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音樂小動物樂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樂小動物樂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音樂小動物樂隊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設計該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在農場里》。
2、讓幼兒在學唱歌曲的同時,能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并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3、在了解動物的習性的基礎上,為熟悉的歌曲創編語言節奏。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并能積極的參與表現音樂。
2、能從動物的叫聲中體會音樂的節奏。
活動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頭飾若干、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給幼兒每人發一個小鴨子頭飾)
1、師:小鴨子們,(幼兒答應)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農場。大家坐好啦,準備開車咯!(發生練習)
2、師:小鴨子們我們到站咯,我們一起去看看農場里都住著誰?(播放音樂《母鴨帶小鴨》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做律動)
提問:這個農場里都住著什么小動物?(幼兒說說)
我們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引導幼兒回答)
3、師:學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選擇幾名幼兒示范)
4、 (播放《在農場里》)
師:你聽出來了嗎?小動物們唱歌歡迎我們呢。
二、學唱歌曲《在農場里》
1、播放歌曲,并請幼兒回答有哪些小動物歡迎我們。
2、小動物的聲音真好聽,讓我們一起學學(接龍)老師唱前半句,學生唱后半句。
3、小朋友真棒小動物的歌曲一下子就學會了,下面我們邊唱邊邊做動作,老好好觀察那位小朋友最出色我們請他上來表演。
(再次播放歌曲)請優秀的幼兒上來表演示范。
三、創編語言節奏
1、再次播放歌曲,幼兒自由談論農場里還有什么小動物沒空來唱歌歡迎我們。
2、他們是誰呢?如果他們來了,他們會怎樣唱呢?(幼兒自由描述)
3、還有那些小動物要來歡迎我們?我們也來把他創編到節奏里面去。
4、幼兒跟著音樂創編歌曲。
四、歌表演
師:這首歌曲我們今天已經很熟悉了吧,下面請你們用形象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來完成歌曲的演唱。
(評選出表演最優秀的來表演給大家看)
五、小結
今天我們參觀了農場,動物們唱了一首歌歡迎我們。我們學會了嗎?學會了我們就一起來表演一次。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讓幼兒體會到演唱的歡快,在教學中幼兒配合的很積極,整體效果不錯,可細聽下來幼兒在音高的把握上還不夠,主要是演唱方法不對,課堂中我忽略了這一點,為了趕進度而忽略了細節部分,這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另外,我將創編環節放在之后感覺也不是很好,應該放在學唱歌之前,這樣會更利于幼兒創編演唱歌曲,唱準歌曲。
中班音樂小動物樂隊教案2
活動目標
感受樂曲、熟悉樂曲、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
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重點與難點
生活中的聲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區分出音的強弱,這首先應該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本教材的重點就是引導幼兒在感受樂曲、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難點是區分音的高低、強弱后學習用樂器等表現出音樂的高低、強弱。
準備
1、小鋼琴若干架讓幼兒感受音的高低。
2、三角鐵和小鼓各一件。
3、音樂磁帶《快樂之歌》。
4、分類圖片讓幼兒感受音的強弱。
5、提供各種各樣的樂器,數量多一些。
注:《快樂之歌》的旋律應在高音區,低音區分別出現而且有強弱之分。
設計思路
幼兒能區分音的高低、強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來小鋼琴讓幼兒感受音的高低,找來許多許多卡片讓幼兒回憶各種聲音的強弱是相當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讓幼兒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音的高低和強弱。如運用樂器,運用四肢的活動等等,通過多種形式就可以讓幼兒不斷感受、不斷表現,從而正確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
活動流程
角落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集體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
1、角落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強弱。
①用小鋼琴讓幼兒體會音的`高低。
幼兒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師可以通過不斷地講評讓幼兒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樣是樂曲“兩只老虎”分別在高音區,低音區彈奏,讓幼兒發現不同。知道在小鋼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給卡片找家讓幼兒回憶分辯生活中音的強弱。
讓幼兒回憶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給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聲音是響的,就把它歸到“強”的家里,反之歸到“弱”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戲里讓幼兒聽賞《快樂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會用樂器來打擊音樂的節奏,老師在指導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樂器,如小鈴,三角鐵,鼓等表現音樂,同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敲擊出不同的節奏。
2、集體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
①讓幼兒聽賞音樂《快樂之歌》,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發現樂曲有的時候出現在高音,有的時候出現在低音,并請幼兒找出高音、低音。
②請幼兒做“小小樂隊”,聽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師可示范用三角鐵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聽到樂音在高音部分出現就用三角鐵打擊節奏,聽到樂曲在低音部分出現,就要用小鼓來打擊節奏,并引導幼兒一起在試試。
③可引導幼兒自己想出各種辦法來區分:如讓幼兒提出用鈴鼓表示高音,用跺腳表達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用小鈴表示低音,一名幼兒講到的方法,老師和其它幼兒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這樣反復可多次。
④老師除了引導幼兒區分音的高低,還該引導幼兒區分音的強弱。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再次引導幼兒聽賞音樂,體會出音樂的強弱之分。
⑤老師和幼兒一起游戲,聽到強音由弟弟打擊節奏,聽到弱音由妹妹打擊節奏,也可以請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表示弱音,用跺腳表示強音;用小鼓表示強音,小鈴表示弱音。一名幼兒講到的方法,老師和其他幼兒都可以跟他一起玩,這樣反復多次。
注1:為了提高幼兒的趣味性,老師可以增強一些規則如用一些小帽子,誰能分清音的高低強弱就戴上一頂小帽子,反之則摘掉小帽子,看最后誰戴帽子的時間最長。
注2:集體活動可以根據班級情況分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區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區分音的強弱。
3、角落游戲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強弱。
幼兒在角落游戲中,老師可引導幼兒互相協商好如何表達音高音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音樂小動物樂隊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樂器演奏的能力。
2.體驗集體演奏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音樂CD《小動物樂隊》
2.教具:神秘盒一個小貓、小狗、小鴨玩具各一個
3.樂器:舞板、搖鈴、三角鐵各十個
4.學具:音樂游戲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音樂呼啦圈)
1:問好。你好/小朋友/
你好/鼻子好/
你好/客人好/
你好/小貓好/等
2:律動.播放音樂《小動物樂隊》,和小客人一起跳舞。
二、基本部分:(音樂游戲盒)
1:感受固定節奏型。
(1)教師帶領幼兒欣賞音樂《小動物樂隊》,提示幼兒當聽到樂器聲響時,用拍手打節奏。
(2)教師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感受固定節奏型。
Tata/titita/
2:聲音聽辨。
小客人帶來禮物,聽聽分別是什么?一一說出名稱(舞板、搖鈴、三角鐵)
3:探索樂器。
(1)幼兒分三組坐好,每一組發一種樂器,進行探索。
(2)分別說一說這三種樂器是怎樣發出聲音的。(舉手回答)
4:使用樂器打固定節奏型。
5:分組進行練習。提示幼兒看教師指揮。
6:集體演奏。
(1)教師播放音樂《小動物樂隊》。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是小貓隊、小狗隊和小鴨隊,教師指揮幼兒用手中的樂器為歌曲伴奏,先分組演奏再集體合奏。
第一段,舞板演奏
第二段,搖鈴演奏
第三段,三角鐵演奏
第四段,集體演奏
(2)此活動可以重復三次。
(3)教師組織幼兒互相交換手中的樂器,再次進行演奏。
7:活動結束。
教師引導幼兒一個一個排隊將樂器輕輕的'放進樂器筐里,然后學著各種動物朋友的動作回到座位上。
三、結束部分:(音樂彩色筆)
教師請幼兒翻開音樂游戲書,觀察圖畫,指導幼兒根據歌曲里各種樂器音色出現的順序,在樂器旁分別寫上數字1、2、3。
活動反思: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理解固定節奏型,具有樂器演奏能力。大多數幼兒充滿興趣,及個別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有出錯現象。
中班音樂小動物樂隊教案4
一、設計思路
幼兒能區分音的高低、強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來小鋼琴讓幼兒感受音的高低,找來許多許多卡片讓幼兒回憶各種聲音的強弱是相當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讓幼兒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音的高低和強弱。如運用樂器,運用四肢的活動等等,通過多種形式就可以讓幼兒不斷感受、不斷表現,從而正確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熟悉樂曲、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
2、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三、重點與難點
生活中的`聲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區分出音的強弱,這首先應該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本教材的重點就是引導幼兒在感受樂曲、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區分音的高低和強弱,難點是區分音的高低、強弱后學習用樂器等表現出音樂的高低、強弱。
四、準備
1、小鋼琴若干架讓幼兒感受音的高低。
2、三角鐵和小鼓各一件。
3、音樂磁帶《快樂之歌》。
4、分類圖片讓幼兒感受音的強弱。
5、 提供各種各樣的樂器,數量多一些。
注:《快樂之歌》的旋律應在高音區,低音區分別出現而且有強弱之分。
五、活動流程
角落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集體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
1、角落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強弱。
①用小鋼琴讓幼兒體會音的高低。
幼兒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師可以通過不斷地講評讓幼兒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樣是樂曲“兩只老虎”分別在高音區,低音區彈奏,讓幼兒發現不同。知道在小鋼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給卡片找家讓幼兒回憶分辯生活中音的強弱。
讓幼兒回憶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給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聲音是響的,就把它歸到“強”的家里,反之歸到“弱”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戲里讓幼兒聽賞《快樂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會用樂器來打擊音樂的節奏,老師在指導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樂器,如小鈴,三角鐵,鼓等表現音樂,同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敲擊出不同的節奏。
2、集體活動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強弱。
①讓幼兒聽賞音樂《快樂之歌》,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發現樂曲有的時候出現在高音,有的時候出現在低音,并請幼兒找出高音、低音。
②請幼兒做“小小樂隊”,聽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師可示范用三角鐵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聽到樂音在高音部分出現就用三角鐵打擊節奏,聽到樂曲在低音部分出現,就要用小鼓來打擊節奏,并引導幼兒一起在試試。
③可引導幼兒自己想出各種辦法來區分:如讓幼兒提出用鈴鼓表示高音,用跺腳表達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用小鈴表示低音,一名幼兒講到的方法,老師和其它幼兒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這樣反復可多次。
④老師除了引導幼兒區分音的高低,還該引導幼兒區分音的強弱。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再次引導幼兒聽賞音樂,體會出音樂的強弱之分。
⑤老師和幼兒一起游戲,聽到強音由弟弟打擊節奏,聽到弱音由妹妹打擊節奏,也可以請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表示弱音,用跺腳表示強音;用小鼓表示強音,小鈴表示弱音。一名
幼兒講到的方法,老師和其他幼兒都可以跟他一起玩,這樣反復多次。
注1:為了提高幼兒的趣味性,老師可以增強一些規則如用一些小帽子,誰能分清音的高低強弱就戴上一頂小帽子,反之則摘掉小帽子,看最后誰戴帽子的時間最長。
注2:集體活動可以根據班級情況分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區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區分音的強弱。
3、角落游戲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強弱。
幼兒在角落游戲中,老師可引導幼兒互相協商好如何表達音高音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樂小動物樂隊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快樂的小樂隊教案01-05
中班音樂快樂小樂隊教案03-10
快樂小樂隊中班音樂教案01-27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快樂小樂隊03-31
中班音樂《小動物》教案01-27
中班音樂《小動物》教案9篇01-27
中班音樂《小動物》教案(9篇)01-27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動物的音樂》09-30
中班音樂《小動物》教案(匯編9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