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通用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1
活動目標
1、能在連接的小于號、大于號之間,對10以內任意四數進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內四數之間大小關系的傳遞性。
活動準備
教學準備:
《數的順序》,皮球物群卡、數字卡磁鐵各1-10。
學具:
多用插板、白磁板、底紙5《數的順序》。磁貼:皮球物群卡1-10兩套,數字卡1-10兩套。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理解連續大于號/小于號表示的大小順序,按序排皮球物群卡,并填放數學卡表示大小順序關系。
1、情境導入
教師出示底紙5《數的順序》、皮球物群卡1-10:"麥麥想挑出幾張數量不一樣的皮球卡片,按順序填空(指一下底紙上面的4個方框),你愿意幫她的忙嗎?"
2、引出問題
教師指著底紙上連續的三個大于號:"看,麥麥畫出了三個大嘴魚的符號,每個大嘴魚的大嘴都對著前面,(用雙手模仿大于號的樣子,幫助幼兒理解)你們猜,麥麥想按什么順序來做皮球卡片的填空呢?是要從多排到少,還是要從少排到多?(從多排到少)為什么?"
3、演示規則
教師:"好,現在我們要根據大嘴魚的提示來學習放皮球了。誰愿意來試試?"請一幼兒任意挑出4張皮球物群卡。
教師:"他挑出來的卡片上各有幾個皮球?"
教師:"看看三個大嘴魚要求怎么排?(從大數排到小數)那皮球卡片就要怎么排呢?(從多排到少)"請幼兒排出皮球物群卡。
教師出示數字卡1-10:"誰會選四個數字來表示這些皮球的數量呀?"請一幼兒選數字卡,貼在下方的方框里。
教師:"他選的數字對嗎?"
教師:"我們一起來讀給麥麥聽一聽。"引導幼兒用"……大于……,……大于……,……大于……"的句式表述。
4、梳理規則
教師:"再來看下面的三個大嘴魚的方向和上面三個一樣嗎?(不一樣)那你知道要怎么來拍皮球卡片嗎?(要從少排到多)你會在下面的方框里填放皮球卡片和數字卡嗎?先做什么?(任選4張皮球卡片)然后干什么?(按大嘴魚的要求排一排)最后要怎么樣?(填上數字,讀一讀)"
5、介紹鞏固活動 依次出示"數的鄰居——畫圈"和"燒烤一串串"的活動材料:"今天老師還準備了數的鄰居和燒烤一串串,看看你們桌上的材料,老師放在了哪些組的桌子上呀?"
6、提出操作要求
教師:"請小朋友先完成自己小組的活動以后,再換組操作。
二、幼兒自選操作活動,教師幫助幼兒理解規則,并做個別指導。
1、分組操作
請幼兒開始操作,并提示:"玩數的順序的小朋友,要注意看大嘴魚的指示方向來排皮球卡片和數字卡。"
2、觀察指導
教師觀察幼兒能否按步驟進行操作,看幼兒能否按正確的順序排雷物群卡并填放數字。提示完成的幼兒讀一讀,看看填得對不對。
3、提示常規
教師提示幼兒:"做完要請好朋友檢查;換組前好檢查操作才來哦是否撒落,及時撿起并還回材料盒中,上述檢查完成后再換組,"請最后做"數的順序"的幼兒保留操作結果,以備交流環節用。
三、集體交流并糾錯,引導幼兒思考數量關系的`傳遞性,進行活動小結并點評。
交流 展示一幼兒的操作結果:"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做的,大嘴魚要求按什么順序排呀?看看他放的數字卡對嗎?順序排對了嗎?我們一起讀一讀。"如果有出錯的情況,教師則組織幼兒糾錯。
活動反思:
本節課教學結構合理,幼兒興趣,培養了幼兒手、口一致的數數,并復習數字1—10。通過讓幼兒數出皮球的個數,在下圖涂出出相對應的數量并圈出正確的數字這個過程,使幼兒學習數量的對應,感知把具體的量抽象成數的過程。幼兒非常積極的上前做題。但有一點,就是有個別幼兒還不會點數的,要加強數數的能力了。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2
【活動目標】
1、學習20以內數的順唱和逆唱。(重點)
2、感知20以內數的順序,并且會按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排列。(難點)
【活動準備】
數字卡、小皮球勾線筆。
【教法設計】
操作法,游戲法。
【學法指導】
指導幼兒通過操作和游戲來學習20以內數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來玩個報數游戲吧。
2、你剛才報的數字是幾?為什么每個人報的數字不一樣呢?
3、發給幼兒數字卡片,與幼兒報的數字一一對應。讓幼兒拿著卡片散開,聽口令按順序排隊。
4、你們是怎樣排隊的?手中的卡片對你排隊有什么幫助?
二、探索20以內數的順序
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通過排隊,了解了數字的先后順序。現在,老師請大家給這些大亂了的數字寶寶來排隊,誰應該排在最前面呢?接著應該是誰?下一個呢?教師引導幾個后,幼兒自己來排隊。
2、運用順唱、小段唱、接唱的方法練習20以內的'數字順序。
(1)教師拍皮球,幼兒來數數。
(2)教師拍球過程突然停止,接著再拍,幼兒來數數,不能搶。
(3)教師拍球,男孩數幾個,女孩數幾個,輪流數數,不漏數。
小結:數數要注意前后順序,點數是要與實物一一對應,不搶不漏。
三、操作幼兒用書
1、看一看,月亮里有些什么數字?找一找數字1在哪里?沿著數的順序尋找其他數字,并連線。
2、連完線后看看會出現什么畫面?展示自己的畫面。
【課后反思】
這節課,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理解了20以內的數序,并且會按順序來排列,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也有部分孩子對10——20的數序有的不清,可能是游戲的要求和小結不到位。
【活動點評】
本節活動環節過渡自然,幼兒參與性高,體現了教師“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轉變。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3
教學內容:
P 41 ,20以內數的排列
教學目標:
1、知道20以內數的排序,并能在數射線上一一標出。
2、在20數列圖學具或數射線上2個一數、5個一數。
3、會根據數列排列規律找相鄰數、中間數。
4、培養學生思維有序性。
教學重點:
數列排序
教學難點:
找出數列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找一找數和數之間有什么秘密?
1、這是5、3、1、2、4,你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嗎?
2、那5后面又是幾呢?誰能數出后面的5個數?
3、你們發現這些數之間有什么秘密嗎?(一個比一個大1)
4、對呀,老師按照這樣的規律又往后數了10個數。
11 12 ○ 14 ○ 16 17 ○ ○ 20 猜一猜這里的小動物們表示幾呢?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四人小組交流機動)
請一組同學接力賽,開小火車數數。(從小到大數、從大到小數)
出示課題:我們發現這些數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排列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0以內數的排列。(齊聲讀:“20以內數的排列”)
二、探究新知
(一)擺一擺,將數名和數位配起來
1、議一議
⑴從8往后數,數到15,從13往前數,數到7,從6往后數數到20。
⑵從10往前數有哪些數,從10往后數又有哪些數呢?
⑶和15相鄰的兩個數是幾?6的后面是幾?18的前面是幾?11和13的中間是幾?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⑷快問快答:第1個數是幾?第5個數是幾?16是第幾個數?20是第幾個數?
2、猜一猜
1○○○○ 6 ○○9○ 11 ○○○○ 16 17 ○○○ 猜一猜小圓片下面是幾?(○上面可以是各種圖樣,也可以說一說數字在哪一個圖案下面。)一邊猜,一邊說說道理。
3、擺一擺
每個小朋友拿出數列板和雙色片,在數列板上擺出7、9、12、14、17,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師小結
三、綜合運用
1、練習猜數字
(1)和15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2)16的'后面是幾?
(3)18的前面是幾?
(4)11和13的中間是幾?
(5)比12大比18小的數。
(6)比20小比15大的數。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游戲,理解掌握20以內的數物對應。
2、理解數量的意義,提高幼兒點數的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畫有不同數量物品的圖片(20以內)、數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完成數物對應的操作。
活動難點:
理解數與量的對應關系。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超市里新進了一批貨物,但還沒來得及整理,超市管理員想請小朋友幫忙整理貨物)
二、集體活動。(出示多媒體課件,練習20以內數物對應。)
1、依次出示20以內的物品,幼兒點數后,說出總數,然后對應相對應的數字。
2、出示20以內的任意一個數字,幼兒說出相對應的物品的數量。
三、操作活動。(繼續幫超市管理員整理貨物)
1、出示數字,幼兒插棋子。
(超市里表示每種物品數量的數字標簽管理員已經做好了,但是每個數字標簽相對應的物品還沒擺好,請小朋友根據數字標簽幫助管理員放入相應數量的物品。)
2、游戲“猜猜這是數字幾”。
(請小朋友猜出數字標簽上的數字,然后插入相應數量的棋子。例:1---10中,最大的單數。)
四、游戲:找朋友。
(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第1組每人發1張畫有20以內不同數量物品的圖片1張。第2組每人發數字1―20中任意一個數字。然后請小朋友觀察,拿圖片的幼兒迅速數出自己所拿圖片物品的.數量,然后找到拿與自己物品數量相對應的數字的小朋友,站在他的旁邊,拿數字的小朋友檢驗他們是不是好朋友,如不是迅速改正。)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20以內數字進行順序排列,幫助幼兒進一步對20以內的順向唱數順序進行認知和熟悉。
2、幫助幼兒理解順序排序中數字間的增減關系。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在進行此活動之前,教師可以使用情境掛圖,引導幼兒復習情境主題“糖果店”的相關內容,鼓勵幼兒觀察畫面內容并說一說。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上三組不同的數字序列(例如:2→3→□→5→6→7 ;11→□→13→14→15→□;□→16→□→18→□→20),每組序列中選若干個數字位置留空。
(2)把1~20數字卡貼在黑板右下角。
(3)《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幼兒用書大班下學期(一)p10
活動過程:
1、教師可以用小故事導入情境,并出示小動物形像:“小朋友們好,你們看今天誰來我們班做客了(出示寶寶兔),大家高興不高興?”
2、教師逐一出示數字序列,并引導幼兒觀察黑板上的第1個序列。
教師:“今天寶寶兔給我們帶來了數學王國的數字寶寶,你們看看,這些數字寶寶都是好朋友,它們手拉手來到這里,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哪個數字沒有和它的好朋友拉手阿?”然后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并說出那個數字后面的數字是幾。
活動說明:
在這個環節重點是幫助孩子理解數字前后之間的.關系,理解前面的數字比這個數字少1,后面的數字比這個數字多1。鼓勵幼兒善于思考并勇于表達出來。
3、“寶寶兔想請一個小朋友幫幫忙,誰愿意從這些數字里把它的好朋友找出來?”請一名幼兒在黑板上進行操作,從右下角1~20的數字中找到相應的數字,并把它貼在數列空白的位置上。
4、以同樣的游戲玩法進行后兩個序列的操作,幫助幼兒鞏固順序唱數、點數、以及對20以內序數的經驗。
5、翻開兒童用書第10頁,引出書上的練習題。
按照活動規則,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進行第1個序列的練習,然后讓幼兒獨立完成后面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說明:
在進行最后一個序列時,由于本序列第一個數字空缺,教師一定要引導幼兒先從題目已經寫出來的數字開始作答。如:10前面的數字是幾?后面的那個數字是幾?13前面的數字是幾?對能力弱的幼兒要加強引導,幫助幼兒理解并檢查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數字的唱數順序和數字間的增減關系。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6
活動目標:
幫助幼兒學習20以內數的組成的加法。也可練習又將20以內的合成分為兩項組成和三項兩程序的組成兩個類型,有助于幼兒真正理解數的組成的意義。對于20以內數量較大的合成計算進行了兩個步驟的分解學習,有助于幼兒的加法學習。
活動準備:
西瓜、玉米、西紅柿實物卡,數字卡
活動過程:
1.教師按照幼兒用書第26頁的布題圖在磁性黑板上將西瓜實物卡擺成兩行,玉米實物卡和西紅柿實物卡各擺成三行。
2.請兩名幼兒到前面來數出每一行西瓜實物卡的數量,并把正確的數字貼在西瓜實物卡iade后面。
3,再請另一名幼兒到前面對兩行西瓜實物卡進行計數,把正確的數字貼在兩行西瓜實物卡的后面。
4,請其他幼兒共同點數兩行西瓜實物卡的個數,檢驗前一名幼兒點數的.是否正確。
5.在請其他幼兒進行玉米和西紅柿實物卡的組成計數。
幼兒探索操作
1.請幼兒翻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說一說圖上的畫面是什么意思。
2,請幼兒分別數出每一行文具的數量,把數字寫在每一行文具后面的方框里。
3,在請幼兒把兩行文具合起來進行計數,把合起來之后的總數寫在最后一個框里。
4,對于三行文具的合成,教師要指導幼兒先進性每一行文具的`分別計數,在把前兩行文具進行合成計數,最后在與第三行文具進行組成計數。
5,教師總結小結,回顧所學,結束課堂。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7
教學目標:
1、知道20以內數的排列,認識2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2、會一組一組地數如2個一數,5個一數。
3、通過觀察數列中數與數的關系,找出數列的規律,從數列的變化,感受到數學的美。
重點難點:
1、按規則計數。
2、將數與數位(該數在20數列中的位置)對應起來。
3、快速計數。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誰能把這些數從小到大的排一排?
生:略。
師:這20個數排列好以后就是一張20數列圖。
師:請小朋友觀察一下,20數列圖上有什么?
師:20數列圖是由20個排成直線的圓圈組成,每個圓都表示一個相應的數。這些數是怎么排列的?(每5個排成一組,組與組之間有空隙。)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20數列圖,接著大家來看這里遮住的數是幾呢
二、新課探索
探究一
師:這里遮住的數是幾呢?
生:1和5之間是2、3、4,5和8之間是6、7,8的后面是9和10。
生:11后面是12,13和17之間是14、15、16,18后面是19、2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20數列圖知道的。
師:真好,那你能很快找到8、12、19和20的位置嗎?
師:怎樣才能很快的.找到8的位置?
生:8是一位數,在上面一排,它的后面還有9和10,所以8在10倒數的第三個數。
師:真是一個好辦法,那12、19、20的位置和你同桌說說。
生:略。
師:知道了數板上數的位置,那你知道這些圖形代表什么數嗎?
生:菱形是13,因為它在12的后面。
生:三角形是14,因為它在12后面第二個數,而且還在15的前面。
生:五角星是16,因為在17的前面。
生:正方形是18,因為它在17和19的中間。
師:我們很快為圖形找到了正確的數字,現在我們一起做個猜數游戲。
探究二
師:根據提示,猜一猜這是什么數。
師:讓學生匯報答案,并說說理由。
探究三
在數射線上找到下列各數,并用“×”表示。書上第3題。這兩排數有什么小秘密?
我們把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叫做單數,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叫做雙數。
師:這里把哪些數遮起來了?
生:略。
師:我們把2、4、6、8、10、12、14、16、18、20叫做雙數,把1、3、5、7、9、11、13、15、17、19叫做單數。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20數列圖,接著大家來看第1題,誰來說說題意。
三、課內練習
練習一
生:1個1個地數。
師:誰來數一數?
師:2個2個誰來數?
師:誰試試5個5個地數。
師:你還會怎么數?
師:這題是什么意思?
練習二
生:按規律填數。
師:第一題的規律是怎樣的?
生:從8開始,后面緊靠的數始終大2。
師:那第二題呢?
生:從7開始,后面緊靠的數始終大2。
師:說說第三題的規律。
生:從3開始,后面緊靠的數始終大3。
師:第四題有什么不一樣?
生:從16開始,后面緊靠的數始終小2。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會在20數列圖中按規律來計數。
師:那再來看這題是什么意思呢?
練習三
生:找出不符合規律的數。
師:說說第一題中是哪個數,為什么?
生:是9,只有它是單數。
師:那第二題呢?
生:是13,其他的數都相差3,13和9相差了4,和15相差了2。
師:第三題又是哪個數呢?
生:是18,只有它是雙數。
師:同學們找的真好。
課堂小結
四、本課小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20數列圖,并在數列圖上學習了數的排列,也知道按規律計數。可見20數列圖是我們學習數學的好助手,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它,讓20數列圖真正的成為大家的朋友。
課后習題
五、課后作業
練習冊P24、25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8
學習目標
通過故事,了解世界各地的人要互相幫助。
通過捐贈活動,初步培養樂于助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地球儀。
《山區的小朋友》故事圖卡(見材料制作)。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小組
1、出示地球儀,請幼兒說一說:“世界上每個地方的小朋友,他們的生活都跟我們一樣嗎?”
2、出示《山區的小朋友》故事圖卡,講故事:
在離城市很遠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小村莊,張大叔和他的兒子張貴生就住在這里。村子里沒有幼兒園,也沒有小學校。貴生六歲半了,在另一個村子的學校上學。因為離家很遠,又沒有交通工具,每天天不亮,貴生就要起床,然后沿著凹凸不平的泥路走很長時間,到學校上課。貴生是個很勤勞的孩子,除了上學,每天還幫張大叔做飯和打掃。
雖然學校的設備十分簡陋,桌子和椅子都很破舊,也沒有風扇或空調,但貴生就是喜歡上學,因為上學可以讀書寫字,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今天,學校里來了一些從香港來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教小朋友們唱歌、學英語,給小朋友講大山外面的世界……他們還帶來了一個大袋子。里面裝滿了小禮物。大家猜猜看,貴生得到了什么禮物?是鉛筆和作業本!貴生很高興,因為他可以用鉛筆和本子學寫更多的字了。大哥哥、大姐姐們還送給學校好多書和文具,為了表示感謝,小朋友為大哥哥、大姐姐唱了一支很好聽的歌!
3、與幼兒討論:
貴生每天為什么要很早起床?(因為學校離家很遠,他要走
很遠的路上學。)
你每天怎樣上學?(自由回答。)
貴生的學校有什么設備?跟我們幼兒園有什么不同?(沒什
么設備,只有破舊的桌子和椅子,連風扇和空調也沒有。)(請幼兒廣泛回答。)
大哥哥、大姐姐從哪里來?他們來幼兒園做什么?(香港)(教小朋友唱歌、學英語和送禮物。)
貴生的'禮物是什么?(鉛筆和作業本。)
聽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自由回答。)
4、請幼兒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可以商討舉辦捐贈活動,與幼兒討論:
捐贈的目的和對象;
捐贈的物資,如玩具、衣服;
舉行日期、時間及地點。
5、與幼兒商定捐贈的原則,例如:
按自己的能力捐贈;
捐贈的東西要完好和干凈。
6、活動結束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把捐贈物資送到有關的機構,并請幼兒分享感受。
活動評價
能充分理解故事。
能關心和幫助別人。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9
教學目標:
1、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加強學生的整理能力。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權,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來復習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二、復習
1、學生拿出學具袋中的進位加法卡片,學生自己整理,小組合作進行整理。
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
2、學生說說自己的整理過程
3、請你觀察你的整理結果,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說一說
橫著看:
豎著看:
斜著看:
4、你在做的時候應該怎樣計算?
學生說計算方法。用湊十法
三、課堂練習:
1、請你自己選擇你喜歡的算式計算,在作業本上寫一寫。
2、學生計算
四、獨立作業:
與家長做口算卡
五、課堂小結:
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 10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體會20以內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知道任何一個數的相鄰數有兩個,樂意與同伴合作。
3、喜愛參加相鄰數探究活動,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數字卡片、數棒、掛圖
2、學具準備:數字卡片、數棒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教師幼兒相互問候。 走線,進行線上游戲:找鄰居。每個幼兒一張數字卡片,邊念兒歌邊走線。教師出示任意一張卡片,手拿相同卡片的幼兒就站在中間念兒歌,當念到“我的鄰居在哪里”時,拿著相鄰兩數數字卡片的幼兒念“你的鄰居在這里”并走到中間,三個相鄰數好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
2、集體活動。
①復習1~20的序數。 接龍游戲:1名幼兒任意說一個數,后面的幼兒依次往下數,一直數到20。
②感知“一個數的相鄰數有兩個”。 出示“宿舍樓”掛圖,請幼兒將數字寶寶1~20按順序住進20間宿舍。設情境:數字寶寶2沒有牙膏,想找鄰居借。請小朋友觀察并想想:誰離它最近,誰是它的鄰居?組織幼兒討論交流,可能出現兩種找法。 第一種:找它前面一間房(1號宿舍)的鄰居借。 第二種:找它后面一間房(3號宿舍)的鄰居借。 小結:一個數的相鄰數有兩個,如數字1和3都是2的相鄰數。
③體會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操作學具“數棒”,請幼兒將數棒按順序擺放,在每根數棒旁擺上相應的'數字卡片,教師問幼兒:你發現了數棒之間有什么秘密嗎?引導幼兒發現:數棒越來越長,每根數棒比它前面的數棒多一節,比它后面的數棒少一節。 師幼共同小結:1~20是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每個數總比它前面的一個數多1,比它后面的一個數少1,所以每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
3、游戲活動。 游戲“抱一抱”。分發給幼兒每人一張1~20的數字卡,教師任意出示2~19的數字卡一張,請拿有這個數相鄰數的幼兒與老師抱一抱。游戲反復進行。
4、分組活動。 第一組:操作數字卡片和數棒。幼兒在相應的數字卡片下擺放相應的數棒,感知體驗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第二組:完成操作冊第33頁的活動。 第三組:玩相鄰數接龍游戲。一名幼兒出數字卡片,其余幼兒接龍。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04-02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順序》3篇01-29
大班數學《數的順序》教案03-31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數的順序》09-29
100以內數的順序教學反思01-29
大班數學教案《相鄰數》01-28
大班數學教案相鄰數03-27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守恒10-13
《數積木》大班數學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