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警惕生物入侵》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警惕生物入侵》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警惕生物入侵》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態系統是一個相互依賴和制約的系統,要按照科學規律對待生態環境,提高環保意識。
2、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內容,提高學生閱讀科學小品文的能力。
3、體會本文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科學知識的特點。
說明: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內容淺顯,條理清楚,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文章以典型的事例,說明生物入侵的原因、過程和結果,指出盲目引種的危害性,科學引種的必要性。使人們懂得生態系統是一個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的系統,要按科學規律對待生態環境的道理。教學本文時,要指導學生學習梳理文章結構,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品味文章準確、生動象的語言,并引導學生按照科學規律對待生態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體會本文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科學知識的特點。
2、難點:了解生態系統是一個相互依賴和制約的系統,要按照科學規律對待生態環境,提高環保意識。
說明:
首先,本文語言較有特色,文中有許多加引號的詞語,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了植物以生命,舉例子、列數字等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也使文章的可讀性增強,語言講求準確、生動。其次,文章重點強調介紹了“生物入侵”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旨在告訴人們在生態環境中,生態平衡的重要,讓我們關注“生物入侵”,避免生態災難,增強環保意識。這點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將本文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體會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難點則是引發學生按照科學規律對待生態環境,提高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葛藤、仙人掌、鳳眼蓮、挪威楓、千屈萊、水葫蘆等植物的圖片。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些漂亮的'植物嗎?就是這些美麗的植物,引進到別的國家后,破壞了那里的生態平衡,甚至帶來了災難。
我國是遭到生物入侵最嚴重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已有400種,直接經濟損失至少500多億元。科技日益發達的21世紀,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下面我們來學習《警惕生物入侵》,希望學習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觀看圖片,自由發言。
用漂亮的的圖片和相關數據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提問:究竟什么是“生物入侵”?請閱讀課文,
要求:
。1)本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字詞。
。2)邊閱讀圈畫,邊思考:給“生物入侵”下個定義。
2、提問:
文章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本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1、默讀課文,并進行圈畫。
。1)積累詞語:絕妙、蔓生、纖弱、婀娜
。2)明確:“生物入侵”是指引種物種不當引起生態失衡、生態災難。
2、閱讀、圈畫、討論,明確:
(1)課文以美國引種葛藤和中國引種水葫蘆為例,介紹生物入侵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告訴人們引進物種是好的,但不要“不顧國情、不講科學地盲目引進外來物種”,要“警惕生物入侵”。
。2)本文的結構是:總(生物相互依存,和諧共處)━━━━分(舉例:生物入侵打破了生態平衡,及其后果)━━━━總(呼吁警惕生物入侵,維護生態平衡)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痹陂喿x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養成圈畫的習慣。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行文思路,在把握文章整體結構的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概括能力。
研讀課文,把握內涵
1、“生物入侵”究竟會帶來哪些“生態災難”?作者是如何告訴我們這些危害的?
2、課文介紹的是“生物入侵”,為什么開頭與結尾都要提及“生態平衡”?
學生思考明確:
1、“生物入侵”破壞生態平衡、危害經濟發展(威脅人類健康)。“生物人侵”實際上是人類追求短期利益的產物.是違反自然規律的產物。作者通過典型例子(葛藤和水葫蘆)告訴我們這些危害。
2、文章提出以當地物種為主、謹慎引用外來物種的原則。引種葛藤與水葫蘆,本意都是要解決某些實際問題,而且也會在一定范圍和時間內產生積極的效益,但因這種做法忽視了生態環境的規律,破壞了生態平衡,結果事與愿違。文章并不一概否定生物引種,只是反對“不顧國情、不講科學的盲目引進外來植物”。文章提出了以當地物種為主、謹慎引進外來物種的原則,這是合乎科學規律的,從而保護了生態平衡。
在品讀過程中,問題的設置能夠引起閱讀的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通過課文具體分析,培養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警惕生物入侵》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2.品味文章語言,了解本文說明方法,學習使用典型例子來說明的方法。
3.明白生態系統是一個相互依賴和制約的系統,要按照科學規律對待生態環境。
教學難點與難點
1.重點:品味文章語言,了解本文說明方法,學習使用典型例子來說明的方法。
2.難點:理解“生物入侵”這一現象的危害,增強遵循科學規律的意識。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理解文本大體內容。
2.參照課后“學習建議”,檢查自己預習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并揭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朗讀課文。
2.探討課題的`理解:給“生物入侵”下個定義。
三、整體感知
1.本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文章以美國引進葛藤、中國引進水葫蘆為例,介紹了生物入侵的原因和結果。告訴人們引進物種是好的,但不要“不顧國情、不講科學地盲目引進外來物種”,要“警惕生物入侵”。
2.本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總(生物相互依存和諧共處)━━━━分(舉例:生物入侵打破了生態平衡,及其后果)━━━━總(呼吁警惕生物入侵,維護生態平衡)
四、具體探究
1.“生物入侵”究竟會帶來哪些“生態災難”?
破壞生態平衡、危害經濟發展、(威脅人類健康)
2.作者是如何告訴我們這些危害的?
通過典型例子
3.小組討論:本文使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在文中找出你的依據)它們有怎樣的作用?
舉例子:增強文章的說服性,使說理更充分、更真實。
列數字:使說理更準確、更科學、更有說服力。
打比方:把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
4.小組合作:本文語言有何特點?
本文語言既具有說明文語言的準確、簡潔、通俗的特點,又具有小品生動有趣的特點。
五、知識拓展
1.除了文中講到的葛藤和水葫蘆的例子引起生態失衡、生態災難,你還能找到一些關于“生物入侵”的例子嗎?
2.幻燈片展示其他“生物入侵”的例子。
六、師生小結
1.字詞積累。
2.就文章主旨和科學小品等方面談談你學習本文的收獲。
3.教師小結本課要點。
七、練習與鞏固(任選其一)
1.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美麗的崇明將建成生態寶島。
為了我們美麗的家園,熱愛家鄉的你面對生物入侵,談談你的高見吧。ㄕ埩信e出建議,要科學合理,有說服力)
2.寫一篇關于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防范生物入侵為主題的讀后感。(300字)
【《警惕生物入侵》教案】相關文章:
《生物入侵者》教案11-07
生物入侵者教案11-09
生物入侵者的教案02-05
生物入侵者教案09-14
《 生物入侵者》教案03-02
生物入侵者教案 15篇04-04
《生物入侵者》教案(15篇)04-03
《生物入侵者》教案15篇04-02
生物入侵者教案精選15篇01-29