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美術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究畫面造型變化與折紙的關系。
2。感受“哈哈小人”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范畫、記號筆、人手四張不同顏色的彩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我要請小朋友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哈哈小人”。誒,那什么是頂天立地呢?
二、觀察“哈哈小人”,嘗試畫出一模一樣的“小人”。
1。重點解釋頂天立地。
教師出示頂天立地的“哈哈小人”,原來,頂天立地就是頭頂著天,腳踩著地的意思。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模仿畫出相同的“哈哈小人”。(第一次請個別幼兒畫)
2。比較作品與范例的差異。
三、探索“哈哈小人”,發現畫面造型與折紙的關系。
1。請幼兒在折好的紙上畫頂天立地的“哈哈小人”。(第二次畫)
師:在第二張紙上再畫一遍你觀察到的頂天立地的小人,注意不能打開這張紙。你發現這張紙跟剛才那張紙有什么區別嗎?注意在畫的時候不能把紙打開。畫完后放好筆,打開來看看跟剛才畫的'小人有什么區別。
2。幼兒繪畫,觀察幼兒選擇繪畫的位置。
3。引導幼兒觀察打開后白紙上小人的變化。
教師小結:折紙的方向和斷掉的部位有關。把身體的某個部位畫在折過的地方,那個部位就斷了。折過的地方叫折痕。
4。探索小人變化的原因,觀察連線后小人的變化。想想出現不同變化的位置的原因。
師:有什么辦法把小人斷的地方連起來呢?請全體幼兒在自己的紙上把小人斷的地方連接起來。連接完成后把斷的同樣部位的小人貼在一起,教師講講分別把什么部位變長了。
5。小結研究后的結果。
6。幼兒再次操作,老師提操作要求。(第三次畫)
師:再給你第三次畫的機會,這次請你先想好要把身體的什么部位變長,再把要變長的那個部位畫在折痕上。畫完后打開來把斷的地方連接起來,看看又有什么變化。
7。 展示幼兒的作品,觀察彼此把畫面的哪里進行了變形。
看看誰變得最有創意,評出最佳創意獎。
四、延伸活動:
引發思考,想象折紙方向、數量的變化會給變形帶來什么變化。師:如果把紙斜著放再折一下會有什么變化?小朋友回家去試試看。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了解各種恐龍的特點,認識它們的外形結構、色澤花紋、表情動態、習性環境,學習抓特征畫恐龍想象畫的方法。
能綜合利用信息資源解決學習問題,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并創造性的描繪表現恐龍世界。
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喜愛自然和動物、關注自然環境及生物生存的情感態度。
重點難點
教學生認識恐龍的外形結構、色澤花紋、表情動態、習性環境,學習抓特征與再造想象表現事物的方法,創造性地畫出恐龍,集體組拼成一幅恐龍世界的想象畫。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搜索知識:
1、恐龍知識大搜索:
這節課讓我們發揮無窮的探究精神和想象力走進精彩的恐龍世界。”板書課題。
出示學習提綱:“恐龍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動物?”“曾經稱霸地球一億六千五百年之久的恐龍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呢?”“恐龍的種類有哪些?是如何命名的?”
2、學生從課本和課外讀物中尋找、討論、匯報
3、教師歸納。
二、創作方法、示范指導:
1、交流嘗試:“怎樣讓恐龍顯得更生動呢?”師生討論,得出結論:畫好表情動態和習性、環境使恐龍更生動。
2、師生共同構思、合作交流,在黑板上演示畫一只生動有趣、特征突出的恐龍。解析特征、示范方法步驟:構圖、畫輪廓、添加花紋、涂色。
3、提取花紋:“說一說,看一看,點一點,找一找恐龍的花紋的組織規律。”出示幾只花紋色澤明顯的恐龍,與自然界可見到的動物比較,分析花紋樣式和色彩深淺及分布等規律,表現粗糙皮膚等特點。
4、出示不同染色方法和不同姿態恐龍的創作形式,開闊思路。
三、創設情景、指導創作
1、活動情境:出示課前為恐龍世界繪制的環境背景大幅圖版——有草原樹林,高山湖泊,廣闊天空,“你想畫一只恐龍生活在這兒嗎?”
2、活動要求:想象畫出一只有創意、生動形象的恐龍。然后剪下來,在頂部貼上學號,送到“大峽谷”來生活,我們共同創造一個精彩、美好的恐龍世界。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4、巡輔展示:老師在學生創作的過程進行個別輔導,協調組織學生,將恐龍粘貼到圖板上組合成集體作業,展示出來。
四、開放談論、欣賞評價
評價:組織先完成貼上去了的`同學,“你想對幾號作品作出評價?他的恐龍畫得怎么樣?發表你的意見或者建議。你也可以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再看看別人對你的畫有些什么評價,你覺得對你的畫評價最中肯的是哪一句?”
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我們都知道真正的恐龍世界早已成為永遠的歷史,那么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們人類又應該怎樣吸取恐龍滅絕教訓呢?相信同學們下課以后還會去探究。
六、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選自湘版四年級美術教材《恐龍世界》,它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一節創作繪畫課。說到“恐龍”應該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從小就玩恐龍玩具,看有關恐龍的連環畫,聽有關恐龍的故事,因此,這節課從題目上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很有利于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繪畫創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色彩的對比
教學目標:
1、認知: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能力:運用補色對比的特性來配置圖案完成一幅馬勺臉譜。
3、情感:感受對比色強烈跳躍的情感特征。體驗運用補色對比的手法表達自己內心的強烈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創作之中。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英國畫家用補色對比配置的作品《尼克爾斯峽谷》。請說說你對這幅畫的色彩感受。
師:同學們,這是英國的尼克爾斯大峽谷,誰能說說它是什么顏色的呀?那么在畫家筆下會怎樣去表現呢?看 畫家運用的色彩給你什么感受?
2、多媒體演示導入色環,師:色彩的選擇是非常豐富的,但是色彩怎樣搭配才最具相互襯托的效果,使畫面艷麗醒目呢?(運用對比色)
二、講授新課
1、色彩三要素:色相,純度,明度
2、色彩對比:
A:同類色對比:
同一色相的'顏色對比
如:大紅、深紅、朱紅、粉紅等
特點:色相相同,個性差異小,對比效果極弱。畫面比較柔和,不刺眼。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等
B:鄰近色對比:
在色環0---40度的顏色。
如:紅---橙橙---黃黃---綠綠---藍
藍---紫紫---紅
特點:統一,色彩富于變化、柔和、過渡自然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對比色對比:
在色環上0---180度的顏色對比。
如:黃--紫紅--綠藍--橙
特點:對比效果極為強烈,給人強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舉例:幻燈片,圖片------學生們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紅綠燈,警示牌,舞臺服等等。
3、對比色對比如何取得協調、搭配?
(1)利用面積的不等
(2)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
(3)加裝飾邊(金、銀、白邊)
4、欣賞圖片,尋找生活中的對比色。
師:清潔工的衣服為什么是橘紅色的?學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別人撞他。師引導提醒:這種色與周圍環境。學生一起說:對比強(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比較的觀察)
師:動手術的醫生為什么穿綠色的?學生議論紛紛。師:色彩對比除了前面我們說得給人們影響,強烈的互補色還可以緩解人的疲勞,因為血是紅色的,與綠色的衣服是互補色,這樣穿醫生可以更好的做手術。
分析教材畫家作品中如何運用對比色,及民間藝術品中對比色的作用。
三、藝術實踐
1、作業布置:運通色彩的對比進行《掛虎》色彩填涂。(發給學生老師準備好的掛虎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運用對比色填涂。記得我們在四年級的時候就學過對稱方式,在這次掛虎填色的作業中,一定要將你的對比色填的對稱,這樣會讓它更具美感。
3、輔導學生完成作業。
四、展示評價
1、學生自我展示作業。(讓學生毛遂自薦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將自己認為運用對比色最好的地方說出來。)
2、小組間互相評價。(老師講教師后方的黑板劃分為4個區域,讓每組挑出6副最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粘貼,小組間走動瀏覽,每組派代表進行談論感受)
3、教師點評總結。
五、課后拓展
出示部分民間作品,引導學生回家進一步實踐,可以設計一些民間物件的形象進行填色或用對比色畫一幅畫。
二是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學校的圖書館要裝修,選擇色彩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2、兒童游樂場的大型玩具為什么顏色都比較鮮艷?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思考,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更為廣闊的生活中,讓學生明白美來自于生活,美應用于生活的道理。 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分為四個部分:課題、強烈對比區域、柔和對比區域、色相環區域。
縱觀全課,我努力體現引導和探索,讓學生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學習。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理解把握和設計。
教學反思
在學習色彩畫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認識色彩的對比,用強烈的對比色來表現生活,是小學生學習色彩畫需要解決的問題,孩子們喜愛用對比強烈的顏色來畫畫,有時畫的好,有時畫的不好。通過了解色彩的對比和欣賞和分析對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效果,有利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認知色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色彩對比中的美感,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熱愛的情感,提高繪畫興趣。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二、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研究、發現玩具會轉的原理。
2、鼓勵學生制作出有創意的會轉的玩具。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具學具:
紙盒、吸管、小瓶蓋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導入:
讓學生看書中的作品圖片,相互討論: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2、新授:
(1)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學生回答:玩具會轉動的原理:
a、外形成圓環形;
b、中間有轉軸。
(2)教師拿實物,并介紹風車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3)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帶來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風車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會轉的玩具?
(4)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并有代表回答問題。
(5)教師。
(6、作業要求:請用你喜愛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并用畫、剪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優秀作業點評。
(四)作業展評。
1、組內自評。
2、選出優秀作品進行他評。
(五)。
將自己做到的玩具進行實驗,比比誰的玩具轉得久,轉得快,轉得穩。
(六)拓展。
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的玩具,請家長一起研究玩具會轉的原因。
六、教學后記:
本課是設計應用型課程。通過書中的圖片,可以看出玩具會轉動的原理:⑴外形成圓環形;⑵中間有轉軸。制作材料以紙為主,教育學生使用剪、折、卷曲、粘貼、插接等基本技法進行制作,最后設計完成作業——會轉的玩具。小小的玩具蘊含了許多知識:轉動原理、對稱與均衡的組合原理、平面與空間的`變化、形狀與色彩的搭配等等。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地進行想象,并表達自己的創意;培養學生有序地進行設計與制作,能注意設計與功能的關系,安全合理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學生積極熱情參與設計制作活動,通過做做、玩玩、比一比感受成功的樂趣,并大膽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意見。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造型·表現
【教材分析】
談到版畫,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油墨、刻刀、制版、印刷等比較專業而繁復的操作過程及專業術語,其實版畫也有很多種表現方式,本課所學的對因版畫就是其中比較易于操作、容易激發兒童學習熱情的版畫種類之一。本課是對應中的年級的兒童特點和制作能力,引導學生靈活掌握版畫的制作方法,不拘一格,通過合理巧妙的設計制作,發揮想象力,提高動手制作能力,并充分體驗印制的樂趣,鍛煉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對印版畫的簡單印制技巧。
學會對印版畫不同的表現方式。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激發學生不斷追求創新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感受、分析、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對印版畫是造型表現的一種表達方式,學習簡單的對印技巧并創造性的表達。
【教學難點】
如何巧妙的將銀號的畫面進行新的創意。
【教具】
課本、有關資料圖片、水粉顏料、印制紙張、調色盤、毛筆或水粉筆
【學具】
課本、水粉顏料、印制紙張、調色盤、毛筆或水粉筆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具的準備情況。
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小游戲“找不同”,在兩幅極為相似的畫面中,最短時間內找出它們的不同。
引出課題。
三、教授新知:
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作品:
這些畫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仔細觀察步驟圖,討論一下這些有趣的畫面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是先畫出相同的部分,還是先畫出不同的部分?
這樣“大同”而“小異”的畫面與完全相同的兩幅畫面相比,好在哪里?
教師示范,通過示范分析解決印制中的重難點。
教師演示:
畫、印:在對折紙的一邊畫出小鳥圖案,畫完一筆印一下。
添加:在對印好的兩只小鳥上分別畫上不同表情的眼睛,點綴不同顏色的羽毛。
說出哪些是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內容(畫、印、添加)
師生共同分析課本中的幾幅對印作品。
四、作品創作: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創作。
交流構思,進行對印創作。
3.教師巡回輔導。
五、作品展示: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發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參與本次學習活動的感受。
2.對思維反應較慢的學生可多給與提問作答的機會,且最好安排在小組討論及已有同學發表意見后,以鼓勵參與、增強自信。
3.教師針對學生作品創作情況做出小結。
(鼓勵學生為主。)
六、課后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潔課桌及衛生。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學得怎樣?還想學些什么?
【作業設計】
根據教師教授的方法進行對印作品的創作。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造型·表現
【教材分析】
談到版畫,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油墨、刻刀、制版、印刷等比較專業而繁復的操作過程及專業術語,其實版畫也有很多種表現方式,本課所學的對因版畫就是其中比較易于操作、容易激發兒童學習熱情的版畫種類之一。本課是對應中的年級的兒童特點和制作能力,引導學生靈活掌握版畫的制作方法,不拘一格,通過合理巧妙的設計制作,發揮想象力,提高動手制作能力,并充分體驗印制的樂趣,鍛煉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對印版畫的`簡單印制技巧。
學會對印版畫不同的表現方式。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激發學生不斷追求創新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感受、分析、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對印版畫是造型表現的一種表達方式,學習簡單的對印技巧并創造性的表達。
【教學難點】
如何巧妙的將銀號的畫面進行新的創意。
【教具】
課本、有關資料圖片、水粉顏料、印制紙張、調色盤、毛筆或水粉筆
【學具】
課本、水粉顏料、印制紙張、調色盤、毛筆或水粉筆
【課時】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具的準備情況。
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將自己準備的東西準備好。
出示有關圖片,提高學生欣賞能力,讓學生觀察這些作品的特點,增進學生的創新意識。 引出課題
三、作品創作:
教師引導學生將上一課時未完成的作品進一步補充完整。
學生進行創作時可能會出現想象不夠豐富,作品容易出現雷同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設置一個訓練環節,以競賽的方式,就某一創新鼓勵學生比賽說出設計內容。
教師巡回輔導。
四、作品展示: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發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參與本次學習活動的感受。
2.對思維反應較慢的學生可多給與提問作答的機會,且最好安排在小組討論及已有同學發表意見后,以鼓勵參與、增強自信。
3.教師針對學生作品創作情況做出小結。
(鼓勵學生為主。)
五、課后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潔課桌及衛生。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學得怎樣?還想學些什么?
【作業設計】
繼續補充完善對印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和設計制作能力。
2、 運用已學過的美術知識進行綜合練習。
3、 培養學生協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美術知識設計一幅貼近生活的招貼畫。
教學準備:
1、 教師收集一些優秀作品和范作。
2、 學生準備各項繪畫材料。
教學過程:
一、 欣賞導入,揭題。
1、 同學們,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展示電影海報)
2、 看完后,這些作品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3、 你還看過什么樣的海報?(欣賞圖片)
4、 我們可以在什么地方看到它們?
5、 揭示課題:其實,海報也叫做招貼畫。它一般貼在人口流動較多,較快的地方,用來吸引別人的.一種設計。這就是今天學習內容《招貼設計》。(板書課題)
二、 探究、發現。
1、 你覺得招貼設計是用什么“招引大家”?
(1) 小組討論、匯報。(板書)
3、 對比發現:觀察,比一比,哪張作品更好?
運用設計。
1、 生活中什么地方需要用到了招貼設計?
校園里也經常出現把一種信息傳遞給大家,如文藝演出、運動會、展覽會、各類活動通知等。
2、 示范。
(1) 假如學校下周要舉行美術作業展,想想怎么設計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2) 四人小組交流。
(3) 示范。
3、學生自由組合,合作設計。
以校園生活為題設計一張招貼畫。
7、教師巡視指導。
三、作業交流評價。
1、 展示作業,說說自己的創意。
2、 評評別人的作品,提提意見。
3、 教師評價。
四、課后拓展。
可以繼續完善你們的作業,讓它變得更棒。
五、收拾與整理。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第一課 七彩飛虹
教學目標
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認識常用色;
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幅有彩虹的畫;
增加學生的自然常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七色色標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展示平臺等。
教學重點
認識并能準確排序彩虹的七種顏色。
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并表達自己對彩虹的情感或者關于彩虹的故事。
教學過程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目標
設疑導入
師:小朋友你知道美麗彩虹是有哪七種顏色組成的嗎?
教師出示七種顏色的色標卡。
學生:紅、橙、黃、綠、青、藍、紫。
學生辨認七種不同的色彩。
具體認識表現彩虹的七種色彩的名稱。
分析理解
師:小朋友,你知道這七種顏色的正確順序嗎?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呢?
學生根據教材說出七種顏色的正確順序。
混色游戲
教師示范將紅色水杯和黃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導學生觀察變化;
再請小朋友把黃、藍兩色和紅、黃兩色分別混合,觀察顏色的變化;
從自己的彩色筆盒子中按照順序找出七種顏色。
學生參與混色游戲活動,并在活動中觀察和學習色彩的變化,看一看色彩的變化,說一說觀察的結果。
通過直觀的游戲活動進一步認識顏色,增強學生對色彩變化的注意力。
欣賞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范圖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看了這些畫以后的想法。
你能正確并按照順序表現彩虹的七種顏色嗎?
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嗎?
學生欣賞教材范圖,鞏固彩虹的七種顏色以及其順序印象。
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增強體驗,在體驗中加強知識的記憶并為激發思維做鋪墊。
自主表現
教師引導學生大膽想象:你想把彩虹畫成什么?
美麗的彩虹是降落傘的傘頂、美麗的空中河道;
請學生說一說,畫一畫,教師巡回輔導。
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彩虹的想象。
學生繪畫活動,表現自己的想象或則表現和彩虹有關的故事。
運用語言激發思維,在繪畫活動中鍛煉思維能力提高繪畫表現能力。
總結評價
教師總結。
學生自評和互評。
總結教學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一活動背景:
晨間活動和區域活動中,繪畫區總是幾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那里。為了培養幼兒對繪畫的廣泛興趣,我就從一個“玩”字入手,精心選擇繪畫的工具材料,創設情境,用幼兒喜愛的印章、紙卷、瓶蓋、筆套及色彩亮麗的顏料開展繪畫活動,讓幼兒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從中感受色彩的美、圖案的美,變“要我畫”為“我要畫”。于是我設計了此活動:印章畫--《花被子》。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 樂意參與印畫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 學習用多種手法進行印畫,感知色彩、圖案的美。
(二)活動準備
1 紅、黃、藍、綠四種調好的水粉色。
2 白紙人手若干,紙卷、筆套、印章、瓶蓋各若干。
3 背景音樂:《搖籃曲》
(三)活動過程
1 感知色彩,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1) 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準備了這么多漂亮的顏色,你們認識嗎?
幼:有紅顏色、黃顏色、藍顏色、綠顏色。
美術教案-花被子
標簽: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花被子,
(2) 師:有了這些漂亮的顏色,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畫畫,我想用印章印……
(評析:讓幼兒自由表達意愿,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1) 師:小朋友,你們的午睡室每人都有一條漂亮的花被子,可是森林
里的小動物卻只有白被子,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忙把它們的白被子變成花被
子,你們愿意嗎?
幼:愿意。
(2) 師示范講解
用印章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分散拍印在紙上,再用紙卷蘸上另一種顏色在紙的空隙間拍印。
要求:用你喜歡的材料、喜歡的顏色制作一條漂亮的花被子,印好后看看被子上有什么?
注意:用完的材料要放入原來顏色的盆中,手臟了在抹布上擦干凈。
(3) 幼兒創作(播放背景音樂)
教師個別輔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引導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選擇多種材料或顏色創作。
(評析:此過程中,教師把幼兒活動的興趣引向一點:為小動物們制作花被子。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圖案、顏色印畫,印出的都是與眾不同的花被子,因此幼兒活動的興趣非常高,都能大膽、意愿地進行創作。同時優美的背景音樂使幼兒在活動中沒有壓力,感到輕松自如,留下了愉快的情緒體驗。
3 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師:你為小動物印了哪條花被子?你用的什么材料、蘸了什么顏色印的?覺得畫得怎么樣?
幼A:我用飛機印章,蘸了綠顏色印的,還用紙卷蘸了黃顏色印的。
美術教案-花被子
標簽: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花被子,
幼B:我用小鴨印章蘸了紅顏色印的,還用筆套蘸了藍顏色印的,還用紙卷蘸了黃顏色印的。
幼C:我用紙卷蘸了紅顏色印的,還用瓶蓋蘸了綠顏色印的。
(評析:采用幼兒自己介紹的方法,既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也培養了傾聽習慣。同時通過幼兒對自己作品的介紹,體驗成功的喜悅。)
4 小結
森林里的小動物看到這么漂亮的花被子很高興,它們說謝謝小朋友,你們的小手真能干!
(評析:結束部分也是對幼兒的'畫再次作肯定評價的部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三、活動評價
1 此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一個活動使幼兒各種能力得到發展。
2 各種繪畫工具材料的投放,結合色彩亮麗的水彩顏料開展美術教學活動,較易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讓幼兒體會作畫的樂趣
3 此活動注重以幼兒為主體,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顏色以供選擇,有助于幼兒的主動發展,充分體現了尊重幼兒的原則,使幼兒更樂意參加活動。
4 在繪畫中的說可使幼兒得到啟發和提高,加深幼兒對所畫內容的認識,體驗和分享繪畫,說畫帶來的樂趣,可謂一舉兩得。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課題:第三課 抽象雕塑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并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并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
2、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
教具學具:各種線材、板材、塊材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抽象雕塑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么特點嗎?為什么?
2、導入課題:《抽象雕塑》
二、發展階段:
1、抽象的特點:幾何形體
2、《抽象雕塑》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欣賞雕塑作品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特點,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學生討論)
師:想象空間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結構。
由幾何形體構成(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幾何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并思考再創作。
3、制作步驟(教師示范)
四、學生作業:設計、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
3、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
收拾并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學延伸與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環境中。觀察、收集我們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教案01-04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小學美術教案06-01
【薦】小學美術教案06-23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06-21
小學美術教案【精】06-24
小學美術教案【熱】11-06
【熱】小學美術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