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美術教案范文錦集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昆蟲的形態和花紋的基本特點。
2、大膽運用色彩進行繪畫表現。
3、運用多種方法用紙制作昆蟲。
4、增強親近生活的'熱烈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昆蟲,他們為大自然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和生機,通過觀察了解昆蟲和畫畫、做做的活動,我們和大自然靠得更近。
2、欣賞美麗的昆蟲圖片。
二、看看說說
1、看圖片或者標本,觀察昆蟲的形態和花紋。
2、和同學說說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
三、欣賞佳作
1、欣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
2、在作業紙上畫畫你喜歡的昆蟲,并涂上美麗的顏色。
四、作品展覽
互相評一評、比一比,交流作畫的感受和收獲。
五、擴展活動
1、找出幾張不同顏色漂亮的紙。
2、學老師用揉、搓、剪、貼等方法,用紙做做自己熟悉的昆蟲。
3、和同學玩一玩。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黑與白圖形,激發他們的靈感。
2.使學生掌握黑與白圖形的創作靈感。
3.指導學生用學過的圖形來表現不同的正負形。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黑與白圖形,使學生掌握黑與白圖形的創作靈感。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用學過的圖形來表現不同的正負形。
教學準備: 圖片、資料、范圖、繪畫工具
教學預案: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1.引導學生欣賞有關的黑與白的圖形,感受黑與白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 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2.引導學生小組交流,談談各自的看法。
二、發展階段
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創作黑白正負圖形的要領:
1.不規則圖形組成的正負形:圖形簡潔,線條流暢,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現。
2.對稱法組成的正負形:黑與白都是一個完整的圖形。
3.重復法組成的正負形:每個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簡潔。
4.二方連續法組成的正負形:由一個基本形可以重復,改變方向組成正負形。
三、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準備用什么方式方法設計一幅什么方法組成的黑與白圖畫?
四、作業要求
1.用黑與白表現正負形。
2.圖形簡潔,有創意,形式感強。
3.線條流暢,涂色均勻。
五、展示評價
1.學生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導欣賞、評價:“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引導說說“你覺得自己這幅畫有何改進的地方?”
六、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根據這節課所學的正負形,體會其形式美。
溫馨提示:注意交通安全,請走人行道,不在公路上玩耍。
1 備注
教學目標:1.能描述機器人的三個基本特征。
2.能說明自己預測機器人發展趨勢的理由。
3.根據實際生活或學習需要設計一個機器人。
教學重點:了解機器人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設計一個機器人
教學準備:圖片、資料、機器人玩具、繪畫工具 教學預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交流玩具,玩一玩。
2. 出示智能小狗玩具,進行演示。
3. 大家覺得這個玩具朋友怎么樣?其實,這個智能小狗就是一個小型的機器人,機器人是人類創造的.最奇妙的工具,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4. 誰來簡單說說你在哪里見過什么樣的機器人?
二、認識機器人
1.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是由哪個國家制造出來的嗎?(美國)
2.師展示機器人圖片,并簡單介紹。
3.你知道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幫我們干什么?
4.什么是機器人?(機器人是一種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夠自動工作的機器,它是人類的好幫手。)
5.機器人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6.機器人在哪些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給人類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軍事、勘探、醫學、太空、日常生活等。它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環境污染)
7.機器人是不是只會給我們人類帶來積極的影響,沒有消極的影響呢? (機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但也會帶來戰爭,工廠裁員,機器人傷人等問題。)
三.智能機器人
1.在龐大的機器人家族中,有一類非常高級的機器人,那就是——智能機器人。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彈智能機器人他用三個輪子當腳,用攝像機當眼睛,頭上有天線,還有觸角,樣子十分可愛。它由大型電腦控制,人通過電傳打字機向他發號施令厚,他便完成任務。
2.你還有那些關于智能機器人的資料愿與大家共同分享?
3.小結:近幾年來,機器人取得飛速發展,引起世人的關注。在生產和生活 2 備注
等方面,特別是在危險和極限環境作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代替人
們從事各種各樣的工作。
四、自主表現
1.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認為還有什么地方需要機器人呢?
2.展開合理大膽的想象,設計一種新式的與眾不同的機器人,也可在原
有基礎上進行改造,形成新的機器人。
3.學生自由想象,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評價
1.自評:說說自己的創造意圖。
2.互評:“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體驗泥工的樂趣,了解漢代陶俑的造型特征
實踐與創造:抓住形象特征,運用概括方法,塑造人物
欣賞與評議:觀摩和評論同學的作品
教學重點
人物動態造型
教學難點
人物神態的塑造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欣賞
1.欣賞《陶俑》圖片,并討論作品所表現的是什么人物?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的面部表情是怎樣的?
2.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特點,模仿表演人物動作。
3.比較陶俑中的人物造型與現實中的人有何區別。
二.分析與感受
1.了解人體大致的比例關系,坐姿與立姿的.大體比例。
2.陶俑的造型很夸張,然而夸張的的重點在哪幾個地方?
三.制作與指導
1.學生討論制作步驟,先整體后局部。
2.多媒體展示不同的制作方法。
① 團塊捏塑:塑造人像時,可先仔細觀察人物動態,然后按照人體結構的四大部分用大團塊來處理,分別塑頭部、軀干、四肢等有動態的造型,各部分要接牢,整個比例大小要相配。
② 拼接:處理局部細節,采用拼接、添加等方法。
3.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嘗試。
四.展示與評價
1.交流制作經驗:小組先討論,對他人作品發表看法。
2.各小組選代表發言評價,指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
3.教師對有創意的作品加以表揚和鼓勵。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了解三面畫構成的原理
② 學會運用切割與重復排列的方法制作一幅三面畫。
2.過程與方法:
①在欣賞中感受作者創造美的情感;
②在制作中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及增強動手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鍛煉學生的條理性和耐性.培養對美的追求,美的創造的行為習慣。
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對三幅畫面進行等份切割、依次排列的方法制作—幅三面畫的技能技巧。
2、教學難點
如何將三幅畫面分別哉戊長度,寬度相同的K條,按照:頂序黏合溝成——件可以動觀賞的工藝品:
3、興趣點:
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欣賞到三個不同的畫畫。
作業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幅“三面畫”作。
2.較高要求:
三幅畫面的色調、內容搭配和諧統一,做工精致,或三幅畫畫的內容構成一個內容相關的故事,
3.個性探究:
選出學生代表操作、展示優秀作品。
二、教學活動設計建議
活動一:分享、討淪;
看一看: 欣賞課本中提供的三畫面。你見過去變幻的.畫畫嗎?課本中的畫面是如何變換的?
2.活動二:嘗試、探索
①看一看、議一議:為什么要將課本中的三幅攝影作品切割成大小一樣、份數一樣的長條形?
②說一說:觀察圖中的步驟圖,想一想這些長條應按怎樣的順序黏合在一個畫面上?引導學生自主嘗試、探索三幅畫的排放順序。
③想一想:課本中的三幅攝影作品組合在一起后,給我們帶出了哪些環保信息?
3.活動三:創作、表現。
做一做:嘗試制作一幅有趣的三面畫。
4.活動四:展示、評價。
①誰的三畫畫色彩搭配最美,做工最精致。
②誰的三面畫能構成一個有趣的故事。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棋的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讓學生有目的地設計自己的棋,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設計能力以及相互協作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強化學生的設汁意識,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學生有目的地設計一副棋,通過設計和制作得到快樂。
難點: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設計是否美觀、大方和實用。
(三)學習材料
圖畫紙、彩色打印紙、水彩筆、油畫棒、剪刀、膠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廢棄物。
教學活動:
組織教學
導人新課
提問:
同學們下過飛行棋嗎?這種棋怎么下?好玩嗎?
對棋的組成進行分析
問:一副飛行棋由哪幾個部分組成?棋面上有什么? (如說明、畫面…)
分組研究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以下幾類問題:
1、書上的圖片里、你最喜歡哪一副棋?它的主題是什么?哪兒最有特點?
2、就一副棋說說它的制作步驟。如果你制作這副棋會注意什么?
3、說說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驟。如果是你的話,你還能做成什么樣的棋子?
以小組為單位分析不同的問題。
總結回答。
分析書上的作品。
組際交流。
討論與分清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先看課本第16頁的問題,根據問題設計本組的
棋,然后明確每個人的分工。
課后展示
讓學生說說本組的設計最有特點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另外有什么教訓需要吸取。
一起來玩完成的棋子。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課時:1
教學目標:
通過體驗以紙材為主的造型表現活動,初步認識及掌握撕紙添畫、剪紙的欣賞方法、創作制作方法。
感受剪紙、撕紙藝術的美,領略多種藝術文化,激發對美術造型表現及欣賞活動的興趣。培養觀察感知、審美能力、提高創作能力。
教學重點:
欣賞感受剪紙、撕紙藝術之美,學習剪紙、撕紙造型表現的方法,運用想想進行作品創作并能大膽發表看法。
教學難點:
作品創作。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撕剪紙作品等圖片。
布置學生收集各種廢舊紙材,并準備好尖刀、膠水、油畫棒、彩色筆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游戲的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
教師以變魔術的方式變出撕紙添畫作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講授新課
1、教師用很隨意的方法撕出紙張的造型,激發學生大膽想象,
由一張外形很隨意的紙張,想象出不同的東西,如果它距離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還可以用彩筆進行添加。
教師請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添加。
教師針對學生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賞析,教師給予鼓勵的語言。
2、欣賞馬蒂斯的作品
教師引導學生賞析馬蒂斯的作品與學生的有什么不同,觀察一下,兩種畫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以小組討論研究的形勢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學生的意見后,發表自己對上述思考題中問題的看法,同時表揚鼓勵學生。啟思訓練
教師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逐漸引導到訓練的創作。
教師:那出一張你喜歡的色紙,閉著眼睛(避免大腦嚴格受到現時中圖形的影響)隨意撕出一種圖形。
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隨意撕出的紙片大膽的將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多連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師鼓勵學生可以運用以下兩種形式進行作品的創作與表達。
撕紙添畫形式剪紙形式
教師進行巡回輔導的時候對撕紙添畫的方式進行創作的學生多給予想象力方面的啟發引導,對采用剪紙畫的學生多給予造型的建議。
小結:發表質疑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發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本次活動的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其他類型的紙藝作品及生活中紙材的運用圖片,印發學生對紙的種類、用途等其他問題引起興趣并激發問題意識。
課后延伸,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讓學生觀察自己生活周圍有什么東西是用紙做的?紙
與環保有什么關系?板書設計:
第五課剪剪撕撕畫畫貼貼撕紙添畫
剪紙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小學美術教案06-01
小學美術教案01-04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06-21
小學美術優秀教案11-11
小學美術學期教案06-09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11-25
小學六美術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