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時間:2023-04-07 08:46:33 羨儀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數學游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精選20篇)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數字對幼兒來說是枯燥的,為了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我設計這堂以游戲為主的課,并通過對實物的觀察,讓幼兒了解數字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以激發幼兒在生活中觀察數字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發現生活中的數字,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3、運用數字進行游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兩行五列表格一張,藏有數字的表格一張。

      2、數字排列圖若干、

      3、數字連線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想數字,激發興趣

      1、出示空表格,讓幼兒數數有幾個格子。(10個)"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喜歡。今天有幾個數字寶寶要和我們捉迷藏,你們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數字的表格"你們看每個格子里都躲著一個不同的數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給找出來,誰來找一找。"

      3、老師引導幼兒逐一尋找藏著的數字、

      4、幼兒完整地讀數字兩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給數字排隊

      1、讓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字。

      "小朋友這10個數字中誰最大,誰最?(9最大,0最。"

      2、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小到大排序"小朋友我們來給數字排排隊,要求從小到大排,誰來排一排?"

      3、讓小朋友給數字從大到小排"剛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數字從小到大排隊,現在誰能它倒過來排一排?"

      4、讓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不同的排法"小朋友你們還想到什么排法嗎?"老師出示幾張排列圖標,問幼兒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1、讓小朋友找出平時接觸的數字"小朋友你們平時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過,用到過這些數字嗎?誰來講一件。"

      2、老師出示相關的數字實物"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么?上面有數字嗎?你知道這些數字有什么用嗎?"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師總結(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時間的,比如說鬧鐘上的數字,日歷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位子的,比如說小朋友在幼兒園茶杯擺放的位子,書目錄上的數字。有些數字是告訴我們數量多少的,比如說藥瓶上的數字,飲料上的數字、)

      四、玩一玩,體驗數字的有趣

      1、如果老師把數字用一種畫畫的方式畫下來,會發生什么情況?

      2、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東西?(小雞)找找小雞身上有數字嗎?看3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找一找(冰淇淋)我們再來看一個,這次數字娃娃多起來了,小朋友仔細找找。

      3、用數字來畫畫竟然能畫出這么多好玩的東西,看,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

      4、老師也用這些數字寶寶畫了一幅畫,不過,我每個數字只用了一次。

      5、老師剛剛給小朋友看了這么多由數字畫出來的畫,你們喜歡吧?

      6、小朋友們下課后你們自己也動手用這些有趣的數字寶寶來畫一幅畫好嗎?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數字:人類最早用來計數的工具是手指和腳趾,但它們只能表示20以內的數字。當數目很多時,大多數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來記數。漸漸地人們不滿足粒為單位的記數,又發明了打繩結、刻畫記數的方法,在獸皮、獸骨、樹木、石頭上刻畫記數。中國古代是用木、竹或骨頭制成的小棍來記數,稱為算籌。這些記數方法和記數符號慢慢轉變成了最早的數字符號(數碼)。如今,世界各國都使用阿拉伯數字為標準數字。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讓幼兒喜歡識數,并對身邊的數字充滿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2、認知目標:引導幼兒加深對數字1、2、3的識別。

      3、能力目標:通過點數或心數判斷物體的個數(1、2、3個)并能將實物或圖片與等值的數字連線做朋友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1、認識數字1、2、3

      2、聽懂別人談話的內容。

      教具準備:皮球1個,紅花3朵,口杯3個,圖片若干張,掛鉤,數字卡,手機,錄音等。

      活動過程:

      一、齊唱歌曲《找朋友》,并讓小朋友說說你的朋友是誰?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二、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識數興趣。

      1、教師接聽電話,要求小朋友們安靜聽一聽,是誰給老師打電話來了

     。ā拔梗愫!請問你是誰?”“什么?你是數字媽媽呀,找我有什么事?”“數字寶寶要到我們幼兒園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讓我們班的小朋友他們找朋友,可以呀!”“那他們什么時候來?”“現在就來了,在我們教室門口,還帶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現在就去迎接他們。”)

      2、提問小朋友:剛才誰給來老師打電話了?誰要到我們教師來?他們要來干什么?那小朋友們敢不敢數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勵幼兒)

      3、迎接數字娃娃的到來。

      1)、數字“1”娃娃進教室,放錄音聽他的自我介紹:“家好!我是數字娃娃‘1’,很高興見到各位,今天我想請中班的小朋友我找朋友,因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個’的東東做朋友,記住了喲!

      2)、迎接數字娃娃“2”,聽錄音:“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將和你們一起玩游戲,家喜歡嗎?你們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個’物體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嗎?”

      3)、數字娃娃“3”來了。聽錄音(不耐煩的語氣)“真倒霉,數字1和數字2硬是拉我來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戲,他們那么小,誰會我數字3找朋友啊!不該來,真是不該來!”

      4、鼓勵幼兒,聽數字3說我們小,不能他找到朋友,小朋友們你敢不敢數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數字1要找什么樣的朋友?數字2呢?數字3呢?(再次明確目標)

      三、玩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

      1、通過出示數字娃娃帶的玩具(一些實物),比如:2個口杯、3朵紅花、1個皮球等讓數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導幼兒把找朋友的結果說下來,如:1和1個皮球做朋友,2和2個口杯做朋友,3和3朵紅花做朋友等。以此激發幼兒:看,剛才數字3小看我們說我們不能他找到朋友,這不,現在我們不是他找到朋友了嘛,看來我們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圖片數字娃娃找朋友。(盡可能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展示的機會)

      3、連線找朋友。

      1)、在黑板上擺三張圖片,分別表示1、2、3,在圖片的下面擺上與之不對應的數字娃娃,引導幼兒觀察:現在數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這一幅圖片做朋友?為什么?那他們的朋友分別在哪里?這是我們可以用一條線線把數字娃娃和他的朋友連起來,表示他們手拉手做朋友。(教師做示范)

      2)、將圖片換一換,指名幼兒嘗試給他們數字娃娃找朋友。

      4、夸獎表現好的幼兒,今天家真了不起,數字娃娃找了這么多的.朋友,我代數字娃娃給你們說一聲:謝謝小朋友!

      四、拓展練習

      出示圖片(上面畫有4條小魚)讓小朋友們他找朋友,說一說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誰會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數字4沒來,說不定明天我們還要給數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們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見啦!拜拜!

      活動思:

      學條件的限制這節課我們沒能使用電子課件,但是孩子們通過多多的實物及圖片能將他們各自表示的數字與數字娃娃1、2、3對上號,整個找朋友游戲的過程從實物開始,到圖片,再到連線找朋友,難度在層層遞進。用數字娃娃對中班小朋友的不信任做為小朋友們勇氣與動力的源泉,到小朋友們為數字娃娃找到朋友的勝利結果,鼓舞孩子產生自信,挑戰困難。所以我感覺這節課,不僅有數學知識,更深透了社會知識、健康知識,既有孩子說話聽話能力的培養,更有孩子識數、對應等數學知識。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已經在細心觀察,他們會進行些初步的比較分析,如:在餐后活動時間,小朋友喜歡聚在起討論外面橫著豎著的欄桿,有的說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說明幼兒對同類事物開始作比較了,但還不會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數學活動《比粗細》的教育目標在于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感性認識,會用多種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粗細,并能用語言正確表達,通過分層投放材料的操作,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并用語言準確表達。

      2.通過觀察、操作、游戲等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3.提高幼兒的探索欲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物體的粗細。

      活動難點: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粗細。

      活動準備:

      1.圖片:粗細不同的.茄子、大樹、蘿卜。

      2.粗細不同的紙棒、水彩筆、吸管、旺仔瓶等實物。

      教學方法:

      觀察法、操作法、游戲法。

      活動過程:

      一、通過玩游戲“粗寶寶、細寶寶”引出主題,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1.教師出示兩根紙棒,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問題。

      師:它們有什么不同呢?(個粗個細。)

      2.請幼兒將紙棒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紙盒,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小盒子上有什么?(有兩個洞洞。)這兩個洞洞有什么不同呢?(個大個小。)你能看出哪個是粗寶寶家的房門,那個是細寶寶家的房門?

     。2)介紹活動規則。

     。3)幼兒動手操作,感知紙棒的粗細。

      請個別幼兒在藏寶袋中拿出個粗的和個細的物體,并說說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幼兒了解粗細必須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的。(指認)

      二、啟發幼兒感知物品的粗細,并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所比較的物體的圖片。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細。

      師:出示兩根茄子,請幼兒仔細看看,這兩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根粗,根細。)

      師:出示兩棵大樹圖片,小朋友再仔細看看,這兩棵樹有什么不同呢?(棵粗,棵細。)

      3.啟發幼兒將物品按粗細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請你們動腦筋想想,這些物品可以怎樣分類呢?

      請個別幼兒上前來操作,其余的幼兒觀察。

      三、幼兒集體操作。

      師:請小朋友完成數學課本中第29頁的內容,看看圖中的物品,哪個粗,哪個細,請你把細的物品圈出來吧。

      四、游戲:說相反。

      幼兒跟老師玩“說相反”的游戲,加深幼兒對粗細的認識和理解。

      五、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知道了通過比較能夠知道哪個物體粗,哪個物體細,物品的粗細是相對的,同類物品,不同類物品,除了粗細不同,在大小,顏色,長短等方面也有區別,小朋友定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找出它們不樣的地方。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活動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細的物品,看誰找得又多又快。

      活動反思:

      本次三課活動,我上的是中班數學活動《比比》(比較粗細),活動開始我通過游戲“粗寶寶、細寶寶”引出主題,初步讓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因為,粗細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在出示兩根粗細不同的紙棒時,有的幼兒說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但幼兒還不會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物體的粗細。在這環節上應該多出示些粗細不同的物品為幼兒作比較,通過比較得出其結論。在操作過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幾種粗細、顏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筆、旺仔牛奶盒、彩筆盒等粗細不同的物品,來引導幼兒通過比較并正確表述物體的粗細,幼兒們在表述的時候大多數能明確說出物體的不同,還有部分幼兒不能準確的表述。在展示圖片上時間有點長,到了后面的環節就有些顯得時間有些倉促?偟膩碚f,在本次活動中,部分幼兒對粗細沒有生活經驗,在學習時,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粗細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數數”的樂趣,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2、能夠根據物品不同的呈現方式選擇合適的數數方法。

      3、在“清點食物”的過程中學習封閉數數,獲得封閉數數的多種方法。

      活動重點:

      獲得封閉數數的多種方法。

      活動難點:

      根據物品不同的呈現方式選擇合適的數數方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記號筆、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圖圖家要請客,圖圖媽媽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我們來幫他們數一數吧!

      二、清點食物

     。ㄒ唬⿺道

      1、數數。

      圖圖家準備了多少梨招待客人?

      2、老師數出來比你們多。ń處熝菔惧e誤的數數方法)我數的方法對嗎?怎么不對?

      小結:記住第一個數的,數一圈,數過的不要重復數。

     。ǘ⿺堤O果(10個蘋果)。

      1、圖圖媽媽還準備了許多蘋果,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

      2、圖圖媽媽準備了幾個蘋果?你是從哪個開始數的?

      小結:找出最特別的作為第一個,開始數,數過的不要重復數。

     。ㄈ⿺堤枪

      1、出示糖果,請你幫圖圖媽媽數數有多少顆糖。

      2、請兩個小朋友數數糖果罐里共有幾顆糖,并讓他們介紹一下自己是怎么數的。

      3、驗證:到底是幾顆糖,一起來數數。

      小結:沒有特征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給他做上標記,然后開始數,第一個數過了不要重復數。

      三、幼兒操作活動

     。ㄒ唬┎僮骰顒。

      師:客人都快要來了,可是還有好多東西沒數呢!請大家一起幫忙數一下吧!在數的時候,你可能會忘記哪個是你第一個數的,(出示做標記材料:超輕黏土、記號筆、印章)這些東西可以怎么用,就能讓你記得第一個數的`東西?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間相互交流數數的方法,學習一下別人的方法再數,數出的結果一樣嗎?

     。ǘ┙涣。

      師:一樣的東西怎么數出來不一樣的數量呢?請幼兒演示各自數數的方法。

      答案揭曉:正確的數量在食物的下方,請撕開雙面膠,看看,和你數出的數量一樣嗎?

      四、情景——客人來了

      師:“叮咚”門鈴響了,客人們來了,看看有誰來做客了?總共來了幾位客人?(10位)

      師:10位客人,每樣東西得準備幾份呢?(10份)

      師:看看,什么東西是正好10份的?什么東西是少10份的?再添上多少就變成10份了?

      五、結束活動

      今天你們幫了圖圖家一個大忙,現在,請你們帶著這些好吃的東西分享給其他班里的小朋友吧!

      活動延伸:

      將材料投放到區角中供幼兒繼續討論、探索。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復習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排除顏色、大小的干擾將圖形按形狀特征進行分類。

      3、培養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品質。

      活動準備:

      1、用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拼成的房子1間。

      2、小白兔頭飾1個(請一大班幼兒扮演小白兔用),“魔術箱”1個(內裝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圖片若干)。

      3、紙箱做成的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復習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

      (1)講故事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說,“調皮的秋娃娃來了,它在森林里跑來跑去,刮起了大風,把我的房子都給吹破了,您能不能幫我造一間新房子呢?”于是老師就連夜給小白兔造了一間新房子。你們看,這件新房子漂亮嗎?

     。2)出示房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房子各個組成部分的形狀。

      ①教師:你們看,老師把房頂蓋成了尖尖的,這個房頂是什么形狀的呢?(三角形)

     、诜可硎欠椒降,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

     、坶T又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形)

      2、游戲:“變魔術”。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全都答對了,現在老師跟你們玩一個變魔術的游戲。(教師出示“魔術箱”)

      (2)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來了魔術箱。今天老師就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喲!你們任意說出圖形的名稱,老師都能從魔術箱里變出來。(教師通過觸摸從魔術箱拿出幼兒說出的圖形)

      3、操作活動,將貼紙上的各種圖形,按圖形標記貼到幼兒用書相應的盒子里。

      (1)教師:請翻到幼兒用書第8頁,看看每個盒子上面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每個盒子上的圖形標記。)盒子外邊有什么?(不同顏色和大小的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秋天天氣涼了,這些圖形寶寶在外面會著涼的.,現在我們按盒子上的圖形標記把它們送回家,好嗎?(引導幼兒把圓形的圖形送到圓形標記的盒子里,正方形的圖形送進正方形標記的盒子里,三角形的圖形送到三角形標記的盒子里。)

      4、游戲:“鋪路”,按形狀特征進行分類。

      (1)一名大班幼兒扮演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道謝,并要求再次幫助。

     、汆健處熃与娫,小白兔說:“老師,謝謝您為我造了一間新房子!剛才我想來跟您道謝時,可家門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腳扭傷了,老師能不能再幫助我把這條路鋪好呢?”

     、诮處煟耗銈兌悸牭叫“淄玫脑捔,那我們一起幫助小白兔把路鋪好吧?

     。2)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紙箱做成的小路。

      教師:這里有許多不同的形狀,還有一條有很多泥坑的小路。這些形狀分別應該鋪在哪個坑里呢?請你們來試試看。ㄒ龑в變焊鶕拥男螤、大小尋找相應的形狀填坑。)

      5、結束部分:請幼兒扮小兔跳,沿著鋪好的路去探望受傷的小白兔。

      教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的路已經鋪好了,那我們現在沿著鋪好的路趕快去看看受傷的小白兔吧。誰知道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呢?我們一起模仿小白兔走路的樣子去看它,好嗎?(幼兒扮演小白兔沿著鋪好的路,蹦蹦跳跳地離開教室。)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7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2.根據數字和圖形標志匹配相同的圖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禮儀,體驗做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人手一盤魚;

      3.幼兒人手一個手環。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根據數字在操作板上貼相應數量的盛滿小魚的盤子,并且根據手環上的數字貼相應數量的圖形。

      活動過程:

      一、準備去做客。(復習7以內的數數)

      1.交流做客的禮儀:

      師:今天倪老師要帶你們去貓媽媽家做客!你們一定很開心吧!那我們去做客要注意什么呢?(懂禮貌)什么是懂禮貌?看見貓媽媽要打招呼。那還要帶些什么呢?(禮物)帶什么禮物呢?(魚)是呀,貓媽媽最喜歡吃魚了。

      2.準備禮物:

      老師這里有很多盆小魚呢!大家每個人來端一盆吧!每個人都端到了一盆魚,大家數一數,你的盤子里有幾條魚?

      幼兒講述自己盆里的小魚個數,并一起驗證。

      師:禮物準備好了,我們準備出發啦。ㄒ魳罚簹g樂舞。教師帶領著幼兒繞著教室走一圈)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發前的準備。

      師:在出發之前,老師可有個要求:你們一路上經過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2.去的路上。

      依次出示課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幅圖:

      教師隨在著畫面的變化提出不同的問題。

      第二幅圖:一座小橋

      第三幅圖:二座蘑菇亭第四幅圖: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五幅圖:四朵花的花園第六幅圖:池塘里有五只小鴨子第七幅圖:草地上有六只長頸鹿第八幅圖:樹林里有七棵小樹

      3.小結:小朋友想一想,去貓媽媽家經過了哪些地方?出示相應圖片。他們分別可以用什么數字來表示?請小朋友有一句完整的話來表示。

      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1.到達貓媽媽家師:貓媽媽家到了,出示課件第九幅圖,并發出敲門的聲音,并問:貓媽媽在家嗎?

      學習做客的禮儀:敲門,你好,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

      我們給你帶禮物來了。

      2.給貓媽媽送禮物:

      師:我們給貓媽媽帶來了這么多魚,究竟該放在哪里呢?

      貓媽媽說:“別急,我這里有好幾個數字寶寶,你的盤子里有幾條魚就把盤子送到幾的數字寶寶下面。小朋友你會送嗎?好,現在先請女小朋友送,再請男小朋友送!

      一起驗證一下。

      3.貓媽媽也要送禮物給我們。

     。1)提出要求:

      師:貓媽媽說她收到了禮物非常高興,也有禮物要送給小朋友們,他要給每一個小朋友送一個手環。但是貓媽媽非常忙,禮物只做了一半,剩下的要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做了,做對了,禮物就是你的了。

     。2)老師示范做手環。那手環怎么做呢?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出示手環,介紹材料。上面有什么呢?數字和圖形。這是什么意思呢?4和三角形(就是要在手環上貼4個三角形。)

     。3)幼兒操作:指導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看清楚數字和幾何圖形。

      (4)交流:我做了幾個手環,數數有幾個什么幾何圖形。

      三、結束

      師:時間很晚了,我們要準備回家了,和貓媽媽說再見吧。ㄒ魳罚簹g樂舞)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方法,區分2-5樣物體的厚薄,并對其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

      3、通過分類合作比較,體驗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木板,書,圍巾,紙,襪子,毛巾,餅干,鞋盒,飲料,積木,籃子

      活動過程:

      一、目測

      1、師:小朋友冬天穿的外套,比你們現在穿的要怎么樣。ê瘢┠乾F在的的呢(。

      2、出示木板師:我這里有一塊木板,你們覺得是厚還是薄呢?

      師:那我現在在拿出一塊,現在這塊木板是厚還是薄呢?

      小結:原來一樣東西是不能比的,要兩樣或兩樣以上的東西才能比較厚薄

      3、師: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這塊木板厚的(用眼睛看)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亮呢,一看就知道厚薄。

      4、出示書師:那請你們再來說說這兩本書誰厚誰薄

      師:請你上來指一指看,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的啊

      5、出示鞋盒

      師:咦,那這兩個盒子呢,請你上來指指看,你用這么辦法啊

      小結:我們能通過自己的眼睛,來比較東西的厚薄。

      二、觸摸

      1、教師出示圍巾

      師:天氣變得冷起來了,我要圍怎樣的圍巾,那請你們想想看,這兩條,我要圍哪一條呢

      師:你們都覺得是這條厚嗎

      師:那你是用什么辦法知道呢師:對了還可以用摸一摸的方法來比較

      2、教師請幼兒上來摸,上來區分

      師:那金老師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是哪條厚,哪條薄

      小結:我們剛才可以用自己的手來摸一摸,來比較物體的厚薄

      3、在每張椅子下面放兩樣厚薄不一的東西

      師:老師在你們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個籃子,請你來比較籃子里的東西,在最厚的東西上面貼上紫色的記時貼,貼好的小朋友把籃子送到這里,記住自己是放在哪里的教師檢驗2-3樣物品。

      小結:我們的小朋友真棒,能用手觸摸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厚薄

      三、并放比較

      1、教師出示兩塊厚薄不明顯的肥皂(桌上地面上)

      師:那請你來看看,這兩塊肥皂,誰厚誰薄

      師:哇,有些人覺得是這快厚,有些人覺得是這快厚,那底是誰厚呢,請你來想想辦法比一比。

      師:恩真棒你的辦法真好,是把兩塊肥皂,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師:咦,那里又有一塊肥皂,跟這里的肥皂比是厚的還是薄的啊

      師:你用什么辦法進行比較啊

      師:你用什么辦法進行比較啊講述比較厚和比較薄

      2、出示餅干盒

      師:現在的這三盒餅干誰最厚誰最薄,請你也來比一比

      師:你用什么辦法比較出來的

      小結:對于有些物體厚薄不明顯的,我們可以用并放比較的方法

      四、超市

      1、出示不同厚薄的東西

      師:剛才我們的小朋友都學會了并放比較厚薄的的方法是不是啊,有位超市的售貨員,想請你們幫幫忙,你們愿意嗎,原來超市有很多厚薄不同的東西需要整理,并要找到自己的家,你看有用品區,飲料區,食品區,玩具區

      師:等一下請每個小朋友拿一件商品,先去找到他們的家,然后再進行比較,你可以從厚到薄,也可以從薄到厚的給他們排排隊。

      檢驗: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排的對不對,這一組,這是最薄的,這是最厚的,教師依次檢驗

      總結:今天我們學會了很多種辦法去比較厚薄,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也可以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五、尋找,操作

      師:我們的家里,教室里都有很多的東西可以用來比厚薄,那現在我們就到教室里去比一下。

      活動延伸:

      找一找自己的衣服,把薄的和厚的區分后放好。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后,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我采用了情景導入的方法;小兔去買衣服,請小朋友們幫小兔選一件薄厚合適的衣服。果然,表演一開始就牢牢的吸引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開始積極地給小兔幫忙,甚至在活動結束后一位小朋友還意猶未盡的和我說:“老師,我覺得你今天的表演太有意思了!

      但是也有美中不足,我比較了三件衣服的'薄厚,缺少嚴謹的數學語言去歸納,如哪件最薄、哪件最厚,哪件介于兩者之間。同時,由于三件衣服比較之后已經是按順序排好了的,所以再讓小朋友們來排序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就沒有讓孩子們正逆排序,這里就忽視了目標2,其實可以問問孩子們:“衣服是按什么順序排好的,還可以怎么排?”這樣就會引出正逆排序?礃幼釉谠O計活動的時候考慮的還不夠周全,在處理課堂隨機應變的方面還需要再加強鍛煉。

      接下來我請孩子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比較薄厚,因為缺乏生活經驗,我也沒有提供大需范例,所以一下子就把孩子們考住了,看樣子平時生活中的教育還需多關注,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擴充孩子們的知識面。

      最后在分組操作的比較中,我將孩子們分成四個組,第一組比較書的薄厚,第二組比較衣服的薄厚,第三組比較板子的薄厚,第四組比較紙的薄厚。因為前面忽視了正逆排序,所以這里我直接讓孩子們按照物體薄厚排排隊,卻沒有先讓孩子們比一比薄厚,直接過快的過度導致能力強的孩子獨攬大局,能力弱一些或內向一點的孩子無所事事。其實如果讓孩子們自由選擇一件物品之后再和同伴們比一比,再來排排隊,就會讓孩子們動起來,再讓孩子們交換組試一試,活動將會更加有趣。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傳統的幼兒園數學教學中,“0”的教學常常被忽視,而在蒙氏教學中,“0”的教育格外重視。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通過蒙氏教具的操作和游戲方法,讓幼兒認識“0”,了解“0”的'意義以及“0”的重要作用,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對“0”的認識一定會提升一個高度!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0”在自然數的概念是“沒有”。

      2、聯系生活,讓幼兒認識“0”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1、蒙氏教具:紡錘棒箱、紡錘棒。

      2、數字卡片;0-4各一個,豆子與數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與“0”有關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游戲:介紹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XXX,我叫XXX。

      二、認識“0”的意義。

      1、認識紡錘棒與紡錘棒箱。

      2、老師示范操作,引導幼兒認識0表示沒有。

      3、教師小結:0表示沒有。

      三、游戲:0的游戲

      1、抓豆子

      玩法:請5名幼兒分別拿數字0-4,然后拿對應的豆子,拿到0的幼兒不拿豆子。

      2、看誰聽的準

      玩法:老師任意說:小朋友跳X下,幼兒跳相應的次數,跳錯的取消游戲資格。

      四、聯系生活,讓幼兒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較數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認識緊急求救電話110、120,服務熱線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兒講一講,在哪兒還見過0。

      4、請幼兒尋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并知道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0。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在幼兒的生活中時時能捕捉到數學的影子,幼兒對數學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為此開展了《小貓釣魚》活動。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兒構建連續、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幼兒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貼近幼兒生活的數學教育中,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幫助他們對新知識進行同化和順應,為幼兒學習數學提供廣泛的基礎;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兒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點數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礎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訓練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以及準確的判斷力。

      游戲內容

      1、家長先要準備好小貓釣魚的玩具一套。

      2、家長告訴幼兒。"你今天扮演小貓,看看你能釣多少條魚?"幼兒拿起釣桿開始釣魚(這種玩具是一直轉動的,而且魚的嘴巴一張一合,可以鍛煉幼兒)當幼兒釣到一條時,家長就問"釣到幾條?"幼兒會回答"1"條。當幼兒再釣到一條魚時,家長說"一條與再添上一條魚是幾條?"幼兒回答"2條"。第三條時引導幼兒說出"2條魚再添上一條魚是3條魚"當幼兒釣到第4條魚時,家長問幼兒:一共釣了幾條魚?并且讓幼兒仔細數釣到魚的個數,說出總數,"3條魚加上1條魚是4條魚"。

      游戲指導

      1、幼兒釣魚時,家長要鼓勵幼兒不慌不忙的釣魚,鍛煉耐心。對于釣不到魚的幼兒,家長可以手把手的幫助。

      2、幼兒在達到游戲目標時,若有興趣,把魚放在里面重新進行。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思維還是很活躍的,參與積極性比較高。針對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他們天真浪漫,愛說愛動,及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活動關鍵在于采取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果老師能夠讓孩子們一上學就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起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對孩子們來說,將受益匪淺。

      數學活動“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幼兒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數學活動中教師要能及時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培養幼兒有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的大小,知道大與小的區別。

      2、豐富量詞。

      3、在活動和操作中找出大小不同等物體并能進行連線。

      活動準備

      1、圖片、椅子、頭盔

      2、筆、幼兒活動材料4p7-8

      活動過程

      一、區別生活中的大和小

      1、這是誰。。ú窭蠋熀鸵幻變海┪覀儊砜纯此麄冋l要大啊!誰要小。。ú窭蠋煷螅∨笥研。

      2、小眼睛真靈,現在再考考你們哦!出示(大椅子和小椅子)請你找找那把椅子要大,那把椅子要小。(學習量詞:把)。

      3、你們真厲害!這也難不到你們。我再出一點難的,看你們行不行。(大頭頭盔和小頭盔)看看現在是哪個頭盔要大,哪個頭盔要小(學習量詞:個)

      二、分辨圖片中的大小

      1、我們小小班的小朋友真厲害!來自己表揚一下自己。今天我們這里來了兩位客人,它們碰到了一些麻煩的事,想請你們幫幫它們。你們愿意嗎!瞧,他們來了。出示課件四(大大熊和小小熊)

      2、你們能猜出誰是大大熊,誰是小小熊!為什么?(大大熊要大,小小熊要。┐蟠笮芎托⌒⌒軒砹撕枚嗪脰|西,讓我們來看看吧!請幼兒觀察圖片,并請幼兒說說看到了什么?(手套、圍巾、帽子等)3大大熊和小小熊把它們的東西都放在一起了,不知道哪些東西是小小熊的,哪些東西是大大熊的,你們來幫幫他們找找。你幫它們找的時候要記得大大熊是用大東西,小小熊是用小東西的。

      4、請幼兒說說哪些東西是屬于大大熊?哪些屬于小小熊的?為什么?(教師可進行示范,同時請幾名幼兒上來將大小的東西貼到相應的'位置上)

      5、剛才我們是把大的東西放在大大熊的東西,把小的東西放在小小熊那里。現在你們看大大熊和小小熊還有一些東西,可是現在它們想請你們用連線的方法東西連到它們那里。(提醒幼兒如果在連線的時候要畫直線,不要歪來歪去)

      6、我們現在已經把屬于熊大大和熊小小的東西找到了?!現在我們的本子上也有大大熊和小小熊,現在請你們也用線把大的東西連到大大熊的那里,小的東西連到小小熊那里。

      三、操作練習連線

      1、教師提醒幼兒要一個一個找過去,不要漏掉了。

      2、幼兒練習,教師在旁指導并及時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3、請家長幫忙檢查幼兒是否做對,如做對的到教師這里貼一個五角星。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1、能在1~5的數字中找出數字5。

      2、能將數字5與有5個元素的物體集合匹配。

      二、重點與難點

      1、認識某數的主要標志是理解該數的實際意義。幼兒理解數的實際意義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即排除物體的外部特征,抽象出物體的數目特征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進行各種數物對應的活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2、難點,能夠不受物體的大小、排列、形狀等因素的干擾,抽象出物體的數目特征。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1~5的數字卡,動物印章,大串連(玩具)。水果、動物、汽車等卡片、盒子。

      2、環境創設:在數學活動區內放置以上的物品,供幼兒操作探索。

      四、設計思路

      抽象能力差,不能排除物體外部特征的干擾是幼兒理解數的'實際意義的主要障礙;顒釉O計應針對這一特點,為幼兒安排操作探索活動,讓他們通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數物對應操作,逐步提高概括能力,達到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

      語言是幼兒從具體操作到抽象概括的橋梁。設計中可以通過分組討論,幫助幼兒完成對數的實際意義的抽象。

      五、活動流程

      操作探索—>分組討論—>鞏固操作

      1、通過操作探索讓幼兒體驗數物之間的關系。

      說明

      操作探索環節中有四個循序漸進的活動,教師應該引導幼兒按順序操作。

     。1)數物對應。幼兒操作如圖一的卡片,即在圓圈內放上物體。

     。2)按數取物。幼兒操作如圖二的卡片,即在每個數字下面掛上相同數目的大串連。

     。3)按物取數。幼兒操作如圖三的卡片。即在圓圈內放上相應的數字。

     。4)按數目分類。要求幼兒按卡片上物體的數量分別放入相應的數字盒內。

      2、通過分組討論使幼兒理解5的實際意義。

     。1)讓幼兒找出能用數字5表示的物體卡,并說明理由。

     。2)讓幼兒尋找活動室內可以用數字5表示的物體集合。

     。3)找出放錯的物體卡片,并設法改正。如:5的下面出現了4只蘋果,幼兒可以取下卡片放在4的下面,也可以卡片上貼上一個蘋果。

      3、通過鞏固操作,提高幼兒的概括能力。

      通過材料的改變,如不同的動物、交通工具、水果等,提高抽象概括的要求,鞏固對數字5的認識。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2

      一、活動內容:

      數學《捉螃蟹》

      二、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6以內數量的多少。

      2、能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的東西變成一樣多,體驗其中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紅螃蟹、黃螃蟹圖片若干。

      2、小籃子(貼有點子數)人手一個。

      3、包裝袋人手一個(貼有數字和顏色)。

      4、記錄紙一張。

      四、活動重點與難點:

      能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樣多的東西變成一樣多。

      五、方法與手段

      情景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

      六、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

      意圖一、捉紅色螃蟹

      1、游戲:捉紅色螃蟹

      提出要求:捉紅色的螃蟹,看清自己小籃子上的點子數,捉到和自己籃子上的點子數一樣多的螃蟹。(引導幼兒在音樂聲中開始捉螃蟹,音樂停,游戲結束)

      數數自己捉了幾只紅色的螃蟹?并交流。

      2、螃蟹變多

      教師出示自己捉的紅色小螃蟹(數量為6只),引導幼兒比較誰的多?有什么辦法把自己的螃蟹變得跟老師一樣多?小結:原來只要添上一些螃蟹就可以跟老師的一樣多了。根據老師的要求,按照點數捉螃蟹。

      知道添上幾只螃蟹,才能保持數量一致。通過游戲的方式,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讓幼兒自由發現螃蟹的數量不同,從而更好地感知“添上”的意義。二、捉黃色螃蟹

      1、捉黃色螃蟹

      要求,聽著音樂捉螃蟹,音樂停就結束,數數自己捉了幾只黃色螃蟹?

      2、螃蟹變少

      教師拿出自己捉的一只黃色小螃蟹,引導幼兒比較誰的多,誰的少?有什么辦法把自己捉的黃色小螃蟹變得跟老師的一樣多?小結:只要去掉一些螃蟹就可以變的`跟老師一樣多了幼兒根據游戲要求捉黃色螃蟹。

      知道去掉幾只螃蟹,才能保持數量一致。引導幼兒比較教師和幼兒自己螃蟹的數量,從而感知“去掉”的意義。三、變的一樣多

      幼兒練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自己的紅色螃蟹和黃色螃蟹變得一樣多。

      引導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幼兒進一步根據要求練習。鞏固幼兒對于“添上”或“去掉”的方法的掌握。四、包裝小螃蟹

      要求要看清袋子上的數字和顏色,袋子上的數字是幾就是裝幾只螃蟹?(互相檢查是否裝對)幼兒按照數字和顏色包裝小螃蟹。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識。

      3、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來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二、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用塑料繩在地面上圍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物質準備:

      1、半圓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種不同的大型組合積木若干。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一幅畫。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

      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比較、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戲:作客。

      教師以圖形娃娃的身份與幼兒做游戲。邀請幼兒去各個圖形娃娃家作客。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到圖形娃娃家去作客吧!來,先讓我們一起學袋鼠跳到圓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跳到已劃好的圓形中去)再讓我們一起學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ㄓ變阂黄鹋赖揭褎澓玫娜切沃腥ィ┳詈笪覀円黄鹋艿秸叫瓮尥藜胰,看一看是誰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兒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戲:娃娃請客

      教師創設游戲情節:圖形娃娃邀請小朋友吃飯,把幼兒帶到有半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形娃娃家吃飯的桌子有哪些形狀呀?(幼兒回答)對。圖形娃娃說,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經坐不下了,它們要把小桌子變成大桌子,你們有辦法嗎?(幼兒分組合作拼擺桌子,培養幼兒互助的能力。)

      教師:“桌子有了,椅子還沒有,我們就用積木來拼做椅子吧!不過,圓形的桌子旁要放圓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吧!(幼兒動手來擺放積木,把它們進行拼組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分別放在所對應的桌子四周。)

      4、游戲:送禮物

      教師:“圖形娃娃邀請我們來做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我們先送一個大蛋糕給它們,不過,圓形娃娃喜歡吃圓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歡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歡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錯了,娃娃會不高興的。幼兒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將積木一層層的進行拼搭,體驗歡快的情緒。

      5、和圖形娃娃告別,小結并結束活動。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會正確判斷6以內數的多、少、一樣多。

      2、會按商品的標價付款。

      活動準備:

      1、布置超市的情景,貼有1—6數字標價的商品若干(商品為廢舊的半成品材料),每人2—3張紙幣(為1—6的圓點紙片代替)。“樂樂超市”開業圖片(超市名稱牌、氣球、鞭炮)。

      2、教學掛圖一副。自制會員卡人手一張。

      3、幼兒用書22-23頁圖畫。

      4、錄音:鞭炮聲。

      5、精美小禮品若干、小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導幼兒入座:傾聽鞭炮的聲音,猜是什么聲音?什么時候會放鞭炮來慶祝?(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最后出示圖片:原來,今天是“樂樂超市”開業慶典,讓我們看一看超市里都有哪些東西吧!《教師此時可以以店長的口氣邀請大家》可以一直以店長的身份引導整節活動。

      二、基本部分

     。ㄒ唬、目測數群。

      1、出示掛圖(飲料類):這組貨架上有哪些商品?(果汁、酸奶等)分別提問每種飲料各有多少?(3-4個幼兒回答)你是怎么數的?(2——3個幼兒)還可以怎樣數就能很快知道他們的數量?(幼兒猜測討論)引導幼兒先目測一組數群,然后再接著往下數,最后說出總數。

      2、掛圖二(蔬菜類):用老師教你的方法快速地數一數各有多少蔬菜。

     。ǘ、比較6以內數的多、少、一樣多。

      1、掛圖三(水果類).引導幼兒觀看:看看水果架上的物品各是多少?誰多?誰少?怎么樣變成一樣多?知道橘子是5個,梨是6個,橘子比梨少一個,梨比橘子多一個。請小朋友一起來想辦法,怎么樣橘子跟梨就會一樣多?同樣方法比較其他水果。

     。ㄈ、超市購物,鞏固練習數物對應。

      請根據商品的標價和自己的.錢數(卡片上的圓點數),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教師扮收銀員,一一驗證。

     。ㄋ模╈柟叹毩暎河歇剢柎。教師以店長的口氣宣布:“本店今天開業,所有的顧客都可抽獎,只要答對問題就可獲得精美獎品一份,誰先來?”(此環節幼兒可選擇自愿參與,題目類型有:比4多1的數是幾?比6少1的數是幾?5添上1是幾?等等)。答對的小朋友即贈禮品。《或者說排隊的前6名顧客可參加有獎問答,余下的參加換購》

     。ㄎ澹C動部分:如果有沒參加抽獎的孩子,可參加“加1元換購”活動,繼 續鞏固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六)結束部分:辦理會員卡。每人一張會員,一元一分,看看今天花了幾元錢,就在卡上畫幾個圓點,表示積分。活動結束。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理解8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感知等量物體不同空間的排列形式。

      教學準備:

      范作、白卡片(許多)、鉛筆、水筆、蠟筆等。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8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感知等量物體不同空間的排列形式。教學方法與手段探索操作法;實物材料輔助教學。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引出活動要求。

      1、出示范作“紙牌”。

      師: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2、提出活動內容。

      師:這是我做的紙牌,今天我們來開個紙牌加工廠,請小朋友自己來做紙牌。

      3、引導幼兒了解做紙牌的方法。

      (1)每人做4張同一數字的紙牌。

     。2)先在紙牌的一角寫上同一個數字,然后再在中間點出相應的點數。

     。3)4張卡的點子排列要不一樣。

      (4)4張卡片上的點子用不同的顏色來制作。(紅、黃、藍、綠)

      4、老師進行示范制作。

      觀看紙牌。

      以快樂心情接受任務。

      學習制作紙牌的方法。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對做紙牌的興趣,在老師的范作以及示范下,了解如何制作紙牌的方法,為后面的制作活動作好鋪墊。二、引導幼兒做紙牌。

      1、提出要求。

      師:每人做4張牌,做好后愿意多做的可再做一些。

      2、指導幼兒制作紙牌。

      提醒幼兒每張卡上點子的排列要不一樣,要注意用4種不同的顏色制作。

      3、檢查幼兒做的紙牌。

      老師做質量檢驗員,檢查幼兒有沒有按紙牌上的數來點相應數量的點子。

      聽清制作紙牌時的要求。

      制作紙牌,每人都能按要求正確做一個數字的紙牌(4張)。

      有做錯的進行糾正、重做。通過做紙牌,來引導幼兒學會等量物體不同空間的`排列形式,理解8以內的實際意義,感知等量物體不同空間的排列形式。三、組織幼兒玩紙牌。

      1、請幼兒自由結伴,把紙牌合起來,然后再分一分,合作玩紙牌排數序、紙牌配對、紙牌比大小等游戲。

      2、老師帶幼兒玩一次紙牌,幫助他們理解簡單牌游戲的規則。

      3、組織幼兒繼續玩紙牌,關注幼兒在游戲中對數的概念的掌握情況,表揚能分享材料、合作游戲的幼兒。

      先完成的一起自由結伴玩牌。

      看老師跟小伙伴是怎樣玩紙牌的。

      再次自由結伴玩紙牌。通過玩牌,復習鞏固比較數量的大小,排序、配對,讓幼兒體驗游戲活動的快樂。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知道相鄰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通過操作比較和交流,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數卡(用夾子夾好掛在胸前)、一份貼紙娃娃,大數卡(1——6)

      操作作業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數學游戲:數字接龍

      1、教師與幼兒相互拍手報數:“我拍1”、“我拍2”……

      2、看數卡1——5,迅速說出比數卡上數字多1或少1的數。

      (二)認識相鄰朋友。

      1、理解“相鄰”一詞的含義。

      師“每個小朋友左右看看,說一說左邊最靠近自己的`朋友是誰,右邊最靠近自己的朋友是誰。我們就可以說XX和XX是我的相鄰朋友。

      2、幼兒相互交流、說說自己的相鄰朋友是誰。

      3、認識相鄰朋友的號碼。

      幼兒說說自己是幾號,自己的相鄰朋友是幾號和幾號。

      師:XX,你是幾號?(5號)你左邊的相鄰朋友是誰?是幾號?右邊的相鄰朋友是誰?是幾號?小結:你是5號,你的相鄰朋友是4號和6號。

      (三)認識相鄰數。

      1、給數字寶寶貼貼紙娃娃。(胸卡上是數字幾,就貼幾個貼紙娃娃)

      2、比較相鄰朋友所貼貼紙娃娃的多少。

      和自己的相鄰朋友比較貼紙娃娃的個數,說一說誰多誰少。

      3、認識2的相鄰數。

      提問:2號幼兒貼了幾個貼紙娃娃,可以用數字幾表示,他左邊的相鄰朋友貼了幾個,可以用數字幾表示,1和2比怎么樣?(1比2少1)他右邊的相鄰朋友貼了幾個,用數字幾表示,3和2比怎樣?(3比2多1)

      小結:1比2少1,3比2多1,像這樣:排在前面比它少1,排在后面比它多1的數,就是這個數的相鄰數。(強調相鄰數)

      4、說說其他數的相鄰數,并說出少1、多1的關系

      5、游戲:尋找相鄰數

      每個幼兒手拿一張數卡,老師出示數卡,問道:“小朋友,我問你,XX的相鄰數在哪里?”手拿該數相鄰數的小朋友一邊跑過來一邊說“在這里,在這里,XX的相鄰數在這里”。小朋友要記住自己數卡上的數字,是數字寶寶的相鄰數就趕快跑到他的旁邊來。

      (四)小組操作

      1、介紹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

      第一組:填空格(先看看空格前有幾個點子,再看看空格后有幾個點子,想想空格里應該印幾個點子)

      第二組:填空格(先看看空格前是數字幾,再看看空格后是數字幾,想想空格里應該貼上數字幾)

      第三組:添去點子(想想怎樣使三排點子和數字一樣多。)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7

      活動意圖:

      《指南》中對5-6歲幼兒提出了目標要求:能用簡單的記錄表、統計圖等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應"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食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幼兒已經對"表格"有一定的接觸,但大多還未使用過表格。本次活動調動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從中感知和理解數、量和數量關系,并促進幼兒對表格的使用,提高幼兒對集合和計數的認知。

      活動目標:

      1.嘗試自主完成水果及主食統計表,感受集合在生活中的作用。

      2.為幫助國王完成統計而自豪。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活動。

      2.物質準備:圖片(水果、主食、甜品)、磁貼,幼兒人手兩份白紙,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國王要給我們舉辦森林餐會,他給我們準備了水果、主食和甜品?墒牵澄镞@么多,小朋友這么多,老國王不知道該準備多少量,我們一起來幫忙。

      (二)自主完成水果統計圖

      1.投票與統計

      (1)出示水果磁鐵,并進行投票。

      (2)觀察投票結果。

      (3)驗證投票結果并計數。(分別驗證三種水果)

      2.幼兒自主完成統計圖

      (1)幼兒自主記錄,教師巡回觀察并指導,給提問及有需要的'孩子提供適度的幫助。觀察不同孩子的記錄方式,師幼一起討論不同的記錄方式,并說一說哪種更清楚,更讓人一目了然。

      (2)添加輔助線,使之成為表格。

      (3)活動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許多統計和記錄的活動都要用到表格。

      (4)師幼完成總表的水果部分

      (三)幼兒自主完成主食統計表

      1.幼兒為主食投票,并統計數量。

      2.分發紙筆,請幼兒自主完成統計表。

      3.活動小結:在制作表格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方法,但是結果是不變的。

      4.師幼完成總表的主食部分。

      (四)結束:去給老國王寄信。

      活動延伸:

      1、用同樣的方法統計甜品的數量。

      2、區域活動:制作給老國王的信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辨別物體的空間位置,并能正確數出7以內的數量。

      2、培養幼兒辨別空間方位的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4、發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設計意圖

      空間方面對孩子們來說是比較抽象的。為了讓幼兒通過游戲去自由探索空間方位的神秘,我就結合中班整合設計了以下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1、2)、范畫(1、2)、7以內數量的圖片,錄音機、錄音帶《火車開來了》、課前教會幼兒唱《小貓歌》和會玩躲小貓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聽音樂入室:《火車開來了》引起幼兒的興趣。

      2、——“小朋友,看這里有很多椅子,我們找個位置坐下來!

      3、游戲:躲小貓“等一下老師和你們玩“躲小貓”的游戲,老師來做貓媽媽去抓小貓,你們做小貓去躲。貓媽媽找不到你們的話,等一下你們要告訴貓媽媽“你剛剛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二、辨別空間方位:

      1、提問:“有哪只小貓告訴我,你剛剛躲在哪里的什么地方?”

      2、出示范畫(1):

      (1)“誰來告訴我,你在圖片上看到什么,?有多少?”

     。2)出示蝴蝶和蝸牛圖片:“誰也來了,它在哪里呢?有多少?”

      3、出示范畫(2):“它是誰?”

      今天喜洋洋也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

      三、游戲:拼一拼1、我這里有一些數字寶寶,等一下我會把數字寶寶放在喜洋洋頭不同的方位,讓你們根據所給的來拼。如:教師在喜洋洋頭的上面放數字寶寶2,我就在操作材料中找出與數2相同數量的拼在喜洋洋頭的上面。

      2、幼兒拼一拼:

      3、請個別幼兒來說說成品,教師小結。

      四、寫一寫

      1、出示范例:“今天老師出了一些題來考考小朋友,看看你們今天學的空間方位懂了多少。”

      2、教師示范。

      3、幼兒做題:

      五、活動結束:火車開來了小朋友今天我們都學到了很多本領,我們一起去當小老師教一教弟弟妹妹吧。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活動很感興趣,他們還很投入到活動中。他們都能積極舉手發言,還能用完整的話來回答。不過幼兒對辨別空間方位上還不大了解還得繼續培養和鞏固;顒娱_展的時間有點長。以后我會吸取更多的教學方法爭取上的更好。

      小百科:方位:方向位置。東、南、西、北為基本方位;東北、東南等為中間方位。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感知15的序數,了解序數的意義。

      2、嘗試按物體的小排序。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加數學游戲。

      活動準備

      1、教具:小動物卡片小貓、小狗、小雞、小羊、毛毛蟲

      實物卡片櫻桃、枇杷、蘋果、香蕉、甜瓜

      睡衣設計要求卡片一張

      2、學具:水彩筆人手一盒

      毛毛蟲操作圖人手一張

      蝴蝶胸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模擬:毛毛蟲找食物,初步感知15的數,嘗試按小排序。

      師: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找吃的了,是哪些小動物呢

      排在最前面的是誰小貓排在最前面,它是“第一”,排在“第二”的是誰毛毛蟲排在第幾個……讓幼兒說出第一到第五的序數,并會用數字表示

      毛毛蟲的動作比較慢,家都來助他,小朋友看,它們毛毛蟲找到了什么好吃的

      櫻桃、枇杷、蘋果、香蕉、甜瓜

      你會給這些食物排排隊嗎為什么這樣排

      引導小朋友將食物按從到小或從小到的順序排列

      毛毛蟲的個子真小啊,第一天它啊嗚啊嗚吃掉了一顆紅櫻桃。第二天他個子長了一點,猜猜它會吃什么第三天呢……

      二、幼兒操作:毛毛蟲穿彩衣,理解15序數的意義。

      師:毛毛蟲吃得飽飽的,準備睡覺了,他想請小朋友它設計一件彩色的睡衣,出示睡衣設計要求你們看,這是它的'設計要求,看看圖片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身體是由五個圓圈組成的

      卡片上的“1”后面的標記表示什么……引導幼兒根據卡片上提供的數字和顏色標記分析睡衣的設計要求

      幼兒操作:毛毛蟲穿上彩色的睡衣

      三、音樂游戲:蝴蝶找花,鞏固練習對序數的理解。

      師:穿上了你們設計的彩色睡衣,毛毛蟲美美地睡了一覺,過了幾天,毛毛蟲醒來了,它發現自己長出了一對彩色的翅膀,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學學蝴蝶找花呀

      音樂游戲蝴蝶找花的玩法:

      請五名小朋友扮演花,其余小朋友戴上胸卡扮演蝴蝶。

      音樂起,蝴蝶隨音樂翩翩起舞,飛到第一朵花旁聞一聞飛到第二朵花旁拍拍翅膀飛到第三朵花旁轉一圈飛到第四朵花扭一扭,飛到第五朵花旁采花蜜。

      音樂停,老師說“下雨啦”,扮演花朵的小朋友張開雙臂,“蝴蝶”根據胸卡上的數字飛到相應的花朵下避雨。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說說自己坐在第幾組,第幾個再找找好朋友坐在哪里

      2、請你猜猜他是誰:根據老師描述的位置說出小朋友的名字。

      3、中班數學礁春天的電話亭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5以內的相鄰數的意義;

      2、感知相鄰兩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3、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開拓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初步理解5以內的相鄰數的意義

      活動難點:感知相鄰兩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活動準備

      課件、小朋友的書、剪刀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方式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玩“數字接龍”的游戲好嗎?我說一個數,你接著說一個數。

      師幼共同玩此游戲,如:老師說1,幼兒說2,以此類推。

      二、師引導幼兒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

      1、播放課件來引導幼兒理解相鄰數的含義。

     。1)提問:“這時候,忽然下雨了,小朋友該回家了,可是從天空中飄落下來5個小雨滴,它們的家在哪里。俊

     。2)師請個別幼兒把雨滴按數字對應送到房子里,并說一說一號雨滴住一號房……

     。3)在房子上貼上數字卡片,告訴幼兒相鄰數的含義。

      提問:一號雨滴的鄰居是幾?(2號)

      師告訴幼兒:1和2是住的最近的,這兩個數是相鄰數。(以同樣的方式請出3號雨滴,引導幼兒說出2和3是相鄰數。接著4號雨滴、5號雨滴按上所述。)小結:離得最近的兩個數就是相鄰數。

      2、師引導幼兒感知相鄰兩數多1或少1的關系。

     。1)師出示五角星圖片,讓幼兒觀察回答相應的問題。

      提問:“現在,老師把雨滴的五角星給摘下來,放在黑板上,請小朋友仔細看五角星的變化,2比1多幾?(1)2比3少幾?(1)2有幾(2)個好朋友,是幾和幾?(1和3)

      (2)請幼兒比較其他與相鄰數的關系。總結:1以上的每個數都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比它少1,一個比它多1,這兩個數就是離它最近的相鄰數。

      三、幼兒操作。

      幼兒自行剪下《數學》P13,根據物品數量相應數字來排列,了解相鄰數。

      活動反思

      通過情景化的游戲,大部分幼兒充分了解了相鄰數的含義,知道相鄰數間多1少1的關系。

      在個別操作環節,因為紙片上的數字是通過物品數量來呈現的,它考驗了幼兒點數、說出總數并和數字相對應再進行排列的能力,對于小部分幼兒,造成了一定困擾。

      通過活動,我覺得需要在活動前充分了解教具,在幼兒操作前展示教具,讓幼兒操作時更加得心應手,同時,我也需要提前考慮幼兒的能力差異,從而使課堂更有秩序。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01-01

    中班數學圖形游戲教案04-02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有趣的梯形》09-22

    《搶椅子》中班數學游戲教案12-10

    中班數學教案圖形游戲04-02

    中班數學梯形寶寶做游戲教案03-23

    中班數學游戲《比多少》教案02-09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春雷敲大鼓》09-22

    中班數學游戲教案《0―11的排序》09-2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日本好好热aⅴ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 亚洲AV高清手机在线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