處理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能力強的幼兒或個別人有練習的機會,而大多數幼兒只是學別人說,自己沒有思考。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分成,進一步掌握數的分成的互換規律。

      2.初步理解數的分成的遞增遞減規律。

      3.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數的分成的互換規律。

      活動準備

      1. 小老鼠圖片,小老鼠頭飾各6個,鼠媽媽頭飾一個

      2.畫有小河的圖畫一幅,西瓜形狀的小船圖片兩個

      3.1---5的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1. 提出問題:“小朋友們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鼠年),從而引出小老鼠。

      2.講故事,學習6的分成

      老師出示圖片并講故事,“老鼠媽媽有6個孩子,它們6個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們要趕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小河,它們要乘坐兩條西瓜船過河,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幫助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過河回家,好嗎?”

      (1 )先讓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一條西瓜船,另外6只小老鼠坐上另外一條西瓜船,引導幼兒說出6可以分成1和5 ,并在黑板上記下結果6分成1和5

      (2)根據以前所學分成的數的互換規律,將以上分成的兩個數互換為6分成5和1

      (3)老師讓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訴幼兒,這條小船載不下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辦?引導幼兒讓這條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條西瓜船,然后讓幼兒觀察現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幾只和幾只?老師在黑板上記下結果6分成2和4 。

      (4)用以上互換規律將6分成2和4 互換為6分成4和2 。

      (5)讓幼兒一起看現在兩條西瓜船能不能過河,然后老師讓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兒一起讓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條船,再讓幼兒說出這次分成的結果,并在黑板上記錄下來,6分成3和3。

      (5)老師操作圖片并告訴幼兒:小老鼠們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終于可以安全過河了。

      3.師生共同將分出來的結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來的兩個數左邊一個數依次多1,右邊一個數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為3和3 ,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

      4.玩游戲鞏固6的分成

      (1)老師告訴幼兒:“小老鼠在我們的幫助下已經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門口玩耍,現在天要黑了,鼠媽媽來叫它們回洞了,它們家住著兩個洞,現在小朋友們來和老師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戲,好不好?”

      (2)請幾位幼兒上來分成兩組手拉手上舉組成兩個洞,然后請6位幼兒上來帶上頭飾扮演小老鼠,老師帶上頭飾扮演鼠媽媽,當“鼠媽媽”說:“天黑了,小老鼠們快回洞”,6只小老鼠分別跑進兩個洞里,這時讓下面的幼兒一起數一數每個洞里各有幾只小老鼠,然后說出6可以分成幾和幾?

      (3)同樣的方法,再換幾位幼兒上來玩游戲,得出不同的結果。

      5.跟音樂玩“找朋友”游戲

      每次找10位幼兒,每人胸前戴上1—5數卡中的任意一張,老師向幼兒說明游戲玩法:胸前數字可以組成6的兩位小朋友是“好朋友”,當老師琴聲響起時,做游戲的小朋跟著全體幼兒一起邊唱邊“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兩人互相敬禮,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這時老師與其他小朋友來看每對好朋友找的對不對,老師對做游戲的小朋友分別進行獎勵。

      6.老師總結所學內容,結束本節課。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顯得很興奮,完全沉浸在助人為樂的過程當中,不停地開動小腦筋去為鼠媽媽想辦法,一次又一次的把六個鼠寶寶按不同的數量分到了兩條西瓜船上,很自然的.掌握了6的各種分法,看著孩子們愉快的掌握了知識,我也特激動。激動之余,我也要反省自己,在作課的時候因為一些孩子思維敏捷很快知道了答案,結果未能給反應相對較慢的孩子更多的思考時間,再有就是游戲時間還不夠,孩子顯得意猶未盡,如果再有這樣的活動,我一定會更全面的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給孩子更多自有發揮的空間,讓他們更加愉快!

      小百科:6是5與7之間的自然數。是阿拉伯數字,是自然數字中的一員。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名稱:

      活動目標:

      1、創設游戲情景,通過模擬購物來幫助幼兒復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提高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

      2、感受爸爸媽媽當家的不易,幫助幼兒樹立健康消費的觀念,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有節制。

      3、能遵守游戲規則,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7個信封(內裝由1元2元5元組成的10元錢);7個家庭的號碼牌;小貨架;

      2、水果及食品的包裝等放到貨架上,并且貼上相應的價格(貨架和包裝上都貼好);

      活動過程:

      一、成立三口之家。

      1、分配角色:出示號碼牌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分析:這有幾個圓?一樣大嗎?如果用這三個圓代表家中的三個人,你們怎么代表?

      2、組成三口之家。

      1)幼兒自由結合,組成三口之家,將胸標貼好,教師擺好椅子,一家一處。

      2)請一個三口之家上來介紹一下。

      二、游戲:今天我當家

      1、師:今天我請每個家庭自己當家,去超市買一些需要的物品。買東西需要錢,那我就給每個家庭發一個錢袋,請先數一數有多少?(每個家庭數完后報金額,都是10元。)

      2、買東西。

      請3位老師做售貨員,貨架分類擺放,有價格簽,老師觀察孩子買東西的情況,及時指導幫助。

      1)提醒幼兒注意用錢時不要大聲說話,以免被他人聽到。

      2)提醒幼兒如果覺得自己家中不需要什么,也可以回家。

      三、記錄與分享交流

      1、交流感受。

      師:逛街累了,都回家休息了。現在我靖一位爸爸上來說說今天感覺怎么樣?(請一名幼兒上來說一說都買了哪些物品,花了多少錢?自己感覺如何?)

      2、出示家庭收支統計表(這是什么表?什么叫收入?什么叫支出?結余是什么意思?)

      家庭消費統計表

      家庭收入支出結余電費

      1號家庭

      2號家庭

      3號家庭

      4號家庭

      5號家庭

      6號家庭

      7號家庭

      2、教師指導幼兒記錄:

      1號家庭:支出了多少錢?買了什么?還有結余嗎?沒有用什么表示?(0)

      3、幼兒自己記錄:

      師:別的家庭還有結余嗎?(請自己上臺在表上填上。)

      4、看統計表:“比較哪些家庭有結余?”

      四、了解爸爸媽媽當家的不易。

      師:“剛才你們出去的時候,我接了個電話,要收電費了”,出示電費一欄。

      1、電費是什么?什么叫電費?(幼兒發散思維回答)

      2、家里什么地方用到電?

      3、電費不付會怎么樣?

      4、沒錢怎么辦?

      小結:“剛才買東西,把錢用光了,沒法交電費了。一個家庭除了買東西和交電費,還有什么地方用到錢?”

      5、還有哪里需要付錢?

      小結:吃的用的,上幼兒園,住房都要用錢的,平時爸爸媽媽當家,賺的錢需要用的.地方很多的,今天我們自己當家,才知道當家不容易,我們應該怎么辦?

      6、討論:“平時怎么節約錢?”

      小結:我們不能干活掙錢,但是可以幫助爸爸媽媽節約錢的,還可以把舊報紙,礦泉水瓶賣掉,廢舊的用品制作玩具等。我們花錢要節約,要省著用,不能想要什么就買什么,看到什么就買什么。平時要節約用水、用電,愛惜我們的物品、玩具、衣服。平時常常這樣做,我們能節約很多錢。

      7、總結:一個家庭真不容易,平時要節約,不要浪費。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04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11-06

    文具大班數學教案11-10

    排序大班數學教案11-18

    【薦】大班數學教案01-01

    大班數學教案【推薦】01-01

    精品大班數學教案02-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91高清 |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专区 | 最新国产性色生活片 | 在线观看领导玩丰满美女 | 日韩全裸美女1区2区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