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數學總復習教案

    數學總復習教案

    時間:2023-01-27 12:43:3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總復習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幷淼臄祵W總復習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總復習教案集合15篇

    數學總復習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6頁東、南、西、北,旋轉與平移現象,完成練習二十三第8,9題。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進一步鞏固已認識的8個方向,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7個方向,進一步認識簡單線路圖,能根據線路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并從中體會到物體間位置的相對性。

      2.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旋轉和平移的現象和特征,并能利用旋轉和平移的基本特征描述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3.在復習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獲得成功體驗,培養創新和意識,樹立進一步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東、南、西、北中,參照物變化時方向的確定。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繼續復習有關空間和圖形的知識,板書課題:東、南、西、北,旋轉與平移現象

      二、復習

      1.東、南、西、北

      (1)同桌相互說一說我們已經知道了哪些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2)教師:給定一個方向,你們能畫出其余7個方向嗎?同伴合作畫出一個方向板,教師巡視。方向板如圖:

      指名說一說:當你面向西北面時,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么方向?

      (3)出示第128頁東、南、西、北第1題中的動物圖。

      全班交流,小組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參照物發生變化后,方向仍然不變。

      (4)小玲家在學校的()面。從小玲家到學校要向()面走()米;從小玲家向()走()米可到小青家。

      2.旋轉和平移現象

      (1)出示第128頁情景圖,學生觀察后,讓學生說出情景圖中的運動現象,很快判斷哪些是旋轉,哪些是平移。

      (2)小組內先議一議旋轉和平移的特征,然后同伴之間相互做動作

      (3)完成練習二十三第131頁第8題,列舉生活中的旋轉和平移現象。

      三、全課

      今天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和提高?

      四、練習

     。1)第131頁第7題。

     。2)觀察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現象,向家長說一說。

    數學總復習教案2

      第一課時

      復習目的

      1.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

      2.通過復習結合加、減法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初步分析、綜合概括等能力,發展他們初步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

      1.水果式題、應用題的相關課件。

      2.20以內退位減法的減法表掛圖。

      復習過程

      一、復習算法。

      課件演示水果式題;

      提問:20以內的退位減法,你是怎樣計算的?

      讓生暢所欲言后,師肯定他們答案,小結出方法:

      1、想加算減:想9加2等于11,11減9等于2,8加5等于13,13減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減數與被減數的個位數差l得9.

      減數與被減數的個位數差2得8.

      3.10—2=8 8+1=9即:11—2=9

      lO-5=5 5+3=8即:15—3=8

      師讓他們選擇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題的其它題目。

      二、復習減法表。

      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掛圖.板書: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師隨意指一道式題,讓生熟練回答。(可采用開火車、舉紅旗、爬山比賽、信鴿投信等多樣形式活躍氣氛)

      三、復習加、減法應用題。

      讓生觀察圖形,嘗試自己編題.根據生編題情況,師再出示課本第95頁第6題: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用減法算?(因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須從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數,所以用減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幾只?

      (1)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為什么用減法算?

      提問;這道題還可以怎樣提問題?(蝴蝶比蜻蜒少幾只?)

      為什么也用減法計算?

      3.你還能提怎樣的問題呢?

      根據學生編的加法應用題,分析列式解答,并強調為什么用加法來解答。

      四、課堂練習。

      1、口算題.

      退位減法表里隨機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100以內數的`讀寫法、加減法

      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掌握數的組成,熟練地數、讀、寫lOO以內的數,掌握IOO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大小.

      2.通過復習,使生比較熟練地口算lOO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3.初步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筆算lOO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4.初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數的組成、順序、比大小的課件、計數器.

      復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

      這節課我們一齊來復習lOO以內數的讀寫法以及加、減法。板書課題:lOO以內數的讀、寫法,加減法。

      二、復習數數和數的組成

      1、填空題: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是3,十位上的數是5,這個數是( ).

      (3)46里有( )個十和( )個一.

      (4)100里有( )位數,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數數:

      (1)從27起,一個一個數到43.

      (2)從60起,十個十個數到lOO.

      (3)從48起,兩個兩個數到60.

      (4)從35起,五個五個數到65.

      (5)從92起,往前一個一個數到78.

      三、復習lOO以內數的讀寫法。

      1.看圖讀數、寫數。(出示計數器)

      分別撥45、33、60、lOO四個數

      (1)指名讀數后,寫在黑板上.

      (2)這四個數里,兩位數是幾,三位數是幾?

      2.發散練習.

      (1)45的個位是幾?還有哪些兩位數的個位也是5?

      板書:15、25、35、45、55、65、75、85、95。

      (2)33這個兩位數有什么特點?(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字一樣,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個十)個位上的3表示什么?(3個一)還有哪些兩位數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一樣,誰能撥出來?

      板書:ll、22、33、44,55、66、77、88、99.

      (3)60這個兩位數有何特點?誰能報出個位上的數是0的兩位數?

      板書;10、20、30、40、50、60、70、80、90。

      (4)還有一個數,它的個位的數也是0,這個數是多少?它是幾位數?(100,三位數)

      四、復習100以內數的順序和比大小。

      1、按順序在空格里填數。

      2.比較下面每組數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問:兩個兩位數怎樣比較大小?(先看十位數,十位數大的數比較大.)

      再問:如果兩個數十位上的數一樣,怎樣比較大小?(先看十位數,如果一樣大小,再看個位數,個位數大的數比較大。)

      3.課堂練習。

      課本第95頁1、2、3、4補充完整。

      五、復習20以內加、減口算題,100以內加減口算題。

      14-5= 15-9= 16-8= 7+8=

      12-5= 6+9= 11-9= 13-4=

      25+3= 47-5= 34+20= 25+8=

      47-9= 68-50= 85+5= 74-5=

      說一說怎樣算:

      1.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2.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進位、退位)

      3.兩位數加、減整十數.

      小結: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包括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不同數位上的數不能直接相加、減。

      六、復習100以內的筆算。

      1、復習筆算兩位數加,減應注意什么?(注意三點:①數位對齊;②從個位算起;③進位加法,個位滿10向十位進l,退位減法,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

      2.只有加、減法的兩步式題,應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3.課本第96頁第7、8題補充完整。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元角分的認識

      復習目的

      1、使生初步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及相互間的進率關系,并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培養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有關掛圖.

      復習過程

      一、復習元、角、分的認識。

      1.我們學過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們來復習元、角、分的認識.

      板書:元角分的認識。

      2.師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幣

      (1)說出各人民幣的名稱.

      (2)回答它們間的進率.

     、1張2元可以換幾張1元?

     、1張1元可以換幾張5角?

     、1張1元可以換幾張1角?

      ④1張5角可以換幾張1角?

     、1張1角可以換幾張1分?

      (3)總結進率

      (4)1元2角=( )角15角=( )元( )角

      3、課本96頁第9題填寫完整。

      二、課堂練習。

      1、課本第96頁第10題。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圖形分類統計

      復習目的

      1.使學生初步體會在平面上確定位置需要兩個條件,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會數方塊圖,并根據圖形排列找出一定規律.

      3.初步分析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推斷,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具準備

      1.課件:位置圖及對話內容、統計圖.

      2.實物方塊。

      復習過程

      一、復習圖形。

      實物出示七巧板。(課本第94頁第2題圖)。

      (1)用4個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圖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學過的圖形拼出一個有趣的圖案嗎?

      二、復習分類。

      出示課本第94頁的圖形。

      師:該怎么分呢?

      讓生討論,得出自己的思路

      三、練習鞏固

      1、課本97頁第14題。

      分類后完成表格。

      回答問題。

      2、課本98頁第15題。

      分類后完成表格。回答問題。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解決問題

      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生熟練掌握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通過復習,會解答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有序性。

      復習過程

      一、復習“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第96頁第7題和第8題。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怎樣列式?

      2.完成課本第98頁第16題。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怎樣列式?

      3.完成課本第99頁第17題。

      4.完成課本第99頁第18題。

      5.完成課本第99頁第19題。

      討論,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

      6.完成課本第99頁第20題。

      同桌互相說一說,她們分別可能套中哪個圈?

      二、歸納總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大家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數學總復習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2、學生會用多種方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嗎?今天,草原上要舉行運動會,第一項田徑項目是競走,參賽運動員是喜羊羊與懶羊羊,懶羊羊走長方形的路線,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線。都走一圈,看誰走的快?懶羊羊說:“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圖,出示多媒體課件)

      同學們,你們來當評委,看看懶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嗎?

      引導:喜羊羊和懶羊羊可不是光憑你們的猜想就能說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讓他們心服口服。你覺得喜羊羊和懶羊羊走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學知識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揭題:你們真聰明!老師非常欣賞你們對數學的敏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提問:他倆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

      板書課題: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

      二、探索新知:

      1、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長方形,動手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請同學們動手量出所需的數據,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

      2、引導: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成果了,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學生說教師板書。要求說清這樣做的道理。)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有這三種:

      (板書)

      (1)6+4+6+4=20(厘米)周長=長+寬+長+寬

      (2)6×2+4×2=20(厘米)周長=長×2+寬×2

      (3)(6+4)×2=20(厘)周長=(長+寬)×2

      3、提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

      4、請同學們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練習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有這兩種:(板書)

      (1)5+5+5+5=20(厘米)

      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

      (2)5×4=20(厘米)邊長×4=周長

      提問: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

      提問:要求正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邊長)。

      5、提問:懶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長方形草坪的長是12米,寬是6米,請你們幫它來算一算這個草坪的周長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出計算過程。

      6、解決了懶羊羊的問題,那我們就來幫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邊長是9米。請你算出它的周長。

      7、同學們比較一下誰走的路長?(一樣長)

      8、談話:原來,他們倆走得一樣多,經過科學地計算,懶羊羊心服口服了,他們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

      三、鞏固練習

      1、請你量出需要的數據,并計算它的周長。

      2、如果繞籃球場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3、試一試:正方形的手帕的邊長使25厘米,他的周長是多少?

      它的周長是100厘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嗎?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四、拓展延伸:

      課下練習:

      一根長24米的繩子

      (1)圍成一個正方形。圍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米?

      (2)圍成一個長方形,如果長方形的長是9米,寬是幾米?

      想一想:如果長不是9米,還能圍成哪些長是整數米的長方形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圍成的圖形)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2、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在生活中有許多關于周長的有趣的問題,只要我們去認真觀察,去仔細發現,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

    數學總復習教案4

      一、教學內容簡易方程總復習

      二、教學要求

     。ㄒ唬┲R方面:

      使學生能準確、熟練地用字母表示數(定律、公式、數量關系),并能正確地代人求值。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簡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確地求簡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

      (二)能力方面:

      正確解方程,提高解題能力。

     。ㄈ┧枷虢逃

      通過解方程滲透對立統一的觀點。

      教學步驟

      一、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庞嗛啞吨袊倌陥蟆肺迥昙売喠320份,比四年級多訂了X份,四年級訂了()份。

      ⑵比X的5倍少1.2的數是()。

      ⑶路程S、速度V、時間t三者的關系,可以表示為S=,當V=32(千米)t=5(小時)S=;當S=120(千米)t=1.8小時,V=

      小結: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時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它不具體回答是多少,但是一旦字母數值確定了,它就可以得到具體的值了。

      二、鞏固

      教材第128頁整理與復習第1、2題

      三、復習簡易方程

      1.等式與方程,下列各式中是等式的打上,是方程的打上△。

     、3+5X()②2X一1=0()

      ③1+2.7=3.7()④15<1十X()

      第②題同時出現了和△記號,說明了什么?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先說說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怎樣解簡易方程?根據什么?怎樣檢驗?又根據什么?

      3.解下列方程。

     、54-X=48②54-3X=48③13X+2X=9.9

     、69+3X=70。⑤6(l一X)=5.4⑥3.5X+X=1.7

      小結:解簡易方程,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多步的問題要進行轉化處理,根據四則計算的關系求解。

      4.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

      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時,首先應設要求的數為X(題目中出現了未知數X的,可以不設),再把文字敘述的形式翻譯成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即方程),題中怎樣敘述等式就怎樣寫,順序一般不要改動,列出方程后按簡易方程的解法才解,如:

     。ò鍟┮粋數的.5倍減去37等于18,求這個數。

      解:設要求的數為X。

      5X一37=18

      5X=18十37

      5X=55

      X=11

      四、練習

      1.解方程〔第⑴、⑵要寫出檢驗〕

     、2X一5.56=3

     、3X十1.5X=13.5

     、牵╔十2)0.5=1.l

     、龋7.2-4.8)X=0.4

     、6X-6=4X-4

      ⑹7X一4.2-5.8=1.9

      2.列方程,并解方程。

      (1)某數增加5倍后與3的差等于117,求某數。

      (2)15加上一個數的2信等于38的一半,求這個數。

     。3)5的3倍比一個數的一半多8,求這個數。

     。4)某數的8倍加上10,等于它的10倍減去8,求這個數。

      (5)4.9減去4.9與0.5的積,比X的5倍少1.65,求X。

      整理與復習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列方程解應用題復習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使學生能準確、熟練地分析應用題數量間的最基本的相等關系,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應用題。能根據題意迅速、恰當地選擇解法(什么題目列方程解答簡便,什么時候可以用算術方法直接解答),培養學生采用多種靈活簡便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二)能力方面: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指導

      1.揭示課題:列方程解應用題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它與算術法解應用題有什么不同?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板書)

      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并用X表示;

     、谡页鰬妙}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劢夥匠;

      ④檢驗,寫出答案。

     。2)它與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的區別:

      在算術方法中,為了求出未知數,需要把已知數集中起來加以分析,找出已知數與未知數之間的聯系,未知數不參加列式。而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可以讓未知數和已知數處于相同的地位,按照題中敘述的等量關系,直接參加列式計算,直接地反映出題中敘述的等量關系,特別是在用算術解法需要逆解的題目中,列方程解往往比較容易。

     。3)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正確地分析題中數量間的等量關系,恰當地設未知數列方程。尋找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時,可以把應用題中一般的數量關系作為等量關系,也可以把常見的計算公式和數量關系式作為等量關系。(4)列方程解應用題

     、俟獾乃俣仁敲棵300000千米。這個距離大約比地球赤道的7倍多20000千米。地球赤道大約有多少千米?

      (板書)等量關系式

      地球赤道7+20000=光的速度

      X千米300000千米

      列方程解答:

      解:設地球赤道大約有X千米。

      7X十20000=300000

      7X=280000

      X=40000

      答:地球赤道大約有40000千米。

      ②有一塊梯形地板,面積為75乎方厘米,上底與下底的和是50厘米,高多少厘米?

     。ò鍟┑攘筷P系式

     。ㄉ系资碌祝└2=梯形面積

      50厘米75平方厘米

      解:設高是X厘米。

      50X2=75

      50X=150

      X=15050

      X=3

      答:梯形的高是3厘米。

      二、鞏固(選擇恰當的方法解答下面各題。)

      1.一捆電線,用去70米,比余下的3倍少20米。這捆電線用后還剩多少米?

      2.一塊三角形的草地,面積400平方米,底邊長8米,高是多少米?

      3.一長方形的寬是50米,長是寬的1.4倍,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劉磊看一本書,前3天平均每天看30頁,余下的每天看40頁,13天看完,這本書共多頁?

      5.修一條2420米的路,已經修了5天,每天修260米,剩下的要4天修完,每天修多少米?

      6.媽媽買5千克蘋果和3千克香蕉,蘋果每千克4.5元,共付出42.9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數學總復習教案5

      總復習(一)教學目標:

      1、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及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夠迅速、準確的計算。

      2、進一步掌握一位數乘兩、三位數,一位數除兩、三位數的筆算乘除法。

      3、鞏固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4、鞏固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相互之間的進率關系,進一步建立噸、千克、克的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2、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回顧和整理;能夠采用比較法、排除法等方法結合實際,正確使用計量單位。

      3、通過復習,激發學生自己整理知識的興趣,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學。

      教學設計:

      1、談話激趣:同學們,到今天為止,我們三年級上學期的新課程全部結束了。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對本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到了現在,我們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學能幫助其他同學進行復習鞏固?凑l最認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顧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讓學生利用開火車形式快速計算。

     。2)強化口算方法:指名說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計時訓練:我們開始一個小競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總復習的第1題,準備好,“開始!”交流,訂正。

      3、回顧整理筆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學們做得又對又快,筆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書上的第5題的算式。

      (2)交流,評價。

      4、整理回顧兩步計算式題。

      (1)在以前我們學生的兩步計算試題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試著做一做第9題。

     。3)全班訂正。

     。4)出示改錯題:判斷下列各題計算是否正確,為什么?

      5、復習常用的計量單位。

     。1)剛才,同學們計算題掌握的都非常好!這學期我們不僅學會了口算、筆算、兩步計算式題的一些計算方法,而且我們還學會了好多的計量單位。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學期我們都學過哪些計量單位?

      (2)指名回答,師板書:時間單位:年、月、日質量單位:克、千克、噸

     。3)請同學們自己完成第2題。填完后再小組內進行交流。

     。4)全班訂正。

     。5)做第3題。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復習的相應的單元內容看一看,有沒有疑難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其他同學。板書:常用計量單位:1年=12個月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數學總復習教案6

      總復習(三)教學目標:

      1、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

      2、復習鞏固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辦法,能夠準確進行測量并求周長。

      3、利用周長的相關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4、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

      5、在交流的過程中回憶求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如何觀察立體圖形,通過我們自己親自動手搭積木,我們學會了什么?

      2、除了學習觀察立體圖形,我們還學習了求什么圖形的周長?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

      二、鞏固探究

      1、復習觀察立體圖形每出示一個,讓學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積木照樣子搭一搭。搭出圖形之后,認真觀察,說一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可以觀察到什么樣的形狀?交流,訂正。

      2、復習周長的計算方法。什么叫周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又該怎么求呢?自由完成第12題,匯報訂正。

      3、完成第13題。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20厘米長的鐵絲,用它圍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還是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了什么?

      4、剛才我們又是動手操作,又是測量計算,累了吧?我們一起到足球場去輕松一下吧!看!這就是我們將要去的足球場。出示第14題。自己看圖、讀題,想一想,在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這道題一共讓你求出幾個問題?會不會解答?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拓展實踐

      我們再獨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足球場是個長方形,長120米,寬95米。李林繞著足球場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學校北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實驗園,長是30米,寬是20米,如果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墻,籬笆長多少米?

      3、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板書設計:立體圖形求周長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總復習

      (四)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F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數學總復習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并能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去確定物體的位置,一下(2冊)數學總復習教案(五)。

      2、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分析、描述的過程,認識條形統計圖,能夠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4、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條形統計圖數據的分析,圖形的拼組和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具: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位置與圖形

     。ㄒ唬┪恢玫膹土

      1、師:小朋友誰能介紹一下你在班級中的位置?

     。▽W生介紹教師引導)

      師;誰能用“上”“下”“前”“后”“左”“右”幾個字說一句話。

      2、練習(投影出示課本第100頁第10題)

      師:圖上有幾個小朋友?大家思考2樓媽媽是誰的媽媽?她住在幾門幾層?

      師:“我家住在她家左邊”的小女孩是哪一個?她的家應該是幾門幾層?

      師:“我家住在你家樓上“的小女孩是哪一個?她指的是誰家的樓上?她的家應該住在哪里?(將課本第100頁第10題補充完整)

      3、介紹:(1)說說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誰。

     。2)介紹同班同學,說一說“誰在誰的哪面?”

     。P鍵讓學生搞清:誰和誰比,以誰為中心這一難點)

      4、出示:★ ○ ◇ △ ¤

      你能用“左右”來介紹一下○與△的位置嗎?(如:△在○的____面;○在△的____面。)

      5、游戲:聽反話。

     。ǘ⿵土晥D形。

      1、書P100題11(投影出示)

      師:剛才我們做了游戲,下面我們來數數圖形,請大家把書翻到P100,請把11題完成,教學工作計劃《一下(2冊)數學總復習教案(五)》。

      學生獨立完成

      校對說方法

      師:圖中所擺立方體有部分的遮擋,你有什么辦法數出看不見的立方體呢?

      2、思考:()個小立方體可以拼成一個立方體。

      ()個小立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立方體。

      二、復習統計圖。

      投影出示第101頁圖。

      1、 讓學生觀察圖形。

      觀察統計圖,讓學生將圖上表示各興趣事的格子數一一數出來。

      2、 出示問題:

     、拍阍趺粗勒l最受同學歡迎?

      ⑵你怎么知道人數最少?

      ⑶喜歡看電視比喜歡看書的多幾人?怎樣算出來?

      ⑷看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討論并逐一解答。

      3、課本第105頁第16題。

     、庞卯嫛罢钡姆椒ńy計。

     、篇毩⑼瓿山y計圖和統計表。

      三、鞏固練習

      1、說一說:()在()的()面。

      圖:9個不同的圖形放在3×3的格子中

      2、 ()小力()

      (1)小紅在小力的右邊,哪個是小紅?

      (2)小方要排在小紅的左邊,小方排在哪里?

      3、出示各種圖形的組合圖(略)

      (1)數一數,填一填

      圖形

      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圓

      數量

     。2)引導學生畫出統計圖

     。3)根據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4、數一數

      有()個□有()個△有()個長方形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總復習教案8

      復習內容說明: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共五部分: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認識圖形,認識鐘表,用數學?倧土暤木幣抛⒁庵R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中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20以內數的讀寫、數序、大小、組成和序數的含義,加深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加減的含義。

      2.熟練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正確較迅速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會辨認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知道整時和半時。

      4.根據加減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重點:

      20以內進位加法和10以內加減法,根據加減的含義和算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課時安排:

      約4課時20以內的`數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20以內的讀寫、數序大小、組成和序數的含義,使學生加深對數的理解。

      教學重點:

      難點20以內數的組成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和安排

      一、復習讀數、寫數、數數、數序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學生讀20以內的數。

      2.教師報數,學生寫數,如十九(學生寫19)等。

      3.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從7數到15。

      4.兩個兩個地數,從2數到20。

      5.填數,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

      學生在書上填,并指名學生口答,后集體口答,檢查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的情況。

      二、復習20以內數的組成

      1.問: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計數器,教師在計數器上表示11讓學生讀出這個數,并問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指2名學生回答。

      3.問:誰會在計數器上表示“13'這個數?

      指一名學生演示,然后問學生13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子。

      4.學生做教材第118頁的第2題。

      5.師生對口令(11一20各數的組成)

      如1個十和5個一組成幾?十二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等。

      三、復習序數的含義

      1.出示教材第116頁的第3題,先讓學生口答,再在書上填寫。

      (1)從左邊起,紅珠子是第幾個?

      (2)把第14個珠子涂上顏色。

      2.數字游戲,猜猜我是幾。

      (1)我是10前面的一個數,我是幾?

      (2)我比9少1,我是幾?

      (3)我是12和14中間的一個數,我是幾?

      (4)我是19后面的一個數,我是幾?

      (5)我比18少1,我是幾?

      (6)我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我是幾?

      (7)我是由2個十組成的,我是幾?

      四、復習加減法的含義

      1.讓學生根據這幅圖列出兩個加法算式。

      (1)指名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3+4=74+3=7

      (2)這兩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2.學生看這幅圖,列出兩個減法算式,并計算得數。

      指名學生說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

      五、課堂練習

      總復習的第1、2題。

      1.先讓學生在書上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并針對情況講解。

      2.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六、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三的第1、2題。

      教學后記:

      學生很多知識掌握很好,就是數位順序表不會畫,有點不理解,但他們猜數字游戲很有興趣,看來還是要興趣促使學生愛上數學。

    數學總復習教案9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0一10l頁周長、面積的意義,周長計算和“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長、面積的意義,以及學過的周長計算的公式,能正確地進行周長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在認識了平面封閉圖形的特征以后,這節課先復習它們的周長計算。(板書課題)同學們要弄清什么是周長,掌握一些圖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復習周長、面積的意義

      l.明確意義。

      提問:想一想,一個圖形的周長是指什么?什么叫做面積呢,出示一個正方形后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它的周長和面積?指出,周長是指圍成的平面圖形周邊的總長度,(板書:周長:圍成平面圖形的周邊的總長度。)面積是表示圍成的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它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板書:面積:圍成的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

      2.學生練習。

      (1) 請同學們根據第l00頁上的要求,描出周長和涂出面積部分。出示相應的表示周長和面積的圖形,讓學生交互檢查。

      (2) 做練習十九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提問:你認為這兩組圖形說明了什么?

      指出:從這里可以看出,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因為周長和面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三、復習周長計算

      1.鞏固計算公式。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公式,請大家先在第100頁上填出這些圖形周長計算的公式,再告訴大家各個圖形為什么這樣算。學生回答時老師板書公式。

      追問:“π””是什么?你能說出一個圓的半徑、直徑和周長之間的關系嗎?我們一起來按照剛才說的關系,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填充后口答,

      3.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師板書,集體訂正。

      4.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汀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2~5題。

    數學總復習教案10

      計算題專項練習

      ÷7+7÷ 6-( ÷2+3) ×88+ ÷

      [1-( + )]× 99%+91×( -1/7) 16÷4+23× +

      + + + × + × 0.8×4×1.25×2.5

      × + × 4.18×3.8+4.18×5.2+4.18

    數學總復習教案11

      應用題專項練習。

      1、楊教授要領會稿費4300元,根據有關規定,超過800元的應按收入的5%交個人所得稅,他應交稅多少元?

      2、京華超市有草魚180千克,賣出它的后,剩下的草魚重量相當于蝦的90%,超市中有蝦多少千克?

      3、A、B兩地相距800千米,一輛汽車從A地開往B地,已行了 ,再行多少千米正好到達B地?(4分)

      4、某飲料廠六月份生產飲料180箱,比原計劃超產30箱,超產百分之幾?

      6、把一個圓形紙片剪開后,拼成一個寬等于半徑,面積不變的近似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6.56厘米,剪開的圓紙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6分)

      7、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相對開出,乙每小時行全程的10%,甲比乙早小時到達A、B兩地的中點,當乙車到達中點時、甲車又繼續向前行駛了25千米到達C點,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8、一座橋實際造價2100萬元,比原計劃多用了 ,原計劃造價多少萬元?

      9、揚橋村要挖一條480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60%,第二天挖了 ,兩天共挖了多少米?

      10、一堆煤,第一天運走的噸數與總噸數的比是1:4,第二天運走4.5噸后,兩天正好運走了總數的` ,這堆煤有多少噸?

      11、兩個車間共有150人,如果從外地調入50人到第一車間,這時一車間的人數是二車間的 ,二車間原來有多少人?

      12、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 ,小明體內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先寫出切合題意的關系式,再列方程,不用解答)

      關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列方程,不用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一箱香皂,賣去24塊,正好是全箱的 。這箱香皂有多少塊?

      線段圖:

      只列綜合算式,不用計算:

      14、畫一個半徑是2厘米的圓,然后在圓內畫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并求出正方形的面積是圓面積的幾分之幾?

    數學總復習教案1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89頁“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2、3-5,第90頁上第6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復習鞏固加法和乘法運算律以及減法和除法中的一些運算規律。

      2、能運用運算律使計算變得簡單。

      3、培養學生合理、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運用運算律使計算變得簡單。

      教學設計:

      一、復習:

      1、我們已經學過的運算律有哪些?請先將第89頁上的表格填寫完整。

      2、說說各運算律用語言文字怎么理解?

      3、除了這幾個運算律,在減法與除法中還有哪些規律?引導學生得出減法與除法中的規律,并用字母表達式表示。

      二、基本簡便計算

      1、第89頁上第2題

      要求先分析各題特征,看能否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怎樣簡便計算?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對。

      2、第89頁上第3題

      分析這4題特征,看能否運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怎樣簡便?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分析校對。

      3、拓展練習(一)出示:(見補充練習紙)

      拓展練習(二):第90頁上第6題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再觀察前兩題的簡便計算過程,再按照這樣的方法計算后兩題。

      拓展練習(三)出示:(見補充練習紙)

     。ㄓ捎谘a充的習題中有分數,無法發帖,所以只能發在共享空間了)

      課前思考:

      復習這部分的內容主要抓住兩點進行:一是明確整數.小數和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如果是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是含有兩級運算的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級。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二是加法和乘法運算律既適用于整數,又適用于分數和小數的.運算。練習與實踐中,要借助第2題,讓學生補充其它一些運算性質或運算規律,高教導又補充了一些具體的題目豐富學生的運算知識。

      課前思考:

      四則混合運算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運算順序,以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一些經常練習的簡便計算學生基本掌握得不錯,但也有個別學習困難生掌握的不好,在復習的時候要特別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

    數學總復習教案13

      一、課題:量的計量

      1.單名數、復名數的復習,并舉例.

      請你說說圖里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義.

      2.小組共同回憶探討.

      二、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

      談話:回到學校,馬明對手頭的`材料認真研究起來。

      提問:你能幫馬明出個主意,更好地對這些數據進行比較研究嗎?

      小結:用統計圖可以把數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得更加形象具體。

      提問:我們根據統計表選擇什么樣的統計圖?為什么?

      總結:我們是根據統計圖的特點來選擇統計圖的。現在打開書p140,再看一看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三、根據統計表畫統計圖。

      要求:小組長拿出課前老師發放的制圖紙,在征求組員意見的基礎上合作制圖。每個小組3人,每人完成一種統計圖。

      引導評價板演學生的制圖。

      四、分析統計圖。

      出示討論題:

      1.從折線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產值增長得快?

      2、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工作人數多?哪個廠的技術人員多?

      3、從扇形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外銷產品占產品銷售總數的百分比大?

      4、綜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議馬明到哪個單位應聘,為什么?

    數學總復習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9頁統計表和統計圖、練一練,練習二十三第1~7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加深認識統計的意義,進一步認識統計表,掌握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的方法,能根據統計表作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簡單的統計圖,明確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自的特點和作用,能在看懂統計圖內容的基礎上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準備:練一練第2題的兩張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統計的意義。

      提問:在小學里,我們學過哪些統計知識?

      為什么要做統計工作?

      2、引入課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里,經常需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問題,這樣就需要進行統計。在統計時,又經常要用統計表、統計圖,并且常常進行平均數的計算。今天我們開始復習簡單的統計,這節課先復習統計表和統計圖。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統計表、統計圖,提高整理數據制作統計表的能力,認識統計圖的特征、作用,能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作簡單的分析。

      二、復習統計表

      1、讓學生看第119頁前兩行。

      提問:怎樣才能制出一張統計表?

      2、做練一練第1題。

      請同學們看第1題。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數據分類整理,制成統計表。

      學生填表后集體校正。

      現在請同學們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數據,把結果填在( )里。

      指名口答分析結果。

      提問:從表里還可以看出哪些問題?

      3、做練習二十三第1、2題。

      讓學生把練習二十三第1、2題做在課本上。

     。1)口答校對第1題。

      (2)出示第2題表格。

      讓學生口答結果,老師板書,結果讓學生說說每個數據是怎樣得出的。

      三、復習統計圖

      1、說明:在進行統計時,除了用統計表,還經常要用統計圖。

      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有時要用統計圖?

      說明:為了把數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得形象具體,便于比較和研究,有時還需要把收集到的數據制成統計圖。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幾種統計圖?

      2、出示:練一練第2題兩個統計圖。

     。1)提問:這兩個統計圖各是什么統計圖?

     。2)說明:這是練一練第2題的兩個統計圖。從題里可以知道,這兩個不同的統計圖都表示了某廠兩個車間全年產值的`統計數量。

      提問:條形統計圖是怎樣表示數量的?

      折線統計圖是怎樣表示數量及數量變化的?

      (3)讓學生口答第2題的兩個問題。

      提問:條形統計圖可以直接看出什么?折線統計圖除了看出數量多少,還可以看出什么?

      你認為統計時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怎樣的作用?

      (4)提問: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比,它們的特點、作用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追問:統計時只要求看出數量的多少,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合適?如果既要看出數量多少,又要看出數量變化情況,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好?

      3、做練習二十三第3、4題。

      (1)讓學生做第3、4題,完成在課本上。

      (2)讓學生口答第3題,集體訂正,并說說百分率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

      (3)讓學生口答第4題,集體訂正,并說說百分率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你還能想到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統計表和統計圖,你認為要怎樣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

      統計時用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怎樣的作用?

      五、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三第5、6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十三第7題。

      教學后記:

    數學總復習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2、過程與方法:同學經歷從實際情境中籠統出加減混合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經歷觀察、比較、籠統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展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培養同學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協助同學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和計算順序,正確計算。

      2、教學難點: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分組進行比賽,激發學習積極性。

      (二)創設情境

      1、復習: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4+3+2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連加連減題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兩數,然后用得數再和第三個數進行計算。(也就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課件出示)師:這里有四只丑小鴨,每只丑小鴨身上都帶著一道題,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解決了,丑小鴨們就會變成美麗的天鵝。誰來幫幫它們?

      2、新課引入。

      師:丑小鴨們變成了美麗的天鵝,它們飛呀飛呀,飛到一個美麗的湖邊,它們紛紛落入湖中盡情地嬉戲著。

      (三)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1)教師電腦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天鵝。)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

      師:那應該怎樣列式?板書:4+3

      (2)教師操作屏幕,重現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再飛走2只的場面。

      師:看到這一情景,誰能完整地來說一說,并提出問題呢?

      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再飛走了2只,現在還有幾只?我們該怎么列式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寫上-2,把算式寫完整并讀算式。

      ⑶誰能再讀一讀這道題,對照圖畫來說一說4+3-2所表示的意義。(指名說)

     、扔^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剛學過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學生自由發言。)

     、梢稣n題: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加減混合。)學生齊讀課題。

      2、類比探究算法。

     、拍敲4+3-2該怎么計算呢?

     、賹W生同桌討論,互說計算過程。

      ②學生匯報。師板書:4+3-2并標明計算順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劢處熜〗Y。(板書得數“5”。)

      3、學習例2。

      電腦演示例2:湖中4只天鵝,先飛走2只,又飛來3只。

      師:美麗的小湖上,天鵝又發生了新變化你能把圖意說給大家聽嗎?

     、艑W生說圖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钦l來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⑷翻書試著計算4-2+3。

     、山涣鲄R報計算過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師:為什么先算4-2?計算第二步時是哪兩個數相加?

      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標明注出計算的'順序。

      4、師生共同小結:加減混合計算順序。(從左到右)

      (四)反饋練習

      1、完成第75頁做一做。(課件出示圖畫)

     、耪f圖意,并提出數學問題。

     、屏惺接嬎。

     、钦f說算式7-3+4=8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游戲:小青蛙找家。(練習十二第2題)

     、虐帻R唱《小青蛙找家》每組選派一名代表戴上頭飾,幫小青蛙找家。

     、品纸M讀算式,并說出計算順序。

      ⑶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教育。

      3、解密大行動。

     、弄毩⑼瓿捎嬎憧ㄉ系10道式題。

     、朴螒蛞巹t:任選一題算出得數,如果這個得數是下方這5個密碼中的一個的話,你們組可相應獲得兩顆星星。

     、钦埻瑢W說出得數,并說出計算過程。給說中密碼的那組加星星。

      4、小結比賽結果。

      (五)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小結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

      (六)布置作業。

      1、把課本第75頁說給爸爸媽媽聽。

      2、算一算

      1+6-2= 6-5+8= 9-6+5=

      4-3+9= 6+4-5= 4+2+4=

    【數學總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總復習教案01-09

    數學總復習教案【薦】01-10

    數學總復習教案(15篇)01-10

    數學總復習教案15篇01-09

    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15篇)01-26

    數學總復習教案精選15篇01-25

    數學總復習教案(匯編15篇)01-25

    數學總復習教案(通用15篇)01-25

    數學總復習教案(通用18篇)12-23

    初中數學總復習反思03-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熟女A∨乱伦中出 | 午夜性开放视频久久…爽 | 可以免费观看的AV在线片 |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免费Av中文字幕五月天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