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

    時間:2023-01-20 11:22:31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5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牧”、“騎”、“振”、“樾”等字。

      2、理解古詩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節。天空那么藍;遠處是青青樹林,池塘邊,柳樹上的嫩葉,象剛洗刷過似的。一幅動人的畫面印入了我們的'眼簾。

      2、看圖了解詩意

      A、誰能把你所看到的說說給大家聽聽?(指名說圖意)

      B、師概括詩意:夏季的一天,一個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唱著山歌在山間小路上行進。那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忽然他聽到了知了的叫聲,就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3、介紹作者

      A、這動人的畫面不僅咱們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詩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

      B、當他看到這動人的情景,就提筆將自己所看到的寫成了一首小詩《所見》。

      C、師范讀全詩。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詩歌,讀準生字字音。

      2、采取指名讀,全班通讀等多種方式檢查讀的情況。

      3、指名學生朗讀全詩。

      4、學生自讀詩文,質疑問難

      欲:在詩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樹陰”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

      鳴:“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讀古詩

      1、讀第一、二句。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騎在牛背上。他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中振蕩。)

      (2)指導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讀全句,邊讀邊想牧童騎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2、讀第三、四句。

      (1)讀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觀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樹上有知了?(學生找到“鳴”字。)

     。3)讀到這里,你覺得牧童是個什么樣的小孩?(活潑,頑皮,機敏,愉快,可愛……)

      (4)牧童捉到蟬了嗎?編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3、自由讀,邊讀邊體會詩的意思。

      4、大聲朗讀,想象詩人當時所見到的情景。

      5、背誦全詩。

      板書設計:

      所見

      騎黃牛

      牧童歌振林聰明可愛

      欲捕蟬

      閉口立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捕、蟬、閉、立”6個生字,會寫“詩、林”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有朗讀古詩的興趣

      重點:

      認真6個生字,會寫“詩、林”。

      難點:

      體會詩歌美好的意境。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音樂:鄉間小路。

      一、激趣導入新課

      1、賽詩會。導入:今天,月亮姐姐給小朋友帶來了幾首詩,要來考考小朋友,愿意接受挑戰嗎?(課件出示《畫》、《靜夜思》、《春曉》、《村居》的課文插圖)。

      2、(出示課件所見的插圖),板書課題。(全班齊讀課題)

      3、簡介:《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在山村賞景時把自己所見到的情景寫下的.一首詩。

      4、教師范讀。

      5、學生自讀古詩,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多讀幾遍。

      二、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小樹林。每棵樹上都藏著一個帶音節的生字)

     、僦该x;②齊讀;③開火車讀;④小組讀。(重點指導:所、蟬)

      2、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生字的?

      4、鞏固練習(課件出示六朵花)。每朵花里都藏著一個不帶音節的生字。

     、僦该x;②齊讀;③分男、女生讀。

      這些字去掉了拼音,你還認識它們嗎?

      5、再讀古詩。

      三、圖文結合,了解古詩大意

      過渡:袁枚在小山村里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色呢?我們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學習第一句。(課件:牧童騎在黃牛背上,走在山間小路)。

     、僖龑дf出圖意(板書:貼圖、黃牛和牧童)

     、谀銈兛吹搅耸裁?用自己的話說說。(課件出示:牧童騎黃牛)

     、壑笇П砬槔首x。

      2、學習第二句。(課件: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放聲歌唱)

     、賳枺耗镣吲d地唱起歌,他的歌聲怎樣?

      ②誰能把詩中描寫這個情景的句子讀一讀?

      (課件出示:歌聲振林樾)(貼圖:樹)

      ③指導朗讀。

      3、學習第三、四句。

     。ㄕn件:牧童的歌聲停了,知了叫了起來)

     、賳枺耗镣牭街说慕新暎瑫趺聪,又會怎么做?(想像說話)

     。ㄕn件出示:意欲捕鳴蟬,忽然閉渴立)

     、谥笇Ю首x。

      ③教師范讀。

      4、師說詩意,學生找出相對應的詩句。(師生配合)

      5、配上動作激趣朗讀。

      6、全班朗讀。

      四、練習背誦

      1、看板畫,練習背誦。

      2、學生自由背誦。

      3、男女生競背。

      五、寫字訓練(課件出示在田字格里的生字:詩、林。偏旁以紅色閃爍)

      1、學生認讀。

      2、口頭組詞。

      3、指導觀察生字的占格位置。提醒學生“林”字左邊“木”的捺變成點。

      4、教師范寫,同時講解。

      5、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寫字姿勢。

      6、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六、課外拓展(課件《小兒垂釣》整首詩和插圖)

      1、教師解說詩意,激發學生有朗讀的意愿。

      2、教師范讀。

      3、教師領讀。

      4、回家把《小兒垂釣》這首詩讀給父母聽。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6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詩中的牧童機靈可愛、天真可愛的形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

      1.(板書“見”)小朋友,你們能給這個老朋友組個詞嗎?(生組)是呀,看見、聽見都是見,看來呀,用上眼睛,用上耳朵,都能有所發現!老師這兒有一幅畫,你能用上眼睛和耳朵發現什么呢?

      2.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回答。

      (1)林樾:你覺得這是一片怎樣的樹林?

      對,這樣郁郁蔥蔥、十分茂密的樹林就可以稱為“林樾”(板書)仔細觀察這個詞,它有什么特點?(都有木)一組小火車讀一讀――齊讀。

      (2)牧童:(學生說“我看到了小孩騎著黃牛”時直接板書“騎黃牛”)你再仔細看看,這個小孩子在干什么的?這樣放牛放羊就叫放牧,放牧的孩子就稱為“牧童”。(板書)指名讀。

      (3)蟬:“知了”還有一個名字,叫“蟬”知了是一種昆蟲,所以左邊是蟲,右邊讀chán,是一個形聲字。(字卡,指名讀)聽,你們聽見蟬兒的聲音了嗎?(播放蟬叫聲)是呀,蟬兒正在鳴叫呢!像這樣正在鳴叫的蟬可以稱為“鳴蟬”。再開一列火車讀讀――齊讀。

      3.你還有其它的所看、所聽嗎?

      二、揭題

      1.以上是同學們看見、聽見的,是“我們”的“所見”。(板書“我們”)在兩百多年前的清代,有位詩人叫袁枚,他是個善于觀察、描摹細致的人,他親眼看見,親耳聽到了這畫中的美景,并把這些“所見”寫成了一首詩,請你們仔細讀讀袁枚的`《所見》,看看他比我們多看見、多聽見了什么?

      2.第一次讀詩我們可以做什么呢?學生自由讀詩。

      3.先請小朋友一行一行來讀詩,其他同學豎起耳朵仔細聽,聽聽他讀正確了嗎?(隨機正音)

      4.四人小組合作讀,每人讀一句,先自由練習,等會我們比比哪個小組讀得對。(先自由,再站起來,發現讀錯的句子再糾正、齊讀。)

      5.大家一起再正確地、流利地、響亮地把古詩朗讀一次。

      三、情景感悟、評賞古詩

      1.現在我們來找找袁枚的所見比我們的所見多了什么?

      2.生交流。

      (1)“歌聲振林樾”:(我聽到了牧童的“歌聲”)(板書),這歌聲怎么樣?(聲音響亮,在樹林里回蕩)從哪個字感受到的?(“振”板書)

      誰能用朗讀表現出牧童放聲歌唱的樣子?(指名讀)

      師引讀:瞧,牧童正在快樂地唱;牧童悠閑地唱;牧童美美地唱;牧童響亮地唱;牧童清脆地唱。

      (2)“意欲捕鳴蟬”:已經去“捕”了嗎?(板書“捕”)從哪看出來?(板書“意欲” )這就是指想要的意思。

      袁枚怎么知道牧童的想法的呢?(仔細看,發現牧童的眼睛一動不動,嘴巴張大,已經不再唱了,出示“閉口”,站住不動了,出示“立”,牛也不再繼續前進了,惟恐驚動了知了。)

      請你邊想象邊來讀好這句。

      4.看來,袁枚不僅看到了景物,還發現了牧童的許多動作,有“騎、振、捕、閉、立這樣一寫,牧童的形象就被袁枚寫活了,仿佛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面前呢!我們比比,看誰能把牧童給讀活了。

      5.生同桌比賽讀,男女生比賽讀。

      6.讀完詩,你猜想一下牧童捕到蟬了嗎?(不管牧童有沒有捕到蟬,讓我們把想象繼續下去吧!)

      四、背誦全詩

      1.看看這張畫,讓我們想象著古詩的內容,在頭腦中像放電影一樣,自由練習背誦。

      2.誰愿意站起來背給大家聽?同學點評。

      3.一起有感情地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在這首詩中要求我們會寫的字有五個,這兩個字有點特別,出示“立、童”看看這兩個字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立”要寫得方正,像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一樣,“童”上的立字頭要寫得扁些,在橫中線的上方點,還有好多立字頭的字如“意、音、親”都是這樣的。這個小竅門可得記住了!)師范寫。

      2.現在就請你們自己在書本上練一練吧。

      小朋友們,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讓我們從小熱愛它、誦讀它、品味它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4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愛美情趣,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理解詞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容。

      教學重難點:理解詞句,想像詩歌內容。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回憶古詩《所見》解釋“所見”的意思。

      2、通過課前預習,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對他有什么了解。

      二、觀察畫面、解題。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

      2、解題。

      3、師配樂范讀古詩,學生思考。這首古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指導自學

      1、你們有什么學習方法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四、師生交流

      1、看第一句詩句,你們讀懂了什么?

      2、學生質疑。

      3、指導朗讀。

      4、過渡:此時詩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這一句中你讀懂了什么?

      6、學生質疑

      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個詞。

      五、感情朗讀、激活畫面、練習背誦。

      1、齊讀,同桌互相說說你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畫面。

      2、自愿上臺描述。

      3、背誦古詩。

      六、布置作業。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捕、蟬、閉、立”6個生字;會寫“立”、“童”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有朗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生字認寫到位,詩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選擇好圖片和背景音樂,制作好課件。

      教學過程:

      一、“題”趣

      1、談話導入。

      師:剛才我們聊了小朋友們看見、聽見了什么,這是小朋友們的“所見”;老師看見了小朋友們坐得端端正正,聽見了小朋友們回答問題聲音響亮,這是老師的“所見”。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詩,這首詩的題目就叫——所見!

      2、板題。指名讀題,讀準“所”的平舌音。齊讀題目。

      3、這首詩是清代一個詩人寫的,知道他是誰嗎?(板袁枚)

      二、“字”趣

      1、袁枚的“所見”又是什么呢?聽老師讀一遍。師配樂范讀。

      2、生自讀。(拿好課本)要求:把詩讀上兩遍,讀準字音,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一讀。

      3、學習生字。

      (1)出示注音的生字(帶詞)。指名帶讀

      所見、牧童、捕鳴蟬、閉口立

     。2)去掉拼音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去掉詞,讀生字。

      所、牧、捕、蟬、閉、立、

      和動作相關的“閉、立、捕”用做動作的方法學習。

      “蟬”看圖學習。

      牧:比較字形:“放——牧——枚”。

      4、自讀詩文。

     。1)讀正確。指名讀,齊讀。

      (2)讀流利。練讀一遍,指名讀,比賽讀。

     。3)讀出節奏。

      師:比一比誰能讀出像音樂一樣的節奏來,好嗎?(板書:讀)

      師范讀一行,(注意老師哪里停得長一點),(出示停頓線),指名接讀,全班讀。

      三、“圖”趣

      1、讀詩、看圖,找出詩人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看、聽)

      2、小結:看!多美的夏日風景!林中風兒在吹,花兒在笑,蟬兒在唱……真是“遠看山有色,近聽水有聲,春去夏來樹更綠,人來蟬兒樹上鳴!笨粗、聽著,老師仿佛變了一個大牧童,同學們仿佛變了小牧童。來,咱們也騎上黃牛,走進畫中,走進詩里面……

      四、“文”趣

      1、讀“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1)讀出“騎”的自在、開心。

      師:小牧童天天放牛,和黃?捎H了。他騎在黃牛背上感覺怎么樣?指名讀(讀出自在、愜意)(你這樣用情地讀,這就叫“吟詩”。板書:吟)咱們把自己當成這個自在的小牧童吧!一起來吟。R讀)

     。ㄩ]眼聽音樂)小牧童閉上眼睛,你們騎著黃牛慢悠悠地走著,你們走進了哪里啊?(樹林里)那里有些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生想象:樹、花、草……)再吟,吟出開心。

      (2)讀出“振”的響亮、悠長。

      師:多美啊!多舒服!小牧童忍不。ǔ鹆烁瑁∧歉杪曉趺礃?(響亮)從詩中哪個字可以知道他的歌聲很響亮?(振)指名讀,小組讀。

      你們的歌聲樹上的枝葉都聽到了,它們一片傳一片,把歌聲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齊讀,(還不夠遠)再齊讀。讀出歌聲回蕩、悠長。

      2、讀“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讀出“意捕”的緊張、急切。

      師:正當小牧童騎著黃牛唱得高興的時候,樹林中另一個天才音樂家也高聲地唱了起來。大家聽。úシ畔s的叫聲)它是誰?(鳴蟬。

      聽,它的歌聲多得意啊!看看插圖,我們的小牧童怎么樣?(呆了、傻了、想去捕蟬,站在樹下一動不動)——這就是詩中的:意欲……出示三四句,齊讀。

     。ǔ鍪疽粋大大的“意”字)師:大家看這個“意”字,心里的“心”字上面有個聲音的“音”字,心里發出聲音——就是牧童心里在(想)(板書:想)。想什么呢?(想怎么捕到這只蟬)指名讀、齊讀,讀出牧童心里十分“想”捕到鳴蟬的急切。

     。2)讀出“忽然”的迅速、敏捷。

      師:這么想捕到這只蟬?那還能唱歌嗎?(不能)所以我們的`小牧童就(“忽然閉口立”)!這個動作變得是慢還是快呢?(快)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忽然”是什么意思?(馬上、很快……)師生合作讀,讀出動作的迅速、敏捷。

      (3)讀出“閉”的謹慎、無聲。

      師與指名讀一生:小牧童,你為什么“閉口”“立”在這里,不唱歌了?(因為再唱,蟬就要嚇跑了。

      引導個別讀,(蟬兒聽到你的聲音了。┬〗M讀,讀出小聲、輕聲、無聲、心語、無語……(此時無聲勝有聲!)

      五、“吟”趣

      1、吟動靜,吟出對比。

      師:詩人把他所見的畫面寫成了這樣一首詩,現在我們能不能吟著詩,想出畫面來呢?這畫面還會動呢。ㄕn件:“騎、振、捕、閉、立”變紅)生讀全詩。

      師:我發現,你們吟誦一、二行的時候,聲音放得亮一些;而吟誦三、四行時,聲音壓得低一些。為什么?(一、二行詩中牧童在快樂地騎牛、唱歌;三、四行詩中牧童在想捕蟬,心里緊張……)哦,你們吟得真用心!讓老師再聽聽!

      分男女生吟誦,吟出動靜之別。

      2、吟假想,吟出創意。

      師:你們猜一猜,小牧童捕到蟬了嗎?(生自由說)

     。1)捕到了,因為……。捕到之后,心情如何?(高興、得意)小牧童手里捧著蟬,又騎著黃牛回家了。讀一、二行,讀出得意。

      (2)沒捕到,因為……。沒捕到,他兩手空空地騎黃;丶伊耍≡僮x一、二行。

     。3)繼續捕。沒捕到,但這時又聽見林中傳來“知了、知了……”的聲音,小牧童又會怎么樣?讀“意欲——”反復捕。

      師:這首詩就是一個謎。×艚o愛讀詩的小朋友們盡情猜想!

      3、吟唱。(播放《所見歌曲》)多有意思的一首詩呀,怪不得有人要把它唱成一首歌了!大家來聽聽!……(聽兩遍后)詩不僅可以用來讀,用來呤誦,還可以美美地唱呢!(板書:唱)來讓我們一起跟著唱吧!

      六、“書”趣

      書寫“立”與“童”。

      引:古詩能變成一幅美麗的畫,一個有趣的故事,一首動聽的歌,還能變成靈動的字呢!

      1、出示生字“立”“童”,讀準字音。

      2、觀察字形。游戲“找相同”“找不同”。

      3、師示范指導,學生書空。指出生字所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自由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三個一”、“三個美”:姿勢美、筆畫美、間架結構美。)

      5、用投影,集體評議。

      七、總結、拓展。

      1、背誦古詩。

      2、擴詞擴句,朗朗誦讀。

     。ㄌ煺娴模┠镣

     。▌勇牭模└杪暋。

     。ㄒ驗椋┮庥,

     。ㄋ裕┖鋈弧。

      點點頭,扭扭頭讀。

      拍著手讀,男女聲和。

      倒背,跺著腳讀。(之所以)忽然……,(是因為)……。(動聽的)歌聲……,(天真的)牧童。

      3、結語:咱們五千年文明古國,像《所見》這樣有趣的經典詩歌還有許許多多(推薦幾首),就讓我們今后繼續快快樂樂學古詩,做一個有詩意的中國娃吧。ㄒ魳菲穑

      板書設計:

      所見

      袁枚

      看讀

      聽吟

      想唱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所見》教案01-08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12-16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4篇12-20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3篇01-30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3篇)01-30

    小學三年級語文《所見》教案(5篇)01-20

    語文《所見》教案15篇01-08

    語文《所見》教案(15篇)01-08

    語文《所見》教案匯編15篇01-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国产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 |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 日韩亚洲欧美伊人久久 | 亚洲综合婷婷六月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