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美術教案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課題:線條的動與靜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觀察平行和彎曲的線條,使學生認識線條的曲直在視覺反應上產生的靜止和流動的感覺。
2、運用線條和色彩進行作畫練習,表達靜止或流動的感覺。
教學重難點:
1、感受線條的動與靜。
2、用不同的線條表達流動和靜止的感覺。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復習以前學過的`《點、線、面》中的線條的種類。
師:板書——線條有粗、細、曲、直。
2、請同學說一說線條給人的感受,引出課題(板書)——線條的動與靜。
三、講授新課:
1、欣賞課件(流動的河流、靜止的公路、地平線等),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樣線條,給人什么感覺?
師:流動的河流展現的是曲線,有動感,而公路和地平線是靜止的直線。
2、請同學回憶大自然中還有那些靜態和動態的線條,它們各是什么樣子。
師:平直與彎曲的線條會使人產生動與靜的感覺。
以直觀的圖片讓學生感受線條的曲直與動態的關系。
3、請學生欣賞課本范例,進一步感受線條的動與靜。
想一想,線條在繪畫中的作用。
4、教師結合《色彩的冷暖》講解線條與色彩在不同畫面中的運用。
(1)暖色和曲、直線的配合,產生的視覺反映。
暖+直=溫暖、平和
暖+曲=熱烈、歡快
(2)冷色和曲、直線配合
冷+曲=寧靜、幽遠(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單調、呆板
通過欣賞范圖、教師講解,讓學生了解該如何更好的應用線條。
四、作業布置:用平行或彎曲的線條,表達靜止或流動的感覺并上色。
五、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六、課堂:表揚優秀作業
七、拓展:教師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請學生欣賞。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遵照《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根據第二學段[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對水性顏料、毛筆和宣紙等材料做多種嘗試,開展趣味性造型活動。”的教學活動建議,使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與《筆墨游戲-青蛙》是在三年級學習《水墨游戲》和《彩墨游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中國畫的用筆、用墨和用色。三年級的兩節中國畫課重在筆墨情趣,突出趣味性,并無固定的表現對象,而荷花是具體事物,讓學生在感悟筆墨情趣的同時提高中國畫的造型表現能力。同時為下學期學習《筆墨游戲-貓頭鷹》、《筆墨游戲-大熊貓》打基礎。
2、學情分析:
學生對中國畫接觸較少,在三年級雖然已經了解一些執筆方法和墨色變化的基本規律,但是還很不規范,也不深入。對墨色、水分的掌握較差會成為對本課學習的難點問題。但是學生對中國畫的表現形式、特點有較濃厚的興趣,樂于學習。
3、教學目標:
學習中國畫用墨中的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通過表現中國寫意畫“荷花”,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用筆和用色。體驗中國畫的筆墨變化,感受筆墨變化所帶來的樂趣,豐富學生的審美感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焦、濃、重、淡、清等墨色的調配,中鋒、側鋒兩種用筆方法,荷花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墨色的調配。
三、教學資源:
教學方式、方法: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觀察法、演示法、實踐法,
教學流程:復習舊知識 自主練習 觀察分析 講解演示 欣賞學習 藝術實踐 欣賞評價 拓展延伸。
技術準備:PPT演示文稿及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具準備:作品資料、宣紙、墨汁、毛筆、國畫顏料、筆洗、畫氈等。
學具準備:宣紙、墨汁、毛筆、國畫顏料、調色盤、水瓶等。
四、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及擺放。
二、復習舊知
PPT展示三年級學習《水墨游戲》時的一些學生作品。
提問:同學們在三年級學習了哪些中國畫知識?
1、欣賞過去的作業,回憶所學過知識。
2、請學生參照28頁圖片練習墨色變化,中鋒、側鋒的用筆方法。
提出并板書課題:筆墨游戲——荷花
三、講授新課
1、欣賞潘天壽的《晴霞圖》
問題:你能在畫面里找到不同的墨色嗎?在這幅畫中哪里用中鋒,哪里用側鋒?并說一說。
2、出示真的荷花圖片,引導學生分析與畫中的荷花的不同。
3、播放視頻——畫家畫荷花
4、讓學生根據所看的自己試著畫一幅荷花圖。
留心觀察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
5、展示部分學生作品
提問:
①說一說哪些作品運用了前面所學得知識?
②在畫作業時你遇到哪些困難?
6、演示
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邊演示邊講解。
①葉的畫法(兩種:展開的、還未展開的)
用側鋒大筆鋪葉,中鋒勾筋(在一幅畫中荷葉的畫法應有濃有淡)
②花的畫法
用淡墨勾勒畫法(中鋒)
沒骨畫法(有中鋒,有側鋒)
③莖的畫法
中鋒用筆,墨色有濃有淡。
7、欣賞書P29的學生作品,
說一說作品中筆墨的運用。(簡單介紹構圖:四角留白、莖不能平行畫)
四、作業要求
出示一些畫家的作品和范畫,提作業要求:
每人完成一幅荷花作品,注意墨色、用筆及構圖安排。有能力的同學可進行創作,臨摹的同學可在構圖上有變化。
五、學生實踐
巡視指導:
1、對筆墨掌握較好的學生,提示對構圖的安排。
2、指導學生對墨色濃淡的調配荷花瓣色的濃淡表現。
3、重點關注練習時出現問題較多的學生,必要時單獨示范。
六、作業講評
1、組織學生組內展示互評選出一副優秀作業。
2、展示每組選出的作業,師生共同評價。
七、課堂延伸
請學生欣賞幾幅有特色的畫家作品,了解其設色及其技法特點。
八、布置任務
下節課依然準備國畫用具,學習《筆墨游戲-青蛙》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飛行器、宇航服等有關太空的知識。
2.培養同學的想象力和設計創作能力。
3.讓同學在設計創作飛行器漫游太空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太空、向往未來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繪畫或制作出一幅太空漫游圖。
難點:有創意地進行飛行器的設計。
優秀教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準備蠟筆水彩畫的工具,分創作組(4人一組),收集太空的有關圖片資料
(教師)課件、范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準備太空飛行器的模型等
教學過程
1.提問導入。
(1)世界上除了鳥兒會飛外,還有什么東西會飛?
(2)根據同學回答,教師小結。
2.了解太空。
(1)同學分組交流自身事先收集的有關太空的圖片資料。
(2)教師補充小結并板書:宇宙飛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3. 欣賞圖片。
(1)提問:說說宇宙飛船的組成局部并簡述其設計的注意點。
(2)教師小結,板書欣賞要點:①形狀;②色彩;③結構;④其他因素。
4.同學創作。
(1)主題:我駕神舟游太空。
(2)提問:在太空漫游時你希望駕怎樣的.飛行器?穿怎樣的宇航服?最想到哪個星球上去探險?根據同學回答,教師小結。
(3)同學創作作品,教師指導。
(4)啟發:①構思:與眾不同,富有創意;②構圖:重點突出,主次分明;③創作:掌握技法,熟練表達。
5.作業講評。
(1)同學展示自身的作品,同學互評。
(2)有時間的同學進一步修改作品。
6.課外作業。
(1)收集有關太空的圖片資料。
(2)準備小組創作競賽。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同學) 創作小組內商討創作方案
(教師) 有關繪畫和手工的資料工具
教學過程
1.強調要點。
(1)事先商量好分工情況。
(2)各小組在30分鐘內創作一幅作品。
(3)把大家對漫游太空的感受在創作中具體地表示出來。
2.同學制作。
(1)主題:體驗太空。
(2)準備:交流2分鐘,布置好分工。
(3)建議:①注意平安;②要有創新;③結合未來發展方向;④最好體現出科學性和藝術性。
3.教師指導。
教師在構思、構圖、技法和同學的合作方面作指導。
4.展示作品。
讓各組代表上臺發言,并互相評價作品。
5.課外拓展。
(1)要求各班進行作品展評。
(2)舉辦有關太空知識的講座。
(3)鼓勵對太空有興趣的同學繼續深入探究太空的奧妙。
教后小記: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不斷的觀察和想象,能進行多方構思和嘗試,從而提高聯想創新能力。
2、以鞋為對象,鼓勵學生用創造性眼光去發現美和創造美。
教學重點:以鞋為對象,鼓勵學生用創造性眼光去發現美和創造美。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和想象,進行鞋的聯想創意,提高創新能力。
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學、作業展示圖、鞋(實物)、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播放多媒體,齊做手指操,活動手指。
2、播放多媒體,講明比賽規則,欣賞各種各樣的鞋,激發學生興趣。
3、學生出示鞋(實物),說說鞋的作用。(護腳、裝飾、美化等)
4、想知道師穿的鞋是什么樣的?(師畫)
5、請生也來畫一只自己喜歡的鞋。(生畫,師板書——鞋)
6、生展示并請其他同學猜是什么鞋。(師獎勵表現突出的學生并小結)
7、多媒體欣賞聯想后的鞋(鞋形花瓶、鞋形公雞等)
二、講授新課:
1、出示課題,讀課題。(板書——鞋的聯想)
看屏幕,它們是怎么被想出來的?(生小組討論)
有從鞋子的.外形上想
有從不同的擺放位置去想
還有從被破壞的鞋子去想
2、出示師畫的鞋請生聯想(生發言,可以從以上三點去想,師速畫其中一種想法)
3、現在以你畫的鞋進行聯想,小組交流,選出好的想法集體交流
①指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作品。
②一只鞋可以想到不同事物,不同的鞋也可以想到相同的事物
③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的設想。
④出示范畫,進一步啟發學生發揮創造力,大膽去設計。
4、請生小結繪畫步驟:a.畫鞋b.聯想c.添畫d.上色(師板書)
三、練習:
媒體播放音樂,鼓勵生奇想
可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作品
師參與生創作活動,并給予肯定
四、講評:
生自評、互評、師評
談想法和感受,發獎。
五、小結
我們人類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今天的一只鞋有了如此多的奇想,明天的任何事物都是我們聯想的對象,讓我們用智慧和雙手去不斷的創造美吧!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在了解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上,了解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和美化方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美術字基礎知識,掌握變體美術字的書寫方法與美化方法。
2、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感受趣味美術字的樂趣。
課前準備
1、學具:記號筆、水彩筆、熒光筆
2、教具:各種美術字和變體美術字、記號筆
教材分析:
通過欣賞美術字了解各種美術字體的特點,比較變體美術字并感受變體文字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掌握變體美術字的基本書寫方法,提高對美術字裝飾和美化效果,了解美術字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導階段
①認識基本美術字體及其特點:
出示宋體、黑體等基本文字引導學生欣賞其特點。
宋體:端莊大方,筆畫橫細直粗,點上尖下圓,橫畫收筆有頓角,筆畫轉折時頓角明顯。
黑體:筆畫橫豎一樣粗,方頭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賞基本美術字體和變體美術字的比較
出示范字“花”兩種美術字引導學生觀察那種更有趣味?為什么?生----
2、發展階段
①認識趣味文字的特點:
趣味美術字是根據文字的內容和含義,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筆畫進行變形、加工、裝飾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張、突出、醒目、美觀。趣味美術字在藝術上有較大的自由變化,所以它的特點是:具形象、又簡潔、美觀、生動、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類
a、筆畫變化:改變筆畫的形狀或粗細,使之更有裝飾性。
b、字形變化:改變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結構變化:將某筆畫進行夸大或縮小來求新穎的效果。
d、形象性:根據文字含義運用形象圖案來裝飾字體。
③欣賞優秀美術字
引導學生分析其特色和藝術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體:“心靈”運用愛心來表示點,提升了心靈的含義具形象又生動。字形變化:“流水年華”采用是一條不平靜而具有運動感的線,具有節奏感使人聯想到水的波浪。筆畫變化:如:“天香”采用直線和曲線相結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裝飾更加美觀。結構變化:運用半圓形的筆畫具有活潑感,如“快樂”的書寫方法聯想到兒童的木馬玩具可以搖動的,有快樂感。欣賞課本范字學生進行分析。
④、演示美術字書寫的步驟和特點: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狀。b、再根據外形、結構、筆畫的特點用單線寫出字形。c、然后根據文字的含義應用夸張、形象手法設計趣味美術字體。如:波浪的設計和書寫,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線圓點來裝飾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還有“時間”采用小鬧鐘來代替日字,很有說服力,具有特殊的意義。d、最后運用色彩基礎知識對比色和鄰近色來強調趣味文字的美。
3、引導學生同桌討論交流你所選的文字將應用什么形式來改變?
4、學生起稿設計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業展示,學生進行評價。
第二課時
1、欣賞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出示教具)
如“閱覽室”的提示牌運用趣味美術字和花邊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觀。“游泳館”提示牌運用自由體美術字加上簡潔的浪花,還有“歡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觀。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過程)
先設計提示牌的立體造型,用彩色卡紙剪裁成長方形,在中間裁一個半園形再折疊成立體三角形,展開在半圓形上設計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樂會”(也可根據提示牌的造型來設計字型)配上色彩并裝飾上合適的紋樣,最后把三角形連接起來。
3、學生練習制作,教師巡視
4、作品展示評比
施教時間:10月16-20號
課后記
本課不僅引導學生接觸到了文字的藝術魅力而且讓他們實踐了平面的文字立體化的多種方法。這么熟悉的文字可以有許多有趣的變化,學生很感興趣。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課題:精美的郵票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郵票圖案獨特的構圖和色彩,認識郵票這一獨特的美術作品。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設計、制作能力。
3、培養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表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設計一張圖案簡潔、主題突出、色彩鮮艷的精美郵票。
2、引導學生運用各種表現手法創作郵票。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謎語導入,趣味引題
師:聽說你們班的同學很聰明,今天我要出個謎語讓你們猜一猜?
薄薄一張紙,四邊細牙齒,兩地朋友要談心,必須請它當差使。
2、揭示主題(精美的郵票)
師:過去是“一封家書抵萬金”,居住在兩地的人們通過通信來傳遞信息。一封信寄往國外,當地的人們看到信就知道是從哪個國家寄來的。為什么?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現在通訊發達,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們還是喜歡郵票,為什么?
師:對,郵票有收藏價值又設計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精美的郵票”。
二、講授新課。
1、觀察、欣賞郵票的特點:
師:郵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畫有什么不同?
師:同學們觀察到郵票上有面值、發行時間、發行地區標記、邊上有整齊的齒孔,它們和中間的圖案一同構成了郵票的基本要素。
師:郵票的每一個圖案,每一個主題都是畫出來的嗎?
師:郵票的主題很豐富,有軍事、科學、植物、動物。有的是畫的,有的是剪紙。郵票的'內容包羅萬象,宇宙間的萬物都可以記載在小小的郵票上。造型方面,郵票多種多樣,有的寫實,有的變形。
2、作業:
(1)提出設計要求,小組討論。
師:看了這么多的郵票,你們想不想設計一張郵票?自己設計的郵票更有情趣。想設計什么主題的?把郵票的各個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體?畫紙是橫放還是豎放?
(2)提出作業要求:圖案造型生動,形象飽滿,主題突出,色彩鮮艷,富于裝飾性;文字要設計,寫藝術字,郵票的各個要素要安排合理。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示:表揚優秀作業
五、:今天大家設計的郵票很精美,內容很豐富,色彩很鮮艷。今天設計的是長方形的郵票,實際郵票的外形還有
他的,同學們要多加關注,用所學的知識設計更多更美的郵票。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2、 熟悉常用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體驗繪畫的樂趣。
3、 培養良好的繪畫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熟悉常用的繪畫工具和材料,體驗繪畫的樂趣。
難點: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
教學準備
教具:各類彩色筆、各類質地的繪畫用紙、教學范畫。
學具:教材、課堂練習、各類彩色筆、各類質地的繪畫用紙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準備繪畫工具,規范繪畫習慣。
二、 導入新課
1、 學生上臺介紹自己所帶的各類彩筆,當當小老師,教教我們怎么用?
2、 揭示課題
三、 欣賞感知
1、 教師出示各類的范畫作品,讓學生欣賞,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 他們畫了什么?象什么?
3) 他用了什么彩筆?
4) 猜猜是怎么畫的`?
5) 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掛在哪比較好?為什么?
2、 看看他們的用紙,有什么不同?
1) 教師出示各種質地的繪畫用紙,讓學生摸一摸,感受一下紙的質感;
2)分組挑選喜歡的紙,猜想會有怎樣的效果?
3)嘗試練習:合作小組一起畫一畫。
3、 交流體會,相互欣賞
四、 學生作業
以合作小組為單位,挑選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大膽的畫畫。(室內、室外均可)。
五、 教師巡回指導
1、 指導學生正確用筆。
2、 鼓勵膽小的學生大膽的繪畫。
3、 室外注意安全。
六、 課堂小結
1、 學生說說繪畫的內容、繪畫的過程中的樂趣。
2、 相互評價。
3、 教師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培養表現能力。
學習冷、暖色調的基本知識。
掌握冷、暖色調的配色方法。
教學重點:
冷、暖色調的基本知識。
教學難點:
冷、暖色的配色法。
教具準備:
水粉畫工具一套、范圖。
教學過程:
一、現在很多同學家里裝修,同學們肯定聽到大人在商量時提到把這個房間布置成冷色調、暖色調,是什么意思呢?(色彩給人的感覺)。
對,給人熱的感覺稱暖色,給人冷的感覺稱冷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冷色和暖色(板書)。。
二、1 、冷色棗紫、藍、綠(包括以這種為主的深、淺色)
2 、暖色棗紅、橙、黃。
3 、把各種深淺不同的冷顏色配在一起就構成“冷色調”,把各種深淺不同的暖顏色配在一起就構成“暖色調”在冷色調中可能會有面積很小的一點暖色,這也不影響總的色調。在暖色調中也可有一些冷色調。。
4 、出示各種物品,讓學生說說是什么色調的?
5 、現在說說你家里哪個東西是暖色調的?有些什么顏色?你們家又有什么物體是冷色調的.?有些什么顏色?
三、今天 ,我們變來畫一畫冷、暖色調的圖案。
1 、選好一組暖色調的顏色。
2 、一組冷色調的顏色。
四、學生作業:
1 、注意塊面之間的顏色搭配。
2 、涂色要均勻、仔細。
3 、注意作業本的整潔。
五、展示:
欣賞一些優秀的作業。
提出一些存在的問題。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資源的知識,初步學習招貼設計的基本方法。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綜合應用活動,提高對水資源的危機感的認識,知道用美術的方式關注生活。
3.初步學習利用招貼畫宣傳節約水資源,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水資源知識,能設計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招貼。
難點:巧妙地設計并進行一次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美術宣傳活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課前準備。
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名畫家筆下水姿態的欣賞體會,完成第一次練習:用合適的線條畫某一種水的姿態。
3.展示學生用線條描繪的各種水姿態的作業,師生共同進行簡單的評價。
4.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水資源被破壞前后的現狀對比,啟發學生關注身邊的水資源。
5.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調查了解家鄉水資源的現狀,總結保護水
資源的方法,制定針對該辦法的宣傳活動方案。
6.學生在進行小組作業時,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7.引導學生展示介紹完成的作業,互相觀賞并進行價。
8.啟發學生觀察、研究中國國家節水標志的設計手法,教師介紹其他地區先進的'水資源保護方法。
9.拓展:要求學生課后尋找關于水的各種知識的材料。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水筆或油畫棒等。
(教師)多媒體課件、招貼畫實物等。
二、教學過程
1.請學生展示第一課時學習后搜集的關于水的各種知識的資料。
2.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根據課本的圖片欣賞,討論以下2個問題:
(1)什么是招貼畫?
(2)招貼畫的特點是什么?
3.教師在學生小組代表匯報之后進行小結:招貼畫通常包括創意圖形和標題兩個部分:創意圖形可以用各種手法來表現;標題可大可小,要與圖形協調地編排設計在一起。
4.欣賞各種愛護水資源的招貼畫,學習招貼設計的多種方法。
5.提出本課時作業要求:設計一幅愛護水資源的宣傳招貼畫。
6.學生完成招貼設計,教師巡視并進行個別輔導。
7.引導學生展示完成的招貼畫,互相觀賞并進行評價。
8.教師小結本課內容的學習,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關注水資源,進行水資源保護的宣傳活動。
小學美術教案 篇10
1、 教學目標
(一)能用中國畫的形式描繪蔬果中的蘿卜與荸薺。(了解)
(二)能較熟練地運用墨色,處理好濃、淡、枯、濕的不同筆法。(練習)
2、 課時安排
一課時
3、 課前準備
不同構圖的蘿卜范畫。
4、教學步驟
(一)可用猜迷的方法引入課題。
圓圓身子細尾巴,
半截藏在地底下,
別看皮辣心里甜,
你們猜猜這里啥。
(二)畫蘿卜
側筆淡墨畫出蘿卜身。
中鋒濃墨畫出蘿卜根。
邊畫邊捻筆,尾巴有精神。
點上小青葉,位置要看準。
(三)畫荸薺
先蘸紫色,筆尖再蘸點墨。畫成橢圓形。
用筆尖蘸紅點在中空白處。
(四) 蔬果搭配和位講究巧和美。
蘿卜大,荸薺小,大小一起有變化。
三顆荸薺畫出聚和散,
有藏有露不呆板。
(五) 重視示范作畫
中國畫經歷無數畫家艱辛創作勞動,已形成獨特而極富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法。通過演示,讓學生直接看清章法、用筆、用墨、用色的表現手法,從一筆一勢開始至全幅一氣呵成,讓學生看清全過程,提高學生的描繪技能。
(六) 臨摹和寫生是學習中國畫的'基本方法。
臨是對著他人之作,照著寫或畫。
摹是以薄紙(透明紙)覆在他人作品上,拓下來。
通過臨摹能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作品的特點,學習其章法、用筆、用墨、用色以及表達意境,表現對象的規律,間接提高認識大自然的能力,為能更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提高表現技巧打下基礎。動筆前先認真“讀畫”,切忌心中無數,依樣畫葫蘆,得貌遺神。
寫生是自然形象全面認識的過程,是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的手段,是加強記憶及培養想象力的最有效方法。經過前幾節課的表現方法的學習,蘿卜、荸薺又是最容易取得的自然形象,有條件的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寫生。
臨摹和寫生兩種方法要結合進行,才會有新的提高。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1-19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30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6
小學美術教案06-01
小學美術教案01-04
【薦】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精】06-24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06-21
小學美術學期教案06-09
【熱門】小學美術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