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化學教案>初中化學實驗教案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

    時間:2023-01-25 15:28:21 化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學實驗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方法和儀器裝置。

      2.通過研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制取方法。

      難點: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出發,研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

      教學方法

      自學、講授與演示相結合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回憶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2.寫出已經學過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引言〕碳在氧氣中燃燒、碳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等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氣體,我們在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能否利用這些反應呢?

      〔板書〕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提問〕在實驗室里制取氣體要考慮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

      〔講解〕首先要考慮的是反應原理,即在實驗室條件允許下(如加熱、常溫、催化劑)用什么藥品,通過什么樣的反應來制取。我們先來討論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板書〕

      一、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講解〕在實驗室里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跟稀鹽酸起反應制得。

      〔板書〕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

      〔講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與碳酸,而碳酸不穩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

      〔板書〕

      2.化學方程式 CaCO3 + 2HCl==CaCl2 + CO2↑ + H2O

      〔設問〕為什么不用碳與氧氣(或其他的)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

      [講解]實驗室里制取氣體,不能只考慮一個反應能否生成要制的氣體,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反應條件、儀器裝置在實驗室是否易于實現等。

      〔設問〕用什么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呢?

      〔板書〕

      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展示〕裝置并介紹各儀器名稱。

      〔提問〕為什么可以采用這樣的裝置?

      〔討論〕

      1.怎樣確定制取氣體的裝置?為什么可以用這樣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2.為什么只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3.裝置中的長頸漏斗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可用其他儀器代替錐形瓶嗎?

      4.能用這個裝置中的儀器,裝配成實驗室制取氫氣的`裝置嗎?怎樣裝配?

      〔講解〕

      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是根據所需藥品的狀態,反應條件來確定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石灰石(或大理石)是固體,鹽酸是液體,反應是在常溫下進行的。反應前可以將固體置于錐形瓶中,液體在制取時從長頸漏斗中注入,液體與固體接觸時生成的氣體經導氣管導入集氣瓶中。

      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又能溶解于水,所以用這樣的裝置來收集二氧化碳。

      3.為了避免產生的氣體從漏斗中逸出,必須使長頸漏斗的管口在液面以下,而普通漏斗頸太短不合適。錐形瓶在裝置中作為容器,可以用其他(如大試管、燒瓶、廣口瓶)口徑大小適宜的容器代替。

      4.這個裝置的氣體發生部分可以用來制取氫氣,因為制氫氣用的藥品狀態與制二氧化碳的相同,反應也不需要加熱。但收集方法不同,因為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又難溶于水。

      〔引言〕下面我們就應用上述反應原理和儀器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

      〔板書〕

      三、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1.制二氧化碳氣體。

      〔說明〕首先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演示實驗〕在錐形瓶中放入數顆石灰石,從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注意觀察錐形瓶內的變化。

      〔講解〕瓶內產生大量氣泡。

      〔板書〕

      2.怎樣驗證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演示實驗〕將導氣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板書〕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是二氧化碳氣體。

      〔板書〕

      3.怎樣證明集氣瓶中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

      〔演示實驗〕將燃著的火柴伸到集氣瓶口,注意觀察。

      〔板書〕將燃著的火柴伸到集氣瓶口,火柴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氣體已充滿集氣瓶。

      〔小結〕實驗室制取氣體要考慮反應原理,裝置及驗證氣體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原理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在常溫下跟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水溶性等,選擇適宜的裝置;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由此驗證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思考后討論〕

      能否用燃著的火柴驗證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作業〕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簡單介紹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使學生對二氧化碳的滅火原理和常用滅火器有個初步了解。

      2.通過對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與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的對照分析,提高學生歸納綜合知識的能力。

      重點

      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

      難點

      聯系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提高學生的能力。

      教學方法

      講授、分析和演示。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2.實驗室用于證明二氧化碳氣體已充滿集氣瓶的方法的理論根據是什么?

      〔引言〕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火柴熄滅,二氧化碳的密度又比空氣大,如果向燃著的物質噴灑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就籠罩在可燃物上,使之與空氣隔絕而停止燃燒。這就是二氧化碳可以滅火的原因。目前有些滅火器就是利用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來滅火的。例如:泡沫滅火器。

      〔板書〕泡沫滅火器的原理:

      〔演示實驗〕在吸濾瓶中注入純堿(碳酸鈉)的濃溶液,把用細線栓住的盛濃鹽酸的試管小心地放進吸濾瓶中,塞緊塞子。

      〔講解〕這個裝置的原理跟泡沫滅火器基本一致。不用時正立,滅火時倒立。現在我們就用它來撲滅火焰。

      〔演示實驗〕用廢紙生一團火。壓緊蓋子將吸濾瓶倒轉,對著火團噴射。注意觀察吸濾瓶的側管有什么現象。

      〔講解〕純堿與鹽酸在吸濾瓶中急速反應產生大量的氣泡,氣體帶著里面的溶液噴向火團使可燃物停止燃燒。

      〔設問〕怎樣書寫純堿與鹽酸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呢?

      〔學生思考〕

      〔提示〕比較純堿(碳酸鈉)與碳酸鈣的組成,再根據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就不難得出。

      〔分析〕純堿就是碳酸鈉,與碳酸鈣相比,有一相同的組成部分──碳酸根。而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正是由碳酸鈣中的碳酸根與鹽酸中的氫結合成不穩定的碳酸,再分解出來的。所以碳酸鈉與鹽酸也有類似的反應。

      〔板書〕Na2CO3+2HCl==2NaCl+CO2↑+ H2O

      〔追問〕如果是碳酸鉀或者其他的金屬碳酸鹽與鹽酸(或硫酸)有相似的反應嗎?

      〔學生板書〕碳酸鉀與鹽酸(或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K2CO3+2HCl==2KCl+CO2↑+H2O(或K2CO3+H2SO4==K2SO4+CO2↑+H2O)

      〔講解〕用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與鹽酸反應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氣體,那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可以用碳酸鈉代替石灰石?泡沫滅火器中又能用碳酸鈣代替碳酸鈉嗎?請同學們課后思考。

      實際生活中,滅火除了使用泡沫滅火器以外,還有干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有關這些知識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中的選學內容。

      〔邊小結邊板書〕

      1.實驗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 2HCl==CaCl2 + CO2↑ + H2O

      2.二氧化碳的檢驗: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該氣體是二氧化碳氣體。

      3.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又比空氣重,可以用二氧化碳滅火。

      4.泡沫滅火器中的反應原理:Na2CO3 + 2HCl==2NaCl + CO2↑ + H2O

      〔作業〕略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農村及自來水廠對水的凈化方法的討論與探究,了解凈化水的方法,初步學會過濾這種凈化水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課堂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中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的探究精神。

      二、教學重點

      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凈水方法

      三、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過濾的實驗操作技能

      實驗用品:燒杯、渾濁的`天然水(河水或井水)、明礬粉末、濾紙、漏斗、玻棒。教學過程學習情景:出示一杯混濁的河水,一瓶礦泉水從物質的分類上,這兩種水屬于哪一類物質?里面有哪些物質?海水呢?井水呢?自來水呢?

      講解: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純水,含有許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雜質。在某些鄉村沒有自來水,只能飲用河水,那么如何把河水變成生活用水呢?(明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凈化。下面,我們來了解自來水廠是如何凈化水的。(結合教材P55),自來水廠的凈水過程大體上是取水→沉淀→過濾→吸附→消毒→配水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在凈化水的過程中,沉淀、過濾、吸附分別除去什么雜質?

      2、其中過濾這步操作是怎樣進行的?

      板書:

      一、除去不溶性雜質

      ⑴沉淀:除去不溶性雜質;

      ⑵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一貼,二低,三靠

      講解并實驗:

      1、向混濁的河水中加入明礬;

      2、制作過濾器

      3、過濾,過濾過程中,應注意的要點是什么?可以什么物質代替實驗中的濾紙和漏斗來過濾液體?經過上述凈化后的水看上去比較澄清了,但這水是純凈物嗎?教材P55圖中的活性炭吸附池的作用?

      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雜質;也能除去可溶性雜質;

      板書:

      二、除去不溶性雜質

      ⑴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性雜質;也能除去可溶性雜質;

      ⑵蒸餾(后面補充)

      講解并實驗:通過實驗來制取蒸餾水

      小結:凈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化學實驗對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認識化學實驗的目的和意義,了解實驗的`注意事項。

      3、了解常用儀器的名稱、使用范圍。

      4、能進行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儀器等基本實驗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二、重點、難點

      1、儀器的識記。固體、液體藥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熱試管里的液體藥品。

      2、滴管的使用。

      三、課前準備

      實驗儀器及藥品:試管、鑷子、藥匙、量筒、酒精燈、試管夾、試管刷、大理石、碳酸鈉、稀鹽酸、硝酸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學習課題:走進化學實驗室

      教師活動:展示化學家的實驗室圖片,介紹科學家取得的成功與無數的實驗是分不開,讓學生知道實驗的重要性。

      學生活動:觀看、思考。你已經知道什么?

      演示實驗:

      課題1固體藥品的取用:

      (展示藥品):大理石、碳酸鈉

      (提出問題):1、將大理石放入試管內而不打破試管底,應如何操作?應用什么儀器取用?

      2、如何將碳酸鈉粉末放入試管內而不沾在試管壁上?應使用什么儀器?

      (實驗探究)

      1、用鑷子夾取一塊大理石放入試管中,并將試管放在試管架上。

      2、用藥匙取少量碳酸鈉粉末放入試管中,并將試管放在試管架上。

      課題2液體藥品的取用

      展示藥品:稀鹽酸

      (提出問題):1、回憶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將一種飲料從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灑?

      2、如何將稀鹽酸倒入試管內?

      (練習與實踐):1、細口瓶的瓶塞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傾倒液體時,瓶口為什么要緊挨著試管口?應快速倒還是緩慢地倒?

      2、細口瓶傾倒時,為什么細口瓶貼標簽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傾倒液體后,為什么要立即蓋緊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處?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4

      1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生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燃燒條件的探究,了解內因和外因的辨證關系。

      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2教學重點/難點/易考點

      2.1教學重點

      圍繞課題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討論交流得出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2.2教學難點

      燃燒條件的探究;認識滅火的原理并應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3專家建議

      4教學方法

      探究式

      5教學用具

      1、媒體資源:自制課件

      2、實驗準備:

      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條分別在酒精燈上點燃。

      ②點燃兩支蠟燭,其中一支用燒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別點燃。

      ④熄滅蠟燭的方法:沙土、剪刀、燒杯、濕布、水、膠頭滴管、碳酸鈉溶液、稀鹽酸等。

      6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錄像]播放有關燃燒的`鏡頭

      [引入]燃燒著的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但是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燃燒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觀看錄象

      傾聽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

      [講述]燃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那么這種現象的發生需要條件嗎?

      [指出]氧氣確實是燃燒所需要的條件,但是只有氧氣,燃燒能發生嗎?大氣中也含有氧氣,可不見得到處在燃燒,可見氧氣并不是燃燒的條件,那么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呢?

      根據已有的知識,想到燃燒需要氧氣

      由實際到理論,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認識燃燒的條件

      1、認識燃燒需要可燃物

      [討論]根據你的經驗和想法談一談燃燒除了需要氧氣外還需要什么條件?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

      [展示]一些物體的圖片,判斷哪些能燃燒,哪些不能?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

      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設問]有了可燃物和氧氣,燃燒是不是就能發生?例如空氣中有氧氣,放在空氣中的火柴能燃燒嗎?怎樣才能使火柴點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實說明了什么?

      [講解]我們把可燃物開始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叫做著火點。

      [演示]探究實驗

      [討論]:

      1、實驗中鐵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2、鐵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3、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4、綜合上述討論,可得出燃燒需要那些條件?

      [歸納小結]

      1、燃燒的定義

      2、燃燒的條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爐里添煤,爐火還能繼續燃燒嗎?為什么?

      2、爐門關得嚴嚴的,一點氣也不通爐火還能繼續燃燒嗎?為什么?

      3、如果把爐里正在燃燒的煤夾出來,煤能繼續燃燒嗎?

      思考、討論:

      說明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

      觀察實驗

      需要達到著火點

      需要氧氣

      需要氧氣

      需要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

      思考、回答

      根據探究實驗,推導出燃燒的另外兩個條件,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

      根據討論,有學生自己得出燃燒的條件,使學生有成就感。

      進一步鞏固燃燒的條件

      [過渡]燃燒的火會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但是有時也會帶來災難。那么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應該怎么滅火呢?可以根據所學的燃燒的原理進行思考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設問]根據燃燒的條件,我們應該如何來滅火呢?

      [演示]實驗7-1

      [小結]滅火的原理

      [討論]根據滅火的實例,分析滅火的原理。

      [活動與探究]滅火器的原理。

      [媒體展示]幾種常見的滅火器。

      [討論]

      1、隔絕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小結]談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

      [作業]習題

      7板書設計

      課題1燃燒和滅火

      ①是可燃物;

      一、物質燃燒的條件:②與氧氣(或空氣接觸);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③溫度達到著火點。

      ①可燃物與助燃物;

      二、認識燃燒:②現象:發光、放熱;

      ③實質:劇烈的氧化反應。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

      四、滅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溫度到物質著火點以下;破壞其一,燃燒熄滅

      ③隔絕空氣(或氧氣)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一些常見金屬如鐵、鋁、銅等的礦物,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

      (2)會根據化學方程式對含有某些雜質的反應物或生成物進行有關計算。

      (3)了解金屬銹蝕的條件以及防止金屬銹蝕的簡單方法。

      (4)知道廢舊金屬對環境的污染,認識回收利用廢舊金屬等金屬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驗、閱讀資料、聯系實際等方法獲取信息。

      (2)運用比較、分析、聯想、分類等方法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與討論,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3)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4)樹立為社會的進步而學習化學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鐵的冶煉。

      (2)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雜質問題計算。

      (3)鐵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

      (4)合理利用金屬資源的意識。

      教學難點

      (1)對鐵銹蝕條件及其防護措施的初步探究。

      (2)有關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雜質問題計算。

      教學工具

      實驗用具:Fe2O3、石灰水、貯有CO的貯氣瓶、磁鐵、鐵架臺、酒精噴燈、酒精燈、試管、直玻璃管、橡膠塞、導管、火柴。

      教學過程

      引言

      由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金屬是一類重要的材料,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金屬。由于地球上的金屬資源是有限的,故我們需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保護。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一、金屬資源概況

      [講解]地球上的金屬資源廣泛地存在于地殼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數很不活潑的金屬如金、銀等有單質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金屬在自然界中以礦物形式存在。含有礦物的巖石稱為礦石。工業上就是從礦石中來提煉金屬的。

      [請學生觀看課本圖8—16、8—17、8—18等有關金屬資源的圖片。或展示礦石樣本或放錄像]

      [過渡]不同種類的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并不相同。它們在地殼中呈怎樣的分布趨勢呢?

      請大家看課本P15“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的資料。

      [問]人類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屬有哪些?

      [答]鐵、鋁、銅等。

      [追問]這是否和它們在地殼中的含量有一定的關系呢?

      [生]肯定有!因為鋁、鐵在地殼中的含量是所有金屬中最多的。

      [疑惑]銅的百分含量遠小于鐵和鋁,為什么也普遍使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呢?

      [可讓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總結]這主要與銅的性質和銅的提煉成本有關。

      [追問]那么,自然界含鐵、鋁、銅的礦石主要有哪些呢?它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含鐵的礦石主要有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菱鐵礦(主要成分是FeCO3);含鋁的礦石主要是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含銅的礦石主要是黃銅礦(主要成分是CuFeS2)和輝銅礦(主要成分是Cu2S)。

      [承接]我國的金屬礦物分布怎么樣?

      [引導學生看課本有關內容]

      答案:礦物種類齊全,礦物儲量豐富,其中鎢、鉬、鈦、銻等儲量居世界前列,銅、鋁、錳等儲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補充]雖說我國礦物種類比較齊全、礦物儲量比較豐富,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主

      要礦產品進口量呈逐年上升趨勢。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增長很快,主要礦產資源短缺的態勢日益明顯。如果地質勘探無重大突破,21世紀初,我國礦產資源將出現全面緊缺的局面。

      [過渡]現在,人類每年都要向地殼和海洋索取大量的金屬礦物資源,以提取數以噸計的金屬。其中,提取量的是鐵。把金屬礦物變成金屬的過程,叫做金屬的冶煉。煉鐵的過程稱之為鐵的冶煉。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鐵的冶煉的知識。

      二、鐵的冶煉

      [介紹]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生產和使用鐵器,從公元1世紀起,鐵便成了一種最主要的金屬材料。

      [引導學生觀看圖8—19(我國古代煉鐵圖)]

      [講解]鋼的主要成分就是鐵。鋼和鐵有著非常廣泛和重要的應用,它們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的水平。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鋼鐵工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1949年,我國的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居世界第26位;1996年,我國的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居世界前茅。

      [引導學生觀看圖8—20(上海寶山鋼鐵公司煉鐵高爐)和圖8—21(為紀念1996年中國鋼產量突破1億噸而發行的'郵票)]

      [介紹]我國遼寧鞍山、湖北大冶、四川攀枝花等地都有大型鐵礦。

      [過渡]鐵礦石是怎樣煉成鐵的呢?現以赤鐵礦的主要成分Fe2O3為例,來學習研究如何實現鐵的冶煉。

      [啟發]比較Fe2O3與Fe的組成差異,設想用什么方法或試劑去完成鐵的冶煉。

      [學生討論]Fe2O3與Fe在組成上只相差一種元素,即氧元素。要使Fe2O3變為鐵關鍵是使Fe2O3失去“O”。可能的方案有:

      1.加熱使Fe2O3發生分解反應。

      2.找尋一種物質使其主動奪去Fe2O3中的“O”。

      [引導學生對以上方案評價]方案1要使Fe2O3分解,需較高的溫度;又因為鐵在高溫下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要使Fe2O3分解成功,還須在非空氣氛圍中進行,這樣成本太高。方案2比較切實可行。但選用什么樣的物質才能使Fe2O3失去“O”呢?

      [教師引導]我們可以從以前接觸過的一些物質中,尋找適合這種條件的物質。請大家回憶、思考并討論。

      [學生討論]

      [結論]Mg、H2、C、CO等都符合條件。

      [教師總結]事實上,這些物質都可把Fe2O3中的“O”奪走。但考慮到經濟效益等原因,我們一般選用C或CO。

      [師]請大家寫出以CO和Fe2O3為反應物冶鐵的化學方程式。

      冶煉原理

      [學生板書]Fe2O3+3CO3CO2+2Fe

      [教師引導]請大家利用自己的智慧,設計一個模擬鐵的冶煉過程的化學實驗,并能驗證其生成產物。

      [學生討論]教師可引導學生從金屬冶煉的一般條件、生成物的證明、尾氣的處理等角度進行考慮。如根據經驗學生可判斷出金屬冶煉的一般條件是高溫;根據以前所學知識學生可想象到用澄清石灰水驗證CO2;用磁鐵驗證鐵的生成;CO有毒,尾氣應處理等。

      [演示實驗8—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

      注意:

      (1)實驗前應先通CO把裝置內空氣排干凈,然后再加熱;反應完成后,須待試管內物質冷卻后再停止通CO。

      (2)反應完畢后,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紙上觀察,并試驗它能不能被磁鐵吸起,以判斷反應中是否生成了鐵。

      [總結]上述實驗是實驗室模擬鐵的冶煉過程,工業上鐵的冶煉原理雖與上述實驗相同,但其規模、條件、裝置與此差異很大。

      [介紹]把鐵礦石冶煉成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工業上煉鐵時,把鐵礦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爐,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里還原出來。

      [可投影展示如下圖的煉鐵高爐結構。另,若有條件,能播放工業生產中冶煉鐵的錄像,或參觀鋼鐵廠]

      [過渡]在冶鐵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所用的原料或產物一般都含有雜質,故在計算用料和產量時就不可能不考慮雜質問題。

      三、有關雜質問題的計算

      [投影例題]用1000t含氧化鐵80%的赤鐵礦石,理論上可以煉出含鐵96%的生鐵多少噸?

      [分析]本題是有關化學方程式的汁算,但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是純凈物質之間的數量比,而不表示不純物質之間的數量關系。故計算時須先進行換算。如果題目給出或要求算出不純物質的質量,必須先換算成純凈物質的質量,或先計算出純凈物質質量再換算成不純物質的質量。

      [師]請大家根據以上分析,解答此題。

      [學生活動]

      [投影給出正確解法]如下:

      解:1000t赤鐵礦石中含氧化鐵的質量為1000t×80%=800t。

      [課堂練習]習題4

      [對練習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和糾正]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要把含雜質物質的質量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6

      第三節 氫氣的實驗室制法

      教學目的

      知識;了解并認識原子團;理解置換反應概念;掌握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原理和方法,學會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

      能力;通過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反應原理、儀器裝置和氫氣的收集方法,對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

      重點難點

      氫氣和實驗室制法、置換反應。

      教學方法

      談話法、實驗啟發法。

      教學用品

      儀器:試管、鐵架臺、漏斗、長頸漏斗、帶單孔塞的導管。

      藥品:鋅粒、銅片、鎂片、鐵片、稀硫酸、稀鹽酸。

      其它:火柴。

      【引入】早在16世紀,瑞士醫藥學家帕拉塞斯就發現鐵屑放在硫酸中有氣體生成并可以燃燒,叫做“可燃性空氣”。

      實驗室就是用金屬和酸反應來制氫氣的。

      【演示實驗】是否所有金屬都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呢?怎樣證明有氫氣生成呢?請同學們看實驗

      【投影】課堂練習一(見附1)

      指導學生做練習一

      觀察并填寫實驗記錄:

      A:稀硫酸 色 體。銅片 色 體。放在稀硫酸中 。

      B:鐵片_________色__________體。放在稀硫酸中_______,把燃著的木條放在試管口__________。

      C:鋅粒_______色_______體。放在稀硫酸中_________,把燃著的木條放在試管口________。

      D:鎂條_______色________體。放在稀硫酸中____________,把燃著木條放在試管口___________

      簡介氫氣的發現。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

      引入新課

      許多金屬能與酸反應,通過實驗現象,讓同學比較在實驗室用什么金屬比較好。

      【實驗】取C試管內液體至蒸皿中,加熱蒸干觀察硫酸鋅。

      實驗記錄:

      硫酸鋅溶液___________色__________體。硫酸鋅晶體______色________體。

      使同學認識硫酸鋅晶體。

      回顧實驗室制氧氣用何藥品?用何裝置?應注意什么?

      (提問后打出投影片)

      【提問】制氫氣用些套裝置行不行?如何改進?

      回憶并回答

      思考后回答

      復習實驗室制氧氣,引出實驗室制氫氣裝置,達到以對比法加強記憶。

      訓練想象力

      【展示】制氫氣的一種裝置

      觀察、思考與制氧氣裝置的不同。

      分析氫氣制取裝置,及注意事項。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提問】為能隨時加酸,不打開塞子,請同學們設計一下如何改進裝置?

      【提問】上圖中A、B兩套裝置哪個好?為什么?你制氫氣時選用哪套裝置?在制氫氣時應注意什么?

      分析這套裝置適合塊狀固體

      不加熱 氣體

      思考并提出設計方案。

      討論后回答

      B裝置好,優點是能隨時加酸。

      A裝置雖能隨時加酸,但氫氣可從漏斗逸出。

      提高思維能力。

      通過討論加深理解和記憶。

      回答實驗室收集氧氣的'方法。

      【分析】介紹氫氣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氫氣收集方法。

      氫氣密度最小,用何方法收集?

      氫氣難溶于水,用何方法收集?

      并進行演示,分析兩種方法哪個方法為最佳方法?

      【提問】有A、B兩瓶氣體放置在桌上,哪瓶是氫氣正確的放置方法?為什么?

      回答問題;

      實驗室收集氧氣用_______法,因為氧 氣_______。還可用________法,因為氧氣_______。 實驗收集氫氣用_______法,因為氫氣______。還可用______法,因為氫氣_______。

      思考并回答問題。

      通過氧氣收集方法的復習,由同學根據氫氣性質分析出氫收集方法。

      對比加深記憶

      提問思維能力

      【過渡】是否必須使用稀硫酸呢?

      猜想

      培養想象能力

      【實驗】以干杯代替稀硫酸制取并檢驗氫氣

      記錄:

      A.鹽酸______色________體。與鐵反應現象。_______

      B.鹽酸與鋅反應現象_____。

      C.鹽酸與鎂反應現象______。

      制氫氣可用稀硫酸還可用稀鹽酸。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寫出A、B、C三個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回顧并提問】什么叫化合反應?什么叫分解反應?

      分析鐵、鋅、鎂分別與稀硫酸、稀鹽酸的反應屬于化合化應還是分解反應?提出置換反應的概念。

      【投影】課堂練習二(見附2)

      指導學生做練習二

      回答問題:

      _________叫化合反應。舉一例。__________叫分解反應。舉一例。

      看書:置換反應概念,并找出關鍵詞語。

      做練習二

      導出置換反應的概念。

      提高分析問題能力,逐步完成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簡介原子團】硫酸()中

      叫硫酸根;硝酸( )中 叫硝酸根;氫氧化鈉( )中OH叫氫氧根;碳酸鈉( )中 叫碳酸根。

      在化學反應里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像一個原子一樣。

      【投影】課堂練習三(見附3)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三

      識記

      做練習三

      認識原子團

      在反饋練習中提高學生的記憶。

      及時鞏固。

      【投影】隨堂檢測(見附5)

      獨立完成

      及時反饋

      附1:課堂練習一

      寫出下列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在反應物、生成物名稱下寫出相應的化學式。 鐵+硫酸── 鋅+硫酸── 鎂+硫酸── 實驗室制氫氣你選用______和_______,原因是 。

      附2:課堂練習二

      寫出下列各化學反應的文字表態式,并注明基本類型。 鐵在氧氣中燃燒。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猛的混合物制氧氣。 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 下列反應中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 ) 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填序號)

      寫出圖中標有①~④序號的儀器名稱:

      ① ,② ,③ ④

      實驗室制備并收集氫氣的裝置是 。制備并收集氧氣的裝置是 。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制取氫氣的裝置,有三處錯誤,請指出錯誤會造成的后果,并加以改正。

      附3課堂練習三

      在下列化學式中原子團下畫橫線,并寫出原子團名稱。

      化學式

      原子團名稱

      下列各級物質中有相同原子團的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附4:課堂練習答案

      (1)鐵+ 硫酸→ 硫酸亞鐵+ 氫氣

      (Fe)

      鋅+ 硫酸→ 硫酸鋅+ 氫氣

      (Zn)

      鎂+ 硫酸→ 硫酸鎂+ 氫

      ( )

      鋅 稀硫酸 速率適中,氣體純凈。 (1)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2)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 分解反應

      鋅+硫酸→硫酸鋅+氫氣 置換反應 4 .B、C 5.(1)試管 酒精燈

      鐵架臺 集氣瓶 (2)B、E A、E或D (6)(略)

      K Ca

      硫酸根 硝酸根 氫氧根 碳酸根

      A

      附5:隨堂檢測

      實驗室制氫氣選用的一組藥品是 ( )

      鋅粒與濃硫酸 (B)鋅粒與濃鹽酸

      (C)鋅粒與硝酸 (D)鋅粒與稀硫酸

      實驗室制氫氣,若用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將試管內液體蒸干,得到的物質是 ( ) 白色固體 (B)硫酸鋅 (C)黑色粉末 (D)硫酸和鋅 下列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 ) 氫氣 (B)氧氣 (C)水蒸氣 (D)空氣 實驗室收集氫氣的最佳方法是 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氣法 向上排空氣法 (D)以上各方法均可以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金屬材料等具體事例,認識金屬材料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

      (2)了解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知道物質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物質的用途,但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價格、資源、回收等;

      (3)認識合金,知道生鐵和鋼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純金屬具有更廣泛的用途。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

      (2)學習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進一步培養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質的.觀念。

      (3)樹立為社會進步而學習化學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質。

      (2)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

      教學難點:能正確區別物質的變化。

      教學工具

      投影儀、金屬制品(如曲別針、鋁箔、銅絲、水龍頭等)、金屬制品的掛圖(如飛機、坦克、輪船等)、鐵架臺(帶鐵圈)、鐵片、酒精燈、綠豆粒大小的焊錫、錫、鉛、火柴等

      教學過程

      學習情景

      展示金屬制品(如曲別針、鋁箔、銅絲、水龍頭等)和金屬制品的圖片(如飛機、坦克、輪船等)。

      介紹:以上這些實物或圖片中的物質都是由金屬材料制成的。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以及它們的合金。

      設問:看到這些實物或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發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屬與人類的生活、生產關系密切。

      2.感到金屬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們是由什么金屬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東西根據什么選用金屬。

      [新課引入]通過大家剛才的發言,可以看出大家對金屬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也對它們很感興趣,當然也有很多疑問。本單元我們就來學習金屬和金屬材料。

    【初中化學實驗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實驗工作計劃03-15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計劃06-26

    初中化學實驗室工作總結03-15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計劃(精選5篇)11-29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計劃5篇08-31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計劃(5篇)08-31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計劃8篇12-13

    初中化學教案08-31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計劃(通用10篇)05-2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亚洲最的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女同在线二区三区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